導航:首頁 > 品牌介紹 > 衣前後片織法教程

衣前後片織法教程

發布時間:2021-12-26 13:40:55

毛衣前後片腋下減針步驟是什麼

需要工具:毛線、鉤針

1、首先收到棒針上肩膀處各6針,與後片針數一樣,如下圖所示。

㈡ 毛衣前片怎麼

親,你好,
第一步:織橫織的部分,要比你的整個身子(含肩部分)還要大一點,不能是緊緊的感覺。頭尾連接成一個大圈。
第二步;挑針織領子,三個辮子挑5針,按自己的喜歡安排領子的花,5排左右均勻收一次針,我的衣服領子挑了220針,收的時候只有110針了。正好收了一半。
第三步:挑好整個身子的針,再分好袖子和前後片的針,挑身子的針的時候是一個辮子挑2針,比領子挑的密。我的衣服整個身子挑260針,袖子50針一個。留160是前後片,各80針,先織後片的80針,(注意排花),有3cm左右就把掖下的針和前片合起來圈織,我的掖下各加20針,和前後片和起來是200針,20針一個花,10個花,圈織後8排左右在辮子花的兩邊各加一針,一次加20針,一直織到自己喜歡的長度,下擺成裙擺狀。
第四步:將袖子的針一次圈起來,成花的倍數,我准備挑80針,好排花,不加不減針,一直織到合適的長度就可以了。

㈢ 毛衣從上往下打怎麼分前後片

毛衣從上往下織是沒有前後片的。如果非要打出前後片,你可以在織領子的時候,按照領子的總針數除以2,再除以2寸的長度(前領窩比後領窩低的尺寸),得出每次放幾針的來回編織法(就是正反來回編織),可以編織出來。
比如領子120針,一半是60針。如果按10行一寸長計算,你就要在織夠20行之中慢慢放出60針。除去中間留下的6針,你可以這樣織:第一圈織到離尾部還有6針時,不要再織下去了,調轉頭來織,第一針可以不織,挑過來即可,從第2針開始按原樣織下去,織到離尾部(不包括前面已放出的6針)還有4針時,又掉轉頭來織。還是第1針不織,挑過來即可。
就這樣以每次織一圈後放出針,再織一圈平針,就可以織出前後領的效果。放針可以依次:5針,5針,4針,4針,3針,3針,2針,2針,1針,1針。這樣正好織夠20行。
因為這種編織毛衣,最大的優點是毛線斷頭少。但是最大的缺點是不易掌握,不容易普及。

㈣ 毛衣後片織好了,前片怎麼織

不是很清楚你說的是
手工編織還是機器編織
如果是手工編織
你後片從下往上織完
然後前片就先把衣領挖出來
然後是身子
最後是腳編織。
如果是機器編織
那就是把線扯斷
從新從腳起頭織
完了後把前後片縫合起來就可以了

㈤ 毛衣從下往上織怎麼分前後片圖解

兩邊留出腋下的針(不知是粗毛線還是細毛線,大人的還是小孩的),然後前後平均分就可以了,只是後片收針少而慢,前片比後片收針稍多兩針,並且收針快些.

㈥ 毛衣前後片減針什麼樣減好看

毛衣前後片減針方法 :

1、先要計算出掛肩,也就是腋下的減針數:胸圍針數(前片或後片的針數)*10%;

2、分三段減針。將減針數平均一分為三,每段各減1/3 ;

3、第一段一次減去,如果超過5針,一般分2次減;

4、第二段採用2-2-N的方式,如果此段針數為單數,則先「2-3-1」再2-2-N。

(6)衣前後片織法教程擴展閱讀:

鉤針的減針其實就是將兩針並成一針,需要准備的材料包括有:鉤針、線。

一、首先我們在打短針的時候,將鉤針頭戳進一個洞。

㈦ 織毛衣後片怎麼織法

首先是工具:織毛衣用的針。如果自己織的時候覺得手比較緊時,要選擇大一號的針子來織;相反,如果自己織得比較松的話就用小一號的針子來織。在織毛衣之前,得先學會幾種基本的針法,一是織毛衣的起針,二是松緊邊,是指袖子和領口還有下面的邊;三是再有是加針;四是收邊,收邊是指在織毛衣結束的時候要織的一種針法。這幾種針法在基礎針法里都有詳細的說明。
現在我們開始織毛衣,先想好,是織什麼領子,這里我想說是高領還是低領,我建議織低領,因為小孩子不太喜歡穿太高的領子。首先我們要起針,起96針,這里的96針是這樣計算的,8針是有四個徑路,每條徑路二針,就是八針;前胸和後背是各30針,肩或袖是14針。建議第一次織這種毛衣的人,或對自己起邊沒有信心的人,可以請別人替你起好邊,記住要起單羅紋邊,高度大約一至二厘米就行了,小孩子不願意穿太高領子的衣服,因為太高了領子就會纏脖子。織完後呢,再織一圈平針,再開始分針,要記住,在分好一項的針數後,要加一針。
第一行,1、先用平針織一針後就加一針,(就是衣服的斜徑);
2、再織30針後加一針,織二針後,再加一針,(這里30針是前胸的針數,二針是斜徑的針數,二針過後就是袖子了);
3、之後再織14針,加一針後,織二針,再加一針,(這里14針是右袖子的針數,二針仍然是斜徑針數);
4、織30針後加一針,織二針後,再加一針,(這里30針是後背的針數,二針是斜徑的針數,二針過後就是袖子了);
5、之後再織14針,加一針,織一針,全部一圈就織完了。(這里14針是左袖子的針數,織的一針仍然是斜徑針數,因為在1里先織了一針,所以這里只要織一針就行了)
註:這里的第4項織法是毛衣的前胸和後背是一樣高的,如果想織前面和後面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後片織得高些,請用下面的方法:再織完第4項後,再織二針,就將毛衣反過來,織反針,織回過後面的針數,再織過徑後,織二針後(不包括加的針)再反過來織,反過來,是指將毛衣整體反過來,織平針。如此反復,織到袖子全部織完一圈為止。

第二行,全是平針織。
第三行,就是在徑的前面加一針,徑的後面加一針,一圈下來共加八針。
第四行,全織平針。
後面以此類推。一直織完大約二兩毛線。就可以分袖子了。
前胸和後背的織法,如果想織得不同,這是根據人身體的不同來決定的,因為人的後背是高一些,如果織成一樣不是不能穿,只是穿上後,後背頂上有些空。也許我講得不太好,這也很難讓人明白。
具體的織法:在這里,我建議大家開始用五根針編織,那樣好分清楚前胸、袖子、後背等在分的時候,最好把徑也分在一根針子上,也就是說,前胸包括第一徑路一針加上前胸的針數再加上一針徑,後面以此類推。第一行,在4條徑的兩邊各加一針;先織下針,首先要織完前胸那塊32針,再織完一隻袖子的針數16針,接著織完後背的針數32針,再織最後一個袖子的前二針,不包括徑的針數在內,如果要加上的話那就要在最後的袖子上織四針,第一針是徑路,第二針是加一針、第三、四針是袖子真正的真數。把毛衣反過來,織反針,往回織(為什麼要織反針,將毛衣反過不了,在正面看時,都是平針)。往回織時,第一針挑起來,織完三針後就是袖子那塊織完了;接著將後背那塊也織完,後背的織數是32針,再織那一個袖子的4針;再將毛衣反過來,就是開始織平針,遇到有徑的地方還是要加針,也是如此,第一針挑起,織二針後,加一針,再織徑一針,換另一根針子的針數了,先織完一針後,加一針,再織30針,再加一針,再織徑路針,這就是後背的針數了,再往前織一針(徑路),加一針,織五針後,又將毛衣翻過來織,織反針,如此類推,直到織到平針時,將最後邊那個袖子的針數全部織完為止。以後就可以全部織平針了,也就是第三行開始。。。

(一)上衣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

上衣後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3. 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 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 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6. 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7. 掛肩收針方法:

平收3針~6針後,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 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9. 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上衣前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3. 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4. 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5. 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7. 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

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袖片

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願密度×95%

1. 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 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3. 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4.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 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 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 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袖山寬針數)÷2

領片

1.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其它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7.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

(二)下裝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

毛褲的編織成型較快捷、簡便,一般分為左右褲片兩部分,另加一褲襠方塊編織。編織時,如果從褲腰處開始編織,褲腰的折雙邊就比較省力,但褲腿減針時有些費事;反之,從褲腿處開始編織,褲腰折雙邊有些費事,可褲腿的簡易加針和褲腰後翹的編織就容易些。這就需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定。

下面介紹毛褲的三種編織法:

兩片編織法

1. 腰口起針針數=腰圍÷2×橫密

2. 褲長行數=(褲長-腰羅紋-褲口羅紋)×直密

3. 腰後翹。後翹一般高出3厘米左右,約為4~5個回程(8~10行)。編織時,將腰寬針數取中,分為前、後

腰,再將後腰的針數除以回程數 (即4~5個回程),用回形加針編織法即可織成腰後翹。如果是從褲腳 口起針,應採用回形減針法編織。

4. 臀寬針數=臀圍÷2×橫密

5. 上襠應加針數=臀寬針數-腰寬針數 

6. 上襠長行數=(直襠一腰羅紋)×直密

7. 上襠加針間隔行數:

前側=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的1/4)

後側=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的3/4)

8. 橫襠針數=臀寬針數+(前襠寬+後襠寬)×橫密 或:橫襠針數=橫襠寬×橫密

9. 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

10.褲腿應減針數=橫襠針數-褲口針數

11.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2-後襠減針行數)÷(褲腿應減針數-後襠應減針數)

12.後襠應減針數=後襠寬×橫密

13.後襠減針行數=後襠應減針數×2 

如果從褲腳開始編織,第「10」「11」「12」、「13」、項中的「減針」須改為「加針」,第「5」、「7」項中的「加針」須改為「減針」。

三片編織法(加方法)

1. 腰口起針針數,與兩片編織法「1」相同。

2. 褲長行數,與兩片編織法「2」相同。

3. 腰後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 臀寬針數,與兩片編織法「4」相同。

5. 上襠應加針數,與兩片編織法「5」相同。

6. 上襠長行數,與兩片編織法「6」相同。

7. 上襠加針間隔行數=(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2

8. 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

9. 褲腿應減針數(單側)=臀寬針數-褲口針數

10.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

11.方塊針數=方塊寬×橫密

12.方塊行數=方塊長×直密

四片編織法

四片編織法與其他編織法不同的是:褲腿減針時,每一片褲腿的外側也要參與減針。

平針編織褲前片

1. 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 褲長行數=(褲長-腰羅紋-褲口羅紋)×直密

3. 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

4. 上襠長行數=(直襠-腰羅紋)×直密

5. 前橫襠針數=前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3項)

6. 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

7. 褲腿應減針數=前橫襠針數-前褲口針數

8. 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2)

9. 前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 !

平針編織褲後片

1. 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 褲長行數,與褲前片「2」相同。

3. 腰後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 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

5. 上襠長行數,與褲前片「4」相同。

6. 後橫襠針數=後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4項)

7. 褲腿行數,與褲前片「6」相同。

8. 後襠應減針數=後襠寬×橫密

9. 後襠減針行數=後橫襠針數-後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

10.褲腿應減針數=後橫襠針數-後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

11.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

羅紋編織褲前片

在整件毛褲全部為羅紋組織編織的情況下,成品易下垂,因此做小樣的密度計算時,要適當增加橫密的針數,減少直密的行數。另外,腰羅紋和褲口羅紋要比其他部位小一個密度值。

1. 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 褲長行數=褲長×直密(不包括腰部的內折邊)

3. 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

4. 直襠行數=直襠×直密

5. 前橫襠針數=前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3項)

6. 褲腿行數=褲長行數-直襠行數

7. 褲腿應減針數=前橫襠針數-前褲口針數 [

8. 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2)

9. 前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

羅紋編織褲後片 :

1. 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 褲長行數,與褲前片「2」相同。

3. 腰後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 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

5. 直襠行數=直襠×直密

6. 後橫襠針數=後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4項)

7. 褲腿行數,與褲前片「6」相同。

8. 後襠應減針數=後襠寬×橫密

9. 後襠減針行數=後襠針數×2

10.褲腿應減針數=後橫襠針數-後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

11.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2-後襠減針行數)÷褲腿應減針數

男褲門襟:

1. 門襟針數=門襟寬×橫密

2. 門襟行數=門襟長×直密

*門襟的編織一般是在右褲片上完成,當編織到右褲片門襟上邊(或下邊)位置時,要把門襟寬所需針數一次加齊,並隨褲片編織,當織夠門襟長所需行數後,再將門襟針數一次減完。

在編織左褲片時,如果怕褲門襟的平針編織捲曲,可以在編織到門襟位置時,改成羅紋組織,針數與右褲片相同。

毛衣編織基礎——基本針法

發表時間:2006-11-22 17:14:00 點擊次數:

毛衣的針法有很多種,下面介紹最簡單最基本的針法:上針和下針

●上針的編織方法

1 線放在前面,右棒針從反面(向上)插入左棒針針圈。
2 線繞上右棒針尖端,然後從針圈中跳出。
3 完成的上針
●下針的編織方法
1線放在後面,右棒針從前(向下)插入左棒針針圈。
2線繞上右棒針尖端,然後從針圈中跳出。
3 完成的下針

㈧ 兒童開衫毛衣的織法,前片的織法,我是從下往上織的

毛線粗細不同兩數不同針數也差很多 平針的話就不太麻煩 之前在網上買了趙姐那家手工編織坊的 打包毛線+編織方法 織出來 挺好看的 你可以看看 他家把毛線扣子編織方法都一次性配好了 比較方便

㈨ 毛衣前後片減針步驟

首先需要注意接線的時候要保留一定長度。在線頭剩下10厘米左右的時候就准備開始接另一團線,長度不夠就不好操作了。

1、首先要准備要接的兩根線。交叉放置。

㈩ 織毛衣,前後片怎麼縫合

備用材料:毛衣縫合針,同色系毛線若干。

有以下步驟:

1、開始從正面縫合。將毛線穿在專用縫針上,先在一片的正面下針辮子處穿過,如下圖:

(10)衣前後片織法教程擴展閱讀

織毛衣

1、購買適合的毛線 及編織針 - 紙樣上有列明所需的毛線數量及所需的編織針號,只要跟據紙樣上的說明去購買就好了.當然每個人編織的松緊程度不同,所需的毛線數量略有差異,但也是一個半個之差,所以還是跟據紙樣上的說明去購買就好了。

2、做一個編織松緊標准 - 根據毛線上標簽, 以所需的織針, 編出標准針數,用正面織低針,反面織高針,然後收針。如這一小方塊是10厘米x10厘米,那就可以根據紙樣開始編織了。

如製成品大於10厘米x10厘米即是較松;若小於於10厘米x10厘米即是較緊。解決方法:過松-用細;至織針編織;過緊-用大至織針編織。

與衣前後片織法教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同藍色外衣配什麼褲子 瀏覽:139
怎麼樣鉤蝙蝠衫外套 瀏覽:162
國產鵝絨戶外羽絨服品牌 瀏覽:941
打底衫襯衫好看圖片 瀏覽:889
杭派女裝和廣州 瀏覽:622
男士老人睡衣棉 瀏覽:213
男生條紋t恤怎麼穿 瀏覽:412
日本制服女高中生寫真 瀏覽:129
粉色襯衫多大年齡 瀏覽:63
褲子廣告l錄音 瀏覽:48
如何鉤織帽子的花 瀏覽:155
6歲的童裝批發 瀏覽:886
衣外套配牛仔襯衫嗎 瀏覽:112
白色襯衫發黃應該怎麼洗去 瀏覽:946
練馬甲線和瘦腿的動作 瀏覽:392
黑色長羽絨服打底穿什麼好看圖片 瀏覽:369
日式男士浴衣外套 瀏覽:842
黑褲子白鞋漏什麼色襪子 瀏覽:48
戴白手套有什麼好處 瀏覽:831
冬季羽絨服策劃案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