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的辦學成果
高考成績 2010屆該校畢業生總數為466人,總成績600分以上的有133人,海淀區排名第7位,其中文科38人,海淀區排名第2位、僅次於人大附中,理科95人,海淀區排名第8位;錄取清華、北大14人,人民大學14人,復旦大學4人,一本錄取率為78.3%,本科錄取率為95%,升學率為100%。
2011屆該校畢業生總數為555人,總成績600分以上的有155人,其中文科53人,海淀區排名第1位,理科102人,海淀區排名第7位;錄取到清華、北大21人、人民大學21人、復旦大學6人,一本錄取率為85%,本科錄取率為99%,升學率為100%。
2012屆高考時共有565人參考,上重點線的505人、比例為90%;上本科線以上的559人、比例為99%。其中:上600分以上的文科49人(海淀151人)、海淀、北京市排名第一名,理科148人(海淀1621人)、海淀排第四名,合計197人(海淀1772人),海淀排名第三名(排人大附中、十一學校之後)、北京市排第五。實現連續6年600分增加30人左右的高考目標;還有文科語文141、數學150分滿分(北京市2人)、文綜252三科奪市、區單科狀元;錄取清華、北大41人,人大、復旦30人,400多人錄取到「985、211」大學,另路宜橋等17名同學上了中國國外和香港等名校。
2013屆高考共560人參加高考(含擇校共建的132人在內的全體學生),554人上本科線,其中上一本線515人,按統招生統計,一本上線率100%。650分以上理科180人(海淀共1510人),海淀區排名第二;文科35人(海淀共128人),海淀區排名第一;合計215人,僅次於人大附中海淀區排名第二;600分以上423人(北京市第一)。錄取清華和北大47人,人大、復旦和上海交大62人,400多人錄取到「985、211」大學,另有17名同學上了中國國外和香港等名校。
2014屆高考該校共有574人參考(含擇校、共建生116人),共有572人上了本科線,其中上一本線535人,統招生一本上線率為100%。650分以上:文科39人(海淀共156人)海淀排名第一;理科99人(海淀共1077人)海淀排名第五,合計138人,海淀排名第三;600分以上的文科125人(海淀共779人)海淀排名第一,理科278人(海淀共3091人)海淀排名第二,合計403人海淀排名第二(海淀共3870人)。錄取清華和北大47人,人大、復旦和上海交大33人,400多人錄取到「985、211」大學。另有張嘉偉、郝赫、謝楠、侯琬瑩等同學已拿到美國、英國和香港等名校的通知書。 學科競賽 2014年學生在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有582人次獲獎,其中市獎388人次,國獎62人次,獲北京電視台《狀元榜》冠軍。
2010-2011參加各級學科競賽獲獎學生名單
數學: 獎項 姓名 全國二等獎 王澤瑋 全國三等獎 騰格爾、安思宇、郭擇良、王梓瀚、池佳聲、馬蘭霽弘、周方浩、李仲、丁一、吳筱、郭玉鑫、謝鳴洲 優勝獎 吳屹帆、廖家琳、榮新馳、龐敏、於暢、王全達、孔敏納、李欣怡、王爾實、董洋、王承夏、向奕榮、胡興錦、李伯妍、王一鵬、張圃銘、劉小鈺、高博、劉詩陽、關小雨 參考資料: 英語: 獎項 姓名 全國一等獎 李頡琳、袁易鑫、肖昱昕、李仲 全國二等獎 吳桐、周俊余、王曉晗 全國三等獎 楊子超、沙津竹、洪怡然、劉偉平、徐平 市級一等獎 李仲 市級二等獎 鐵日根 市級三等獎 京蘭蘇都 參考資料: 物理: 獎項姓名市級預賽一等獎劉晨冉、鍾詩航、王全達、胡超文、向奕蓉、李丹陽、張兆元、謝鳴洲、黃志剛市級預賽二等獎郭擇良、王一博、劉基業、劉浩源、於暢、趙桉煦、馬蘭霽弘、張戈、李欣怡、李若愚、高天馳、陳偉凡、肖昱昕、左東、王澤瑋、蔣金孝、邵博陽、王潤秋、覃帥、吳日夫、武博厚、興錦、丁一、周鄭頤、李勇翰市級預賽三等獎吳屹帆、安思宇、秦思博、蘭弓煜、黃寧、張朔文、孔繁希、杜盛瑀、榮新馳、楊靖、劉佳錚、周方浩、張慧琳、覃思源、曾令昱、曾令琨、田然、王安、韋湉瀏、段立群、張雨緹、伍 潔、羅雪怡、羅可、劉詩陽、王智博、肖知恆參考資料: 化學: 獎項 姓名 市級二等獎 郭舒浩、薛炳堯、蔣思越、伍潔、吳 錚 市級三等獎 吳薇、邰雲劍、張雨緹、孟德培、李勇翰、常東旭、王戈夫 參考資料: 通用技術: 獎項姓名全國二等獎李丹陽、阮航市級二等獎李丹陽、阮航市級三等獎齊驥、劉詩陽、賈千瀾、林日琦、勾通、薛白參考資料: 校徽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校徽,左邊為校名,右邊則是鴿子與橄欖枝的搭配。鴿子與橄欖枝是和平的象徵,結合校訓,意義即為各民族之間和平共處,互相學習包容。 校訓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各美其美「就是各個民族自己,弘揚自己優美的文化傳統。「美美與共「這樣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優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學習,那麼它就可以展現一個多彩的世界,多元的文化。這樣的話,培養我們一代一代的人,我們就可以建立一個大同的社會。 烏蘭夫 蒙古族 前國家副主席 (20世紀20年代校友)
1、榮耀先 蒙古族 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 (20世紀20年代校友)
2、多松年 蒙古族 中共五大代表 (20世紀20年代校友)
3、李欲智 蒙古族 大革命時期內蒙古革命軍創建者 (20世紀20年代校友)
4、賈力更 蒙古族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六期學員 (20世紀20年代校友)
5、吉雅泰 蒙古族 首任駐蒙古大使 (20世紀20年代校友)
6、奎碧 蒙古族 內蒙古政協主席 (20世紀20年代校友)
7、特木爾巴根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20世紀20年代校友)
8、高布澤博 蒙古族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六期學員 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20世紀20年代校友)
9、朱實夫 蒙古族 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20世紀20年代校友)
10、吳勒吉敖喜爾 蒙古族 內蒙古騎兵師師長(20世紀20年代校友)
11、弗鼎 蒙古族 中共國際六大代表 參加中共六大工作(20世紀20年代校友)
12、趙誠 蒙古族 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原院長(20世紀20年代校友)
13、勇夫 蒙古族 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 《內蒙古日報》的創辦人 (20世紀20年代校友)
14、康根成 蒙古族 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 在列寧故鄉度過30個春秋 (20世紀20年代校友)
15、恆生 蒙古族 蒙藏學校帶頭參加五四運動學生之一(20世紀20年代校友)
16、孟純 蒙古族 1924年北京學聯常委擔任李大釗交通員(20世紀20年代校友)
17、克力更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五屆人大常委原副主任(20世紀30年代校友)
18、烏蘭 蒙古族 全國總工會書記處原書記(20世紀30年年代校友)
19、黃靜濤 蒙古族 青海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建國後首任校長(20世紀30年年代校友)
20、潮洛濛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六屆人大常委原副主任(20世紀30年年代校友)
21、寒峰 蒙古族 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原紀委書記(20世紀30年年代校友)
22、墨志清 蒙古族 包頭市市長(20世紀30年年代校友)
23、浩帆 蒙古族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20世紀30年年代校友)
1、賽西 (蒙古族) 內蒙古建材局原副局長
2、烏蘭木倫 (蒙古族) 商業部原副部長
3、蔡萱 (藏族) 國家民委原計財司長
4、文精 (蒙古族) 國家民委原副主任
5、馬福英 (哈尼族) 雲南省緝毒英雄
6、李先猷 (哈尼族) 雲南省政協副主席
7、胡達古拉 (蒙古族) 原內蒙古婦聯主席、黨組書記
8、高原 (蒙古族) 原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一級高級法官
9、瓦哈甫·阿扎買提 (烏孜別克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文史委員會主任
10、阿斯婭(維吾爾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人事委副主任
11、巴和提亞 (維吾爾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科婦聯主席
12、阿扎特 (維吾爾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13、保拉特(維吾爾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路管理局局長
14、吳文彥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
15、扎西頓珠 (藏族)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駐雲南副站長 1、孟和 (蒙古族) 著名骨科專家
2、斯力根 (蒙古族) 內蒙古師范大學教授
3、趙玉英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醫院院長、主任醫師
4、烏林西拉 (蒙古族) 蒙古文文獻、圖書管理學專家
5、布和(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情報研究專家
6、道布 (蒙古族) 蒙古語言學家
7、沙人 (蒙古族) 中國少數民族第一位遺傳優生專家
8、蔭禾 (蒙古族) 著名園林設計學家
9、青卓力克 (蒙古族) 航天動力研究專家
10、巴林鳳 (蒙古族) 清華大學教授、計算機專家
11、尹宗禹 (回族) 中學教學研究專家、西城區教研中心原主任
12、吳松年 (蒙古族) 中學教學藝術專家、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主講教師
13、姜貴善 (朝鮮族) 原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資源戰略室譯審、北京大學教授
14、木拉提·蘇里堂 (哈薩克族)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
15、王法利 中醫按摩專家
16、李明贊 北京四中特級教師
16、張盛國 北京市人民警察學院原副院長、法學教授
17、王炎華 北京師范大學外交學院副院長、教授
18、劉孜 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19、巴莫曲布嫫 (黎族) 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專家
20、張漢鵬 (回族) 理學博士、應用化學研究專家
21、賀衛光 (俗固族) 民族學博士,社會人類學、民俗學研究專家
22、李壽德 (土族) 管理學博士、交通管理學專家
23、陸孜 (壯族) 清華大學數學博士、運籌組合優化與圖論方向研究專家
24、牙浩明 (壯族)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青年專家
25、尹宏 (蒙古族) 中國阿拉伯文學研究專家
26、林金盈 (壯族) 中華醫學會血液、風濕免疫專家 1、康明德 (蒙古族) 蒙文印刷專家
2、王性純 (蒙古族) 內蒙古毛紡專家
3、蔡昉 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4、丁一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5、黃穎 北京出版社教材中心主任、教育出版社總編
6、胡穎 北京東來順集團副總經理
7、肖春平 中國網通集團大客戶部經理 1、郭小川 著名詩人
2、照日格巴圖 (蒙古族) 著名作家
3、畢力格太 (蒙古族) 著名作家
4、烏爾莎娜 (蒙古族) 內蒙古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
5、蘇日圖 (蒙古族) 著名攝影家
6、納穆吉勒 (蒙古族) 著名攝影家
7、妥木斯(蒙古族) 著名畫家
8、婭茹 (蒙古族) 著名戲劇家
9、烏嫰齊 (蒙古族) 革命歷史紀實文學專家 (照片見隨想錄)
10、雲文耀 (蒙古族) 北京電影製片廠一級攝影師
11、斯琴高娃 (蒙古族) 北京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
12、馬國超 (回族)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軍旅作家
13、馬德華 (回族) 著名演員
14、巴彥布 (蒙古族) 著名詩人
15、廣春蘭 (錫伯族) 天山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
16、龐暘 中國和平出版社編審、青年作家
B. 適合小班幼兒閱讀的書籍
鏈接:
在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閱讀理解,小學老師經常給孩子布置的一項學習任務就是「朗讀課文」,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老師們往往要求孩子通過讀課文,去學習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等,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這里有20課的閱讀哦。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C. 兒童在1~3歲階段,3~5歲階段,適合聽哪種故事和看哪種圖書 ,比如說:像寶貝聽聽里的故事分類
最適合1-3歲孩子的書
1、山林里的故事(5冊、雙語讀物)-少年兒童出版社
★2、可愛的鼠小弟系列繪本(第1輯6冊)-南海出版社
3、小巴掌童話-中國福利會出版社
★4、咕嚕牛-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5、螞蟻和西瓜-21世紀出版社
★6、花格子大象艾瑪系列(10冊)-少年兒童出版社
★7、噼里啪啦系列叢書(7冊)-21世紀出版社
★8、小馬小熊的系列故事(4冊)-21世紀出版社
★9、彩色的烏鴉系列(3冊注音版)-21世紀出版社
★10、跟隨小動物的足跡(8冊)-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11、無字書(8冊)-明天出版社
★12、首先有一個蘋果-21世紀出版社
13、科學圖畫書(12冊)-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4、莎娜的繪本(4冊)-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15、小酷和小瑪的認知繪本(3冊)-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16、要是你給老鼠吃餅干-少年兒童出版社
★17、淘氣寶寶系列(12冊)-21世紀出版社
★18、猜猜我有多愛你-少年兒童出版社
★19、動物總動員 開心大禮盒-少年兒童出版社
有聲讀物-嘟嘟熊系列叢書(2輯,5冊,附2張CD)-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有聲讀物-兒歌三百首(新版帶光碟)-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最適合3-5歲孩子的書
★1、「幸福的種子」早期閱讀系列(30冊)-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少年兒童出版社
3、米莉茉莉叢書(8輯48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胡蘿卜種子-人民文學出版社
5、瑪蒂娜系列(6冊)-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6、鼴鼠的故事(9冊)-接力出版社
★7、貝貝熊系列(30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8、不不園-接力出版社
9、我知道......幼兒知識叢書(4冊注音版)-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10、創意繪畫系列(5冊)-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11、我的動物朋友系列(20冊)-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2、神奇的校車(10冊)-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13、DK背靠背.兒童科學小叢書(4冊)-21世紀出版社
14、巨眼叢書(法國科普經典系列10冊)-北京出版社
★15、德國素質教育系列(4冊)-百家出版社(★有一本「訪問兒科醫生)
16、小公主幼兒成長圖畫書(4冊)-明天出版社
17、提姆與莎蘭系列繪本(7冊)-南海出版公司
★18、爺爺一定有辦法-少年兒童出版社
19、恐龍的溫馨故事系列(2冊)-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有聲讀物-世界經典音樂童話繪本(8冊)新蕾出版社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有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小人物,細心的媽媽可以仔細觀察然後找出他們喜歡的書籍來
D. 「讓文學反觀文學自身」出自哪裡,我知道是巴思說的,就是不知道具體在哪裡說的。
查爾斯.哈里斯《當代美國荒誕派小說家》,
一、
1960年,約翰.巴思出版了《煙草經紀人》,在評論界擊起了千層浪,一時間評論家眾說紛紜,態度各異,羨慕者有之,憤然者有之,困惑者亦有之,而最讓批評家感到困難的,是不知將此小說劃歸哪一類。有人說它屬於「反現實主義小說的美國傳統」,有人將它列為「真正嚴肅的喜劇」,有人稱它為「歷史小說」,但也有人視它為「反歷史小說」或「嘲諷歷史小說」。[①]當然,現在我們可以輕易地將它劃歸為後現代主義小說,可在當時,它的確令批評家感到棘手,以至於驚呼:「約翰?巴思怎麼啦?」[②]巴思本屬傳統小說作家,他1956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說《漂浮的戲劇》以及1958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說《末途》,都屬傳統小說的范疇,體現出傳統小說的特點,然而時隔兩年,他忽然出版後現代主義小說,而且一發不可收。因此,問問他「怎麼啦?」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巴思對「怎麼啦?」作了解釋。他說:「已經做過而且做得更好的,當代作家無力繼續做下去。我尊崇福樓拜和托爾斯泰,也推崇海明威和福克納;但作為作家興趣的目標,他們已然完結。天哪,我們是生活在20世紀的最後30多年,斷不可寫19世紀的小說了。」[③]巴思認為,小說寫到喬伊斯和卡夫卡,已經走完了一個里程,在喬、卡之後最有成就的當屬貝克特和博傑斯,然而小說在貝、博手裡,又完成了一個里程。巴思說他從這二者的身上得到一種「沉默美」。「貝克特走向沉默(silence),從存在中提煉語言,朝著無言可說奮進。而博傑斯的創作倒像是文學已經寫完了,他創作的是想像文本的注釋。」[④]巴思承認「小說的未來無定」,所以索性「從『文學終結了』這一前提開始,努力讓文學來反觀文學自身」[⑤]。巴思的解釋是技術性的,即是說,他是從文學發展和小說創作技能的角度來解答問題的。他是有感於「文學的終結」,或「文學的枯竭」(巴思語),或「小說的死亡」(蘇肯尼克語),或「小說家處於十字路口」(洛奇語)而說出那番話的。的確,後現代主義小說的出現是「文學枯竭」的結果,是小說家處於十字路口做出新選擇的產物,法國的新小說和英美的超小說無一不是如此。但是,後現代主義小說的出現還有另一重要因素,即「語言論轉向」的影響。
二 、
「語言論轉向」是指以「理性」為中心的認識論轉向以「語言」為中心的語言論。人類社會經歷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之後,理性取代了上帝的位置,成了一切的主宰,人被看作理性的人,人要認識世界是通過認識理性而達到的,而語言則是這認識活動的工具,被信任,被尊崇,被信賴。但是,人類進入20世紀後,驀然回首,卻發現自己原是符號動物,因此要認識世界,首先要認識敘述理性的語言。這一點,我們從維特根斯坦身上看得很清楚。維特根斯坦1922年出版了《邏輯哲學論叢》,企圖用「圖像說」(picture theory)來解決語言與世界是何等關系這一問題。書中,他論述了:「世界(實在)是事實的總和」,「圖像是實在的模型」,「圖像是事實」,「事實的邏輯圖像是思想」,「命題的總和就是語言」。在他看來,世界與語言的關系就像下面的圖示:世界(實在)事實圖像思想命題語言[⑥]據此,維氏認為語言是世界的圖像,語言是用來描述世界的。[⑦]這便是承認語言與世界的一對一的關系,承認語言是一有用而且可靠的工具。時隔23年,維特根斯坦出版了《哲學研討》,這是他對「圖像說」不滿的結果,是發生在他身上的一次革命。書中,他提出了「游戲說」。「圖像說」堅持的是語言與世界的關系是一對一的關系,而「游戲說」則將言語活動喻為弈棋般的游戲。實際上,維氏是在偶觀足球游戲時悟出語言游戲的。[⑧]「游戲說」認為語言為一自足的(self-contained)整體,它有不定的變化和更新潛能,依據其自身的規律而組織,與物質現實毫不相干。「游戲說」的中心命題是「用法即意義」。顯然,「游戲說」從根本上否定了「圖像說」,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將語言意義的確定推到了不確定。維特根斯坦式的「游戲說」在他的同代人和後來的許多哲學家身上亦可看到,例如海德格爾。海德格爾不僅與維特根斯坦同年生(1889年),而且在他身上也發生一種「轉向」:由對「存在」的「時間」闡釋轉向對「存在」的「語言」的闡釋,即由「時間是存在的地平線」轉向「語言是存在的家」[⑨]。海德格爾的「語言是存在的家」實則道出了存在依附語言的關系。既然人不是理性動物而是符號動物,那麼說話的就不是人而是語言了,因為存在依賴語言而呈現。海德格爾曾經說過:「現在,『哲學』一詞正在敘說希臘語。」對這句話,英國的喬治?斯坦納是這樣解釋的:這句話的字面涵義是:如果我們直接傾聽,那麼,「哲學」這個詞本身所說的是希臘語。更明確地說,並不是我們在使用這個碰巧從古希臘詞典中得來的詞,而是「philosophia」這個詞本身內在地蘊含著一種自我陳述的力量。因此,說話的是語言,不是或主要不是人。[⑩]維、海二氏的這種語言觀不僅得到後來的哲學家、批評家和語言學家的支持,而且有時被他們拓展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語言在傑姆遜那裡不僅是「迷宮」,而且簡直就是「牢房」。他在評論結構主義時說道:在過去的語言學中,或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個觀念,以為我們能夠掌握自己的語言。語言是工具,人則是語言的中心,但現代語言學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成為一場哥白尼式革命。……結構主義宣布:說話的主體並非控制著語言,語言是一個獨立的體系。「我」只是語言體系的一部分,是語言說我,而不是我說話言。[①①]先為結構主義後為後結構主義的羅蘭?巴爾特更是將語言痛斥為「法西斯」。另一後結構主義者德里達則運用「解構」的思維方式,顛覆了語言中心論,指出能指與所指之間是種游戲關系,語言的意義是在不斷的延異中產生。在「語言論轉向」中,哲學家們如是說,而作為使用語言的後現代主義小說家又是如何說呢?
三
吉爾伯特?索倫緹諾:小說是一發明物,被創造出來的東西;它不表現「自我」;它不反映現實。如果說它有什麼用處的話,它只反映真實的過程,然而由於它有選擇性,故它只創造了一種能讓我們清晰地看見這些過程的形式。羅納德?蘇肯尼克:當代作家——真正與他為其中一部分的生活接觸的作家——被迫從頭開始:現實不存在。上帝是無所不知的作者,但他死了:沒有人知道情節。阿拉斯泰爾?格雷: 「你已經驗的和正在經驗的一切……都是由一樣東西構成的。」 「原子」,拉納克說。 「不對。印刷。有的世界由原子構成,但你的世界由小小的符號構成,它們以凈潔的線條行進,像一群群昆蟲,穿過一頁又一頁的白色紙張。」 以上的幾位作家都認識到一個問題:即太初有道,道在詞語。小說的一切都是假的,唯有文字和創作過程是真。正如羅蘭?巴爾特所言:「語言是文學之在。」[①②]其實,文學家有這樣的一種認識,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個大轉彎的結果。150多年的小說歷史,初略可分成三個階段,即古典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盡管它們在時間和形式上偶見疊合。古典現實主義作家堅信語言是一可靠、有用的工具,用它可以描述一個「真」。語言在他們手裡是一為他服務的奴僕。而現代主義作家則懷疑語言的這種功能,認為現實世界不可捉摸,難以言說。他們感到語言不能盡其所欲,故而追求語言的實驗技巧和「陌生化」。但是後現代主義作家不僅懷疑語言的這種功能,懷疑語言與現實有一對一的和諧關系,而且將這種懷疑付之於文學創作中。他們感到語言非但不能為作者服務反而威脅、控制著作者。作者並非先存於書,和書並非是父子關系;作者與書是同時誕生。這便是羅蘭?巴爾特所說的「作者之死」的含義。法國新小說家阿蘭?羅伯-格里耶對把小說界定為敘述(narrative)甚為不滿,因為他認為這種界定將小說家設定為一個講故事的人,於是他津津樂道的是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而聽眾(讀者)在他的津津樂道中聽得聚精會神,結果作者與讀者之間建立了一種默契:作者假裝相信自己敘說的故事,讀者則忘記一切都是虛構的,以為聽到的是一個文件,一部傳記,一個真實的故事。如此一來,小說便成了騙人的把戲,因為它不能給我們一個真實的世界,一個我們經驗的世界。[①③]正如洛奇指出的,羅伯-格里耶的論點,基本上是說「傳統的現實主義扭曲了現實,因為這種現實已被強行帶上了人為的意義」[①④]。現代主義小說家雖然也懷疑語言的可靠功能,和後現代主義小說家一樣進行語言和敘述技巧實驗,但是二者卻有程度與目的的不同。「語言革命常被描述為對語言的攻擊,或為破壞一致性(coherence)的企圖:但在英美作家中,現代主義的惡魔似的(demonic)組成部分卻被羅致在一種努力的門下,這種努力說到底就是尋求新的表現源泉和新的理解世界的方式」;「也許,實驗作家可當作語言檢查官。他扭曲(deform)語言,探索語言,但目的不在破壞語言,而在獲取一種反創作(decreation),這種反創作釋放出新言語(articulation)的力量」[①⑤]。在後現代主義作家那裡,語言革命成了語言游戲,他們極盡玩弄語言技巧之能事,目的不在尋求新的表現方式,而在揭示語言虛構現實的本質,將對語言的思考植入小說的創作之中。他們所關注的不是認識論而是本體論。這是布賴恩?麥克黑爾區分現代主義小說和後現代主義小說的標准。[①⑥]現代主義小說家雖然不肯相信理念的世界,但卻親近通過個人意識方可真正了解和經驗的世界。現代主義小說家無論如何實驗語言技巧,他最終還是緊緊抱住那懷舊情結,最終還是相信恢復總體性和頓悟的一瞬,所以其語言最終還是有序可尋,還可窺見作家竭力賦予世界以意義的痕跡。喬伊斯便是如此,他筆下的頓悟,十之八九是意義,尤其是自我意識被捕捉住的電石火花。但後現代主義小說對矛盾、不連貫、無所作為、不確定性和偶然性大為推崇,以此代替對總體性的追求,對滑稽模仿大加贊賞,以此代替懷舊,故而其語言是無序的,破碎的,膨脹的,張狂的,只見能指的不盡游戲,不見終極意義的彰顯。如果說在古典現實主義小說中我們看到的是上帝在說話,在現代主義小說中是人在說話,那麼在後現代主義小說里則是話在說人。
四
後現代主義小說不再以故事和情節為其依託,不再以自我意識和頓悟為其結局,終極消失,權威消失,整體消失,等級消失,而只剩下不確定性和語言游戲。它的這一最大特徵,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體現:語言的張狂,風格(style)的模仿,敘述的反常。大衛?洛奇曾就後現代主義小說的特點作了六點歸納:矛盾,排列,無連貫性,隨意性,過分和短路。[①⑦]「矛盾意味同時存在。」[①⑧]在是與非,正與誤,男與女,虛與實的二元對立中,作者不取其一,而是同時確立二者的存在,既是又非,既男又女,既虛又實,呈現的是不確定性,想告訴讀者的是「所有的小說家都是說謊家」[①⑨]。在ABC,CBA,BAC,ACB等種種排列中,傳統小說只注重選擇其中之一種或數種,而後現代主義小說則往往將各種可能全部納入敘述文本里。傳統小說尊崇持續性,意在描繪一個邏輯世界,所以在行文和敘述結構上,遵循因果、時間的持續性,後現代主義小說則常常借用拼貼法和排版上的技巧來打破這種持續性,所以呈現出一個光怪陸離的荒誕世界。這種對無連貫性的推崇,導致了隨意性,將完整的故事剪成了一塊塊碎片,然後隨意拼貼,甚至將小說製成活頁簿,供讀者閱讀時像洗牌那樣,隨意做出選擇(如從何處開始,在何處結尾)。隨意性的張狂則導致了過分。細節的堆砌,對一事一物作種種比喻和不厭其煩地描寫,所給的信息超出了讀者的綜合能力,使他「剪不斷,理還亂」。在虛實相間,真偽並行中,文本與世界、藝術與生活二者間就出現了「短路」,而「短路」的效果是迫使讀者在真偽、虛實的對照中意識到文學的虛構性。在現實主義時代,我們有歌德、雨果、巴爾扎克、托爾斯泰這樣的「天才」,在現代主義時代,我們有艾略特、喬伊斯、沃爾夫、卡夫卡這樣的「大師」。然而,在後現代主義時代,「風流人物」當數誰呢?我們看不見,辨不出。「風格」在後現代主義小說家那裡,已然不知何物。我們在他們身上看到的,只是parody——滑稽模仿。他們模仿傳奇小說(romance)、偵探小說、科幻小說以及其它通俗小說,沒有現代主義作家的那種獨特的個人風格,而「個人的風格是與天才主體、具有超凡魅力的主體或是超主體相關的……如果這樣的主體消失,與之相連的個人風格也就不再成為可能」[②⑩]。因此,後現代主義作家沒有風格,只有對風格的模仿。他們實則將模仿當作了能指。現代主義通過符號原則而能指(signifies),而後現代主義通過模仿而能指。符號意義生成(signification)是自我指代,通過語言中能指成分的差異而產生。模仿的意義生成是其他指代,通過能指的相似於指涉物而產生。[②①]後現代主義小說的敘述,如安?傑斐遜評論新小說所言,是「非自然的」[②②],亦即是反常的。按常規而言,敘述可界定為「以時間為序表現真實或虛構的事件或情景」[②③]。它主要回答「然後呢?」(and then)和「為什麼?」(why)這兩個問題。在古典現實主義小說中,敘述通常是性線和因果結構,所以對讀者的這兩個問題多半能即刻給予回答,自然讀者閱讀時常常感到輕松、舒暢。這便是羅蘭?巴爾特說的「讀者性的文本」。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小說則打破性線和因果敘述結構,但二者還是有程度上的區別。如時序在現代主義小說中雖時見凌亂,但若細究還是可見出其脈絡。在後現代主義小說中,脈絡卻已然消失,兀然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強烈的無連貫性和隨意性,如羅伯特?庫弗的《保姆》。在《保姆》中,庫弗把小說中出現的事件與幻想揉和成一個美術拼貼,讀者閱讀小說時就像是在快速地變換電視頻道。《保姆》分成108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形成一個敘述單位,是整個拼貼中一個小小的組成部分,但是它們既不可按現實主義的因果邏輯關系即時序關系來閱讀,也不可按現代主義的聯想邏輯即空間結構來閱讀。這里時空交錯,時序混亂,空間漂浮不定,給人以亂、怪,甚至荒誕的感覺。作者沒有暗示各個部分的現實成分的差異,故事本身就是現實。他只把對故事的看法,亦即對現實的看法留給讀者,由讀者自己去選擇答案。而讀者要做出選擇就要積極地閱讀,要創作。他或許需要依據故事中各種人物的所做所為乃至所幻想,以及他們所處的空間,重新排列各個部分的順序,也就是重新創作,方可達到理解作品的彼岸。這種類似的反常,我們在敘述者身上也可看到。一般而言,敘述者一般可分為三類:1.敘述者>人物;2.敘述者=人物;3.敘述者<人物。從敘述視角度來說,它們又可分別劃為後視角、同視角和外視角。第一類多為現實主義小說所採用,敘述者的聲音就是作者的聲音,作者力求向讀者展示所述故事為真。後兩類多為現代主義小說所採用,作者已趨隱退,更多的是企求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但在後現代主義小說中,往往還見另一種超然於上述三類敘述者之上的一種敘述者。有人稱他為「不速客敘述者」(intruder)。這種敘述者就是真正的作者,但他不講述故事,他只評論故事的敘述(故有人稱此為元敘述),而評論的要旨,往往就是對讀者明言「我講的故事是虛構的」,就像《法國中尉的女人》第13章那樣。此小說的第12章的結尾說道:「誰是莎娜?」「她來自哪個黑暗裡?」接著第13章開頭作者寫道:「我不知道。我講的故事全是想像的。我創造的這些人物總是生存在我的腦子里。如果我至今還假裝了解我的人物的心靈,知道他們的內心世界,那隻是因為我正在按照我講這篇故事時人人都接受的一個常規來創作(正如我採用這常規的某些詞彙和某『聲音』一樣):即小說家站在上帝的旁邊。小說家是不知道一切的,可他拚命假裝無所不知。然而,我卻生活在阿蘭?羅伯-格里耶和羅蘭?巴爾特的時代:如果說這是一部小說,那它絕不是現代含義的小說。」在這章的第9段,作者又寫道:「小說被編織成萬物……我覺得這種新的現實(或說非現實)更為有效。」這一章的多半都是這類話,作者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頭腦里時刻有一根弦,即小說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是存在區別和距離的。總括起來說,語言在後現代主義小說里成了作家關注的本體,被作家當作了游戲,而游戲的目的,是在揭示出語言的「霸道」:語言虛構世界虛構現實虛構真理。看清了這種虛構,我們還能相信這書寫的世界么?能不問問「這是一個什麼世界?」
注釋:
① ② ③ ④ ⑤查爾斯?哈里斯《當代美國荒誕派小說家》,高校出版社,1971年,第100、101、102頁。
⑥ ⑦ ⑧陳榮波《哲學分析的天才維根斯坦》,台灣介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第76、63、137頁。
⑨王一川《語言烏托邦——20世紀西方語言論美學探究》,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5頁。
⑩喬治?斯坦納《海德格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第34頁。
①①傑姆遜《後現代主義與文化》,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年,第2829頁。
①② ①③ ②②安?傑斐遜《新小說和小說詩學》,劍橋大學出版社,1980年,第50、15頁。
①④大衛?洛奇《處在十字路口的小說家》,Ark Paperback,1971年,第15頁。
①⑤雅哥布?科格《現代文學中的語言》,收獲者出版社,1979年,第3頁。
①⑥參見布賴恩?麥克黑爾《後現代主義小說》,Methuen,1987年,第1章。
①⑦分別參見大衛?洛奇《現代寫作模式》,Edward Arnold,1977年,第229-241頁和《用結構主義操作》,Routledge & Kegan Paul,1981年,第13-16頁。
①⑧ ①⑨帕特里夏?沃《超小說》,Methuen,1984年,第137頁。
②⑩安德斯?史蒂文森《關於後現代主義——與弗?傑姆遜的一次談話》,載《後現代主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144頁。
②①司哥特?拉希《作為人文主義的後現代主義?城市空間和社會理論》,載布賴恩?特納主編《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理論》,聖人出版社,1990年,第70頁。
②③傑拉爾德?普林斯《敘述學:敘述的形式和功能》,Mouton,1982年,第1頁。(責任編校:路小明)*
滿意請採納O(∩_∩)O
E. 哪些繪本適合6歲男孩子看
我幫你從中國最大的親子繪本平台「寶寶地帶」查了下。4-6歲的孩子基本上都處於學齡期,正是閱讀理解能力迅速發展的時期。除了學校里教授的內容,課余時間的閱讀選擇也十分關鍵。此時可以給孩子挑選一些想像力比較豐富、情節更為曲折的繪本。國內知名繪本閱讀交流平台-寶寶地帶親子網的資深編輯,也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精心整理了一份適合的繪本書目,家長朋友們不妨作為參考。
推薦清單:
1.《生活的樣子》
[法]讓-克勞德·弗洛克(Jean-Claude Floch)著 周克希 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繪本特色:環保教育繪本,喚醒孩子對自然的嚮往,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內容簡介:喜歡畫樹的弗朗西斯,每天清晨都會帶著紙和筆到森林裡畫上一整天。
在清新濕潤的空氣里,他靜坐在樹根旁,感受著植物的呼吸。在茂密的樹林中,他悠然漫步,聆聽著森林為他講述的故事。對弗朗西斯先生來說,在森林裡的每一次散步都是一場美妙的奇遇。可是,有一天,這片森林卻即將毀滅……
4.《我的爺爺和鄭在忙先生》
[葡]卡塔麗娜·索布拉爾/著;接力出版社
繪本特色:透過孩子的視角,看見時間的寬度和厚度,感受濃濃祖孫情。
內容簡介:我的爺爺和上班的鄰居鄭在忙先生有點兒不一樣。他不記得看新聞,卻不會忘記喝茶、野餐、去旅行……更不會忘了接我放學回家。每一天有24個小時,有的人過得忙忙碌碌,有的人過得悠閑從容,能和最愛的人一起度過,都是幸福的好時光!
5.《糟糕,身上長條紋了!》
(美)大衛·香農/著,黃筱茵/譯;河北教育出版社
繪本特色:適合缺乏個性的孩子閱讀,鼓勵孩子認知自我,勇敢做自己。
內容簡介:卡米拉喜歡吃青豆卻不敢承認,因為她所有的朋友都討厭吃青豆。在卡米拉終於願意坦承自己的喜好後,整個事件急轉直下快速落幕。從此,卡米拉不再盲目追求別人的認同,真實地做她自己,成為一個雖非眾人喜愛、卻愉快自在生活的尋常小孩。
6.《會唱歌的貓》
[英] 朱莉婭·唐納森/著;[德] 阿克塞爾·舍夫勒/繪;任溶溶/譯,接力出版社
繪本特色:忠誠貓咪尋找主人的旅程令人感動,鼓勵孩子關愛動物,珍惜親情。
內容簡介:麥塔特是一隻會唱歌的斑貓,他喵喵喵叫起來,聲音特別響亮。每天,他都和街頭藝人弗雷德一起,在廣場上唱歌賣藝。可是有一天,意外發生了。弗雷德受傷被送進了醫院,麥塔特和他走散了。從此,麥塔特就踏上了辛苦的尋找主人之路……
7.《吃掉黑暗的怪獸》
(英)喬伊斯·鄧巴/著、彭倩文/譯、幾米/繪,新星出版社
繪本特色:適合怕黑的小朋友,培養孩子的勇氣和自信心。
內容簡介:小男孩球球不喜歡黑漆漆的床底下,總覺得那裡藏著什麼怪獸。這一回,那裡真的有個小小的怪獸哦!這只怪獸老是覺得身體里有個大洞,讓它覺得好餓、好餓。不過,這個怪獸什麼也不吃,除了黑暗。怪獸吃光了所有的黑暗,可它還是覺得好餓、好餓。
8.《我和爸爸》
(日)宮本忠夫/文圖,彭懿/譯,連環畫出版社
繪本特色:感受父愛的寬厚溫暖,增進父子間的感情。
內容簡介:爸爸的眼睛裡,閃著所有關於你的回憶,你的眼睛裡,映著所有關於爸爸的點滴。你眼中有我,我眼中有你!捧起這本書,開始共度一段跟爸爸的美妙時光!
9.《100層的房子》
(日)岩井俊雄/著,劉洋/譯 出版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繪本特色:發現細節,培養孩子的耐心與觀察能力。
內容簡介:有一天,多奇收到了一封神秘來信,信上寫著「歡迎你來我家玩兒」。多奇按照信上的地圖走啊走啊,終於找到了信上所畫的房子!多奇使勁向上看,可是怎麼也看不到房子的頂層。原來這是一座100層的房子,每十層住著一種動物…
10.《小棕熊的夢》
(荷蘭)漢斯·比爾/文圖;王星/譯,湖北美術出版社
繪本特色:適合心中充滿夢想的小朋友閱讀,感受一次溫馨的逐夢之旅。
內容簡介:秋天遠去了,冬天馬上就要來了。一隻名叫小奔的小棕熊,坐在樹葉飄落的洞口,想到那即將到來的漫長難捱的冬天,突然感到好傷感、好孤獨。這時候,一隻小燕子飛過來,邀請他說,為什麼不到南方去旅行一次呢,那裡有陽光、棕櫚樹、大海和沙灘……
11.《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
(美)狄波拉/著,孫晴峰/譯,河北教育出版社
繪本特色:讓寶寶感悟親情的可貴,初步了解生命的消失與存在。
內容簡介:當湯米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他有個外婆,還有個曾外婆,他很愛他們。湯米每個星期日都會去看他們,外婆總是站在廚房的大黑爐前面,煮好吃的東西。而曾外婆已經94歲了,已經不能動了,總是在樓上躺著,湯米總是叫他們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
12.《螞蟻和西瓜》
(日)田村茂 文/圖,蒲蒲蘭/譯,21世紀出版社
繪本特色:風趣幽默的畫風,細節之處充滿小驚喜,考驗寶寶觀察力的時候到啦!
內容簡介:一個炎熱的夏日午後,螞蟻們發現一大塊西瓜。「真好吃,趕緊搬回家吧。」幾個螞蟻一起使勁,可西瓜一點都沒動。把夥伴們喊過來一起使勁,還是一點不動。這時,一個螞蟻有了好主意……
13.《冬日國王與夏日女王》
(英)瑪麗·李斯特/文、(英)黛安娜·瑪約/圖、劉紅/譯,重慶出版社
繪本特色:激起孩子對自然的嚮往,感悟四季的變化。
內容簡介:很久很久以前,天空剛剛出現,就分裂成了兩個王國。一個王國充滿了溫暖和陽光,而另一個王國卻寒冷而黑暗。 溫暖的王國叫做艷陽國,寒冷的王國叫做黑冰國…
14.《天空在腳下》
(美)麥卡利/著繪,孫晴峰/譯,河北教育出版社
繪本特色:勵志故事,激起孩子挑戰困難的決心與勇氣。
內容簡介:19世紀的法國巴黎,有眾多的戲院和音樂廳,吸引了從世界各地而來的藝人,在當時,最好的落腳處,要算是寡婦葛太太那間位於英格蘭大街上的小旅店了。葛太太有一個勤勞的女兒米瑞,總是能幫助媽媽分擔很多,而她最喜歡的事就是聽流浪藝人們講城裡或是旅途中的各種冒險故事。
15.《和爸爸一起散步》
(法)周·歐斯特·朗迪/文,(西班牙)卡門·瑟果維亞/圖,王石安/譯,湖北少兒出版社
繪本特色:溫馨細膩的畫風,溫情滿滿的故事,讓每個閱讀的爸爸與孩子都感動不已。
內容簡介:這是一個父親和兒子散步的故事。書中每一次的散步都隱喻著生活中父子關系的不同階段。每一次,母親都在遠處注視著他們:最初是父親帶著孩子散步;兒子大了,開始拒絕與父親親近;再後來,兒子反過來帶著和背著已經佝僂的父親散步。歲月流逝,他們散步常去的森林變成了公園,樹邊的鳥兒換成嬉戲的兒童…
16.《動物的腳印》
[日]加藤由子(文),[日]久邦彥(圖),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繪本特色:動物腳印趣味圖鑒。通過14種實物等大的腳印,使寶寶了解14種動物的生活。
內容簡介:《動物的腳印》是一本全方位解讀動物腳印的趣味科普圖鑒,以獨特視角「腳印」為切入點,介紹動物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很容易忽略動物的腳,但恰恰是動物的腳,才真正稱得上是「動物的另一張臉」。
17.《排隊啦,排隊啦》
[日]竹下文子/文, [日]鈴木守/圖,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繪本特色:富有韻律感的語言,親切而溫暖的畫面,幫助寶寶初步建立社會秩序感。
內容簡介:排成一長溜的小螞蟻,東倒西歪地跟在鴨媽媽後面的鴨寶寶,還有笑眯眯的小朋友。讓我們來看一下隊伍的前面吧。好吃的東西,在池塘里快樂地游泳,還有滑梯。咦,小朋友們又在高高興興地排著隊。這次又是什麼呢……
18.《好餓的毛毛蟲》
(美) 卡爾,明天出版社
繪本特色:充滿詩情與創意的繪本,適合讓寶寶在故事中親近自然、了解破繭成蝶的常識。
內容簡介:月光下,一個小小的卵,躺在樹葉上,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暖暖的太陽升起來了。啪!——從卵殼里鑽出一條又瘦又餓的毛毛蟲。他四下尋找著可以吃的東西。
19.《爸爸坐在一隻鴨子上》
[美]斯科特·M.科恩,中信出版社
繪本特色:回歸小孩最為純真、幽默的視角,講述孩子與父親相處的真實細節。
內容簡介:有一個熱衷於探險的小女孩,發現自己家裡好像有很多奇怪的動物。媽媽的卧室里竟然有大狗熊的影子,地下室也傳來了詭異的叫聲,洗手間里更是毛發四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她開始追蹤這些謎團……她找到了什麼呢?
20.《誰藏起來了》
(日)大西悟 文/圖、蒲蒲蘭/譯,21世紀出版社
繪本特色:親子小游戲既能增進親子感情,又能培養孩子觀察力,記憶力。
內容簡介:狗、老虎、河馬、斑馬、袋鼠、獅子、兔子……孩子們喜歡的18個動物朋友逐個登場亮相,它們都瞪大眼睛看著讀者。每次翻頁都讓孩子們來猜猜「誰藏起來了?」、「誰哭了?」、「誰轉過身去了?」…巧妙的藝術構思和精緻的手工剪貼,讓動物們輪流躲藏、變換姿態。
21.《根本就不臟嘛》
(德)萬伽·歐爾特/文、(德)瑪努艾拉·歐爾特/圖、賈如/譯,湖北美術出版社
繪本特色:習慣養成類繪本。適合培養寶寶的衛生意識。
內容簡介: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小孩子身上有一種大人還不能理解的能量。我們淘氣,就是為了釋放這種能量,所以有些情況,大人最好假裝沒看見。小孩子故意搗亂時,如果特別注意,他反而更起勁兒。還有,小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你們千萬別掉進「陷阱」……
22.《給爸爸的吻》
(澳大利亞)弗朗西斯·沃茨/文、(英)戴維·利格/圖、熊怡然/譯,湖北美術出版社
繪本特色:讓寶寶了解父親的睿智與包容,感受濃濃的父愛。
內容簡介:到睡覺時間了,熊寶寶還沒洗澡,也不想睡覺,更不想給爸爸媽媽一個晚安吻。熊爸爸來催促了,熊寶寶才勉強給媽媽一個晚安吻,可是,等到熊爸爸來要熊寶寶的晚安吻時,熊寶寶把爸爸推開了,堅決不給。熊爸爸並不生氣……
23.《最好吃的蛋糕》
(意)弗蘭傑西卡·波絲卡/文、(意)朱里安諾·費瑞/圖、方素珍/編譯,湖北美術出版社
繪本特色:教寶寶學著為他人著想,犯錯了能夠勇於改正。
內容簡介:森林裡動物們舉行做蛋糕比賽,小動物們爭相獻藝,可獅子大王才剛吃第一個,就選定第一名,哦,動物們都覺得太不公平,「我的好,我的更好!」動物們打起來了!最後有人提議不如大家一起做一個最大的蛋糕,於是小動物們齊心協力做出了最美味的蛋糕……
24.《我的兔子朋友》
(美)羅曼/著、柯倩華/譯,河北教育出版社
繪本特色:美國凱迪克金獎作品,告訴寶寶什麼是友誼的真諦。
內容簡介:我的兔子朋友很好,但無論他去哪裡、做什麼,肯定惹麻煩,不過他依然是我的好朋友……這是一個關於寬容的故事,在令人歡欣的圖畫背後,含蓄地表達了關於耐心和忠誠的主題思想。
25.《鱷魚哇尼》
(英)尤西/著、漆仰平/譯 ,貴州人民出版社
繪本特色:適合愛遲到的小傢伙,輕松幽默中培養寶寶的責任意識。
內容簡介:城裡有場生日聚會,鱷魚哇尼就要遲到了。真是越急越亂,在進城的路上,哇尼先生在混亂中冒險,麻煩接踵而來,好多無辜的動物都被意外地卷了進來…
26.《今天運氣怎麼這么好》
(日)宮西達也/編繪、彭懿/譯,南海出版社
繪本特色:適合善於分享的寶寶,哈哈大笑中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好運氣。
內容簡介:野狼烏魯在午睡林里發現許多小豬,它覺得自己運氣好得不得了,決定去叫好朋友哇嗚、嘎魯魯、貝羅一起分享。而他的朋友們也樂於跟烏魯分享它們在午睡林里找到的美味。烏魯因為健忘和分心,一再忘了小豬的事。結果,小豬們終於睡醒了,也為這一天的好運氣而高興呢。
27.《四個紅蘋果》
(英)大衛·麥基/編繪、阿甲/譯,湖北美術出版社
繪本特色:在輕松的故事中,樹立起寶寶的分享意識。
內容簡介:兔子本來以為,只有他自己會耍四個紅蘋果,別的朋友都不具有這個本領。可是他沒有想到,這套快樂的雜技本領,原本正是他先教給狐狸,狐狸再教給鴨子,鴨子再教給青蛙……結果,他的朋友們個個都成了耍四個紅蘋果的高手。
28.《小馬小熊和啟明星》
(德)西格麗德·霍克 ,21世紀出版社
繪本特色:溫馨浪漫的故事,啟迪寶寶樹立正確夢想,努力前行。
內容簡介:小馬的生活本來很平凡,不過是樹林、草地、小木屋和蘋果樹。蘋果不見了,小馬啟程去尋找,還要飄洋過海,最後回到家只剩下了兩個,可是一路上小馬開了眼界,結識了朋友,特別是小熊。冬天,小馬小熊出發去溫暖的南方,路上搭救了鸚鵡,又一起遠赴熱帶雨林,最後他們發現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還是自己的家。
29.《真正的男子漢》
(德)瑪努拉·奧爾特/著·繪 、劉海穎/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繪本特色:性別教育繪本。適合初上幼兒園的男孩女孩,了解自己,了解男子漢的真正意義。
內容簡介:晚上,兩個小男孩不好好睡覺,在床上不斷地拿女孩取笑。他們嘲笑女孩無趣、膽小:女孩一天到晚只會給布娃娃梳頭,不停地幫布娃娃換衣服;她們膽小如鼠,夜裡怕到會尿床,只有抱著一堆玩具熊才能入睡;此外,她們還怕鬼。可聊著聊著,兩個小男孩自己也害怕了,最後他們和小女孩一樣抱著玩具熊入睡了。
30.《可愛的鼠小弟》
(日)中江嘉男/文、(日)上野紀子/圖,南海出版社
繪本特色:適合培養寶寶的想像力,鍛煉孩子對語言的敏感程度。
內容簡介: 鼠小妹織了一件小背心,送給鼠小弟做生日禮物。她想把禮品盒包得漂漂亮亮的,可是怎麼也包不好。動物們熱心地來幫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禮物終於包好了。可是,當大家抬起禮品盒,送給鼠小弟時,鼠小妹卻驚異地發現,小背心根本就沒被放進盒子里……
31.《好餓的小白熊》
(日)成田雅子,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繪本特色:讓寶寶正確認識分別的真正含義,勇敢面對離別。
內容簡介:莎娜和好朋友魯魯在草原散步時,遇到了一隻小白熊,它肚子餓的走不動。咦?小白熊想吃的竟是天上的雲彩。莎娜想辦法把雲彩摘下來一塊兒吃。吃呀吃呀,他們就浮了起來,越飄越高,但小白熊還在吃呀吃呀,吃個不停,它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F. 《追風箏的人》的主要人物簡介
主要角色
1、阿米爾(Amir),故事的主人公和講述者。小說作者胡賽尼承認這個角色在小說大部分的故事中「沒有為最好的朋友伸出援手」,「懦弱」、「並不討人喜歡」,這一角色的同情心並非與生俱來,而是最終在小說第三部分的環境中逐漸產生的。
阿米爾於1963年出生在一個普什圖富商家庭,他的母親在生他的時候難產去世。他在童年時期就喜歡寫故事,爸爸的摯友拉辛汗也因此鼓勵他成為一名作家。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阿米爾在18歲那年和爸爸一同逃往美國,隨後在美國定居,追尋自己的作家夢想。
2、哈桑(Hassan),阿米爾童年時期最忠誠親密的朋友。小說中描述他的臉很像陶瓷娃娃,而且有兔唇。胡賽尼認為這個角色在故事發展中是一個「平面人物」,性格簡單缺少變化,是一個「可愛的孩子,讀者會支持他、愛上他,而他也並不復雜」。
哈桑一直忠誠於阿米爾,最終也為了保護阿米爾的房子而被塔利班殺害。隨著情節進展,讀者最後會發現哈桑事實上是阿米爾的爸爸和阿里的妻子莎娜芭(Sanaubar)生下的私生子,而哈桑一生都不知道這個秘密。
而根據當地的部落法,這意味著哈桑實際上是普什圖人的孩子。
3、阿塞夫(Assef),小說的主要反面角色。他的父親是阿富汗人,而母親是德國人。他信仰納粹主義,鼓吹普什圖人比哈扎拉人更優越。他在青少年時代就已經成為鄰里的惡霸,阿米爾認為他是「反社會分子」。
阿塞夫年輕時就曾經犯下累累惡行,他欺負阿米爾和哈桑,又為報復阿米爾而強奸了哈桑,之後還送給阿米爾一本阿道夫·希特勒的自傳作為生日禮物。成年之後,他加入了塔利班,成為首領,又囚禁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對他實施性虐待。
4、爸爸(Baba),阿米爾的父親,富有的商人。他樂於回報社區,幫助別人開創事業,還開辦了一所孤兒院。他還是哈桑的生父,但這個秘密在他在世時一直沒有讓兩個孩子知道。他似乎對哈桑也更偏愛一些,對阿米爾則總是不夠滿意。
小說中爸爸的形象和胡賽尼自己的父親有一些相似之處,二人都有崇高的社會地位,不嚴格遵守宗教人士篤信的教規教義。小說中,爸爸後來帶阿米爾逃亡到了美國,在一家加油站工作。1987年,在阿米爾和索拉雅結婚之後不久,他患肺癌去世。
5、阿里(Ali),爸爸的哈扎拉僕人,人們都認為他是哈桑的父親。在他年幼時,父母因交通事故喪生,他也從此被爸爸的父親收養。阿里之前患過脊髓灰質炎,右腿因此殘疾,因而常常被當地的小孩欺負折磨。他最後在哈扎拉賈特誤觸地雷身亡。
6、拉辛汗(Rahim Khan),爸爸的忠誠摯友和生意夥伴,也是阿米爾的人生導師。他鼓勵年幼的阿米爾追求文學事業。後來,他在重病時勸說已經在美國定居的阿米爾回到巴基斯坦,告訴他哈桑身世的真相,讓他救出哈桑的兒子索拉博,最後平靜地離開了人世。
7、索拉雅(Soraya),年輕的阿富汗裔女性,在美國與阿米爾相識,成為他的妻子。胡賽尼在最初的創作中將她塑造為一位美國女性,後來在編輯的建議下把她的身份改成了阿富汗移民,以確保整個故事的可信度、,小說的第三部分也因此作出了相應的修改。
在小說的最終定稿的情節中,索拉雅是阿富汗將軍塔赫里的女兒,和父母一同居住在美國,希望成為一名英文教師。在遇到阿米爾之前,她曾在弗吉尼亞州和自己的阿富汗男友私奔。按照阿富汗傳統,她因此成為不清白的女人,也沒有人願意和她結婚。
而她向阿米爾坦白這段歷史之後,阿米爾自認為自己也有不光彩的歷史,沒有權利指責她,仍然繼續愛著她,最終二人結為夫妻。
8、索拉博(Sohrab),哈桑的兒子,長相與哈桑小時候十分相似。他在父母遭塔利班槍殺之後被送進了孤兒院生活,但卻被阿塞夫帶走囚禁,成為他的性奴隸。阿米爾隨後把他救出,經歷各種波折之後收養了他。到達美國之後,他難以適應全新的生活,自我封閉不與人交流。
9、莎娜芭(Sanaubar),阿里的妻子,哈桑的母親。哈桑出生之後不久,她就離開了阿里,和一群藝人四處流浪。哈桑成年之後她又回來找到了自己的兒子。為了彌補自己離開的過錯,她成為一位盡責的祖母,悉心撫養哈桑的兒子索拉博長大。
10、法里德(Farid),阿富汗計程車司機,抗擊蘇聯入侵的老兵。阿米爾回到阿富汗救出索拉博時找到他幫忙,他一開始誤以為阿米爾是個黑心商人,回到阿富汗是為了賣掉祖上的房產牟取暴利,於是對他心懷不滿。
不久之後他了解到阿米爾的真實目的,二人化敵為友,在喀布爾一同救出了索拉博。法里德和妻子生了七個孩子,但其中有兩個女兒在一次地雷爆炸中身亡,這次爆炸也讓他從此殘疾。阿米爾在法里德的哥哥家中度過一晚之後,在草席下留下了一些錢以資助他們貧困的生活。
(6)莎娜的紅衣出版社擴展閱讀:
簡介
《追風箏的人》(英語:The Kite Runner,又譯「追風箏的孩子」)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部小說,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創作的英文小說。
小說於2003年由河源出版社在美國出版,以第一人稱講述了來自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富人區的普什圖少年阿米爾(Amir)和他的童年好友,父親的哈扎拉僕人哈桑(Hassan)之間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設定涵蓋了一系列復雜的歷史事件,其中包括阿富汗君主制被推翻,蘇聯軍事入侵,阿富汗難民逃往巴基斯坦和美國,以及塔利班政權的崛起等重要事件。
《追風箏的人》出版之後即成為暢銷書,在各個讀書俱樂部也廣泛流傳,在美國銷量超過700萬冊,連續兩年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
主題
卡勒德·胡賽尼認為小說涵蓋了多個不同的主題,而評論家則更關注小說中的「罪惡感」和「救贖」。小說中,兒童時代的阿米爾因為怯懦而沒能在哈桑遭遇暴行的時候挽救他,之後便陷入了無止盡的罪惡感中。
直到阿米爾離開阿富汗,到美國結婚定居,成為成功的作家之後依然無法忘記當時的場景。哈桑則甘願為阿米爾犧牲一切,甚至是生命,他就像一個基督聖人一般的形象,在阿米爾內心不斷呼喚他去贖清自己的過錯。
在哈桑被塔利班槍殺之後,阿米爾救出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以此償還自己的罪過。為了給讀者強調整個懺悔之旅中的「因果報應」,胡賽尼在小說第三部分的情節中採用了很多與前文呼應的筆法。
例如阿米爾在與阿塞夫打鬥之後,嘴唇受傷裂開,與哈桑的兔唇相互呼應。盡管如此,還有一些評論家認為主人公並沒有完全贖清自己的罪過。
小說中,兒童時期的阿米爾背叛朋友的真正動機是源自他和父親關系中的疏遠和不安全感。小說著重描寫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情感關系,胡賽尼曾對此解釋稱,小說跨越了幾代人,因此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復雜的糾葛和矛盾就成為了小說突出的主題。
他稱《追風箏的人》是「一個父子之間的故事」、「愛的故事」。
在小說被改編成舞台劇的過程中,導演埃里克·羅斯(Eric Rose)認為小說圍繞「為了獲得父親的愛而背叛了最好的朋友」這一主題情節展開,然後去尋找生命的救贖,和莎士比亞作品的題材有相似之處。
整個故事中,阿米爾渴望得到父親的愛;他的父親雖然一直愛著他,但卻更喜歡哈桑,甚至願意為哈桑出錢做整形手術修復他的兔唇。
G. 推薦一些適合7歲孩子閱讀的書籍..
前段時間,好朋友瑞瑞媽媽向我咨詢適合6、7歲孩子看的繪本有哪些,讓給大家推薦推薦。我又把積攢的和手頭有的書都找出來看了看,自己列了一個閱讀書目表,以供幼小銜接的孩子們選擇參考。
6到7歲的孩子正處在從讀圖到讀文字的過渡期,所以還是應該以讀繪本為主,但是可以選擇文字相對多一些的,故事主題更豐富、內涵相對深刻一些的,或者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知識性的讀物。比如橋梁書《青蛙和蟾蜍好朋友》。
當然,還可以閱讀一些從文字到圖畫到故事都特別值得推薦的,具有較強文學性、故事性或者啟示性的書,例如比爾皮特繪本系列、雅諾什繪本、伊夫邦廷的作品、弗吉尼亞李伯頓的經典、大衛威斯納的幻想類作品、史東和子的「柳樹村」系列、梅瑟邁爾「我的壁櫥里有個大噩夢」系列、兔子蹦蹦和青蛙跳跳系列、蘇斯博士系列、米切爾恩德童話系列、慶子凱薩茲繪本,以及中國原創的《團圓》和《安的種子》,等等。
其他,如童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法布爾的《昆蟲記》、小松鼠自然科學書系、安野光雅數學繪本、韓國數學繪本,也比較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以下是為孩子們列出的一個書目表,並不是很系統,也不算全面,先放在這里供爸爸媽媽和孩子們參考借鑒吧!也歡迎大家補充書目單,謝謝!
1.比爾皮特繪本系列
2.雅諾什繪本:《噢,美麗的巴拿馬》、《雅諾什最佳作品選(耕林文化精選好書)》(全2冊)
3.伊夫邦廷的作品:《開往遠方的列車》、《記憶的項鏈》、《小魯的池塘》、《艾麗絲的樹》、《最重要的事》
4.弗吉尼亞李伯頓:《小房子》、《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邁克馬力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機》、《逃跑的小火車頭》
5.米切爾恩德童話系列:《犟龜》、《光屁股大犀牛》、《出走的絨布熊》、《吃噩夢的小精靈》、《蒼蠅和大象的足球比賽》、《奧菲利亞的影子劇院》
6.橋梁書:《青蛙和蟾蜍好朋友》
7.環游世界做蘋果派
8、小林豐的繪本:《世界上最美麗的村子——我的家鄉》、《村裡來了馬戲團》
9.吃書的狐狸
10.最想做的事
11.小魔怪要上學
12.圖書館老鼠
13.圖書館獅子
14.我討厭書
15.大衛威斯納的作品:《7號夢工廠》、《瘋狂星期二》、《三隻小豬》、《1999年6月29日》
16.小皮斯凱的第一次旅行
17.神奇校車系列
18.樹真好
19.月下看貓頭鷹
20.小種子
21.石頭湯
22.小狐狸買手套
23.討厭黑夜的席奶奶
24.波拉蔻心靈成長系列:《派雷公糕》、《謝謝您,福柯老師》、《芭芭雅嘎奶奶》、《蜜蜂樹》、《三重溪水壩冒險記》
25.驢小弟變石頭
26.安娜的新大衣
27.海豚繪本花園之小哲學家系列:《老師,我為什麼要上學?》、《爺爺,我為什麼不能做想做的事?》、《爸爸,你為什麼會喜歡我?》、《媽媽,我為什麼存在?》
28.嚓嘭
29.青蛙王子歷險記
30.達芬奇想飛
31.小象歐利找弟弟
32.小老鼠亞歷山大
33.我要大蜥蜴
34.爺爺的天使
35.你很快就會長高
36.小蝙蝠德林
37.月光男孩
38.小步走路
39.敵人派
40.松鼠先生和月亮
41.松鼠先生和第一場雪
42.威廉先生的聖誕樹
43.你很快就會長高
44.雲朵麵包
45.史東和子的「柳樹村」系列(目前只引進了其中一本《色拉和魔法店》)
46.梅瑟邁爾「我的壁櫥里有個大噩夢」系列
47.格林名家好繪本(阿比忘了什麼,第一百個客人、一片匹薩一塊錢)
48.韓國數學繪本
49.安野光雅的數學繪本(6冊,中國城市出版社)
50.聰明豆繪本之: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51.聰明豆繪本之:願望樹
52.莎娜的繪本系列:《神奇的藍水桶》、《莎娜的雪火車》、《莎娜的紅毛衣》、《好餓的小白熊
53.兔子蹦蹦和青蛙跳跳系列
54.蘇斯博士系列
55.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56.法布爾的昆蟲記
57.比安基的作品:森林報、
58.凱奇的包裹
59.奧菲莉亞的影子劇院
60.豆蔻鎮的居民和強盜
61.小松鼠自然科學書系
62.晴天有時下豬
63.團圓(中國原創繪本)
64.安的種子(中國原創繪本)
H. 適合7歲孩子讀的好書有哪些
BBC評出過100年來最偉大的6部兒童讀物。
1、《 夏洛的網 》
作者:E·B·懷特
推薦理由:位列最優秀的兒童讀物榜首,榮獲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兒童讀物稱號。
這是一個關於愛、關於友情、關於命運的故事,作者E·B·懷特用幽默的文筆,深入淺出將它展現了出來,給了孩子關於生命的深沉思索,可以說是跨時代最偉大的兒童讀物,非常值得一看。
2、《納尼亞傳奇》
作者:C.S.路易斯
推薦理由:榮獲英國兒童文學的「卡耐基文學獎」
《納尼亞傳奇》一共有七部,即7個故事,分別為《獅子、女巫和魔衣櫃》、《凱斯賓王子》、《黎明踏浪號》、《銀椅》、《能言馬與男孩》、《魔法師的外甥》、《最後一戰》。每個故事既能獨立成章,也可以串聯構成一個恢弘的奇幻王國興衰史,迷人的故事情節必定能深深吸引你的注意力。
3、《野獸國》
作者:莫里斯·桑達克
推薦理由:美國第一本承認孩子具有強烈情感的圖畫書,在1964年榮獲美國「凱迪克金獎」。
《野獸國》以詩意的語言,講述了調皮男孩邁可斯因為媽媽的懲罰,便開始用自己狂野的幻想來進行反抗、發泄。它告訴了孩子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一點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
4、《愛麗絲夢遊仙境》
作者:路易斯·卡羅爾
推薦理由:奇幻童話的不朽經典,世界十大著名哲理童話之一
故事的主角愛麗絲是一個天真可愛,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慾的小女孩,因為在夢中追逐一隻奇怪的兔子,從而開始了漫長、驚險的旅行。雖然情節撲簌迷離,表面看來荒誕不經,實際卻有著嚴密的邏輯性和深刻的內涵。
5、《小婦人》
作者:露易莎·梅·奧爾科特
推薦理由:經典名著,入選美國教育協會教師必備書
這是一部獻給全世界女孩子的書,書中關於愛與溫暖的成長故事,簡單真實,卻細膩動人。書中四位小婦人在相聚與別離中,感悟親情、愛情和友情,逐漸品嘗人生況味,實現自己的理想。建議每個女孩都應該看看。
6、《小王子》
作者: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里
推薦理由:20世紀最佳法語圖書,暢銷全球70餘年
這部法國兒童文學短篇童話是20世紀流傳最廣的關於「愛與責任」的童話,它寫給孩子,也寫給所有「起先都是孩子」的大人。整部童話,文字干凈、形式簡潔,帶來了久違的天真與感動。
I. 孩子學習在線少兒英語應該從閱讀英語繪本開始!
隨著互聯網課程的發展,在線少兒英語課堂越來越火爆了,那麼在線少兒英語課堂一開始先從什麼開始學習好呢?現在的孩子基本上從幼兒時期就開始接觸到英語了,在少兒在線英語更多的是讓孩子們慢慢的接觸英語,從而讓孩子們對英語產生一定的興趣。在少兒在線英語課堂中更多的是為了讓孩子接觸到單詞,積累一定的詞彙量。處於少兒時期的孩子對課本的繪圖也是很感興趣的,所以英語繪本在線閱讀能夠很好的調動他們學英語的積極性。通過英語繪本在線閱讀的內容去慢慢的從基本的句子到特定場合用的特定句型。能很好地更正孩子在以後對單詞和句子的應用。歸根結底英語繪本在線閱讀是在線少兒英語課堂的基礎,只有通過英語繪本在線閱讀詞彙的積累和什麼樣的場合用什麼樣的句型,才能更好的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更有力的基礎。
J. 有什麼好看的校園言情小說
聽雪樓系列:《血薇》(已出漫畫版,新版含《指間砂》)、《護花鈴》(又名《拜月教之戰》)、《荒原雪》、《指間砂》(已出漫畫版),《忘川》(未完)。
鏡系列:《雙城》、《破軍》、《龍戰》、《辟天》、《歸墟》、《神寂》,前傳《神之右手》、外傳《東風破》《講武堂》《織夢者》(新版含《海的女兒》)《織夢者之海的女兒》。(原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現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其中《破軍》包含《神之右手》《東風破》,《辟天》包含《歸墟》)。
白螺系列懸念小說:《花鏡》
武之魂系列(武俠散篇):《大漠荒顏·帝都賦》、《曼珠沙華》、《飛天》、《滄海》(新版含《雪滿天山》、《夕顏》、《亂世》)、《幻世》 、《曼青》、《夕顏》、《亂世》、《星墜》、《仰望蒼穹》、《劍歌》、《雷雨夜亂墳崗》、《碧城》、《夜船吹笛雨瀟瀟》(新版含《幻世》)、《雪滿天山》、《七夜雪》
長篇科幻:《星空》
言情散文:《風花·雪月》、《一隻叫美狄亞的貓》、《夏日的白花》
------------滄月
郭妮:《麻雀要革命1~4》;《天使街23號1~5》;《惡魔的法則1~4》; 《壁花小姐奇遇記1~3》;《再見,蘇菲斯1~7》;《1王9帥12宮》;《心跳戀愛社》
胡偉紅:《一年三班惡男軍團①②》;《淘氣公主求愛記①②》;《麻雀要革命番外篇(星月圓舞曲)》;《潘多拉的眼淚①②》《史上最強戀人1》;《愛情魔法變變變》
北北(原「朵朵」):《丑小鴨王子》;《親親我的野豬王子》;《HELLO王子殿下》
朵朵①:《我的惡魔羅密歐》;《NO.1第一戀人》;《壁花小姐奇遇記番外篇(野蠻侏羅紀)》
朵朵②:《見習丘比特》
米朵拉:《戀上桃樂絲》;《戀曲哆來咪①②》;《1/2專屬戀人①②》;《天使街23號番外篇(星空下的約定)》;《魔法花學園①②③》;《daling來自未來》
美娜:《甜蜜近鄰》;《校園大魔咒》;《麻雀要革命番外篇(再見記憶海)》
靈希:《夏天夏, 星星辰》;《香薰戀人①②》;《折翼天使之城①②》《鏡梔雪1、2、3》
輕寒:《美少年之戀》;《愛情甜甜圈》;《屠龍公主甘巴嗲》;《戀戀愛之神》;《滿分戀人大改造①②》;《蝴蝶的皇冠①②》
顏曉夕:《冬至之雪》;《時光倒流的童話》(出版用「楊千紫」的名字出版)
易拉罐:《遵命,女王陛下①②》;《101號寵物戀人①②》;《OK,主人閣下①②》;《拉菲草戀之夏季》
沫沫:《化作天使來愛你》
二月流螢:《第99隻螢火蟲①②》
12乖乖:《幸運草》;《荔櫻學園》;《蜜戀精靈樹》;《白馬嘯清風》
水水:《幸福仙履屋》;《我的指環王子》;《妙妙雙胞胎①②》
哇卡卡:《泡泡出擊》;《脫線天使的戀愛魔咒》;《九尾狐的準新娘》;《追愛拋物線》;《噩夢禁止令①②》;《月光十二殿》
凌九九:《流離馬》
貓貓丫:《達令百分百》;《塔羅牌戀人》
丫丫:《夏戀天使》;《天國里的許願樹》
半個靈魂:《我的靈魂在古代①②》
迪迪兒:《一光年之戀》
花舞陌軒(原「朵拉」):《胡桃夾子夜未眠①②》;《消失的天琴座》
若水:《愛的路上我和你》;《59分安琪拉》;《桂味情弦》;《烏龍羅曼史》
風念南:《倦夜千羽①②》;《冥殤》
菲菲藍:《321為愛向前沖》;《OMG狂想曲》
格田:《第一千零一次心跳》
白發三千:《傾城》
天使雪:《野貓王子變身記》;《怪盜KING和QUEEN①②》(出版時用「夏悠然」的筆名出版);《金色德蘭島①②》
喬夕:《樓蘭塔頂的歌聲》
桃樂絲:《GS學園迷俠日記》
左小望塵:《我是SUPER STAR①②》
驚煞人香:《栗子公主的夏天》;《十二殿之封印》
十字貝:《賴上霸王龍》;《囚嬌龍》;《至高粉絲指令①②》
檬羽:《半月國物語》;《神隱傳說①②》;《魔法代啟示錄》
冷水月:《異世界情緣①②》
其莎:《戀戀天使心》;《透過水晶的童話》
池小凡:《魔女候補生》《千年一戀 (暫名) 》《玻璃灰姑娘》
如小絮:《雜草向前沖》(暫名)
糖不甜:《紅色輪舞曲》
卡洛洛:《女帝娉蘭》
小愁齋:《王子養成計劃C》
薄荷薇安:《召喚愛》
璃雪:《權傾天下①②》
卻三三:《碎玉傾杯》
王曉虹(涅吉拉):《檸靜夏戀》
緣非月:《紅塵劫》
蘇凝:《朱雀》(書名暫定)
9月1日晴:《見習女王日記①②》
夜問卿:《四物國傳說》
潼舞:《觸不到的戀人》 1.《微微一笑很傾城》顧漫寫的,很不錯的網游加校園愛情的小說。
2.《美人殤》《美人劫》《笑傾三國》是夢三生寫的,是杯具,但是還不錯。
3.《平安京之宋姬物語》《恨相逢戰國之戀》《騎士幻想夜》都是vivibear的
4.《穿越與反穿越》《午門囧事》這兩個都很輕松搞笑。
5。《佳期如夢》《寂靜流年遍開花》《淡雲來往月疏疏》這3個是現代的,後兩個我也沒看,但是人氣好像不錯。
6.《銀色十字夢》《奇妙糖果屋》這兩個是有關吸血鬼的愛情故事,《銀色十字夢》是第一部,《奇妙糖果屋》是第二部。
7《薄荷荼靡梨花白》作者是電線,也不錯的。
8.《不負如來不負卿》 有一定的知識性,我覺得很不錯的。
9.《史上第一混亂》 作者張小花,很長呀,不過還不錯。
10.《明若曉溪》這個好像很多人都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