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淘寶里怎樣提供羽絨服含絨量質檢報告,我有質檢報告,但是要怎麼體現在寶貝里
你做的質檢報告有檢測含絨量這項嗎?成份要標在衣服的洗水標簽上
Ⅱ 請問羽絨服質量檢測是在自己的總公司檢測、還是在專門的質檢公司
產品出廠前都要經過出廠檢驗,具體的形式可以是由生產廠自己設立檢測部門/實驗室進行,也可以是採用委託檢驗的形式,交由其他檢驗機構進行,如屬事業單位的當地質量計量監督檢測中心,或一些別的商業檢測公司,由企業視情況自己選擇。
Ⅲ 羽絨服檢測標准都有哪些
1.含絨量:國家標準的最低下限是,羽絨服含絨量不得低於百分之五十,包括鵝絨中鴨絨的含量,低於這個數的不能稱作羽絨服。
2.蓬鬆度:對於蓬鬆度的檢測,根據不同的含絨量而不同,當鴨絨含絨量為百分之九十時,蓬鬆度達到十四厘米才算合格。
3.清潔度:清潔度大於等於350mm的才能被認定為合格的羽絨服,反之則達不到指定標准,容易引起各種細菌。
4.消耗氧指數:羽絨服耗氧指數小於等於十的,則說明不合格。
5.異味等級:五名檢測人員有三個人都評估為有異味,那就是羽絨服在生產過程准中的洗滌不合格。
Ⅳ 質監局質檢一件衣服要多少錢,多長時間
一般衣服質檢費用是800-1500元之間,其他箱包類質檢費用一般是1500元,鞋類質檢費用一般是900-1100元。質量檢測報告檢測周期為3個工作日,一般加急1-2個工作日。
衣服質檢方法:
1、抽樣試驗:在有關產品標准中有此項要求時進行,試驗同樣是用來驗證產品規定的性能和特性。這些規定可由製造廠提出或由製造廠與用戶協商。
2、特殊試驗:可根據有關產品標准及製造廠與用戶協議進行,以滿足市場對產品的多樣化需求。
3、型式試驗:驗證產品符合一項技術規范(如質量水平、性能、安全要求、環境條件等) 適用於它的規定。
衣服質檢流程
1、 樣品准備:涉及外觀質量的產品建議每一類同款同色2-5件,沒有涉及外觀質量檢測的產品建議每類同款同色1-2件。
2、產品規格尺寸單准備:建議提供給質檢機構恆祥,即產品領大、衣長、袖長、圍胸、總肩寬、袖長、腰圍等的生產數據。
3、產品使用說明(即合格證,又叫吊牌),及耐久性標簽(即縫制在衣服上的成分標、洗水標)准備,必須齊全。
Ⅳ 羽絨服有鴨毛味應該去哪裡質檢費用如何
哥們,我二姐賣過羽絨服,某些衣服確實有腥臭味,俗稱鴨狐臭。也有顧客買了後要求調換的,但廠商面對調換要求的回答是:鴨子經常在水中活動,吃各種水生昆蟲和魚蝦,因此不能保證百分百沒有異味。而且異味並不屬於質量問題的范疇,基本上不予退換。看人家說得振振有詞,也只好自認倒霉了。
羽絨服的製作工藝在服裝中算是復雜的,傑克瓊斯畢竟不是專業製作羽絨服的,你可以到他店裡仔細觀察一下細節部位,如領口、里子、袖口等部位,做工明顯不如波斯登等國內專業羽絨服品牌。羽絨味道重是因為二次加工時除臭工序做得不好。
關於送去質檢,哥們我建議你就不必了,因為你浪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可以肯定會遠遠超出羽絨服本身的價值,得不償失。而且國家正規質檢單位一般不會給個人的單件物品做質檢,我本人就是質監局的。就當花錢買個教訓,下次買專業一些的羽絨服。國產貨像傑奧、艾萊依款式都不錯,質量也可以放心。
Ⅵ 剛買回來的羽絨服怎麼檢驗它是真羽絨服
1、摸:
羽絨服的含絨量指所絮羽絨中純絨所佔比例多在50%至80%之間,其餘多是細毛片,手感似小梗子。如果整件羽絨服的手感十分柔軟,根本摸不到一點毛梗子,就可能不是真的羽絨服。
2、掂:
用整體羽絨製做的羽絨服掂在手裡的感覺是發輕、發飄。如果掂時手感沉甸甸的,就有可能是假羽絨服。
3、拍:
把羽絨服平放在櫃台上,用手輕輕拍打,如果內中填充物發死,形如棉絮,那就是粉碎絨填充的假羽絨服。
(6)羽絨服送質監局如何質檢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分辨優劣
⑴、一般正規的廠家,會在產品上註明填充物。若產品註明填充物為「250克600FP 90%白鴨絨」,指的是該羽絨服填充了250克600蓬鬆度的含絨量為90%的白鴨絨。
⑵、通過手捏來直觀的感覺,一般毛梗手感不明顯說明含絨量高,反之則含絨量低。但是要注意如果感覺不到什麼毛梗,則很有可能使用飛絲填充的羽絨服。
飛絲是在羽絨加工過程中從羽毛上脫落的無梗短絲毛,保暖性差,而且也沒什麼蓬鬆度,洗後結塊。
⑶、觀察羽絨的回彈性:羽絨服的回彈性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羽絨的蓬鬆度,可以把的羽絨服壓平後展開,看羽絨服能否在較短的時間內回復原狀。
2、如何分辨面料優劣
⑴、選擇採用知名面料廠商製作的羽絨服,安全系數較高。
⑵、要基本分清面料是屬於以上哪一種,才能更好的判別是否符合你的需求。防水型塗層(覆膜)面料相對偏硬;用手指抿表層面料,如果明顯感覺在外料裡面還有一層布,那則是添加了防絨布;最輕博柔軟並且只有一層的則是高密度防潑水面料。
市場上有一種大量使用的面料,是用普通梭織面料作防絨處理,面料透氣性很差,盡量不要選擇。
⑷、面料要無瑕疵,指跳紗、色斑等,水洗不退色。
⑸、以當前的紡織技術而言,面料的重量及透氣性和面料的防絨性是一對矛盾的組合,普遍存在此強彼弱的情況。因此,廣大驢友需要在此選擇一個平衡點,要明確一個概念:不是100%防絨的羽絨服就是好的羽絨服。
3、如何分辨縫紉優劣
⑴、縫線平直,針距在10針/英寸以上且針距均勻
⑵、整衣縫合牢固,無多餘線頭
⑶、關鍵部位道結加固,道結線整齊無多餘線頭
⑷、鏡像部分左右對稱
⑸、附件安裝牢固,整齊平順
4、在選購羽絨服時應注意以下四點
(1)注意含絨量。
含絨量與充絨量是決定羽絨服質量的關鍵,其含絨量一般以70%及以上的為宜,具有一定的蓬鬆度和輕柔感;充絨量的多少,則涉及羽絨服的保暖程度,應根據自己穿著的需要來確定。
(2)注意回彈性。
具體辦法是將蓬鬆的羽絨服撳一下,松開後迅速回彈並恢復原狀的,說明羽絨的蓬鬆度良好。如含絨量低,摻有一定數量的毛片或粉碎毛的,回彈性就差,拎在手裡有沉重感。羽絨製品面、里料應具有防鑽絨性能,經拍打發現鑽絨的羽絨製品肯定是劣品。
(3)注意透氣性。
羽絨服不能鑽絨,但也要具有一定的透氣性。如果羽絨服的面料、里料、膽料透氣性差,會造成穿著過程中的水汽不易散發,引起潮濕而感到不舒適,並且洗滌後不易曬干。
(4)注意羽絨服的氣味。
味重刺鼻的羽絨服要避免選購。
Ⅶ 購買羽絨服時怎麼樣判斷質量的好壞啊
怎樣挑選羽絨服
一件羽絨服裝的好與差,關繫到消費者切身利益,質量差的羽絨服有可能對人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選購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款式:新穎、別致、適體、大方、實用,以脫卸式為佳。
2.價格:一般以價格適中為宜,如價格過低,內在質量無法保證。
3.含絨量與充絨量:應選購自己需要的含絨量和充絨量。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以70%及以上的為宜,具有一定的蓬鬆度和輕柔感。充絨量的多少,涉及羽絨服的保暖程度,應根據自己穿著的需要來確定。
4.回彈性:將蓬鬆的羽絨服撳一下,再松開後,迅速回彈,恢復原狀的,說明羽絨的蓬鬆度良好。如含絨量低,摻有一定量的毛片或粉碎毛的,回彈性就差,回彈性差的羽絨服拎在手裡有沉重感。
5.防鑽絨性能:羽絨製品面、里料應具有防鑽絨性能,拍一拍,發現鑽絨的羽絨製品肯定是劣品。由於羽絨具有柔滑的特性,有少量的絨絲從縫線中溢出是正常的。
6.透氣性:羽絨服不能鑽絨,但也要具有一定的透氣性。如果羽絨服的面料、里料、膽料的透氣性差,會造成穿著過程中的水汽不易散發,引起潮濕而感到不舒適,並且洗滌後不易曬干。以上兩個因素都會使羽絨在受潮的條件下不同程度地變質,散發臭味。
7.氣味:聞一聞,緊貼羽絨製品作深呼吸,聞一下裡面的氣味,避免選購味重刺鼻的商品(一般說明這些羽絨品清潔度和耗氧指數未達到標准),但由於羽絨是動物羽毛,有一定氣味是正常的。
8.輔料:一件羽絨服上有不少輔料,如拉鏈、金屬扣等,要檢查是否美觀、光滑、松緊適宜。
特別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羽絨服上的各種標記應當齊全,如廠名、廠址、面料里料的成分含量、羽絨的種類及含絨量、充絨量的指標、洗滌標識、質量等級、執行標准代號等。
Ⅷ 誰知道國家規定的羽絨服的檢驗方法
2003年10月,國家質檢總局頒布了GB/T186765-2003《羽毛羽絨》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絨檢驗方法》兩個標准,將於2004年5月正式實施。這套標準的實施將結束長期以來我國內外貿加工分離的局面;標准中新增微生物指標檢驗,將使中國羽絨製品真正進入「綠色」時代。
兩個標准戰壁壘
早在1989年前,我國就有羽絨的部頒標准。
1989年中國在國際上率先出台了GBN289-1989《出口羽毛》和GBN290-1989《出口水洗羽毛》,同時制定了與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檢驗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檢驗方法》。後來美國、日本、韓國及歐盟等一些國家和地區相繼參考我國的標准,制定了自己的標准。
1997年,又對GBN289-1989《出口羽毛》和GBN290-1989《出口水洗羽毛》進行了修訂,於1999年4月1日頒布實施,即GB/T17685-1999《羽毛羽絨》。這次標準的修訂,具有兩個特點:將出口羽毛和出口水洗羽毛兩個標准合並為一個標准;融收購、生產加工、出口於一體。標准改變了我國羽毛羽絨行業標准不統一,各個部門依據不同的生產、加工、銷售環節制定各自標準的狀況,促進了國內羽毛羽絨行業標准化的發展。
2001年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會同國家質檢總局共同對現行標准GB/T17685-1999《羽毛羽絨》及與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檢驗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檢驗方法》進行了合並及修訂,形成了GB/T186765-2003《羽毛羽絨》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絨檢驗方法》兩個標准。新標准著重在於微生物指標的設置和檢驗方法的變更。
中國羽絨及其製品從2000年開始就不斷遭到消費國的技術壁壘的沖擊,主要是要求對產品進行微生物檢驗,嚴重影響了羽絨的正常貿易。
美國提出對中國的羽絨加工企業進行認證。美國IDFL(美國國際羽毛局)實驗室透露,美國規定如果企業要在美國銷售羽絨,其加工廠必須取得消毒許可。
2003年生效的美國商務部的紡織品貿易協議執行委員會(CITA)公告《中國大陸紡織品防衛方案》,是在對中國取消紡織品被動配額以後的又一項限制紡織品進口的措施,對我國的產品殺傷力很大。
日本實施新的普惠制,羽絨寢具被取消普惠資格。根據日本2003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的普惠制,床上用品被取消了普惠資格,這將對我輸日床上用品造成損害,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羽絨寢具。
高度關注微生物
在以往對歐盟國家的羽絨及其製品的貿易中,只有義大利衛生部法令要求在耗氧指數超過標准規定才進行以下4種細菌的檢測:嗜溫性需氧細菌、糞鏈球菌、還原亞硫酸鹽梭狀芽胞桿菌、沙門氏菌。隨著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綠色環保意識的加強,進口商針對其進口商品的安全衛生提出了諸多嚴格的要求,增加或加強了有關安全衛生的檢測項目。歐盟其他一些國家近兩年來也對我國出口的羽絨及其製品要求這4種衛生指標檢測,造成我國出口歐盟國家的羽絨產品受阻。
由於這4種細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羽絨原毛的收集、貯存和加工生產過程中都可能造成細菌污染和繁殖,特別是還原亞硫酸鹽梭狀芽胞桿菌,對外界環境有極強的抵抗能力,有的可在5%的石炭酸中生存10~15小時,在3%的福爾馬林中生存24小時,能耐煮沸1小時、耐150℃乾熱1小時,因此用一般的消毒滅菌方法難以將其殺死,因此大多數羽絨產品都能檢出還原亞硫酸鹽梭狀芽胞桿菌。
新標准對微生物及嗜溫性需氧細菌、糞鏈球菌、還原亞硫酸鹽梭狀芽胞桿菌、沙門氏菌都作了明確定義,微生物的檢驗方法及標准都與國際先進標准接軌。因此,生產加工企業要在微生物的處理上下功夫。
定義新解「含絨量」
「含絨量」即:羽絨羽毛中絨子和絨絲含量的百分比。這是我國羽絨行業自創業至今使用的一個定義,有近百年的歷史,中國的幾代羽絨業內人士已經認可了這個定義。然而,這個定義和國際上存在著差異,國際上叫「絨子含量」,即羽絨羽毛中絨子的百分比。側重點不同,定義不同。從字面上看中國的 「含絨量」和國際上的「絨子含量」差異較大,大家應該注意的是GB/T17685-2003 《羽絨羽毛》中的「絨子含量」的定義雖然沒有了絨絲,但並沒有提高「絨子」的絕對含量,因為技術指標中對絨絲有具體的規定。
庫房條件要求高
現行標准中庫房條件為「應為清潔、陰涼、乾燥、通風良好、定期消毒的專用倉庫」。GB/T17865-2003中增加了「水洗絨和未水洗絨分倉庫貯存」,提高了對庫房的要求。
因為標准中有了對微生物的要求,如果庫房條件跟不上,會產生2次污染,使微生物的技術指標很難達到要求。在羽絨生產過程中,有必要實行微生物的全程式控制制,首先在生產過程中要能控制消除菌源,生產工藝中達到滅菌目的,同時在生產、貯存、運輸過程各環節要求做到封閉式無菌化操作,車間要求干凈、清潔,設備要經常清洗、消毒,倉庫要求通風、防潮,包裝要求完善、密封,以免在殺菌後再次污染而帶菌。標准規定庫房包垛離開地面30cm以上,距庫頂100cm以上,牆距、垛距50cm以上。不同品種、規格應分別分垛。未水洗羽毛絨貯存時間不宜超過一年,水洗羽毛絨貯存時間不宜超過6個月,超過者應進行復查。在運輸中要求保持乾燥、衛生,勿與易燃品或有強烈氣味的物品混裝。
檢驗方法作調整
《羽毛羽絨檢驗方法》標准中對所使用的儀器設備也作了相應的修改。抽樣數量和樣品處理方式基本採用了IDFB方法,根據我國現有的檢驗設備的情況,作了適當調整。比如保留了拌樣、縮樣方法,適當增加了填充量500g/件以下的羽絨服裝等製品的抽樣數量。組成成分檢驗基本採用IDFB的方法,即不用小樣除灰機、竹篩與揀樣盤,而採用分揀箱,分兩步分揀,這也是歐洲標准和日本標准規定的方法。鵝、鴨毛絨的種類鑒定也基本採用IDFB的方法,該方法與我國現行方法比較接近。
耗氧量檢驗方法將振盪器的頻率、振幅分別改為150次/分和40mm。振盪時間改為30分鍾。振盪容器採用2L廣口塑料瓶並水平振盪。標准篩孔徑改為0.1mm(150目)。用於滴定的高錳酸鉀溶液濃度為0.1moL/L,並不再用草酸鈉溶液標定,滴定時增加磁力攪拌器。這些改動基本與IDFB方法和歐洲標准方法一致。
在蓬鬆度測定方法中增加了樣品的烘乾與恢復過程,增加了從立方英寸到厘米的換算公式。
殘脂率測定方法增加了抽提前樣品的烘乾過程。增加了用濃縮器回收乙醚的過程。
同時,該標准還改進了透明度儀器的結構,而透明儀器的定購將由中國食品進出口商會和國家質檢總局共同監制,確定生產廠家。在透明度測定方法中,樣液制備所用儀器設備與制備過程同耗氧量測定方法改進了透明度計的結構,使之更易操作,且更准確,強調應先使用600mm透明度計,只有當透明度超過600mm時,才用600mm以上的透明度計。
小資料
我國是生產鵝、鴨毛絨大國,年產毛絨12萬噸左右(其中純絨約兩萬噸),生產量佔世界總量的70%,出口量佔世界總量的50%。
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每年內銷的羽絨服在2500萬件左右,羽絨被400萬條,人均佔有率為4%左右。2003年1~11月,羽毛羽絨及其製品出口金額為12.54億美元,其中,羽絨原料出口3.37萬噸、2.13億美元;羽絨服裝出口4298萬件、6.37億美元;羽絨睡袋出口39萬條、828萬美元;羽絨寢具出口6646萬條(個)、3.76億美元。
背景資料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國際貿易形勢發生很大變化,來自國外的貿易壁壘接踵而來,尤其涉及到環保、安全等方面的壁壘更多。羽絨由於是動物源產品,涉及到環保、安全等問題,不斷受到來自歐美國家的挑戰。從2001年開始,歐共體和美國、加拿大紛紛提出對中國的羽絨製品進行微生物檢驗,不符合要求的產品不能入關,我們已經有多次被退貨的經歷,嚴重影響了羽絨及其製品的出口。現在,歐共體已經正式制定了羽絨微生物檢驗標准,並要求所有歐共體國家共同執行,使得羽絨的技術壁壘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現行GB/T17685-1999 《羽絨羽毛》標准修訂於1997 年,當時國際上還沒有涉及到微生物檢驗這個問題,而現在國際上有了這方面的要求,我們的標准不利於我國羽絨及製品的出口,也不利於企業在對外交涉中保護自身利益。另外,該標准所涉及的是用以製作服裝、床上用品的羽絨羽毛填充料。其中的耗氧指數、清潔度、微生物等指標均為安全、衛生方面的要求,如果產品的上述指標達不到要求,就可能造成產品含有細菌並造成細菌的再繁殖,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和皮膚壞死症,危及人體健康。
為此,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會同國家質檢總局共同對現行標准GB/T17685-1999《羽毛羽絨》進行修訂,並對與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檢驗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檢驗方法》進行了合並及修訂,形成了GB/T186765-2003 《羽毛羽絨》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絨檢驗方法》兩個標准。
這兩個標準的修訂,填補了標准微生物方面的空白,更有利於提高產品質量,促使產品向安全、衛生方向發展,為樹立中國羽絨製品的安全、衛生的形象奠定基礎。
Ⅸ 如何判斷羽絨服是否存在質量問題
購買羽絨服小竅門
去大商場買知名品牌較保險。
「一彈二拍三聞」。「一彈」: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以70%以上為宜,拿到羽絨服撳一下再松開,如果迅速回彈說明蓬鬆度好、含絨量高,否則回彈差且拎在手上有沉重感;「二拍」:羽絨服里料應有防鑽絨性能,拍拍就有羽絨竄出的質量難保;「三聞」:緊貼羽絨服深呼吸聞裡面,味道刺鼻的不能買。
羽絨服上的標記應當齊全。要檢查廠名、廠址、面料里料的成分含量、羽絨的種類及含絨量、充絨量的指標、洗滌標志、質量等級、執行標准代號等。尤其是要警惕內襯有塑料薄膜或假冒的不透氣的所謂杜邦襯料,因為羽絨服的透氣性不能太差,否則穿著時水汽不散容易潮濕,二來洗後不易曬干,羽絨容易變質發臭。
一般羽絨服的成本價時250元以上,再加上商場的利潤等,最低也應該在300以上,如果你買羽絨服低於這個價格,那肯定就是含容量不夠的羽絨服也就是說,它裡面裝的就不是絨,而是打碎了的毛片等,這樣的羽絨服就算有質量問題,你也不好去找,以備你本身就是低價購買的;如果你是在大商場買得而且價位也不低,也就是說四五百或者五六百,衣服上也註明了含絨量在70%以上,此時如果鑽絨的現象比較嚴重,或者洗後有發臭的味道,這就是羽絨服的質量有問題了,你就可以拿上發票去找商家或者消費者協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