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五大帝王名琴分別來自哪些國家
1、施坦威:德國
施坦威是音譯也叫斯坦威他的英文 Steinway & Sons 這是世界上最頂級的鋼琴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德國名琴,能非常靈敏的響應演奏者的任何錶達慾望,在小字三組以上的高音區依然有非常良好的共鳴,絲毫沒有單薄感。
低音也非常飽滿,幾乎在任何一個下鍵深度都能獲得良好的音響效果,可以說如果沒有特別的需求,這是最符合絕大多數職業鋼琴演奏家需求的名琴。
2、蓓森朵芙鋼琴:維也納
Bosendorfer出自奧地利音樂之都維也納的名琴,這就是傳聞中唯一禁得住鋼琴魔鬼費倫茨.李斯特近乎瘋狂敲砸的鋼琴品牌。
李斯特一生中毀過無數台鋼琴,基本上一場鋼琴獨奏會下來一台鋼琴就快散架了,只有蓓森朵芙的鋼琴頑強的陪伴李斯特撐過了一場場馬拉松式的演奏會還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後世只有一個鋼琴家跟他一樣瘋狂: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
3、佩卓夫:捷克
Petrof 來自捷克國寶佩卓夫或許在五大帝王級鋼琴品牌中的知名度不如斯坦威,蓓森朵芙來的大,但是,很多歐洲著名音樂學院甚至包括德國在內,都指定佩卓夫為專門的演奏練慣用鋼琴。
李雲迪在德國漢諾威求學期間,日常練習使用的就是佩卓夫鋼琴。不過說實話,佩卓夫鋼琴在音樂會上出頭露角的機會並不多。也是捷克的國寶鋼琴哦。
4、法奇奧利鋼琴:義大利
Fazioli 法奇奧利是近20年才在世界頂級鋼琴品牌中獲得一席之地的義大利鋼琴廠商,雖然就歷史和文化積淀來說遠遠不如擁有近300年歷史的各種名琴來的深厚,但是能在短短20年間就能躋身於五大帝王鋼琴品牌之列,法奇奧利鋼琴的品質有目共睹。
法奇奧利屬於典型的為創造五光十色的舞台效果而生的鋼琴,可以說它把鋼琴身為色彩性樂器的屬性發揮到了極致。馬克西姆曾經在某些公開演奏場合使用過法奇奧利。
5、貝希斯坦鋼琴:柏林
Bechstein 1853年,卡爾.貝希斯坦在柏林開設了貝奇斯坦的第一家鋼琴廠,這個鋼琴品牌在普通鋼琴愛好者的心中似乎是最不出名的一個。可是,貝希斯坦的的確確是一家以視製造最頂級鋼琴為己任的鋼琴廠商。
❷ 你好帝王衛浴和帝歐衛浴不一樣嗎
這個肯定不一樣,就一字之差就誤導大家很容易花好錢買次東西
❸ 歐洲歷史上最著名的帝王
君士坦丁大帝、查士丁尼大帝、奧託大帝、阿爾弗雷德大帝、彼得大帝等。
1、君士坦丁大帝
弗拉維·瓦萊里烏斯·奧勒里烏斯·君士坦丁(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e,272年2月27日-337年5月22日),羅馬皇帝,在位期間從306年至337年。
曾在313年頒布米蘭詔書,承認基督教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其背景是基於政治的意圖,想要爭取廣大的基督徒的支持,並對幼發拉底河防務進行監督。
於公元330年將羅馬帝國的首都從羅馬遷到拜占庭,將該地改名為君士坦丁堡。305年其父君士坦提烏斯·克洛盧斯成為帝國西部的奧古斯都(皇帝)。
君士坦丁隨父轉戰於不列顛。306年父死,在不列顛由軍隊擁立為奧古斯都。312年侵入義大利。後與東羅馬皇帝V.L.李錫尼結盟。
316年奪取李錫尼在巴爾干半島的領地 。324年在亞德里雅那堡和克里索普利斯大敗李錫尼,從而最終戰勝了所有帝位競爭者,成為帝國的獨裁統治者。
2、查士丁尼大帝
查士丁尼一世(又譯優士丁尼一世,拉丁文:Iustinianus I;希臘文: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約482年-565年11月14日),東羅馬帝國皇帝(527-565),史稱查士丁尼大帝(英文:Justinian the Great)。
查士丁尼一世早年輔佐叔父查士丁一世登基並執政,後作為其養子繼位。在內政方面,他通過任命特里波尼安等人編纂法典(528-534)和發布新敕令(534-565),形成了歐洲第一部系統完備的法典《國法大全》。
鎮壓尼卡起義(532),改革行政,加強中央集權; 發展對外商貿,引進絲織業;干預宗教事務,迫害阿里烏斯派等異端;興建聖索菲亞大教堂。
對外,在東部與薩珊波斯作戰,在西部以名將貝利撒留等大舉擴張,先後征服北非汪達爾王國(533-534)、義大利東哥特王國(535-554),還進攻西哥特王國並佔領西班牙南部(552前後)。
晚年潛心神學,死後不久帝國在西方的領土便相繼喪失。
查士丁尼一世的政策被學者瓦西列夫(英:Alexander Vasiliev)概括為「一個帝國、一個教會和一部法典」,其統治期一般被看作是東羅馬帝國由古典時期希臘化的的重要過渡期,其本人也被稱為「最後一位偉大的羅馬皇帝」。
3、奧託大帝
奧托一世(Otto der Große,公元 912 年 11 月 23 日~973 年 5 月 7 日),又譯鄂圖一世,德意志國王(936~973 年在位),羅馬帝國(腓特烈一世改國名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962 年加冕)。
德意志國王亨利一世之子,母為林爾海姆的瑪蒂爾達。先當選為薩克森公爵,936 年由德意志部落公爵選為國王。936 年 7 月 31 日,美因茨大主教希爾德貝特在亞琛為奧托一世加冕。
德意志境內薩克森王朝的第二代國王,羅馬帝國(腓特烈一世改國名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第一任皇帝。其父亨利一世,原為薩克森公爵,於公元 919年被諸侯選立為王。
奧托於公元 936 年即位後不停地進行東征西討,積極打擊封建割據勢力,維護王室的中央集權,並且長期採取對外擴張政策,終於成為當時歐洲大陸最有實力的君王。
4、阿爾弗雷德大帝
阿爾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 ,古英語:Ælfrēd,Ælfrǣd)中文譯名:艾爾弗雷德、阿爾弗雷德等,生卒年從848/849年~899年10月26日。韋塞克斯(Wessex)的國王,在位從871年至899年。
阿爾弗雷德(古英語:Ælfrēd,英語:Alfred;849年-899年10月26日)也譯作阿佛列、艾爾弗雷德等,是英格蘭盎格魯-撒克遜時期韋塞克斯王朝的國王。
他也是英國歷史上真正第一位稱呼自己為「盎格魯-撒克遜之王」的君主。由於其英勇的統帥臣民對抗北歐維京海盜民族的入侵,被後世尊稱為阿爾弗雷德大帝同時也是英國惟一一位被授予「大帝」名號的君主,他也被後人尊稱為「英國國父」。
他的生活細節被10世紀的威爾士學者和主教亞瑟記錄下來。他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鼓勵教育,翻譯大批古典名著,並編纂《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大力完善他的國家的法律體系和軍隊結構。
他被一些天主教徒視為聖徒,但從未得到官方認可。英國聖公會尊稱他為天主教英雄,並在他的忌日10月26日設立節日紀念他。他通常被描繪在英國教堂的彩色玻璃上。
5、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阿列克謝耶維奇(俄語:Пётр I Алексеевич;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史稱彼得一世(英語:Peter I),後世尊稱其為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
是沙皇阿列克謝一世之子,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四位沙皇(1682年─1725年)、俄羅斯帝國首位皇帝(1721年11月2日—1725年2月8日在位)。
彼得一世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實權發動改革。作為俄羅斯帝國僅有的兩位「大帝」之一,在位期間對俄羅斯推行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羅斯變成一個強國的主要因素。彼得大帝一般被認為是俄羅斯最傑出的皇帝。
1697年他派遣使團前往西歐學習先進技術,本人則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隨團出訪,先後在荷蘭的薩爾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國的倫敦等地學習造船和航海技術,並聘請大批科技人員到俄羅斯工作。
回國後積極興辦工廠,發展貿易,文化、教育和科研事業,同時改革軍事,建立正規的陸海軍,加強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
繼而發動了戰爭,奪得波羅的海出海口,給俄羅斯帝國打下堅實基礎。可以說,近代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發展史無不源於彼得大帝時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帝
❹ 帝王潔具貴不。和toto比,那個更合算
TOTO比帝王貴
但TOTO的質量更好,好在陶瓷產品的釉面上!TOTO的是自己研發的「智潔」釉面,細看成雪花狀
如果不考慮價錢,TOTO肯定不錯
帝王是國產衛浴裡面還算不錯的品牌,而且產品都比較有個性。
純粹看合算的話,買帝王吧
❺ 義大利有本書,揭露了康熙的什麼面目,可謂和昏君如出一轍
揭露康熙是一個好色帝王,根本就是勤政愛民的帝王代表,跟那些吃喝玩樂的昏君就沒有兩樣了。
歷史上記載的康熙
根據歷史上記載,康熙是千古一帝,很少帝王可以比得上他,因為康熙每天不是上班幹活,就是看書,也不好色,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每天對自己要求都非常嚴格,不給自己一絲放鬆都機會。
所以我們從馬國賢的記載可以得知,康熙到了晚年,根本就無心政事,整天吃喝玩樂,放縱自己,導致官場腐敗,國家啥錢都沒有,好在雍正上台,勤勤懇懇上班幹活,不然大清王朝都撐不了100多年了。
❻ 最權威的世界十大帝王排名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誕生了無數強悍的帝國和載入史冊的帝王。如:成吉思汗、阿提拉、帖木兒、亞歷山大大帝、阿育王、圖特摩斯三世、查爾斯大帝、奧古斯都·凱撒、秦始皇、居魯士大帝。
1、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元朝法天啟運聖武皇帝,他也是世界公認的戰爭之王,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建立的蒙古汗國橫跨歐亞兩洲,並為他的孫子忽必烈成為統一中國的皇帝和元代的創始人鋪平了道路。
4、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首,先後統一希臘全境,橫掃中東地區。在公元前323年,他建立了當時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帝國,超過東方戰國七雄領土總和。他的征服歷程,使得古希臘文明得到廣泛傳播。
5、阿育王
阿育王被稱為「無憂王」,古代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帝王,早年好戰殺戮,殺死了他的所有兄弟,並進行了野蠻的橫沖直撞,最終統一了整個南亞次大陸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區。
晚期開始信奉佛教,並懺悔自己的大屠殺行為。阿育王在全國各地興建佛教建築,據說總共興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還命人編纂了《論事》佛教巨著。
6、圖特摩斯三世
圖特摩斯三世,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在位期間,對外發動了大規模的擴張戰爭,並征服了巴勒斯坦、敘利亞、努比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土地,從而使埃及開始走向洲際大帝國,另外他是最早了解補給線和海上力量的統治者之一,被後世稱為「古代世界之拿破崙」。
7、查爾斯大帝
查爾斯大帝統治著一個歐洲帝國——查理曼帝國,主要以法國、德國和義大利部分地區為基地,在他一生中發動了53次戰役,並建立了超過神聖的羅馬帝國版圖的國家,他也他是天主教會最偉大的支持者和守衛者。
8、奧古斯都·凱撒
奧古斯都·凱撒,羅馬帝國的奠基人,由於他成功地平息了企圖分裂羅馬共和國的內戰,並被授予「奧古都斯」頭銜,而後改組羅馬政府,創建了元首制,在他的統治下,羅馬帝國擴張到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和埃及等區域,並給羅馬帝國帶來了兩個世紀的和平與繁榮,被古羅馬人尊崇為神。
9、秦始皇
秦始皇,被稱為「始皇帝」,他是一位傑出的統治者,短短十年時間兼並了六國,在經歷"秦攻百越之戰"之後,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
在他統治期間,創立了皇帝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並建立一支強大的秦軍,對外擴張,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10、居魯士大帝
居魯士大帝從一個小首領起家,經過一系列的戰爭,最終打敗了米底、呂底亞和巴比倫三個帝國,統一了大部分的古代中東,建立了從印度到地中海的古代波斯帝國,被伊朗人尊稱為「伊朗國父」。另外,他還創造了第一個「人權憲章」,廢除奴隸制度。
小結:
在人類發展史上,出現了許多非常偉大的統治者,無論是從個人人格魅力,還是從建立的帝國規模以及對歷史影響的角度來說,他們都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❼ 黃色大衣在選擇內搭時,選擇哪個顏色會顯得高級一些
黃色屬於飽和度比較高的顏色,也是富貴色,過去只有帝王才可以用。紫色也是富貴色,黃色與紫色搭配是富與貴的搭配!黃色代表著智慧、光明和希望,給人一種溫暖明快的感覺,我覺得黃色大衣搭配深藍、淺藍的牛仔褲最好,顯得整個人朝氣蓬勃。個人認為,現在的季節灰色最好看。綠色雖然也相宜,但是感覺有點太顯眼,適合深秋時節.眾所周知,黑色基本是百搭系,不管上身是配白色還是混色系,都給你一種干練清爽的感覺。
❽ 日耳曼帝王遠征義大利的目的是什麼
日耳曼封建主對義大利的遠征指10~15世紀時日耳曼帝王為征服義大利、獲得皇帝尊號和攫取財富而進行的侵略性遠征。
從10世紀下半葉起,經濟上富裕而軍事上由於各封建主內訌而受到削弱的義大利成了日耳曼封建主的侵略對象。奧托一世的遠征,是最早對義大利的遠征。公元951~952年,奧托一世侵佔了義大利北部,獲得倫巴底國王的稱號。第二次遠征時,奧托一世利用羅馬教皇因同封建貴族斗爭而力量削弱之機進駐羅馬,在羅馬舉行了「神聖羅馬皇帝」的加冕禮。從此,日耳曼帝王便經常遠征義大利,目的是獲得加冕和維持自己的統治。
在1075~1122年期間,對義大利的遠征特別頻繁。那時,在羅馬帝國和教廷之間正進行爭奪授職權(主持任命和批准教會職務和稱號典禮的權力)之爭。
在軍事學術史上最有意義的是德國封建主在斯陶芬王朝的巴巴羅薩腓特烈一世統率下的5次遠征。1174年,他率領8000人的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摧毀了蘇扎城,圍攻亞歷山大里亞。義大利北部的各城市結成聯盟,頑強地抵抗侵略者。倫巴底聯盟軍直接威脅到日耳曼軍隊同其基地帕維亞的聯系。巴巴羅薩被迫於1175年簽訂停戰協定。1176年冬,他重新開戰,但是未能進行堅決的進攻,因為他的最強大的附庸薩克森和圖林根的國王拒絕繼續作戰。
與此同時,倫巴底聯盟軍隊也積極行動起來。1176年,在連亞諾附近的交戰中聯軍重創腓特烈一世的騎士軍。腓特烈一世用3~3.5萬名騎士攻擊聯軍主力。米蘭的騎士們在優勢兵力猛攻之下被迫逃竄,但手持盾牌和長矛的步兵卻阻止住了日耳曼騎士對築壘營地的突破。布里西亞騎士利用日耳曼騎士軍隊張皇失措之機,出其不意地實施翼側突擊,同時步兵又進行正面沖擊予以配合。這就決定了戰爭的結局。日耳曼皇帝的軍隊被粉碎,巴巴羅薩宣告投降。
但是,教皇的騎牆立場又使義大利北部城市無法鞏固勝利。倫巴底聯盟很快瓦解,日耳曼封建主不僅保住了他們在義大利北部的地盤,而且到亨利六世時還建立了自己在義大利南部的統治。日耳曼皇帝霍恩斯陶芬王朝的腓特烈二世把西西里王國變成為自己權力的支柱。但封建主在義大利北部的權力又受到削弱,因為義大利北部的城市又一次組織起倫巴底聯盟,也恢復了同教皇的盟約。斯陶芬王朝在同倫巴底聯盟長期作戰中損失很大,他們的王朝也就此滅亡。1265~1268年,義大利南部被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的弟弟安茹國王查理所侵佔。1254~1273年期間,對義大利的遠征暫時停止。1310年,盧森堡的亨利七世遠征羅馬,企圖在義大利建立自己的統治,但未成功。他的繼承人巴伐利亞的路易四世,於1327~1329年再次組織對羅馬的遠征,取得了皇帝尊號,但是侵略者引起了當地居民的極端不滿,不得已又退出義大利。查理四世先後兩次入侵義大利。1401~1402年魯普雷希特斯基?法爾茲的入侵是最後一次對義大利的遠征。從15世紀末開始,義大利成了法國和哈布斯堡王朝之間進行侵略戰爭的戰場。
由於封建國家在政治上處於四分五裂的局面,使遠征義大利的目的和結果都受到限制。日耳曼封建主的軍隊作戰時通常不用步兵。然而,義大利的城市卻擁有以手工業工人的民團為核心的能征善戰的強大步兵。這支步兵是戰斗隊形的支柱,能運用密集隊形成功地抗擊德國騎士的攻擊。倫巴底聯盟的騎士騎兵隊,能與步兵實行協同動作,頗有成效地將進攻和防禦結合起來。
❾ 帝王鋼琴
❿ 請問帝王鋼琴這品牌的質量怎麼樣
寧願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要相信老師的嘴~老師會熱絡推薦你聽都沒聽過的品牌,那肯定就是想從你身上大撈一筆羅~一堂課能掙你多少錢?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師和培訓班還不都是靠介紹鋼琴維生...基本上預算如果只有兩萬以下頂多就買台國產琴或中外合資國產洋名琴或是原裝二手琴羅~不過合資琴水太深第一個先排除掉,一堆無恥JS打著中外合資的名號來忽悠咱老百姓,連維基網路都搞的有模有樣(這個維基基本任何人都可以去編輯,不解釋),自稱自己什麼歐洲國家的皇室用琴,又什麼德國作曲家以他的名字取名製造的鋼琴,我在這很坦白說一句,那些合資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忽悠你的...自己眼睛睜亮點~別被網路上的槍手群洗腦啦!第二點來說,國產琴質量都一般般,但最起碼比起那些合資國產琴厚道多了,起碼人家珠江、星海,不像那些JS崇洋媚外先取個洋名就想忽悠你這是德國琴歐洲琴...呵呵 給個建議...如果有懂行的帶你去 就放心挑個雅馬哈、卡瓦伊的原裝琴(絕對別選國產日牌琴,質量用料差了不只一倍) ,當然我這邊所謂的懂行並不是指老師,十個老師有九個根本不懂鋼琴,他只會彈,表現出來他很懂音色純粹就是想從你身上大撈一筆店家給的回扣...如果你沒有這種朋友,那我勸你還是買珠江、星海吧...起碼人家五十年的歷史擺在那,不是出來混不到十年就敢自稱名琴的小屁孩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