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密是指一定寬度內有多少針,直密是指一定長度內有多少行
通常都是以10厘米為單位來計算密度
❷ 毛衣編織技巧怎樣編織
一、雙色毛衣編織基本方法
1、起雙邊,兩邊都是辮子式起法;
2、第二步就是繞線加針,一次加6針,加6次,再一次加15針(加針的多少根據毛衣的大小來定);
3、毛衣配色(5行白色3行紅色,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愛選擇間隔的多少,顏色可以自行搭配)。
二、蝙蝠衫的編織基本方法
1、編織蝙蝠衫一般是分2片織好,然後縫合在一起;
2、繞線起針,一般根據毛衣大小起不同的針(不過要起單數),
3、加針。具體方法:中間一針織辮子,正面正針,反面反針,在每行中間針的前面加一針,正反兩面都加,都是在中間針前加, 然後注意在織正面加的那一針時從下面挑;
4、間隔行數可以自行設定;
5、在打足橫條後分針,出去左右袖子下多餘的針數,每邊都要收幾針(收針數是具體情況而定),把剩下的針數平均分為兩個袖子和衣身;
6、袖口收好,就可以收毛衣的下衣身,把衣身的中間針拿線穿起留著不打,織左邊的剩餘針數,織正面時每行左右兩邊各收一針,全部收完,右邊織法重復左邊織法;
7、細節處理,補袖子,將分好的袖子拿針穿好,一樣是在織正面的時候左右2邊各收一針,全部收完;
8、分別挑起衣邊、袖口、領子,織2針下2針上。做細節的完善。
三、樓梯毛衣基本織法
1、一般是先把前後片袖子全部分開織,最後再縫合;
2、第一步是起雙羅紋針,織到你所想恰當的邊長,然後再織平針,後換白色線織針。織合適的波浪,正反兩面全部平針;
3、織完波浪後再在正面織針,換白色線織到頭,也就是說把白色的線移到右邊織針;
4、根據衣服大小織完方塊後白色線織合理的波浪,收針留袖子;
5、再織白色的波浪和紅色的波浪,然後再織方塊,左右顏色和下身的錯開就可以了。
四、採用左手帶線編織法的優點
1、採用左手帶線的方法,不掛線不一樣,它可以省去了右手需劃弧繞線的時間,因此在編織毛衣的時候速度就比較快。
2、左手直接帶線,在編織毛衣的時候主要是兩只手在動,而不需藉助小臂再做頻繁激烈的運動,在此之上相比較於其他方法可大大降低體能消耗,減少因為編織毛以後手臂酸痛。為此,這種方法可稱之為節能型編織方法。
3、左手帶線編織法是在針上直接帶線,織正、反針更容易的掌握手帶線的松緊度,那麼編織出來的產品,其平整度和松緊度都達到非常均勻,編織出的毛衣在外觀上就跟好看,不過想葫蘆依樣,頭尾大小不一。
4、左手帶線編織法正反針的帶線方式相同,編織花樣時或幾種彩色線搭配時,效果更佳。
5、如果你左手、右手(傳統編織方法)編織都可以靈活運用的話,左手帶一條線,右手帶一條線,左右手先後一起編織,兩條線互不幹擾,這樣是最好的方式。這是傳統的右手帶線方法所不能實現的。
❸ 怎麼計算毛衣的公式
上衣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
1、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3、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6、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7、掛肩收針方法:
平收3針~6針後,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9、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一、上衣前片
1、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3、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4、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5、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6、掛肩收針針數,與後片「6」相同。
7、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
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二、袖片
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願密度×95%
1、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3、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4、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 袖山寬針數)÷2
三、領片
1、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四、其它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7、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
測量身體尺寸和計算針數,以一位7歲男孩為例,測得的尺寸為:胸圍66厘米,背肩寬28厘米,衣長40厘米,袖長38厘米。
根據測量尺寸計算各部位尺寸針數。毛衣是一件合體毛衣,除胸圍增加了6厘米餘量,其眼余均是實測數。
要想達到相同的效果將胸圍增加6厘米即可(6厘米是最低限度的尺寸)。
各部位尺寸計算結果如下:
1、胸圍66厘米+6厘米=72厘米
2、領寬一般為胸寬的1/3(胸寬是胸圍的一半) 36厘米÷3=12厘米
3、肩寬(28厘米<背肩寬>-12厘米<領寬>)÷2=8厘米
4、袖籠收針尺寸(36厘米<胸寬>-28厘米<背肩寬>)÷2=4厘米,袖籠深一般為實測胸圍的1/4,66厘米÷4=16.5厘米(包括肩斜量2.5厘米),袖寬前後袖籠深相加(不包括肩斜) 14厘米+14厘米=28厘米,袖山高,袖寬的1/3~1/4 ,28厘米÷4=7厘米,前領深一般為領寬的1/2加1~1.5厘米,12厘米÷2+1~1.5厘米=7~>√≥厘米,尺寸計算好之後計算針數,可算出1厘米針數再與相應尺寸相乘。
例胸寬31厘米61針,1厘米針數為61÷31≈2針,那麼胸寬針數應為2針×36=72針,(6個花樣+1針)起針數為73針,其他部位針數可自行計算。因為花樣的原因,算出的針數不是整數.如果起針不是編織一個花樣所需的整數倍時,可以進行調整.即將剩餘的針數補齊到能編織一個花樣的針數,或者把多餘的針數減掉。但調整針數是有限的,一般只能增減2~3針,如果超過這個限度,衣身就會變窄或變寬。
(3)編織一件衣計算技巧方傳擴展閱讀:
基礎毛衫計算公式
一、前片公式:
1、胸寬=(胸寬尺寸+後折寬)x橫密/10
2、衣長=(衣長尺寸-下擺羅紋)x縱密/10
3、肩寬=(肩寬尺寸-肩寬修正值)x密/10
4、前掛肩轉數=後掛肩轉數=修正轉數
5、前掛收針數=(前胸寬針數-前肩寬針數)/2
6、領寬=後領寬尺寸+修正針數
7、領深=(領深規格+領深修正)x縱密/10
8、羅紋排針=胸寬針數-快放針數,轉數=長度x縱密/10
二、後片公式:
1、胸寬=(胸寬尺寸-後折寬)x橫密/10衣長同前
2、掛肩轉數=(掛肩尺寸+修正值)x縱密/10
3、後肩收針數=(後肩寬針數-後領口針數)/2
三、袖子公式:
1、袖長=(袖長尺寸-袖口羅紋長度)x縱密/10
2、插肩袖闊=(袖闊尺寸x2+修正值)x橫密/10
3、袖山頭=袖山頭尺寸x橫密/10
4、袖膊收針數=(袖闊針數-袖山頭針數)/2
5、袖口針數=2x袖口尺寸x橫密/1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庫-毛衣的公式
❹ 手工毛衣編織計算方法(掛肩 袖子 領子 要怎麼計算)
1、准備材料:棒針兩根、直尺一把、毛線一團
❺ 如何編織一件完整的毛衣如題 謝謝了
圓領套頭毛衣的花樣編織技法 花樣設計,尺寸掌握,編織技巧。 這是一件圓領套頭毛衣,它的花樣設計方法是上部主體部分為三角連續式下部陪襯部分為雙鷹和幾何圖案,採用的是四平雙板提花針法,尺寸為身長2尺胸圍3.2尺,袖長1.6尺,領深2.5寸。下面具體演練一下它的花樣設計、尺寸編排,以及編織過程。 花樣設計 這就是我們織的套頭圓領毛衣的圖案,這於案特點是主體部分在上部,以三角連續為主,陪襯部分在下部,包括雙鷹翱翔和最底下的花邊幾何圖形,在設計時,我們採用了左右相對的方法,以三角的低尖為中軸線,先設計左半部分,然後用左右相對的方法,將左半部分復制到右半部分,形成一個整體,設計一個花樣時,應該先考慮到編織過程中,左右袖壟在並針時,不至於破壞圖案的完整性,領窩部分,無論設計圓領,或則是雞心領,都不會影響圖案的整體性。因此,在設計時,應該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這種圓領花樣的設計原理,就暫時介紹到這里,類似這樣復雜花樣的繪制方法我們將在以後的幾期里還要介紹。 尺寸掌握 一般採用與編織機配套的跟蹤器,按照成衣的實際尺寸事先畫在跟蹤器的圖紙上,一張圖紙可用不同顏色的筆,把前片,後片,袖長一次都畫上,現在我們開始畫編織圖,衣長2尺,大約摺合為67厘米減掉松緊邊8厘米後為59厘米,在圖紙上找出59厘米,畫一條直線下去,然後再畫肩寬1.3尺為34厘米,再畫袖籠的高度大約為25厘米,胸圍3.2尺約為107厘米,除以2為54厘米,然後從袖籠的三分之二處作記錄畫一條曲線與胸圍向內3厘米處相交,再從袖籠口的胸圍處向下畫一條直線到底邊,這樣後片的編織圖尺寸就畫好了。 前片與後片比大致相同,不同處是袖籠比後片高2厘米,領深2.5寸大約為8厘米,領寬為肩寬的三分之一,然後再畫條曲線,這樣前片的編織圖就畫完了,再用其它顏色的筆畫袖片,袖長1.6尺約為53厘米減去羅紋袖口5厘米應為48厘米,袖口寬9寸為30厘米,袖山高4.5寸為15厘米,畫完袖山高後再從袖肥到袖口畫一條斜線,再從袖肥到袖山高度畫一條曲線,這樣袖片的編織圖也畫出來了,把畫好的圖紙裝到跟蹤器上,我們就可以編織了。 編織技法: 正式編織之前同樣也要織出來樣片來,兄弟跟蹤器樣片規定為40針X60行,這個樣片需要用雙板提花針法來編織,如樣片的寬度為12.2厘米,就把豎密度盤調到12,下面微調到2。 125號橫密尺按上後可看出線條對准87,也就是87針,在針床的右側 排出87針,左側也排出87針,與之相對應,再以雙板提花的程序進行花樣編織,在編織的過程中按圖指上繪制的線條進行加針和並針,好現在開始並袖籠,一次並掉7針,由87針並到80針,當線段移到76時左右再並2針,隨著機頭的運動線段逐漸往下移動,無論曲線彎到什麼程度,都會在跟蹤器圖紙上表現出來,然後根據線段所表示的針位,繼續往下並,當並到69針時,就形成一條直線隨著機頭的左右移動,跟蹤器的圖紙再繼續往下移動移到頂端時,這一片就織完了,最後再織領片進行縫合,縫合好的衣片經過熨燙,這樣熨燙過的毛衣挺挺寬穿著比較舒適美觀大方,有條件的話最好進行高溫定型處理。
❻ 如何編織一件完整的毛衣
是的沒有教完整的織毛衣視頻或圖示,
因為你已織了一半,那就從分掛肩開始看看以下我用文字描述,
你一步一步地按部就班操作就行,
肩袖領的分織法
一,最簡單方便的依葫蘆畫瓢法:
1)將你最滿意的毛衣平攤在桌上,
2) 用報紙將毛衣掛肩以上的部位輪廓描在紙上並剪下來,
3)將你所織的衣片依附在輪廓上,將超出輪廓線針收掉。
4)按織幾行,就在輪廓線上。對照一下。
二,計演算法:
1,分掛肩:
A:若是用四根棒針織的: 將全部針數分4份(前身、後身、2個腋下)
B:若是用二根棒針織的: 將針數分3份(前身或後身、2個腋下)
1)首先是對半分為前身1份。後身1份;(指用四根棒針織的)
2)將前身1份中的頭尾各分出約1cm長的針數;(二/ 四根棒針相同);
3)再將後身1份中的頭尾各分出約2cm長的針數;(二/ 四根棒針相同);
4)用線或別針將分出的「1cm + 2cm 」 的針數合並後成為2個腋下針。
(但二根棒針不用,待前後身縫合時再合並);
2,分領和肩:(在分掛肩時同時進行.因為是決定要收掉腋下的針數)
1)成人尺寸:
A: 肩寬:女36-38cm / 男40cm左右,
B: 領口大: a: 女約18cm / 男20cm左右,
b: 若是V領、低圓領、等領有條邊的要開的寬一點約20-22cm左右。
C: 掛肩長:女21cm / 男23cm左右,(斜肩要29-31cm左右)
2)分掛肩和領
A: 將「前身針數」對分,並在中心點做記號(是已分出1cm針數後的)
B: 將「前身針數」減去「肩寬針數」(數出36cm或 40cm的針數)
「余數」就是收掛肩的針數。也就是腋下要收掉的針。
C:「肩寬針數」 再減去中間「領子的針數」(數出18cm或 20cm的針數)
「余數」就是二單肩的針數。
3,收掛肩:
1) 二邊同時收針。
2) 先前幾行可以快收。使腋下形成一個小弧形。外觀及穿著都舒服
4,收領:
1)深V領」在收掛肩的同時,也開始收領。
a: 在中心點將「前身針數」對分.但中心點要留出1-2針以後縫V領邊用
b: 對半分「 數出18cm或20cm的針數」
c: 一邊收掛肩
/ 另一邊收領,就是將「對半分出的18cm或20cm的針數收掉,
2)「翻領、圓領、高領」在掛肩織到 2/3 時也開始收領
a: 在中心點將「前身針數」對分. 但中心點要預留出 4-5cm 的針數。領口才開的圓順
b: 一邊織掛肩 / 另一邊收領,就是將「對半分出的18cm或20cm的針數收掉,
c: 要快速收圓領,使其形成一個中弧形領口才開的圓順。
5,收肩斜線:(可收可不收,但收了針的肩膀穿起來舒服也好看)。
a: 在掛肩織到18- 20cm 時收肩斜線
b: 一次可同時收去多針,
即在2cm左右的行數里要 快速將單肩的所有針數收完畢。
袖子的分織法
1,起袖口針:數前身毛衣片的下擺邊,將拉開達到15-20cm的針數作為袖口起針數。
2,定袖肥針數:數出- 平攤已織好的前身毛衣片中間部位20-23cm的針數,
用這個針數減去袖口起針數就是織袖子時二邊要「放出的針數」。
3,定放針需織的行數:量出前身毛衣片下擺邊至分掛肩時的「長度」,
用這個「長度」÷「放出的針數」= 每放1針需織的行數
4,袖口邊織好後,開始在二邊放針,放到袖肥需要的針數。開始收袖頭,
5,袖頭收針可快可慢:
1)慢收的袖頭比較好看。穿起來也舒服,但又要計算,
2)快收的袖頭,開始時二邊同時每行收1針,約收去3/5cm長度時,就停止收針,
然後將剩餘的針織10cm左右長一起收尾即可
❼ 一件衣服用料如何算料
用料的計算單件用料的計算方法:
1、幅寬是標準的
衣長 +袖長 +10CM=單件用料
2、窄幅
衣長*2 +10CM=單件用料
註:在這里只提到單件用料,如果批量生產就不會是這樣了,有樣板在所以還會少料的。
以幅寬0.9米(2.7尺)布料來計算
男上衣用料是3個衣長,另加邊料0.1米(3寸)。例如衣長為0.74米,所需布料的計算方法為0.74*3+0.1=2.32米(6.96尺)。
女上衣用料是3個衣長,不用另加邊料。
男褲的用料是2個褲長,另加邊料0.1米。
女褲用料與男褲相同。如果做兩條女褲,只要褲腰在2.3尺以內,臀圍在2.8尺以內,褲腳不大於7寸,就可以套載,用料是3個褲長,另加邊料0.2米。
(7)編織一件衣計算技巧方傳擴展閱讀
1、棉衣的用料比單衣多,要加余份,幅寬在144cm以上。
上衣面子:胸圍≤120CM --- 衣長+袖長+10CM+7CM(普通領)
上衣夾里:衣長+50CM
上衣面子:胸圍≥120CM---若無疊門,仍可照衣長+袖長+10CM+7CM
上衣夾里:胸圍≥120CM且有疊門---衣長X3
2、計算有陰陽格子的面料單耗時,服裝單耗量需在原數據的基礎上額外增加一倍半的格長量;有倒順格的面料需增加二倍半格長的需用量。
3、休閑加放12%,水洗加放6%,毛向加放10%。
❽ 毛衣編織教程門襟怎麼挑針是怎麼計算的
領子挑針方法:平收的地方是在收針的下面一行挑,並針的地方是在並針的裡面一針針眼裡挑,不並針的地方是和門襟一樣,在1.2針的中間挑。
建議:領挑好針後,如果喜歡直接編織單、雙羅紋,前後片領休針部分可直接平留;如果喜歡挑好針後,先織一行反針再織單、雙羅紋,前後片休針部分最後平收掉,這樣的話,那一行反針不會有鬆鬆的感覺。
領挑針針數方法:這里說的是行行織的情況下,針一定要細1-2個號,(1)領織單羅紋,就一針挑一針,一行挑一針,前後片平留部分不需要減針。(2)領織雙羅紋,可以在平留部分適當減掉一點,領子斜收部分一行挑一針,兩邊斜收後有幾行直織部分的,那幾行直織部分,要跳行挑的,差不多6行挑5針。這樣領子針數就OK了,不管織大人孩子衣,針數就好控制了。
織後片斜肩的同時,開始後領窩減針,斜肩只有6行,減針法可用:2-1-3 或2-3-1 2-2-1 2-1-1
機織領:第一行挑針,挑好後織一行反,三行正、一行反、三行正,雙層縫合,縫合是和第一行挑針的那行反面縫合,把挑領的地方包起來
腑下收針:一般收單片10% 肩留針單片20% 平收後行隔行收針或小燕子收針法收
VS門襟挑針方法(行行織情況下):門襟如果挑織單羅紋,則每10行挑9針,如果織雙羅紋,則每6行挑5針。如果是織來回平針,則4行挑3針。帽子挑針法是4行挑3針(也可6挑5),帽高度覺得高了就4挑3。
後掛肩:
1。先算好你的肩膀的寬度,大概有多少針,除以2,那就是你要收針的次數。
2.一般是2行收一次,根據要收的次數算一下大約有幾行,量好這幾行的長度。
3. 算好掛肩的長度,減去要收的長度,就是收針之處開始了。
4.小燕子減針:留邊上三針和平常的織法一樣,從第4-7針處4針並為2針,具體是6和4並,5和7並
5。在織後肩的時候,每二行收二針,收的針數就是前片的肩部的針數,所以前片的每針對應的就是後片的每行,縫合的時候就對應就可以了,
6。織衣服的時候最邊上的那針是織的,所以會有一粒一粒的小疙瘩,那樣你後片肩部收的針數就是那個小疙瘩的數,前片肩部的留針就是小疙瘩數的二倍...在縫合的時候,前片的每二針對應後片的一粒小疙瘩,這樣對應著縫,
插肩衣服心得:①一般小孩的插肩袖,前後片一樣長.但前片可以少織1-2個小燕子收針②一般前片開領時,把這時針上的針數分三份,中間那份平收的,兩邊可以根據針數自己調節來收,但大致方向不要忘就好.一定要先多點,慢慢少下去,這樣收出來的領子好看,圓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