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克勞斯·馮·施道芬貝格的7.20陰謀
7月20日密謀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葉的最後一回由德國軍界和政界人士欲刺殺德國領導人希特勒而發動政變的秘密行動,事發當日為1944年7月20日。政變的主謀之一是施陶芬貝格上校。其他參與政變的人包括維茨萊本元帥、貝克上將、赫普納上將、格德勒(萊比錫市長)、基爾海姆上校、台爾普神父等。曾經率領寡數德軍連挫聯軍於非洲北部的名將「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和克魯格元帥皆事先知情未報,兩人最後被迫自殺再備以國葬。著名電視節目「探索頻道」中的「歷史謎團」有一次關於這次密謀案。 因為狼穴的高溫和尚有建築工程進行中,希特勒將會議地點由地下碉堡轉至地面上的一棟木造建築物內。施道芬堡雖然帶了兩枚炸彈,但由於緊張和時間准備不足,他只能夠裝設其中一枚,然後放置在私人公事包中。由於施道芬堡在戰爭中失去了一隻手和一隻眼睛,使他當日得以聽覺受損為由靠近希特勒當時所站立的位置。
施道芬堡在當日下午12時37分把載有炸彈的公事包放在希特勒右方的橡木大桌桌腳內側,然後借故在會議中途靜靜離開了會議室。當時希特勒伏在桌上看著東線對蘇聯作戰的軍事地圖,並聆聽軍官敘述戰爭形勢。下午12時42分,炸彈爆炸,橡木大桌被炸得粉碎,整棟建築物崩塌。施道芬堡目睹爆炸,認為在場應當無人生還。於是按照計劃與他的副官海夫頓中尉穿過一道又一道的保安封鎖線而離開狼穴,然後飛往柏林會合其他在戰爭指揮部等候的同謀。
但是事實上在爆炸的不久前,一位上校為了看清楚地圖而靠近桌子,卻無意中為施道芬堡的公事包所絆住,於是他將公事包推往桌腳的外側;厚實的桌腳為希特勒擋住了爆炸的沖擊。此外,木造建築的結構不如防彈建築的厚實,所以炸彈在引爆後,威力外散,因此未如原定計劃,在狼穴內分子撞擊堅實的牆面後,再反彈沖擊人體,亦減弱了爆炸的威力。然而,當場已有四人死亡,大部份的在場人士都受了傷。不過,希特勒保住了性命,僅受輕傷。
狼穴方面下達了擊落施道芬堡坐機的命令,但中途被空軍的政變參與者截住了。但是,維茨萊本元帥在抵達柏林陸軍總司令部准備指揮部隊時即被逮捕。由於當時消息不一,使歐布利特將軍遲遲未展開「瓦爾基里」,延誤了四小時,直至施陶芬貝格抵達柏林。
政變者並未能佔領電台,使希特勒生還的消息得以傳開。起初,柏林的後備軍的確有執行施陶芬貝格的命令,但是指揮官被宣傳部長和元首阻止了行動,政變遂失敗。 政變主謀:施道芬貝格上校、歐布利特將軍、基爾海姆上校及海夫頓中尉皆於當晚被捕,並旋即在戰爭指揮部的庭園內被槍斃。很多人(包括希特勒)都相信這次就地處決政變主謀,是有人暗中不使主謀者們有時間被逼供出更多的參與者。不過,希特勒事後以行動來回應這起政變,擴大事件而處決了五千名反對納粹政權的人,有些人被酷刑煎熬至死。
在今天的德國,參與這起政變的人皆歸於抵抗運動的一部分,被稱以「抵抗戰士」,有些德國城鄉則以部份參與者的名字來為街道命名。
參與刺殺希特勒中的重要十五人:
施道芬堡 1944年7月1日,施道芬堡被任命為國內駐防軍參謀長,有了接觸希特勒的機會,從那時起施道芬堡就一直把炸葯放在公文包中,准備見機行事炸死希特勒。暗殺行動失敗後,希特勒立即展開血腥報復。當夜凌晨施道芬堡等四名主要參案者被槍決。
卡納里斯 1933年,出任德國軍事情報局局長。1945年4月8日晚,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卡納里斯被處絞刑。
奧爾布里希特 德國步兵上將德國國內駐防軍副司令,1944年7月20日在柏林因參與「7·20」事件被處決。
施蒙特 德國陸軍上將德國陸軍人事局局長希特勒陸軍副官,1944年7月20日在「7·20」事件中被炸死。
奧斯特 德國陸軍少將德國阿勃韋爾中央處處長,1945年4月在柏林因參與「7·20」事件被絞死。
卡·施圖爾納格爾 德國炮兵上將駐法德軍司令,1944年8月因參與「7·20」事件而被絞死。
路德維西·貝克 德國炮兵上將德國陸軍總參謀長,1944年7月20日在刺殺希特勒失敗後自殺。
施蒂夫 德國炮兵少將德國陸軍總司令部組織處長,1944年因參與「7·20」事件而被絞死。
特萊斯科夫 德國炮兵少將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參謀長,1944年因參與「7·20」事件失敗而自殺。
弗洛姆 德國騎兵上將德國國內駐防軍司令,1945年3月因「7·20」事件而被處決。
菲爾基貝爾 德國通訊兵上將德國最高統帥部通信處處長,1944年9月4日在柏林因參與「7·20」事件被絞死。
霍普納 德國裝甲兵上將德國第四坦克集群司令,1944年在柏林因參與「7·20」事件被絞死。
克盧格 德國陸軍元帥德國西線總司令,1944年8月18日在法國梅斯因「7·20」事件而自殺。
隆美爾 德國陸軍元帥德國B集團軍群司令,1944年10月14日在德國被希特勒賜死。
維茨萊本 德國陸軍元帥德國西線總司令,1944年9月8日因參與「7·20」事件而被希特勒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