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止癢功效的中草葯有哪些
可以運用中葯荊芥,桑葉,七里子,蟬衣,川牛膝,地膚子,白僵蠶,辭藻,甘草內服。效果挺好。供你參考,同時補充鈣劑。葯上有一類叫攻毒殺蟲止癢葯,本類中葯具有攻毒療瘡、殺蟲止癢的作用。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因病制宜,就是說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的情況下是不能隨便簡單的開一味中葯的。
應用四物湯(當歸、生地、白芍、川芎)或五苓散(澤瀉、茯苓、豬苓、桂枝、白術)煎服、每日一付,效果頗著,值得一試。 出現過敏現象建議口服西替利嗪或者氯雷他定,外用奧能或者艾洛松或者爐甘石洗劑。發病期間,建議飲食少吃魚蝦 牛奶等 蛋白含量比較高的食物。一般中草葯有蛇床子、黃連、黃柏、白鮮皮、苦參、虎杖等等。還有一些中成葯比如說濕毒清膠囊,也是除濕止癢的
2. 中葯穿山甲的功效有哪些
常用於婦女經閉不通,或者產後乳汁不下,是產後催乳的良葯等功效。
生的穿山甲鱗片,質地緻密而堅硬,聞起來有一股動物的腥臭味,因此不能直接作為葯用,必須經過加工炮製。經過炮製後的穿山甲鱗片主要分為醋山甲和炮山甲。傳統中醫認為,經過炮製的穿山甲,腥臭味道大大減弱,而且質地變得酥脆,有利於有效成分煎出。
醋山甲通經下乳力較強,常用於婦女經閉不通,或者產後乳汁不下,是產後催乳的良葯。而炮山甲擅於消腫排膿,搜風通絡,常用於癰毒腫痛,或者風濕痹痛。

(2)馬甲中葯有什麼功效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接著,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葯典》中,包括穿山甲在內的4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
穿山甲已經成為極度瀕危物種,之所以如此,很大一個原因在於人們的濫捕濫殺。殺了之後,用途有二:食用、葯用。因此,摁住這兩個需求,就能有效保護穿山甲。
3. 中葯材的甲片是什麼有什麼功效
穿山甲,葯材基源:為鯪鯉科動物鯪鯉的鱗片。屬國家二類保護葯材;四川目前牌價為:炮山甲66.18元/10g;【功能主治】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主血瘀經閉;症瘕;風濕痹痛;乳汁不下;癰腫;瘰癧。
4. 中葯有什麼好處
中葯的好處有很多,首先,中葯對肝腎損害比較小,大多數葯物都是通過胃腸吸收進入血液,其代謝產物都必須經過肝臟解毒、分解而通過腎臟排泄,葯物通過肝腎排泄期間,對肝腎一般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中葯大多有害成分比較少,故對肝、腎的損害大多已非常小。其次,中葯外治施於體表,它可以隨時觀察其適應和耐受情況而決定是否繼續使用。一般只要施治配葯得當,是比較安全的,一般副作用比較小。再者,中葯對胃腸道刺激也是比較小的。另外中葯調理治療疾病葯效穩定,且容易達到根除疾病目的。

5. 常見的中草葯及其功效
中華大地,五湖四海,各地中醫的用葯習慣各不相同,可能南方的中醫常用中葯在北方就不怎麼常用,所以,不好具體舉例,再者,你希望越多越好,那我推薦你看《葯性賦》中葯中葯歌括四百味,希望能幫到你
6. 中葯決明子有什麼功效
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用於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歸肝、腎、大腸經。有減肥之功效。治風熱赤眼,青盲,雀目,食用方法
決明子綠茶
原料:決明子、綠茶各5g。 決明子
(或者用決明子粉和綠茶粉各5克) 製法:將決明子用小火炒至香氣溢出時取出,候涼。將炒好的決明子、綠茶同放杯中,沖入沸水,浸泡3~5分鍾後即可飲服。隨飲隨續水,直到味淡為止。 功效:此茶清涼潤喉,口感適宜,具有清熱平肝、降脂降壓、潤腸通便、明目益睛之功效。 適應證:適用於高血壓、高脂血症、大便秘結、視物模糊等。 者名松蘿,長於化食;產浙紹者日日鑄,長於清長;產閩者日建茶,專於癖瘴;產六合者日苦丁,專於止痢;決明子以顆粒均勻、飽滿、黃褐色者為佳,炒時有香氣溢出即可,不要炒糊,以免影響療效。決明子茶苦寒傷胃,因此,脾胃虛寒、氣血不足者不宜服。茶葉中含有咖啡因,有醒腦提神之功,因此,夜晚不宜飲茶,以防失眠。
杞菊決明子茶
原料:枸杞子10克,菊花3克,決明子20克。 製法:將枸杞子、菊花、決明子同時放入較大的有蓋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燜15分鍾後可開始飲用。 用法:當茶,頻頻飲用,一般可沖泡3至5次。 功效:清肝瀉火,養陰明目,降壓降脂。用於肝火陽亢型腦卒中後遺症,症見肢體麻木癱瘓,頭暈目眩,頭重腳輕,面部烘熱,煩躁易怒,血壓增高,舌質偏紅,苔黃,脈弦。
7. 中草葯草參有什麼功效
通常把人工種植的人參叫作草參,也可以叫做園參。草參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臨床上用於氣虛不足,倦怠乏力,氣急喘促,脾虛食少,面目浮腫,久瀉脫肛等。
8. 馬甲子有什麼葯用功效
葯用價值
葯用部分:根、葉入葯,10~11月挖根,四季采葉。
用途:性味苦、平,無毒。根能除寒活血,發表解熱,消腫,治跌打損傷及心腹疼痛;葉治無名腫痛。每日用量:5錢~1兩,作煎劑。
9. 中葯「九里光」的特性和功效是什麼越詳細越好。
千里光,又名九里明、九里光、黃花母、九龍光、九嶺光。是一種中草葯,生於山坡、疏林下、林邊、路旁、溝邊草叢中。產於江蘇、浙江、廣西、四川。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明目,止癢等功效。多用於風熱感冒、目赤腫痛、泄瀉痢疾、皮膚濕疹瘡癤。
中文學名:千里光別稱:九里明(植物名實圖考)、蔓黃菀二名法:Senecioscandens界:植物界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目:菊目Asterales科:菊科Asteraceae屬:千里光屬Senecio種:千里光S.scandens分布區域:江蘇、浙江、廣西、四川。輯本段基本概括英文/拉丁名稱HerbaSenecionisScandentis。
英文名稱:ClimbingGroundselHerb。
千里光(5張)名稱:千里光。
類別:清熱葯。
拼音:QianLiGuang。
別名:九里明、九里光、黃花母、九龍光、九嶺光。
葯用部位:地上部分。
產地:產於江蘇、浙江、廣西、四川、福建。
採收加工:夏、秋季枝葉茂盛、花將開放時采割,曬干。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
性狀:莖藤常斜切或橫切成厚0.3—1.5cm的塊片。栓皮灰棕色,脫落處現紅棕色。切面中央有偏心性髓部;木質部寬廣,淡黃棕色,導管孔明顯;韌皮部呈2—6個紅棕色至暗棕色環帶,與木質部相同排列,其最內一圈為圓環,其餘為同心半圓環。質堅硬。氣微,味澀。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明目,止癢。用於風熱感冒、目赤腫痛、泄瀉痢疾、皮膚濕疹、瘡癤。
用量:15—30克。
採收儲藏:夏、秋季枝葉茂盛、花將開放時采割,曬干。
編輯本段形態描述千里光SenecioscandensBuch,-Ham.科屬:菊科
形態描述:多年生草本,有攀援狀木質莖,高1~5m,有微毛,後脫落。葉互生,卵狀三角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12cm,寬2~6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至截形,邊緣有不規則缺刻狀齒裂或微波狀或近全緣,兩面疏被細毛。狀狀花序頂生,排成傘房狀;總苞筒形,總苞片1層;花黃色,舌狀花雌性,管狀花兩性。瘦果圓柱形,有縱溝,被短毛,冠毛白色。花果期秋冬季至次年春。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疏林下、林邊、路旁、溝邊草叢中。
編輯本段基本描述
千里光
多年生草本,有攀援狀木質莖,高1—5m,有微毛,後脫落。
葉互生,卵狀三角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12cm,寬2—6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至截形,邊緣有不規則缺刻狀齒裂或微波狀或近全緣,兩面疏被細毛。頭狀花序頂生,排成傘房狀;總苞筒形,總苞片1層;花黃色,舌狀花雌性,管狀花兩性。瘦果圓柱形,有縱溝,被短毛,冠毛白色。花果期秋冬季至次年春。生於山坡、疏林下、林邊、路旁、溝邊草叢中。產於江蘇、浙江、廣西、四川。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scandensBuch.-Ham.的地上部分。
中葯化學成分全草含大量的毛莨黃素(flavoxanthin)、菊黃質(Chrysanthemaxanthin),及少量的β-胡蘿卜素(β-carotene)。還含千里光寧鹼(senecionine),千里光菲靈鹼(seneciphylline)及氫酯(hydroquinone),對-羥基苯乙酸(p-hydroxyphenylaceticacid),香草酸(vanillicacid),水楊酸(salicylicacid),焦粘酸(pyromucicacid)。此外還含揮發油,黃酮甙,鞣質等成分。
花中含類中胡蘿卜素(carotenoid)。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明目,止癢。用於風熱感冒、目赤腫痛、泄瀉痢疾、皮膚濕疹瘡癤
[1]
治療功效【中文名】:千里光(《本草圖經》)
【類別】:全草類
【英文名】:ClimbingGroundselHerb
【異名】千里及(《本草拾遺》),千里急、黃花演(《本草圖經》),眼明草(《履巉岩本草》),九里光(《滇南本草》),金釵草(《醫便》),九里明(《生草葯性備要》),黃花草(《綱目拾遺》),九嶺光(《草木便方》),一掃光(《分類草葯性》),九龍光(《廣州植物志》),千里明(《昆明葯植調查報告》),百花草(《廣西中獸醫葯植》),九龍明(《四川武隆葯植圖志》),黃花母、七里光(《江西民間草葯》),黃花枝草、粗糠花(《滇南本草》整理本),野菊花、天青紅、白蘇桿(《湖南葯物志》),箭草、青龍梗、木蓮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葯》),軟藤黃花草(《福建中草葯》)。
【來源】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全草。
植物形態千里光多年生草本。莖木質細長,高約2~5米,曲折呈攀援狀,上部多分枝,有脫落性的毛。
千里光
葉互生;橢圓狀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10厘米,寬3.5~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戟形至截形,邊緣具不規則缺刻狀的齒牙,或呈微波狀,或近於全緣,有時基部稍有深裂,兩面均有細軟毛。
頭狀花序頂生,排列成傘房花序狀,頭狀花序徑約1厘米;總苞圓筒形,苞片10~12片,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5~6毫米,寬2毫米,先端尖,無毛或少有細毛;周圍舌狀花黃色,雌性,約8朵,長約9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3齒裂;中央管狀花,黃色,兩性,長約6.5毫米,先端5裂。瘦果圓筒形,長約3毫米,有細毛;冠毛長約7毫米,白色。花期10月到翌年3月。果期2~5月。生於路旁及曠野間。
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貴州、雲南、廣東、廣西等地。
【採集】夏、秋採收,紮成小把或切段,曬干。
【葯材】乾燥全草長60~100厘米,或切成2~3厘米長的小段。
莖圓柱狀,表面棕黃色;質堅硬,斷面髓部發達,白色。葉多皺縮,破碎,呈橢圓狀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戟形或截形,邊緣有不規則缺刻,暗綠色或灰棕色,質脆。有時枝梢帶有枯黃色頭狀花序。產江蘇、浙江、廣西、四川等地。
【化學成份】:毛莨黃素(flavoxanthin)、菊黃素(chrysanthemaxanthin)、黃酮、鞣質、生物鹼等。
【性味】苦,寒。
1.《本草拾遺》:味苦,平,小毒。
2.《本草圖經》:味苦甘,寒,無毒。
3.《生草葯性備要》:味澀苦,性平,微寒,無毒。
功用主治
功能主治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殺蟲,明目。治各種急性炎症性疾病,風火赤眼,目翳,傷寒,菌痢,大葉肺炎,扁桃體炎,腸炎,黃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敗血症,癰腫癤毒,干濕癬瘡,丹毒,濕疹,燙傷,滴蟲性陰道炎。用於風熱感冒、目赤腫痛、泄瀉痢疾、皮膚濕疹瘡癤。
①《本草拾遺》:主疫氣,結黃,瘧瘴,盅毒,煮服之吐下,亦搗敷瘡、蟲蛇犬等咬傷處。
②《本草圖經》:與甘草煮作飲服,退熱明目。花、葉:治眼有效。
③《滇南本草》:洗疥癩癬瘡,去皮膚風熱。
④《綱目》:同小青煎服,治赤痢腹痛。
⑤《生草葯性備要》:治疳疔,消熱毒。治小兒胎毒,黃膿白泡,敷毒瘡,搗汁和豬膽熬膏,擦腐爛患瘡,生肌去腐。
⑥《百草鏡》:治目不清,去紅絲白障,迎風流淚。
⑦王安卿《采葯志》:治時疫,赤鼻,聘耳,火眼,諸瘡癤腫毒破爛及鵝掌風。合千里光膏,點亦眼,貼楊梅瘡。
⑧《綱目拾遺》:明目去星障。煎湯浴瘡瘍。狗咬以千里膏摻粉霜貼之。治蛇傷。
⑨《四川中葯志》:殺蟲止癢。治瘰癧及一切皮膚癢疹(外冼)。
⑩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治咽喉腫痛。
⑪《貴州草葯》: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治風熱感冒,急性風濕關節痛,無名腫毒,痔瘡,腎囊風,濕疹。
【宜忌】《飲片新參》:中寒泄瀉者勿服。
編輯本段葯理作用1.抗菌作用千里光有廣譜抗生素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乙型副傷寒桿菌、志賀、鮑氏、宋內痢疾桿菌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在試管內,千里光(2mg/ml)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志賀痢疾桿菌有殺滅作用.在較高濃度下,對致病性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亦有抑製作用.對變形、蠟樣、炭疽等桿菌及八疊球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
2.抗螺旋體作用體外實驗表明:千里光煎劑(50%)對黃疸出血型鉤端螺旋體有很強的抑製作用,濃度為1:800~1:1600時即能抑制鉤端螺旋體的生長.各種提取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抗螺旋體作用,其中以醚提取液效果較好.大鼠和家兔灌服千里光煎劑後,血和尿具有抗鉤體活性.對豚鼠或金黃色地鼠進行實驗性治療,千里光醚提取物療效不佳,僅千里光合劑(另含柴胡、密柑草、石榴皮)對豚鼠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3.抗滴蟲作用千里光煎劑在試管中(1:40)對人的陰道滴蟲有一定的抑製作用.[2]
選方
千里光-原植物
①治爛瞼風眼:筍箬包九里光草煨熟,捻入眼中。(《經驗良方》)
②治風火眼痛:千里光二兩,煎水熏冼。(《江西民間草葯》)
③治雞盲:千里光一兩,雞肝一個。同燉服。(《江西民間草葯》)
④治癰疽瘡毒:千里光(鮮)一兩,水煎服;另用千里光(鮮)適量,水煎外洗;再用千里光(鮮)適量,搗爛外敷。(《江西草葯》)
⑤治干濕癬瘡,濕疹日久不愈者:千里光,水煎二次,過濾,再將兩次煎成之汁混合,文火濃縮成膏,用時稍加開水或麻油,稀釋如稀糊狀,搽擦患處,一日二次;嬰兒胎癬勿用。(《江西民間草葯》)
⑧治腳趾間濕癢,肛門癢,陰道癢:千里光適量,煎水洗患處。(《江西民間草葯》)
⑦治鵝掌風、頭癬、干濕癬瘡:千里光、蒼耳草全草等分。煎汁濃縮成膏,搽或擦患處。(《江西民間草葯》)
⑧治陰囊皮膚流水奇癢:千里光搗爛,水煎去渣,再用文火煎成稠膏狀,調烏桕油,塗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葯》)
⑨治疥瘡,腫毒:千里光水煎濃外敷,另取千里光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葯》)
⑩治流感;千里光鮮全草一至二兩。水煎服。(江西《草葯手冊》
⑾治湯火傷:千里光八份,白芨二份.水煎濃汁外搽。(《江西草葯》)
⑿預防中署:千里光五至八錢。泡開水代水飲。(《福建中草葯》)
⒀治瘧疾:千里光、紅糖,甜酒糟,共煎服。(江西《草葯手冊》)
⒁治各種急性炎症疾病、菌痢、毒血症、敗血症、輕度腸傷寒、綠膿桿菌感染:千里光、蒲公英、二葉葎、積雪草、白茅根、葉下珠、金銀花藤葉各五錢。水煎服,每六小時一次。(江西《草葯手冊》)
編輯本段臨床應用①治療各種炎症性疾病臨床上一般用水煎浸膏片(每片重0.35克),每2欠3片,日服4次,小兒酌減。通過1338例29種各種炎症性疾病的觀察,痊癒者830例(62%),好轉334例(25%),無效174例(13%)。其中對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大葉肺炎、急性菌痢、急性腸炎、急性闌尾炎及丹毒等的療效較為突出。服用過程中僅個別病人有惡心、食慾減退及大便次數增多等現象。此外,曾發現1例過敏性葯疹,經用抗過敏葯物後,即好轉。
②治療各種眼科疾患應用50%千里光眼葯水,每2~4小時滴1次,治療急性、亞急性結膜炎200例,慢性結膜炎150例,沙眼急性期60例,沙眼慢性期(疤痕)40例,游泳池性結膜炎20例,淺層點狀角膜炎30例,樹枝狀角膜炎60例,角膜潰瘍40例,共計600例,治後顯效者378例(63%),有效者215例(36.8%),總有效率為98.8%,無效者7例(1.2%)。
另用九里明(千里光)眼葯水治急性結膜炎32例,全部治癒。曾將其中結膜囊分泌物培養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病例,與氯毒素眼葯水治療組(18例)相對比,結果兩者細菌培養陰轉及臨床治癒平均天數都很接近。
此外,曾用200%千里光注射液耳穴注射治療中央視網膜脈絡膜炎62例,經1~2個療程,基本治癒28例(視力恢復到1.O以上),顯效7例,有效21例(視力略有增進),無效4例,惡化2例
治療方法:將耳穴分為2組:第1組為腎、眼穴,第2組為肝、目穴。每日注射1次,兩組穴位輪換注射,10天為一療程,隔2~3天再行第二療程。肝、腎兩穴位可各注0.1毫升(小皮丘);眼、目兩穴位可各注射0.4毫升。用千里光治療本病無禁忌症及副作用,病程在1月以內者痊癒率較高。
③治療滴蟲性陰道炎在陰道常規沖洗後,用帶線尾的棉花紗布塞蘸100%千里光溶液放入陰道內,24小時後,由病人自行取出。滴蟲多者可先用棉簽或棉球蘸葯抹洗陰道壁,再放紗布塞。隔日1次,5次為一療程,月經期暫停治療。120例患者治療後,症狀消失,白帶減少或消失,1周後復查白帶鏡檢陰性者99例,列為痊癒,佔82.5%;症狀減輕,白帶減少,復查滴蟲數減少者16例,列為進步,佔12.5%;治療5次,症狀消失,白帶減少,但白帶鏡檢陽性者6例,佔5%。
④治療鉤端螺旋體病曾應用千里光合劑治療中型及輕型的流感傷寒型鉤端螺旋體病7例,全部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