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褂和馬甲是一種服裝嗎
馬褂是清代比較盛行的男裝,樣式以對襟為主,下擺開衩,通常罩在袍子外面。
馬褂在清朝初年僅用了軍服,後來,清朝官員出使或者護衛皇帝出遊,也都要穿著這種斷褂,又因為官員們一般都騎馬而不是步行,所以這種衣服就被稱為馬褂。康熙年間,馬褂傳入民間,在全國普及,富貴人家紛紛仿效,馬褂這個名字就逐漸流傳開來,演變為一種日常穿著的服裝。馬褂用料很講究,夏天用綢緞,冬天用毛皮。乾隆、嘉慶時期,達官貴人為了炫耀自己,故意將馬褂反穿,把有皮毛的那一面露在外面,讓人家看到自己用料的奢侈。馬褂在這時成為有錢人家和官員的時髦服飾。
清代最上等的馬褂是「黃馬褂」,這種馬褂平民百姓不能穿,因為黃色服飾屬於皇家專用。黃馬褂屬於皇帝的賞賜,只有皇帝巡幸時保衛皇帝的侍衛和打獵時射中目標的勇士,或者在治國、打仗中建功立業的人,才能獲得皇帝賞賜的黃馬褂。
清朝的馬甲則是一種無袖上衣,類似坎肩兒。屬於清朝官員禮服中的一件。
馬甲成為網路語言,主要因為趙本山小品中引用的搞笑段子而普及:「從前,有一隻老虎追趕一條水蛇到池塘,水蛇逃入水中,老虎耐心地在岸邊等候。過了一會兒,一隻烏龜爬上岸,老虎撲過去一把按住烏龜,得意洋洋地說:『終於逮著你了,別以為穿了件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一個人在同一論壇注冊兩個或個以上賬號並同時使用時,常用的或知名度較高的那個賬號一般稱為主賬號,其它賬號就被稱為馬甲。「穿上馬甲」,表示掩蓋自己的真實身份。
B. 男裝有哪些風格
男裝風格比較有限,就幾種。
街頭風。衛衣、寬褲、板鞋,街頭小子的形象呼之欲出。穿衣大多比較誇張、寬松,便於運動。
學院風。比較典型的是常青藤校園風,是將紳裝年輕化休閑化。典型風格比如樂福鞋取代更正式的牛津鞋;休閑單西;休閑卡其褲取代西褲;襯衣加毛衣的疊穿方式,取代襯衣加馬甲的正式穿搭。那是剛入大學走向成年的年輕人不能過於隨意,有一定正式度,又不想約束而產生的一種風格。
紳裝風。美式紳裝更加寬松。經典英式甚至很講究量體裁衣以及對身形的修飾,內襯結構非常講究,色彩也會少復古保守,感覺像盔甲。意式紳裝典型是輕結構設計,講究隨身輕便感,更具有時尚感和輕量感,色彩比較大膽鮮艷。
工裝風。顧名思義,是以前藍領工人工裝風格。牛仔褲,牛仔外套,卡車司機短外套,工裝靴,工裝襯衣,吊帶褲等是其代表單品。材質耐磨耐造。色彩以藍棕深色系為主,耐臟。
軍裝風。卡其褲,軍裝夾克,飛行員夾克,戰壕風衣,西裝夾克,派克大衣等等軍用單品以及改進款。顏色以軍綠色、棕色等大地色系為主。
粗糙紳裝風。主要是在材質上,用粗糙感的粗呢、花呢材質取代精仿細膩的材質。一般混搭工裝或軍裝單品,既有紳裝的正式感,又更多用男人味減弱精緻感。來源於英國紳士的戶外活動需要以及下層男士的日常穿搭。
雅痞風。也是一種紳裝基礎上的混搭風格。一種不太正經的紳士感穿搭。比如用花領帶或者敞開襯衣最上面兩顆扣子,用絲巾增添趣味,用手鏈項鏈等配飾。增加了一些精緻之外的打破正式感,不走尋常路不循規蹈矩的風格。
C. 男人穿西裝馬甲是什麼形象或氣質
精緻 關於男人
男人的個性
男人的理想
就是在不斷發現和認識自己的過程中
首先是源於內心的精緻
這樣才能變得氣宇軒昂……
2、風姿 關於男人
風姿源自一種生活的積淀
年輕時,張揚是一種風采
年老時,沉著是一種風流
設計師以天生敏銳的特質
賦予男裝更細膩的表現
以干凈利落的線條和灰黑色調
凸現都市男性的干練和自信
讓風姿,成了種境界
3、內斂 關於男人
成熟需要磨練
處事需要得體
逆境時,平和面對
順境時,亦不張揚
胸懷大氣,笑看風雲
對於線條的結構拿捏得恰時其分
讓男人流露出不同凡響的氣質
4、氣度 關於男人
壁立千仞、無俗則剛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氣度是個性的一種率真的剛毅
氣度是生活的一種厚實的沉積
用柔軟料質盡顯男人體格身線
無聲的傳達法國紳士特有的剛毅與氣度……
5、哲理 關於男人
象閑雲野鶴一般自然恬淡
無思無憂的心理境界
對於人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和滲透力
欣賞「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的性格和追求
男人的魅力所在也是來自這種生活態度
有些典雅與沉著
卻蘊涵著屬於些許東方和禪機和思想……
6、親和 關於男人
外表粗礦硬朗、內心並非沒有柔情似水
外表溫文爾雅、不代表性格上軟弱無力
出色的男人懂得把握剛與柔的尺度
簡潔、流暢的搭配組合
多了幾許溫情的味道
能緩釋出男人內心深處的純凈和自然
使男人更具親和力
7、魅力 關於男人
男人對外在美的表現方式通常是隨意的
就像站在格雷拉塞爾街頭常見的男人擦肩而過時,
卻會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
男人的魅力是「由內而外」的
用細節見證品質、彰顯品位
8、品質 關於男人
在時尚女人的心目中,
現代男士應該是才智與柔情共存,
是自信、自尊、風度、溫情的集合體、
使女人覺得男人更溫暖更具魅力,
男裝設計既不性感也不算惹眼,
在款式簡單、用色謹慎的風格下,
強調舒適性和表現不繁雜的優雅,
做工和布料質地展現男人的一種氣質,
一流品質。
9、灑脫 關於男人
將優雅和精緻的色彩搭配特點,
與一貫採用的高級面料的質感相互融合,
展現和諧動人的法式風采,
讓穿著者彷彿置身於戛納影城風度翩翩的明星。
10、率性 關於男人
女人穿款式、男人穿品牌,
男人穿西裝是為自我展示,
選擇休閑裝則為了更好的表達我行我素的生活方式,
大氣中有精細,自然張揚,
有點粗獷,有點隨意,
有不羈的力度更有昂貴的精緻,、
濃郁的男性的貴族氣息。
僅參照:顧楊西服網,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D. 男裝衣服怎麼分類
男裝分為上裝與下裝兩類:
上裝
棉服、毛衣、大衣、馬甲、皮衣、襯衫、T恤、夾克、法蘭絨、衛衣、西服、風衣、搖粒絨、羽絨服、沖鋒衣、POLO衫、情侶裝。
下裝
衛褲、西褲、運動褲、休閑褲、牛仔褲、針織褲、羽絨褲、工裝褲、馬褲、五分褲、九分褲。
男裝是指男性穿於人體起保護和裝飾作用的製品。包括上裝和下裝,男裝會根據季節和個人的不同有不同的款式和作用。
E. 西方古代服飾馬甲是什麼樣的
展開全部
服飾是文明的標志之一,服飾習俗體現著民族文化特色,反映著一個時代人們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特點。中世紀歐洲是基督教統治時期,基督教對歐洲服飾影響巨大。由於基督教教義鄙視錢財,反對豪華,中世紀下層民眾的服裝以簡潔樸素為尚,婦女不事打扮,而且把珠寶捐給教會,常服只以白色的肥大長衣和連袖外套為主,色彩素淡。 中世紀宗教統治下歐洲服裝的顏色、式樣都很單調,顏色尚黑、灰、白三色,衣服式樣以拖地長袍為主。古羅馬豪華的拖加袍被廢棄了。 中世紀初期,歐洲人服裝簡朴,平民貴族衣式相同。八、九世紀男式服裝有內衣外衣,衣式頗似我國古代的袍,但較緊身。褲長可將腳套進,襠短,褲帶系於臍下。腳穿長筒或短筒襪,有時腳到腿都裹上布條。貴族及上層人士上衣外披一件長方形或圓形斗篷,斗篷固定於一肩,或系於胸前;勞動者上衣較短。法國查理大帝只披法蘭克人之衣服--用帶束緊之麻布褲,用帶系住之羊毛衫及大衣(《中古及近代文化史》,商務印書館1935 年版53 頁)。冬天穿水獺皮或貂皮上衣,外面披一件斗篷。貴族腰間有寬大飾帶,用以束緊衣服和佩戴寶劍,平民不準佩劍;衣料以麻布,毛織物為主。東方絲綢價格昂貴,以等量黃金計價,只有少數貴族能穿。《羅蘭之歌》(法)、《亞瑟王之死》(英)有所記述。服裝的等級差別主要表現在衣服質地和產地不同,貴族穿細麻布,穿義大利產的羊毛斗篷,冬天有貂皮等貴重毛皮;平民只穿粗麻、粗毛織物。女式服裝為長至腳踝的緊身長衣,兩袖長而窄,外面穿一件寬松長袍,袖短於長衣。長衣領口較寬大,領口衣袖衣縫可有各種裝飾鑲邊。斗篷從頭頂披下來。 10 世紀男服變得更為貼身合體。英國男子的緊身衣上半貼身合體,下半象長至膝部的衣裙,寬松而舒展。緊身衣為套頭式。緊身衣外披一件斗篷,並用一個大飾針別在胸前。這時女式服裝變得寬大,衣袖加肥加長,頭發蒙在披巾里邊,身體被斗篷蒙起來。她們的內衣很長,直拖到地面,外衣到膝蓋。圓口衣袖,衣服裝飾華麗,很受拜占庭的影響。她們的頭發用一塊面紗蒙起,其端點重於背後直拖至地面。至12 世紀寬松的衣服變得瘦窄,使身體曲線得以突出。並於身後系帶,衣袖逐漸寬大,袖口可垂至膝部。 12 世紀出現了圓餅式頭飾,它可以遮陽保護眼睛隔熱,主要為十字軍所戴。上衣流行前開襟式,將前襟分成兩片。女式衣服為系帶緊身衣,上衣緊貼身體,下面是寬大的衣裙,兩部分之間用線縫起,兩袖寬松拖長,其剪裁方法是上下衣分裁後縫合,與以前使用一塊大布不同。 13 世紀男女服裝趨於一致,男服還有緊身衣及各式各樣的外衣,圓餅頭飾,帽式裝飾衣袖,敞胸披肩。下面有長筒襪、靴鞋。男子戴一頂中亞式小帽。這時護身外衣流行,適合旅行穿用,這種外衣是一件敞胸大披肩,旁邊有縫,手臂可以伸出來活動。另外這時期流行封閉式馬甲式外衣,上身如馬甲,下面可長至膝下,這種無袖長衫,肩部向兩側延伸加長,就成帽式裝飾衣袖了。13 世紀勞動者的長衫長短不等。男子上衣至膝,衣袖短小,腳下有無跟鞋,褲子於腳跟處有一圓洞,以便穿脫。夏天穿寬敞麻褲,上身裸露, 冬天穿短外衣和無袖套頭衣。婦女穿長袍,中間有縫,可便於勞動,收獲時裙子口袋可裝農作物。當時禁止農民穿好料子及顏色華麗的衣服。 14、15 世紀後,歐洲服裝開始有了變化。由於經濟繁榮, 農業、商業、手工業的發展,國際貿易的往來,東方文明的影響,歐洲服飾發生了許多變化,貴族男女追逐時尚,貴族婦女爭奇斗妍,男子不拘禮節;貴族與平民的服裝有了更明顯的不同;衣服式樣變化,衣料品種增多。《巨人傳》載中世紀衣料有綢緞、絲毛混紡、呢絨、大馬士革呢、條呢、金線緞、各種皮毛。衣服有大衣、外套、外罩、上裝、短裝、襯衫、短披,女人有連衫長裙、晚禮服等。飾物有念珠、指環、鏈條、寶石、鑽石、翡翠、珍珠、瑪瑙等。服裝力求擺脫古老習俗,追求時興。東方服飾中的裝飾和紐扣被歐洲人吸收,男人外套上排一列紐扣或寶石,甚至內衣紐扣也用寶石和紐扣裝飾。 14 世紀男士的夾衣流行,夾衣兩層,十分貼身,衣袖設計合理,可以自由活動手臂,便於全身活動。夾衣上有十幾個扣子,夾衣襯里有細帶可將瘦腿褲上端與之相連接;緊身外衣穿在夾衣之外,高領外衣興起於14 世紀末;衣領將兩耳覆蓋,頸後衣領蓋過後腦,下部裙衣拖至地面;這時期的斗篷用一組扣子固定在身上,外觀為圓弧形,又長又寬。婦女服裝主要是帶袖緊外衣和無袖長衫。由一塊布作成,領口寬,衣領偏低,這就是14 世紀歐洲婦女流行的袒領衫,領口有圓形、角形、方形,領口開得很大,露出胸的上半部,上身有無袖、短袖的,臂膀裸露,腰帶提得很高。男女服裝都講究裝飾。男褲與鞋連成一體,腳掌以皮革為底,腳下還穿無底長靴,靴上帶有馬刺。緊身男褲是兩條褲管分開穿著,前後有長外衣遮擋。後來上衣越來越短變成夾克式外衣,15 世紀外衣更短,成為不能遮羞的服飾。婦女的袒領晚禮服與男人的短外衣服裝遭到神父的反對。15 世紀宗教改革家楊.胡斯指出由於女人穿著脖頸大開特開的服裝,所以任何一個人都能直接看到她們閃爍光輝的肌膚直至裸露的半個乳房。 男人服飾的變化也被人認為是不文雅。1390 年在召開宗教會議的康斯坦茨地方市議會頒布了告示:僅穿短上衣出入舞會或上街的人要格外留意,要將身體前後遮蓋好,不要露出恥部。(《羞恥心文化史》83 頁)告示發出不久短褲加長,並且與類似襪子的腳部的裝飾縫在一起,後來又出現了用結實布料縫制的股袋,用以遮住恥部。 英國議院對於平民、普通騎士,穿的衣服與貴族穿著相同不能容忍,對於服飾上的追求刺激也極力反對,愛德華四世時,英國下院提出了這樣的文件:不允許勛爵等級以下的任何騎士 .或任何普通人,使用並穿戴任何大禮服、夾克衫、大氅。但衣著必足以下長度:當他直立時,衣著能遮蓋住其陰部和臀部。勛爵或任何更高一級的貴族,則不受此限制。(布雷多克著《婚床》,三聯書店)。 14 世紀時興一種染色服裝,上衣左邊一種顏色,右邊一種顏色,褲子左右腿各為一種顏色,全身上下左右分四部分分別染色。15 世紀初見習騎士的服裝從帽子至靴子都用黑、白、淺綠三色互相組合而成。一般流行的是紅、黑、綠、紫幾種顏色。褲、鞋、帽、背心都可如此分。褲子可以內側為紫,外側為黑。(引《世界風俗.衣住篇》) 中世紀衣服上綉的花紋以家徽為最常見。家徽本來是十字軍東征識別敵我的記號,後來成為大家庭和一般市民家庭的記號。14 世紀盛行尊重身分和家族之風,婦女衣上多綉大型家徽圖案,已婚婦女把婆家娘家的家徽分別綉在衣服左右。 15 世紀婦女服裝向男裝靠近,寬松的長衣腰間系帶,外衣用寬大綵帶束腰,上掛有短劍,頭戴男士小罩帽,腳穿尖頭鞋。 中世紀婦女發式及帽式。12 世紀婦女習慣地把頭發梳在後面,扎兩個辮子順兩頰垂下。13-14 世紀婦女以方形白麻布包頭,在頭頂打結,或在耳際用發夾別住,只露出面部。中世紀頭巾式樣很多,有的與現代修女頭巾相似,一直圍到頸部以下。年輕姑娘可以在節日戴上花冠,已婚者是不允許的。15世紀在哥特式尖頂建築的影響下,產生了相似的審美觀的服飾,V 字領、尖鞋、希南帽。希南帽呈圓錐形,內部用鐵絲或漿糊使其成型,尖為40 度角,高九英寸至三英尺,帽子上垂著薄紗(用高級麻布作),帽有圓環固定,前沿還可加天鵝絨 。帽子價格昂貴。帽子有一個角的也有兩個角的,有的呈展翅形。 中世紀的鞋種類很多,有皮、長統靴、短筒靴、便鞋、拖鞋等。腿帶、腕帶用皮革、麻羊毛織品製作。農民常穿木鞋。貴族穿尖頭鞋,有時鞋尖極長,鞋尖長度代表穿者的地位。一般規定為六英寸,紳士十二英寸、貴族十四英寸、王族不限制、貧民不準穿。 中世紀男子留長發,騎士都披長發。 神父一直穿黑色長袍戴風帽;但發式有變化。8 世紀開始為修士剃發,其儀式為削發式,希臘或東歐的削發式樣是把頭發全部剃光或剪得很短,稱為聖保羅式,羅馬削發式樣是在頭上剃掉圓圓一片,四周仍留發,稱為聖彼得式。修士剃發是代表對上帝的謙恭及獻身的標志。` 14、15 世紀歐洲的統治階級追逐奢華和享樂,無視宗教戒律,在服裝方面表現尤為顯著。無論貴人、貴婦,皆如兒童之喜著新衣,喜戴首飾。此為善奢侈浪費之時代,男子穿尖頭鞋,而女子戴高一尺之圓錐帽。此時人用三千頭松鼠之皮以制一件外衣,而奧而良公爵竟用七百粒細珠以綉一首詩歌於襟袖之上。(《中古及近代文化史》) 中世紀基督教統治,人們對於服飾的正當的美的追求被看成是輕狂的行為,禁慾和反禁慾的斗爭也表現在服裝方面。人們按照美的標准不斷地推進著服裝的前進,直至文藝復興,服裝發展才有了一個較大的變化。 拜占庭從遠東經波斯運來絲綢衣料,或以絲線原料加工成薄綢,製成衣服。男式服裝有緊身衣,有衣袖,前身有衣鎖服飾做為裝飾,衣長過膝,衣袖長短不一。腰間系有腰帶。長身斗篷為正式慶典服裝,斗篷前後鑲有美麗的彩色垂片。披肩,是一塊有褶的長形布塊,固定於雙肩。 女式服裝有斗篷,還有披肩(王室皇後專用)長外衣,是由基督教法衣演變而來。女外衣短至臀部,長至腳踝。戶外服裝是長斗篷,從頭部垂落覆蓋全身。貴族婦女服鑲嵌金銀寶石、珍珠瑪瑙,勞動婦女穿無袖或短袖上衣,衣身到腰。從查士丁尼皇後的畫像看,其服裝華貴無比,身穿一蓋住腳面的長衣,衣制下擺很寬,似裙狀,衣袖瘦窄至腕,袖口束緊。腰間系各種絲帶,衣服上裝飾各種寶石,胸前掛著各種珍珠寶石飾物,頭戴帽,帽上飾著各種寶石,耳環垂下。其服裝式樣有的為歐式,其絲織面料與寶石飾物產於東方。
F. 男士背心品牌大全是怎樣的
1、波司登男裝
江蘇波司登服裝發展有限公司,波司登男裝,知名男裝品牌,波司登集團四季化延伸的標桿品牌,致力於提供適用於日常商務、商旅出差、休閑度假等場合需要的現代服飾。
2、三槍
上海三槍(集團)有限公司是以生產三槍牌內衣著稱的上海針織九廠,經過自我發展、優勢擴張形成的品牌集團。成立於1994年11月。
3、花花公子
香港預發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1986年,為渝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員,是世界名牌「花花公子」(Playboy)在中國之總代理。
10、辛吉斯
辛吉斯品牌隸屬於寧波知暖貿易有限公司,「辛吉斯」作為一個內衣品牌,有著良好的延伸性和良好的市場口碑。發軔於深刻的東方民族文化底蘊,結合了歐洲的高貴、優雅以及上乘的品質,融「科技、健康、生活」理念於品牌之中。
G. 男裝馬甲的尺寸
男裝馬甲的尺寸是根據廠商定的,一般XS=165 S=170 M=175 L=180 XL=185 XXL=190。
男式馬夾標准設計:
衣長=66cm(0.4號-2)
胸圍=90+12cm=102cm
肩寬=0.3B+6cm=36.6cm
男西式馬夾的前片:
1、搭門:2cm
2、胸圍線:號/10+胸圍/10+1cm
3、劈門:1.5cm
4、橫領:胸圍/20+3.5cm
5、直領:在胸圍線上
6、肩斜:21°
7、肩寬:肩寬/2-0.3cm
8、腰節高:號/4+1cm
(7)男裝馬甲擴展閱讀:
馬甲起源:
西裝馬甲起源於16世紀的歐洲,為衣擺兩側開口的無領、無袖上衣,長度約至膝,多以綢緞為面料,並飾以彩綉花邊,穿於外套與襯衫之間。1780年以後衣身縮短與西裝配套穿用。西裝馬甲現多為單排紐,少數為雙排紐或帶有衣領。
馬甲材料:
馬甲一般按其製作材料命名,如皮馬甲、毛線馬甲等。它可做成單的、夾的;也可在夾馬甲中填入絮料。按絮料材質分別稱棉馬甲、羊絨馬甲、羽絨馬甲等。隨著科技進步和服裝材料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起還出現醫療馬甲、電熱馬甲等新品種。
尺碼型號標註: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種標注不規范。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H. 男裝的衣服可以分為哪幾類
1、上裝
西裝、棉服、毛衣、大衣、馬甲、皮衣、襯衫、T恤、夾克、衛衣、風衣、羽絨服、沖鋒衣、POLO衫,等。
2、下裝
西褲、運動褲、休閑褲、牛仔褲、工裝褲、卡其褲,等。
男裝最普遍的是西裝,許多男人都認為這再普通不過,套上身便行。其實不然,西裝的涵義較前大為講究和衣物也可以用來表現一個人對其文化規范與主流價值觀的異議,以及個人的獨立性。
(8)男裝馬甲擴展閱讀
男裝衣服面料
1、雪紡紗:
該面料經緯絲採用滌綸FDY100D加捻,然後再經蒸烘退捻的特殊整漿工藝。織物結構採用平紋變化, 產品除了具有柔軟、滑爽、透氣、易洗的優點外,舒適性更強,懸垂性更好。
2、「色丁」系列:
一款洋溢旺盛生命力、顯示自然風貌的—「色丁」面料,它是問世已久的老品種,如今年來盛澤地區的紡織界對其產品進行了改版。除了採用大有光三角異型絲原料和織造工藝創新外, 也在面料染整後處理工藝延伸,其密度增加,手感更柔軟,功能更拓展。
3、喬其紗:
它經緯絲都採用滌綸半消光FDY75D為原料,經緯絲間隔並列交織均以加捻, 面料系平紋變化組織結構在噴水織機織造而成, 採用單次減量、染整後,且縐紗度明顯, 極富立體感。
I. 馬甲衫怎麼搭配
如何穿襯衫基本禮儀這里有一篇文章-如何穿襯衫襯衫基本禮儀。
襯衫的歷史和演變
襯衫的歷史,從內衣到中號服裝的演變,可以追溯到16世紀末,當時夾克和馬甲出現在男裝中。在進行表面修飾和各種修飾方法之前,它們通常只被用作配角。你是否擁有各種各樣的襯衫,你是否願意花錢買它們,你是否保持它們干凈,也是判斷它們社會地位的主要依據。隨著第二產業的發展,白領階層增多,作為紳士和商人的西式服裝的標准款式也已確定。襯衫在搭配西裝和領帶時逐漸以白色為中心,化學纖維也是由棉花發展而來。
襯衫的款式
襯衫過去由白色府綢製成,但現在更多的襯衫由滌綸、絲綢、紗線和各種化學纖維製成。款式包括立領、大翻領和小翻領。女性也有圓領或禿領。一般來說,短袖大多是光頭領和圓領,而長袖大多是小翻領。
開領衣領也稱為「溫莎」衣領或「法國」衣領。左右軸環成120 -180度角的軸環。
紐扣領典型的美國風格,休閑自然,舒適方便。運動衣領用紐扣固定在身體上。它最初是一件運動襯衫,是所有襯衫中唯一不需要過大尺寸的領型。這種衣領主要用於休閑襯衫,如牛仔襯衫,大多是方格或圓點圖案。該織物由純棉織物或牛津織物製成,具有一般結構。然而,一些商務襯衫使用紐扣領來固定領帶。因此,最好搭配由細結絲製成的領帶,最好是只纏繞一次領帶的細結。
鑲嵌不同顏色的衣領衣領素色和條紋襯衫,有些袖口也製成白色,衣領類型大多是標准衣領或開角型衣領,衣領尖端形狀相當多,通常呈圓形,與佩斯利渦紋相匹配。
長尖領時尚纖細的微尖領,線條簡潔大方,具有新世紀多樣化服裝的特點,適合搭配最新流行的窄翻領上衣雙扣西裝外套。它時尚而剋制,非常適合不喜歡宣傳的城市白領。
男式襯衫和女式襯衫的區別:左邊開襟的襯衫是男式襯衫;右邊門襟的頂部是一件女式襯衫。
襯衫和臉型的搭配
選擇不同臉型的襯衫時,應注意:
對於長臉型的人,建議穿標准襯衫領子,以避免拉長面部輪廓。
對於倒三角臉的人,建議穿小圓領襯衫來調和臉部的稜角,避免穿太長太薄的尖領襯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