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平常馬甲的發音是mǎ jiǎ,如果是小馬甲又應該如何發音
小(xiao第二聲)
馬(ma第三聲)
甲(jia第二聲)
眾所周知,連續兩個第三聲的漢字組成詞語,發音時第一個字變為第二聲。如:老鼠、審稿。。。
以前一直以為連續三個第三聲,是只有第二個字變第二聲。如:小老鼠、傻忍者。。。
現在發覺能舉出更多前兩個都變為第二聲的:[小打小]鬧、五角場、一[點五小]時。。
其實分析一下,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第一個字能夠與後兩個字獨立開來,與後兩個字組成的單片語成一個片語,就發音為323,而在連續3個字無法組成一個詞,或者連續三個字組成的詞無法繼續劃分的情況下,還是遵循最原初的規則,即為223。
於是構想了以下兩個有意思的詞語:
第一個詞語是個可能大部分人未曾發音過的一個日文名字的漢字:「手冢忍」,看到這樣的三個字,第一反應就是223模式,從這個例子能很好反映出我們遵守的普通話發音的基本規則,即在第3聲前若是第3聲,則需要改成第2聲。
第二個例子是一個隨著發音不同,會產生歧義的詞語:「撒好種」。當我們以223模式去發音時,「好」就成了「撒」的補語;而以323模式發音,意味著「好」是「種」的定語。
2. 馬甲怎麼發音
現代漢語規范詞典--mǎ jiǎ
3. 馬甲用英語怎麼讀
直譯:waistcoat ['weɪskəʊt] 或 weskit ['weskɪt]
2.意譯(論壇中的馬甲):shadow ID ['ʃædəʊ]
4. 到底是馬甲還是馬夾
馬夾正確的寫法是「馬甲」 馬甲--第一匹馬的編號! 除此之外,還有馬乙、馬丙等等……………… 在春節聯歡晚會上,趙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中關於「馬甲」的段子大獲好評。大概意思是這樣的:老虎在捉一條蛇,蛇一下子鑽到水裡去了,老虎就一直在岸上等著,這時候,一隻烏龜爬上了岸,老虎一把將其抓起,大怒道:你以為穿上個馬甲就不認識你了。 這個笑話用在虛擬社區里太恰當不過了。在BBS里,ID(用戶名)就是人們的馬甲,網上看到的只是互相的ID號,而ID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申請的。在這種情況下,有看別人的馬甲漂亮的,跟著仿造的;有穿上別人的馬甲招搖過市的;有在本地穿不了,到外地穿著別人的馬甲招搖撞騙的;有馬甲跟著面孔變的;網路馬甲因此有了無數的美麗傳說。 沒辦法 現在的社會需要太多的名詞了。
5. 馬甲線的甲念幾聲,三聲還是二聲
三聲,馬甲(jiǎ)線,好像只有這個讀音吧
6. 馬夾的拼音
馬夾
拼音:[mǎ jiā]
解釋: 1.馬的護身甲。 2.干貝。江珧肉柱。 3.方言。背心。 4.清八旗制的兵丁。
用於指衣服時正確的寫法應是「馬夾」,網路上ID的代號常稱為「馬甲」(身份標識)。
一種沒有袖子的上衣。
馬甲--第一匹馬的編號!除此之外,還有馬乙、馬丙等等………………
7. 黃馬甲的讀音是什麼
應該讀作huáng mǎ jiǎ
8. 「馬甲」的「甲」是讀第二聲還是第三聲
在拼音裡面,兩個寫的時候都是第三聲,但是因為兩個三聲的字聯一起讀,第二個要異讀為第二聲
9. 馬甲線的甲拼音是二聲還是三聲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答案如下:
甲jia 二聲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滿意請採納。
10. 「馬甲」應該怎麼讀
「馬甲」讀作mǎ ji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