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知道國家規定的羽絨服的檢驗方法
2003年10月,國家質檢總局頒布了GB/T186765-2003《羽毛羽絨》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絨檢驗方法》兩個標准,將於2004年5月正式實施。這套標準的實施將結束長期以來我國內外貿加工分離的局面;標准中新增微生物指標檢驗,將使中國羽絨製品真正進入「綠色」時代。
兩個標准戰壁壘
早在1989年前,我國就有羽絨的部頒標准。
1989年中國在國際上率先出台了GBN289-1989《出口羽毛》和GBN290-1989《出口水洗羽毛》,同時制定了與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檢驗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檢驗方法》。後來美國、日本、韓國及歐盟等一些國家和地區相繼參考我國的標准,制定了自己的標准。
1997年,又對GBN289-1989《出口羽毛》和GBN290-1989《出口水洗羽毛》進行了修訂,於1999年4月1日頒布實施,即GB/T17685-1999《羽毛羽絨》。這次標準的修訂,具有兩個特點:將出口羽毛和出口水洗羽毛兩個標准合並為一個標准;融收購、生產加工、出口於一體。標准改變了我國羽毛羽絨行業標准不統一,各個部門依據不同的生產、加工、銷售環節制定各自標準的狀況,促進了國內羽毛羽絨行業標准化的發展。
2001年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會同國家質檢總局共同對現行標准GB/T17685-1999《羽毛羽絨》及與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檢驗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檢驗方法》進行了合並及修訂,形成了GB/T186765-2003《羽毛羽絨》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絨檢驗方法》兩個標准。新標准著重在於微生物指標的設置和檢驗方法的變更。
中國羽絨及其製品從2000年開始就不斷遭到消費國的技術壁壘的沖擊,主要是要求對產品進行微生物檢驗,嚴重影響了羽絨的正常貿易。
美國提出對中國的羽絨加工企業進行認證。美國IDFL(美國國際羽毛局)實驗室透露,美國規定如果企業要在美國銷售羽絨,其加工廠必須取得消毒許可。
2003年生效的美國商務部的紡織品貿易協議執行委員會(CITA)公告《中國大陸紡織品防衛方案》,是在對中國取消紡織品被動配額以後的又一項限制紡織品進口的措施,對我國的產品殺傷力很大。
日本實施新的普惠制,羽絨寢具被取消普惠資格。根據日本2003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的普惠制,床上用品被取消了普惠資格,這將對我輸日床上用品造成損害,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羽絨寢具。
高度關注微生物
在以往對歐盟國家的羽絨及其製品的貿易中,只有義大利衛生部法令要求在耗氧指數超過標准規定才進行以下4種細菌的檢測:嗜溫性需氧細菌、糞鏈球菌、還原亞硫酸鹽梭狀芽胞桿菌、沙門氏菌。隨著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綠色環保意識的加強,進口商針對其進口商品的安全衛生提出了諸多嚴格的要求,增加或加強了有關安全衛生的檢測項目。歐盟其他一些國家近兩年來也對我國出口的羽絨及其製品要求這4種衛生指標檢測,造成我國出口歐盟國家的羽絨產品受阻。
由於這4種細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羽絨原毛的收集、貯存和加工生產過程中都可能造成細菌污染和繁殖,特別是還原亞硫酸鹽梭狀芽胞桿菌,對外界環境有極強的抵抗能力,有的可在5%的石炭酸中生存10~15小時,在3%的福爾馬林中生存24小時,能耐煮沸1小時、耐150℃乾熱1小時,因此用一般的消毒滅菌方法難以將其殺死,因此大多數羽絨產品都能檢出還原亞硫酸鹽梭狀芽胞桿菌。
新標准對微生物及嗜溫性需氧細菌、糞鏈球菌、還原亞硫酸鹽梭狀芽胞桿菌、沙門氏菌都作了明確定義,微生物的檢驗方法及標准都與國際先進標准接軌。因此,生產加工企業要在微生物的處理上下功夫。
定義新解「含絨量」
「含絨量」即:羽絨羽毛中絨子和絨絲含量的百分比。這是我國羽絨行業自創業至今使用的一個定義,有近百年的歷史,中國的幾代羽絨業內人士已經認可了這個定義。然而,這個定義和國際上存在著差異,國際上叫「絨子含量」,即羽絨羽毛中絨子的百分比。側重點不同,定義不同。從字面上看中國的 「含絨量」和國際上的「絨子含量」差異較大,大家應該注意的是GB/T17685-2003 《羽絨羽毛》中的「絨子含量」的定義雖然沒有了絨絲,但並沒有提高「絨子」的絕對含量,因為技術指標中對絨絲有具體的規定。
庫房條件要求高
現行標准中庫房條件為「應為清潔、陰涼、乾燥、通風良好、定期消毒的專用倉庫」。GB/T17865-2003中增加了「水洗絨和未水洗絨分倉庫貯存」,提高了對庫房的要求。
因為標准中有了對微生物的要求,如果庫房條件跟不上,會產生2次污染,使微生物的技術指標很難達到要求。在羽絨生產過程中,有必要實行微生物的全程式控制制,首先在生產過程中要能控制消除菌源,生產工藝中達到滅菌目的,同時在生產、貯存、運輸過程各環節要求做到封閉式無菌化操作,車間要求干凈、清潔,設備要經常清洗、消毒,倉庫要求通風、防潮,包裝要求完善、密封,以免在殺菌後再次污染而帶菌。標准規定庫房包垛離開地面30cm以上,距庫頂100cm以上,牆距、垛距50cm以上。不同品種、規格應分別分垛。未水洗羽毛絨貯存時間不宜超過一年,水洗羽毛絨貯存時間不宜超過6個月,超過者應進行復查。在運輸中要求保持乾燥、衛生,勿與易燃品或有強烈氣味的物品混裝。
檢驗方法作調整
《羽毛羽絨檢驗方法》標准中對所使用的儀器設備也作了相應的修改。抽樣數量和樣品處理方式基本採用了IDFB方法,根據我國現有的檢驗設備的情況,作了適當調整。比如保留了拌樣、縮樣方法,適當增加了填充量500g/件以下的羽絨服裝等製品的抽樣數量。組成成分檢驗基本採用IDFB的方法,即不用小樣除灰機、竹篩與揀樣盤,而採用分揀箱,分兩步分揀,這也是歐洲標准和日本標准規定的方法。鵝、鴨毛絨的種類鑒定也基本採用IDFB的方法,該方法與我國現行方法比較接近。
耗氧量檢驗方法將振盪器的頻率、振幅分別改為150次/分和40mm。振盪時間改為30分鍾。振盪容器採用2L廣口塑料瓶並水平振盪。標准篩孔徑改為0.1mm(150目)。用於滴定的高錳酸鉀溶液濃度為0.1moL/L,並不再用草酸鈉溶液標定,滴定時增加磁力攪拌器。這些改動基本與IDFB方法和歐洲標准方法一致。
在蓬鬆度測定方法中增加了樣品的烘乾與恢復過程,增加了從立方英寸到厘米的換算公式。
殘脂率測定方法增加了抽提前樣品的烘乾過程。增加了用濃縮器回收乙醚的過程。
同時,該標准還改進了透明度儀器的結構,而透明儀器的定購將由中國食品進出口商會和國家質檢總局共同監制,確定生產廠家。在透明度測定方法中,樣液制備所用儀器設備與制備過程同耗氧量測定方法改進了透明度計的結構,使之更易操作,且更准確,強調應先使用600mm透明度計,只有當透明度超過600mm時,才用600mm以上的透明度計。
小資料
我國是生產鵝、鴨毛絨大國,年產毛絨12萬噸左右(其中純絨約兩萬噸),生產量佔世界總量的70%,出口量佔世界總量的50%。
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每年內銷的羽絨服在2500萬件左右,羽絨被400萬條,人均佔有率為4%左右。2003年1~11月,羽毛羽絨及其製品出口金額為12.54億美元,其中,羽絨原料出口3.37萬噸、2.13億美元;羽絨服裝出口4298萬件、6.37億美元;羽絨睡袋出口39萬條、828萬美元;羽絨寢具出口6646萬條(個)、3.76億美元。
背景資料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國際貿易形勢發生很大變化,來自國外的貿易壁壘接踵而來,尤其涉及到環保、安全等方面的壁壘更多。羽絨由於是動物源產品,涉及到環保、安全等問題,不斷受到來自歐美國家的挑戰。從2001年開始,歐共體和美國、加拿大紛紛提出對中國的羽絨製品進行微生物檢驗,不符合要求的產品不能入關,我們已經有多次被退貨的經歷,嚴重影響了羽絨及其製品的出口。現在,歐共體已經正式制定了羽絨微生物檢驗標准,並要求所有歐共體國家共同執行,使得羽絨的技術壁壘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現行GB/T17685-1999 《羽絨羽毛》標准修訂於1997 年,當時國際上還沒有涉及到微生物檢驗這個問題,而現在國際上有了這方面的要求,我們的標准不利於我國羽絨及製品的出口,也不利於企業在對外交涉中保護自身利益。另外,該標准所涉及的是用以製作服裝、床上用品的羽絨羽毛填充料。其中的耗氧指數、清潔度、微生物等指標均為安全、衛生方面的要求,如果產品的上述指標達不到要求,就可能造成產品含有細菌並造成細菌的再繁殖,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和皮膚壞死症,危及人體健康。
為此,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會同國家質檢總局共同對現行標准GB/T17685-1999《羽毛羽絨》進行修訂,並對與之相配套的GB10289-88《出口水洗羽毛檢驗方法》和GB10288-88《出口羽毛檢驗方法》進行了合並及修訂,形成了GB/T186765-2003 《羽毛羽絨》和GB/T10288-2003《羽毛羽絨檢驗方法》兩個標准。
這兩個標準的修訂,填補了標准微生物方面的空白,更有利於提高產品質量,促使產品向安全、衛生方向發展,為樹立中國羽絨製品的安全、衛生的形象奠定基礎。
您好,衣服內側洗滌標簽一般會有相關說明。
用洗滌槽表示水洗程序,包括機洗和手洗,在圖形中間添加阿拉伯數字則表示水洗溫度,洗滌槽下方一條橫線表示緩和程序,兩條橫線表示非常緩和程序。常見的 國標水洗相關標簽包括:
❸ 怎樣辨別羽絨服的含絨量
真貨羽絨服,標稱含容量75%的,意思就是90%朵狀羽絨(鵝鴨)(雞),另外的15%是填充用小羽毛,鵝毛片分6至8公分左右,鴨毛片5至6公分左右。這個毛片不是你常看到的,一般是二三層毛片。專用填充以單獨填充羽絨枕、羽絨被、羽絨墊等等 。
辨別羽絨服的含絨量方法:
1、優質羽絨服,整體外觀厚而輕,手感滑潤,壓下後能很快彈起,蓬鬆度好。
2、劣質羽絨服薄而重,用手下壓,很難壓得薄,鬆手後恢復緩慢。
3、還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分別放在羽絨製品兩面輕輕搓捻,如果很難把絨全部搓開,或者能搓開,但摸到里外兩層布,說明含絨率低。
4、如果感到有一層厚物搓不開,則很可能填的是腈綸棉。用粉碎絨填充的,雖然摸不到一點梗子,但用手拍打後會有粉塵出現,這種衣服洗滌後會結塊。
含絨量≠充絨量。「含絨量」表現著羽絨服裝填充物的質量好壞,是個強制性的規定。而「充絨量」是指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現為填充物的薄厚既重量。
在保證「含絨量」的條件下,南方一般成人羽絨服的「充絨量」應達到100克以上,北方一般羽絨服的「充絨量」應達到200克以上,這樣羽絨服才能起到較好的保暖效果。很多品牌的羽絨服「含絨量」都達到90%左右,但「充絨量」遠遠低於100克,所以在選擇羽絨製品時要注意甄別上述兩個「絨量」的概念。
正規的品牌正品羽絨服,標稱含絨量80%的,意思就是80%朵狀羽絨(鵝鴨),另外的20%是填充用小羽毛(鵝毛片8公分左右,鴨毛片6公分左右)。這個毛片不是你常看到的做羽毛球、羽毛扇那種刀翎,而是二層或三層的毛片,專門用作填充,也可以單獨填充羽絨枕、羽絨被、羽絨墊等等。
國內市場上很多從事羽絨服翻新及生產劣質低檔羽絨服的,多用填充用絨,毛片作假,絨用回收絨、飛絲、掃地毛的現象比比皆是,摸上去軟軟的,毛片不用完整的小羽毛,而用刀翎切割打卷軟化,越是雜牌子這種添假現象越嚴重。購買時應當注意,羽絨服並不是軟的就好,摸不到小羽毛的很多都是假貨。
❹ 高梵羽絨服的絨子潔凈度達到1000是什麼概念
能達到1000的話,是能保證百分之一百安全的羽絨的。
1兆帕(MPa)=145磅/英寸2(psi)=10.2千克/厘米2(kg/cm2)=10巴(bar)=9.8大氣壓(atm)
把atm換算成Pa,得出來的就是1立方米的空氣中所含的塵埃或微粒數量。一般會在無塵房設計會用到的一種標准,比如10萬級就是一立方米的空氣中有10個微粒,萬級指的是1萬個微粒,千級就是1千個微粒。
(4)羽絨服清潔度怎麼看擴展閱讀
根據《羽絨服裝質量檢驗標准》
羽絨的質量標准
1、含絨量(包括鵝絨中含鴨絨的指標):比如80%灰鴨絨,是指100克毛絨中有80克為絨子,其餘20克為符合規格的毛片等。
2、蓬鬆度:指在一定口徑的容器內,加入經過預調制的定量毛絨,經過充分攪拌,然後在容器壓板的自重壓力下靜止一分鍾,羽絨所佔有的體積就是它的蓬鬆度。蓬鬆度的好差直接影響羽絨服及製品的保暖性。
3、耗氧指數:羽絨的耗氧指數指100克毛絨中含有的還原性物質,在一定情況下氧化時消耗的氧氣的毫克數。耗氧指數≤10為合格,超過說明羽絨水洗工藝不夠規范,會引起細菌繁殖,對人體健康不利。
4、清潔度:通過水作載體,經震盪把毛絨中所含的微小塵粒轉入水中,這些微小塵粒在水中呈懸濁狀,然後用儀器來測定水質的透明度,以測定羽絨清潔程度。清潔度≥350mm為合格,反之未達到指標要求,說明羽絨雜質多,容易引起各種細菌吸收在羽絨中,同樣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5、異味等級:5名檢驗人員中的3個人意見相同時作為異味評定結果,如異味超出標准規定指標時,說明水洗羽絨加工過程中洗滌有問題,羽絨服在穿著、保存過程中容易引起變質,影響環境和人體健康。
以上是一些行業標准,需要一些專業工具才能測量。
❺ 購買羽絨服時怎麼樣判斷質量的好壞啊
怎樣挑選羽絨服
一件羽絨服裝的好與差,關繫到消費者切身利益,質量差的羽絨服有可能對人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選購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款式:新穎、別致、適體、大方、實用,以脫卸式為佳。
2.價格:一般以價格適中為宜,如價格過低,內在質量無法保證。
3.含絨量與充絨量:應選購自己需要的含絨量和充絨量。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以70%及以上的為宜,具有一定的蓬鬆度和輕柔感。充絨量的多少,涉及羽絨服的保暖程度,應根據自己穿著的需要來確定。
4.回彈性:將蓬鬆的羽絨服撳一下,再松開後,迅速回彈,恢復原狀的,說明羽絨的蓬鬆度良好。如含絨量低,摻有一定量的毛片或粉碎毛的,回彈性就差,回彈性差的羽絨服拎在手裡有沉重感。
5.防鑽絨性能:羽絨製品面、里料應具有防鑽絨性能,拍一拍,發現鑽絨的羽絨製品肯定是劣品。由於羽絨具有柔滑的特性,有少量的絨絲從縫線中溢出是正常的。
6.透氣性:羽絨服不能鑽絨,但也要具有一定的透氣性。如果羽絨服的面料、里料、膽料的透氣性差,會造成穿著過程中的水汽不易散發,引起潮濕而感到不舒適,並且洗滌後不易曬干。以上兩個因素都會使羽絨在受潮的條件下不同程度地變質,散發臭味。
7.氣味:聞一聞,緊貼羽絨製品作深呼吸,聞一下裡面的氣味,避免選購味重刺鼻的商品(一般說明這些羽絨品清潔度和耗氧指數未達到標准),但由於羽絨是動物羽毛,有一定氣味是正常的。
8.輔料:一件羽絨服上有不少輔料,如拉鏈、金屬扣等,要檢查是否美觀、光滑、松緊適宜。
特別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羽絨服上的各種標記應當齊全,如廠名、廠址、面料里料的成分含量、羽絨的種類及含絨量、充絨量的指標、洗滌標識、質量等級、執行標准代號等。
❻ 如何看羽絨服的羽絨含量是多少
查看羽絨服標簽上的含絨量即可。
含絨量是指羽絨裡面絨所佔的比例,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戶外羽絨服的含絨量在80%以上,這個數據表明其中絨的含量是80%,羽則佔到20%。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羽絨服填充物是有多種的,羽絨服的填充物為鴨絨、鵝絨兩種,而這兩種按照顏色的不同又可以分為灰絨和白絨。
羽絨服的標簽上主要有含絨量和充絨量兩種標注,依據羽絨服裝國家標准含絨量是指絨子和絨絲在茸毛羽絨中的含量百分比,羽絨服的含絨量不得低於50%,充絨量允許偏差規定為-5%。含絨量越高的羽絨,羽絨的蓬鬆度越大,可以更好地吸收並儲存人體熱氣,同時隔絕外界冷空氣的入侵,因此含絨量越高,羽絨服越暖和。
(6)羽絨服清潔度怎麼看擴展閱讀
衡量羽絨服性能的三個重要指標:
1、充絨量:
充絨量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在標簽上通常用克來標示。即使一件羽絨服的含絨量很高,假如羽絨服內填充的羽絨量過少,那麼也會影響保暖作用。
2、含絨量:
含絨量,是羽絨里絨所佔的比例。比如,某款羽絨服標示的含絨量是85%,意思就是說此款羽絨服里羽絨的含量是85%,剩下的15%是羽毛的含量。
3、蓬鬆度:
蓬鬆度是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蓬鬆度高的羽絨服不僅保暖性能好,而且輕便貼身,可以融合更多的設計元素,這已經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
❼ 怎樣辨別羽絨服
辨別羽絨服可以從以下幾點:
1、填充物
羽絨服中的填充物,最常見的是鵝絨和鴨絨,這兩種按顏色分,又可分為白絨和灰絨。在市面上的羽絨服按照價格來看,排序為: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
2、羽絨
羽絨服裡麵包含絨子和羽毛。羽絨服里的羽毛,是指除了上面所說的絨毛之外全身上其他部位的毛,一般是呈片狀的,中間有羽梗。羽毛的保暖度較有限,沒有絨毛好。
3、含絨量是指這件衣服里填充的絨子和絨絲在所有填充物羽毛羽絨中的含量百分比。而當你決定購買一件羽絨服的時候,也一定要先看看衣領上系著的產品標簽,含絨量低於50%的你就要注意了,它已然不符合國家羽絨服裝規定的最低標准。
4、充絨量
大家千萬要注意,充絨量這個東西和含絨量是不一樣的,含絨量算的是百分比,而充絨量就是充進去的實際羽+絨的質量克數,它和衣服的大小、長短、款式等因素有關。
5、蓬鬆度
蓬鬆度是國際上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比如說,一盎司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鬆度為600。一般而言,肥美、成熟的禽類,其羽絨的蓬鬆度高,相反,小的禽類蓬鬆度較低。
(7)羽絨服清潔度怎麼看擴展閱讀:
羽絨服日常清洗保養:
1、使用中性洗滌劑來清洗羽絨服,切勿使用強烈的清洗劑、漂白劑和衣物柔順劑,清洗前可短時間浸泡,用軟刷輕輕刷凈領口、袖口等易臟部位;
2、羽絨服可機洗但不可甩干。洗前拉好所有拉鏈並且扣好搭口。洗衣機選擇溫水和溫和模式,切勿使用甩干功能,強大的離心力會損壞羽絨服面料或立襯;
3、徹底將洗滌劑和肥皂泡沫沖洗干凈。過渡頻繁的洗滌會損壞羽絨服的保暖介質羽絨,因此在保持清潔的前提下請盡量減少洗滌次數;
❽ 怎樣辨別羽絨服的質量好壞
1、 看標簽
含絨量在90%以上就是高品質,含絨量值越低品質越差。
5、 聞一下看有沒有異味
如果有明顯化學品味道或者其他異味,證明工藝處理不過關。
買羽絨服注意事項:
材質陷阱。一定要注意標簽標注的羽絨種類,目前最常見的羽絨就是「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幾種,鵝絨比鴨絨更好。朱洪亮表示,鵝絨的絨朵大且飽滿,蓬鬆度好,更保暖;鵝食草、鴨雜食,所以鵝絨的異味也會小很多。曾經還有不法商家標注「雞絨」,其實,雞沒有絨。
顏色誤導。從顏色上來說,白、灰色鵝絨、鴨絨的性能指標相差不大,但白鵝絨、白鴨絨價格都稍貴。這是因為,白色羽絨顏色淺,適用面料廣,淺色、深色面料都可以用;而灰色羽絨只適合深色面料。從產量上來說,無論鵝絨還是鴨絨,白色的產量都遠低於灰色,物以稀為貴。
等級陷阱。按照現行的產品標准,羽絨服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種。如果產品標注的是「最頂級」「黃金級」「臻品」等,最好不要相信,它們沒有任何依據,也不規范。
含絨量的數值。含絨量是指絨子和絨絲在羽絨中的含量百分比。絨子和絨絲屬於「絨」,羽毛則不是。同等條件下,含絨量越高,保暖性越好。國家標准要求羽絨服含絨量不低於50%,否則就不能出現「羽絨」字樣,只能稱為防寒服等。
含絨量大於80%,就可看作是比較好的羽絨。有極個別的商家會標注「含絨量100%」,實際上,機械分揀不可能做到100%,這樣標注顯然是不可信的。
產品標示不規范。有的產品標注了含絨量,並未標注充絨量;還有的產品標注了含絨量、充絨量,但沒有標注羽絨種類。標簽上應完整標有生產廠家、含絨量、充絨量、羽絨種類、面料、里料等基本信息。如果信息不全,質量也沒法保證。
羽絨棉、羽絲棉、羽絲絨都不等於「羽絨」。沒有任何檢測機構會出具「羽絨棉」「羽絲棉」「羽絲絨」的報告,因為這幾種稱呼都是商家起的名字,現行標准中沒有這些稱呼,它們也和羽絨沒有任何關系。
(8)羽絨服清潔度怎麼看擴展閱讀:
羽絨服保養方法:
1、在保持清潔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洗滌次數。不過穿臟就要洗,不能一件衣服穿個1-2月,才洗一次。表面上看洗滌的頻率降低了,減少的洗滌對纖維的磨損。實際上,比較干凈的羽絨服,洗滌的機械力也會比較小,而嚴重臟污的羽絨服,洗滌的機械力也會相對應的增大。
並且,很多液體的污漬,會滲透到羽絨服的內部,和羽絨結合在一起,時間一長就氧化了,形成新的污漬,給洗滌帶來更大的困難。
2、洗後要用無紡布袋防塵,洗干凈的羽絨服,不能使用不透氣的塑料袋子防塵,否則,容易發霉、發黃、產生異味。
3、梅雨季節要曬太陽,潮濕的環境,會滋生細菌。保存羽絨服的環境要通風,並經常將羽絨服拿出來,曬曬太陽。
4、避免暴曬,長期在陽光下暴曬,會造成衣服顏色的脫落。
5、不能臟衣儲存,羽絨服洗干凈後,在收藏,不然衣服上的污垢會滋生細菌,會發霉變質。不僅會產生難聞的氣味,有些污漬,經過夏天高溫,時間一長,就很難洗干凈了。從而影響穿著的美觀性。
❾ 怎樣辨別羽絨服是真的還是假的
怎樣識別真假羽絨服
1、檢查產品標識
服裝產品標識必須符合標准,應有以下內容:製造者的名稱和地址、產品名稱、商標、規格型號、採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洗滌方法、產品執行的標准編號、產品質量等級及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對羽絨服裝來講,更應標明填充物羽絨的含絨量、羽絨的種類及灰、白顏色、充絨量等,如果一件羽絨服的標識不齊全,缺項較多,應引起注意。
2、看好顏色、款式和是否鼓脹。
如果羽絨製品不僅氣鼓氣脹,而且很蓬鬆,則說明質量較好,做工考究的羽絨製品,針腳應精細、整齊、 鑲、嵌、滾工藝應挺括,舒展,不能扭曲不平。面料應符合不鑽絨的要求,透氣性要好。
3、摸。
含絨率高,給人一種摸之柔軟的感覺,且毛梗既少又小。毛梗多, 摸之硬松,則說明質量欠佳。請注意,有些顧客以為手感越柔越好,毛梗越少越好。其實不然,因為羽絨中總或多或少含有一定比例的毛片(俗稱毛梗)如果手感一點毛梗也沒有,就要考慮是不是偽品了。
另外,假羽絨服往往在靠面料的部位絮一層羽絨,貼里子的部位是晴綸棉,買時用手仔細摸一摸,如果內外手感不—樣(摸出一面毛硬,另一面非常柔軟)則有可能是偽品。
4、捏。
羽絨收縮性很大,含絨越高收縮性越大。一件羽絨服可縮成一個公文包大小,一床羽絨被可縮成一個枕心大小。
5、搓。
用拇指和食指分別放在羽絨製品的兩邊輕輕搓捻,會感到越來越薄,但很難把羽絨全部搓開,這是質量好的表現。如果一下子就能全搓開,並摸到了里外兩層布,則說明含絨率低,如果感覺有一層厚物搓不開,則很可能是化纖棉。
6、拍。
將羽絨製品平放在桌上,輕輕拍出裡面的空氣,並觀察其恢復情況。含絨率高者彈性好,會很 快就蓬鬆起來,相反拍打時有灰塵,並有絨毛鑽出來。很久才會鼓起來或稍微鼓一點,這種情況說明是劣質品。
7、嗅。
沒有經過復雜工藝處理和嚴格水洗消毒的羽絨,會產生難聞的氣味,並會有病菌,可能導致各種疾病,反之則無味。「填充物清潔度低,耗能指數高,適宜微生物生存,對人體肯定是有危害的。」
8、掂。
含絨率高的羽絨製品輕,重者可能含絨率低。所以,選購時用手掂一掂重量,也能分出質量優劣。最後要試。將羽絨服穿上試一試,質量好的羽絨服只需穿兩分鍾左右,就可以明顯感到暖和,質量差的羽絨服時間會長些。
9、照。
用手夾住衣服的內、外層,朝向一個方向,對准光源,真的羽絨製品可看到分明的明、暗部分。
充絨量、含絨量——羽絨服保暖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