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誰知道男生適合戴什麼樣的純手工編織手繩呀
男生不適合用太復雜的編織,可以用粗點的紅繩編個簡單的手繩,也可以穿個大點的珠子,珠子上還可以請人幫你刻字
『貳』 手工編織男孩子毛衣花樣圖片
漂亮的男孩毛衣 http://www.360bian.com/bian-4053-1.html
用的是11號針織,11針一個花樣
後面起92針,邊是上下針打18行用的是13號針織,邊打好後換11號針織,第一行全織下針,反面兩邊是6針上針3針下針,再多是8針上針3針下針,正面全織下針,直到中間3針那裡有5條後,再中間三針的兩邊那針多挑過不織,2個來回多挑過不織,直到換完線後再這兩針交換.織5寸半到6寸分袖,2-5-1 2-3-1 2-2-2 2-1-3(行 針 次)袖籠這里到肩上再織5寸後片就完工了.前片起的是後片的一半,其它地方多跟後片一樣,就是開領子那裡,領子比後片底2寸半2-5-1 2-3-1 2-2-2 2-1-N次,一直收到肩上只有10針就跟後片合並就行了.
藍灰配~~~簡單又大方的男孩毛衣 http://www.360bian.com/bian-3916-1.html
這件款式既簡單又大方。於是用家裡的零線給侄兒也織了件藍色與灰色相間的不過衣領改成了圓領。
用線:藍色6兩、灰色3兩多
用針:14號、13號
成衣尺寸:衣長59CM、平鋪胸圍48*2CM、袖長54CM(侄兒身高1米45左右、體重100斤)
扭麻花男孩毛衣
http://www.360bian.com/bian-2373-1.html
『叄』 急需手工藝品的編織方法教程(視頻或者圖解)都可以
http://www.shop07.com/
這個網站不錯,我經常上這個網站看最新最流行的圖樣,裡面不僅有圖樣還有教程專版。是個論壇,只要注冊一下就可以了。
『肆』 介紹手工編織的藝術作文600字
手工編織分類比較多,有古老的,比如織布,織毯。
毛線編織的歷史不到一百年,屬於工業文明的產物,來源於上個世紀一戰的時期,短短不到百年的歷史。
手工毛編的編織方式的兩種持針方式,分為美式和法式,其中法式持針法效率比較高,現在懂得毛線編織的人群中,用法式持針法的人不到百分之十。法式持針法在理論上,效率比較高。兩個方向編織,而非一個方向。
鉤針編織,不清楚多久歷史。應該也是比較晚的。
手工編織的東西,日用品比較多,也是女藝術家常用的藝術作品素材和表現方式。
編織就如同絲襪一樣,是女性專屬的代稱。
新疆地毯或懸掛於廳堂之壁,或展鋪於室內走廊,毯面光澤平滑,毯板挺實柔和,美觀大方,色調鮮麗,是理想的家庭、賓館陳設的高級用品。新疆地毯質地精良,除了採用手工打結、編織,圖面織工精緻細密(先後經過十數道復雜的工序)之外,還得力於用來織毯的羊毛質地優良。新疆地毯原料採用著名的半粗毛與和田羊羊毛。這種羊毛粗而不粘,堅韌而富於彈性,具有耐拉、耐壓、光澤好、強度大的優點。 新疆地毯的圖素和設色更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濃厚的地方色彩,其特點主要是:多層邊框,幾何圖形內填入品類繁多的紋飾,結構嚴整而富於韻律,活潑多變而富於生活情趣。新疆地毯十分注意將同類色或對比色並置排列,在對比中充分顯示各種色彩的個性。新疆地毯原來以染毛線的染料上色,多為植物和礦物製成的天然染料。現在改用英吉沙小刀是維吾爾族的傳統手工藝品,造型別致,製作精巧,既可作刀具,又有藝術欣賞價值,是頗具特色的絲綢之路旅遊紀念品。
『伍』 送給小男孩手工編織的東西都有什麼呢在線等著急呀。
首先是紅繩手鏈。如果男孩子很小的話,送她一個平安符。或者長命鎖。
『陸』 高校開毛線製作課,男生搶著上,男生學織毛線有啥用
都說了新時代男女平等啊,女生可以學織毛線,那男生為何就不能學織毛線呢?男生學了之後跟女生有同樣用處,可以鍛煉耐心,可以鍛煉手腦配合,可以織出許多精美的工藝品和生活用品,更可以傳承傳統的編織工藝。
因此,只要自己開心,只要自己感興趣,無論男女,都是可以學習織毛線的,它是一門正大光明的手藝,完全值得學習和推崇。
『柒』 編織的基本含義
把細長的東西互相交錯或勾連而組織起來。
1、讀音:[ biān zhī ]
2、出處:趙樹理 《套不住的手》:「他這雙手不但堅硬,而且靈巧。他愛編織,常用荊條編成各式各樣的生產用具,也會用高粱稈子編成各式各樣的兒童玩具。」
3、例句:毛線衣可用手工編織,在多數情況下,這種手工製作的服裝較為細巧,也便宜一些。
近義詞:織造、編造
一、織造
1、讀音:[ zhī zào ]
2、釋義:在織布機上把經、緯紗交織成織物。
3、出處:胡適 《<紅樓夢>考證》二:「他的父親曹璽做了二十一年的江寧織造,曹寅自己做了四年的蘇州織造,做了二十一年的江寧織造,同時又兼做了四次的兩淮巡鹽御史。」
二、編造
1、讀音:[ biān zào ]
2、釋義:把資料組織排列起來(多指報表等)。
3、出處:巴金 《關於<長生塔>》:「這一篇比較長,又有些自己編造的東西。」
『捌』 手工編織歷史的文化講解
手工編織工藝的基本概念:
將植物的枝條、葉、莖、皮等加工後,用手工進行編織的工藝。
沿革:
編織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據《易經·系辭》記載,舊石器時代,人類即以植物韌皮編織成網罟(網狀兜物),內盛石球,拋出以擊傷動物。在西安半坡、廟底溝、三里橋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紋、「人」字紋,清楚地顯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還發現陶缽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殘竹片。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葦席,距今約有7000年歷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錢山漾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出土的竹編更為驚人,約有200 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條經過刮磨加工。這一時期的編織工藝也相當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種有簍、籃、籮、筐等。周代,以蒲草編織莞席已很普遍。漢代以藺草(又名馬藺、馬蘭草、燈心草)編織為席,產於三輔(今陝西中部)、河東(今山西夏縣)等地 。唐代,草席生產已很普遍,福建、廣東的藤編、河北滄州的柳編、山西蒲州(今永濟、河津等地)的麥稈編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藝品。其中廣東藤編還有編織花卉、魚蟲、鳥禽圖案的簾幕。宋代,浙江東陽竹編的品種已有龍燈、花燈、走馬燈、香籃、花籃等,能編織字畫、圖案,工藝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 的面積內可編織120根篾條,有的還飾以金線。至明清兩代,浙江、江蘇、湖南、四川、福建、廣東等地的草編、藤編、竹編等生產有了發展,並在19世紀末開始出口。
線的粗細決定起多少針
首先是工具:織毛衣用的針。如果自己織的時候覺得手比較緊時,要選擇大一號的針子來織;相反,如果自己織得比較松的話就用小一號的針子來織。在織毛衣之前,得先學會幾種基本的針法,一是織毛衣的起針,二是松緊邊,是指袖子和領口還有下面的邊;三是再有是加針;四是收邊,收邊是指在織毛衣結束的時候要織的一種針法。這幾種針法在基礎針法里都有詳細的說明。
現在我們開始織毛衣,先想好,是織什麼領子,這里我想說是高領還是低領,我建議織低領,因為小孩子不太喜歡穿太高的領子。首先我們要起針,起96針,這里的96針是這樣計算的,8針是有四個徑路,每條徑路二針,就是八針;前胸和後背是各30針,肩或袖是14針。建議第一次織這種毛衣的人,或對自己起邊沒有信心的人,可以請別人替你起好邊,記住要起單羅紋邊,高度大約一至二厘米就行了,小孩子不願意穿太高領子的衣服,因為太高了領子就會纏脖子。織完後呢,再織一圈平針,再開始分針,要記住,在分好一項的針數後,要加一針。
第一行,1、先用平針織一針後就加一針,(就是衣服的斜徑);
2、再織30針後加一針,織二針後,再加一針,(這里30針是前胸的針數,二針是斜徑的針數,二針過後就是袖子了);
3、之後再織14針,加一針後,織二針,再加一針,(這里14針是右袖子的針數,二針仍然是斜徑針數);
4、織30針後加一針,織二針後,再加一針,(這里30針是後背的針數,二針是斜徑的針數,二針過後就是袖子了);
5、之後再織14針,加一針,織一針,全部一圈就織完了。(這里14針是左袖子的針數,織的一針仍然是斜徑針數,因為在1里先織了一針,所以這里只要織一針就行了)
註:這里的第4項織法是毛衣的前胸和後背是一樣高的,如果想織前面和後面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後片織得高些,請用下面的方法:再織完第4項後,再織二針,就將毛衣反過來,織反針,織回過後面的針數,再織過徑後,織二針後(不包括加的針)再反過來織,反過來,是指將毛衣整體反過來,織平針。如此反復,織到袖子全部織完一圈為止。
第二行,全是平針織。
第三行,就是在徑的前面加一針,徑的後面加一針,一圈下來共加八針。
第四行,全織平針。
後面以此類推。一直織完大約二兩毛線。就可以分袖子了。
前胸和後背的織法,如果想織得不同,這是根據人身體的不同來決定的,因為人的後背是高一些,如果織成一樣不是不能穿,只是穿上後,後背頂上有些空。也許我講得不太好,這也很難讓人明白。
具體的織法:在這里,我建議大家開始用五根針編織,那樣好分清楚前胸、袖子、後背等在分的時候,最好把徑也分在一根針子上,也就是說,前胸包括第一徑路一針加上前胸的針數再加上一針徑,後面以此類推。第一行,在4條徑的兩邊各加一針;先織下針,首先要織完前胸那塊32針,再織完一隻袖子的針數16針,接著織完後背的針數32針,再織最後一個袖子的前二針,不包括徑的針數在內,如果要加上的話那就要在最後的袖子上織四針,第一針是徑路,第二針是加一針、第三、四針是袖子真正的真數。把毛衣反過來,織反針,往回織(為什麼要織反針,將毛衣反過不了,在正面看時,都是平針)。往回織時,第一針挑起來,織完三針後就是袖子那塊織完了;接著將後背那塊也織完,後背的織數是32針,再織那一個袖子的4針;再將毛衣反過來,就是開始織平針,遇到有徑的地方還是要加針,也是如此,第一針挑起,織二針後,加一針,再織徑一針,換另一根針子的針數了,先織完一針後,加一針,再織30針,再加一針,再織徑路針,這就是後背的針數了,再往前織一針(徑路),加一針,織五針後,又將毛衣翻過來織,織反針,如此類推,直到織到平針時,將最後邊那個袖子的針數全部織完為止。以後就可以全部織平針了,也就是第三行開始。。。
(一)上衣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
上衣後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3. 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 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 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6. 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7. 掛肩收針方法:
平收3針~6針後,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 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9. 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上衣前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3. 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4. 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5. 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7. 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
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袖片
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願密度×95%
1. 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 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3. 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4.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 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 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 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袖山寬針數)÷2
領片
1.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其它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7.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