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波司登加微信免費領羽絨服是真的嗎
波司登加微信免費領羽絨服,不可能是真的啦,羽絨服那麼貴,都免費給你們領了還賺什麼錢呢?這種加微信或者掃碼免費送東西的還是不要輕易相信,以免上當受騙導致財物損失慘重,不要想著不勞而獲天上掉陷餅,這樣的好事,裡面付出沉重的代價。
『貳』 嗎 微信有免費送波司登羽絨服的活動是真的嗎
假的。這是不法分子以消費者支付運費的名義騙取錢財,其貨物本身的價值非常低廉。
不要輕易相信朋友圈中免費贈送高價禮品的信息,如遇到此類侵權問題,一定要留好證據,可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居民在面對這種虛假宣傳的內容和圖片時,一定不要貪圖便宜,不要給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類似的騙局早有出現。長春市的周女士就上過同樣的當:「我是在朋友群中看到的,我本來不是很相信,但是看著上千元的物品還是忍不住誘惑付了款。」在支付過運費後,周女士果然收到了商家郵寄的包裹。可當她卻發現包裹的外包極其的簡陋粗糙,內部的盒子更是用舊報紙包裹。而其中所謂的「銀手鐲」根本不是商家微信圖片價值上千元的那款,做工也異常粗糙,可以明顯的看到焊接痕跡。
(2)微信掃碼送羽絨服擴展閱讀:
注意:
1、贈品頁面中活動理由與真實信息不合。
2、錯字識別
如果你在類似的領獎頁面中發現錯字,那就要注意啦!
詐騙信息一般是通過群發的方式,廣撒網,等見到有人回復,有了可乘之機,再「因材施教」著力實施詐騙。可隨著人們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很多騙術都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有效。所以,為了盡量避免騙術被識破,浪費的時間與精力,他們就想出了在詐騙簡訊中故意摻入錯別字的方式,來進行對行騙目標的篩選。也就是說,假如你能認出錯別字,說明你的文化程度很可能不低,與認不出錯別字的人相比,更不容易被騙,也更容易給騙子帶來風險。
3、領獎頁面無限循環「換湯不換葯」
仔細觀察幾分鍾就可發現,頁面下方的領獎信息其實在不斷循環,可謂是「換湯不換葯」。地點、名字隨便一顛倒就是一個新的領獎人,然而手機號卻是同一個。
最後在微信交流時,不要輕易掃描二維碼,對陌生電話中提到牽涉到本人銀行卡、資金、中大獎、簡訊鏈接等也都不要相信,如發現被騙,應在第一時間保留證據及時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