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經常會遇到。主要考慮兩個因素。第一。水溫不是非常合適。第二魚缸那的清潔度不高,氨氮濃度過量。希望回答能幫助你,請採納
② 珍珠馬甲不喜歡游動,不吃食,游動姿勢很奇怪很費力,游到水面呼吸時要呼吸好幾口,身上珍珠紋變深,
你的馬甲魚就是太瘦了,多喂點魚食吧!你應該隔離那條最凶的魚。馬甲最大應該能長到13cm左右母魚。雖然你的缸里只有它大,不過馬甲魚溫順的很,可不會掐架,不過它能吃剛剛出生的小魚。我的馬甲養了一年多,後來發現黑瑪麗生的小魚都被它吃了,我就送人了。這魚蠻好養的,你的缸里都是好養的魚,斑馬也很好養。以後換水別都還了,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就行。加熱棒現在都是恆溫的了,你就24小時開著吧,溫度控制在25度左右就行,看你的缸,似乎沒有過濾,最好配過過濾。
③ 珍珠馬甲 魚 死
問題出在水溫上面了
珍珠馬甲魚原先生活在水草豐茂的水域,
其適溫范圍在20~30℃,
最適生長水溫24~28℃,
pH值6.5~8.5,
硬度3~20°dGH。
水中不能放食鹽(珍珠馬甲魚對鹽度很敏感)。
最好的水質是帶有一點淡淡的腥味,一點沒有或很濃則 證明水中的生態系統沒有建立或已崩潰。
其他沒有問題,斑馬咬魚鰭是因為馬甲高溫下狀態不佳,所以才欺負它。
④ 珍珠馬甲魚莫名其妙死了,求懂得的解惑。
估計是腸炎
⑤ 12隻珍珠馬甲魚突然死亡是什麼回事誰能幫我解答下謝謝!!
兩種可能:
一 天氣有關,
二 最怕夜蚊子一咬就死,10年前我的甲魚全被夜蚊子咬死了
⑥ 了解珍珠馬甲魚的朋友,幫幫忙,急
得魚病了,俗稱白毛。建議單養,水族市場有專門治此病的魚葯
⑦ 我們家的珍珠馬甲(熱帶魚)有3條不吃東西,有什麼辦法
以下是我的想法:
珍珠馬甲的飲食應該與生活習性有關,你看看以下條件是否做足-----
1.水溫
這種魚喜歡棲息於不太流動或完全靜止的天然水域,需要的水溫較高,適溫范圍為20~30℃,最適水溫為24~27℃,對水質要求清澈透明,適合生活在弱酸性的硬水中,所以在一些酸鹼度偏高的環境中不能好好生活。
2.食性
喜歡在水族箱(最好是水族箱,因為水族箱的條件與魚缸大有不同)上層覓食,屬雜食性魚類,不擇食,偏愛水蚤、搖蚊幼蟲、線絲蟲、水蚯蚓、蝦籽、蟹籽等富含高蛋白質的小型活餌,也能投喂干飼料。
3.你的魚是幼魚嗎?若是,就不要驚嚇它們。
珍珠魚的幼魚膽小對水質極敏感,,如遇光線突然熄滅或開啟時,幼魚會因受驚而四處亂竄。
4.若是成魚就不宜與體型纖小紅蓮燈魚等,脂鯉科魚類混養,因它會追逐吞食這些小魚。
更不能驚嚇它們或與性情兇猛的魚類混養,否則會因受驚嚇而導致體色黯淡無光,甚至不進食。
補充:弱酸性水質,底沙用仙土或珊瑚沙就可以,價格還便宜,至於哪有買可問一下魚老闆(水族市場應該有賣).(簡單)
另外,放黑水也行,是弱酸性的,而且能軟化水,並且能提高水質,黑水在漁店裡有的賣.(簡單)
不過最簡單的就是放沉木到水中.
但製作麻煩,它要從活樹上新砍修剪一下放到鍋里煮兩小時,煮熟後用鉗子將樹皮撥下,將木頭放在水桶或無魚魚缸里泡上半個月左右,等到顏色變黑不在浮起.
用火烤一下,再用鋼絲球洗去黑色就可以使用了。(麻煩)
白醋幾滴也可以,但要天天或隔一兩天就在重復這個動作.(希望有助於你)
以上是我的回答,試一試,也許能有助於你。(選我哦!!!)
⑧ 珍珠馬甲魚怎麼養詳細資料有嗎
珍珠馬甲是最常見,也是最容易繁殖的熱帶魚品種之一。我認為,初學者過了最簡單的斑馬關後,需要通過的第二關就應當是珍珠馬甲(或者是藍曼龍)。珍珠馬甲繁殖對水質幾乎無要求,無需做水,中小型繁殖缸,裸缸,水溫27度,無需加氧和過濾,繁殖條件不高。
珍珠馬甲(或者是藍曼龍)的繁殖包括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親魚產卵;第二階段是仔魚養成。第一階段相對容易,第二階段則相對較麻煩。這主要是因為,雖然珍珠馬甲產量大(通常在1,2千粒,多時可5000以上),但魚卵小,仔魚小,仔魚成活率低,提高成活率是繁殖這種魚的難點。
珍珠馬甲產卵不需要很大的缸,中小缸即可;但仔魚孵化最好用比較大的缸。
我使用的是50*30*30cm的繁殖缸,比較大,產卵和養仔魚都夠了。
種魚:選擇種魚是第一步。當然要有公魚和母魚了。不同種類的魚,使用的公魚/母魚的比例是不一樣的,珍珠馬甲的比例是1:1,呵呵。
6月11日把公魚放入前面的大繁殖缸,6月12日早上把母魚放入另一個小缸中。
兩個缸緊靠在一起,這樣兩條魚可以相互看得見,醞釀一下感情。公魚顏色變得
更鮮艷,母魚好像沒什麼反應。
12日晚,將母魚撈入大缸,和公魚放在一起。
6月13日,公魚開始吐泡,開始追逐母魚。
6月14日中午開始,兩魚開始交配。 交配過程是:公魚在泡巢下面,母魚主動游過來,兩魚纏繞,在泡巢下產卵。然後公魚將母魚趕跑,自己清理戰場,把散落的魚卵收集起來,放到泡巢下面。這種交配從中午12點多一直持續到下午4點左右,差不多每10幾分鍾一次,總共大概有二十幾次。每次少則10幾粒,多則上百粒。
產卵的間歇,公魚不斷修理泡巢,珍珠繁殖時,公母魚都完全禁食,這樣可以專心產卵,親魚不會吃掉魚卵。我認為這應該是鱸型目的魚進化上較鯉型目(如斑馬魚)先進的一個證據。鱸型目的魚的腦神經系統中多了一道管理食慾的『門』,在繁殖時,這道門自動關閉;而鯉型目的魚則沒有這道門,它們只要飢餓就要吃東西,不管自己是不是在產卵。這說明鱸型目的魚的神經系統比鯉型目的魚更復雜,更先進。
中午11點左右,發現多數小魚均已孵出,從產卵到出小魚,不到24小時,這跟我的水溫高(29度)有關系,若水溫低的話,可能需36小時才出小魚。下面是已經垮掉的泡巢,和裡面許多的小魚。現在看來,小魚數量不算太多,但也不算少,大概有2,3千吧。如果母魚肚子足夠大的話,達到6,7千都是可能的。可以看到有一些沒受精的白卵,現在看來不算太多,屬於正常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