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交通部對網約車連發三文做了什麼要求
近期網約車在多城市開展「燒錢大戰」引發社會強烈反響。針對這一現象,交通運輸部微信號近期連發三篇評論性文章,指出「燒錢大戰」不可持續,呼籲網約車發展要「脫虛向實」,運輸市場要公平競爭。
「燒錢大戰」不可持續
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網路預約出租汽車(俗稱「網約車」)、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俗稱「共享單車」)等新業態蓬勃發展。近期,這些新業態又再次「搶眼」,各路資本紛紛投向這一交通出行領域。不同專業投資機構、互聯網巨頭、金融機構、主權基金及相關實業集團各顯神通,利用強大的資本支撐力,在網約車、共享單車等領域,都在使用「燒錢」補貼方式。
「燒錢」補貼燒出了短時的市場份額,也燒掉了長期的市場公平與底線。近年來,網約車、共享單車領域時有出現以補貼為手段的營銷方式,這樣以低價為手段搶占市場份額的方式也是一種不計成本、爭奪一時「數字」份額的方式。實際上,「燒錢」補貼是一些平台公司無視法規、無視市場秩序的行為。有的平台公司甚至利用「燒錢」補貼吸引周邊城市「黑車」大舉進攻,明目張膽地從事非法運營,這不僅損害了合法合規從業人員的權益及其投資者的權益,也對整個互聯網出行市場造成了嚴重破壞。
良好的市場環境有賴於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加強市場監管,保障公平競爭,維護市場秩序是政府的職責所在。必須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及時研究新經濟領域市場監管問題,不斷完善市場競爭規則,強化監管手段,維護市場秩序,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同時,要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引導公眾參與監督,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市場自我管理、自我規范、自我凈化。
總之,只有加快建立並維護更加公平可持續的市場競爭秩序,才能有效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才是讓百姓出行更加安全、舒適、便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根本路徑
以上內容來自:中國交通報
❷ 為何說網約車發展要脫虛向實
日前有媒體評論稱,「燒錢大亂斗」導致亂象叢生,網約車發展要「脫虛向實」。
網約車的健康發展既需要投資人和行業企業認識到「脫實向虛」的巨大危害,主動合規經營、理性競爭,也需要執法部門依法監管,督促企業依法合規經營,規范發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章來源:央廣網
❸ 美團打車進入上海之後的競爭實力如何
滴滴打車在上海經營不是一天兩天了,有點一家獨大的意思,而美團打車進入上海之後,迅速打開市場,只用三天時間,其市場佔有率就達到了網約車市場的三分之一以上,足以見美團打車的競爭實力非同小可。
❹ 沒資質網約車咋屢禁不絕
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網上約車,約來的卻不是平台APP顯示的車型和車牌。當前網約車市場,司機、車輛甚至某些網約車平台沒有運營資質的亂象頻現,嚴重影響乘客安全和合法權益。各級主管部門連聲「嚴管」,沒資質的網約車為何屢禁不絕?記者展開了調查。
9535和54萬
9535和54萬,前者是上海市交通委日前公布的上海已獲得網約車從業資格的人數,後者是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上海市綜合交通運行年報》中顯示的網約車日均客運乘次。這兩個數據意味著,上海所有擁有資質的網約車從業者每天24小時不吃不喝不睡,每25分鍾要接一單。
為加強對出租汽車行業市場主體的信用監管,建立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制度,完善失信懲戒的聯動機制,促進出租汽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交通運輸部近日發布關於加強和規范出租汽車行業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工作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燕霞表示,國家出台的網約車暫行條例規定明確,政府和平台公司要實現信息共享,但並未規定相關責任。實際上網約車平台不報送信息、報送信息不實的情形大量存在。如何實現平台企業與政府監管平台數據共享,是亟待破解的難題。
李燕霞說,目前集中推行的三種信息信用監管方式有違法事實公布、行政「黑名單」和失信聯合懲戒。應當盡快建立健全網約車經營服務誠信監管機制,對網約車平台公司、駕駛員建立誠信記錄,通過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實施聯合懲戒,真正做到「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以上內容來自:新華網
❺ 網約車再現補貼大戰嗎
「前3單立減14元」「0傭金」「明日打車0元起」——一度平靜的網約車市場最近熱鬧非常。繼3月21日美團打車登陸上海後,3月27日高德順風車也在成都、武漢上線,同時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地招募車主……
新入場「選手」掀起久違的「補貼大戰」,滴滴等「老司機」也打起「反擊」,乘客和司機樂得得實惠。不過,記者調查也發現,伴隨大量新車的湧入,「馬甲車」、刷單等亂象有所抬頭,市場存在安全隱患。
「補貼大戰」再現江湖,「下班打車回家低至0元」
繼去年「試水」南京後,今年3月21日美團打車登陸上海,上線快車和計程車服務。據美團數據,在登陸後第三天,日訂單突破30萬。3月27日,高德地圖宣布推出順風車業務,成都、武漢兩地率先上線,同時開啟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車主招募。新競爭者的加入,讓乘客和司機都得到了實惠。
「美團打車上線後,這周都在用網約車。」上海白領胡亦昕表示,按照美團的補貼政策,乘客前三單能立減14元,相當於起步價之內的行程基本免費。之後她發現滴滴也推送了「明日打車0元起,還贈周末大額立減券!」「下班打車回家低至0元,上海全城打車單單立減14元」等廣告。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馮蘇葦認為,如果有些企業為了進一步搶占出行市場,以極低的價格投入市場進行惡性競爭的話,政府部門有權調查,作出干預。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交通運輸部等7部委聯合頒布實施的《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和各地相關規定,開展網約車經營服務的企業,應當辦理相關許可手續。對於違法經營行為,地方政府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建議,監管部門應建立嚴格的動態監控機制,對平台行為進行嚴格規范;同時,網約車平台也不要一味打「價格戰」,應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優化客戶體驗,實現良性發展。
❻ 網約平台不合規制度屬於哪個部門管理
近日,上海市交通指揮中心發布2018年第四季度網約車平台投訴排行榜。其中,易到用車、享道出行、神馬快車、首汽約車、神州專車被列投訴前五。接著是滴滴出行、美團打車。
據了解,上海市交通委已受理網約車平台相關訴求1502件,其中投訴共1120件,占信訪總量的74.57%,平均每萬單投訴為0.11件。而此次排名包含:投訴量、投訴熱點、服務質量、多收費、未履行訂單、馬甲車、投訴處置及時率、回訪滿意率。
投訴量排名
涉及網約車平台的投訴共1120件,占訴求總量的比率為74.57%,平均每萬單投訴為0.11件,「易到用車」每萬單投訴量最高。
❼ 美團打車十次為何叫來兩輛馬甲車
對於網約車市場的各種亂象,近期交通主管部門加大了監管力度,在各路口設點檢查,一旦發現使用「套牌」、或是沒有網約車相關證件等情況,都會進行嚴懲。而各網約車平台自身也在進行整改,如滴滴在司機背景篩查、三證驗真的基礎上,規定出車前司機必須進行人臉識別驗證,同時在全平台推出有獎舉報人車不符等,美團打車則有獎徵集套牌車線索等,相對從前套牌車超過50%佔比的情況,現在的套牌車總體下降明顯,但在一些非高峰時段,套牌車的情況依然存在。
接著,又使用美團打車叫到了一輛牌照滬BPSxxx的黑色拍薩特,實際來接的則是牌照為皖CATxxx黑色朗逸車,駕駛員介紹說,這個賬號是朋友注冊後閑置的,自己是外地牌照,正好可以拿來接單用。
這位司機表示,「美團沒有滴滴這個底氣,美團啥都不管,抓到他也不管的。」
同樣是深夜時段,使用滴滴打車叫到一輛專車,接單車輛和平台上顯示的車牌一致,司機介紹,因為平台管的緊,交警部門也罰的厲害,抓到一次罰款上萬,根本也不敢想歪路子。
交管部門提醒市民,遇到套牌車情況或是網約車別的違規行為時,首先可以拒絕上車,並向平台反饋,此外還可以報警、向交管部門反映,保障自己的權利。
來源:網路
❽ 美團打車打擊馬甲車有哪些舉措啊
美團打車對馬甲車打擊措施還是蠻多的,如上傳人證合影、人車合影照片等,現在又新增線下驗車、人臉識別及臨檢三大機制,同時,對乘客舉報的馬甲車,立即進行封號處理,所以,奉勸想用馬甲車玩套路的司機朋友們,還是省省吧!
❾ 美團打車在上海如何整改
上海市交通委執法總隊4月5日向「美團打車」開出限期7天的「責令改正通知書」今天上午有了最新進展:
「美團打車」按要求進行整改,4月15日起,原通過平台審核但不能補交「人證」與「人車合影」材料的「外牌車」和「馬甲車」將不能運營。
美團替換原來的「低價」廣告
鍾永健介紹,集團收到「責令整改通知書」後,專門成立了整改組,隨即研發「人證」與「人車合影比對」的「颶風系統」,並與4月8日啟動「颶風行動」,嚴卡、嚴查、嚴控「外牌車」、「馬甲車」,自4月7日到11日,已累計拒絕不合規駕駛員賬號及車輛入網30483個,封禁不合規駕駛員賬號及車輛1161個;並於4月9日依照相關技術標准和數據標准向監管平台全量上傳包括駕駛員信息、車輛信息的數據,嚴禁「馬夾車」、「外牌車」注冊通過並向其派單。
而針對以「補貼」為名的不正當低價競爭行為,整改已將常態化補貼大幅降低至0至4元,同時將在4月15日前整改完涉及「低價」內容的6000多塊廣告。
另外,通過「颶風系統」,「美團打車」還將通過約束租賃公司、有獎舉報、神秘訪客、AI動態系統等舉措加強動態管理。其中,對查實的違規「美團」網約車舉報者,將以最快速度獎勵100元;對司機也將通過不定期(在司機一單結束後)要求上傳「人證」、「人車合影」的形式進行動態監管。
❿ 滴滴車主注冊駕駛證不是我的,每天都要刷臉,誰能幫我通過。
滴滴車主注冊駕駛證必須是本人的才可以。例如順風車注冊:
在順風車版塊點擊車主認證,需要提交駕駛證和行駛證照片,系統提示駕駛證必須為本人,行駛證可以是本人也可以是他人。提交照片後,系統會自動識別姓名、身份證號、車牌等信息,審核通過後即可成為順風車主。
2018年4月14日起,滴滴在上海對全部新注冊車輛啟動線下驗車機制,並針對「黑產」強化車輛核驗措施:除了核對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還現場檢驗車輛車架號真實性,比對行駛證登記號碼、車輛內部專屬標號的一致性,並要求提供車輛產權證原件、車輛產權所屬法人身份證及復印件,盡可能通過平台力量消滅「馬甲車」。
(10)美團馬甲車整改擴展閱讀
乘客也要人臉識別
2018年5月19日零點,滴滴恢復順風車服務。北京青年報記者體驗發現,滴滴推出六項安全措施,其中司機、乘客都需要上傳實時拍攝的身份證照片,並完成人臉識別。
在空姐乘順風車遇害事件發生後,滴滴順風車業務下線整改。19日零點,滴滴恢復順風車服務。北青報記者登錄順風車頁面看到,在整改後,車主、乘客在重新開啟順風車出行前都需要完成「安全措施整改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