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羽絨服厚好還是薄好,保暖效果怎樣呢
關鍵是質量 厚薄沒有太大的關系吧 不過在羽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 當然是厚的暖和了 但是也相應的活動起來不方便啊
B. 穿羽絨服的話,裡面是不是不要穿太多就會很暖和了!只要穿了貼身內衣和薄毛衣就好
但也不能 過少因為過多穿衣不可過於保暖,不要穿得太厚太多。因為衣服穿的太多太厚,不容易散熱,一旦體溫出現變化,很容易受涼感冒。此外,衣服穿的太多太厚,會降低人體抗寒能力,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人反而更易生病。微寒可以刺激人體,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人體全身臟腑氣血的運行,可增強機體的抗寒能力,過少容易感冒穿的要適應最好
C. 厚羽絨服還是薄的羽絨服
厚的和薄的羽絨服,看你當地的天氣預報,如果天氣很冷的話肯定是厚的啦,一個相對南方的話就穿比較薄一點,就是比較修身,不會這么看上去這么肥胖大個。
D. 冬天很冷的時候,羽絨服里是穿薄毛衣還是厚
在寒冷的季節,羽絨服應該內搭厚款的羊絨衫,就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暖效果。
我們要學會隨著溫度變化,來增減衣服厚度。
E. 羽絨服是選擇厚的好還是薄的好呢,怎麼穿更保暖
很高興為您解答
在羽絨服的選擇上還是很有講究的,從品牌、價格、長短、薄厚等方面考慮,既然題主已經說明薄厚,下面就來分析一下
關於薄款的,薄款的羽絨服適合深秋初冬,開春這樣的季節穿,輕便且在保暖上也很好,不至於穿得很臃腫。當然這種羽絨服也適合戶外的一些運動,一般也適合南方的一些城市
厚實的羽絨服則更適合深冬,保暖效果更佳,需要頂風出門、上下班的最佳,如果只是待在辦公室,薄款最佳。
至於說怎麼更保暖,這個真的需要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季節來定
F. 羽絨服買輕薄的,還是買加厚的
羽絨服並不是越厚重越保暖,羽絨服的一大優勢就是輕盈、保暖,如果選擇一個厚重的羽絨服,反而不保暖,還不如棉服,至少便宜些。
因此在選擇羽絨服時,只要該款式羽絨服的充絨量處於正常充絨范圍內就可以。
一般來說,輕薄羽絨服充絨量在100-150g,150-200g的羽絨服就已經很保暖了,
充絨量在200g以上的羽絨服,保暖性在北方過寒冬都完全沒問題了。
當然這么說並不嚴謹,衡量羽絨服的保暖性還涉及另外兩個重要指標——
含絨量和蓬鬆度。
在解釋這兩個指標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一下:
保暖的本質什麼?
正確答案是:空氣!
你肯定會想:什麼,保暖靠空氣?
是的,你沒看錯。
我們先解釋一下:
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衣服里的填充物能夠留存空氣,因而就形成了無數的空氣隔離層。
正因為能留存空氣,衣服才能減少我們身體熱量的散失,起到保暖的作用。
不同物體傳導熱的本領不同,善於傳導熱的物體叫做熱的良導體,如金屬類;不善於傳導熱的物體叫做熱的不良導體,如空氣、木頭、棉花等。
既然是留存空氣,那不同填充物能留存的空氣多少就有很大的區別。
就拿羽絨服來說,
判斷羽絨服保暖性有幾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含絨量、蓬鬆度與充絨量。
充絨量已經解釋過,下過重點說說前兩個指標。
含絨量:就是絨子和絨絲在羽絨羽毛中的含量佔比。
羽絨服上標注的含絨量是90%、80%、70%、60%,那剩下的10%、20%……一般就是羽絲、損傷毛等雜質。一般來說,含絨量越高,羽絨的純度就越高,羽絨服的保暖性也會越好。
蓬鬆度:是指每一盎司的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
翻譯過來就是,羽絨用很小的重量撐起了很大的體積,存住了更多的空氣,因而也就形成了一個更大的空氣隔離層,從而達到保暖的效果。
以同樣含絨量90%的鵝絨來做對比,
600蓬、700蓬、800蓬……蓬鬆度越高,羽絨的絨絲越長,羽絨的體積也就越大,所儲存的熱空氣也就越多,從而達到更好的保暖性能。
G. 一個摸著很薄的羽絨服和一個摸著很厚的棉服,哪個更暖一些呀
要看你裡面還要穿多少衣服了吖?!
而且還是要視個人的體質,有些人怕冷有些人不怕冷~~
一般的棉服填充的都是棉花或化纖,羽絨服都是填充的鴨絨,鴨絨的含量越高越保暖。一般在同檔次的前提下當然是羽絨服保暖性更好~\(≥▽≤)/~啦啦啦~
我個人還是認為羽絨服比較保暖~~
H. 穿羽絨服是不是裡面穿薄點比較暖和
衣服也是有溫度的。
比較厚的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相當於6℃,稍厚的彈力絮棉衣是5℃,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4℃,抓絨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2℃,薄的棉毛衫是1℃等,若溫度為22℃,那麼穿一件短袖T加一件薄外套就可以:22+1+3=26,控制在26℃就可以。
I. 冬天很冷的時候,羽絨服里是穿薄毛衣還是厚毛衣
這個要看怎麼考量了,很冷的冬天肯定要選擇暖和的毛衣了。雖然人們概念中一般是厚的較暖和,但現在也有薄的羊絨衫之類的,比較貼身還暖和;有的厚厚的針織毛衣反倒不怎麼貼身,而且有的看起來還比較臃腫,對愛美的人尤其是女性來說是不受歡迎的。
建議選比較貼身舒適的毛衣,「三層單抵過一層棉」,可根據自身的抗寒性來選擇,不臃腫又美觀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