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男裝百科 > 襯衫歷史

襯衫歷史

發布時間:2022-07-02 15:15:48

㈠ 法式、意式、美式、英式襯衫各有什麼特點

一、法式襯衫:以漂亮的疊袖和袖扣著稱,主要用於搭配正裝和禮服。法式襯衫有六大基本特點:即高領、領撐槽、法式翻疊袖、法式門襟、貼身剪裁、無前胸袋和後褶。

二、義大利式襯衫屬於傳統歐式服式中較為貴族化兼有浪漫氣質的一種襯衫,主要用於搭配正裝,典型的紳士正裝襯衫之一。意式襯衫和法式襯衫一樣成為傳統歐洲紳士最常穿用的襯衫。

三、英式襯衫從款式上來說也是日常款式,外觀較意式和法式相對簡單。市面常見的襯衫款式多的是帶有美式的風格,如較大的袖肥度,寬松的衣身尺寸,所以真正講究剪裁的英式襯衫很難見到。英式襯衫從款式上來說屬於正裝襯衫。

四、美式襯衫的特點比較寬松,袖肥身肥,不講究和身體曲線吻合的剪裁。標准美式襯衫的領子有領尖扣,以扣合方式來固定處於視覺中心的領子部位,是一種平民化的修飾方法。美式襯衫的款式嚴格來說不能算是正裝襯衫,而更適合做休閑度假或家居襯衫。

(1)襯衫歷史擴展閱讀:

法式襯衫是公認最為優雅高貴的襯衫,以漂亮的疊袖和袖扣著稱。是歐洲傳統的正裝服飾,法式袖專用的袖扣也被稱作是「男性的唯一首飾」,其建立於功能之上的裝飾性烘託了貴族式的奢華,因而半個世紀以來都是上流社會的必備襯衫。

嚴格來說,搭配正裝西服的都應是法式疊袖襯衫並且使用袖扣。正裝著裝規則:襯衫袖口應露出西服袖扣一英寸。從歷史來追朔,這並不是西服的穿著規則,而是襯衫的穿著規則。

男士襯衫按照設計風格簡單的可以分為:正裝襯衫、休閑襯衫、便裝襯衫、家居襯衫、度假襯衫。

正裝襯衫用於禮服或西服正裝的搭配。便裝襯衫用於非正式場合的西服搭配穿著。家居襯衫用於非正式西服的搭配,如配搭毛衣和便裝褲,居家和散步穿著,度假襯衫則專用於旅遊度假。

㈡ 尖領襯衫起源於15世紀,尖領襯衫的好處是什麼

引言:隨著現在服裝製造業的發展越來越多,新潮的服飾層出不窮,人們對於衣服款式的選擇也多種多樣,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往復古方向進行,穿著搭配,慢慢的社會上也流行出了一股復古風潮,在現代文化與古代文化的交匯過程中,越來越多種的搭配被人們所學習。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尖領襯衫起源於15世紀,尖領襯衫的好處是什麼?

三、好處

尖領襯衫適合運動風,商務風搭配,同時尖領襯衫也更加具有美感與復古感,在雜志封面和模特界我們都能看見身影。無論是在做內搭還是單穿都可以,而且尖領襯衫有很多種可以進行選擇,通勤時候穿著,大家在選擇的時候最好選擇純色基礎款,不要多太多的花紋和其他的顏色,這樣穿著起來更加落落大方。

㈢ 格子襯衫的歷史趣聞

圖案種類
第一種
蘇格蘭紋Scottish pattern歷史悠久的蘇格蘭格紋仿若一部大英帝國的史書,在英國蘇格蘭格子注冊會記載著幾百種不同的格子圖案,有的以家族姓氏命名;有的是只有政府才能使用的格紋被稱為「政府格」;也有專門為王室貴族定製的格子被稱為「貴族格」,比如格倫厄克特格子(Glenurquhart Plaid)和威爾士王子格(Prince of WalescheCK)。後者得名於「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他在作為威爾士王子期間非常喜愛這種格子,因此得以流行。
特點:紋路變化多端,可繁瑣可簡單,看似普通卻因人而異。要領:應根據自身體型和氣質選擇不同的紋路,身形偏矮胖的人切忌此款紋路。
第二種
馬德拉斯紋Madras Plaid馬德拉斯紋起源於19世紀殖民地時期的印度東南部城市清奈,當時出於對英國蘇格蘭格紋的喜愛,當地人將其改進。用植物染料在疏鬆的棉織物上染上格紋、條紋、棋格紋,並在色彩里加入帶當地特色的亮黃色、橙紅等鮮艷的色彩。由於是植物染色,所以每次洗滌後的掉色會促成產生一種新面貌的美感。在1930年時經由襯衫製造商傳入美國,並開啟了「只要你一洗這種衣服,就會產生奇跡。」的經典廣告佳話。1960年在國際上更是引發了一場名為「流血的馬德拉斯」的時髦風潮。隨後逐漸被實用樸素主義的黑白灰素色風潮蓋過,近年來的懷舊風再次帶出眾人對馬德拉斯紋的厚愛。
特點:紋路結構簡單,大方易搭,屬入門級格紋。要領:幾乎算是易搭百搭,只是稍微注意下膚色和格紋顏色的匹配度。

㈣ T恤的歷史發展

T恤衫又稱T形衫。起初是內衣,實際上是翻領半開領衫,後來才發展到外衣,包括T恤汗衫和T恤襯衫兩個系列。關於T恤衫名稱的來歷一直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17世紀在美國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卸茶葉的碼頭工人
都穿這種短袖衣,人們把「Tea」(茶)縮寫為「T」,將這種襯衫稱為T-Shirt即T恤衫;第二種說法是在17世紀時,英國水手受命在背心上加上短袖以遮蔽腋毛,避免有礙觀瞻;還有一種說法是由袖與上身構成「T」字形,即其衣為T形縫合領,故此而得名。1913年,美國海軍規定水兵工作服內穿水手領短袖白色汗衫,其原因之一是為了遮蔽水手們的濃密胸毛。T恤衫所用原料很廣泛,一般有棉、麻、毛、絲、化纖及其混紡織物,尤以純棉、麻或麻棉混紡為佳,具有透氣、柔軟、舒適、涼爽、吸汗、散熱等優點。T恤衫常為針織品,但由於消費者的需求在不斷的變化,設計製作也日益翻新,因此,以機織面料製作的T恤衫也紛紛面市,成為T恤衫家族中的新成員。這種T恤衫常採用羅紋領或羅紋袖、羅紋衣邊,並點綴以機綉、商標,既體現了服裝設計者的獨具匠心,也使T恤衫別具一格,增添了服飾美。在機織T恤衫面料中,首選的要數具有輕薄、柔軟、滑爽等特點的真絲織品,貼膚穿著特別舒適。採用模擬絲綢的滌綸綢或水洗錦綸綢製作的T恤衫,如輔之以鑲拚術,使T恤衫增添了特殊風格和藝術韻味,深受青年男女的鍾愛。此外,還有由人造絲與人造棉交織的富春紡,經特殊處理的桃皮絨滌綸模擬絲綢,經紗洗的真絲綢、絹紡綢都是T恤衫選用的理想面料,物美價廉的純棉織物更成為T恤衫面料的寵兒。它具有穿著自然、輕松以及吸汗、透氣、對胳膊無過敏反應,穿著舒適等特點,在T恤衫中所佔比例最大,滿足了人們返璞歸真、崇尚自然的心理要求。
時尚潮流
由於T恤衫是人們在各種場合都可穿著的服裝,款式上也略有變化,如在T恤衫上作適當的裝飾,即可增添無窮的韻味。採用油性簽字在淺色的T恤衫上用英文字母或漢語拼音字母寫上自己或心中偶像的名字,也可畫上幾筆簡單而充滿情趣的簡筆畫,顯得瀟灑而別致。也可採用五彩毛線在T恤衫的兩只袖上挑出斑斑點點的小碎花或是簡單的幾何圖形,顯得別有情趣。還可以把兩件花色迥然不同的T恤衫縱向剪成兩半,互換後再拚縫起來,可形成特殊的風格。把不再穿著的舊T恤衫下沿剪下一圈,可作發帶使用,飄逸在青少年婦女的頭上,更加顯得活潑可愛,充滿浪漫主義的情調。通過這些加工製作,可使T恤衫增添無窮的魅力。既時尚,又有趣,成為當今一大潮流。
據資料記載,T-shirt最早出現在古羅馬時期。在古羅馬的硬石餐廳里,展示著愷撒大帝曾經穿過的一件T-shirt,公元79年,龐貝火山爆發,把這家餐廳掩埋了。現代T-shirt的真正歷史還不到100年。T恤是「T-shirt」的音譯名,保留了英文起首字母「T」。不管來源如何,T-shirt一詞真正問世是上世紀20年代的事,當時韋伯詞典第一次將T-shirt收錄其中。因為這個中英文的混血兒詞彙聽上去並不那麼富有異國情調。也許是因為T恤過深地潛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對於司空見慣的東西人們往往容易忽視,輕輕提醒一句,便驚覺原來隱藏在簡簡單單的身邊物體里的故事竟是這樣饒有興味。
第一縷浪漫
春夏時節,當街上花哨T恤衫如雲飄過,有誰想得出,T恤最初原是干粗重體力活的工人們穿用的內衣。一般而言,男人們的T恤有點像如今女人們的文胸,並不輕易裸露,只是當它與無袖的連身工裝褲配穿時,才露出一些它的真面目,在20世紀初葉,服裝公司的產品目錄上T恤僅僅是作為內衣來推銷。到1930年,雖然作為內衣的形象並未發生多大的改變,但顯然人們已經開始試著把T恤穿在外面,這就是人們所聽到的「水手衫」,水手們穿著T恤出海遠航,蔚藍的海洋與明凈的天空為它塗抹上第一縷浪漫的色彩。
偶像機緣
當這種絲毫不起眼的無領短袖針織衫,有朝一日與大明星馬龍·白蘭度一同在銀幕亮相時,興奮的影迷頓感驚訝不已,1974年12月3日《慾望號街車》在紐約首映。吸引人心的不僅是馬龍·白蘭度那略帶粗野的男子漢氣概和笑起來壞壞的眼神,還有那件朴實無華的白色T恤,此劇導演埃列·卡茨恩曾經玄機莫測且不無得意地透露,白蘭度的T恤形象並非事先精心設計而完全是得之於一個偶然。原來只因白蘭度偶然之中穿著它來排演……
隨著1951年《慾望號街車》在全美公映,白蘭度的白色T恤形象變得舉國同名,柔軟體貼的T恤衫把男性美從呆板、單調、循規蹈矩的傳統上流品位的著裝中解放出來,陽剛的身形展現在亦驚亦盲的視野之中,一時間成為全美乃至全世界的摹本。
叛逆英雄
20世紀50年代是美國文化配合好萊塢電影進軍世界的光輝時代,無形中促成了T恤風潮的國際性蔓延。T恤與牛仔褲、黑色皮夾克共同塑造了一種深深影響年輕一代的叛逆英雄形象,代表著對傳統禮節、上流品位的極度藐視和摒棄。詹姆士·迪恩在電影《阿飛正傳》中身穿T恤衫,微微立起外套衣領的扮相,成為崇尚叛逆的青少年心目中的偉岸英雄。此外,影星亞特·卡尼在白色T恤衫外面套一件黑色馬甲的滑稽相,也使人們更加深了對於T恤與平民之間的親密關系的理解,隨後一系列表現反叛青少年題材的電影紛紛採用T恤著裝,由此使T恤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獨特個性,烙上分支文化的印記。雖然叛逆角色往往便是真實生活中被壓抑的性格的預先釋放,但在影片中受到熱烈歡迎是一回事,能否被主流社會所欣賞和仿效又是另外一回事。 T恤其實直至在影壇尋找到脫離「銀幕無賴」的角色之後,才開始被少數男性採納為日常裝,它的舒適、衛生也逐漸得到人們稱許。
別樣瘋狂
T恤的大規模流行風潮始發於20世紀70年代。1973年《婦女時裝日報Wear Daily》聲稱T恤是當年反文化的首席發言人。1975年據載有4千8百萬件印花T恤充斥於美國大大小小的服裝市場,並在此後的多年中保持了這一勢頭。T恤衫上的圖案與文字只要想得出就能印上去。幽默的廣告、諷刺的惡作劇、自嘲的理想、驚世駭俗的慾望、放浪不拘的情態都藉此發泄無遺。對於這種似乎是無可遏止的風潮,也曾有人搜文尖刻地批評企圖以T恤的文案來達到某些目的的做法太小兒科。作者諷刺地寫道:「如果連你的話人家尚且不樂意聽,又如何指望他們聽你的T恤話呢?」
不管怎樣,一撥接一撥的青年成長起來,對T恤的熱情卻未消淡過,T恤印花的千奇百怪一點也不比往昔遜色。從T恤的材質而言,形形色色的超細纖維,高彈纖維及高分子合成物已經取代了最初的單一的棉質。穿用T恤的人擴展到各個年齡層,同時也深為女士們所青睞。 20世紀50年代--60年代人們為了追求舒適、隨意使服裝的功能性和類別變得模糊化,從而產生了休閑服裝。何謂休閑服裝?指下班後業余時間及閑暇時間穿用的服裝之總稱,包括鄉村服、海濱服、旅遊觀光服、健身運動服等。是具有輕松、簡潔、無拘無束特點的服裝。T恤衫就包含在其中,生活中人們也稱其為「文化衫」。T恤作為休閑服出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它的反傳統文化、反體制的象徵意義已經褪色,T恤與牛仔褲、夾克衫固然是天生的好搭檔,但穿在便裝西服裡面也並非不適宜,你已列數不清T恤能與什厶樣的衣服相配,而它不能搭配的是什麼,T恤是大眾化的。洋溢著平民氣息。1998年抗洪賑災的演員大多用T恤作為演出服,以示與災區人民共患難之心。T恤又是最時髦的。CK、Ralph Lauren多次以T恤男模為時裝廣告形象。街上染著頭發、穿松糕菇、戴G-shock表的女孩也喜歡穿一件短小緊身的迷幻色T恤。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印花的、新型纖維的T恤如何倡導時尚,白色棉質的T恤依然十分搶手,尤其在80年代的某個時期。據說,白色T恤令人回想起50年代,令人青春時光永久縈繞於懷。
早期的T恤衫是寬大的造型,搭配著短裙、短褲或牛仔褲,整個組合顯示出健康、向上充滿活力的感覺。近幾年,流行的是合身的小T恤,它取代了大T恤,與短裙、超短褲、緊身褲親密相伴,共唱出夏季服裝的主旋律。這種結合能充分地展示出女性秀美的體形,特別是露腹式T恤,更能展示青春與健康的活力,是夏天的流行風采。

㈤ 給介紹一下Polo衫 的歷史

Polo衫簡介
在polo衫問世之前,打網球是穿著傳統襯衫、連襪褲並打上領帶的。後來由Polo Ralph Lauren推出的款式大受歡迎成為定番,並藉此將此衣型引介到馬球界和其他運動界以至休閑穿著,才因此叫做Polo衫,也稱為高爾夫球衫(golf shirt)。而大多數人經常單由字面去推敲其意兒造成誤解。以下是前版本的錯誤解釋:Polo是一種貴族高級馬球運動的英文。而Polo衫原本是貴族打馬球的時候所穿的服裝,可能是因為舒適,他們喜歡穿著有領子的短袖衣服。久而久之就被人們稱作是"polo shirt"(polo衫),後來廣為大眾喜愛,所以演變成一般的休閑服裝。

發源
澤西衫 Polo衫發源於19世紀。最初系由精紡羊毛編織,由於編織地點在英倫海外的澤西島上,因此最早叫作澤西衫(jersey shirt,也是運動衫的代名詞),它用於足球、劃船和其他運動的穿著。為什麼這種運動衫進入馬球運動呢呢,那麼有必要了解一下馬球運動(Polo)的發展史:
成型
英倫馬球衫 馬球運動(Polo)應發源於唐太宗時期的中國,在後來的幾個世紀內流傳到西方。它的名字則來自於印度,在印度當地,人們玩耍一種藏語中名叫pulu的木球。後來,作為印度佔領者的英國人將這個運動帶回了大不列顛。 在維多利亞時代, Polo運動套裝包括:白色法蘭絨長褲、白色網球針織衫(為的是引起出汗)和一件領口整齊的白色襯衫(後來為了領口在外將襯衫用扣子扣上) 後來,澤西衫漸漸代替了舊式Polo襯衫,新的襯衫頸部朝下,有著折領或翻領以及長袖,5粒扣子訂在衣領前部正中。這種新的襯衣長期盛行於以Richmond公園以及英國馬球總會代表的馬球領域。
普及
從網球、馬球、高爾夫、帆船運動衫到大眾休閑運動服 1926年,Lacoste的藝術家朋友Robert George為他設計了鱷魚徽章,Lacoste在一件運動夾克上擁有了自己的標記。1929年Lacoste決定將他的運動衫以這個著名的商標行推廣。 1933年,Lacoste與當時法國最大的針織企業總裁安德烈-吉利埃合作創建了公司。該公司主要生產Lacoste原先為自己設計的、帶有鱷魚標志的針織襯衫,以及其他一些適合網球,高爾夫,帆船運動的襯衫。Lacoste開創了將商標標志設於服裝外部的先河。這樣做法隨後得到了各大品牌的紛紛仿效。1933年,鱷魚衫在法國公開銷售,立刻成為30年代流行的男裝,1952年鱷魚衫銷往美國,連艾森豪威爾總統也開始在他的高級高爾夫比賽運動中穿著鱷魚衫。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鱷魚衫更加普及流行,在男士、少年、兒童中「鱷魚」是優良品質的標志,擁有鱷魚衫是一種身份的表示,他們穿著的方式各異:下擺拽出來;羅紋領敝開立起;八十年代,領子又翻下來,紐扣扣上;女性亦可穿男性同伴服裝。鱷魚衫是美國中產階級衣櫥里的主要款式,也是網球衫和馬球衫(Polo衫)的通用詞。

㈥ 襯衫的由來

襯衫的起源 在中國的興起
中國周代已有襯衫,稱中衣,後稱中單。漢代稱近身的衫為廁牏。宋代已用襯衫之名。現稱之為中式襯衫。 襯衫原來是指用以襯在禮服內的短袖的單衣。即去掉袖頭的衫子。在宋代便是沒有袖頭的上衣,有襯在里邊短而小的衫,也有穿在外面較長的衫。如在《水滸傳》之《林教頭風雪山神》中,林沖「把身上的雪都抖了,把上蓋(上身的外衣)白布衫脫將下來」便是一例。在古代的時候,婦女們穿得短上衣叫「衫子」,又叫「半衣」。唐朝文學家元稹在《雜憶》詩中便有「憶得雙文衫子薄」的詩句。 清末民初之際,由於歐風東漸,人們便開始穿西裝,把襯衫穿在西服的里邊,作為襯衣,上系領帶中間開口,一般都是五個紐扣。
在歐洲的歷史
公元前16世紀古埃及第18王朝已有襯衫,是無領、袖的束腰衣。14世紀諾曼底人穿的襯衫有領和袖頭。16世紀歐洲盛行在襯衫的領和前胸綉花,或在領口、袖口、胸前裝飾花邊。18世紀末,英國人穿硬高領襯衫。維多利亞女王時期,高領襯衫被淘汰,形成現代的立翻領西式襯衫。19世紀40年代,西式襯衫傳入中國。襯衫最初多為男用,20世紀50年代漸被女子採用,現已成為常用服裝之一。

㈦ 格子襯衫的歷史、由來、發展趨勢

襯衫 chèn shān(英文:shirt)
襯衫是穿在內外上衣之間、也可單獨穿用的上衣。
中國周代已有襯衫,稱中衣,後稱中單。漢代稱近身的衫為廁牏。宋代已用襯衫之名。現稱之為中式襯衫。
襯衫原來是指用以襯在禮服內的短袖的單衣。即去掉袖頭的衫子。在宋代便是沒有袖頭的上衣,有襯在里邊短而小的衫,也有穿在外面較長的衫。如在《水滸傳》之《林教頭風雪山神》中,林沖「把身上的雪都抖了,把上蓋(上身的外衣)白布衫脫將下來」便是一例。在古代的時候,婦女們穿得短上衣叫「衫子」,又叫「半衣」。唐朝文學家元稹在《雜憶》詩中便有「憶得雙文衫子薄」的詩句。
清末民初之際,由於歐風東漸,人們便開始穿西裝,把襯衫穿在西服的里邊,作為襯衣,上系領帶中間開口,一般都是五個紐扣。
襯衫象現在一樣,作為表面穿著、擁有多種穿法之前,常常只被作為配角。襯衫的角色,從貼身內衣到中衣的演化,要追溯到男性服裝中出現上衣和馬甲的1600 年代後期。產生了襯衫在馬甲下面,上衣中間的穿法,這在現代的套裝風格很常見。也可以說,領子和袖口從上衣露出的風格,是這個時候確立的。
進入了1700 年代以後,腰身和袖子肥大而舒適的襯衫開始出現了。可以見到襯衫前面的開衩部分和胸部的裝飾花邊荷葉邊裝飾。袖口上也同樣是荷葉邊,穿起來手腕被荷葉邊的花邊蓋住,這是當時最地道的貴族穿法。
上衣和馬甲固定下來之後,襯衫的存在感變得很薄了。但上流社會賦予了他新的意義。保持襯衫的清潔,穿雪白襯衫,被認為是新的身份象徵。「不在襯衫上用香水,擁有很多上等的亞麻襯衫。在有純凈的流水和空氣的田園村舍洗滌衣服」成為紳士們的美學宣言。這對沉浸在香水和體臭中的襯衫來說,算是一場大革命。是否擁有各種各樣的襯衫,是否捨得在襯衫上花錢,是否保持襯衫的清潔,也成為判斷其社會地位的主要依據。
1850年的時候製作的襯衫(長 94cm)(寬 71cm)半寬約2cm 小立領,後中心訂扣子。對於前身的左右排列細小的塔克,中央(裝飾扣)的3個,袖口雙層袖口。門襟上很硬的漿 。扣子向大頭釘一樣適合,也有寶石裝飾的樣式。
1800年代後期,領子幾乎和耳朵一樣高,顏色雪白的款式。替換的領子也有出售的了,多為領高 10cm ,也出現了12cm 的高領襯衫。在倫敦留學時夏日漱石所說的,替換領子-HIGH COLLAR,時髦的、穿著西裝的男性,就是這個時代。在日本也和歐洲同樣,要說「HIGH COLLAR」也是袖口從上衣袖口露出來1cm左右。
1900年的時候,在美國,黑與白、紅與白、淡紫色與白色,大的條紋花型很流行。胸上有了雙拼色的高領襯衫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
1906年是從禮服式襯衫和顏色等的豎領開始,折返型的領子是很普遍的。
1916年脫卸式的領子開始走俏。
1914年是翻邊脫載式的領子的亨利襯衫流行了。
1917年象柔領襯衫在市場開始大行其道。那種風格的大部分是領腰較低的款。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當時由於景氣,絲制襯衫大流行。這股熱潮到1921年還在繼續。
1928年是有色的襯衫開始抬頭。長青藤聯盟的普林斯頓色彩有了以前不被看好的那樣多樣性。
隨後,伴隨著第二次產業的發展,白領階層增加,作為紳士、商務人士的標准風格西服樣式也確定下來。襯衫在配合西服和領帶中以白色為中心逐步推進,素材也由棉開發出化學纖維。防縮、防皺等機能性加工也隨之得以發展,價格也降低,逐漸使襯衫這一服飾走入到平常老百姓的家中,成為大眾化的服飾。這類襯衫的特性是材料更易打理,甚至終身不用熨燙。另一方面也揭開了襯衫品牌化及細分的序幕,使用高級純棉布料和量身定製的高級襯也逐漸出現,這類襯衫更注重襯衫自身的面料以及製作的工藝,面料更加的考究,工藝更加的復雜用以滿足中產階級以及那些追求品位及品質生活的人群。這樣,襯衫發展到現代就逐漸形成了大眾化、品質化的兩極分化。

㈧ 中老年襯衣與青年襯衣區別

1、正式場合
正裝的套裝是素色的,通常以黑色、藏藍色、灰色、深咖啡色為主。所以正裝襯衣也應該是純色無條紋的襯衣,顏色多為白色或淡藍色,而白色比任何顏色都更正式一些。正裝襯衣的領型有大尖領、尖領、平角等,通常不宜選用領子上有明扣的,也不能選用那種立式無翻領的襯衣。

2、非正式場合
即便是在英國這么傳統的國家,也有許多行業在「改革」嚴謹的穿戴習慣。特別是在IT等新興行業的引領下,全世界的不少公司在周五,甚至日常工作時間,或者外出公乾的路途中,都在推行「半正式」著裝。

3、晚宴酒會
特別隆重的酒會上,最好著黑色西式套裝,可以搭配優質絲綢面料的白色襯衣,配色彩鮮艷一些的領帶。假如不選擇絲綢襯衣,至少也應該選擇法式袖口(即翻袖口、用袖扣的)襯衣,打配好袖扣和領帶的色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襯衣

襯衣和襯衫不是一個意思,人們常說的襯衣的意思一般是搭配外套襯在外套內的衣服也是老百姓的俗稱,襯衣包含很多種類的衣服比如襯衫,嚴格的說襯衫就是襯衫沒有別的名詞稱呼,不管是幾錢元的頂級品牌襯衫還有幾十塊的襯衫都統稱襯衫,襯衫的種類很多休閑襯衫、商務襯衫、時尚潮流襯衫、很多種。

襯衫是正式西服所要穿的那種,一般都會比較貴。襯衣,也可以叫做秋衣,也就是類似保暖內衣那一種

正裝襯衫和休閑襯衫的區別
【篇一:正裝襯衫和休閑襯衫的區別】
謝邀。
關於正裝襯衫的選購知乎已經有很多非常好的答案了。可以跳至這個基本上講的都是正裝襯衫的選購。
我也在知乎上寫了很多篇幅的襯衫內容。結合這些內容講一下吧。比較長,供有耐心的讀者閱讀。
寫在前面的話首先正裝襯衫一百年來沒有很大的變化。一件好的正裝襯衫的標準是有跡可循的。在中文語境裡面,正裝、商務裝概念基本上是等同的。正裝往往是指在非常正式的場合:典禮、西式宴會、正式會談等穿著的服裝,對應的英文是dress或者formal,正裝襯衫主要指搭配西服套裝(suit)的襯衫;而商務裝是指在商務談判,通勤中穿著的服裝。對應的英文是business(shirt)。
我國每年約生產11億件襯衫,是名副其實的襯衫生產大國。但是多年來關於襯衫的穿著習慣,一直沒有很好的和國際接軌。民國時期積累的很多傳統在文革時期消失殆盡。2005年後,隨著國人百姓逐步能把視野放之世界,消費者對襯衫的要求也越來越理性,越來越講究。
我個人比較欣喜的看到,國人對服裝包括襯衫的理解越來越深入,相信未來,中國服裝業會出現非常優秀的襯衫品牌。我個人也在為此努力著。
/襯衫的歷史/
襯衫從羅馬時期就有了雛形,到14勘誤/門襟基本逃不出以下兩種,其他的變化均是時裝的演繹。英意美是西方男裝文化的牽引者,日本和韓國在亞洲本地化方面走在前頭。日本襯衫品牌穿休閑襯衫時不要忘記配襯卡其布、細帆布等

區別如下:
1、兩者的外形樣式不同。
T恤是一種沒有衣領、不用扣子的短袖,而襯衫則在前面有一排扣子,而且有衣領。
2、兩者的製作面料不同。
T恤常用針織手法製作,有彈性,穿著舒適輕松。而襯衫的製作是利用梭織,基本沒有什麼彈性,穿著較為緊致。
3、兩者穿著季節不同。
T恤大多是短袖,適合炎熱的夏天。而襯衫是長袖,可以抵禦一些寒冷,做外衣穿時適用於開春和早秋,做裡衣穿時,則適用於晚秋和早冬。
4、兩者適合的場所不同。
T恤適合輕松舒適的家庭氛圍,而襯衫則適合正式的辦公場所。

(8)襯衫歷史擴展閱讀:T恤的大規模流行風潮始發於20世紀70年代。1973年《婦女時裝日報Wear Daily》聲稱T恤是當年反文化的首席發言人。1975年據載有4千8百萬件印花T恤充斥於美國大大小小的服裝市場,並在此後的多年中保持了這一勢頭。
T恤衫上的圖案與文字只要想得出就能印上去。幽默的廣告、諷刺的惡作劇、自嘲的理想、驚世駭俗的慾望、放浪不拘的情態都藉此發泄無遺。
襯衫原來是指用以襯在禮服內的短袖的單衣,即去掉袖頭的衫子。在宋代便是沒有袖頭的上衣,有襯在里邊短而小的衫,也有穿在外面較長的衫。
如在《水滸傳》之《林教頭風雪山神》中,林沖「把身上的雪都抖了,把上蓋(上身的外衣)白布衫脫將下來」便是一例。在古代的時候,婦女們穿得短上衣叫「衫子」,又叫「半衣」。唐朝文學家元稹在《雜憶》詩中便有「憶得雙文衫子薄」的詩句。
清末民初之際,由於歐風東漸,人們便開始穿西裝,把襯衫穿在西服的里邊,作為襯衣,上系領帶中間開口,一般都是五個紐扣。

㈨ 襯衫的襯衫起源

中國興起
中國周代已有襯衫,稱中衣,後稱中單。漢代稱近身的衫為廁牏。宋代已用襯衫之名。現稱之為中式襯衫。
襯衫原來是指用以襯在禮服內的短袖的單衣,即去掉袖頭的衫子。在宋代便是沒有袖頭的上衣,有襯在里邊短而小的衫,也有穿在外面較長的衫。如在《水滸傳》之《林教頭風雪山神》中,林沖「把身上的雪都抖了,把上蓋(上身的外衣)白布衫脫將下來」便是一例。在古代的時候,婦女們穿得短上衣叫「衫子」,又叫「半衣」。唐朝文學家元稹在《雜憶》詩中便有「憶得雙文衫子薄」的詩句。
清末民初之際,由於歐風東漸,人們便開始穿西裝,把襯衫穿在西服的里邊,作為襯衣,上系領帶中間開口,一般都是五個紐扣。 英式襯衫
英式襯衫也從款式上來說也是我們最熟悉的款式。現今常見的大多數襯衫就是脫胎於英式,只是由於受到風行世界的美國文化輸出的影響,市面常見的襯衫款式更多的是帶有美式的風格,如較大的袖肥度,寬松的衣身尺寸,所以真正講究剪裁的英式襯衫很難見到。英式襯衫從款式上來說屬於正裝襯衫 。
美式襯衫
美式襯衫的特點和美式西服一樣,比較寬松,袖肥身肥,不講究和身體曲線吻合的剪裁。標准美式襯衫的領子有領尖扣,以扣合方式來固定處於視覺中心的領子部位。美式襯衫的款式嚴格來說不能算是正裝襯衫,而更適合做休閑度假或家居襯衫。
法式襯衫
法式襯衫是公認最為優雅高貴的襯衫,以漂亮的疊袖和袖扣著稱,主要用於搭配正裝。法式襯衫有六大基本特點:
一、法式襯衫的領子比普通襯衫要高8毫米以上,這樣才能確保襯衫領高於西裝領子一定的高度。
二、法式襯衫的領尖後面有一個暗槽,用於插入特製的金屬領撐,使領子保持挺直。
三、法式襯衫比美式、英式、義大利式都講究,就是鼎鼎大名的法式疊袖。法式襯衫的袖口有襯里的加厚部位比普通襯衫長一倍,長出來的部分穿時要翻疊過來,然後將需要合並的開口處平行並攏,用製作精美的袖扣穿過它固定。
四、法式襯衫剪裁講求貼身合體,背部是不會打褶的(完全靠剪裁來完成襯衫加寬效果),著意營造修長優雅的線條。它甚至還專門有收腰的修身款系列等多種體型款。
五、襯衫前襟,沒有前襟貼片,扣眼底布加固部分放在里側,不會有前襟貼片,不打領帶的時候看起來觀感更簡潔,這種前襟叫做法式前襟。
六、重美觀輕功能,所以左前胸也採用沒有貼袋的簡潔設計。法式襯衫是配正裝和禮服兼可的高級襯衫。
義大利式襯衫
義大利式襯衫屬於傳統歐式服式中較為貴族化兼有浪漫氣質的一種襯衫,主要用於搭配正裝,典型的紳士正裝襯衫之一。意式襯衫其獨有的米蘭袖雖然不如法式克夫袖使用普遍,但也因其在正裝史中的悠久歷史而和法式襯衫共同成為公認的正裝襯衫,和法式襯衫一樣成為傳統歐洲紳士最常穿用的襯衫。
意式米蘭袖和法式克夫袖一樣是雙折袖,和法式袖不同的是:
一、意式袖採用圓弧形外擺,這種傳統的袖口造型很有裝飾感,因而給襯衫及襯衫的主人賦予了浪漫氣質。
二、意式袖不使用袖扣固定,而仍然採用普通紐扣固定袖口,但一般情況下紐扣被翻袖遮蓋不易看到。
三、意式襯衫前襟和法式的明門暗襟不同,帶有前襟貼片。 簡單的可以分為:正裝襯衫、休閑襯衫、便裝襯衫、家居襯衫、度假襯衫。

正裝襯衫用於禮服或西服正裝的搭配。便裝襯衫用於非正式場合的西服搭配穿著。家居襯衫用於非正式西服的搭配,如配搭毛衣和便裝褲,居家和散步穿著,度假襯衫則專用於旅遊度假。 便裝襯衫用於搭配西裝外套,面料使用沒有定規,款式在傳統基礎上不變或略有設計變化,色彩花紋上極為自由。便裝襯衫搭配西裝穿著時是否配用領帶完全看自己的喜好和搭配效果決定。此外,作為一條特殊的規則,深色略帶光澤的便裝襯衫面料收到演藝工作者的喜愛,常被演員、設計師配搭西裝,用來做正式場合著裝。這種深色襯衫如果剪裁考究,搭配西裝既能保持紳士派頭,又顯得輕松帥氣,逐漸成為一些講究品味的年輕新貴的晚間便裝方式。
家居襯衫顧名思義是家居和散步穿著,所以款式以寬松的美式居多,花色上條紋、格子均可被廣泛採用。雖然面料以純棉純麻純毛講求舒適的質地為主,但由於其家 居用途並不過分講究高級質感或特殊效果。一般配搭毛衣和便裝褲。由於學院的著裝氣氛極為寬松,家居式襯衫也是許多學院學生和教授的日常活動衣著,搭配絨布西裝或其它非正裝面料的西裝時,西裝被稱之為「西裝夾克」。
度假襯衫以輕薄的純麻純棉或真絲質地面料居多,款式上完全沒有束縛,剪裁更加自由,衣領和袖口不使用襯布。受到殖民地時期文化和熱帶度假風潮的影響,度假襯衫一般以純麻為正統,可搭配同樣質地的度假西裝和西褲,以及針織服裝。 不同臉型在選購襯衫時,應注意以下差異:通常圓形臉的人,最忌諱穿半圓形荷葉領或緊扣所有紐扣的圓領襯衫;方型臉的人,應穿著如新月般的絲瓜領型襯衫,以柔化輪廓,切勿穿著立領或旗袍領襯衫;長型臉的人,建議穿著標准襯衫領,以免拉長臉部輪廓。倒三角型臉的人,建議穿著小圓領襯衫調和臉部稜角,切忌穿著過於細長的尖領襯衫;蛋型臉的人,介於長型臉與倒三角型臉之間,適合各領型襯衫。
異色領——品味型
白領子的素色或條紋襯衫,有的袖口也做成白色,領型多為標准領或敞角領,領尖形狀也頗多,通常為圓形,與佩茲利渦漩紋般配無比。選擇異色領的男士,在搭配上一定要注意協調,否則一不留神就會被歸為「沒品位」一類。
敞角領——浪漫型
左右領子的角度在120度—180度之間的領子。這一領型又稱「溫莎」領或「法式」領。只因當年「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最喜愛這種領子。新世紀浪漫風潮的回歸,溫莎領再度流行,但與之相配的領帶流行稍小的「准溫莎結」,於復古中反映近世代的精緻的現代思潮。
紐扣領——運動型
領尖以紐扣固定於衣身,原是運動襯衫,是所有襯衫中惟一不要求過漿的領型。這一領型多用於休閑格的襯衫上,如牛仔襯衫,多以方格花紋或波爾卡圓點圖案為主,面料採用一般結構的純棉織物或牛津紡,但也有部分商務襯衫採用紐扣領,目的是固定領帶,所以最好與細結絲制領帶相配合,以領帶只繞一圈的細結為佳。
長尖領——時尚型
細長略尖的領型,線條簡潔得體,具有新世紀服飾多元化的特點,對領帶不是很挑剔,抽象一點、卡通一點、稍稍艷麗的印花,古典型的條紋皆宜……盡情發揮其創意,尤其適於搭配最新流行的窄駁頭兩粒扣西服外套,時尚又內斂,極適於不喜張揚的都市白領。 在襯衫的選擇上我們要根據自己的身材的不同特點選擇不同的襯衫。比如你的脖子短的話就要選擇低領或者v型的襯衫,從而拉出脖子的比例;如果胸部較大的話,萬不可穿低胸或者有口袋的襯衫,因為會給人一種輕浮的感覺;選擇合適的身長的襯衫,塞入褲中,或者在腰前打個蝴蝶結都會給人一種淡雅的感覺。

㈩ 中國最受歡迎的服裝是什麼

我覺得中國最受歡迎的服裝是三種,第一種服裝是牛仔褲,第二種服裝是衛衣,第三種服裝是襯衣。

(三)、中國最受歡迎的服裝有襯衣。

襯衫的歷史也很悠久,是男人的第一層肌膚,是男生們最常穿的衣服。襯衣最開始是以內衣的形式出現的,如果一個人將襯衣外露如同現在的女生胸衣漏出,是非常不雅觀的事情。經過歷史的發展,紳士風流行,襯衫在配合西服和領帶中以白色為中心逐步推進, 變成了男士們必不可少的搭配單品,現在男士們也可以外穿各種樣式和顏色的襯衣。
你覺得中國最受歡迎的服裝是什麼呢?非常歡迎你到下面的評論區發表您的意見。

與襯衫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制服大美女迅雷下載 瀏覽:460
好看的秋款外套 瀏覽:385
清倉女裝品牌女裝走份 瀏覽:527
白短款開衫衣裡面怎麼搭配衣服 瀏覽:860
褲子26碼腰圍長多少 瀏覽:116
衣服扎褲子里 瀏覽:447
加長衣外套搭配圖片 瀏覽:702
粉紅色中長款羽絨服怎麼搭配 瀏覽:654
冰絲衣保暖嗎 瀏覽:460
黑色外套配天藍色褲子好看嗎 瀏覽:914
洗襯衫的韓國電影 瀏覽:152
男士內褲穿到什麼位置合適 瀏覽:354
蒙古帽子精品 瀏覽:299
巴西褲子的標准尺碼 瀏覽:653
麂皮風衣怎麼洗 瀏覽:469
黑色九分褲配什麼上衣男圖片 瀏覽:380
寶藍色中長款衣 瀏覽:574
散文初遇旗袍 瀏覽:802
粗錢織短袖衣起多少針 瀏覽:102
粉色大衣配顏色圍巾好看 瀏覽: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