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玉簪花的樣子(圖片)
我只知道玉簪花是紫色的,一串一串的,它的葉子可以入葯,是一種集觀賞與實用為一體的植物。
B. 關於「玉簪花」的古詩有哪些
1、玉簪 唐 羅隱
雪魄冰姿俗不侵,阿誰移植小窗陰,
若非月姊黃金釧,難買天孫白玉簪。
2、玉簪 宋 黃庭堅
宴罷瑤池阿母家,嫩瓊飛上紫雲車。
玉簪墮地無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3、玉簪 明 李東陽
昨夜花神出蕊宮,綠雲裊裊不禁風。
妝成試照池邊影,只恐搔頭落水中。
4、和凶監寺玉簪花 宋 劉過
得得尋芳聽自由,名花先佔八分秋。
鷺鷥折股晚風冷,姑射遺簪勝地幽。
霜葉皺痕羅扇薄,香苞破處雪衣柔。
一瓶一缽休岑寂,騎鶴腰錢豈易謀。
5、菩薩蠻·月夕對玉簪獨酌 元 劉敏中
遙看疑是梅花雪,近前不似梨花月。秋入一簪涼,滿庭風露香。 舉杯香露洗,月在杯心裡。醉眼月徘徊,玉鸞花上飛。
C. 玉簪花根的介紹
玉簪花根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根莖,具有消腫、解毒、止血等功效。
D. 玉簪花的相關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江南有座玉峰山,山下有個美而善良的牧羊姑娘叫玉兒。一天,玉兒姑娘在山上放羊,突然遇到一隻凶惡無比的豺狼要撲向羊群。正在這危急的時刻,青年獵手王強趕到了。他勇敢地與豺狼搏鬥,終於擊敗了豺狼,保護了羊群。玉兒感激王強的及時相救,更喜歡他的正直勇敢。她親手採摘了一朵白玉似的鮮花送給勇敢的獵手。王強也十分愛慕美而純潔的玉兒,深情地將這朵潔白元瑕的花兒插到姑娘的烏黑的發辮上。從此二人真摯相愛,沉浸在幸福之中。
誰知玉峰山後有一惡棍,他橫行鄉里,無惡不作。特別是只要聽說誰家的姑娘漂亮,他就千方百計要弄到手。被他殘害的姑娘已不計其數。當他聽說牧羊姑娘玉兒的美貌之後,更是饞涎欲滴。正在他想壞點子、歪主意,要把玉兒弄到手的寸候,玉兒得知此事,為了解除眾姐妹不再被惡棍迫害,她「主動」走進了惡棍家。她假意要與惡棍共同飲酒慶賀,卻在惡棍得意忘形、疏忽大意之時,偷偷取下王強親手給她插在頭上的那朵白花,將事前已藏入劇毒的白花泡進酒里,與惡棍同飲了那杯毒酒。惡棍當即死了,我們美麗的玉兒姑娘也不幸氣絕身亡。
王強得知玉兒姑娘隻身去惡棍家,知道這無異於羊入虎口。但等他身背弓箭,手拿獵槍趕到惡棍家,想要保護玉兒時,已晚了一步,玉兒已死去了。勇敢剛強的青年獵人,此刻卻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痛,他後悔自己晚到一步,未能再次保護玉兒,悲傷的淚水滾滾而流。他一直哭了九天九夜,眼淚哭幹了,從眼中淌出了一滴滴的鮮血。沒想到鮮血滴到玉兒臉上後,玉兒竟突然像剛睡著了似的醒了過來。王強一見高興極了,二人手挽手走出了惡棍家,從此不知去向。
不久以後,在玉兒曾經躺下的地方,長出了一種潔白如玉、花蕾猶如發簪的花。這花的葉兒特別大,顏色特別的嬌瑩碧綠,葉片是心狀卵形,葉基部就像一顆心兒。那綠葉襯托著潔白無瑕的花朵,特別的雅緻動人。人們看了都說:「這葉兒就是王強的心變的,它充滿了對玉兒的柔情與愛護之意,所以它特別的寬大又碧綠,它還在繼續保護玉兒呢。而花朵兒就是玉兒變的,它潔白無瑕又美麗動人,因為是王強親手給戴到玉兒頭上的,所以它長得像個簪子,它要永遠潔白如玉,永遠戴在玉兒頭上。」那濃郁的芳香,飄到所有關心王強和玉兒善良的人們那裡,告訴大家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人們特別喜愛玉簪,也許就是因這美麗的傳說的緣故吧。
傳說上官婉兒常喜花前讀書,尤愛在夏日的傍晚,伴著玉簪花的幽香,細細品味書中的辭章妙句。以上官婉兒為司玉簪花神是合適的。她的詩作也如玉簪花一樣幽怨傷感,是長期宮禁生活的哀吟。
E. 關於玉簪花的花絮是什麼
原產我國及日本。200年前傳入歐洲,因其花姿清幽,香氣文雅,轟動全歐洲,成為許多國家花卉的珍品。玉簪因其花苞形似古代婦女綰住發髻的簪子而得名。關於玉簪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傳說王母娘娘對女兒管教甚嚴,小女兒性格剛烈,自小喜歡自由,嚮往人世間無拘無束的生活。一次,小女兒赴瑤池為母後祝壽,想乘機下凡走一遭,不料心事被王母看穿,脫身不得。小女兒於是將頭上的白玉簪子拔下,對它悄悄說「你代我到人間去吧」。於是佯作醉酒狀,讓頭上的玉簪墜落凡塵。一年後,在玉簪落下的地方,長出了像玉簪一樣的花朵,散發出幽靜清新的香味,這便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玉簪。
F. 描寫古代女子玉簪的段落
1碧綠的翠煙衫,散花水霧綠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煙紗,肩若削成腰若約素,肌若凝脂氣若幽蘭。嬌媚無骨入艷三分。 看她折纖腰以微步,呈皓腕於輕紗。風髻露鬢,淡掃娥眉眼含春,皮膚細潤如溫玉柔光若膩,櫻桃小嘴不點而赤,嬌艷若滴,腮邊兩縷發絲隨風輕柔拂面憑添幾分誘人的風情,而靈活轉動的眼眸慧黠地轉動,幾分調皮,幾分淘氣,一身淡綠長裙,腰不盈一握,美得如此無瑕,美得如此不食人間煙火,
2.她今日隆裝盛飾了一番,淺粉色的百子刻絲旗袍,走起路來搖曳生姿,像是支在冬日裡綻放的桃花,嬌艷動人。旗髻上插著玫瑰紫的宮花,更映襯出膚若凝脂。她轉過臉看到自己,嘴角梨窩隱現,旗頭上栗紅的蕙穗隨著她的盈然一笑乘風飄揚。
3.素日里她不喜奢華,皆是素衣淡容。今天卻濃妝艷抹了番,煙眉秋目,凝脂猩唇,一掃適才的憔悴。一身玫瑰色銀鵲穿花旗袍,外邊搭了件水紅色菱緞背心,兩只金蝶耳墜掛在臉頰邊燦爛耀目,唯有簪在髻邊的白色茉莉,星星點點的透露出那一份清雅。此刻的她明麗動人,艷驚四座。
4.她身穿淺粉色的修身旗裝,凸現出她修長勻稱的身姿;那粉色極淡已經接近白色,但是卻很嫵媚,就似少女臉頰上最自然卻最誘人的紅暈;衣袖、襟前、袍角卻用素金色鑲了寬寬的邊兒,更襯出高貴之氣;衣上精細構圖綉了綻放的紅梅,繁復層疊,開得熱烈,看得讓人心裡也覺得熱乎;足上一雙同色的花盆底兒,緞子面兒上用珊瑚珠配著金線也是綉的紅梅,厚厚的鞋底里做著鏤空的小抽屜,盛著梅花香粉,走一步,地上就留一個盛開的紅梅花印記;頭發只盤了簡單的髻,後面一半仍是垂順的披散在腰後,右邊從頭頂到耳邊壓著用珍珠和紅色寶石穿的紅梅金絲鏤空珠花,蜿蜒盛開,更有幾朵開到了或是額邊、或是眼角、或是耳畔,那烏黑的頭發從間隙處露出來,更襯得「梅花」紅艷,而左側是那梅花琉璃釵,玲瓏剔透,渾然天成的紅色正好雕成了梅花瓣兒,下面墜著三股水晶珠和紅玉珠間隔的珠串,最下頭匯合在一起,懸著一顆東珠,竟有龍眼大小,更難得的是,那東珠的色澤竟泛出粉紅光暈;最外面罩著石榴紅織錦面的披風,一雙纖纖玉手大方的露在外頭,並不似旁的小姐夫人般藏在手窩窩里,左手上用打磨得圓潤的紅玉珠串,過中指交叉經手背到手腕裝飾著,襯得肌膚勝雪;領子是火紅的狐狸皮,襯著那嬌艷如春花的臉蛋兒;臉上還是不施粉黛,但卻用胭脂染了紅唇,顯得紅艷欲滴就如那頭上身上的紅梅;最吸引人的是眉心竟也有一朵怒放的紅梅!這些達官貴人見的女人多了,這梅花妝也見過不少,但卻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原來縱橫眉心的紅梅竟是用真的梅花瓣貼成的,雅意悠然、大氣婉約,遠比那些用胭脂花上去的來得嬌艷。而縱橫就似一支傲雪紅梅,瞬間使得在場所有的誥命夫人、親貴小姐們黯然失色了。
5一身水綠色的印花錦緞旗袍,圍著紅狐圍脖,腳上蹬著同色的皮靴,外罩件銀白色的兔毛風衣,頭上簡單的挽了個發髻,簪著支八寶翡翠菊釵,猶如朵浮雲冉冉飄現。通明的燈火勾勒出她精緻的臉廓,散發著淡淡的柔光,巧笑倩兮間,只覺玉面芙蓉,明眸生輝。
6一襲紫色的宮裝、圓澄的眸子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玫瑰色的唇瓣帶者嬰兒皮膚般的柔嫩、皮膚光滑白皙、絲綢班的長發柔順美麗、千萬青絲用紫玉簪挽起、一雙纖纖玉手大方的露在外頭,並不似旁的小姐夫人般藏在手窩窩里,左手上用打磨得圓潤的紅玉珠串,過中指交叉經手背到手腕裝飾著,襯得肌膚勝雪;領子是淡紫色的狐狸皮,襯著那嬌艷如春花的臉蛋兒;臉上還是不施粉黛,但卻用胭脂染了紅唇,顯得紅艷欲滴就如那頭上身上的紅梅;最吸引人的是眉心竟也有一朵怒放的紅梅!原來縱橫眉心的紅梅竟是用真的梅花瓣貼成的,雅意悠然、大氣婉約,遠比那些用胭脂花上去的來得嬌艷。而縱橫就似一支傲雪紅梅。。|
正紅朱漆大門頂端懸著黑色金絲楠木匾額,上面龍飛鳳舞地題著三個大字『風雅澗』。
天階夜色涼如水,窗內紅燭搖曳,窗外細雨橫斜,積水順著屋檐悄然滴落,在地面暈開一圈漣漪,似嘆息似挽留。我熄了燭火,推開吱呀的窗,抱著膝蓋坐在床沿,凝視窗外飄飛的雨絲。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
植綠菱而動微風,舒丹蓮而制流火
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背後是雕龍圍屏,方台兩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一條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上有一條巨大的雕龍蟠龍,從龍口裡垂下一顆銀白色的大圓珠,周圍環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金鑾寶座,梁材間彩畫絢麗,鮮艷悅目,紅黃兩色金龍紋圖案,有雙龍戲珠,單龍飛舞;有行龍、坐龍、飛龍、降龍,多姿多彩,龍的周圍還襯著流雲火焰。
"深宮"在故宮的最裡面,是太後、妃子們起居的地方,屋裡陽光充足,並有華貴的擺設,窗上都擺著鑲嵌鑽石的各式鍾表。每間屋裡都有一張華麗的床,床上的被褥疊得整整齊齊;桌子上還有一隻白色的蠟燭,蠟燭上刻著一條張牙舞爪的龍。屋內都是按以前的原樣擺設的。
宅
寂寞蓬蒿徑,喧喧湫隘廬。
屢逢長者轍,時引故人車。
孟母遷鄰罷,將軍辭第初。
誰憐草玄處,獨對一床書。
樓
百尺重城際,千尋大道隈。
漢宮井干起,吳國落星開。
笛怨綠珠去,簫隨弄玉來。
銷憂聊暇日,誰識仲宣才。
橋
烏鵲填應滿,黃公去不歸。
勢疑虹始見,形似雁初飛。
妙應七星制,高分半月輝。
秦王空構石,仙島遠難依。
G. 關於玉簪花的詩有哪些
《如夢令·牆角黃葵都謝》
年代: 元 作者: 許有壬
牆角黃葵都謝。開到玉簪花也。老子恰知秋,風露一庭清夜。瀟灑。瀟灑。高卧碧窗下。
《園中觀草木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木筆枝已空,玉簪殊未花,赬桐時更晚,春盡始萌芽。老人多感慨,俯仰悲歲華,兩曜如奔輪,疾去不可遮。城頭插雙旗,疊鼓催清笳。兀然一室間,不復過鄰家。午睡或至暮,亂發垂發發。所嗟瘦僧死,莫致茶山茶。
《西塍廢圃》
年代: 宋 作者: 周密
吟蛩鳴蜩引興長,玉簪花落野塘香。園翁莫把秋荷折,留與游魚蓋夕陽。
《戲詠玉簪花金線草二物》
年代: 宋 作者: 舒岳祥
金線草頭蜂展翅,玉簪花頷鷺生兒。窗前野草皆天巧,也有閑人為賦詩。
《體齋西軒觀玉簪花偶作》
年代: 明 作者: 李東陽
小園紆步玉堂陰,堂下花開白玉簪。浥露余香猶帶濕,出泥幽意敢辭深。冰霜自與孤高色,風雨長懷采掇心。醉後相思不相見,月庭如水正難尋。
H. 關於玉簪花的古詩
1鄭大惠(宋代)《玉簪花》
玉色瓷盆綠柄深,夜涼移向小窗陰。兒童莫訝心難展,未展心時玉似簪。
2李東陽(明代)《玉簪花》
昨夜花神出蕊宮,綠雲裊裊不禁風。妝成試照池邊影,只恐搔頭落水中。
3董嗣杲(宋代)《玉簪花》
石砌秋新展綠衣,綠衣涼矗嫩瓊飛。低抽葉面幾叢矮,高叢花頭二寸肥。
4李處權(宋代)《玉簪花》
秋露日以繁,秋氣日以清。愛此堂下花,色好香滿庭。藉之青玉葉,表以白玉英。
5李東陽(明代)《玉簪》
昨夜花神出蕊宮,綠雲裊裊不禁風。妝成試照池邊影,只恐搔頭落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