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穿的肥褲子是像闊腿褲或者喇叭褲那樣子的。
跳舞穿的肥褲子叫舞蹈闊腿褲,就跟闊腿褲差不多,褲腿寬松肥大型的,穿起來跳舞很舒服,飄逸的感覺。
基本介紹
舞蹈闊腿褲是一款擁有寬闊褲腳的褲子,從大腿處至褲腳上下一樣的寬度。寬松的輪廓,讓你看起來更加的簡潔大氣。造型與純正的喇叭褲相似性、中庸款款式、男女都可穿著。
闊腿褲更是問題身材MM的救星,幫你修飾不完美的腿型,貼身的款式又能束腰收腹,讓整體裝扮十分顯瘦。闊腿褲在中國開始流行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80年代的闊腿褲大多是輕飄飄的的確良或紗的質地,而且一般都很高腰。
現今流行的闊腿褲既有適合度假時穿的休閑款,也有適合各種正式場合的優雅款。平常生活中,闊腿褲看起來平易近人,搭配一雙舒適的平底鞋、一個柔軟的大手袋,給人一份恬靜、愜意的度假心情。如果想更有女人味一些,那就搭配一件蕾絲小背心,做一個浪漫的卷發造型,賦予闊腿褲嶄新的風格。
② 有一種舞蹈褲,胯那很緊,腿上很肥的叫什麼褲子
喇叭褲,或者是男士穿的拉丁褲
③ 古典舞大掖步和小射燕怎麼做
又稱『立身射燕』。首先,丁字步站好,腰部做橫擰狀態,托掌手形成,推後背,合肋骨,動力腿向後擦出,形成踏步點地,此時,動力腳抓腳尖,,動力腿小腿緩緩抬起,膝蓋放正,不要掀開,動力腿向主力腿膝蓋方向伸,形成立身射燕,拔背,提跨,一定要有別過去的感覺。
④ 中國古典舞身韻如何解釋
1、「身」指形體外部的動作,即形
它表現為形形色色的體態,千變萬化的動作及動作間的連接。凡是一切看得見的形態與過程都可以稱之為「形」。形是形象藝術最基本的特徵,是古典舞舞魅之依附,是古典舞之美的傳達媒介。
2、「韻」指內在的神韻,氣質,韻律,包括神、勁、律
神:這是泛指內涵、神采、韻律、氣質。任何藝術若無神韻,就可以說無靈魂。在中國文藝評論中,神韻是一個異常重要的概念。在古典舞中人體的運動方面,神韻是可以認識的,是可以感覺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
勁:即賦予外部動作的內在節奏和有層次、有對比的力度處理。比如運動時「線中的點」即「動中之靜」)或「點中之線」 (即「靜中之動」),都是靠「勁「運用得當才得以表現的。
律:這個字它包涵動作中自身的律動性和運動中依循的規律這兩層含義。一般說動作接動作必須要「順」,這「順」是律中之「正律」,動作通過「順」似乎有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之感。
(4)古典舞大肥褲子擴展閱讀:
古典舞身韻課程的特點
身韻的出現做為一項重要的中國古典舞教學成果,使中國古典舞的訓練走向自身形式的規范化、舞種化。它不僅是完整的訓練體系,而且是訓練與創作、表演相互統一的中國古典舞審美特徵的體系。
就目前的教學而言,對古典舞神韻的作用與價值的認識,應該說在觀念上仍然處在模糊的狀態,在教學中還沒能擺正它的位置,更沒有在教學的每一個過程、每一個細節中將「身韻」的教學滲透到基訓課的「骨髓」中,真正的將其作為古典舞的「核」來加以正確對待。
⑤ 古典舞技巧
踏步翻身:以踏步半蹲俯身90度的准備姿態,頭頂對前方,手臂山膀按掌位;以髖關節為軸心,腰為力點,手臂打開雙山膀走立圓軌跡,經過側腰、後腰、俯身,雙腳腳掌、腳跟交替碾動的過程,完成身體與地面平行的翻轉動作。
點步翻身:以側腰旁點步、手臂平側位、頭頂對前方的准備姿態,動作腿經吸腿向支撐腿外側點步,支撐腿做半腳掌的碾動,完成以腰為軸心、手臂立圓軌跡的連續翻轉動作。同時不停的打膀子、頂胯、甩頭而形成連續的翻身。
刺翻身:是手臂用平穿手進行的翻身。掏手經過腋下,上穿手單一或連續的翻轉動作。上身不能起來,翻的過程中,頭、上身及雙臂猶如「滾筒」在水平面上滾動,其他均同點步翻身。
串翻身:以側腰旁點步、手臂平側位、頭頂對前方的准備姿態,雙腿屈膝、做交替點踏步,完成以腰為軸心、手臂立圓軌跡的連續翻轉動作。可以原地或行進完成。
吸腿翻身:以側腰旁點步、手臂平側位、頭頂對前方的准備姿態,動作腿前吸腿,支撐腿保持半腳掌,完成以腰為軸心、手臂立圓軌跡的連續翻轉動作。
端腿翻身:方法和要領與掖腿翻身相同,動作腿變為端腿姿態。
斜探海翻身:踏步翻身完成1/2時,形成斜探海舞姿。
掀身探海翻身:以旁點步、托按掌的准備姿態,動作腿抬至旁180度,手臂打開雙山膀,向後環動至掀身探海舞姿,動作腿落至並步半腳掌仰身,經過側腰只俯身踏步蹲舞姿。
悠腿翻身:在雙山膀後點步姿態上准備,動作腿踢前悠後,悠至後腿同時俯身、支撐腿蹲,雙手至托按掌,之後快速完成以腰為軸心、手臂立圓軌跡的一個翻身動作。
蓋腿翻身:以踏步半蹲俯身90度的准備姿態,頭頂對前方,手臂山膀按掌位;動作腿悠腿至旁腿勾腳,雙臂至另一側山膀按掌位,藉助落腿的慣性向支撐腿方向完成以腰為軸心、手臂立圓軌跡的一個或連續翻轉動作。
踹後腿翻身:在掖腿半蹲,俯身山膀按掌的准備舞姿下,手臂經合分手打開至雙山膀,同時動作腿向後勾腳踹腿,完成以腰為軸心、手臂立圓軌跡的連續翻轉動作。
拉腿翻身(大蟒翻身):在撲步的准備姿態上,移重心完成仰身留後腿舞姿的翻轉動作,強調「走上身,留下身」的運動方式。
蹦子技術
平轉蹦子:以山膀按掌,前點步的准備姿態,雙腿屈膝、做交替點踏步,手臂在平側位或山膀位完成向行進方向完成連續性的跳轉動作。
絞腿蹦子:以山膀按掌前點步的仰身姿態,手臂打開平側位,邁步完成先後前吸腿至雙前吸腿的空中翻轉動作。蹬地腿先著地。
躺身蹦子:在大蹦子基礎上,敞胸仰身雙手平側位,手心向上。
拉腿蹦子:前點步、雙手平側位手心向上准備,邁步俯身蹬地,空中形成動作腿片腿、蹬地腿後屈腿的翻轉動作。
1、平轉接上步掖轉(女)
2、絞腿跳轉(女)
3、掃堂接探海轉接跨轉(男)
4、吊腰(男,)
5、串翻身
6、串翻身接絞腿蹦子
7、串翻身接吸腿翻身
8、串翻身接點步翻身
9、串翻身接跳斜探海翻身
10、串翻身接大蹦子接點步翻身
11、探海翻身接吸腿翻身接卧魚
12、點步翻身
13、點步翻身接吸腿翻步
14、蓋腿翻身
15、橫雙飛燕
16、前雙飛燕
17、雙腿倒踢紫金冠
18、雙起雙落燕式跳帶空中轉
19、絞腿蹦子
20、躺身蹦子
21、拉腿蹦子
22、飛腳空中轉接撲步
23、飛腳接卧魚
24、躺身飛腳
25、跳探海翻身
26、旋子360度
27、掃堂旋子
28、原地後手翻
29、毽子後手翻(直線,圓圈)
30、毽子後空翻
31、蠻子(側空)(直線,圓圈)
32、垛子大蠻子
33、小躡子
34、垛子大躡子
35、前空翻
36、側手前空(連續)
37、旋子360(圓圈)
38、雲巧(雲里翻)
39、前橋(直線,原地)
40、後橋(直線,原地)
⑥ 為什麼學舞蹈的女孩平時愛憋尿
學舞蹈的女孩並不是喜歡憋尿,而是真的有時候沒有辦法,這里有4個主要原因。一是練習舞蹈大多穿著連體的類似比基尼的舞蹈訓練服,還要穿很薄的褲襪,這樣一來,一般有了便意也不願意去,因為穿脫確實不是很方便,導致一些女孩在練習舞蹈時會憋著尿,等著訓練結束換衣服後再去衛生間方便。
其實,這樣做危害非常大。我們都知道女性的尿道短,長期受到尿液的積蓄擠壓,膀胱膨脹,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和膀胱炎,也會對盆底肌造成影響,更嚴重的是尿道感染會上行到腎臟,引發相關炎症。女性尿道短,尿意頻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應該刻意的去憋尿。這樣做,既損害健康,又缺少人文關懷,舞蹈老師應該主動給舞蹈學生一個「牌排便」時間,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避免身體損害。
⑦ 穿這種比較肥的褲子上舞蹈課可以不(運動還是很方便的
民族舞不是有名族專用服飾么?一般都比較花哨肥大吧,這是褲子么? 看不出來樣子。
⑧ 怎樣的身體適合學古典舞
一、身韻的能力
舞姿與身法是中國古典舞的精髓。舞姿是造型,身法是韻律,它們之間的變換可以構成千姿百態,舞姿的子午相立體造型,是由擰傾、屈伸、俯仰、縱橫等形狀所構成的,它呈現出擰傾中的宛轉與修長,屈伸中的收與放,俯仰、縱橫的交融與變化。這個變化決定著舞姿的幅度、速度、平穩度。這「三度」又需要人體中段的高度柔韌與力量為基礎。至於連接舞姿的身法更是以腰為軸心而發力帶動全身的。因此,訓練腰部的應用能力是完成舞姿和身法的關鍵。無論是提、沉、沖、靠,或是平圓、立圓8字圓以及擰、傾屈。關鍵都在腰的應用。所以,訓練脊椎的屈伸、迴旋與側旋是絕不容忽視的。
二、軟開度的能力
中國古典舞的舞姿復雜,技術難度高且運動幅度大,因此,需要關節韌帶和肌肉柔韌性強。從近六十例動作的解剖分析中表明,在關節處運動幅度90度或超過90度以上的動作,就有五十個之多佔總動作數量的82%。此外,民族舞演員在完成舞姿及技術時所動用人體的關節也相當多,用以表達感情和完成技術的主要部位就有十九個。雖然在一般情況下,演員完成某動作時,同時動用十九個部位的大幅度動作是較少的,但古典舞的許多舞姿和技巧是需要十九個部位都應用的。
三、跳、轉、翻技術的能力
1、除了小、中、大的舞姿跳以外,還有各種技巧和特技。它們的特點是:
A.爆發力強。B.古典舞有些技術的連接,通常應用跑步、拖步或者直接推地跳起,他可以使動作顯出輕、漂、脆的特色。C.連續縱跳的能力也是特點之一。
2、「轉」有小舞姿轉和大舞姿轉。
A.在垂直軸上的平板旋能力。如平轉。B.在垂直軸上的擰傾能力。如斜探海轉。C.在平衡狀態下的俯旋能力。如荷葉轉。以上不同舞姿轉所應用重心的形式也不同:如平旋類屬於直立重心,擰傾類屬於螺旋重心,而俯旋和仰旋則屬於平衡重心。
3、「翻」餓特點是身體在傾斜中的水平翻轉,即「以腰為軸,以臂為輪」的翻轉,是古典舞的特殊技術。
⑨ 古典舞基本入門24個姿勢是什麼
古典舞基本入姿勢如下:
1、蘭花掌
(女)大拇指與中指指節微貼,使虎口自然與手掌合攏,形成以中指為主要用力點,帶動其餘3指指尖上翹的形態。
2、虎口掌
(男)虎口撐開,四指自然而鬆弛地並攏,用力意識集中在指尖,形成指尖微向上翹,手掌成渦形的形態。
3、蘭花指
(女)大拇指與中指鬆弛地相搭連,形成O狀,同時,食指伸出上翹,其餘兩指鬆弛地與中指並攏,形成秀麗的指形,是為蘭花指。
4、劍指
(男)食指與中指並攏且挺直,力貫指根、指尖,並以折腕之力使指上翹,其餘三指,以拇指與無名指虛搭緊挨為形,是為劍指。
5、拳形
(女)拇指與食指相搭貼,食指與其餘三指依次相握,形成拳形。
6、拳形
(男)自食指起的四指合攏握緊,大拇指貼在食指上,手腕微向里扣,形成拳形。
7、按掌
以女蘭花掌、男虎口掌之形,將手臂放置於胸腹之間的位置,成圓弧形、沉肘,是為按掌。
8、托掌
男、女各以虎口掌和蘭花掌之形,將手臂向上撐直成圓弧形置於額頭前上方,是為托掌。防止動作成型時折腕。
素質訓練是對初學舞蹈的學生身體各部位的作用。初學舞蹈的學生,對舞蹈的接觸情況不同,在理解與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樣,身體自然條件有很大的差異。素質訓練就是為了解決學生身體自然條件的差異,縮短學生身體素質和專業需要之間的距離。
素質訓練可分為腰和腿的「軟」「開」兩個部分。舞蹈是用人的肢體語言表達的,要使學生盡快達到肢體所需要的素質條件,應從「軟」開始。軟度訓練中可分為肩、胸、腰、腿、胯幾個部分分別加強訓練。
1、壓肩胛帶是訓練肩和胸的軟開度。在訓練過程中可用趴把桿前壓肩胛帶,也可以兩人一組互相後拉肩胛帶。
2、腰是身體運動的軸心。腰的軟度訓練是為了增強腰部的柔韌性和靈活性。訓練中,我們可以用地面吊腰、把桿吊腰和下腰、甩腰來練習。
3、腿功是舞蹈中最重要的,舞蹈中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深厚的腿功才能完成。訓練中,把桿上壓腿使腿內側的肌肉韌帶得以舒展達到軟的效果。而大踢腿則使腿部不僅有軟度,還更加強了腿部肌肉的力量。
4、胯的軟度即是髖部的開度。舞蹈中,胯的作用也很大,可以擴大動作的空間范圍,增大動作的幅度,使身體的下肢更具有表現力。訓練中,可用坐地分腿練習和躺地分腿練習。趴青蛙、躺青蛙也是增強胯的軟度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