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教兒童褲子裁剪步驟圖
1.畫裁剪圖;畫好以後沿外圍輪廓線剪開備用。 2.將布布平鋪,再講圖紙附在布布上,如圖裁剪好需要的部件。 3.花邊反面對口袋正面,如圖所示~鎖邊~ 4.在後片適當位置畫好口袋位,再將口袋如圖縫合。 5.前後褲片中間畫一條直線,用牛仔線縫一道裝飾線,到離褲腳口4厘米左右為宜。 6. 給前片做裝飾作用的假門襟,先將里襟如圖鎖邊;再將里襟正面對左前褲片正面,如圖縫合,再將縫份倒向里襟,在里襟正面壓0.1CM明線,這是為了起到服帖的效果(這里忘記拍照了,後面的步驟可以顯示) 7. 前後片褲腳內側縫拼合。 8. 左右後片襠縫正面對正面,拼合至前片門襟止口下3CM處,如圖所示~ 9.襠縫鎖邊,左前片蓋住右前片1CM縫份處,直接壓0.1CM明線至後腰縫處。 門襟壓雙線。前片縫假口袋,縫褲腳口裝飾花邊,縫好以後鎖邊,翻到正面壓0.1CM明線做腰頭:腰裡腰面正面對正面拼合,完了以後將縫份修剪到0.3CM左右,再將縫份倒向腰裡壓0.1CM明線。後中拼合,再如圖在正面壓一圈0.1CM明線,腰面與褲片正面對正面縫合,再將腰裡縫份折進去,在腰頭正面壓0.1CM明線,在後中附近留一個3CM左右口子(穿松緊用)穿松緊,再將松緊兩頭縫合,最後把腰部預留的口子壓線。
② 教育正確的孩子如廁流程應該是怎樣的呢
如廁前要時刻留意他的動作和表情,因為我兒子2歲時還不太會表達,當然,也會拉濕幾次褲子。二天後便能成功如廁了這對媽媽和女兒來說都非常重要。由於如廁訓練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訓練周期也因人而異,所以在開始之前,有必要將准備工作做到位。比如說快半個小時了,爸爸媽媽就要主動提醒寶貝:「寶貝咱們去趟廁所好不好?」要讓寶寶意識到上廁所的需求,還要讓她有這個概念。直到掌握。babystep,每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寶寶每次一點點進步都要鼓勵她,這樣下一次她還是會有練習的動力。
因尿液太多,易刺激孩子皮膚,導致幼兒臀紅或 皮炎 。所以,應教幼兒學會控制排尿,訓練孩子排尿方法。你先不要給他換,告訴他:寶貝,下次尿尿前告訴媽媽好嗎?媽媽給你脫褲子,你看尿濕了多難受呀。讓他穿著尿濕的褲子,過幾分鍾再給他換。讓他感受一下。而且從脫了尿不濕就沒尿過床,大小便都會提前叫大人,到幼兒園適應的很好,我沒操過幼兒園拉尿褲子里的那份心、既然專家不讓三歲前脫尿不濕,還是問專家去吧。
③ 幼兒如廁的指導方法
一般女孩2歲至2歲半、男孩3歲左右或表現出對上廁所的興趣時就可以開始如廁訓練,親身解釋和示範、光屁股行動、合適的獎勵、如廁訓練便盆輔助等可以幫孩子養成如廁習慣。
關於如廁訓練的科學研究很少,也沒有所謂的「黃金標准」,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即可。以下有一些經驗可以借鑒,「問上醫」將為你詳細介紹,希望能有所幫助。
1.選准開始如廁訓練的時機,識別孩子准備好如廁的跡象
至少12-18月齡後,孩子才有能力控制排尿和排便,通常來說,女孩2歲至2歲半、男孩3歲左右開始如廁訓練比較合適。若滿足以下情況可以開始將這件事提上日程:
孩子表現出上廁所的興趣,比如跟大人去廁所或想沖馬桶;
孩子想大小便時會告訴家長,或者觀察到蹲著哼哼唧唧;
尿濕之後會提示換尿片。
注意還要選孩子沒有便秘、家長有時間、家裡無大事的時候。
2.親身解釋和示範,給孩子做好「熱身」
「正式」的如廁訓練開始之前,先使用以下技巧給孩子熱熱身:
用積極的、對兒童來說友好的方式向孩子解釋「排泄」,比如換尿布時給孩子解釋:「我們身體會把吃喝進去的東西加工一下,然後把垃圾排出來變成大小便」;
讓孩子看大人使用便盆;
每次大小便都帶到廁所,讓孩子知道廁所是排泄的地方;
用洋娃娃或毛絨動物當道具使用便盆,孩子看到自己的「朋友」完成如廁的一系列動作,可以緩解壓力;
練習坐在便盆上,建議在早上醒來後、洗澡和睡覺之前,先去廁所,這能讓孩子盡早適應如廁的時刻表。
3.「光屁股」行動、
孩子20-30個月大的時候,讓他赤裸下半身在家裡亂逛,附近放一個便盆。美國心理學博士 John Rosemond倡導這種辦法,大小便順著腿流下來的不舒服感覺會促使孩子使用便盆。然後將小朋友的便盆放到衛生間讓他進一步養成到衛生間上廁所的習慣。
缺點:家長需要打掃地板。
4.合適的獎勵
贊美可能是激勵孩子的最佳途徑,可給予口頭的誇獎或實際的獎勵:
明確獎勵的原因,「你能坐在馬桶上,真棒!」
獎勵要及時、孩子感興趣,如完成如廁後立刻用巧克力豆獎勵。
5.選擇合適的輔助便盆或馬桶墊
現在兒童便盆功能很多,有些帶有讀書、音樂的功能,且造型可愛,能讓孩子感興趣、願意長時間蹲在上面。下面幾款寶媽們大致感受一下。
小貼士:寶寶終將學會自己上廁所,即使孩子會的稍微晚一些也不要過於緊張和慌張,家長耐心指導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④ 幼兒園幼兒正確的如廁方法
兩歲前後,是訓練寶寶如廁的適合時機,待寶寶有想要自主如廁的信號發出,例如模仿大人上廁所、穿著尿不濕尿尿或者拉臭臭不舒服、能夠學著自己脫褲子穿褲子等,加上天氣轉暖,寶媽就可以考慮讓寶寶開始學習自主如廁了。
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就是不能急,不能逼,尊重寶寶的節奏,鼓勵為主,少責罰埋怨。不要跟別人的孩子比,看到別人已經戒尿不濕就著急自己的寶寶。每個孩子有自己的規律,只要在正確時間內,都不需要著急的。
我家寶寶即將接近兩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給他講如廁相關的繪本故事,灌輸給他長大了就不需要穿尿不濕了,要學習去小馬桶尿尿拉臭臭哦。讓他向繪本中的小主人翁學習。
然後我會幫他選擇一個適合的小馬桶,但我沒有選擇那些可愛的動物造型之類的,畢竟尿尿拉臭臭也是需要專心的,而且幼兒園的小馬桶可沒那麼可愛,我選擇的是常規的,但顏色會比較艷麗些,吸引寶寶眼球。
開始訓練,我家寶寶穿的是拉拉褲,所以我觀察到他有尿尿的預兆,就會讓他脫了拉拉褲去小馬桶尿。剛開始的時候,寶寶不適應,沒幾天就有些抗拒,不願意用小馬桶,坐小馬桶上拉不出臭臭。這個時候我意識到可能是我焦慮的情緒影響到寶寶,有點急進了。於是我開始放慢訓練的節奏。因為是男寶,所以讓爸爸也參與到訓練中。讓爸爸帶著寶寶一起去上廁所,2歲的孩子是最喜歡模仿,會模仿大人的動作。讓他覺得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象徵著他長大。然後在他每次能夠嘗試到馬桶尿尿的時候就稱贊他,尤其能夠成功尿到馬桶里的時候就獎勵他,表揚他,讓他引以自豪,這樣他就會有動力去繼續保持。
適應一個星期後就開始不給寶寶穿尿不濕了。並且觀察寶寶尿尿的時間,差不多時間的時候就詢問他是否需要尿尿,或者提醒他要尿尿就告訴媽媽或者自己去小馬桶尿。但切不要強迫。戒掉尿不濕大概半個多月,我家寶寶就可以自己自主如廁,整個過程是很順利的。
總結幾點:
1、尊重孩子的意願,只能引導,不能強逼,不能急進。
2、繪本故事引導,親身示範,讓寶寶模仿。女寶由媽媽示範,男寶由爸爸示範。
3、准備好適合寶寶自主如廁的工具和物品,讓寶寶如廁方便舒適。
4、訓練寶寶如廁時要提供他方便脫和穿的衣褲。
5、表揚並且慶祝寶寶每一次成功的自主如廁。
6、一定要有耐性,不要埋怨寶寶尿褲子或者不用小馬桶。
關於如廁的繪本有:
噼里啪啦系列之《我要拉粑粑》
《我也行呀》
《馬桶的故事》
《我的小馬桶》
《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小熊系列之《拉粑粑》
小豬威比系列之《拉粑粑》
《媽媽我要自己做-拉便便擦屁屁》
《我會拉便便》
《咕嚕嚕,拉便便》
《嗯,我在便便》
等等
⑤ 孩子在幼兒園尿褲子了,家長應該怎麼做
孩子在幼兒園尿褲子了,家長應該怎麼做?賈賈是一個3歲和2個月的小女孩。母親為了讓嘉嘉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提前做了很多准備,加上了很多衣服,讓嘉嘉有晚餐,睡覺,上廁所,我以為一切都准備好了,嘉嘉的幼兒園應該非常放鬆,但嘉嘉的幼兒園第一天安撫:她的尿布。
不熟悉老師,害怕和老師談談在幼兒園期間,老師會帶孩子吃,睡覺,上廁所,但並非所有兒童的生理活動都與老師同步,加上剛進入公園,老師不熟悉老師,孩子們害怕談論或表達自己。需求將默默寬容。當我無法幫助它時,我有尿褲。寶貝太專注了寶貝和成年人不同。當他們玩游戲或玩具時,他們將重點焦點。當你玩,想要尿?讓我們看看,我不能忍受,我不能忍受,直接膀胱。
⑥ 簡述幼兒如廁的過程
媽媽開始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也要懂得如廁訓練的正確步驟,這樣能讓寶寶更快地接受。寶寶開始進行如廁訓練一般包含以下七大步驟:
第一步:把寶寶帶到坐便器旁
當寶寶在便器旁邊的時候,媽媽應先詢問寶寶是否有便意或尿意,教寶寶脫下褲子坐在坐便器上。並且教寶寶下次要大小便時,用語言告訴媽媽。
第二步:拉完後清潔小屁屁
衛生問題也不能忽視,如廁後一定要注意清潔。當寶寶拉完後,教寶寶如何用手紙清潔小屁屁。不要因為怕寶寶弄臟手而不教寶寶自己擦屁股,有很多寶寶上了幼兒園以後,因為「沒人給我擦屁股」而感到莫大的精神壓力,有些還會為此抗拒上幼兒園。其實只要家長多向寶寶示範正確的擦拭方法,幾次以後寶寶就學會了。
第三步:教寶寶學會自己穿褲子和洗手
當寶寶會告訴媽媽有「需要」,並拉完後可以自己清潔小屁屁,媽媽還要教會寶寶整理自己的衣褲,並教寶寶便後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第四步:讓寶寶明白坐便器的作用
不止要讓寶寶知道如哪裡如廁,還要告訴寶寶坐便器的作用。寶寶大便後可以當著寶寶的面清理掉坐便器中的大便,告訴寶寶,這才是它應該去的地方。
第五步:教寶寶使用抽水馬桶
坐便器只是一個過渡,寶寶不能一直都使用坐便器。等寶寶再長大些,就可以指引寶寶到抽水馬桶上大小便,並教會寶寶便後要及時沖水。男寶寶則要教寶寶小便前要先將馬桶坐墊掀起,便後再將其放下。
第六步:開始夜間訓練
除了白天如廁訓練,媽媽還要逐漸培養寶寶夜間如廁習慣,讓寶寶習慣在入睡前、早起後主動如廁。如果寶寶睡前飲水太多或情緒特別興奮、身體特別疲憊,在凌晨時不妨叫起寶寶,再上一次廁所。
第七步:反復練習,強化訓練
堅持反復訓練。寶寶如廁訓練不會一回兩回就成功的。只有反復地訓練寶寶,才能夠養成寶寶上廁所大小便的良好習慣。當寶寶准備好學習這項成年人的本領時,寶寶就能學會。
⑦ 幼兒園小班小朋友尿褲子了老師該怎麼做
1、一般來說應該建議爬爬班的孩子的家長給孩子多帶一條褲子,因為這樣小的孩子尿褲子是正常現象,也是家長可以預料到的; 2、如果孩子尿褲子了,請你在第一時間給孩子把濕褲子脫下來,並且一定給孩子換上新褲子,注意給孩子保暖哦; 3、只要你進你的全力為孩子服務,即使孩子受了委屈,家長也會理解你的! 請你參考!
⑧ 如何進行指導中班幼兒如廁
方法/步驟
1/7 分步閱讀
如何表達語言。有的幼兒說話晚,語音和吐字不是很標准,有的幼兒剛去不適應幼兒園生活,不願表達說話。家長需要教導孩子,如廁要告訴老師「老師我要上廁所」,吐字清楚,聲音要稍微大一些,因為教室里很多孩子會比較嘈雜,或者老師忙前忙後沒有聽到,所以告訴孩子一定要大點聲音說。
2/7
大膽說話。孩子不適應的情況,可能不敢說話,常常會尿褲子或者拉褲子里都常見,家長不必心急擔心,態度平和的跟孩子說,告訴他(她)想上廁所一定要跟老師說,當然到了中班孩子就可以自己去廁所了。同時排解孩子擔心和憂慮的地方,告訴孩子大人會及時去接他回家,幼兒園也是小朋友第二個家,等孩子適應了幼兒園環境,就自然會跟老師說話的。
3/7
教孩子如何穿脫衣服。對於三歲左右的孩子,基本上都能夠自己穿脫衣服了。如果還不會,家長就要在家中教孩子如何穿脫衣服,幾次下來孩子就會了,只是大人常常習慣替孩子做這些事情,孩子就懶得自己動手了。所以,家長要學會控制住自己,讓孩子自己穿脫衣服,如果不肯,家長也要耐心告訴孩子,長大了要自己穿衣服,有本領了,積極鼓勵孩子去做。
4/7
多喝水。幼兒園里老師會在飯前,睡前,外出活動前和活動後帶領小朋友如廁,喝水少的小朋友常常沒有尿,可一轉身上床睡覺了或者外出了又有尿了。所以,家長要給孩子養成愛喝水的好習慣,剛去幼兒園孩子會上火,多喝水排毒去火,對身體有好處。
5/7
衣服的著裝要求。剛去幼兒園的小朋友雖然大部分都會穿脫衣服,但力氣還不是很大,有的褲子是修身的很瘦,或者很硬的牛仔褲,孩子穿脫起來會非常費力氣。如果不及時脫下來很容易尿褲子的。所以,家長要為孩子准備運動褲子,質地柔軟,腰部皮筋松緊合適。依據天氣及時增減衣物,保暖又不厚,這樣孩子穿脫方便了,也減少不必要出現的問題。褲子也不要帶有長的帶子,尖銳的金屬飾品等等,安全第一。
6/7
與孩子溝通要和藹有耐心。出現孩子尿褲子或者拉褲子了都不要譴責,認真告訴孩子該怎麼做就可以,也不要反復絮叨,叮囑。孩子會記住的,家長過多的叮囑會增加孩子的負擔和焦慮,所以,家長的態度要樂觀積極,一切都不是問題。孩子會很快適應的。同時,格外准備兩條褲子和內褲給老師,以備不時之需。
7/7
及時與老師溝通。剛入園的孩子,家長都不放心,每天接孩子時多與老師溝通,了解日常的活動內容,孩子的狀態,同時老師對家長也有個了解,對孩子也會進一步了解,對日後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出現問題及時與老師反映,才能有效解決。
⑨ 幼兒園的孩子是如何上廁所的
幼兒園的孩子是如何上廁所的,問這樣的問題,估計是寶寶還沒有上幼兒園的家長吧,其實不用過於擔心,上了幼兒園之後,一開始雖然也會有部分孩子偶爾尿濕褲子的情況,但大部分孩子、大多數時候都是順利、及時完成大小便的。因為幼兒園上廁所其實是很有規律的。
第三,幼兒園內廁所都是根據幼兒的身高來設計的,多數都是馬桶和立式小便器都有,也有一些是蹲式的,孩子們一看就會用,所以家長不用擔心小朋友在幼兒園的如廁問題。當然了,基本上在幼兒園大便,都是孩子們自己擦屁屁(也可以理解為基本不擦),每天晚上要注意給孩子清洗小屁屁。
總的來說,寶寶在幼兒園的如廁問題,父母完全可以放心,目前為止,還沒有在這方面出現過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