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的大中小號一般用S、M、L、XL、XXL等進行區分:
1、S: SMALL, 小的意思。
2、M:MIDDLE, 中的意思。
3、L: LAGER ,大的意思。
4、XL: EXTRA LARGE, 特大號。
5、XXL: EXTRA EXTRA LARGE ,超特大號。
服裝挑選方法:
首先需要了解我國的服裝尺碼標注方法,根據我國的相關國家標准,成年男女的服裝尺碼都是用號型制來表示的,除此之外,通常我們所看見的諸如S、M、L(通常用在休閑服飾上),或27、28、 29(通常用在褲子上),或44A、44B、46A(通常用在西服上)等標注方法都是不規范的,只是大家都習慣了,很多品牌還是會在號型制之外再輔以大家都以習慣的標注方法。
1、成年男女服裝號型包括"號"、"型"、"體型"三部分。其中,"號"表示人體的身高(用cm表示,以5cm為一檔);"型"表示人體的凈胸圍(上裝,一般以4cm為一檔)或凈腰圍(下裝,一般以4cm為一檔);"體型"表示人體凈胸圍與凈腰圍的差值;
2、體型分類代號為Y、A、B、C,Y體型為寬肩細腰型(偏瘦或肌肉特發達型),A體型為一般正常體型,B體型腹部略突出(偏胖體型),C體型為肥胖體,具體差值為:
❷ 服裝款式上衣與褲子款式數量比例問題
上衣相較多一點,主要看你經營風格。
❸ 夏季進貨上衣和褲子比例怎麼分配
上衣要多些 褲子少些 因為現在大家都穿絲襪了 現在去市場的話會發現都是長款的衣服 都不用穿褲子了
❹ 女裝褲子30碼是多少
30碼是英寸單位的尺碼,約為76.2厘米,2.3尺,指的是腰圍大小,常見的腰圍尺寸單位有英寸,厘米和市尺,其換算公式如下:
1,英寸換厘米:英寸是以英國和美國為主的少數歐美國家使用英制單位,因此他們使用的長度單位也就與眾不同,1英尺=12英寸=30.48厘米,英寸(inch,in) 1英寸=2.54厘米。根據這個換算,褲子30碼是歐碼,對應的單位是英寸,那麼換算成厘米也就是,30英寸乘以2.54厘米約為76.2厘米。
2,市尺換厘米:市尺是長度單位,十寸為一尺。1米(m)=1公尺=3市尺,1米=100厘米,那麼1市尺等於100厘米除以三市尺,約等於33.33厘米。根據這個換算,30英寸,76.2厘米換算成尺也就是76.2厘米除以33.3厘米約為2.3尺。
(4)女裝上衣褲子比例多少擴展閱讀
褲子的尺碼一般是由人體高度和人的胸圍或腰圍組成,如165/88A,180/82A等,比如180/82A,斜線前的180表示適合的人體身高180公分(厘米),斜線後的表示腰圍。
而字母表示人的體型,體型分為四類,分別為Y、A、B、C型。Y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19cm~24cm之間,指胸大腰細的體;A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14cm~18cm之間,表示東方人的標准體型,B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9cm~13cm之間,表示微胖點的體型。
C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4cm~8cm之間,表示比較胖的體型。在女裝一般都只用A,在男裝就會看到有B或C型的服裝,另外還有Y型指胸大腰細的體型,區別體型的方法是看胸圍減去腰圍的數值而定。
還有另一種標法是標號型,就是「S」表示小號,「M」表示中號,「L」表示大號,「XL」表示加大號,還有「XXL」表示特大號,在國家標准GB/T1335中,女裝上衣S號(小號)的號型是155/80A;M號(中號)為160/84A;L號(大號)為165/88A。
❺ 女裝均碼到底是多少尺寸 比如衣服 、褲子。
均碼是指大部分人穿上去都能合適的尺碼。均碼服裝為了更多的人穿著合適,會傾向設計成肩部略窄,下擺比較寬松的款式。這樣的款式能顯得人高挑,而且腰部和肩部的特殊處理能讓大多數人穿上。
正常情況下,女裝均碼是身高155到163,體重不超過120斤,腰圍在1尺9到2尺2左右,胸圍在80到92。均碼的款式一般都不修身。
(5)女裝上衣褲子比例多少擴展閱讀:
「均碼」的盛行正是這種粗糙尺碼劃分法發揮到極致的結果,「均碼」的說法早已有之,被標為「F碼」,原本指的是「大部分人都能穿的尺碼」,近年來越來越流行,主要是集中在批發型服裝市場和淘寶店。
網路上盛行的均碼衣服讓不少人很困擾,因為「均碼」買錯衣服的不在少數。因為現在網上的均碼各種各樣,有些店家把只有一個尺碼的斷碼衣服也作為均碼銷售,而且還不標准尺碼,這種情況就要求清楚自己的尺寸事先詢問才行。
一家主做日韓潮流服飾的店主反饋,本土生產的大量韓版衣服只生產均碼,這樣一來,只需要打一個版,很少有買家會費事重新設計尺碼不同的樣板,他覺得這也是均碼衣增多的原因之一。
❻ 請問女裝(衣服和褲子裙子等)的尺寸都代表什麼尺寸有多少種
S SMALL 小的意思
M MIDDLE 中的意思
L LAGER 大的意思
XL EXTRA LARGE 特大號
XXL EXTRA EXTRA LARGE 超特大號
如果是上裝:165/85 稱為號型,165為號(身高),85為型(胸圍)
下裝:165/66一般表示165的身高,66腰圍的人可以穿。
另外由於臀腰差的關系,下裝還細分為:165/66A或者165/66B不同。
那個A、B表示臀腰差的不一樣。有點像內衣的A、B罩的分法。
又如160/68B和165/68A的區別,就是:前一個身高是160腰圍68,臀圍68乘一個系數B,用68B表示;後一個是165身高,腰圍也是68,但是臀圍是68A就比68B小。
女裝----號型:前者表示身高/後者表示胸圍
針織號型(如T恤等):
155/80---S
160/85---M
165/90---L
170/95---XL
梭織號型(如襯衫等):
155/80B---S
160/84B---M
165/88B---L
170/92B---XL
一般B省略。
男裝---號型
針織號型
155/80---XXS--特小號
160/85---XS---加小號
165/90---S----小號
170/95---M----中號
175/100--L----大號
180/105--XL---加大號
185/110--XXL---特大號
190/115--XXXL---特大號
梭織號型
155/80---XXS
160/84---XS
165/88---S
170/92---M
175/96---L
180/100---XL
以上為國標參考值,生產按實際需要生產。
❼ 衣服尺寸對照表
常用「尺碼」:S: Small 小、M: Middle 中、L: Large 大、XL: extra large 加大。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種標注不規范。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在國家標准GB/T1335中,女裝上衣S號(小號)的號型是155/80A;M號(中號)為160/84A;L號(大號)為165/88A。「號」是指服裝的長短,「型」是指服裝的肥瘦。
如165/88A,斜線前後的數字表示人體高度和人的胸圍或腰圍,斜線後面的字母表示人的體形特徵。Y型指胸大腰細的體型,A型表示一般體型,B型表示微胖體型,C型表示胖體型,區別體型的方法是看胸圍減去腰圍的數值而定。
(7)女裝上衣褲子比例多少擴展閱讀:
選擇合適的自己的衣服尺碼的方法:
1、量體:是指用軟尺測量人體有關部位的長度、寬度和圍度的尺寸,作為製作的依據。測量時,被測者立正站直,雙手自然下垂,最好穿較緊身的工作服,以保證尺寸的准確性。測量圍度時,皮尺應該保持垂直。量體時要注意觀察號體型特點,有特殊部位要註明,以備裁剪時參考。
2、參考通用碼數:記錄下自己平常的穿衣碼數,或讓店家測量下自己的身高、體重及三圍數據,根據這個數據來選擇衣服的尺碼。
3、量衣:量一下自己最合適的衣服的平鋪尺碼,對應產品介紹下面要購買的那一款服裝的平鋪尺碼表選擇衣服(每個款的數據不同)。服裝的類目相同的,尺碼准確度越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尺碼
❽ 開服裝店衣服褲子的比例大概在多少啊
貨物價格該怎樣定,看似個簡單的問題,可是很多新手不斷地詢問,就算是一些老手,也可能在某些時候在定價上出現失誤。
這價格怎樣定,涉及到哪些問題呢?
貨物定價,要考慮眾多因素,其中重要的因素有:
1、性價比的橫向平衡
一個市場,有大體相近的性價比,打個比方,在同一個商場內,價值20元的貨可賣25元,則價值40元的可賣50元,這個比例是穩定的。有朋友說如果不穩定呢?呵呵,很簡單,同樣質量水平的競爭者就會以更低的價格奪取了你的市場份額。
實際上,成熟的經營者都很善於把握這奧妙的平衡。
比如打折活動,折扣高了,別人佔了你的銷量,低了,損傷了自己的利潤和長遠的品牌形象,只有與同一市場內的同類型同水平品牌保持一個默契,才能在大家都不受傷的情況下和平共贏。大品牌經營者在這一方面是最有經驗的。
2、品牌形象的維護
這個問題與品牌經營者也大有干係。吊牌價定多少,這是由品牌所有者來決定的,他必須考慮到自己的生產成本、品牌附加值、經營區域的消費力等綜合因素;而終端零售者只能以折扣的方式進行銷售。在這種定價模式下,品牌擁有人佔主動地位,一個品牌的價格成敗往往由他決定。價格定高了,終端經營者折扣必低,定低了則又不能解決區域差別--於是有的品牌實行區域不同吊牌價格的制度,這樣雖然解決了區域差別,也會產生新的矛盾。
終端按折扣來零售,以什麼折扣為好呢?據市場反映,消費者通常認為正常售價8折以上而且堅挺的品牌是很好的品牌,當一個品牌平常售價在6折以下,就會有「虛高、泡沫」的感覺,這樣的品牌給消費者一種不好的印象。
3、正常銷售與促銷價格
一個品牌平時賣什麼價格,在節假日或者設立專區促銷的時候賣什麼價格,也是很講究的。
如果一個品牌平常賣價高,而促銷價格過低且頻繁和大面積,則消費者可能會產生「買了就後悔」,乃至「持幣待折」的情緒,這對品牌發展是一個障礙。新款賣不掉,明明喜歡卻非要等你打折了才來,這種現象,估計有朋友是看到過的吧?
眾多的因素,我就談這三點吧。水平有限,如有不當之處,請指正。
在此拋磚引玉,也期待著更多朋友來談談自己定價的技巧和心得體會。
❾ 褲子跟上衣怎樣算完美比例
這個,比較復雜,如果是工廠批量生產呢就要用打好的樣板實際排版,一般工廠里都是套裁的,幾個尺碼的同時排在一張圖里,然後算平均用量;如果是定制服的話,要看面料,普通平紋面料,沒有條格的,144cm幅寬,做上衣是衣長的一倍半多點,褲子約等於褲長,如果有條格或是需要對圖案的就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