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根據你西服和襯衣的顏色來決定,還有季節也會有影響:季節型色彩搭配(1)春季型色彩搭配職業裝色彩特點:宜選擇駝色、棕色、淺灰以及飽和度略高的藍色作西裝色,盡量迴避用黑、深灰、藏藍色作西裝色。襯衫:宜選用淺淡明快的顏色。領帶:選擇色彩群中明亮、鮮艷的顏色。休閑裝色彩特點:選擇色群中明亮的顏色、與駝色、棕色系列搭配。適合的搭配原則:對比搭配適合的面料色彩感覺:色飽和度高鞋襪色彩:應與褲子的顏色一致或漸變搭配(2)夏季型色彩搭配職業裝色彩特點:宜選擇藍灰、灰藍、灰色等冷色作西裝色,迴避用深棕色系列作西裝色。襯衫:選擇淺灰、藍、紫、淡粉等柔和的顏色。領帶:選擇色彩群中淺淡、柔和、雅緻的顏色。休閑裝色彩特點:選擇色彩中柔和、清爽的顏色,與藍灰、灰藍、灰、乳白等搭配。適合的搭配原則:漸變搭配鞋襪色彩:應與褲子的顏色一致或漸變搭配。(3)秋季型色彩搭配職業裝色彩特點:宜選擇棕色、深毛藍色、橄欖綠等深色調的暖色作西裝色,盡量迴避用黑、灰、飽和度高的藍色作西裝色。襯衫:選擇以黃為基調,雅緻而穩重的顏色。領帶:選擇色彩群中濃郁一些的顏色。休閑裝色彩特點:選擇色群中濃郁、鮮艷的顏色,與棕色系列搭配。適合的搭配原則:漸變搭配適合的面料色彩感覺:色飽和度低鞋襪色彩:應與褲子顏色一致或漸變搭配。(4)冬季型色彩搭配職業裝色彩特點:宜選擇黑、灰、藏藍色等深色調的冷色作西裝色,迴避用棕色系列作西裝色。襯衫:宜選用白色,明亮的冰色系。領帶:選擇色彩群中明亮、鮮艷餓顏色。休閑裝色彩特點:選擇色彩中鮮艷、飽和度高的顏色,與黑,白,灰和冰色系搭配。適合的搭配原則:對比搭配適合的面料色彩感覺:色飽和度高.鞋襪色彩:應與褲子的顏色一致或漸變搭配。根據場合搭配領帶(1)平時上班正裝用如果是上班用,可以是一條素色領帶,如藍色調,黑色調,不過分張揚,顯得含蓄而縝密,突出職業素養。也可以是顏色較亮,表現個性,突出時尚氣息,比如藍白條紋,黃色色調等。當然,還要和你的工作的性質有關系,如果你一般都是出入正式場合,莊重些會比較成熟穩重。(2)參加商務會議用商務會議一般都在比較高檔的酒店,賓館等進行,屬於非常正式的場合,大家都是以工作為出發點,這樣大家在認識與溝通的同時,職業的著裝能突出你的工作能力,做事態度,性格特點等,此時佩戴的領帶一定是要穩重,深色系的,暗色調體現了你的含蓄,讓你的潛在合作夥伴或上級對你更加重視。
② 兩打襯衫售價2400,每件襯衫多少元
每件襯衫100元
打的量數是:12
③ 什麼是襯衫什麼是T恤兩都又有何區別
襯衫和T恤兩者的區別:
1、襯衫: 穿在內外上衣之間,也可單獨穿用的上衣。
2、T恤:是春夏季人們最喜歡的服裝之一,特別是烈日炎炎,酷暑難耐的盛夏,T恤衫以其自然、舒適、瀟灑又不失莊重之感的優點而逐步替代昔日男士們穿件背心或汗衫外加一件短袖襯衫或香港衫的模式出現在社交場合,成為人們樂於穿著的時令服裝。
T恤
(3)什麼是打襯衫擴展閱讀:
襯衫原來是指用以襯在禮服內的短袖的單衣,即去掉袖頭的衫子。在宋代便是沒有袖頭的上衣,有襯在里邊短而小的衫,也有穿在外面較長的衫。如在《水滸傳》之《林教頭風雪山神》中,林沖「把身上的雪都抖了,把上蓋(上身的外衣)白布衫脫將下來」便是一例。在古代的時候,婦女們穿得短上衣叫「衫子」,又叫「半衣」。唐朝文學家元稹在《雜憶》詩中便有「憶得雙文衫子薄」的詩句。清末民初之際,由於歐風東漸,人們便開始穿西裝,把襯衫穿在西服的里邊,作為襯衣,上系領帶中間開口,一般都是五個紐扣。
T恤衫又稱T形衫。起初是內衣,實際上是翻領半開領衫,後來才發展到外衣,包括T恤汗衫和T恤襯衫兩個系列。
④ 襯衫蝴蝶結怎麼打
襯衫蝴蝶結的打法如下:
1、首先,將襯衫上的兩根帶子撫平,然後再上下交叉。
⑤ 服裝原型打版的那些公式是什麼比如打一件襯衣
服裝打版並不是套公式的,只可以作一些理論上的參考,你學過打版了嗎?如果你沒有學過,給你公式你也打不出來,同時作為服裝設計的核心技術,手工打版方面,作為實用參考工具書,你可以看看高鴻老師的《服裝結構設計及其應用》,139元,是一本比較專業實用的服裝工具參考書,比那些幾十元一本的理論書要實用得多。小知識:服裝設計包括創意設計,結構設計以及工藝設計,服裝結構設計是服裝設計的核心技部分,是創意設計與工藝設計的橋梁。服裝結構設計也俗稱服裝打版或服裝紙樣,也有些地方叫服裝製版。
這本書第175頁有一個男式襯衫的實例,你可以看看。當然也有女式襯衫的。
⑥ 襯衫打板怎麼打
服裝打板知識
一、成衣生產的服裝紙樣設計
服裝設計效果圖向平面結構圖轉化成為成衣生產用的毛樣(生產紙樣),即設計效果圖-確定體型及數據-結構分解草圖-確定主要部位制圖規格數值-平面結構圖凈樣-毛樣。在這樣一個紙樣設計過程中,紙樣設計者一定要考慮如何能設定出一套較佳的生產紙樣,才能使成衣達到改善品質,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而也就不同於普通的紙樣製作(用於個人及定做服裝)。
1、樣按所設計的縫制工藝將服裝結構圖放出所有的縫份,除了凈樣上已有的各種技術參數和標記外,應註明縫制方法及要求;熨燙部位及方法;要求工藝順序,用於排料、確定排料方式及准確耗料量的生產紙樣必須具備以下復核:(以男裝襯衫為例)
① 對設定尺寸的復核。依照客戶或已給定的尺寸對紙樣的各部位進行測量。
②對各縫合線相吻合的復核。服裝各部件的相互銜接關系,如圖(1-1)所示為男裝襯衫的生產紙樣,需要在紙樣製作好後,檢查袖窿弧線及領窩弧線是否圓順;檢查衫腳下擺和袖口弧線是否圓順;檢查袖山弧線和袖窿弧線長度是否相等;檢查領窩弧線和領腳線長度是否相等;檢查袖身的袖口弧線(除褶襇外)和袖級寬度是否相等;檢查前後側縫長度是否相等。
③對各對位記號的復核。男裝襯衫有前幅襟貼翻折記號及鈕門記號;衫身袖窿弧線和袖子的袖山弧線對位記號;領子的鈕門記號及與前中線對位記號;明貼袋的貼邊翻折記號等;袖身的袖口線上的褶襇記號等。
④對布紋線的復核。檢查布料裁剪時所用的絲縷紋向。
⑤對縫份的復核。男裝襯衫生產紙樣除襟貼和明貼袋縫份(止口)以外,其餘均為1CM縫份。
⑥對紙樣總量的復核。男裝襯衫紙樣共有11塊紙樣(含底領和面領)。
⑦復核各資料是否齊全。包括款式名稱、裁剪數量、碼數、裁片名稱等。
2、將已復核後的紙樣經裁剪製成成衣,用來檢驗紙樣是否達到了設計意圖,這種紙樣稱為"頭板",對非確認的紙樣進行修改,調整甚至重新設計,再經過復核成為"復板"製成成衣,最後確認為服裝生產紙樣。
二、裝紙樣設計需要考慮實際成衣生產的布料、採用的工藝結構、服裝款式、品質要求。
在服裝紙樣設計過程中,由於服裝款式各異;布料組織結構的差異及厚薄不同;服裝工藝製作及機器類型的限制;服裝的品質及組織結構等方面的不同,都會影響實際生產,因而服裝結構紙樣的製作也有不同的要求。
1、依據服裝面料組織緊密不同、確定不同縫合方式對加縫份的不同要求。
①按照布料厚薄的區別可劃分薄、中、厚三種放縫量,薄型面料的服裝紙樣放縫量一般為0、8cm,中型為1cm,厚型為1、5cm。
②接縫弧度較大的地方放縫要窄,如袖窿、領窩線等處,因為弧度問題縫份太大會產生起縐褶,然而生產紙樣的放縫設計盡可能整齊劃一,這樣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也提高了產品質量的標准,所以襯衫領子和領窩線的放縫還是為1cm,縫制後統一修剪領窩線為0、5cm,既可以使領窩圓弧部位平服又可以避免因布料脫散而影響縫份不足。加服加量的地方放縫要寬些,如西褲後片的放縫,後中線部位所加的縫份為2、5cm,上身的前後側縫可加1、5cm等,既可以提高產品的銷售量又可以滿足客戶的心理要求。
③不同的縫合方式對加縫份量有不同的要求。如平縫是一種最常用的、最簡便的縫合方式,其合縫的放縫量一般為0、8~1、2cm,對於一些較易散邊、疏鬆布料在縫制後將縫份疊在一起鎖邊的常用1cm;在縫制後將縫份分骨的常用1、2cm。對於服裝的折邊(衣裙下擺、袖口、褲口等)所採取的縫法,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鎖邊後折邊縫,二是直接折邊縫(見圖示2-1c)。鎖邊折邊縫的加放縫即為所需折邊的寬,如果是平擺的款式夏天上衣一般為2~2、5cm,冬衣為2、5~3、5cm,褲子、西裝裙一般為3~4cm,有利於褲子及裙子的垂性和穩定性;如果是有弧度形狀的下擺和袖口等一般為0、5~1cm,而直接折邊縫一般需要在此基礎上加0、8~1cm的折進量,對於較大的圓擺襯衫、喇叭裙、圓台裙等邊緣,盡可能將折邊做的很窄,將縫份捲起來作縫即為卷邊縫,捲成的寬度為0、3~0、5cm,故此邊所加的縫份為0、5~1cm,如果是很薄的而組織結構較結實的可考慮直接鎖密珠作為收邊,也可作為裝飾。牛仔褲的側縫、內縫和後幅機頭駁縫常用的縫合方式是包縫的做法,這一包縫做法的好處是耐用性強,所加的縫份需要注意前幅包後幅還是後幅包前幅、後幅包機頭還是機頭包後幅,一般縫份為1、2cm,但是實際生產所用的縫份有所不同,香港旭日集團惠州大進有限公司長期生產牛仔褲,實踐得到較佳的方法:被包的裁片所加的縫份為0、6cm,另一裁片為1、6cm。,因為按規定的尺寸是在縫骨邊緣開始計算,成品完成後不會影響尺寸的准確性、劃一性。
⑦ 什麼面料的襯衫打褶少
滌棉成分的襯衫
與純棉襯衫比較,透氣性不夠高,穿著不夠舒適,特別是皮膚敏感的顧客,優點就是抗皺性較好,易打理,不需要經常燙了,衣服也比較挺括。
混紡面料
這種面料是棉和化纖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紡織而成的。這種面料既吸收了棉和化纖各自的優點,又盡可能地避免了它們各自的缺點。普通襯衫大部分都是用這種面料,其質感較硬,穿著不如純棉舒適,不易變形,不易皺,不易染色或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