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同是純棉襯衫有的一千多有的才幾十元除去品牌因素,質地和工藝有區別嗎
速乾衣是高科技成果,衣服穿在身上有棉布的柔軟舒適感,但又可以隨意的擠,靠,不怕起皺,起褶。穿著它進行瀑降,穿越即使周身全部濕透,它也能夠在兩小時左右快速乾燥,不用長久忍受濡濕的感覺。普通的襯衫作為表面穿著、擁有多種穿法之前,常常只被作為配角。襯衫的角色,從貼身內衣到中衣的演化,要追溯到男性服裝中出現上衣和馬甲的1600 年代後期。產生了襯衫在馬甲下面,上衣中間的穿法,這在現代的套裝風格很常見。也可以說,領子和袖口從上衣露出的風格,是這個時候確立的。面料上都採用全棉材質,容易皺。而且夏季穿著吸汗不如速乾衣,不能抗異味等。
比如說:始祖鳥、北面、雷石(LISKAMM)、哥倫比亞、探路者等。這些都是不錯的牌子,其中雷石(LISKAMM)、哥倫比亞、探路者等都是性價比不錯的牌子。
2. 世界名牌襯衫
襯衫好的牌子還是比較多的,購買時除了注意尺寸外,還要細細觀察裁剪及針腳縫紉的質量,看看領子、門襟、袖口等處的針腳有無歪扭,若針腳歪扭的話,一經下水,這一部位就容易變形;再比一比左右領子是否對稱,這是衡量一件襯衫好壞最基本的標准,還要看紐扣釘得如何,若紐扣釘得馬虎或有損裂,表明這件襯衫的做工粗糙;一般來說,質量上乘的棉布本身帶有光澤,尤其支數高的精紡布更有一種類似絲綢般的光澤;最後檢查一下衣料上有無紡織時留下的疵痕。牌子的話雅戈爾,海螺,開開,紅豆Hongdo,
才子,這些都是比較好的,都是上十大品牌網買購上的十大世界襯衫品牌,買的話還是可以先做參考對比的吧。
3. 詞語排列 衣服、上衣、棉布、襯衫
棉布
襯衫
上衣
衣服
由小到大
材料
製成的物品
物品叫什麼
更大的范圍
4. 襯衫都有哪些面料
襯衫按底料可分為精梳全棉襯衫、真絲襯衫、雙縐襯衫、滌棉襯衫等,挑選時以輕、薄、軟、爽、挺、透氣性好較理想。
府綢襯衫是一種用精細的緯紗和粗厚的經紗構成,這種的織物變化的經紗賦予這種面料獨特又鮮明的各種特色。
全棉細薄平布襯衫是用精細高質量的紗線紡織成輕薄的平紋面料。用埃及棉花織成的上等細薄織物被稱為瑞士平布,可以做正裝襯衫用。
牛津紡織物襯衫由於染色和未染色線混紡,產生粗糙感,用它作成的襯衫,既柔軟又耐穿。不過呢,牛津紡織物由許多不同種類,但與細薄平布和府綢襯衫比較,總顯得不夠精緻和正式,所以多作為休閑襯衫用。
(4)哥倫比亞棉布襯衫擴展閱讀:
襯衫起源
西裝和襯衫起源於歐洲,襯衫所用扣子也是來自於法式襯衫的穿插式袖扣的啟發。
所以正裝襯衫的款式基本都以法式襯衫為基礎,具備美觀的法式疊袖。
只是根據搭配禮服或正裝的不同,領子及前襟處可能採取不同於法式傳統的款式。
面料以純棉、真絲等天然質地為主,講究剪裁的合體貼身,領及袖口內均有襯布以保持挺括效果,這和禮服及西裝的功能一樣,強調修飾過的身體線條。
用於禮服的襯衫一般只採用白色,日常正裝襯衫則以白色或淺色居多。
美式襯衫受到美國平民文化盛行的影響,樣式寬松,不講究剪裁,往往還採用紐扣來固定領尖,既不美觀也不講究,所以款式上更適合做家居襯衫。
美國真正的上流階層亦不會以美式襯衫為正裝。
5. 美國和中國哥倫比亞的衣服尺寸一樣嗎
美國衣服的尺寸和國內是不一樣的
美國的衣服尺碼為S、M、L、XL、XXL;中國國內尺碼為160、165、170、175等等
各國的尺碼體系不同,同一國家的不同品牌也未必採用同一尺碼標准,也就是說,同樣的尺碼標號(例如M號、28號、6號、170等等)並不永遠代表同樣的大小。
哥倫比亞服裝尺碼對照表如下:
(5)哥倫比亞棉布襯衫擴展閱讀:
歐碼XS=男女身高155/160;歐碼 S=男女身高160/165;歐碼 M=男女身高165/170;歐碼 L=男女身高170/175;歐碼XL=男女身高175/180;歐碼XXL=男女身高180/185;歐碼XXXL=男女身高185以上。
「號」指人體的身高,「型」表示:凈胸圍。A或B是體型代號,號型是國家通過測量、分析、取平均值得到的。
男子體型代號:體型分類代號 凈胸圍與凈腰圍差值 體型以A B C來標注
A 16-12cm 正常 B 11-7cm 偏胖 C 6-3cm 肥胖(中國人的體型以A型為主)
中國 (cm) 36-37 38-39 40-42 43-44 45-47,國際 S M L XL XXL
S是"small"的縮寫,表示小碼 M是"middle"的縮寫,表示中碼 L是"large"的縮寫,表示大碼 X是"excess"的縮寫,表示超出,額外的意思。
6. 哥倫比亞的Omni-dry衣服是否可以水洗
可以,但不能把沖鋒衣當成普通衣物那樣進行頻繁的清洗。正確的清洗方法可以避免對沖鋒衣的損傷,但頻繁的清洗對沖鋒衣非常有害。所以應當根據對沖鋒衣穿著後的受臟的程度來判斷是否該洗,而不應當根據穿著的時間。新買的沖鋒衣帶有氣味,應在通風乾燥陰涼處晾幾天。
若是沖鋒衣,可以根據情況來清洗:
第一種情況是長期不穿著沖鋒衣;
第二種是戶外旅行穿著後,淋過雨或沾滿了泥土、油污。因為沖鋒衣里含有一層防水透氣膜,這層膜可以隔絕水,又能讓氣體通過。但如果沾到泥土或者油污,這些污垢就會堵塞防水透氣膜的空隙,降低沖鋒衣的透氣性能。
(6)哥倫比亞棉布襯衫擴展閱讀:
Omni-Dry :Columbia公司自己研製的吸濕速乾的材料,這款布料不但可以迅速將水份吸收,而且會有效的將水份帶到面料外面揮發。它的吸水性能是一般棉布的三倍,揮發速度是一般棉布的二倍,因而能使穿著者經常保持乾爽舒適,適合於參加各種戶外活動。
這款材料主要用於生產T恤、襯衫、休閑褲等。Omni-Tech®是Columbia(哥倫比亞)自行研製的專利布料-布料表面加上DWR(Durable Water Repellent)防水層,面料底部壓上透氣薄膜,一方面令水無法滲入面料內部;
另一方面汗氣可以由透氣膜排出,再配合縫線位置的密封處理,能夠令面料做到防風、防水、透氣的功能,主要應用在Columbia(哥倫比亞)沖鋒衣和滑雪服中。
經過專業測試可以看出,Omni-Tech®的防水性能最高可以達到20000mm水壓,而一般的雨傘只能夠承受300mm,功能相差50倍。至於透氣方面,Omni-Tech®科技每日可以揮發最高達到13000cc水份,比身體每日發汗量(平均1200cc)高出10多倍。
7. 常見的襯衫主要有哪幾種面料各有什麼優缺點
1、純棉面料
優點:純棉面料的襯衫穿著舒適、柔軟、吸汗。對於皮膚過敏的朋友來說,純棉的面料就是您選擇最基本的要求了,因為只有自然的純棉才不會讓您的皮膚感到不適。
缺點:易皺,皺後不易整理;縮水;;變形;粘毛深色系襯衣容易粘毛,很難徹除
(7)哥倫比亞棉布襯衫擴展閱讀:
襯衫按底料可分為精梳全棉襯衫、真絲襯衫、雙縐襯衫、滌棉襯衫等,挑選時以輕、薄、軟、爽、挺、透氣性好較理想。
由於襯衫領襯常用熱熔粘合材料,因此在洗滌時忌用60℃以上溫水浸泡。襯衫的質料,以前多用白府綢,如今更多的使用的確良、絲、紗和各類化纖製成的襯衫。
樣式有立領、大翻領、小翻領,女式也有圓領或禿領的。一般的說,短袖的以禿領和圓領的居多,長袖的則以小翻領的為多。
網路-襯衫
8. 哥倫比亞風俗禮節有什麼
在哥倫比亞一鄉下地方,仍然保持著一種古老奇怪的風俗。結婚當晚洞房,新娘的母親要在洞房裡參觀指導。如果新郎做的不對或者不好,丈母娘就有義務給與指導和建議。
哥倫比亞保留有大量西班牙的習俗,特別表現為穿著正統,男人在公共場合穿上衣,扎領帶;婦女外出不穿短褲,甚至不穿便褲。
夏裝是卡利和麥德林市民的標准服飾。天氣炎熱時,主人會請客人寬去上衣,但旅客決不能在參加商務會議或社交活動時不穿上衣,晚間赴宴,宜穿白色襯衫和一套深色的衣服。
按哥倫比亞的商務禮俗,各種場合須穿著保守式樣西裝。但在小城市只須穿襯衫、長褲,打領帶即可。
哥倫比亞也和其他南美各國一樣,凡事喜歡慢慢來,切勿心急。請當地人做一頓飯,也得等上個把小時,據說首都波哥大市郵件也需10天才能送達。簡單的道路工程亦需花費1-2年才能完成。
哥倫比亞人喜愛紅、黃色、禁忌淺色。
全國性的慶典活動是謝肉節,在這一長達3日的慶典上,幾乎所有人都停止工作,參加歡慶活動。慶典開始後,人們頭戴面具,身著各色服裝,到街道和廣場狂歡狂舞,直到灰色星期三的前夜,把用布縫制的巨人型「謝肉節聖人」埋葬,盛大的慶典才告結束。
計程車免小費,行李一件小費20比索。飯店、旅店小費占總費用的10%~15%。其他每次可給10~20比索。
禮節禮儀
哥倫比亞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一般慣以握手為禮。男人們在進入一戶人家或一群人之中時要與每個人握手,告別時也得一一握手。婦女之間通常不握手,她們緊握對方的前臂。
一般禮儀
在任何生意達成交易之前,哥倫比亞商人總喜歡慢吞吞地思考,喜歡一邊啜飲著哥倫比亞的清咖啡,一邊輕聲地討論問題。
旅客訪問當地主顧時,會立即送一杯咖啡,客人要是不接受,那將被認為是不禮貌。
稱謂與問候
對哥倫比亞人稱呼時要用他們的姓氏加頭銜。熟人之間稱呼名字是常見的,但在開始時對男子應稱先生,對已婚女子應稱夫人,對未婚女子應稱小姐,待他們自己提出要求後,方可改稱名字。
約會與准時
拜會公私單位之前一定要先約會,但也一定會讓您等些時候。因此,時間的安排要寬裕一點。在哥倫比亞各地並非必須做到嚴格遵守時刻,但在較大的城市裡,准時就較為重要。
款待與饋贈
哥倫比亞人不大喜歡邀請客人到家中作客,但一旦被邀請,首次訪問按照慣例須送鮮花給女主人。應邀到哥倫比亞人家裡作客時,如果時間許可,習慣上要在到達前送去水果、鮮花或巧克力之類禮物;如果來不及,事後送也可以,同時該附上一封感謝信。禮品一般不應該是個人用品,除非你與對方非常熟悉。如果是這樣的話,可以給男的送領帶,給女的送香水。
當眾打呵欠是不禮貌的。
哥倫比亞人絕大多數信奉天主教, 還有少數人信奉基督新教。
哥倫比亞的諾亞納馬人,相信捕殺獵物其神靈將會對捕殺者和其家屬進行報復。為了防止妖魔襲擊,孩子們從小就佩戴保護神象。神象是刻在小木棍上或人形或蟾蜍、蜘蛛等動物形象,以消災避邪。
哥倫比亞新教派「麻袋人」,認為人體右邊作惡多端,是罪惡之源。所以,他們把身體的右半邊從頭至腳用麻袋片遮掩起來(故稱「麻袋人」),左半體裸露在外。無論作任何事情,只用左手,禁用右手。他們最忌諱「13」、「星期五」,並視其為 災難、厄運的數字和日期;最厭惡基督教中傳說的叛徒猶大;因此,他們在每年復活節前的星期六,總習慣焚燒猶大丑像,以示解化痛恨。
在哥倫比亞做搬運工的印第安人中間,廣泛存在著對青春期女孩有種恐懼感。他們認為這時期的女孩是不祥的根源。因此,要被隔離三四年,讓其一個人孤獨地生活在荒野的茅屋中。在這期間,這些搬運工誰也不願見她。因為,在他們的傳統觀念中,認為此時對哪怕是看她一眼的人,都會構成威脅。故要用獸皮製成的大頭巾把她的臉、胸和腳蓋起來,並用帶子捆隹她的手臂和大腿,以不讓她出去「污染」小路或河水,並驅除她身上的邪氣。他們忌諱有人議論鬥牛運動的不好。他們認為:民間傳統的習俗不容他人說三道四,只有不懂禮貌的人才會貶低他們引為自豪的鬥牛運動。他們特別忌諱黑色和紫色。因為這兩種色彩在他們的眼裡都屬於令人懊喪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