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衣服怎麼排版
一、衣服排版也叫衣服排料,排料需要的必備要件方法如下:
1、訂單明細。
2、全碼尺寸表。
3、樣衣或款式圖,由尺寸表和樣衣或款式圖可以制出樣板。
4、面料的門幅和縮率(水洗縮率、燙縮等,主要為水洗縮率)。
5、其它信息——面料的品質(主要為面料的色差情況),面料的特徵(是否有方向性,如燈芯絨的毛向要求、印花布的文字圖案方向要求、編織紋的陰陽紋路情況等等)。
二、針對面料的品質和特徵採取合理的排料方法,面料品質的幾種情形:
1、段差――同件衣服盡量集中在一起,排料版長宜短不宜長。
2、邊中色差――邊中色差有兩種情況:A、邊 ――> 中 ――>邊; B、邊 ――> 中 <―― 邊。
邊中色差要結合款式的特點進行合理排料,原則是:相拼接部位要放在一起或在一個經向線上排,外觀及主要部位必須保證顏色自然對接(有些部位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如上衣的領子與領堂的拼接處。
上衣的後袖與後袖籠拼接處、褲子的內襠縫部位、褲子的腰與褲片拼接處等),內部的次要部件可以靈活的安排處理。
通常的五袋褲在防邊中色差排料時,可以將側縫放在門幅邊上,可以放在門幅的中間,但如果是有側腿袋的褲子,則側縫絕對不可以放在門幅的邊上,否則側袋就沒有很好的擺放位置。
3、既有段差又有邊中色差――通常以外觀判斷色差情況比較明顯或嚴重的色差情況為主要控制對象,如果都很嚴重則所用面料可判斷為不可使用面料,即作為非合格品處理。
三、根據面料的特徵採取的排料方法:
1、常規面料沒有方向性則採取節約面料的任意排料方式;
2、面料具有方向性的則要根據情況分別對待,具有毛向的則要考慮是否完全倒毛還是順毛,或可以一件一方向;具有印花紋路方向的則要根據客人要求統一方向(特別要小心格子面料具有陰陽格的情形);具有編織紋路陰陽效果的則要考慮一件一方向或按照客人要求操作。
3、面料具有方向性且又有色差的(主要針對邊中色差),排料原則是:盡量減少出現色差的部位(如燈芯絨刮染面料或有方向性的印花面料的女式長褲,將四個褲片放在一個門幅的寬度上排,門幅不夠放四片的則可採取上下錯開的方法以保持拼接部位在同一條線上。
這樣最大可能出現色差的部位是後浪部位和內襠部位,如果採取其它辦法則可能出現色差的地方超過這兩個地方)。
四、排料版長的控制要求:
一般情況版長控制在8米左右,最好不要超過9米,因為通常工廠的裁剪台長度為10米,控制在8米左右是為了方便工廠的實際操作;另外我們通常上衣的單耗為2米左右、褲子的單耗在1.4米左右,一般上衣4件排和褲子6件排基本上總版長就是8米左右。
五、對於季節的變化規律掌握二十四節氣,什麼事都有規律可尋。嘜架的規律:
1、配色布局,取大優先。大小兼顧,兼顧直觀。適當調配,輕爾易舉。
2、一行過的整齊排法,一行過的錯開排法,一行過的互望的排法。後兩項需要多練後的境界。袋布﹑朴﹑別布採取多添少補的方法分配﹐參數視情況訂。又因衣料薄﹐料又少而讓好裁是基本原則。同時如是通碼還要考慮布封﹑數量等問題。
對於有段差的面料則要盡量減短版長,對於對條格款式的面料版長亦不宜偏長,針織面料受其面料有彈性的影響也不宜版長太長,彈性比較大等容易變形的面料其版長亦不可太長。
服裝電腦排版應用CAD製作與設計。
(1)褲子左右側款式圖畫法擴展閱讀:
服裝製版是現代服裝工程的一部分:現代服裝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設計、結構設計、工藝設計三個部分組成。服裝製版就是其中的結構設計;她既是款式造型的延伸和發展,也是工藝設計的准備和基礎。服裝設計包括:
1、創作設計(款式圖,包括款式、面料、色彩等等的表達)。
2、結構設計(也叫製版,版型處理或打版,每個部位的具體規格尺寸);3、工藝設計(也叫車位,一件成品的縫制過程)。其中製版在中間是處於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整個服裝設計裡面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國內的製版方式:
中式服裝:是從古代深衣制時就採取的人體雙臂平展、兩腿稍劈的立姿結構形式,裁製成的服裝是直線狀、整片式、平面型的。其裁剪方法是將衣料一折成四,將衣服的腋下和腰部多餘的衣料剪去,使衣片成一個十字形。
然後在前面的衣身中間剪開作為開襟,並修剪出一桃形的領圈即成。在部位結構和形體空間方面,它不像西式服裝那樣注重人體的胸圍、腰圍、臀圍的塑造。此種方式沿襲多年直至清末民初。
短寸法與胸度法:這兩種方法是20世紀30年代日本裁縫到我國開店、辦廠等傳播的。短寸法是在人體的胸部以上測量多個部位,求得裁剪所需的所有部位尺寸,然後按照這些尺寸來製版,以達到造型更加精確合體。
胸度法是以人體的凈胸圍為基數來分配各部位所佔的比例尺寸。又叫做號型裁剪法。由於我國人體體型不同,胸圍較小,多以半胸圍減去一個數計算。
❷ 服裝部位名稱圖解——褲子
服裝部位名稱圖解——裙子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1——waistband
裙頭
2——zipper
opening
拉鏈開口
3——inverted
pleat
暗襇
4——center
front
seam
前中縫骨
5——front
waist
dart
前腰褶
6——back
waist
dart
後腰褶
7——zipper
opening
拉鏈開口
8——front
yoke
前拼腰
9——pleats
褶
10——hem
裙腳
11——side
seam
側骨
12——hip
pocket
後袋
13——beltloop
腰帶袢,耳仔
❸ 褲子的裁剪圖怎麼劃
首先我們確定成品尺寸:
腰圍(W)=94cm
臀圍(H)=104cm
立襠+腰口(3.5cm)=25cm
下檔=75(cm)
腳口=24(cm)
第一步:寫數據
❹ 褲子的制圖方法
褲子的制圖方法
褲的主要測量部位有褲長、腰圍、臀圍、上襠長單件裁剪的方法主要有 5種。
①比例法:即胸度法或臀度法,上衣以人體胸圍為基礎,下裝以人體臀圍為基礎,對其他部位尺寸根據胸圍或臀圍進行比例分配。
②原型法:又稱基型法,依測量人體的尺寸為基準,繪制模具式衣片原型,然後在原型基礎上按款式特點作局部調整,再進行裁剪。
③定寸法:用文字或圖形將各部位裁剪所需數據全部標出,然後按標出的尺寸裁剪。
④短寸法:對人體各部位盡可能進行測量,然後按取得的數據進行裁剪。
⑤立體法:在人體模型或人體上直接塑造服裝款式,並做好各種標記,是將設計造型和裁剪融為一體的方法,縫制前還需復原為平面,作必要的修正或復製成樣板,常用於裁剪某些立體感強,造型難度高,衣料柔軟,具懸垂特性的女式時裝。
(4)褲子左右側款式圖畫法擴展閱讀:
褲子制板的第一步是取直角畫平行的五道線,即接腰線、臀圍線、橫襠線、褲膝線和褲口線,這五條線確定了褲子各部位尺寸的位置。
第二步是半臀圍再加半臀圍的1/3,褲子的前片為1/2半臀圍減1cm,後片為1/2半臀圍加1cm,前後襠寬相加為半臀圍的1/3。畫好這幾條直線即確定了褲子前片、後片和襠寬的肥度。將襠寬分成四等份,3/4為後片襠寬,1/4為前片襠寬,經過通分,約分之後,前片襠寬為半臀圍的1/12,後片襠寬為半臀圍的1/4。
第三步是兩邊要平衡,在前、後襠寬的劃分點上,在前、後片各了1/2處畫前、後垂直中線,在垂直中線各1/2處畫褲口至膝圍線,這樣就保持了褲管左右的平衡。
第四步是注意襠部偏,襠部由於要進行歸拔,所以側縫兩邊要與膝圍線畫圓順。不能兩邊一致,若一致則沒有拔襠份了,省道是為調節腰圍與臀圍的差數而確定的,腰圍小,省道則大;腰圍大,省道則小。縫製成褲之後,一般體型前片是腰圍1/4減1cm,後片加1cm。
關於縫份和窩邊份,前後片側縫、下襠縫、小襠縫、接腰縫和腰頭為1cm,兜口處為1.5cm,後襠縫上邊放2cm,下部為1cm,褲口窩邊一般為3~4cm。
褲子制板圖,也就是褲子的結構原理圖,因為使用這種方法有好多不便之處,所以在實際制板時大都使用前、後褲片相摞的方法。
摞制的方法是先制定好褲子前片,然後在前片的基礎上制定後褲片。
❺ 男士牛仔褲款式圖怎麼畫
普通褲子上面把 線跡也畫上去
❻ 褲子的平面款式圖怎麼畫
第一步:先量尺寸
褲子的尺寸不用說,一般由臀圍、腰圍、上檔長、褲長這四個值來確定。而腰圍就等於臀圍尺寸,所以只要知道三個尺寸即可。
臀圍:在臀部最大的位置水平圍量1周所得到的尺寸。上檔長:坐姿時,從腰圍線到椅面的距離。褲長:自腰圍線至褲裝所需要的長度。
臀圍=凈臀圍+16CM的放鬆量
上檔長=基本上檔長+2CM(不含腰頭)
褲長=上檔長+下檔長
第二步:可以參考的尺寸
寶寶的尺寸怎麼得呢?小編推薦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希望上帝保佑寶寶是個乖寶寶,那麼他可以很好的讓你量尺寸,記得記下來。
第二種:可以拿寶寶的舊褲子來比劃量尺寸,記得要是一片式的才行哦!一般來說要量寶寶目前穿的打底褲之類的才行,還是三個數值:臀圍、上檔長和褲長。
第三種:就是參考目前兒童標准尺寸,找到符合自己寶寶年齡段的尺寸即可。
第三步:開始畫圖紙
尺寸什麼的都量好後,那麼就開始動手畫圖吧。可以將三個尺寸寫在圖紙的上角哦,因為不少地方都是要用公式算,將數字寫出來更清晰看得到。
❼ 求5張用PS畫的褲子款式圖 正反面都需要
是這樣的嗎
❽ 褲子裁剪圖怎麼畫
量尺寸
褲子的尺寸一般由臀圍(=腰圍)、上襠長、褲長(腰圍到褲口)這四個值來確定。
臀圍=凈臀圍+16CM放鬆量
上檔長=凈上襠長(從前腰圍中點拉尺子穿過襠到後腰圍中點,再/2)+2CM(未含腰頭)
畫圖紙
臀圍與褲長
先畫一個豎向長方形(前片)。寬為1/4的臀圍,高為褲長-2CM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