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馬雅科夫斯基的詩
1893年—1930年),前蘇聯詩人。生於喬治亞巴格達迪的一個林務官家庭。學生時期曾參加過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地下活動。早期詩作帶有未來主義色彩。十月革命後的《我們的進行曲》、《革命頌》等詩作歌頌了十月革命,呼籲藝術家同革命結合。1919年後參加《羅斯塔之窗》工作,寫詩作畫同反對派進行斗爭。1924年列寧逝世後,發表長詩《列寧》,深切悼念這位偉大的領袖。曾出訪過法國、西班牙、墨西哥、美國等國家,寫了《我發現美洲》、《百老匯》等國際題材的詩篇。還寫有《臭蟲》、《澡堂》等諷刺喜劇等作品。
㈡ 易烊千璽推薦過什麼APP或推薦過什麼書 什麼電影
書:
《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那些年,那座城》《Magic tree house》
《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第七天》《設計詩》《蟲子書》
《沉默的大多數》《天真的人類學家》
《嫌疑人X的獻身》《白夜行》《時生》
《小王子》《穿褲子的雲》節選《馬雅科夫斯基詩歌集選》
《文學回憶錄》《長安十二時辰》《文化苦旅》《美的歷程》
《冬泳》《一個人張燈結綵》《你是最好的自己》《忒修斯之船》
《給青年藝術家的信》《時間簡史》《告白》《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願我的世界總有你的二分之一》
㈢ 痛飲人生的滿杯 這句什麼意思
1、「痛飲人生的滿杯」是蘇聯詩人馬雅科夫斯基說的。
2、原文選段:
痛飲人生的滿杯,吾感慨。何為痛飲?悲傷、猶豫又懷情?何為人生?是曰人的生活,也許暢通無阻,也許坷坎無數。何為滿杯?正如正月十五的月,圓滿的浪漫容易傷感,照在遊子的心尤其觸懷。
想起古昔壯士臨行前,豪言下面隱藏那絲絲悲涼,激動的是心,聽天由命的卻是生與死。又想起,風蕭蕭兮遇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卻是那一杯,悲飲人生的滿杯。
3、「痛飲人生的滿杯」表達的意思是:
人生就象一杯滿滿的酒,無論結果是甜酸苦辣都要痛快的喝。所謂「人生的滿杯」,應該是一種對生活充滿激情的態度,不管是大歡喜還是大悲涼都能泰然處之,全身心投入,活得慷慨淋漓,瀟瀟灑灑。
不論人遇到什麼樣的經歷和困難,都始終激勵著自己毅然前行,這些困境和坎坷,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歷練,是人生滿杯不可或缺的元素。
(3)穿褲子的雲馬雅科夫斯基擴展閱讀:
馬雅科夫斯基從小就對戲劇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在1905年革命暴風驟雨般的日子裡,12歲的馬雅科夫斯基觀看了喬治亞一個劇團上演的號召人們反抗社會壓迫的劇目,並深深地迷上了戲劇。
從詩歌創作轉向戲劇創作,對馬雅科夫斯基來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是因為他的詩作在本質上是戲劇性的。他的詩有一個特點,就是只有在最後聽朗誦的時候才能真正理解它。馬雅科夫斯基的詩劇運用的是演說家的語言。
字里行間充滿了感嘆,有許多呼語和提問,由於內容本身表現了行動,詩的節奏富於變化,馬雅科夫斯基的詩作有很大的動作性。馬雅科夫斯基深知這一點,他說過,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可以在舞台上演出。
馬雅科夫斯基的宣傳畫和他為自己的書所作的插圖也充滿了動作,他的「羅斯塔之窗」有強烈的政治性,採用詩配畫的形式,清潔雖然簡單,但是往往富於戲劇性。畫中人物栩栩如生,用來配合畫面的簡潔生動,很容易轉化為劇本中的文字說明,用以描述人物的行動和具體的場景。
因此,可以說馬雅科夫斯基的創作有一種明顯的戲劇化傾向,而戲劇幾乎貫穿了他的全部活動,並在其中佔了重要地位。
馬雅科夫斯基向觀眾做了富於抒情意味的自白。由於他的體驗很有社會意義,很有煽動力,結果自白變成了宣傳,作者變成了演說家。在自己的第一個劇本中,馬雅科夫斯基就表現出他對戲劇的基本追求,用他後來的說法,就是「把劇場變成講壇」。
馬雅科夫斯基於1913年12月在比得堡上演這個悲劇,並且扮演主角。這個悲劇和當時劇壇的風氣、趣味格格不入,資產階級輿論瘋狂地加以詆毀,把它稱為「白痴的」劇本、「神經病人的夢囈」。用馬雅科夫斯基的話來說,就是:「資產者的鼻子嗅出了我們是帶炸彈的戰士。」
㈣ 馬雅科夫斯基 世界上沒有比結實的肌肉和新鮮的皮膚更美的肌肉衣裳 意思
也可以理解為對於人的一種著迷的情緒
是對人的一種贊美
贊美人體構造.
詩人覺得人的身體皮膚是最美麗的.
㈤ 穿褲子的雲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要表達什麼
穿褲子的雲
你們的思想
幻滅在揉得軟綿綿的腦海中,
如同躺在油污睡椅上的肥胖的仆從。
我將戲弄它,使它撞擊我血淋淋的心臟的碎片,
莽撞而又辛辣的我,將要盡情地把它戲弄。
我的靈魂中沒有一莖白發,
它裡面也沒有老人的溫情和憔悴!
我以喉嚨的力量撼動了世界,
走上前來——我奇偉英俊,
我才二十二歲。
粗魯的人在定音鼓上敲打愛情。
溫情的人
演奏愛情用小提琴。
你們都不能像我一樣把自己翻過來,
使我整個身體變成兩片嘴唇!
來見識見識我吧——
來自客廳的穿洋紗衣裳的
天使隊伍中端莊有禮的貴婦人。
像女廚師翻動著烹調手冊的書頁,
你安詳地翻動著你的嘴唇。
假如你們願意——
我可以變成由於肉慾而發狂的人,
——變換著自己的情調,像天空時晴時陰,——
假如你們願意——
我可以變成無可指摘的溫情的人,
不是男人,而是穿褲子的雲!
我不信,會有一個花草芳菲的尼斯!
我又要來歌頌
像醫院似的讓人睡壞的男人,
像格言似的被人用濫的女人
這篇名為《穿褲子的雲》、創作於1915年結束的長詩,是詩人馬雅科夫斯基的代表作,同時取名自第一樂章,也就是「打倒你們的愛情」。此詩是詩人題獻給自己的繆斯的,也就是詩人為此用一顆子彈穿透自己心臟而留下遺迷的女人——莉莉。這就意味著這首詩同時是首凄涼而悲情的詩。詩人終生未娶,也不曾衰老,雖然在自我終結生命的時候已經37歲,年入中年,可詩人永遠是年輕的,永遠活在自己的「二十二歲的激情」中,激情燃燒的詩,也是首悲情四溢的詩。
㈥ 發誓不娶妻的詩句
詩句我好像沒有看到過,不過我知道這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這是霍去病留下的千古名句。 不滅匈奴,誓不成家,也就是誓不娶妻的意思。可惜霍去病才24歲就病逝,千古遺憾吶。
㈦ 馬雅科夫斯基的《青春》
by John Donne (1572-1631)
THE GOOD-MORROW.
I WONDER by my troth, what thou and I Did, till we loved ?
were we not wean'd till then ?
But suck'd on country pleasures, childishly ?
Or snorted we in the Seven Sleepers' den ?
'Twas so ; but this, all pleasures fancies be ;
If ever any beauty I did see,
Which I desired, and got, 'twas but a dream of thee.
And now good-morrow to our waking souls,
Which watch not one another out of fear ;
For love all love of other sights controls,
And makes one little room an everywhere.
Let sea-discoverers to new worlds have gone ;
Let maps to other, worlds on worlds have shown ;
Let us possess one world ; each hath one, and is one.
My face in thine eye, thine in mine appears,
And true plain hearts do in the faces rest ;
Where can we find two better hemispheres
Without sharp north, without declining west ?
Whatever dies, was not mix'd equally ;
If our two loves be one, or thou and I
Love so alike that none can slacken, none can die.
翻譯
說真的,我不懂
我沒有相愛之前都幹了些什麼?
我們那時不是就像沒斷奶的孩子,
只會咂那鄉村的樂趣嗎?
不是就像在洞里鼾睡了百年的七少年嗎?
確是這樣。除了昨宵,一切樂趣不過是空幻。
如果說,我見到了我所渴求的什麼美,
還獲得了它,
那隻可能是夢中的你。
現在該向我們覺醒了的靈魂道早安了,
他們彼此諦視著,卻毫無畏懼;
關於愛,對其他一切景色的愛,都受愛的控制,
愛能使一間斗室成為廣闊的天地。
讓航海家去發現多少個新世界吧,
讓其他人在地圖上,去觀賞無數的世界吧,
我們只須佔有一個世界,
你我各自既是,又是,一個世界,
我的臉在你的眼中,你的臉在我的眼中出現,
真誠坦白的心是會留駐在臉上的;
還有什麼地方能找到兩個更好的半球,
既無嚴峻的北方,
也沒有墮落的西方?
一切能死亡的,都是因為配合不均勻,
我們兩個的愛若是一個,你我若愛得一樣,
誰也不會鬆懈,那麼誰也不會死亡。
㈧ 馬雅科夫斯基的未來論經典語錄
凡事認真仔細,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