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軍隊禮服種類及其穿著場合要求
禮服包括軍官禮服和儀仗隊、軍樂團、文工團禮服。軍官禮服,通常在重大節日、重大慶典、重大集會、授銜儀式和外事活動等禮儀場合穿著,其他場合需穿著禮服時,由師以上單位首長確定。著軍官禮服時,佩帶松枝葉領花、禮服肩章、胸標、級別資歷章、姓名牌和綬帶,內著禮服襯衣,系領帶,穿制式襪子(海軍穿白色制式襪子)和禮服皮鞋,戴禮服大檐帽(女軍人戴卷檐帽,下同)。文章原創 http://www.jiefangjun.org 儀仗隊禮賓服,通常在執行儀仗司禮任務時穿著。著儀仗隊禮賓服時,春、夏、秋季穿春秋禮服,冬季穿冬禮服,天氣寒冷時可穿禮服大衣,統一戴禮服大檐帽(水兵帽),內著軍種襯衣(針織長袖衫),系領帶(著水兵服除外),戴白手套,穿馬靴,執行隊長和軍種分隊長扎武裝帶,士兵扎外腰帶。軍官佩帶松枝葉領花、常服硬肩章、胸標、級別資歷章、儀仗隊臂章、姓名牌和綬帶;士兵佩帶松枝葉領花(著水兵服除外)、儀仗隊士兵肩章、胸標、儀仗隊臂章、國防服役章和綬帶。穿禮服大衣時,扎武裝帶(士兵扎外腰帶),佩帶松枝葉領花、常服硬肩章、儀仗隊臂章。 軍樂團禮賓服,通常在執行司禮演奏任務時穿著。著軍樂團禮賓服時,春、夏、秋季穿春秋禮服,冬季穿冬禮服,天氣寒冷時可穿禮服大衣,統一戴禮服大檐帽(卷檐帽),內著禮服襯衣,系領帶,戴白手套,穿制式襪子和皮鞋,佩帶松枝葉領花、軍樂團肩章、胸標、級別資歷章、軍樂團臂章、姓名牌和綬帶。穿禮服大衣時,佩帶松枝葉領花、軍樂團肩章、軍樂團臂章。軍隊業余軍樂團(隊)和非現役軍人不得仿製、借穿軍樂團禮賓服。 文工團演出服,通常在執行上級下達的演出任務時穿著。著演出服時,春、夏、秋季通常穿春秋服,冬季穿冬服。通常戴大檐帽(卷檐帽),內著禮服襯衣,系領帶,穿文工團皮鞋,佩帶松枝葉領花、文工團肩章、胸標、級別資歷章、文工團臂章、姓名牌和綬帶。炎熱天氣執行室外演出任務時,著短袖夏常服上衣,男演員穿文工團夏褲,女演員穿文工團西服裙,佩帶橄欖枝領花、文工團軟肩章、軟胸標、文工團臂章、姓名牌和綬帶,穿制式襪子(女演員穿肉色絲襪)和文工團皮鞋(靴)。軍隊業余文工團(隊)和非現役軍人不得仿製、借穿文工團演出服。
② 07式軍官和士兵的夏常(短袖襯衣)有區別么
一、有無姓名牌
07式軍官夏常服有姓名牌,07式軟姓名牌於2009年夏季穿著夏常服時在全軍部隊軍官中正式佩戴使用,2007年配發的金屬硬姓名牌不在夏常服上佩戴使用了。。
07式士官夏常服無姓名牌,07式夏常服只統一佩戴軟肩章、軟胸標。
二、有無資歷牌
07式軍官夏常服有資歷牌,級別資歷章作為了新增的軍服裝飾物,級別資歷章對軍官的級別、軍齡起到了顯示的作用,也實現了勛表的部分功能。
07式士兵夏常服無資歷牌。
三、肩章不同
07式軍官夏常服簡章較大,肩章指佩帶在制服肩部的銜級識別標志。一般由橫杠和星花等組成。
07式士兵夏常服簡章較短。
(2)儀仗隊長袖襯衫擴展閱讀:
軍服設計標准
軍裝每次設計、更新時都要進行大量的測量、實驗工作。設計「84」式軍裝時,就曾經收集了27個國家的軍服樣品,對海陸空三軍的83個團、15000名不同體型戰士進行了實地測量。
「07」式軍服同樣也進行了大量的測量、實驗。據介紹,新軍裝是在駐港部隊軍裝基礎上改裝而來,「這主要是考慮到與國際接軌」。
據介紹,這次換裝最大的特點就是增加了禮服這一類別。據悉,解放軍曾在1955年第一次授銜時設有禮服裝,參照蘇聯樣式設計,主要是供校級以上軍官使用,後來被取消。
這是時隔40多年以後第一次增設禮服。這次換裝,該院將負責參與部分標准制定。據該院軍需系負責人介紹,軍裝標準是指服裝顏色、圖案、樣式、用料、工藝、加工流程等。
武警部隊從2007年8月1日起,將陸續換發「武警07式服裝」。這是武警部隊服裝史上一次最全面、最系統、最徹底的改革,標志著武警部隊服裝保障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
③ 中國三軍儀仗隊的標志什麼樣子的呀
建國前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初期,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時部隊穿的是國民革命軍的服裝,系紅領巾以示區別。同年9月,毛澤東同志領導的湖南秋收起義,穿的是各式服裝,佩帶紅布袖章,以此象徵是一支紅色部隊。這個時期,一部分軍服是靠打土豪或從戰場上繳獲來的,另外一部分則依靠當地群眾義務縫制,沒有統一的樣式。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的軍服,八路軍為土黃色,新四軍為灰色,布料有粗布,也有細布,號碼不分大小,上衣長度一律為「二尺五」。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服裝樣式與抗日戰爭時期相同。1946年10月,我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取消「八路」、「新四軍」臂章,各部隊分別佩帶標有番號的臂章或胸章。解放戰爭後期,我軍接管了一批國民黨軍隊的軍需工廠,從而初步具備了統一生產和供應服裝的條件。1949年1月,軍委後勤部規定了全軍統一的服裝樣式。軍服為草綠色棉平布中山裝,胸前佩帶長方形布胸章,印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字樣,頭戴解放帽,帽徽為「八一」紅五角星。1949年10月參加開國典禮閱兵式的部隊穿的就是這種軍服。
建國後,人民解放軍自從1950年統一軍服制式,經歷了1955年軍銜服裝、1962年定型生產的「六二」式軍裝。此後,解放軍軍服幾經更新換代,先後進行了12次軍服改革調整。 「五五」式軍服圖文
「六五」式軍裝 1965年6月1日取消軍銜制後,改裝「六五」式軍裝,全體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綴紅五角星帽徽和紅領章。
「七一」式軍裝 1969年,隨著我國化纖工業的發展,研製了滌錦棉三元混紡單衣,1973年裝備部隊,稱「七一」式服裝。應用合成纖維紡織品作軍需服裝和裝具,這在我軍服裝發展史上,是一次劃時代的改革。
「七八」式軍裝 「七八」式服裝是「七一」式的改進型,它以減重為目的,全面應用合成纖維紡織品的新成果。
「八五」式軍裝 「八五」式軍裝基本沿用1955年樣式,與「七八」式服裝相比,其明顯區別在於布料和樣式的徹底更新換代。
「八七」式軍裝 「八七」式軍服是1987年經中央軍委批準定型的。1988年10月1日起陸續裝備部隊。這套服裝除分禮服、常服、作訓服外,還特別設置了文工團員用的演出服和軍樂團、儀仗隊的禮賓服。另外,還有地勤服、迷彩服、防化服、坦克服、航空服等近10種特種服裝。1990年開始配發了87式制式襯衣。1992年,中央軍委決定:文職幹部配發制式服裝,戴文職肩章、領花。用「八七」式系列軍服裝備部隊,是我軍軍服史上一個突破。
「九七」式軍裝 1993年初,我軍開始研製面向21世紀的新一代軍服。新一代軍服保留了「八七」式服裝的優點,吸取了國際上先進國家軍服的長處,與87式軍服相比,在結構、用料、顏色、服飾及配套方面均有較大的改善。尤其是樣式、顏色更為美觀、大方和協調,形成了陸軍以棕綠色為主色調、海軍以白色和藏青色為主色調、空軍以蔚藍色為主色調的三軍顏色體系。97式軍服共分禮服、常服、作訓服和工作服四大系列,與87式服裝相比,主要增加了禮服、夾克常服、毛衣、體能訓練服、戰士皮鞋、作戰靴及國際通用的貝雷帽等品種,新增了綬帶、軍種胸標、姓名牌、臂章等服飾標志。
97式軍服於1997年5月1日起首先在駐港部隊試穿,1999年裝備駐澳門部隊,駐國外武官配發了97式禮服,全軍其他單位未裝備
2000年5月1日起,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開始統一配發99式長、短袖制式襯衣和貝雷帽,同時取消已裝備部隊多年的87式長、短袖制式襯衣。99式制式襯衣採用了先進的紡織和原液染色等技術,與87式制式襯衣相比,在樣式結構、用料、顏色和加工工藝等方面均有較大改善,提高了穿著舒適性。長袖制式襯衣官兵均為束腰式;短袖制式襯衣軍官、文職幹部為夾克式,士兵為束腰式。陸海空三軍襯衣顏色為各軍種基本色,陸軍為淺綠色,海軍為本白色,空軍為淺蔚藍色,體現了三軍特色,形成了系列。這次向全軍官兵配發的貝雷帽為我軍首次裝備。貝雷帽採用國際通用樣式,用料為細羊毛,顏色為陸軍深棕綠色、海軍深藏青色、空軍深蔚藍色。貝雷帽的配發,較好地解決了過去官兵在夏季戴大檐帽太重、太熱和不便攜帶的問題。
2004年12月12月1日,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士兵和部分軍校學員統一換發用仿毛面料製成的04式冬常服。2005年5月,士兵換發用同一材料製成的04式夏常服。我軍士兵現行著穿的87式夏常服用俗稱「的確良」的滌棉平布製成,冬常服用俗稱「滌卡」的滌棉卡其布製成。04式士兵常服使用「多重多異復合化纖長絲織物」為服裝面料,外觀、質感與毛料無異,保暖性、防風性、透氣性和密度都達到毛料的指標,而且有更好的抗皺保型性,能抗靜電,可水洗,易干,耐磨。
04式士兵常服樣式與87式常服相同,服裝板型有一定改進,腰身比較明顯,共有04式士兵夏常服、士兵冬常服、水兵服、士兵大檐帽、水兵帽、士兵冬帽等6個品種。04式士兵大檐帽、空軍士兵冬帽和陸軍士兵夏常服、冬帽、冬常服由草綠色改為棕綠色,04式海軍士兵夏常服、水兵服、冬帽、冬常服由藏藍色改為藏青色,04式空軍士兵夏常服、冬常服由上草綠下藏藍改為上棕綠下藏藍。
為配合04式士兵常服著穿,我軍首次為除海軍海勤和駐香港、澳門部隊以外的士兵配發02式士兵皮鞋。02式士兵男皮鞋顏色為黑色,樣式為素頭外耳系帶式,用料為超細纖維合成革;02式士兵女皮鞋顏色為黑色,樣式為素頭外耳系帶式,用料為黃牛正面革。
200511月11日,空軍開始統一換發05式常服。空軍新常服顏色為藍灰色。新常服的正式換發,標志著空軍從此擁有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與使命任務相配套的常服,結束了50多年來空軍常服採用陸軍土黃色上衣和海軍藏藍色褲子上下顏色不統一的歷史,實現了與空軍工作、訓練、作戰環境相一致。
07式陸海空男軍官禮服
07式軍服 經黨中央、中央軍委批准,全軍從2007年起換發07式服裝。這次是我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換裝,涉及禮服、常服、作訓服和標志服飾4個系列共644個品種。陸軍軍服顏色調整為松枝綠,海軍軍服調整為深藏青色和白色,空軍軍服在深藍灰色基礎上作了適當加深。大檐帽調整了翹度,軍官增加了帽檐(牆)花;夏常服為束腰式,陸、空軍和海軍白色春秋常服為獵裝式,使體型更顯修長;增加了級別資歷章、國防服役章、臂章等,海軍首次增加袖章,重新設計了三軍統一的帽徽、領花,體現了軍人榮譽,強化了軍服美感。國旗、軍旗、長城、天安門等中國軍隊的傳統重要標識,簡潔地融入到了臂章、領花、胸標等標志服飾上。
07式軍裝全軍從2007年7月1日起由駐京、駐港和駐澳部隊先行裝備,8月1日起全軍軍官開始穿著,預計在09年前完成全軍換裝
④ 軍官禮服和校尉禮服的區別
兩者沒有區別,校尉禮服就是軍官禮服中的一部分。禮服包括軍官禮服和儀仗隊、軍樂團、文工團禮服。
軍官禮服,通常在重大節日、重大慶典、重大集會、授銜儀式和外事活動等禮儀場合穿著,其他場合需穿著禮服時,由師以上單位首長確定。著軍官禮服時,佩帶松枝葉領花、禮服肩章、胸標、級別資歷章、姓名牌和綬帶,內著禮服襯衣,系領帶,穿制式襪子(海軍穿白色制式襪子)和禮服皮鞋,戴禮服大檐帽(女軍人戴卷檐帽,下同)。
儀仗隊禮賓服,通常在執行儀仗司禮任務時穿著。著儀仗隊禮賓服時,春、夏、秋季穿春秋禮服,冬季穿冬禮服,天氣寒冷時可穿禮服大衣,統一戴禮服大檐帽(水兵帽),內著軍種襯衣(針織長袖衫),系領帶(著水兵服除外),戴白手套,穿馬靴,執行隊長和軍種分隊長扎武裝帶,士兵扎外腰帶。軍官佩帶松枝葉領花、常服硬肩章、胸標、級別資歷章、儀仗隊臂章、姓名牌和綬帶;士兵佩帶松枝葉領花(著水兵服除外)、儀仗隊士兵肩章、胸標、儀仗隊臂章、國防服役章和綬帶。穿禮服大衣時,扎武裝帶(士兵扎外腰帶),佩帶松枝葉領花、常服硬肩章、儀仗隊臂章。
軍樂團禮賓服,通常在執行司禮演奏任務時穿著。著軍樂團禮賓服時,春、夏、秋季穿春秋禮服,冬季穿冬禮服,天氣寒冷時可穿禮服大衣,統一戴禮服大檐帽(卷檐帽),內著禮服襯衣,系領帶,戴白手套,穿制式襪子和皮鞋,佩帶松枝葉領花、軍樂團肩章、胸標、級別資歷章、軍樂團臂章、姓名牌和綬帶。穿禮服大衣時,佩帶松枝葉領花、軍樂團肩章、軍樂團臂章。軍隊業余軍樂團(隊)和非現役軍人不得仿製、借穿軍樂團禮賓服。
文工團演出服,通常在執行上級下達的演出任務時穿著。著演出服時,春、夏、秋季通常穿春秋服,冬季穿冬服。通常戴大檐帽(卷檐帽),內著禮服襯衣,系領帶,穿文工團皮鞋,佩帶松枝葉領花、文工團肩章、胸標、級別資歷章、文工團臂章、姓名牌和綬帶。炎熱天氣執行室外演出任務時,著短袖夏常服上衣,男演員穿文工團夏褲,女演員穿文工團西服裙,佩帶橄欖枝領花、文工團軟肩章、軟胸標、文工團臂章、姓名牌和綬帶,穿制式襪子(女演員穿肉色絲襪)和文工團皮鞋(靴)。軍隊業余文工團(隊)和非現役軍人不得仿製、借穿文工團演出服。
⑤ 士官和義務兵有沒有禮服
非駐港部隊,駐澳部隊,兩團一隊(軍樂團,文工團,三軍儀仗隊)和國旗護衛隊士官和義務兵是沒有禮服發放的。
只有軍官(含文職軍官)、駐港部隊,駐澳部隊,兩團一隊(軍樂團,文工團,三軍儀仗隊)和國旗護衛隊士官和義務兵發禮服。
其他部隊的士兵除常規情況外不發禮服。
⑥ 初中男生儀仗隊領頭服裝
七星崗一條街 租表演服的去看看吧 一定能找到合適你的。建議用質地較硬的制服(學院派,像E-LAND的風格),配上帽子,拉伸你的高度。這樣比較顯瘦
⑦ 能幫忙告訴我二戰時期美軍代表性的著裝有哪幾種么就是比如有紀念意義或者代表重大事件的
能仔細說說嗎?這個代表性的著裝讓人很費解啊。
繩網鋼盔,M1半自動步槍,綠色咔嘰布軍裝,大頭軍靴這基本算是二戰美國大兵的標志了。
⑧ 短袖制式軍裝是什麼樣
自1950年以來解放軍制服統一的標准,經歷了1955年軍銜服裝,1962年生產定型,「六一」式軍服。此後,人民幾置換術後解放軍制服,已經進行了12次軍服改革調整。
「規劃」式軍服1965年6月1日取消軍銜制,後的「規劃」式軍服,全體官兵的解放都戴著帽子,裝飾著紅五角星帽徽和一個紅色的項圈。
「七一」式軍服在1969年,隨著中國化纖工業的發展,三元的發展融合了聚酯和尼龍棉單衣,1973部隊,被稱為「七一」風格的服裝。合成紡織品服裝和滿載著彈葯,這在發達國家軍隊在服裝史中的應用,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改革。
「七八」式制服「七八」風格的服裝是「七一」式的提高,這是減肥的目的,新的合成紡織品的全部應用程序的結果。
「八五」式軍服「八一」輸入統一的基本格局其次在1955年,隨著「七八」式服裝相比,完全提升其明顯的不同之處在於面料和款式。
「87」式制服在1987年的「87」式軍服,由中央軍事委員會批準定型。從1988年10月1日列裝部隊。這套服裝除了禮服,制服,訓練服,而且還設置了和軍樂團,儀仗隊禮賓服務服裝特殊的藝術團成員。此外,地勤服務,迷彩服,防化服,坦克服,航空服務,近10種特種服裝。 1990年配發87式制式襯衣。 1992年,中央軍委決定:文職幹部配發的制服,戴著徽章的平民,領花。與「87」系列制服的軍隊,是我軍軍服史上的一個突破。
在1993年初「99」式軍服,我軍開始研製新一代的21世紀軍服。保留了新一代軍服服飾「87」式的優點,借鑒了國際軍服的先進國家的長處,與87式軍服,在該結構有較大的改進,材料,顏色比較,以及相關方面的服飾。尤其是樣式,顏色更加美觀,大方和協調,形成了陸軍以棕綠色,海軍藍,白色和深藍色的顏色,根據顏色藍色系空軍武裝部隊。 99分禮服制服,校服,作訓服和工作服四大系列,與87式服裝,主要增加了禮服,夾克,制服,毛衣,服裝鍛煉,戰士鞋,作戰靴及國際通用的貝雷帽和其他品種相比,加色帶,軍種胸標記,姓名徽章,臂章等服飾標志。
駐軍99式軍服首次嘗試自1997年5月1日之後,2000年開始逐步裝備部隊。
自2000年5月1日,解放軍開始以統一的軍隊配發99長,短袖襯衫和貝雷帽的標准,而軍隊已被取消87年式長,短袖的制式襯衣。 99制式襯衣採用先進的技術,如紡織和印染液體,具有標準的87式襯衫相比,有很大的改善的款式,材質,顏色和加工工藝等方面的結構,提高了穿著的舒適性。標准襯衫長袖中山裝式的士兵;袖衫標准軍官和文職幹部為夾克式,中腰式士兵。武裝部隊襯衫的顏色為軍隊服務的基本色,淺綠色陸軍,海軍為白色,淡藍色的空軍,反映了軍隊的特點,形成了一個系列。本次配股以陸軍貝雷帽一檔的所有官兵。採用國際通行的風格的貝雷帽,用於細羊毛材料,顏色是深褐色軍綠色,深藍色,海軍,空軍深藍色。貝雷帽配發解決了過去的夏天大檐帽的官兵穿著厚重,熱,不便攜帶的問題。
07式軍服,由中央軍事委員會從2007年起07服裝批軍隊的重建。這是最大的我軍歷史換裝,涉及禮服,制服,作訓服和標志服飾四大系列644多個品種。陸軍制服顏色調整是松綠色,深藍色和白色調海軍軍服,空軍制服訂做一個合適的基礎上加深暗灰色。大檐帽調整外傾角,軍官增加了帽檐(牆)花;夏常服為束腰式,陸,空,白春獵型海軍制服,使身體更加苗條;資歷章,國防服務章,臂章等水平的提高,重新設計的帽徽,領花,體現了軍人榮譽,強化了統一的美感。傳統是重要的識別國旗,國旗,長城,天安門等中國軍隊,簡單地集成到了隊長袖標,花領,胸前和其他標准標志服裝。
⑨ 初中運動會儀仗隊服裝(在線等)
你上面的第二種好點了,一個是學生的打扮穿著,二個是時令,天氣又點冷了,長衫還行,三個就是學生要陽光,積極向上,黑色的衣服看來不太合適。
⑩ 07新式軍禮服陸軍的襯衣領帶是什麼顏色的
07新式軍禮服陸軍的襯衣領帶顏色是橄欖綠。
07新式軍禮服各軍種領帶顏色和軍裝顏色一致,除了海軍白色軍禮服任然用海藍色。
07式軍服,陸軍軍服顏色調整為松枝綠;海軍軍服由原來的藏青色調整為深藏青色,本白色調整為白色,上白、下藏青色調整為全白色;空軍軍服顏色在現行藍灰色基礎上作了適當加深。
07式軍服還首次將女軍人大檐帽改為卷檐帽;軍官冬常服由關領式改為開領式,夏常服改為束腰式結構,春秋常服改為獵裝式設計;海軍常服採用世界海軍主流設計樣式,軍銜級別在袖口上表示。
(10)儀仗隊長袖襯衫擴展閱讀:
07新式軍服的分類:
1、禮服系列。威武莊重,適合重大節日、慶典、集會等禮儀場合穿著。分軍官禮服和「兩團一隊」禮服兩類。軍官禮服,包括禮服大檐帽、禮服、禮服襯衣、 禮服皮鞋和配套標志服飾。
「兩團一隊」禮服,即儀仗隊、軍樂團禮賓服和文工團演出服,包括大檐帽、夏禮服、冬禮服、禮服大衣、禮服皮鞋(靴)和配套標志服飾。
2、常服系列。美觀大方,適合日常工作、學習和節假日穿著。分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三類。春秋常服,包括大檐帽、春秋服、襯衣、襪子、皮鞋和配套標志服飾。
夏常服,包括夏常服帽、長(短)袖夏常服、夏褲(裙)和配套標志服飾。冬常服,包括冬帽、冬常服、毛衣褲、內衣褲、常服大衣、常服手套和配套標志服飾。
3、作訓服系列。防護功能強,結實耐穿,適合部隊作戰訓練和工作執勤穿著。包括作訓帽、夏作訓服、冬作訓服、作訓大衣、作戰靴和配套標志服飾。
4、標志服飾系列。標識鮮明,與軍服搭配使用。包括帽徽、領花、軍銜標志、胸標、姓名牌、級別資歷章、國防服役章、臂章、綬帶,以及領帶、領帶夾、外腰帶、內腰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