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張傑與謝娜的資料
希望採納謝謝
中文名: 張傑
外文名: Jason/장 지에(Jang JiE)/장 걸(Jang Keol)/チョー ケツ(Chou Ketsu)
別名: 張小傑 傑傑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出生地: 中國成都
出生日期: 1982年12月20日
職業: 歌手
畢業院校: 四川師范大學
經紀公司: 天娛傳媒
代表作品: 這,就是愛;北斗星的愛;我們都一樣;何必在一起;天下;明天過後
主要成就: 十三次榮獲"最受歡迎男歌手"
香港TVB8 "內地觀眾最愛男歌手"
獲2010年韓國MAMA"亞洲之星"大獎
這,就是愛Music Radio九周冠軍
二度蟬聯中歌榜 最受歡迎男歌手
星座: 射手座
身高: 180CM
血型: O型
生肖: 狗
http://blog.sina.com.cn/jasonz... 新浪博客:
張傑,中國著名歌手,華語歌壇新生代領軍人物,偶像與實力兼具的超人氣天王。2004年出道至今,已發行6張高品質唱片,唱片銷量稱冠內地群雄, 舉辦過4場爆滿的個人演唱會, 2008年以來在各大權威音樂獎項中先後13次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手」稱號,2010年在韓國最權威的頒獎禮——韓國M-net亞洲音樂大賞(MAMA,M-net Asia Music Awards)上獲得「亞洲之星」(Best Asian Artist)大獎,影響力觸及全亞洲,是華語歌壇最閃耀的男歌手之一。
中文名: 謝娜
外文名: Nana
別名: 娜娜、娜姐等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出生地: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
出生日期: 1981年5月6日
職業: 主持人、歌手、影視明星
畢業院校: 四川師范大學電影電視學院表演系
經紀公司: 北京春秋鴻文化投資有限公司
代表作品: 主持《快樂大本營》 話劇《暗戀桃花源》 音樂《菠蘿菠蘿蜜》
http://t.sina.com.cn/xiena 新浪微博: http://blog.sina.com.cn/xiena
謝娜(1981年5月6日-),中國大陸女主持人,演員,歌手。因與何炅、李維嘉等人共同主持湖南衛視綜藝節目《快樂大本營》而成名。以幽默詼諧的搞笑風格而著稱,被譽為大陸版周星馳。
B. 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舉出現代具有這種高尚品德的人,並簡述其事跡,並做簡要評論
焦裕祿同志(1922—1964),博山縣崮山鄉北崮山村(今屬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崮山鎮北崮山村)人。中共蘭考縣委書記、革命烈士。
一九二二年八月十六日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里。因生活所迫,幼年時代只讀了幾年書就在家參加勞動。
抗日戰爭初期,日寇、漢奸和國民黨反動派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和壓迫越來越殘酷,焦裕祿同志家中的生活越來越困難。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年代裡,他的父親焦方田走投無路,被逼上吊自殺。日偽統治時期,焦裕祿同志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後又被押送到撫順煤礦當苦工。焦裕祿同志忍受不了日寇的殘害,於一九四三年秋天逃出虎口,回到家中,因無法生活下去,又逃到江蘇省宿遷縣,給一家姓胡的地主扛了兩年長工。
一九四五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焦裕祿同志從宿遷縣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當時他的家鄉雖然還沒有解放,但是,共產黨已經在這里領導群眾進行革命活動,焦裕祿同志自動要求當了民兵。當民兵後,他參加過解放博山縣城的戰斗。
焦裕祿同志是一九四六年一月在本村參加中國共產黨的。1946年3月他又正式參加了本縣區武裝部的工作,在當地領導民兵,堅持游擊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他帶領民兵參加過不少戰斗,以後又調到山東渤海地區參加過土地改革復查工作,擔任過組長。
解放戰爭後期,焦裕祿同志隨軍離開山東,到了河南,被分配到尉氏縣工作,一直到一九五一年。他先後擔任過副區長、區長、中共區委副書記、青年團縣委副書記等職。而後又被先後調到青年團陳留地委工作和青年團鄭州地委工作,擔任過團地委宣傳部長、第二副書記等職。
一九五三年六月,焦裕祿同志響應黨的號召,被調到洛陽礦山機器製造廠參加工業建設,直到一九六二年。他在這個工廠擔任過車間主任、科長。在這期間,焦裕祿同志還到大連起重機廠實習了一年多。一九六二年六月,為了加強農村工作,焦裕祿同志又被調回尉氏縣,任縣委書記處書記。一九六二年十二月,焦裕祿同志被調到蘭考縣,任縣委第二書記、書記。
一九六四年五月十四日,焦裕祿同志因患肝癌不幸逝世,時年四十二歲。
1964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號召全省幹部向他學習。1966年2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稱號。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向毛澤東同志的好學生焦裕祿同志學習》的社論和《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長篇通訊,高度贊揚了焦裕祿徹底的革命精神。
焦裕祿同志逝世後,蘭考人民為了緬懷他,專門為他建立了蘭考焦裕祿紀念園,以供人們來憑吊他。現在,蘭考焦裕祿紀念園不僅是一個學習和教育的場所,同時也是一個紅色旅遊的景觀。2007年8月20日,蘭考焦裕祿紀念園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電影《焦裕祿》電影《焦裕祿》劇照製片公司:峨嵋電影製片廠
出品年份:1990年
導演:王冀邢
主演:李雪健
李仁堂
梁 音
獲獎記錄:1991年獲第十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李雪健),第十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李雪健),廣播電影電視部1989-1990年優秀影片獎。
劇情:風沙、水澇、鹽鹼等「三害」困擾蘭考地區,焦裕祿受上級委派,來到這里擔任縣委書記。為了根治「三害」,盡快幫助群眾脫貧,焦裕祿到蘭考後馬上深入調查,制訂治理方案。但救災物資運到蘭考,焦裕祿主動率領縣委幹部去火車站卸貨、發貨,縣委副書記、縣長吳榮先對本應完成的工作坐視不管,還對焦裕祿帶頭工作感到不滿。縣園藝場老場長被活活累死,焦裕祿很受震動,決定為基層幹部增加口糧配給,但有人卻在吳榮先的指使下向地委告狀。上級前來了解情況,幾百名群眾堵住會議室大門,為焦裕祿鳴冤叫屈。不久,蘭考又遇特大水災,焦裕祿強忍肝痛,沖在搶險救災第一線。但因長期操勞過度,焦裕祿的肝病持續惡化,於1964年5月14日晨病逝。他的遺體被安葬在了黃河故道的沙丘上,近十萬群眾自發為他送葬,以表達對這位好書記的敬愛、懷念之情。
焦裕祿同志參加革命工作十八年間,一貫聽黨的話,對黨的工作忠心耿耿,為人民鞠躬盡瘁,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奮鬥了一生。焦裕祿同志不愧為黨的好乾部縣委書記的好榜樣、人民群眾的貼心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斗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沒有死,他將永遠活在全國人民的心裡!
我們國家需要有很多誠心為人民服務,誠心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服務的人,焦裕祿同志就是這樣的人。
焦裕祿同志對革命無限忠誠,為人民鞠躬盡瘁。他參加革命工作以後,特別是擔任領導職務以後,始終繼承與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身不離勞動,心不離群眾,艱苦樸素,永葆勞動人民的本色。他嚴於律己,堅決反對特殊化,堅持同破壞黨的組織紀律等一切不正之風,作不懈地斗爭。
焦裕祿同志誠懇待人,他時刻想著人民群眾,愛護人民群眾,關心人民群眾,熱情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具體困難,始終和廣大人民群眾保持最密切的聯系,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為了改變蘭考縣面貌,焦裕祿同志在困難面前不退縮、不畏懼,堅持實事求是、調查研究的工作作風。他深入到生產第一線,把群眾的革命干勁和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結合起來,通過深入的調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摸索自然條件和客觀規律,從而找到了改造客觀世界、戰勝自然災害的正確途徑。在蘭考的除「三害」斗爭中立下了不朽功勛。
焦裕祿同志是黨的好乾部、好黨員。他不為名、不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為革命,一心為人民,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焦裕祿同志是我們永遠學習的好榜樣。
第一部分 在急風暴雨中成長
一九二二年,正是軍閥混戰時期。那家軍閥打過來,派捐要款;這家軍閥打過來,搶糧抓夫,鬧得民不聊生。就在這年八月十六日,焦裕祿出生在山東博山縣北崮山村一戶貧苦農民的家裡。
焦裕祿同志逝世了,他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永遠激勵著人們前進;他留下的徹底改變蘭考面貌的未競事業,正由蘭考人民繼續完成;他生前沒有寫完的文章,正由蘭考人民繼續撰寫。
焦裕祿同志逝世後,人們在他的日記本上,看到了這樣一段話: 「 我想,作為一個革命戰士,就要象松柏一樣,無論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在冰天雪飄的嚴冬,永不凋謝,永不變色;還要象楊柳一樣,栽在哪裡活在哪裡,根深葉茂,茁壯旺盛;要象泡桐那樣,抓緊時間,迅速成長,盡快地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 。 這就是對焦裕祿同志一生所走過道路的最生動的寫照。
焦裕祿同志在黨的哺育下,從一個受盡日寇、地主殘酷壓迫的長工,迅速成長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在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他懷著刻骨的仇恨,大智大勇的和敵人進行了頑強的戰斗;在暴風驟雨的土改運動中,他不畏艱險,勇作勇為,積極參加了鏟除封建剝削制度的斗爭;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他勤學苦練,又紅又專,成為工業戰線上的一名尖兵;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大自然的搏鬥中,他以最大的膽略,喊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最強音: 「 不制服蘭考的 『 三害 ' 死不瞑目! 」
焦裕祿同志不愧為黨的好乾部,不愧為人民的好兒子,不愧為縣委書記的好榜樣,不愧為人民群眾的貼心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斗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沒有死,將永遠活在全國人民的心裡!
焦裕祿同志,山東省淄博市北崮山村人,一九二二年八月十六日出生,一九四六年一月參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解放戰爭初期,焦裕祿同志在本縣區武裝部任分隊長時帶領民兵參加過不少戰斗,以後又調到山東渤海參加土地改革復查工作隊,擔任組長。
解放戰爭後期,焦裕祿同志隨軍離開山東,到了河南被分到尉氏縣工作,一直到一九五一年,先後擔任過付區長、區長、中共區委付書記,青年團縣委副書記等職,後又調到青年團陳留地委和青年團鄭州地委工作,擔任過團地委宣傳部部長、第二副書記等職。
一九五三年六月,焦裕祿同志響應黨的號召,被調到洛陽礦山機器廠參加工業建設,直到一九六二年先後擔任車間主任、科長,在這期間焦裕祿同志還到大連起重機廠實習了一年多。一九六二年六月,為了加強農村工作,焦裕祿同志又被調回尉氏縣,任縣委書記處書記,同年十二月焦裕祿同志調到蘭考縣,任縣委第二書記、書記。
焦裕祿同志不愧是中國共產黨的忠誠戰士。他在參加工作十八年間,特別是在蘭考的一年多的時間里,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對革命忠心耿耿,為人民鞠躬盡瘁,直至最後積勞成疾,不幸於一九六四年五月十四日在鄭州病故,時年四十二歲。
2004年 5月14日,是人民的好公僕、幹部的好榜樣焦裕祿同志逝世40周年紀念日。40多年前,焦裕祿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心裡裝著群眾,惟獨沒有自己;他實事求是,腳踏實地,艱苦奮斗,不向困難低頭,不斷開拓進取;他清正廉潔,無私奉獻,為人民利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焦裕祿精神的影響,已遠遠跨過了蘭考,跨過了河南,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焦裕祿式的好乾部。
在中國三字經里流傳著,焦裕祿,好公僕,一身死,萬民哭這樣氣質凜然句子。焦裕祿為蘭考,治理風沙,水澇,鹽鹼地不顧個人安危的感人事跡。後來他身患肝癌,仍然走村串戶,對困難群眾問寒問暖,關心群眾生活,勝過關心自己。焦裕祿的感人事跡一直是後人學習的榜樣。
C. 你還從文學作品中看到過哪些身懷絕技的藝人請將其推薦給大家,並寫出你的推薦理由
以馮驥才的《俗世奇人》為例:
1.泥人張
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泥人張大名叫張明山。咸豐年間常去的地方有兩處。一是東北城角的戲院大觀樓,一是北關口的飯館天慶館。坐在那兒,為了瞧各樣的人,也為捏各樣的人。去大觀樓要看戲台上的各種角色,去天慶館要看人世間的各種角色。這後一種的樣兒更多。那天下雨,他一個人坐在天慶館里飲酒,一邊留神四下里吃客們的模樣。這當兒,打外邊進來三個人。中間一位穿得闊綽,大腦袋,中溜個子,挺著肚子,架式挺牛,橫沖直撞往裡走。站在迎門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趕緊吆喝著:「益照臨的張五爺可是稀客,貴客,張五爺這兒總共三位──里邊請!」一聽這喊話,吃飯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這位大名鼎鼎的張五爺。當下,城裡城外氣最沖的要算這位靠著販鹽賺下金山的張錦文。他當年由於為盛京將軍海仁賣過命,被海大人收為義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張五」一稱。但人家當面叫他張五爺,背後叫他海張五。天津衛是做買賣的地界兒,誰有錢誰橫,官兒也怵三分。可是手藝人除外,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誰?故此,泥人張只管飲酒,吃菜,西瞧東看,全然沒有把海張五當個人物。但是不一會兒,就聽海張五那邊議論起他來。有個細嗓門的說:「人家台下一邊看戲一邊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來一瞧,台上的嘛樣,他捏的嘛樣。」跟著就是海張五的大粗嗓門說:「在哪兒捏?在袖子里捏?在褲襠里捏吧!」隨後一陣笑,拿泥人張找樂子。這些話天慶館里的人全都聽見了。人們等著瞧藝高膽大的泥人張怎麼「回報」海張五。一個泥團兒砍過去? 只見人家泥人張聽賽沒聽,左手伸到桌子下邊,打鞋底摳下一塊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幾個手指飛快捏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還靈巧。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那些話在他手裡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隨後手一停,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櫃台結賬。 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張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張五在那邊,隔著兩丈遠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著正走出門的泥人張的背影叫道:「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 泥人張頭都沒回,撐開傘走了。但天津衛的事沒有這樣完的── 第二天,北門外估衣街的幾個小雜貨攤上,擺出來一排排海張五這個泥像,還加了個身子,大模大樣坐在那裡。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產,足有一二百個。攤上還都貼著個白紙條,上邊使墨筆寫著: 賤賣海張五 估衣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誰看誰樂。樂完找熟人來看,再一塊樂。 三天後,海張五派人花了大價錢,才把這些泥人全買走,據說連泥模子也買走了。泥人是沒了,可「賤賣海張五」這事卻傳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兒個。
2.快手劉
人人在童年,都是時間的富翁。胡亂揮霍也使不盡。有時呆在家裡悶得慌,或者父親嫌我太鬧,打發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離家很近的那個街口,去看快手劉變戲法。 快手劉是個撂地擺攤賣糖的胖大漢子。他有個隨身背著的漆成綠色的小木箱,在哪兒擺攤就把木箱放在哪兒。箱上架一條滿是洞眼的橫木板,洞眼插著一排排廉價而赤黃的棒糖。他變戲法是為了吸引孩子們來買糖,戲法十分簡單,俗稱「小碗扣球」。一塊絹子似的黃布鋪在地上,兩只白瓷小茶碗,四隻滴溜溜的大紅玻璃球兒,就這再普通不過的三樣道具,卻叫他變得神出鬼沒。他兩只手各拿一隻茶碗,你明明看見每隻碗下邊扣著兩只紅球兒,你連眼皮都沒眨動一下,嘿!四隻球兒竟然全都跑到一隻茶碗下邊去了,難道這球兒是從地下鑽過去的?他就這樣把兩只碗翻來翻去,一邊叫天喊地,東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氣,好像真有什麼看不見的神靈做他的幫手,四隻小球忽來忽去,根本猜不到它們在哪裡。這種戲法比舞台上的魔術難變,舞台只有一邊對著觀眾,街頭上的土戲法,前後左右圍一圈人,人們的視線從四面八方射來,容易看出破綻。有一次,我親眼瞧見他手指飛快地一動,把一隻球兒塞在碗下邊扣住,便禁不住大叫: 「在右邊那個碗底下哪,我看見了!」 「你看見了?」快手劉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驚奇地一閃,跟著換了一種正經的神氣對我說,「不會吧!你可得說准了。猜錯就得買我的糖。」 「行!我說准了!」我親眼所見,所以一口咬定。自信使我的聲音非常響亮。 誰知快手劉哈哈一笑,突然把右邊的茶碗翻過來: 「瞧吧,在哪兒呢?」 咦,碗下邊怎麼什麼也沒有呢?只有碗口壓在黃布上一道圓圓的印子。難道球兒從地下鑽進左邊那個碗下邊去了。快手劉好像知道我怎麼猜想,伸手又把左邊的茶碗掀開,同樣什麼也沒有!球兒都飛了?只見他將兩只空碗對口合在一起,舉在頭頂上,口呼一聲:「來!」雙手一搖茶碗,裡面竟然嘩嘩響,打開碗一看,四隻球兒居然又都出現在碗里邊。怪,怪,怪! 四邊圍看的人發出一陣驚訝不已的唏噓之聲。 「怎麼樣,你輸了吧!不過在我這兒輸了決不罰錢,買塊糖吃就行。這糖是純糖稀熬的,單吃糖也不吃虧。」 我臊得臉發燙,在眾人的笑聲里買了塊棒糖,站在人圈後邊去。從此我只站在後邊看了,再不敢擠到前邊去多嘴多舌。他的戲法,在我眼裡真是無比神奇了。這人也是我童年真正欽佩的一個人。
3.蘇七塊
蘇大夫本名蘇金散,民國初年在小白樓一帶,開所行醫,正骨拿環,天津衛掛頭牌。連洋人賽馬,折胳膊斷腿,也來求他。 他人高袍長,手瘦有勁,五十開外,紅唇皓齒,眸子賽燈,下巴頦兒一綹山羊須,浸了油賽的烏黑鋥亮。張口說話,聲音打胸腔出來,帶著丹田氣,遠近一樣響,要是當年入班學戲,保準是金少山的冤家對頭。他手下動作更是「干凈麻利快」,逢到有人傷筋斷骨找他來,他呢?手指一觸,隔皮截肉,里頭怎麼回事,立時心明眼亮。忽然雙手賽一對白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只聽「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覺疼,斷骨頭就接上了。貼塊膏葯,上了夾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來,一準是鞠大躬謝大恩送大匾來了。 人有了能耐,脾氣准格色。蘇大夫有個格色的規矩,凡來瞧病,無論貧富親疏,必得先拿七塊銀元碼在檯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則決不搭理。這叫嘛規矩?他就這規矩!人家罵他認錢不認人,能耐就值七塊,因故得個挨貶的綽號叫做:蘇七塊。當面稱他蘇大夫,背後叫他蘇七塊,誰也不知他的大名蘇金散了。 蘇大夫好打牌,一日閑著,兩位牌友來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遠的牙醫華大夫請來,湊上一桌。玩得正來神兒,忽然三輪車夫張四闖進來,往門上一靠,右手托著左胳膊肘,腦袋瓜淌汗,脖子周圍的小褂濕了一圈,顯然摔壞胳膊,疼得夠勁。可三輪車夫都是賺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塊銀元?他說先欠著蘇大夫,過後准還,說話時還哼喲哼喲叫疼。誰料蘇大夫聽賽沒聽,照樣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憂或驚或裝作不驚,腦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過去,使手指指門外,蘇大夫眼睛仍不離牌。「蘇七塊」這綽號就表現得斬釘截鐵了。 牙醫華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說去撒尿,離開牌桌走到後院,鑽出後門,繞到前街,遠遠把靠在門邊的張四悄悄招呼過來,打懷里摸出七塊銀元給了他。不等張四感激,轉身打原道返回,進屋坐回牌桌,若無其事地接著打牌。 過一會兒,張四歪歪扭扭走進屋,把七塊銀元「嘩」地往檯子上一碼,這下比按鈴還快,蘇大夫已然站在張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張四的胳膊放在檯子上,捏幾下骨頭,跟手左拉右推,下頂上壓。張四抽肩縮頸閉眼齜牙,預備重重挨幾下,蘇大夫卻說:「接上了。」當下便塗上葯膏,夾上夾板,還給張四幾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葯面子。張四說他再沒錢付葯款,蘇大夫只說了句:「這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兒的牌各有輸贏,更是沒完沒了,直到點燈時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臨出門時,蘇大夫伸出瘦手,攔住華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後,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銀元里取出七塊,往華大夫手心一放。在華大夫驚愕中說道: 「有句話,還得跟您說。您別以為我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這規矩不能改!」 華大夫把這話帶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沒琢磨透蘇大夫這話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兒里欽佩蘇大夫這事這理這人。
4.風箏魏
魏元泰生於清同治十一年 , 父親魏長清 , 是鞋行手藝 , 當過店員 , 做過攤販。他生有三個兒子 , 一個是鞋匠 , 一個是木工 , 魏元泰年最幼 , 曾讀書於私塾 , 因家計困難退學 ,十六歲到蔣記扎采鋪當學徒 , 學做風箏 , 四年期滿 , 由他父親給他張羅開設了一個扎采鋪 , 起名叫長清齋 , 從此他就以製做風箏為業。 民初年間,天津的風箏作坊和風箏藝人數不勝數,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風箏藝人魏元泰 當時天津市面上出售的風箏畫工普遍比較粗糙,骨架都是用紙捻來扎接,不能拆裝折疊,存放十分不便。喜歡風箏的文人們藉助於清末時期天津文化經濟繁榮、手工業發達的有利條件,對民間風箏製作工藝進行了革新。 以朱竹軒為代表的幾位天津文人對風箏進行了研究改進。改進之一是用絲線代替紙捻,這樣風箏就顯得美觀漂亮了。第二個改進是用翎毛管銜接骨架,把風箏的身軀、翅膀、頭連接起來,這樣在不放飛時可以拆下來存放。第三個改進的辦法就是風箏的頭都是用模子扣的,很有立體感。 天津風箏種類繁多,但以軟翅為主。軟翅風箏僅在翅膀上沿有骨架支撐,下面是軟性的布或絹等材料,適合製作禽鳥或者昆蟲,如鷹、蝴蝶、燕子、仙鶴、鳳凰、蜻蜓等等。還可以很多小的軟翅排列在一起,組成一個大風箏。例如用很多蝴蝶圍繞著花叢而組成「百花齊放」,用很多鳥圍繞著鳳凰組成「百烏朝鳳」等。 民國年間,天津風箏最為傑出的一個代表人物就是魏元泰。魏元泰生於1872年,由於家境貧困,年少輟學,十六歲到扎彩鋪當學徒,學得了一手扎風箏的好手藝。學徒期滿後,由父親給他張羅開了一間扎彩鋪,起名「魏記長清齋扎彩鋪」,從此他就以做風箏為業。 魏元泰師法前人、不斷創新,在傳統風箏工藝基礎上進行改革,形成了造型多變、彩繪逼真、飛行平穩、特技精湛和便於攜帶的五大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風箏技藝在天津可謂是一枝獨秀,獨領風騷,「風箏魏」這一稱號也開始聞名於坊間里巷。魏元泰還有一手沒有流傳下來的絕活,外間少有人知道。 風箏魏的革新里還有一個絕活叫蒲綳。就是拿蒲草做成弓弦,擱在風箏上發出聲響。這個絕活只有他能做,沒能傳下來。 1912年,魏元泰的十一件作品被當時的北洋政府農商部選送美國舊金山,參加在那裡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地區萬國博覽會並獲得獎牌,為國家爭得了榮譽,這也是中國風箏藝人第一次將中國的風箏放飛到世界的天空。
5.刷子李
碼頭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著。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自來唱大戲的,都講究闖天津碼頭。天津人迷戲也懂戲,眼刁耳尖,褒貶分明。戲唱得好,下邊叫好捧場,像見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紅唱紫、大紅大紫;可要是稀鬆平常,要哪沒哪,戲唱砸了,下邊一準起鬨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搖籃上去;茶葉末子沾滿戲袍和胡須上。天下看戲,哪兒也沒天津倒好叫得厲害。您別說不好,這一來也就練出不少能人來。各行各業,全有幾個本領齊天的活神仙。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這種人的姓,和他們拿手擅長的行當連在一起稱呼。叫長了,名字反沒人知道。只有這一個綽號,在碼頭上響當當和當當響。<br>
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營造廠的師傅。專乾粉刷一行,別的不幹。他要是給您刷好一間屋子,屋裡任嘛甭放,單坐著,就賽升天一般美。最別不叫絕的是,他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幹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別不信!他還給自己立下一個規矩,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倘若沒這一本事,他不早餓成干兒了?<br>
但這是傳說。人信也不會全信。行外的沒見過的不信,行內的生氣愣說不信。<br>
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個徒弟叫曹小三。當徒弟的開頭都是端茶、點煙、跟在屁股後邊提東西。曹小三當然早就聽說過師傅那手絕活,一直半信半疑這回非要親眼瞧瞧。<br>
那天,頭一次跟隨師傅出去幹活,到英租界鎮南道給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漿。到了那兒,刷子李跟隨管事的人一談,才知道師傅派頭十足。照他的規矩一天只刷一間屋子。這洋樓大小九間屋,得刷九天。幹活前,他把隨身帶的一個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開,果然一身黑衣黑褲,一雙黑布鞋。穿上這身黑,就賽跟地上一桶白漿較上了勁。<br>
一間屋子,一個屋頂四面牆,先刷屋頂後刷牆。頂子尤其難刷,蘸了稀溜溜粉漿的板刷往上一舉,誰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舉刷子,就賽沒有蘸漿。但刷子劃過屋頂,立時勻勻實實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說這蘸漿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好賽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牆面「啪」的清脆一響,極是好聽。啪啪聲里,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牆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關心的還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沒有白點?<br>
刷子李幹活還有個規矩,每刷完一面牆,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會兒,抽袋煙,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牆。此刻,曹小三借著給師傅倒水點煙的機會,拿目光仔細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牆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連一個芝麻大小的粉點也沒發現。他真覺得這身黑色的衣服有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br>
可是,當刷子李刷完最後一面牆,坐下來,曹小三給他點煙時,竟然瞧見刷子李褲子上出現一個白點,黃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師傅露餡了,他不是神仙,往日傳說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轟然倒去。但他怕師父難堪,不敢說,也不敢看,可妨不住還要掃一眼。<br>
這時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說話:「小三,你瞧見我褲子上的白點了吧。你以為師傅的能耐有假,名氣有詐,是吧。傻小子,你再細瞧瞧吧——」
說著,刷子李手指捏著褲子輕輕往上一提,那白點即刻沒了,再一鬆手,白點又出現,奇了!他湊上臉用神再瞧,那白點原是一個小洞!剛才抽煙時不小心燒的。里邊的白襯褲打小洞透出來,看上去就跟粉漿落上去的白點一模一樣!
6.藍 眼
古玩行中有對天敵,就是造假畫的和看假畫的。造假畫的,費盡心機,用盡絕招,為的是騙過看假畫的那雙又尖又刁的眼;看假畫的,卻憑這雙眼識破天機,看破詭計,捏著這造假的傢伙沒藏好的尾巴尖兒,打一堆畫里把它抻出來,晾在光天化日底下。<br>
這看假畫的名叫藍眼。在鍋店街裕成公古玩鋪做事,專看畫。藍眼不姓藍,他姓江,原名在棠,藍眼是他的外號。天津人好起外號,一為好叫,二為好記。這藍眼來源於他的近視鏡,鏡片厚得賽瓶底,顏色發藍,看上去真賽一雙藍眼。而這藍眼的關鍵還是在他的眼上。據說他關燈看畫,也能看出真假;話雖有點玄,能耐不摻假。他這藍眼看畫時還真的大有神道——看假畫,雙眼無神;看真畫,一道藍光。<br>
這天,有個念書打扮的人來到鋪子里,手拿一軸畫。外邊的題簽上寫著「大滌子湖天春色圖」藍眼看似沒看,他知道這題簽上無論寫嘛,全不算數,真假還得看畫。他刷地一拉,疾如閃電,露出半尺畫心。這便是藍眼出名的「半尺活」,他看畫無論大小,只看半尺。是真是假,全拿這半尺畫說話,絕不多看一寸一分。藍眼面對半尺畫,眼鏡片刷地閃過一道藍光,他抬起頭問來者:<br>
「你打算賣多少錢?」<br>
來者沒急著要價,而是說:<br>
「聽說西頭的黃三爺也臨摹過這幅畫。」<br>
黃三爺是津門造假畫的第一高手。古玩鋪里的人全怕他。沒想到藍眼聽賽沒聽,又說一遍:<br>
「我眼裡從來沒有什麼黃三爺。你說你這畫打算賣多少錢吧。」<br>
「兩條。」來者說。這兩條是二十兩黃金。<br>
要價不低,也不算太高,兩邊稍稍地你抬我壓,十八兩便成交了。<br>
打這天起,津門的古玩鋪都說鍋店街的裕成公買到一軸大滌子石濤的山水,水墨淺絳,蒼潤之極,上邊還有大段題跋,尤其難得。有人說這件東西是打北京某某王府流落出來的。來賣畫的人不大在行,藍眼卻抓個正著。花錢不少,東西更好。這么精的大滌子,十年內天津的古玩行就沒現過。那時沒有報紙,嘴巴就是媒體,愈說愈神,愈傳愈廣。接二連三總有人來看畫,裕成公都快成了綢緞庄了。<br>
世上的事,說足了這頭,便開始說那頭。大約事過三個月,開始有人說裕成公那幅大滌子靠不住。初看挺唬人,可看上幾遍就稀湯寡水,沒了精神。真假畫的分別是,真畫經得住看,假畫受不住瞧。這話傳開之後,就有新聞冒出來——有人說這畫是西頭黃三爺一手造的贗品!這話不是等於拿盆臟水往人家藍眼的袍子上潑嗎?<br>
藍眼有根,理也不理。愈是不理,傳得愈玄。後來就說得有鼻子有眼兒了。說是有人在針市街一個人家裡,看到了這軸畫的真品。於是,又是接二連三,不間斷有人去裕成公古玩鋪看畫,但這回是想瞧瞧黃三爺用嘛能耐把藍眼的眼蒙住的。向來看能人栽跟頭都最來神兒!<br>
裕成公的老闆佟五爺心裡有點發毛,便對藍眼說:「我信您的眼力,可我架不住外頭的閑話,擾得咱鋪子整天亂哄哄的。咱是不是找個人打聽打聽那畫在哪兒。要真有張一模一樣的畫,就想法把它亮出來,分清楚真假,更顯得咱高。」<br>
藍眼聽出來老闆沒底,可是流言閑語誰也沒轍,除非就照老闆的話辦,真假一齊亮出來。人家在暗處鬧,自己在明處贏。<br>
佟老闆打來尤小五。尤小五是天津衛的一隻地老鼠,到處亂鑽,嘛事都能叫拿耳朵摸到。他們派尤小五去打聽,轉天有了消息。原來還真的另有一幅大滌子,也叫《湖天春色圖》,而且真的就在針市街一個姓崔的人家!佟老闆和藍眼都不知道這崔家是誰。佟老闆便叫尤小五引著藍眼去看。藍眼不能不去,待到了那家一看,眼鏡片刷刷閃過兩道藍光,傻了!<br>
真畫原來是這幅。鋪子里那幅是假造的!這兩幅畫的大小、成色、畫面,全都一樣,連圖章也是仿刻的。可就是神氣不同——瞧,這幅真的是神氣!<br>
他當初怎麼打的眼,已經全然不知。此時面對這畫,真恨不得鑽進地里去。他二十年沒錯看過一幅。他藍眼簡直成了古玩行里的神。他說真必真,說假准假,沒人不信。可這回一走眼,傳了出去,那可毀了。看真假畫這行,看對一輩子全是應該的,看錯一幅就一跟頭栽到底。<br>
他沒出聲。回到店鋪跟老闆講了實話。裕成公和藍眼是連在一塊的,要栽全栽。佟老闆想了一夜。有了主意,決定把崔家那軸大滌子買過來,花大價錢也在所不惜。兩幅畫都攥在手裡,哪真哪假就全由自己說了。但辦這事他們決不能露面,便另外花錢請個人,假裝買主,跟隨尤小五到崔家去買那軸畫。誰料人家姓崔的開口就是天價。不然就自己留著不賣了。買東西就怕一邊非買,一邊非不賣。可是去裝買主這人心裡有底,因為來時黃老闆對他有話「就是砸了我鋪子,你也得把畫給我買來」。這便一再讓步,最後竟花了七條金子才買到手,反比先前買的那軸多花了兩倍的錢還多。<br>
待把這軸畫拿到裕成公,佟老闆舒口大氣,雖然心疼錢,卻保住了裕成公的牌子。他叫伙計們把兩軸畫並排掛在牆上,徹底看個心明眼亮。等畫掛好,藍眼上前一瞧,眼鏡片刷刷刷閃過三道光。人竟賽根棍子立在那裡。萬事大吉下的怪事就在眼前——原來還是先前那幅是真的,剛買回來的這幅反倒是假的!<br>
真假不放在一起比一比,根本分不出真假——這才是人家造假畫的本事,也是最高超的本事!<br>
可是藍眼長的一雙是嘛眼?肚臍眼?<br>
藍眼差點一口氣閉過去。轉過三天,他把前前後後的事情縷了一遍,這才明白,原來這一切都有是黃三爺在暗處做的圈套。一步步叫你鑽進來。人家真畫賣得不吃虧,假畫賣得比天高。他忽然想起,最早來賣畫的那個書生打扮的人,不是對他說過「黃三爺也臨摹過這幅畫」嗎?人家有話在先,早就說明白這幅畫有真有假。再看打了眼怨誰?看來,這位黃三爺不單沖著錢來的,乾脆說是沖著自己來的。人家叫你手裡攢著真畫,再去買他造的假畫。多絕!等到他明白了這一層,才算明白到家,認栽到底!打這兒起,藍眼捲起被袱卷兒離開了裕成公。自此不單天津古玩行他這號,天津地面也瞧不見了的影子。有人說他得一場大病,從此躺下,再沒起來。栽得真是太慘了!<br>
再想想看,他還有更慘的——他敗給人家黃三爺,卻只見到黃三爺的手筆,人家的面也沒叫他見過呢!<br>
所幸的是,他最後總算想到黃三爺的這一手。死得明明白白。</td>
(以上是完整的故事,推薦理由自己想吧)
D. 郭采潔景區旅遊,禮讓老人優先拍照,她的身上有哪些可貴的品質
郭采潔(Amber Kuo),1986年2月19日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中國台灣影視女演員、流行樂歌手。2012年,郭采潔因在電影《小時代》中飾演顧里受到廣泛關注,並憑該片提名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
l郭采潔真的是我見過最棒的演員,人美善良人品好到爆演技好到爆,從不遲到早退,每天都在現場待著沒有任何架子。每天來到現場給每一個人鞠躬打招呼,哪怕你站在角落現場工作人員被罵,她還替人家解圍安慰人家哪怕收工了,別的和他同戲的演員在拍連廁所都不去上收工都不顧去給人家搭詞沒有在現場玩過一次手機。天吶她真是一身的好,說都說不完真的是個小天使超棒的人我真的實力安利真的好棒好棒啊。
除此之外,《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第二季雲之隊隊內選拔賽結束後,關於王易木作弊的質疑一直沒有停歇過。郭采潔發聲力挺鮑橒,可以看出郭采潔的人品也是很好的。
我個人是很喜歡郭采潔小姐姐的,從電影《小時代》開始就很喜歡她,小姐姐人美歌甜,我們很喜歡的《愛情公寓》主題曲《我的未來式》就是小姐姐唱的。
E. 馮小剛為人如何在娛樂圈是種什麼樣的存在
前段時間,馮小剛因為《手機》風波,一度被頂上風口浪尖,飽受爭議。說起來,馮小剛也算娛樂圈內響當當的大導演了。馮小剛這個人業務能力很強,但又很高傲自負,性格清高,再加上他的直性子,令得他在圈子內的名聲不太好。但是他在娛樂圈,卻也是大佬級別的人物。
綜上所述,馮小剛雖然並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在娛樂圈也並不是人人都追捧,但他依然是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好導演,畢竟作為旁觀者,我們最主要的還是要把眼光放在他的作品上。
F. 張小斐:「我不要面子的嗎」,為什麼說出這句話
有網友扒出張小斐之前參加活動的照片,說她褲子穿反了,張小斐對於這一熱評並沒有覺得不好意思或是羞愧,只是大方的回應說我不要面子的嗎?從這句話中也能看出張小斐對於這件事情並不在意,同時她也明白網友們並沒有惡意。人紅是非多這句話從古至今一直都非常有意義,張小斐沒有火起來之前大家也不會刻意去關注他,只知道他是一個喜劇演員,在喜劇演員當中比較漂亮演技也還好,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可以關注的,但自從這次電影獲得成功之後她的名氣也響亮了起來,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斐媽”。
張小斐這樣高情商的回答既顯得很幽默又非常親民,拉近了和大家的距離,這也會讓支持她的粉絲和網友們更加相信她的品格。在能人眾多的娛樂圈當中火起來是非常不容易的,張小斐這一路走來經歷了太多,但索性她一直堅持理想,不斷前進,在貴人的幫助下有了今天的發展,希望她能抓住機遇,不斷努力,我相信大家也會一直支持她的。
G. 你到底最喜歡哪個明星
娛樂圈這么多明星里我最喜歡的明星就是趙薇。
趙薇落落大方、誠實守信、知錯就改、成熟穩重、真誠友善、勤奮堅強等等,當然在趙薇的身上還有很多的優點,趙薇,教會我們如何寬待別人,如何不計較個人的得與失,如何做人處事,她是我們的榜樣與偶像。
H. 廣電最近傳出,男藝人節目禁耳釘,只要鏡頭照到耳朵都被打上馬賽克,對於該規定你怎麼看
廣電局規定真是太好了,就應該禁止這些男藝人打耳釘,可以說男的就跟男的樣,打耳釘應該是你一人的權力是女人的權利,為什麼男的也要搞得這么不倫不類的,真的影響市容造成那些孩子的價值取向偏離。
I. 知名導演馮小剛的為人怎麼樣,他在娛樂圈中的是什麼樣的存在
先說說馮小剛在電影上的成就吧。從電影工作上來看,他的能力還是可以肯定的,至少在娛樂圈中,算是躋身於名導演一列了。比如他的《甲方乙方》《集結號》《唐山大地震》《老炮兒》《芳華》都挺出色的,小人物大角色很深入人心。
再說他「潛規則」這個事兒,流言很多,難以辨別真假了,但據徐帆的話我們大概可以知道馮導絕對不算作風正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