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腰圍是90厘米換算成尺寸是多少
腰圍90厘米換算成尺寸是2尺7寸。
腰圍換算公式:
英寸換厘米--1英寸=2.54厘米(26英寸X2.54厘米=66厘米)
市尺換厘米--1市尺=33厘米
建議參考以下換算對照表:
腰圍,指的是經臍點(om)的腰部水平圍長,是反映脂肪總量和脂肪分布的綜合指標,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測量方法是:被測者站立,雙腳分開25至30厘米,體重均勻分配。
男性:身高(cm)÷2-11(cm);女性:身高(cm)÷2-13(cm),±5%,算出來的結果為正常腰圍范圍。
所測人群的腰圍只要在公式計算的正常范圍內,體重指數幾乎都在正常范圍,腰圍低於或超出正常值范圍的百分數和與之相應的體重指數降低或升高的百分數也基本相符。
結論:公式能較正確地計算出中國成人正常腰圍值,既准確又方便、實用性優於體重指數,能夠監測對早期預防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具有積極作用。
男裝的衣服尺碼對照表:
1、上裝尺碼為:
01碼表示代碼為:「XXS」 02碼表示代碼為:「XS」
03碼表示代碼為:「S」 04碼表示代碼為:「M」
05碼表示代碼為:「L」 06碼表示代碼為:「XL」
07碼表示代碼為:「XXL」
2、茄克裝尺碼為:
70表示代碼為:「48」(M)
71表示代碼為:「50」(L)
72表示代碼為:「52」(XL)
73表示代碼為:「54」(XXL)
3、褲裝尺碼為:
26代表腰圍為:「1.9尺」 27代表腰圍為:「2.0尺」
28代表腰圍為:「2.1尺」 29代表腰圍為:「2.2尺」
30代表腰圍為:「2.3尺」 31代表腰圍為:「2.4尺」
32代表腰圍為:「2.5尺」 33代表腰圍為:「2.6尺」
34代表腰圍為:「2.7尺」 36代表腰圍為:「2.8尺」
38代表腰圍為:「2.9尺」 40代表腰圍為:「3.0尺」
42代表腰圍為:「3.1尺」 44代表腰圍為:「3.2尺」
50代表腰圍為:「3.4尺」 52代表腰圍為:「3.5尺」
54代表腰圍為:「3.6尺」
4、西服裝尺碼為:
80表示代碼為:「145」 81表示代碼為:「150」
82表示代碼為:「155」 83表示代碼為:「160」
84表示代碼為:「165」 85表示代碼為:「170」
86表示代碼為:「175」 87表示代碼為:「180」
88表示代碼為:「185」
5、襯衣裝尺碼為:
60表示代碼為:「38」 61表示代碼為:「39」
62表示代碼為:「40」 63表示代碼為:「41」
64表示代碼為:「42」 65表示代碼為:「43」
66表示代碼為:「44」 67表示代碼為:「45」
68表示代碼為:「46」
男女都適用的服裝尺碼對照表
S M L XL 2XL 3XL
身高 153-157 158-162 163-167 168-172 173-177 178-182
胸圍 79-82.5 83-86.5 87-90.5 91-94.5 95-98.5 99-102.5
http://iask.sina.com.cn/b/2999522.html?from=related
❸ 我的腰圍是90厘米 應該買多大的褲子 求解答
您要買34碼的褲子。
褲子尺碼對照表
29碼=2.2尺腰=73.5CM
30碼=2.3尺腰=77CM
31碼=2.4尺腰=80CM
32碼=2.5尺腰=83.5CM
33碼=2.6尺腰=87CM
34碼=2.7尺腰=90CM
36碼=2.8尺腰=93.5CM
38碼=2.9尺腰=97CM
40碼=3.0尺腰=100CM
❹ 90厘米腰圍等於多少尺
90厘米腰圍等於2.7尺,1尺=10寸,1寸=3.33厘米。
腰圍(waistcircumference)是指經臍點(om)的腰部水平圍長,腰圍是反映脂肪總量和脂肪分布的綜合指標,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測量方法是:被測者站立,雙腳分開25至30厘米,體重均勻分配。
❺ 91厘米腰圍是多少尺寸
一尺等於33.333333厘米,那麼91厘米就是91除以33.333=2.73。那麼就是2尺7的褲腰。腰圍是指腰的圍度反應腰腹部肌肉的發育情況。測量時,你一定要站直,並且兩臂自然下垂,不要用力吸氣,更不要收緊小腹,保持平穩的呼吸,將皮尺水平放在髖骨上、肋骨下最窄的部位(也就是腰最細的部位)。
以下為腰圍與購買褲子的尺碼對比表:
(5)男士褲子90厘米是多少尺擴展閱讀:
市尺的長度是我國根據國際標准重新度量了原有的市尺,使之容易與公尺進行折算。
換算
1市尺=33.33厘米(cm)=0.333米(m)=10寸
1米(m)=1公尺=3市尺=3.2808英尺=1.0936碼(yd)
市制長度的主單位。一市尺合一米的三分之一。市尺以上有市丈﹑市引,市尺以下有市寸﹑市分﹑市厘﹑市毫﹑市絲,均以十進。通稱尺。
❻ 褲腰90厘米是幾尺幾A
27碼=腰圍1尺9/63CM、褲長107CM、臀圍98CM、 大腿50CM、褲腿41CM、立襠29CM
28碼=腰圍2尺/67CM、 褲長107CM、臀圍100CM、大腿52CM、褲腿41CM、立襠30CM
29碼=腰圍2尺1/70CM、褲長107CM、臀圍102CM、大腿54CM、褲腿42CM、立襠31CM
30碼=腰圍2尺2/73CM、褲長107CM、臀圍104CM、大腿56CM、褲腿42CM、立襠32CM
31碼=腰圍2尺3/77CM、褲長107CM、臀圍106CM、大腿58CM、褲腿42CM、立襠32CM
32碼=腰圍2尺4/80CM、褲長107CM、臀圍108CM、大腿60CM、褲腿44CM、立襠33CM
33碼=腰圍2尺5/83CM、褲長107CM、臀圍110CM、大腿62CM、褲腿44CM、立襠34CM
34碼=腰圍2尺6/87CM、褲長110CM、臀圍112CM、大腿64CM、褲腿44CM、立襠35CM
36碼=腰圍2尺7/90CM、褲長110CM、臀圍118CM、大腿65CM、褲腿46CM、立襠36CM
38碼=腰圍2尺8/93CM、褲長110CM、臀圍122CM、大腿66CM、褲腿48CM、立襠37CM
❼ 男生腰圍90厘米 是2尺多少
是2尺7。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叫「市尺」(現代三尺等於一米),市尺的長度是我國根據國際標准重新度量了原有的市尺,使之容易與公尺進行折算。
1市尺=33.33厘米(cm)=3.333分米(dm)=10寸。
1米(m)=1公尺=3市尺=3.2808英尺=1.094碼(yd)。
(7)男士褲子90厘米是多少尺擴展閱讀:
尺的發展: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尺合今27.68c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❽ 腰圍90厘米是幾尺
腰圍90厘米是2.7尺。
腰圍換算公式:
英寸換厘米——1英寸=2.54厘米(26英寸X2.54厘米=66厘米)
市尺換厘米——1市尺=33厘米。
腰圍(WC),指的是經臍點(om)的腰部水平圍長,是反映脂肪總量和脂肪分布的綜合指標,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測量方法是:被測者站立,雙腳分開25至30厘米,體重均勻分配。
(8)男士褲子90厘米是多少尺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編輯
男性:身高(cm)÷2-11(cm)
女性:身高(cm)÷2-13(cm),±5%為正常范圍。
所測人群的腰圍只要在公式計算的正常范圍內,體重指數幾乎都在正常范圍,腰圍低於或超出正常值范圍的百分數和與之相應的體重指數降低或升高的百分數也基本相符。結論:公式能較正確地計算出中國成人正常腰圍值,既准確又方便、實用性優於體重指數,能夠監測對早期預防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具有積極作用。
腰圍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人們很關注體重,其實更應該關注腰圍。歐洲科研人員對超過35萬人進行的一項大規模醫學調查發現,一個人的腰圍如果過大,不僅不美觀,還暗藏健康隱患:大腰圍的人過早死亡的風險最高可達到正常人的兩倍。
來自倫敦帝國學院、德國人類營養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研人員在12日出版的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對超過35萬歐洲人進行了平均9.7年的跟蹤調查。這些人在調查開始時的年齡平均為51.5歲。結果表明,一個人的身高體重指數(BMI)即便處於正常范圍內,但如果腰圍過大,過早死亡的幾率仍會大大高於常人。
這一研究結果提供的強有力證據證明,一個人即便整體算不上超重或肥胖,但如果腰部積聚過多脂肪,對健康也會造成嚴重威脅。對相同BMI指數的研究對象進行比較。結果發現,隨著腰圍上升,早亡的幾率也會升高。具體來說,男性腰圍超過120厘米、女性腰圍超過100厘米,其早亡的幾率是腰圍正常人(男性小於80厘米、女性小於65厘米)的約兩倍。
他們建議,醫生在進行體檢時,除了測算BMI,還應測量腰圍和臀圍,以便及早發現健康隱患,提醒人們注意腰圍,提出為健康而減肥建議。
❾ 90厘米是多少尺寸的腰圍!!
是2尺7寸的腰圍。
(9)男士褲子90厘米是多少尺擴展閱讀:
相關概念:
上胸圍/胸上圍(upper chest circumference):平靜呼吸時通過左、右腋窩後點(pap)的水平圍長,用軟尺測量。
胸圍Ⅲ/平靜胸圍(chest circumference Ⅲ,M61):平靜呼吸時經乳頭點(th)的胸部水平圍長,用軟尺測量。如果女性受試者的乳房較大或下垂,測量時可把軟尺放得高一些,以避免膨隆的乳房影響測得的數值。
下胸圍(lower chest circumference):平靜呼吸時經胸下點(sust)的胸部水平圍長,用軟尺測量。
腰圍(waist circumference,M62):經臍部中心的水平圍長,或肋最低點與髂嵴上緣兩水平線間中點線的圍長,用軟尺測量,在呼氣之末、吸氣未開始時測量。
最小腰圍(minimum waist circumference):在肋弓和髂嵴之間腰部最細處的水平圍長。在呼氣之末、吸氣未開始時測量,用軟尺測量。
腹圍(abdominal circumference):經髂嵴點(ic)的腹部水平圍長。在呼氣之末、吸氣未開始時測量,用軟尺測量。
腰節圍(waist point circumference):經左、右腰節點的腰部水平圍長,用軟尺測量。
臀圍(hip circumference):臀部向後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圍長,用軟尺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