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男裝百科 > 高端襯衫設備生產線

高端襯衫設備生產線

發布時間:2021-07-10 09:53:29

❶ 私人訂制襯衫與成衣有什麼區別哪家的襯衫定製加工廠口碑好

定製襯衫注重量身設計,像CAIFUNG柴楓定製襯衫就是為穿衣者設計專屬於穿衣者襯衫,而且在定製工藝具有多種款式面料可供客戶選擇,同時在版型設計上注入當代流行元素,個性化定製。
而成衣襯衫在版型設計上則比較單一化,基本上是採用流水線的模式生產服裝,因此不僅是襯衫版型上,還是在襯衫尺寸大小上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畢竟不是按照自己的身形和喜好進行設計的。

❷ 河北三大高端裝備製造業說的是哪個企業

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指裝備製造業的高端領域,「高端」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技術含量高,表現為知識、技術密集,體現多學科和多領域高精尖技術的繼承;第二,處於價值鏈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徵;第三,在產業鏈占據核心部位,其發展水平決定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
中文名
高端裝備製造
含 義
製造業的高端領域
角度理解
技術、價值鏈高端、產業鏈的核心
所屬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
目錄
1基本概念
2重要性
3需解決問題
4落實政策
5高端裝備製造發展
▪ 發展目標
▪ 發展
▪ 特點
▪ 重點發展方向
▪ 前景
▪ 主要方向
6發展模式

1基本概念編輯
高端製造產業既包括傳統製造業的高端部分,也包括新興產業的高端部分,中國已經出現很多專業的第三方研究機構,如「高端裝備製造業第三方專業課題研究中心-中國重大機械裝備網」。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課題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對研究人員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

2重要性編輯
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必然成為帶動整個裝備製造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把高端裝備製造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培育和發展是走上創新驅動、內在增長軌道的必然選擇,是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的重點舉措。
中國面對全球競爭加劇,環境資源約束日趨嚴峻和高級人才短缺等挑戰,必須從戰略的高度重視以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來推動整個裝備製造業的振興,更有效地為各領域新興產業提供裝備和服務的保障。

3需解決問題編輯
培育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成為裝備製造業「由大到強」轉變的關鍵突破口,轉變發展方式是當務之急。應著重解決以下幾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解決過度依賴要素投入、經濟效率不高問題
依賴資源和資金的大規模投入的粗放發展方式,是導致一般產品產能過剩的主要原因,形成某些領域的惡性競爭,這樣下去不僅是效率問題,而且是擾亂市場秩序、嚴重阻礙高端產品發展的關鍵問題。
由於要素大量投入,也導致了區域結構趨同化,盲目追求GDP和地方財政增長,加劇區域內重復投資和產能過剩現象,甚至加劇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大企業集團不強,缺乏配套的專特精小企業
製造能力強、研發能力弱;依賴引進技術多、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少;
生產產值高、工業增加值低;單機製造能力強、系統集成能力弱。
因此,必須通過裝備製造業產業鏈的改善,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來解決大企業集團的競爭能力。
技術創新體系亟待改善
建立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是中國裝備製造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裝備製造業的技術創新體系構成:
基礎研究→共性技術研究→產品開發→產業化
由此可見,只有以企業為主體的後段是不夠的。
從上述的構造表明基礎共性技術是不可缺少的,中國科研院所體制改革使基礎共性技術的研發削弱甚至缺位,已產生明顯的不利於整體創新的影響。利用轉制研究院所重建基礎與共性技術研究的公共服務平台已刻不容緩,否則會影響中國建立創新型國家的整個戰略進程。

4落實政策編輯
政府各部門要將國務院頒布的振興裝備製造業的各項政策,真正落實、合力執行。
對於振興裝備製造業及培育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政府已頒布的政策可以說是給予了足夠的支持,問題是按照統一的目標大家合力執行。
這些政策文件是:《國務院關於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若干問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綱要(2006-2020年)》;《2009-2011年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調整強調的是發展質量,振興突出的是提升水平,要加深理解。

5高端裝備製造發展編輯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中國高端裝備製造園區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大力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是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途徑,十二五期間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總的思路是這樣考慮的。面向中國工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迫切需求,重點發展智能製造、綠色製造和服務型製造,做強做大,加快發展航空裝備和未經應用產業。提升軌道交通裝備水平,培育和發展海洋功能裝備,把高端裝備製造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實現中國裝備製造業由大到強的轉變。到2015年中國高端裝備製造業綜合實力大幅度提升,基本滿足中國工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需要。
發展目標
1、產業組織結構進一步優化,形成若干高端裝備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集團和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專業化生產企業,建成若干產業鏈完善、創新能力強、特色鮮明的高端裝備製造急需區。
2、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初步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高端裝備技術體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裝備產品和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科技領軍人才。
3、基礎配套能力顯著提升。高端裝備所需的關鍵零部件、基礎件達到50%,關鍵自動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通用零部件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發展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作為戰略新興產業之一的高端裝備製造業主要包括航空產業、衛星及應用產業、軌道交通裝備業、海洋工程裝備以及智能製造裝備五個細分領域。未來十年,中國高端裝備製造業將迎來黃金增長,將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2010年,中國高端裝備製造業實現銷售收入1.6萬億,占裝備製造業的8%。到2015年,中國高端裝備製造業銷售收入超過6萬億元,在裝備製造業中的佔比提高到15%;到2020年,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銷售收入在裝備製造業中的佔比提高到25%,高端裝備製造業將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特點
根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觀點:第一,技術先進,已有相當的技術基礎和人才儲備;第二,市場空間大,對裝備製造業起到支撐作用;第三,對國民經濟帶動作用大,處於成長期,潛力大;第四,對能源、資源的供給體系提供保障。
根據中工聯創國際裝備製造研究中心觀點:第一,高技術含量。有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集聚了大批研發、技術人才,產品中凝結了較高的技術含量。第二,高資本投入。核心技術研發難度大、工藝復雜,必須支付高額研發費用和設備及材料購置費用。第三,高整合性和帶動性。需要政府、企業、金融等多種機構配合,集聚多個行業聯合攻關;也會使多個部門、多個行業共同受益,帶動能力強。第四,關系國家戰略。
重點發展方向
高端裝備是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支撐,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他六個領域的重要支撐。比如新能源裝備、新材料裝備、高效節能環保裝備、電子信息裝備、新能源汽車生產線等等,考慮到各規劃之間的銜接,按照決定明顯的高端裝備製造的重點方向,十二五期間,重點選擇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航空裝備、海洋裝備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集中力量加快推進。
1、航空裝備方面,以市場為主線,組織航空研發、產業化、市場服務發展,大力發展系列支線飛機,重點突破發動機關鍵技術和裝備,空中管理系統和先進發展能力,建立有持續發展能力的航空飛機。
2、衛星產業發展,衛星以建立中國自主的安全可靠長期穩定運行的空間基礎設施以及應用服務體系為核心,制定和實施國家中長期空間基礎設施發展規劃,重點加強航天運輸系統應用衛星系統、衛星地面系統和衛星應用系統建設,大力發生衛星綜合應用的產業鏈,加快中國空間設施的衛星產業的快速發展。
3、軌道交通方面,要圍繞高速、重點、快捷三個方向,重點發展大型工程、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掌握系統集成和關鍵核心技術,提升關鍵零部件制度化水平,形成制度創新體系和現代化產業集群,滿足中國軌道交通建設需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
4、海洋工程裝備方面,面向國內外海洋資源開發的重大需求,以海洋油具開發為主要突破口,大力發展海洋礦產資源裝備製造業,圍繞勘探、開發、生產、加工、儲運以及海上作業輔助、服務等環節的需要,重點發展大型水下系統和作業裝備等海洋工程裝備關鍵裝備,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總承包能力和專業化分包能力。
5、智能製造裝備方向,面向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需求,重點推進智能儀表裝備、智能裝備等四大類產品,其中智能專用裝備主要包括大型智能工程機械、高效農業機械、智能印刷機械、自動化紡織機械、環保機械、煤炭機械、冶金機械等各類專用裝備,實現各種製造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義化,帶動整體智能裝備水平的提升。
6、實施一批重大產業發展工程,加快推進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首先要以推進高端裝備規模化發展為目標,工程化、標准制定、市場應用等產業發展環節,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產學研用一體,重點實施支線飛機和通用飛機工程,空間工程,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創新提升工程、智能製造產業創新發展功能等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
前景
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指裝備製造業的高端領域,「高端」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技術含量高,表現為知識、技術密集,體現多學科和多領域高精尖技術的繼承;第二,處於價值鏈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徵;第三,在產業鏈占據核心部位,其發展水平決定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
歐美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歐洲、俄羅斯等在高端裝備製造業上仍處於全面領先地位,韓國、新加坡和中國、巴西、印度等新型國家則奮力追趕。中國高端設備製造業取得輝煌的成就,成功的根基在於多年快速發展的工業基礎和充足的人才儲備及技術儲備。
主要方向
隨著信息網路技術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製造企業已經突破了原來傳統車間、企業、社會以及國家的限制,如波音787已經在40多個國家共同組織生產,完成復雜的機電產品的裝配和組成。由此可見,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製資源,融入全球的產業鏈,參與全球的協作與市場競爭是一大發展趨勢。
1、縱觀全球製造業發展趨勢,首先信息化加快了產品的開發周期,優化了開發流程。在20世紀40年代,產品的設計開發流程為產品規劃、產品設計、物理樣機、產品測試和生產;而到了本世紀,則是從產品規劃開始,歷經概念設計、數字樣機、詳細設計以及到物理樣機,直至最後的生產。對比來看,設計製造的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生產流程也得到了優化。
2、其次,公共服務平台實現了發展的協同,降低了製造成本。世界三大汽車公司——通用、福特和戴姆斯·克萊斯勒聯合組建了汽車零部件采購平台。通過該平台,5萬家供應商開展協同采購,大大降低了製造成本。可見,社會化的分工和協作,構建了現代產業體系,而製造業企業從「大而全」向「專而精」的方向發展,利用核心的競爭力優勢的資源實現了利潤和附加值的最大化,真正重組了產業的價值鏈和企業的價值鏈,從原來鏈式的結合向網狀的結合轉變。
3、再次,環境的綠色化對製造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世界范圍內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間的矛盾突出,全球環境資源消耗速度超過地球生態自我更新速度達30%。中國每年因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約佔GDP的10%左右,其中70%來源於製造業。
4、最後,推進製造業的服務化,占據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由於技術的進步和先進管理理念的應用,新產品真正處於生產製造環節的時間已經佔了很少部分,而大部分的時間處在研發、采購、銷售、存儲和售後服務。同時專業化又實現了成本最小化,製造業正在加快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的轉變,製造的服務化已經成為先進製造發展新內容。
綜合以上幾點,高端裝備製造業正在向全球化、信息化、專業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而製造技術則正在向高速高精、自動智能、綠色低碳、高附加值、增值服務、物流聯動等方向發展。

6發展模式編輯
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的發展模式分為以下3種:
1.「需求—創新驅動」模式。是指根據市場需求,立足自主創新,依託其先進的科技水平,進行產品製造的一種模式。採用這一模式較多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世界一流國家。
2.「快速引進—完全吸收—拓展創新」模式。是指快速地將世界先進技術引入國內,使技術被消化吸收運用,並在此基礎上把已引入的技術進行拓展創新的一種產業發展模式。採用這一模式的是以日本為代表的較發達國家。
3.「引進—落後—再引進」模式。是指靠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或仿製國外產品進行產品生產,待該技術無法適應市場需求之時,會再次引進其他先進技術,如此反復循環地維持產業發展的一種模式。這些國家科技原創能力低,主要把引進技術、消化吸收作為獲得技術支撐的主要來源,而不考慮自主研發和創新。發展中國家一般都是此種發展模式,中國也是這一模式的最典型國家。 [1]

❸ 深圳高端襯衫定製公司哪家比較好

成衣免燙襯衫單件定製,15天出貨,一人一版。價格合適。何不自己給自己定製一個襯衫呢。工廠出貨,免去中間差價。 fk02468

❹ 襯衫流水線 步驟

排版--打版--剪版--刀模--裁布--車頭流水--後道工藝--包裝--大包裝--出貨車頭流水線:上復斯--上前後片--拉肩---上克夫--上門襟--拷邊--送至後道後道工藝:上扣--修線頭--大燙--質檢(不合格的要回修)--小包裝(簡單折疊)--送至大包裝裝箱

❺ 十大品牌襯衫

中國品牌

1開開(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上海市名牌產品,中國服裝業十強企業,行業著名品牌,上海開開)

2雅戈爾(創於1979年,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出口免驗產品,全球最大的男裝企業之一,雅戈爾集)

3虎豹(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之一,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江蘇虎豹)

4報喜鳥(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著名的大型服飾集團之一,浙江省重點骨幹企業,十大品牌襯衫)

5杉杉(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一線品牌/牌子,十大襯衫品牌)

6羅蒙(始創於1984年,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大型股份制企業集團,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羅)

7七匹狼(中國馳名商標,福建省著名商標,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公司,影響中國服裝市場)

8才子(始創於1983年,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福建省著名商標,才子服)

9紅豆(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江蘇省重點企業集團,國務院120家深化改革試點企業之一)

10海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襯衫十大品牌上海海螺服飾有限公司)

世界品牌


一、夏奈爾(GabrielleChanel)

二、Louis Vuitton:典雅巴黎氣質

三、Dior:法國時裝文化的最高精神

四、Versace:義大利時尚帝國

五、Prada:時尚世界的傳奇

六、Burberry:濃烈的英倫色彩 品牌年輕化的列車後,如今的Burberry成功的賦予格紋新表情。

七、Kenzo:清新而淵長的東方之風

八、Givenchy:國際時尚巨人

九、Valentino:永恆的優雅驚嘆號

十、Hugo Boss:優雅的德式風格

拓展資料:

襯衫(shirt〕 穿在內外上衣之間、也可單獨穿用的上衣。中國周代已有襯衫,稱中衣,後稱中單。漢代稱近身的衫為廁牏。宋代已用襯衫之名。現稱之為中式襯衫。公元前16世紀古埃及第18王朝已有襯衫,是無領、袖的束腰衣。

14世紀諾曼底人穿的襯衫有領和袖頭。16世紀歐洲盛行在襯衫的領和前胸綉花,或在領口、袖口、胸前裝飾花邊。18世紀末,英國人穿硬高領襯衫。維多利亞女王時期,高領襯衫被淘汰,形成現代的立翻領西式襯衫。19世紀40年代,西式襯衫傳入中國。襯衫最初多為男用,20世紀50年代漸被女子採用,現已成為常用服裝之一。

❻ 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方向

培育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是關系國家綜合實力、技術水平和工業基礎的一項長期的重點任務。「十二五」期間,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和智能製造裝備的重點任務是: 以市場應用為先導,以重點產品研製為主線,統籌航空技術研究、產品研發、產業化、市場開發與服務發展,重點加快大型客機、支線飛機、通用飛機和航空配套裝備的發展,大型客機實現首飛,噴氣支線飛機成功研製,實現支線飛機年銷售100架,建立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航空產業體系。
——大型客機。以滿足國內中心城市點對點、點對樞紐機場的市場需求為目標,以市場需求量大的150座級為切入點,按照安全、經濟、舒適和環保的要求,研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150座級的C919單通道干線飛機,逐步形成產業化能力。開展未來型號前期研究。
——支線飛機。加快ARJ21-700型渦扇支線飛機研製,2012年前後取得中國適航當局的型號合格證和生產許可證,形成產業化能力,實現批量交付;2013年取得國外適航證書。同時,針對不同用戶需求開展改進改型,適時啟動加長型、公務型、貨運型飛機研製,實現系列化。加快新舟60系列的改進改型和市場推廣;適時啟動新型支線飛機研製。
——通用飛機和直升機。在具有產業基礎的地區,優先發展社會效益好、市場需求大和經濟價值高的通用飛機,加快研製生產大型滅火和水上應急救援飛機,重點支持大中型特種飛機、中/重型直升機和高端公務機的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發展6座(含)以下輕小型通用飛機、水上飛機、無人機、特種飛行器和2噸(含)以下直升機,充分利用已有/在研成熟通用飛機平台,通過不斷改進、改型以及升級來滿足用戶需求。
——航空發動機。建立和完善航空發動機創新發展的工業體系,突破大型客機發動機關鍵核心技術,增強創新能力。加快新型航空發動機研製,開展大客商用發動機驗證機研製,2015年完成中法合作中等功率渦軸發動機的研製,建立發動機總裝生產線和實現批量交付。開展現有發動機改進改型。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面向相市場需要,採取多種方式發展輕小型發動機,發展發動機專項技術和相關配套件。
——航空設備。大力發展航空機載、任務、空管和地面設備及系統,促進專業化、系列化、貨架化和規模化發展,按照「系統、設備和器件」三個層次建立產業配套體系。以現有能力為核心,重點加快發展航電、通訊導航、液壓、燃油、環控、電源、起落架、二次動力、生活設施、防火、照明、健康監控等系統供應商,逐步發展多個系統的集成供應商。大力發展低成本通用飛機的系統和設備。 緊密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相結合,以建立我國安全可靠、長期連續穩定運行的空間基礎設施及其應用服務體系為核心,加強航天運輸系統、應用衛星系統、地面與應用天地一體化系統建設,推進臨近空間資源開發,促進衛星在農業、林業、水利、國土、城鄉建設、環保、應急、交通、氣象、海洋、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行業、區域發展以及公眾生活中的應用,形成航天器製造、發射服務、應用設備製造和衛星運營服務構成的完整產業鏈。
——航天運輸系統。繼續實施重大工程,完善現役運載火箭系列型譜,積極開展更大推力運載火箭關鍵技術攻關。
——應用衛星系統。統籌發展氣象、海洋、資源、環境減災衛星,構建完整體系,滿足多方面需求。積極發展新型通信廣播衛星。
——衛星地面系統。完善現有氣象、海洋衛星地面系統數據接收站,組建國家陸地觀測衛星數據中心;建設和完善通信廣播衛星地面系統、衛星地球站/地面關口站;建設和完善衛星導航基準站、衛星運行管理、衛星數據處理等地面配套設施。加強導航接收機、通信終端晶元等關鍵元器件和衛星地面設備的研製和產業化。
——衛星應用系統。實施遙感應用示範工程,提高我國空間數據的自給率,大力推進行業和區域應用。大力推進衛星通信在遠程教育、遠程醫療、應急通信等公共服務中的應用,積極支持直播衛星的應用服務。推進衛星導航在金融、電力、通信、交通、信息、農業、漁業等國家重點行業的應用,加強衛星導航應用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和標准體系建設。 滿足我國鐵路快速客運網路、大運量貨運通道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大力發展「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經濟適用、節能環保」的軌道交通裝備及其關鍵系統,建立健全研發設計、生產製造、試驗驗證平台和產品標准、認證認可、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提升關鍵系統及裝備研製能力,滿足國內市場需要。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使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全面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動車組及客運列車。全面掌握動車組及客運列車技術,提高客運軌道交通裝備的可靠性、舒適性、可維護性,完善新一代高速動車組研製,開發適應高寒、高熱、高風沙、高濕、廣域等不同系列的譜系化動車組,滿足跨線、跨網的旅客運輸提速提效需要。以高速動車組技術為基礎,結合城際交通實際,形成城際軌道交通裝備產品技術平台與產業化體系,滿足城際軌道交通需要。
——重載及快捷貨運列車。全面突破30t及以上軸重重載機車、160km/h速度快捷貨運機車和貨車技術,深入研究軸重與線路橋梁匹配關系、速度與牽引質量匹配關系、車輛與站場匹配關系等,開展全系列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大軸重重載貨車、快捷貨運列車的配套研發,研發製造滿足國際市場不同限界要求、不同供電制式的,覆蓋全部貨物運輸需求的系列貨運列車。
——城市軌道交通裝備。進一步加強城軌車輛系統集成技術研發,完善城軌車輛產品技術平台,形成適應各個國家不同技術標准要求的、滿足全球市場不同性價比、文化、環境等需要的多系列城軌車輛產品譜系,保持多樣性發展。開展低噪、低振動、節能產品,加強關鍵核心部件,如牽引系統、制動系統、轉向架、運控系統等,以及車輛車站機電設備、滅火系統、列車自動防護系統、列車自動駕駛系統等的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工程及養路機械裝備。全面突破工程及養路機械裝備關鍵技術,向性能優異化、效率高效化、品種多元化、產品系列化、工作智能化、作業環保化發展,加快研製、批量製造高精度和高效搗固穩定車、高效清篩機、帶道砟分配功能的配砟整形車、道床綜合處理車、鋼軌打磨車和銑磨車、綜合巡檢車、高精度測量車、高速軌檢車、鋼軌探傷車、物料運輸車、接觸網綜合作業車、軌道吸污車、軌道除雪車等新產品,研製軌道電力牽引雙源制、高原型和多功能組合式工程及養路機械裝備。
——信號及綜合監控與運營管理系統。全面建成覆蓋高、中、低速鐵路和城際鐵路的中國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技術體系,全面實現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究開發,開展高速鐵路寬頻通信的關鍵技術、智能化高速列車系統數據傳輸與處理平台研究,開發城際先進的鐵路列控系統和城市軌道交通控制系統。完善大型數據採集與監控系統平台關鍵技術,突破基於一個信息共享平台的行車監控應用技術,實現行車、供電、機電、通信、防災、工務、車輛等綜合監控信息集成,形成綜合調度指揮系統。開展基礎設備設施領域的鐵路地質災害預報警系統研究,開展信息領域的軌道交通客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研究。
——關鍵核心零部件。重點開展為高速鐵路客車、重載鐵路貨車、新型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等配套的輪軸軸承、傳動齒輪箱、發動機、轉向架、鉤緩、減振裝置、牽引變流器、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器件、大功率制動裝置、供電高速開關等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製造,提高質量水平,滿足整機配套需求。 面向國內外海洋資源開發的重大需求,以提高國際競爭力為核心,重點突破3000米深水裝備的關鍵技術,大力發展以海洋油氣為代表的海洋礦產資源開發裝備,全面推進以海洋風能工程裝備為代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裝備、以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裝備為代表的海洋化學資源開發裝備的產業化,積極培育海洋波浪能、潮汐能、海流(潮流)能、天然氣水合物、海底金屬礦產開發裝備相關產業,加快提升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完善產業鏈,實現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快速健康發展。
——海洋礦產資源開發裝備。以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為重點,大力發展半潛式鑽井/生產平台、鑽井船、自升式鑽井平台、浮式生產儲卸裝置、物探船、起重鋪管船、海洋鑽采設備及其關鍵系統和設備、水下生產系統及水下立管等裝備;積極開展天然氣水合物、海底金屬礦產資源開發裝備的前期研究和技術儲備,為培育相關產業奠定基礎。
——海洋可再生能源和化學資源開發裝備。以海洋風能工程裝備為重點,大力發展海上及潮間帶風機安裝平台(船)、海上風機運營維護船、海上及潮間帶風力發電裝備等,全面推進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產業化;以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裝備為重點,促進海洋化學資源開發裝備的產業化;積極開展海洋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溫差能、海水提鋰、海水提鈾等開發裝備的前期研究和技術儲備。
——其他海洋資源開發裝備。以海上浮式石油儲備基地、海上後勤補給基地等裝備為重點,加快關鍵設計、建造技術的研究和攻關;積極開展海上機場、海上衛星發射場等裝備的前期研究,為工程研製奠定技術基礎。 圍繞先進製造、輕工紡織、能源、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發展的迫切需要,堅持製造與服務並重,重點突破關鍵智能技術、核心智能測控裝置與部件,開發智能基礎製造裝備和重大智能製造成套裝備,大力推進示範應用,催生新的產業,提高製造過程的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水平,加快推進信息化綜合集成和協同應用,促進「兩化」融合條件下的產業發展模式創新。
——關鍵智能基礎共性技術。圍繞感知、決策和執行等智能功能的實現,重點突破新型感測技術、模塊化與嵌入式控制系統設計技術、先進控制與優化技術、系統協同技術、故障診斷與健康維護技術、高可靠實時通信網路技術、功能安全技術、特種工藝與精密製造技術、識別技術等九大類共性、基礎關鍵智能技術,加強對共性智能技術、演算法、軟體架構、軟體平台、軟體系統、嵌入式系統、大型復雜裝備系統模擬軟體的研發,為實現製造裝備和製造過程的智能化提供技術支撐。
——核心智能測控裝置與部件。重點開發新型感測器及系統、智能控制系統、智能儀表、精密儀器、工業機器人與專用機器人、精密傳動裝置、伺服控制機構和液氣密元件及系統等八大類典型的智能測控裝置和部件並實現產業化。
——重大智能製造集成裝備。重點開發石油石化智能成套設備、冶金智能成套設備、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設備、自動化物流成套設備、建材製造成套設備、智能化食品製造生產線、智能化紡織成套裝備、智能化印刷裝備等八大類標志性的重大智能製造成套裝備。
——重點應用示範推廣領域。根據我國智能製造技術和智能測控裝置的發展水平,立足製造業,在「十二五」期間重點選擇在電力、節能環保、農業、資源開采、國防科技工業、基礎設施建設等6個國民經濟重點領域推廣應用,分步驟、分層次開展應用示範,形成通用性、標准化的應用平台,加快推進技術、產業與應用的協同發展。

❼ 全國最先進的襯衫自動化生產線車間原圖片

公開培訓課程《製造自動化DIY:工廠自動化低成本、自主開發的策略與方法》,已確認准時開課
2014年11月08~09日 深圳
隨著用工成本的急劇增加,製造業轉型升級,工業自動化成為眾多企業的急迫追求。國內製造企業普遍自動化程度不高,設備精度和可靠性較差,操作人員的素質較低,如何低成本、自主開發自動化製造系統成為眾多工廠面臨緊急課題。
自動化的目的無非是要追求產品質量穩定、生產速度愈快、生產成本愈低、用人工愈少。自動化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現大多數企業受到傳統自動化設備的影響,盲目追求高速度、大產量及泛用化,甚至高成本的投入,這樣的設計及投資理念導致企業巨大的浪費甚至戰略的失敗!另外一些企業在自動化的需求識別,自動化裝備的選擇、使用、維護等存在諸多問題,如自動化設備使用不好、故障頻發、生產出不良品不會自動報警,以致繼續生產不良品而不敢使用自動化設備閑置。由於未能發揮自動化應有功效,從而使得企業對自動化喪失信心。
本課程秉承適速化、小型化、專用化的低成本、可以自製的領域發展路線,通過現場診斷分析,選擇和提取節省或取代人工的作業過程,立足現場開發設計高效省力化裝置和自動化設備。例如:精益自動化生產線設計製作,升降、補充、搬運、輸送、倉儲等省力化裝置設計製作,裝配、固定、壓入、補充壓入、焊接、非標自動化設備設計製作等。通過省人化和省力化裝置及自動化系統的導入,可以大規模減少作業人工,極大地低減生產及管理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❽ 高端裝備製造業排行榜前十都是哪些企業

1、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南車主要從事鐵路機車、客車、貨車、動車組、城軌地鐵車輛及重要零部件的研發、製造、銷售、修理、租賃,和軌道交通裝備專有技術延伸產業,以及相關技術服務,信息咨詢,實業投資與管理,進出口等業務。

中國南車具備鐵路機車、客車、貨車、動車組、城軌地鐵車輛及相關零部件自主開發、規模製造、規范服務的完整體系。公司擁有中國最大的電力機車研發製造基 地,全球技術領先的高速動車組研發製造基地,行業領先的大功率內燃機車及柴油機研發製造基地,同時,南車利用軌道交通裝備專有技術,積極開發並成功擴展延 伸產品市場,包括電動汽車、風力發電設備、汽車配件、船用曲軸和柴油機、大功率半導體元件、工程機械等。

2、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 工,CSIC)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資產經營主 體,由中央管理。中船重工是中國最大的造修船集團之一,擁有46個工業企業、28個科研院所,員工14萬人,總資產1,900億元。

中 船重工擁有我國目前最大的造修船基地,集中了我國艦船研究、設計的主要力量,有3萬多名科研設計人員,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 心,150多個大型實驗室,具有較強的自主創新和產品開發能力,能夠按照世界知名船級社的規范和各種國際公約,設計、建造和塢修各種油船、化學品船、散貨 船、集裝箱船、滾裝船、LPG船、LNG船及工程船舶等,並出口到世界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形成年造船能力500萬噸。

3、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2年,主要從事建築工程、能源工程、環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所需重大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製造,是一家持續創新的全球化企業。

公司生產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13大類別、86個產品系列,近800多個品種的主導產品,為全球產品鏈最齊備的工程機械企業。

公司是國際標准化組織/起重機技術委員會(ISO/TC96)秘書處承擔單位,代表國家在國際標准化組織ISO中履行流動式起重機、塔式起重機的國際表決和國內歸口職責。

4、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集團成立於1989年3月,成立 25年來始終保持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排頭兵地位,位居世界工程機械行業第5位,中國500強企業第122位,中國製造業百強第49位,中國機械工業百強第4 位,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規模最大、產品品種與系列最齊全、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徐工集團年營業收入由成立時的3.86億元,發展到2012年突破1000億元,保持行業首位。徐工集團注重技術創新,建立了以國家級技術中心和江蘇徐州工程機械研究院為核心的研發體系,徐工技術中心在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持續名列行業首位。

5、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ZPMC)是重型裝備製造行業的知名企業,為國有控股A、B股上市公司,控股方為世界500強之一的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總部設在上海,於上海本地及南通、江陰等地設有8個生產基地,佔地總面積1萬畝,總岸線10公里,特別是長江口的長興基地有深水岸線5公里,承重碼 頭3.7公里,是全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裝備製造企業。公司擁有26艘6萬噸~10萬噸級整機運輸船,可將大型產品跨海越洋運往全世界。

ZPMC研製的大型港口集裝箱機械和礦石煤炭等散貨裝卸機械產品,技術一流,耐用可靠,如今已遍布全世界76個國家,並佔世界市場75%以上的份額。

6、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於1978年,目前注冊資金陸億貳仟肆佰肆拾玖萬柒仟元人民幣,是中國第一家工貿結合、以國際工程承包、成套設備出口及機電產品進出口業務為主的對外貿易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大型企業。

公司與世界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形成了遍及五大洲的信息、銷售、服務網路和多元化的市場營銷格局。公司在國內設有22家全資、控股子 公司,在國外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設有10家全資控股子公司、近40家駐外代表處和項目辦事處。公司已發展成為以產權為紐帶,以外貿為主體,集貿易、工業、科 技、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CMEC司徽和有關產品商標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注冊登記,受法律保護,具有很高的國際知名度。

目前公司 承擔外國政府貸款項目采購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及項目經理都有著超過20年外國政府貸款項目采購工作的經驗,且20多年來公司的團隊一直保持著穩定。人員均為 本科或本科以上學歷,具有中級及中級以上職稱佔3/4以上。工作人員不僅具備豐富實用的外貿和招標進口工作經驗,而且還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同時熟悉國家 相關政策和法規,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意識,是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從事外國政府貸款業務的精幹隊伍。

7、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是國有資產授權經營 方式組建的國有獨資企業,是國家重點聯系的首批300家國有大型企業集團之一,是廣西「十一五」期間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工程機械集群產業中的龍頭企業,現由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公司創建於1958年,其核心企業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於1993年改制上市,是行業和廣 西第一家上市公司。

柳工的製造工廠和營銷網路布局初具規模。目前在全國包括柳州、上海、江蘇鎮江、江陰、揚州、安徽蚌埠、天津在內的國 內製造基地,柳工打造了行業最具競爭力的全球營銷和服務配件網路,在國內有130多家實力雄厚的一級經銷網路和900多家經銷服務網點,保證了公司以最快 的速度對市場做出反應。

柳工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後工作站,有全球領先的產品系列和自主創新能力,目前核心業務為輪式裝載機、 全液壓履帶式挖掘機、路面機械、小型工程機械、叉車、起重機、推土機、混凝土機械、預應力錨具橋梁拉索、樁工機械(旋挖鑽機、液壓連續牆抓鬥)等十四大系 列產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以及相應的配件銷售和服務支持。其中柳工牌裝載機是中國第一品牌、中國名牌產品,裝載機產品銷售收入多年持續保持國內行業第 一;預應力錨具、橋梁拉索及旋挖鑽機、液壓連續牆抓鬥等產品連續多年居於行業前列。另一核心業務挖掘機發展相當迅速,短短幾年進入國內民族挖掘機品牌前 列。此外,集團各子公司還經營工程機械零部件生產、房地產、物流、進出口業務等。

8、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公司(XinjiangGoldwindSci&TechCo.,Ltd.)是中國成立最早、自主研發能力最強的風電設備研發及製造企業之一。公司主營業務為大型風力發電機組 的開發研製、生產及銷售,中試型風力發電場的建設及運營,是國內最大的風力發電機組整機製造商,主要產品有600kW、750kW、1.2MW、 1.5MW系列風力發電機組,正在研製的產品有1.5MW部分新機型、2.5MW、3.0MW、5.0MW風力發電機組。公司是大型風力發電機組 「863」項目及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項目的重點承擔單位,目前正承擔「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大功率風電機組研製與示範」重 大項目課題。

公司現有6個全資子公司和一個控股子公司:北京金風科創風電設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9.9億元)、內蒙古金風科技有限公司 (注冊資本1.5億元)、德國金風風能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35萬歐元)、北京天潤新能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316億元)、新疆天運風電設備配送 有限公司(注冊資本400萬元)、甘肅金風風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注冊資本8860萬元)和北京天源科創風電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2500萬元)。

9、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內地在香港上市 的唯一農機製造與銷售企業。其前身第一拖拉機製造廠,創建於1955年,是我國「一五」期間興建的156個國家重點項目之一,是中國農機行業唯一的特大型 企業,1990年被國務院企業管理委員會評為「國家一級企業」,1997年,中國一拖集團將與拖拉機相關的業務、資產、負債人員重組後進行股份制改造,依 法設立了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並在境外發行H股股票,於同年6月23日在香港上市。

公司佔地約100萬平方米,總資產32億元,固 定資產14億元,擁有職工1.6萬餘人,其中專業管理及工程技術人員1700餘人。公司擁有強大的鍛件、機械加工、裝配和測試的全套生產能力,流水生產線 近百條,公司主導產品含蓋「東方紅」系列履帶拖拉機、輪式拖拉機和收獲機械、工程機械、柴油機共計100餘個品種。四個專業化拖拉機裝配廠,分別生產履帶 拖拉機及變型產品、大中小型輪式拖拉機,拖拉機產品功率覆蓋范圍17~188馬力。遠銷世界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的農業現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10、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50年,是新中國 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機械製造企業。是中國最大500家工業企業之一,中國機械行業最大50家工業企業之一。屬國家特大型重點骨幹企業。

太原重工是中 國最著名的重型機械設備製造商之一,是中國最大的起重設備生產基地、最大的挖掘設備生產基地、最大的航天發射裝置生產基地、最大的大型軋機油膜軸承生產基 地、最大的矯直機生產基地、最大的多功能旋轉舞台生產基地、唯一的管軋機定點生產基地、唯一的火車輪對生產基地、國內品種最全的鍛壓設備生產基地。

太原重工擁有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設計、製造生產的產品廣泛用於冶金、礦山、水電、火電、核電、能源、交通、航空、航天、化工、鐵路、造船、環保、交通 運輸設備等行業,多項產品填補國家空白,許多產品榮獲國優金獎,累計創造了360餘項中國和世界第一。2011年,太原重工入選國家首批火炬計劃重點高新 技術企業,技術中心在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排名中上升至第12位。20~75m³;礦用挖掘機、500t鑄造起重機、三峽1200t橋式 起重機、20~225MN鋁擠壓機、Φ180mm三輥連軋管機組成套設備、Φ720mm大口徑無縫機組生產線成套設備、7m頂裝焦爐、6.25m搗固焦 爐、BGL熔渣氣化爐、1.5~5MW風力發電設備、「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發射塔架、奧運會開閉幕式舞台設備等為公司標志性產品。軋機用油膜軸承,橋、 門式起重機,減速機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TZ」牌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拓展資料

高端裝備製造業覆蓋范圍包括鐵路設備、輸變電設備、通訊傳輸設備、重型機械、冶金采礦設備、建築機械


與高端襯衫設備生產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中生褲子不合格檢討書 瀏覽:783
紅色冬裝外套女裝學生 瀏覽:572
井的帽子怎麼做 瀏覽:702
戀愛先生程皓的外套 瀏覽:394
波點襯衫奇怪 瀏覽:838
如何做太陽帽子 瀏覽:332
雅鹿中長款男羽絨服 瀏覽:516
衣男羊背心品牌及商品 瀏覽:205
褲子的褲偏旁 瀏覽:596
固執女裝沈陽實體店 瀏覽:554
女童春裝牛仔褲怎麼樣 瀏覽:465
冬天兒童衣搭配什麼好看圖片 瀏覽:896
女士好看外套衣圖片 瀏覽:65
臀部粗穿什麼褲子顯瘦 瀏覽:551
杏色外套如何搭配 瀏覽:155
旗袍秀的腳步組合 瀏覽:402
牛仔褲美女白襯衫視頻 瀏覽:825
男士風衣經典顏色好看嗎 瀏覽:12
藍色馬甲大衣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342
紅色短款尼外套搭配什顏色圍巾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