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服裝原型打版的那些公式是什麼比如打一件襯衣
服裝打版並不是套公式的,只可以作一些理論上的參考,你學過打版了嗎?如果你沒有學過,給你公式你也打不出來,同時作為服裝設計的核心技術,手工打版方面,作為實用參考工具書,你可以看看高鴻老師的《服裝結構設計及其應用》,139元,是一本比較專業實用的服裝工具參考書,比那些幾十元一本的理論書要實用得多。小知識:服裝設計包括創意設計,結構設計以及工藝設計,服裝結構設計是服裝設計的核心技部分,是創意設計與工藝設計的橋梁。服裝結構設計也俗稱服裝打版或服裝紙樣,也有些地方叫服裝製版。
這本書第175頁有一個男式襯衫的實例,你可以看看。當然也有女式襯衫的。
② 女士短袖襯衣的裁剪方法
女士短袖襯衣的裁剪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原型裁剪法;二是比例分配裁剪法。
方法如下:
一、第一種方法:原型裁剪法
原型裁剪法是一種按人體基本部位的尺寸(胸圍、背長、臀圍等)繪制出基本紙樣即原型後,再將原型通過分割、拼接、折疊、擴展等變化形式繪制出最終的服裝衣片紙樣的方法。原型由於人體的基本部位不同和形狀不同而有許多種類,如英國式原型,日本的文化式原型、登麗美式原型、香港和台灣地區的中華式原型等。目前我國較流行的是日本的文化式原型和登麗美式原型。本書彩照的裁剪圖即是日本的原型裁剪圖。原型裁剪法的優點是不需要復雜的計算,操作方便,尤其適合初學者及造型復雜的款式。缺點是製做寬松度大的服裝時某些部位的尺寸精確度不高。
原型是服裝圖的基礎,如果把適合自己體型的原型用稍厚的紙畫好保存著,不論什麼時候、什麼款式,只要按原型的規律(制圖方法),放大或縮小即成,如插肩(斜肩)的服裝,前後身的肩部有缺角,只要用袖子上端補出來的部位,還於原位,仍等於原型。
二、第二種方法:比例分配裁剪法
比例分配裁剪法是按人體基本部位尺寸(胸圍、領圍、臀圍等)為變數進行各種比例的計算,定出衣片各部位尺寸的服裝制圖方法,也是我國服裝產業目前廣泛使用的方法。本書的「裙服」、「童裝」的裁剪圖也是使用的這種方法。常用的比例分配法根據其比例形式有D式,胸度式等,其中,D式裁剪法被認為是目前唯一有理論根據的科學裁剪新法。其優點是部位尺寸精確度較高,且計算是通過簡單的分數比例,易為初學者所接受。缺點是只適應已定型的服裝款式,對於新的服裝款式較難確定其比例式,故不適應於造型復雜的款式的設計。
比例分配法的制圖一般應先畫橫向基礎線,次畫直向基礎線,最後畫斜線基礎線。畫線方向應自上而下循序漸進。制好基礎線後,在制衣片輪廓線時應先畫近身的輪廓線,然後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地制好全部輪廓線。輪廓線線條應比基礎線粗。這樣制圖才能步步緊扣,層次清晰。
③ 服裝打版的公式是什麼,我只要公式唯公式是正確答案
1、領子部位:
男裝後領窩深17度,前身肩斜18度,後身肩斜22度,撇胸6度。後身肩斜小於前身2度以上,避免因肩縫線偏後而引起袖子中線偏向。
後領窩長度約為2/5頸窩周長,前領窩約為3/5頸窩周長。立領領腳前凸後凹型領腳一般在3-7度或1-2cm;領腳前凹後凸型,領前後各不超過3.5~4.5cm。翻駁領,翻領寬一般為3.5~6cm。領座寬為2.5~5cm。翻領寬與領座寬差值小於0.8cm。
2、袖子部位:
襯衫袖窿周長約佔半胸圍的85%~92%。西裝袖窿約佔半胸圍的92%~96%。薄的袖山吃勢量為2~3cm,中厚的如西裝,袖山吃勢量為7%~12%袖窿,約在3~4.5cm之間;厚的如大衣袖吃勢量為7%~12%袖窿周長,約為4~5cm。
袖山高:低袖山以袖窿周長/4為基數,約12~14cm;普通袖山以袖窿周長/4為基數,約15~16cm;高袖山以袖窿周長/3為基數,約17~18cm。
3、肩寬:
西裝肩寬與衣長比例接近黃金比; 總肩寬=胸圍/2-(7~8),沖肩2~2.5cm(女)2.5~3cm(男)。過肩正統為9~9.5cm,休閑式過肩約為12~13cm。)
4、腰圍部位
褲腰省,褶的分布約1.5~2cm一個,省長為10~11cm,後片省長為7~8cm(男褲),距側縫4~5cm處,袋寬13~14cm。
腰口線定位:基型在髖骨點上1~2cm。低腰型比基型下落2~6cm。高腰型比基型高出1~2cm。
檔位:立檔深:基型為0.1號+0.1h。低腰型:基型減去低腰部分約2~5cm。高腰型立檔加長1~3cm。
5、衣長確定
馬夾衣長占身高31%~32%,到腰節與臀部中間;茄克衣長占身高35%~42%,袖長放3.5~5Cm;西服衣長占身高43%~45%,袖長放2~3cm;短外套衣長占身高50%~55%,在中指間與膝蓋的1/2處,袖長放7~8cm,齊虎口;
中長外套衣長占身高50%~63%,在膝蓋上下,袖長放7~8cm,齊虎口;長外套衣長占身高65%~70%,在膝下10~15cm處。袖長放7~8cm;休閑裝衣長占身高的31%~70%。
6、褲子相關部位
上裝口袋位置位於腰節線下7.5cm與胸寬線內2.5c平行線相交處,寬度為5cm左右,與袖口寬度基本一致。袋絆為1cm寬,長3~5cm。褲側縫口袋,位於腰線下4cm處,袋長15cm。牛仔褲斜插口袋為8x10cm左右,麥袋為7x4cm,後口袋口為13~15cm。
前褲身中縫撇勢為0.5~0.7cm一個。省長為10~11cm,後片省長為7~8cm(男褲),距側逢4~5cm處,袋寬13~14cm。褲子前浪一般位25~29cm,後浪為32~37cm,緊身前後差為7cm左右,合體為10cm左右。
門襟長低於臀圍4cm,長度為16~17cm。基本褲口=1/2(足跟圍+10),後褲口=前褲口+3~4cm。360度群擺圍修正,腰圍線抬高1~1.5cm,底邊加2~4cm。
7、其他
襯衫原形:領寬+0.5=領深;西裝原形:領寬-0.5=領深。領口弧線短於領腳弧線0.5cm。後領竄高為後領寬度的1/3,一般位2.5cm。夏裝為1cm左右。
標准型籠門寬與袖窿深之比接近2:3,接近黃金比:袖窿深度為胸圍/6+7,無袖式緊身T恤約為17~18cm,襯衫,外套約為19~26cm。茄克寬松類不大於背長。
(3)女襯衫製版圖步驟公式擴展閱讀:
服裝打版出來的樣片做出來後必須用面料車成成品,因為影響成品造型的基本上由以下幾個因素造成:
1.服裝結構:規格的搭配是否合理,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規格搭配,還要根據人的常用活動部位的頻率及幅度做適當的調整,不能一味的以靜態的服裝規格去衡量;
2.服裝面料:服裝面料有厚與薄,有無彈力以及彈力大小,垂直性等;
3.服裝工藝:不同的部位要配以不同的車法、線跡、線的粗細程度、對於彈力服裝還要注意車縫時手對服裝的拉力等。
參考資料:網路-服裝打版
④ 求服裝製版基礎計算公式
服裝製版基礎計算公式是:
在服裝製版過程中,雖然各部位最終數據會因款式的不同而不同,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數據是常量或者是根據同一個公式計算得來的,熟記這些數據和公式將很大地提高製版的工作效率。
領子部位
男裝後領窩深17度,前身肩斜18度,後身肩斜22度,撇胸6度。後身肩斜小於前身2度以上,避免因肩縫線偏後而引起袖子中線偏向。後領窩長度約為2/5頸窩周長,前領窩約為3/5頸窩周長。立領領腳前凸後凹型領腳一般在3-7度或1-2cm;領腳前凹後凸型,領前後各不超過3.5~4.5cm。翻駁領,翻領寬一般為3.5~6cm。領座寬為2.5~5cm。翻領寬與領座寬差值小於0.8cm。
袖子部位
襯衫袖窿周長約佔半胸圍的85%~92%。西裝袖窿約佔半胸圍的92%~96%。薄的袖山吃勢量為2~3cm,中厚的如西裝,袖山吃勢量為7%~12%袖窿,約在3~4.5cm之間;厚的如大衣袖吃勢量為7%~12%袖窿周長,約為4~5cm。袖山高:低袖山以袖窿周長/4為基數,約12~14cm;普通袖山以袖窿周長/4為基數,約15~16cm;高袖山以袖窿周長/3為基數,約17~18cm。
肩寬
西裝肩寬與衣長比例接近黃金比; 總肩寬=胸圍/2-(7~8),沖肩2~2.5cm(女)2.5~3cm(男)。過肩正統為9~9.5cm,休閑式過肩約為12~13cm。)
腰圍部位
褲腰省,褶的分布約1.5~2cm一個,省長為10~11cm,後片省長為7~8cm(男褲),距側縫4~5cm處,袋寬13~14cm。
腰口線定位:基型在髖骨點上1~2cm。低腰型比基型下落2~6cm。高腰型比基型高出1~2cm。
檔位:立檔深:基型為0.1號+0.1h。低腰型:基型減去低腰部分約2~5cm。高腰型立檔加長1~3cm。
衣長確定
馬夾衣長占身高31%~32%,到腰節與臀部中間;茄克衣長占身高35%~42%,袖長放3.5~5Cm;西服衣長占身高43%~45%,袖長放2~3cm;短外套衣長占身高50%~55%,在中指間與膝蓋的1/2處,袖長放7~8cm,齊虎口;中長外套衣長占身高50%~63%,在膝蓋上下,袖長放7~8cm,齊虎口;長外套衣長占身高65%~70%,在膝下10~15cm處。袖長放7~8cm;休閑裝衣長占身高的31%~70%。
褲子相關部位
上裝口袋位置位於腰節線下7.5cm與胸寬線內2.5c平行線相交處,寬度為5cm左右,與袖口寬度基本一致。袋絆為1cm寬,長3~5cm。褲側縫口袋,位於腰線下4cm處,袋長15cm。牛仔褲斜插口袋為8x10cm左右,麥袋為7x4cm,後口袋口為13~15cm。前褲身中縫撇勢為0.5~0.7cm一個。省長為10~11cm,後片省長為7~8cm(男褲),距側逢4~5cm處,袋寬13~14cm。褲子前浪一般位25~29cm,後浪為32~37cm,緊身前後差為7cm左右,合體為10cm左右。門襟長低於臀圍4cm,長度為16~17cm。基本褲口=1/2(足跟圍+10),後褲口=前褲口+3~4cm。360度群擺圍修正,腰圍線抬高1~1.5cm,底邊加2~4cm。
其他
襯衫原形:領寬+0.5=領深;西裝原形:領寬-0.5=領深。領口弧線短於領腳弧線0.5cm。後領竄高為後領寬度的1/3,一般位2.5cm。夏裝為1cm左右。
標准型籠門寬與袖窿深之比接近2:3,接近黃金比:袖窿深度為胸圍/6+7,無袖式緊身T恤約為17~18cm,襯衫,外套約為19~26cm。茄克寬松類不大於背長。
⑤ 襯衫工藝流程圖
襯衫象現在一樣,作為表面穿著、擁有多種穿法之前,常常只被作為配角。襯衫的角色,從貼身內衣到中衣的演化,要追溯到男性服裝中出現上衣和馬甲的1600 年代後期。產生了襯衫在馬甲下面,上衣中間的穿法,這在現代的套裝風格很常見。也可以說,領子和袖口從上衣露出的風格,是這個時候確立的。 亞麻棉襯衫型外套進入了1700 年代以後,腰身和袖子肥大而舒適的襯衫開始出現了。可以見到襯衫前面的開衩部分和胸部的裝飾花邊荷葉邊裝飾。袖口上也同樣是荷葉邊,穿起來手腕被荷葉邊的花邊蓋住,這是當時最地道的貴族穿法。 上衣和馬甲固定下來之後,襯衫的存在感變得很薄了。但上流社會賦予了他新的意義。保持襯衫的清潔,穿雪白襯衫,被認為是新的身份象徵 「不在襯衫上用香水,擁有很多上等的亞麻襯衫。在有純凈的流水和空氣的田園村舍洗滌衣服」成為紳士們的美學宣言。這對沉浸在香水和體臭中的襯衫來說,算是一場大革命。是否擁有各種各樣的襯衫,是否捨得在襯衫上花錢,是否保持襯衫的清潔,也成為判斷其社會地位的主要依據。 1850年的時候製作的襯衫(長94cm、寬71cm)半寬約2cm 小立領,後中心訂扣子。對於前身的左右排列細小的塔克,中央(裝飾扣)的3個,袖口雙層袖口。門襟上很硬的漿 。扣子向大頭釘一樣適合,也有寶石裝飾的樣式。 1800年代後期,領子幾乎和耳朵一樣高,顏色雪白的款式。替換的領子也有出售的了,多為領高 10cm ,也出現了12cm 的高領襯衫。在倫敦留學時夏日漱石所說的,替換領子-HIGH COLLAR,時髦的、穿著西裝的男性,就是這個時代。在日本也和歐洲同樣,要說「HIGH COLLAR」也是袖口從上衣袖口露出來1cm左右。 1900年的時候,在美國,黑與白、紅與白、淡紫色與白色,大的條紋花型很流行。胸上有了雙拼色的高領襯衫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1906年是從禮服式襯衫和顏色等的豎領開始,折返型的領子是很普遍的。 1916年脫卸式的領子開始走俏。 1914年是翻邊脫載式的領子的亨利襯衫流行了。 1917年象柔領襯衫在市場開始大行其道。那種風格的大部分是領腰較低的款。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當時由於景氣,絲制襯衫大流行。這股熱潮到1921年還在繼續。 1928年是有色的襯衫開始抬頭。長青藤聯盟的普林斯頓色彩有了以前不被看好的那樣多樣性。 襯衫式連衣裙隨後,伴隨著第二次產業的發展,白領階層增加,作為紳士、商務人士的標准風格西服樣式也確定下來。襯衫在配合西服和領帶中以白色為中心逐步推進,素材也由棉開發出化學纖維。防縮、防皺等機能性加工也隨之得以發展,價格也降低,逐漸使襯衫這一服飾走入到平常老百姓的家中,成為大眾化的服飾。這類襯衫的特性是材料更易打理,甚至終身不用熨燙。另一方面也揭開了襯衫品牌化及細分的序幕,使用高級純棉布料和量身定製的高級襯也逐漸出現,這類襯衫更注重襯衫自身的面料以及製作的工藝,面料更加的考究,工藝更加的復雜用以滿足中產階級以及那些追求品位及品質生活的人群。這樣,襯衫發展到現代就逐漸形成了大眾化、品質化的兩極分化。 編輯本段襯衫的顏色 1白襯衫永不敗無論你是任何體型,白襯衫毋庸置疑是絕對必需品,搭配任何顏色之西裝,都能有壓倒性的勝利,也容易給予觀者朝氣、干凈之感,而不會過於蕭瑟無光,因此,一次購買數件白色襯衫是無罪的,尤其男性又特別容易汗流浹背,襯衫的壽命自然加快,當襯衫一發黃,已回天乏術挽救不回來,即使外觀無絲毫損傷,也請忍痛割愛,否則只會陷自己於寒酸、遜腳之窘境。 雙排扣襯衣襯衫2條紋衫也安全一般而言,只要線與線之間的間距不要過大,線條不會過粗,都是可以接受,最安全的條紋尺度,其條紋間的間距小於1厘米,並以規則的距離排列,線條寬度極細,有如自動鉛筆劃過之線條,即為不易出錯的樣式,值得推薦。 3格子衫要謹慎就如同條紋襯衫一般,格子的面積若是呈微小保守的細格子,大致沒啥問題,但若格子的面積甚大,休閑味道便濃厚,此時就不適宜於工作等正式場合里穿著,無法傳達出莊重之氣勢,而平常假日休閑時刻,倒是很不錯的打扮。 4藍色正流行如今,上班族男士幾乎都有藍襯衫,甚至有好幾件「藍」的不同的襯衫,它們的重要性幾與白襯衫並駕齊驅。藍襯衫人人都有,搭配卻各有巧妙不同。 當襯衫、領帶、西裝三者都是藍色系的時候,搭配起來一定要讓不同的「藍」呈現出層次感。 5體型與襯衫的速配如果你是虎背熊腰型,那麼過於明顯的條紋、格子圖案就不適合你:如果你是中等型,挺度與厚度較高之布料襯衫,可以和你登對;如果你是下盤穩重或是長腳高個兒型,條紋、格子襯衫跟你很速配;如果你是矮胖型,素色是你唯一的選擇。 編輯本段襯衫的穿法與搭配襯衫種類繁多,無論是正規場合的西服還是度假時的休閑服搭配,處處離不開襯衫。何種場合穿何種襯衫,如何穿法,給人的印象全然不同。了解襯衫的質地、挑選法、穿著法以及與領帶的搭配法,更是現代人必知的基本常識 荷葉花邊襯衫1不同款式的襯衫穿法 1.1高級襯衫場合:重要的社交活動如宴會、晚會、慶典等等。 品質:質地精美,有藝術感,黑或白色最佳。 細節提示:不必買純絲的棉麻毛,這些面料極易變形、發黃、起褶,且價格較貴,買工藝好、質感佳的織、麻、紗及合成面料即可。 1.2職業休閑襯衫場合:上班、日常活動。 品質:選料、選型趨向舒適,職業裝休閑化。 細節提示:這類襯衫要稍稍正式、精緻一點,單色或條紋,可以配出莊重明朗的形象。 1.3休閑居家襯衫場合:居家、散步、遊玩。 品質:舒適的純棉面料,色彩圖案個性化。 細節提示:選型一定要寬松,同時把好質量關,因為休閑不等於隨便。 2不同領型襯衫的穿法 2.1職業標准領長度和敞開的角度均走勢「平緩」的領子稱為標准領。這種襯衫常見於商務活動中,色澤以單色和白色為主,是最常見、最普通的款式,它不受年齡因素的影響且適合於任何臉型。 黑色條紋格子襯衫2.2品位異色領素色或條紋襯衫,領子為白色,有的袖口也做成白色。領型多為標准領或敞角領,與佩茲利渦旋紋無比般配,不易穿出品位,但時尚感強,如仕族和占姆士的異色領系列,請謹慎選擇。 2.3傳統暗扣領左右領子上縫有提紐,領帶從提紐上穿過,領部扣緊的襯衫領講求嚴謹,強調領帶結構的立體形象,穿著這種領型的襯衫必須打領帶,通常打緊密的小結,領部才顯得妥帖。與暗扣領相配的領帶花型傳統保守,精細溫馨的條紋或英式條紋面料是此款襯衫最好的搭檔 邊珍珠扣長袖襯衫2.4浪漫「溫莎」領左右領子的角度在120度~180度之間。這一領型又稱敞角領。據說當年「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最喜愛這種領子,與此相配的領帶領結稱「溫莎領帶」,領結寬闊,非常具有個性,適用於圓形臉和方型臉。 2.5紐扣領運動型領尖以鈕扣固定於衣身,原是運動襯衫,典型的美國風格,隨意自然,舒適便捷。這一領型多用於休閑格的襯衫上,如牛仔襯衫。部分商務襯衫採用鈕扣領,目的是固定領帶,適合年青人。 編輯本段襯衫尺寸對照表歐碼XS=男女身高155/160 歐碼 S=男女身高160/165,男襯衫領圍39 歐碼 M=男女身高165/170,男襯衫領圍40 歐碼 L=男女身高170/175,男襯衫領圍41 歐碼XL=男女身高175/180,男襯衫領圍43 歐碼XXL=男女身高180/185,男襯衫領圍44 歐碼XXXL=男女身高185以上,男襯衫領圍45以上 編輯本段中國的服裝行業發展前景中國是十三億人口的大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裝消費國和生產國。近幾年中國的服裝業有著較大的發展,服裝業的發展大大推動了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2005年紡織服裝的總產值約佔全國總產值的十分之一,並已連續五年出口創匯順差第一,服裝產業一直為中國出口創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中國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服裝生產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裝,其中一件來自於中國生產。 簡約暗門襟襯衫對於服裝行業而言,「十一五」發展的重點任務是:加大、加快服裝自主品牌建設,吸納國際化設計人才,提高產品設計能力;加強產品設計和市場推廣;積極尋找國際市場突破口,利用國際化營銷手段,提高自有品牌出口比重,力爭到2010年形成若干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積極推廣使用先進服裝設備,到「十一五」末行業國際先進水平設備比重要達到50%,勞動生產率提高到70000元/人?年。 編輯本段著名品牌阿瑪尼襯衫 在襯衫設計方面有革命性的貢獻;或由業界公認的大師設計。 先馳1926年創立於羅馬的先馳(DavideCenci),是義大利頂尖襯衫品牌之一。直到1982年,先馳才在紐約開設分店,省卻了美國客人跨洋越海的勞頓。先馳之所以讓顧客如此著迷,是因為它將義大利式的創造力和精美做工與英國式嚴謹穩健的風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乍看先馳襯衫時,很難分辨出與其他名貴襯衫品牌的不同之處,但細細看來,你就會從其脫俗的面料色彩,或是區別於傑明街其它襯衫的隨意剪裁風格,辨別出先馳的印記。先馳襯衫不但樣式養眼,而且手感綿軟、剪裁大膽。只有義大利才能造就這樣的尤物。面料全部是義大利產品,而且所有先馳襯衫都在義大利生產。先馳襯衫分成3個系列:機器製造的預制系列、半手工系列和全手工系列。領子的樣式又分成3種:大敞角、中敞角和尖角。領子和袖子部分都是雙線縫制,無需上漿也能保證整齊高雅的外觀。 普萊詩在美國,普萊詩(J.Press)是最富學院氣的品牌。這樣的品牌定位對於其他品牌來說無異於飲鴆止渴,但對於普萊詩來說卻成了甜美的山泉。幾十年來,普萊詩已經基本成為哈佛和耶魯大學學生和教授們的必選品牌。普萊詩創辦於1902年,位於耶魯大學所在的康涅狄格州的紐黑文城,主營正式套裝、風格保守的領帶,還有精美昂貴的襯衫。盡管普萊詩襯衫不再局限於傳統的藍色或白色紐扣領的樣式,但這兩種樣式依然是主打產品。這里的襯衫——無論是牛津紡面料、尖領、正裝式樣,還是法式袖子——各種尺碼齊全,而且式樣常年不變。請注意,普萊詩不從事襯衫定製業務,因為這類業務與美國工業化傳統有些相左。
⑥ 製版製版!!!!劉瑞璞老師那本女裝編,制圖方法和步驟很少,看懂了原理和變化,畫不出版圖,怎麼復習製版
上衣褲子裙子經典款式的制圖就是那種沒有什麼原理方法的師傅帶徒式的填鴨式的教學,這樣教出來很難適應企業里千變萬化的款式要求的。
真正的製版工具書,除了要有通俗易懂的原理外,更應有具體的直觀作圖步驟,更細節的包括對一些車工工藝方面的描述等等,除此外還應要有大量的企業實例加以講解。只懂原理只是停留在理論認識上面,這樣當然是畫不出紙樣圖的。
學習期間,也可以藉助一些專業實用的工具書來加強自己欠缺的實用方面的系統知識,看書的話, 作為基礎積累以及服裝設計核心(服裝結構設計,也俗稱服裝打版或服裝紙樣)學習。高鴻老師的《服裝結構設計及其應用》基礎入門工具書,實用為主,139元.如果這本書能消化,那麼《服裝廠紙樣大全》可以作一個更好的鞏固.也是139元.貴在實用,不是那些幾十元的理論書。書中通俗易懂的原理表達結合大量企業實例(這是同類書一般不具備的)對你以後的正式學習以及將來的工作都比較有實用性的幫助。詳細介紹你可以上這兩本書的網路了解.
⑦ 做衣服的步驟圖
1是量身定做,2是裁剪誤差小,3是布料要好,4是熱整理時間不易過長也不宜過短一 原型的立體裁剪(一)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簡單的紙樣,是一切款式的基礎。立體裁剪原型是衣身立體裁剪的基礎。操作步驟如下:1 將確定好前中心線、胸圍線和基準線布料覆於人台上與人台上的同名線條符合,在前中心和B.P點處用大頭針固定在人台上。2 將胸圍線以下多餘的量推到B.P點下面,形成腰省量並用大頭針固定腰省,同時確定側縫線的位置並固定。3 將胸圍線以上的餘量推向肩部,在領口處需打剪口,以消除領口處的牽扯力,根據領圍、肩部、袖窿的基礎線在布料上作出點影線。4 後片的操作方法與前片相同。(二)原型寬放量的設計:主要有兩種方法:1 推移法:在操作之前在胸寬處推出一定的松量,並用大頭針臨時固定。2 放置法:在立體裁剪完成之後,直接在側縫處加放鬆量。3 衣身的修正:由於立體裁剪的技術難度角度較大,裁剪部位較難保證精確,因此,對於左右對稱服裝常常只作出右衣身,而左衣身則根據右衣身進行裁剪,因此衣身的修正是必不可少的;(1)將布樣從人台上取下,置於平台上,用熨斗熨平;(2)用打樣尺重新描順領窩、袖窿弧線以及側縫、肩縫等;(3)檢查相關部位是否合理,在依據右衣身剪裁左衣身;(4)將左右衣身用手針連接起來並重新固定在人台上,各相關部位如口袋、紐扣均按實樣裁剪並置於相應的部位,以檢查服裝的整體造型是否完善。二 立體裁剪中省的運用在原型的立體裁剪中我們可以看到衣身的造型呈現出兩中基本狀態:寬松式與合體式。寬松式表現為面料與人體是一種離體狀態,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而合體式則是面料與人體的符合,呈現出貼體狀態,這種貼體狀態的產生關鍵就在於省的運用。1 省的概念與意義省是服裝製作中對餘量部分的一種處理形式,省的產生源自於將二維的布料置於三維的人體上,由於人體的凹凸起伏、圍度的落差比、寬松度的大小以及適體程度的到低,決定了面料在人體的許多部位呈現出鬆散狀態,將這些鬆散量以一種集約式的形式處理便形成了省的概念,省的產生使服裝造型由傳統的平面造型走向了真正意義上的立體造型。2 省的轉移及其運用省的轉移是省道技術運用的拓展,使適體裝的設計走向多樣化,立體裁剪中省道轉移的原理實際上遵循的就是凸點射線的原理,即以凸點為中心進行的省道移位,例如圍繞胸高點的設計可以引發出無數條省道,除了最基本的胸腰省以外,肩省、袖窿省、領口省、前中心省、腋下省等,都是圍繞著突點部位即胸高點對餘缺處部位進行的處理形式——省的表現形式,此外,肩胛省、臀腰省、肘省等,都可以遵循上述原理結合設計進行省道轉移。3 幾種省形的立體裁剪操作(1)腰省——這是省形中最基本的一種形式,將全部餘量轉至胸點下方。(2)肩省+前中心省——這是將全部餘量分成兩部分分別轉移推移到設計的位置,這與平面結構中所講的省的分解與轉移是同一概念。(3)人字省——省形表現為人字形,故由此冠名。人字省不同於以上省形的對稱特點,它表現為不對稱,同時還表現為子母省的特點,這類的省還包括Y形、T形等。4 立體裁剪中省與分割分割是繼省的之後的又一種裁剪技巧,當兩個省都指向胸高點時,我們可以將這兩省連接起來,形成一條分割線,這就是平面結構中所講的連省成縫的結構形式,分割的技巧使用使合體服裝在結構設計上又增加了一種表現手段,同時也使服裝設計語言更加豐富。(1) 縱向分割——將肩省與胸腰省結合起來形成一條縱向分割線,如經典的公主線。除此之外,領口省與腰省、袖窿省與腰省等都是縱向分割。(2) 橫向分割——主要體現為一種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分割線,如將袖窿省與前中心省連接形成橫向分割,將肩胛省轉移至袖窿處,連接兩省形成後片的水平分割。(3) 斜向分割——界於水平與垂直之間的分割形式,且是一種不對稱的分割,如將右衣身的肩省與左衣身的側縫省連接,形成貫穿衣身的斜向分割線。(4) 直線分割與曲線分割——在服裝結分割設計中其成型後的線形主要表現為直線分割與曲線分割兩種基本形式,其餘皆是在此基礎上的變體。直線分割是分割的基本表現形式,而曲線分割是對分割設計的豐富,但應注意的是曲度越大,工藝難度也就越大。(5) 操作要求——無論是哪種方法哪種形式,它們的操作方法是一致的。首先,在人台上確定分割部位,並用表示線標識出來,然後按照立體裁剪原型的操作方法與步驟分片完成。三 立體裁剪中的抽褶藝術抽
做衣服的步驟圖生活網路
另外給你推薦兩個不錯的網站: zxtp8.com (在地址欄中輸入訪問)
kudy8.com (在地址欄中輸入訪問)
⑧ 跪求女襯衫的款式圖,生產通知單,原輔料明細表,規格尺寸表,裁剪通知單,排料圖,流程圖,工序分析表,
這個東西不是誰都可以有的,如果你想找到相關資料 你最好就是要問問那些服裝生產商,這些資料都是從流水線生產操作開始做起的。或者你可以買一些相關的服裝生產管理流水線操作指南等等類型的書籍。你也可以上網下載一些資料,或者到中國服裝輔料網在線學習。
⑨ 服裝設計製版公式是怎麼來的 我要的知道是為什麼有那個公式不是公式啊公式有人回答了
首先要明確衣服是做給人穿的,所以是以人為基準。
現代服裝來說,我覺得是已經上升到一門科學,這可以參考赫伯特·亞歷山大·西蒙的《關於人為事物的科學》。既然是科學,那麼就得有理有據。
舉一例:日本第八代女裝原型(見下圖)
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從一萬個(或者更多)人身上取得這種紙樣,然後以身高體型之類的分類。得到身體各個部位的數據之後計算出平均值,並且總結規律,這些規律就是所謂的公式。
目前為止看不懂的話,我們舉個說人話的例子,甩個公式:前領寬=N/5-0.3=6.9cm(比例法),為什麼是領圍除以5再減去0.3?領圍在這里是一個參照點,前領寬和領圍對比,前領寬一般是領圍的五分之一再少大概0.3。
也就是說,通過搜集大量人體的數據得到平均值,再用這些數據相互對比,從而得到公式。之所以有那麼多種原型,是因為參照點不同。一般人都長這樣,有規律可循,所以服裝構成的依據不是某件衣服的數據和公式,而是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