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巴黎女人穿褲子出門是違法
在偉大的時尚浪漫之都法國巴黎,女人是禁止穿褲裝的,這條1800年開始生效的法令一直延續至今已有210年。最近10個國會議員們聯名向國會提起廢除這一法令的提案,因為它嚴重影響了巴黎的國際形象,使得外表自由的巴黎看上去比一些伊斯蘭國家還要保守。
法令起初是由巴黎警察總長提議的,她認為為防止女性著裝和男性趨同,英國禁止她們穿褲子上街。
到1892年,這一條文有了一絲松動:允許女性牽馬韁時穿褲子。這意味著你想要穿褲子,怎麼的也要買匹馬吧。
到1909年,法令與時俱進又松動了一些:女性騎單車或手握車時可以穿長褲。
再到1969年,巴黎議會要求警察總長廢止這一落後的法令,但警察那邊的回復是,時尚潮流是往復變化的,總有一天會復古到穿裙子的時候。
到2003年,某右翼國會議員向主管兩性平等的某部長提議廢了該法,得到的回復是:廢止該法貌似比不停的調整它來的更有效。
到最近一次,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法國女性權利部長貝勒卡西姆2013年1月31日正式宣布廢除巴黎禁止女性穿褲子法令。這項禁令實施了200年之久,想穿褲子的女性必須向警察申請「像男人那樣著裝」,否則可能被監禁。1892-1909年,該禁令修正,允許女性騎自行車和騎馬時穿褲子。
這也是十大最怪異的法律之一。
❷ 在法國歷史法律中,法國女人上街穿什麼會被視為「違法行為」
長褲。1799年11月17日,「霧月政變」之後第八天,巴黎警察局長簽署一項法令:所有想要穿男性衣服的女性必須在警察局取得合法許可。所謂「男性衣服」,就是我們今天隨處可見的褲子。時至2013年1月31日,在該法運行200多年之後,法國終於正式廢除這條在現代社會形同虛設的法令。巴黎女性穿褲子合法了。
在19世紀的巴黎,想要在警察局申請到穿褲子的許可證,不僅要有醫學證明,還需要有市長或者派出所的證明。在當時人們的意識中,長褲和套褲是男性特有的服裝,尤其在法國上流社會中,女性穿褲子更被視作驚世駭俗之舉。19世紀衛生運動之後,法國人發明了女性穿著的套褲和短褲,在此之前,法國女子的羅裙內沒有任何衣著。那麼奇怪的女性穿褲子禁令是如何來的呢?
在17、18世紀的法國,男性已有褲裝。長及膝蓋的套褲是當時貴族等社會上層的著裝,套褲之下是長筒襪子。套褲算不上褲子,衣衫襤褸的平民穿不起這樣的服飾。不過不論男性穿著什麼樣的褲裝,社會風俗都不允許女性穿褲子。
在法國大革命之前,「無套褲」是貴族對平民的譏刺。但大革命期間,「無套褲」卻成為革命黨中極端民主派的光榮代稱。典型的無套褲黨人頭戴紅色的圓錐形自由帽,穿著襯衫,身著長褲,腳上一雙厚木屐。在無套褲黨人中,還出現了一些穿褲子的女性。褲子、女性、革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對於女無套褲黨人,有人稱之為一群散發著血腥氣味的歹徒和兇手,有人則贊賞她們是群眾中最能夠代表人民的、有良知和勇敢的人。事實上,法國大革命期間的重大事件,她們帶領其他婦女,多次參與其中。比如1789年10月5日下午,以婦女為主的約6000人的隊伍,擁入凡爾賽的制憲議會會場,占滿旁聽席。當天晚上至次日清晨,她們又參與了與國王禁衛軍的流血沖突。在1793年,還出現了一個著名的婦女俱樂部——革命共和派女公民俱樂部,主要由街頭巷尾的普通婦女代表組成。她們表現得特別活躍,後來這個俱樂部還被稱為西方第一個婦女政治組織。
大革命中,婦女們親身參與,也強烈要求「平等」,但1789年通過的著名的《人權宣言》,雖強調「人人生而自由平等」,歧視女性的觀念依然盛行。當時的法國議會明確否認婦女的選舉權。在絕大部分議員看來,女性天生是弱者,缺乏主見,感情用事,「本身是一種財產」。而革命期間,雖然法國男性不反對女性參加革命,但基本上不支持女性穿褲子,為此還出現過禁止女性穿長褲的規定。對於女無套褲黨人和其他女權主義者,一些激進的派別如雅各賓派曾經忍受不住,在議會內外多次激烈爭吵。
1799年拿破崙聯合其他勢力發動「霧月政變」後,直接對這種女權主義採取打壓政策。政變之後第8天,巴黎警察局長簽署了女性禁穿褲子的法令。不過,雖然受到法令約束,仍然有不少法國先鋒女性嘗試穿起褲子,公開出席活動。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女性文學和女權主義文學先驅喬治·桑就是代表人物,這名以膽大著稱的女作家按規定拿到「褲裝許可」後,熱衷於喬裝成男性出入各種場合,尤其是一些禁止女性參加的集會。馬德萊娜·佩勒蒂耶作為第一個女性精神科醫生,在女性著男裝的歷史上脫穎而出。她最著名的照片是一個身著男士西裝、頭戴男士禮帽、手中握著一根男士手杖的形象。研究女性的歷史學家克里斯蒂娜·巴德曾出版《長褲的政治史》,她認為:最早穿褲子的女性主要是工人、農民,也有不少探險者、旅行者、作家、藝術家、革命家等,她們並不遵守當時的法規,或直接無視其存在。
在1892年和1909年,法國下發了兩個警長通知,允許女性在騎自行車和騎馬時穿褲子。隨之,出現了一種燈籠褲,褲子很寬大,在膝蓋處收緊。即便如此,這種燈籠褲也曾讓保守人士勃然大怒。實際上,第一次世界大戰讓女性在穿著問題上獲得突破。戰爭爆發後,適應戰時環境需要的服裝成為第一選擇,女性的裙子長度變短,露出雙腳,縮短至小腿,隨著更多女性進入到戰爭與生產一線,不可避免地穿起工作服,有的還穿起長褲和長筒靴。
褲裝真正風靡女性世界是在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之後。女性歷史學家馬蒂爾德·杜貝塞當時還在上高中,她高高興興地穿起剛從美國傳入的牛仔褲,因為穿上褲子後「活動起來自由多了」。據了解,法國勞動法也有關於女性穿褲子的規定,售貨員、空姐等多種職業要求著裙裝工作。而在法國議會,女性議員直至1980年才獲得穿褲子開會的許可。
❸ 二戰之前歐美女人為什麼不敢穿褲子,只敢穿穿裙子
一直以來,歐美都是引領時尚潮流的先鋒。世界女權運動也起源於歐美國家,而女權運動,也是在社會物質文明的基礎上建立的。女權運動者主張,在自然和法律上,男女是公平的,女人在所有事物上和男子具有相同的權利。這樣看來,歐美女人應該是時尚,自由,並且具有權利和平等。但是二戰之前的歐美女人,卻不敢穿褲子,只能穿裙子,為什麼二戰之前歐美女人不敢穿褲子,只敢穿裙子呢?
總而言之,二戰之前歐美女人為什麼不敢穿褲子,只敢穿穿裙子,這是跟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系的。
❹ 巴黎女子禁穿褲子的起源
中世紀的歐洲,衛道士們認為女子穿褲子,會把兩腿之間的部位顯露無遺,太性感了,會引起男人的性沖動,是邪惡的!所以,歐洲教會嚴禁女子穿褲子!這是與當時的教會勢力大,宣傳禁慾、寡慾、禁錮思想的潮流有關的!
❺ 世界上第一個穿褲子的女人是誰
就是那個女人
❻ 歷史上舉法國旗幟露胸沖鋒的女人是誰
你說得是法國名畫《自由引導人民》吧?
《自由引導人民》取材於1830年七月革命事件。法國正處在第二次復辟的波旁王朝,為了增強皇權,宣布解散議會,限制公民的選舉權和出版自由。一位名叫克拉拉·萊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壘上舉起了象徵法蘭西共和國的三色旗;少年阿萊爾把這面旗幟插到巴黎聖母院旁的一座橋頭時,中彈倒下。
畫面的主體為一個戴著弗里吉亞無邊便帽(Phrygian cap)的年輕女性,她的右手高高舉起,手中握著的是一面紅色、白色、藍色三色相間的三色旗。她即是克拉拉·萊辛,又象徵著自由女神,穿著一件黃色的連衣裙,腰部系著一條腰帶,連衣裙滑到了乳房的下邊,袒露出雙乳。在她的左手裡拿著的是一把帶刺刀步兵槍(1816式)。
❼ 法國女人不能穿褲子
什麼朝鮮族 呀我就是 我奶奶我媽媽都穿褲子 哈哈 請了解一下再說好不 不要誤導 中國多麼多人呀 哈哈
❽ 二戰前,歐洲女人出門只敢穿裙子,不準穿褲子的原因是什麼呢
社會中對女性其實是有很多歧視與不公平對待的,這一點我們都很清楚,現在倒是還好,一直有在呼籲男女平等,提倡女權主義等,女性的地位也在慢慢地提高。尤其是現在,許多女性學歷與工作能力也在逐步提高,雖然還是有不公平對待存在,但是已經比以往好了許多。以前的歷史表明,那個時代的女性多是被壓迫的,很多時候都是沒有自由和做主的權利。
當時的女性自己也不願做出改變,認為自己不穿裙子就是與眾不同,並且有傷風雅,不敢去做第一個改變的人。
三、歐洲女性身材普遍較豐腴
她們穿裙子也能遮住自己的較為粗壯的大腿。
❾ 為什麼在法國婦女穿褲子至今還是違法的
沒有這事,我在法國看到婦女穿褲子的很多。
❿ 二戰時期前歐美女人為啥不敢穿褲子,只能穿裙子
當今社會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時代,我們在創造新事物的同時,也會對過去事物進行批判的繼承。取其進化,去其糟粕是一句經典名言。其實,不光是中國古文化中有著諸多不合時宜的「糟粕」,近代西方也是如此。其中典型的就是二戰前的歐美女性幾乎都不敢穿褲子,只能穿裙子。
到拿破崙上位後,更是對女性穿褲子的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打壓。霧月政變後的第八天,拿破崙當局就簽署並下發了關於禁止女性穿褲子的法令。之後的女性如果想要穿褲子,就必須到警察局拿到穿褲子的相關證明,沒有證明而穿褲子的女子則會被逮捕。
由此可見,西方二戰以前的歐洲女性,的確是不能穿褲子,衣服只有裙子的。這種現象的由來是當時歐洲的國家制度和統治階級利益的需要。但,二戰中勞動力的缺失使得女子穿褲子工作成為趨勢,這也推動了女子社會地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