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男裝百科 > 叮叮車上的褲子

叮叮車上的褲子

發布時間:2021-06-25 15:44:40

『壹』 花園寶寶的目錄

一、叮叮車上的褲子 二、叮叮車要親親 三、好玩的聲音 四、嘟嘟果汁喝多了 五、依古·比古迷路了 六、小點點在哪裡 七、飛飛魚要去哪兒 八、紅毯子不見了

『貳』 誰知道花園寶寶的分集劇名

叮叮車上的褲子 叮叮車要親親 好玩的聲音 嘟嘟果汁喝多了 依古·比古迷路了 小點點在哪裡 飛飛魚要去哪兒 紅毯子不見了

『叄』 有沒有關於父母之愛的故事書名(最好要5本書名)

叮叮車上的褲子
叮叮車要親親
好玩的聲音
嘟嘟果汁喝多了
依古·比古迷路了
小點點在哪裡
飛飛魚要去哪兒
紅毯子不見了
花園寶寶

『肆』 香港旅遊購物。

本人去過2次,經驗如下:
1、是的,很多打折,還能抽獎。(推薦東薈城、崇光百貨)
2、nike那些很便宜,原價就相當低,打完折的話,男女板鞋之類都不超過400,一般300左右(港幣),匡威實在沒什麼優勢,打了折也150港幣以上。所以還是主攻nike吧,這個比阿迪彪馬都打折的實惠,還就就是大公雞,也很便宜。(推薦地鐵站里的運動家、東薈城、尖沙咀的加威老道對面沿途各家專賣店都打折都劃算)
3、青衣城本身就是大商場了,看你這么問肯定要住那了,我建議你不要,因為去港島和尖沙咀都很遠(且購物區餐廳都在這兩區多),交通費很貴。茶餐廳沒什麼特別好的,都是快餐性質為主)
4、要吃風味,最好去尖沙咀和港島,比較集中,豬扒包、奶茶、果汁、咖喱魚丸魷魚、愛爾蘭瘋薯和許留山最棒!
5、迪士尼東西不好吃,還很貴。要吃選套餐便宜可難吃。不能帶吃的,可以偷著帶點巧克力。
6、我沒住過青衣城,不過香港治安不錯,人們又過夜生活,晚上12點多還很多人,我住在尖沙咀酒店,遛不動才回去,1點回去也安全。
7、比較貴,經濟的話可以和可口可樂出品的礦泉水,5塊7毛港幣,最便宜的了。雖然貴,但是seven的瓶裝果汁真的好喝,20多一瓶,機場也有賣的。其他的便利店東西有些便宜,但大部分還是小貴。
8、老人家當然就是帶些食品,像老婆餅或者其他香港特產也可以帶些葯酒,還可以帶點老年舒適鞋。中年人可以送化妝品、香水、衣服或者食品、手機之類。這主要看預算了。
9、崇光(尖沙咀店)、新世界、美麗華商場。不推薦去海港城,太大,且東西絕對是鮑魚價、都是LV,miumiu那一級的,zara算很便宜的了!
10、你說的兩種車,在海港城門口的終點站都可以坐,就在維多利亞港旁。不過現在的鐺鐺車好像改線了,可以問一下公交司機。

既然你沒想到其他的,我就給你介紹一下我去的一些小收獲吧,先說購物:和內地比起來,覺得還是ESPRIT、edc的東西最便宜,東薈城有一家,尖沙咀也有,就算不喜歡這個品牌,也會被如此大的賣場及價格吸引的。其次是Levi's,我上次去時399塊買了原價899港幣的褲子,而且很好看。雖然網上總是介紹東薈城等其他所有的折扣店,但實際上我都去過一些了,並不是特別劃算,主要款式都不是很出色,好看的折扣並不多。譬如最有名的東薈城,其實3樓以上的東西價格就是打了折也不是白菜價。況且,旅遊時間少,當然不能特地去找一些地方,我的經驗是走到哪裡就買到哪裡。其次化妝品,如果買化妝品的話,建議住在尖沙咀一帶,那裡遍布化妝品店。龍城大葯房的賣點是非常非常劃算的雪肌精、倩碧的黃油等。莎莎是最貴的,但是品種全,我上一次正好趕上精油促銷,也劃算。卓越等小店,小樣和香水頂便宜了。景點的話,推薦乘游輪夜遊維多利亞,很美。白天的話做鐺鐺車游香港就ok了。坐纜車上太平山也很推薦。迪士尼一般,不如海洋公園。美食,推薦許留山、潮樓、路邊攤的咖喱魚蛋和魷魚、牛記茶室以及果汁和奶茶。千萬不要去肯德基,和咱這里比太油膩了。

『伍』 在當樂下載的虛榮,玩不了,什麼回事

花園寶寶
編輯詞條
該詞條缺少詞條分類,補充相關內容幫助詞條更加完善!立刻編輯>>

花園寶寶(英文譯名:inthenightgarden) 是英國BBC出品的一檔定位1-4歲的學齡前兒童電視節目。本片全部採用高清電影膠片攝制,由「天線寶寶」原班團隊傾力打造,製作人安伍德Ann Wood再度如「天線寶寶」一般,在英國開辟出一片美麗的花園,園中是精心設計的人偶及高技術的動畫呈現。幼兒觀眾很容易就會被色彩鮮艷的花園、逼真的動畫,和逗趣的人物吸引。 與一般低幼兒童節目不同,「花園寶寶」的特色是完全看不出要「教」幼兒什麼東西,而是給1到4歲的幼兒一段好奇探索的歡樂時光。100集的內容花費了大約1450萬英鎊。

快速導航
角色介紹詞條圖冊

中文名
花園寶寶

導演
安伍德

出品公司
BBC

適合年齡
1-4歲

外文名
In the Night Garden

出品時間
2009年

地區
英國



1節目介紹
2主要欄目
3角色介紹
基本人物
交通工具
配角介紹
4劇中音樂
5教育影響
6詞條圖冊

1節目介紹
編輯
花園寶寶[1]由英國BBC製作的最新學齡前兒童節目「花園寶寶」有別於過去天線寶寶固定採用的紫、綠、黃、紅四色,「花園寶寶」的人物設計與角色內容更加鮮明可愛。
[花園寶寶」的內容及呈現方式是針對四歲以下嬰幼兒的知覺動作、認知語言及其情緒社會的發展而設計,提供小小孩許多視覺上的美感與知覺經驗,是目前少數優質的兒童電視節目。
品牌及內容簡述
《花園寶寶》(英文原名:In the Night Garden)是由BBC出品,「天線寶寶」原班製作團隊Ragdoll最新推出的精品學齡前兒童電視節目。它很好地延承了體驗式學齡前兒童電視節目的成功特質,以趣味橫生的互動形式教會孩子們友愛、安全、探索和交流,幫助他們拓寬想像空間。
2009年5月,《花園寶寶》開始在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動漫世界》播出,《花園寶寶》雜志同步上市。自上市至今,受到了孩子和家長的追捧。雜志70%的內容來自原汁原味的英文版《花園寶寶》,由具有多年兒童行為學與心理學研究經驗的英國教育專家編寫。常規欄目主要有《一起玩》《貼紙樂園》《睡前故事》三個。塗色、數數、連線、捉迷藏、貼紙、故事是主要的表現形式。
《花園寶寶》的七大優勢:
第一大優勢:幽默
第二大優勢:想像力
第三大優勢:平靜入睡
第四大優勢:建立自信
第五大優勢:友愛、分享
第六大優勢:技能學習
第七大優勢:安全
品牌地位
花園寶寶(3)☆2007年初於英國首播,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版本,目前已行銷到30個國家及地區;
☆2007年英國成長最快的幼兒品牌,市場價值為1.1億人民幣;
☆獲得英國BAFTA(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獎項—2007和2008年度最佳學齡前人偶動畫獎
授權成績
☆ 在全球已簽約了65家被授權商,涵蓋了所有主要的授權領域。
☆ 節目已銷往全世界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西班牙、法國以及荷蘭的30個國家。
☆ 2009年,《花園寶寶》雜志獨家授權學友園教育傳媒集團負責大中國區的運營。
☆ 在2008——2009年度英國授權獎評選中奪得了「最佳幼兒/學齡前授權產權」的獎項。
2主要欄目
編輯
花園寶寶[2]一起玩欄目解讀
家長、孩子共同參與,完成一個個任務。
導語部分——創設情境,布置任務。
熱身運動——引出主題(人、物),引導孩子做動作,如:親親唔西·迪西,撓撓瑪卡·巴卡。
腳印追蹤——點著腳印想問題,由此進入下一個活動。
附加活動——歌謠,孩子隨著唱起來
貼紙,抽出貼紙,創造孩子自己的圖畫
找,每一頁都有大搜索的寶貝
樂開懷,讓孩子開心的好主意
智能揭秘
藝術領域:塗色活動培養孩子的色彩感知、識別、鑒賞能力。
社會領域:幫助好朋友做事情,學習與人相處。
健康領域:學會收拾自己的衣服、學會自己鋪床,生活習慣早養成。
貼紙樂園欄目解讀
孩子是絕對的主角,發揮孩子的想像力,讓他們創造自己的作品。這部分內容可讓孩子自己來玩兒。雜志中間提供了所需的貼紙。
導語部分——創設情境,布置任務。
創意空間——寬敞、亮麗,孩子自由發揮的舞台,藉助貼紙完成自己的大作。
智能揭秘
藝術領域:發揮想像空間,用貼紙完成畫面。
科學領域:在創作中學會自然觀察,空間判斷。
睡前故事欄目解讀
選取與活動、貼紙等欄目相關的主題,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和寶寶在睡前或者任一個安靜的時間齊分享。放鬆、舒緩是本欄目所追求的。家長可將孩子的名字加入故事中,讓孩子享受身臨其境的樂趣。
名字標簽——填上自己孩子的名字,讓他成為故事中的一員。
手指畫圈圈——讓孩子安靜下來的好方法。
如何講故事——提供一些講故事的技巧。
親親晚安——以此作為故事的結束。
智能揭秘
語言領域:聽故事,講歌謠。
社會領域:學習人際交往,體會情感表達。
3角色介紹
編輯

基本人物
[3]依古·比古
依古·比古(3)依古·比古:藍色的依古·比古長得像泰迪熊,他是花園的訪客,夜晚會回到他的小船上。他總是拖著一條紅色的毯子,受驚嚇時會突然躺平。唔西·迪西是他在花園里最好的朋友。 人見人愛的玩偶依古·比古活潑好動精力充沛,不停蹦蹦跳跳。他既好奇又愛冒險,不過也很謙虛。有時他也需要鼓勵及安慰,靠的就是他那張寫了「別擔心,依古·比古」的毯子。「對,我叫依古·比古」,...任何驚奇都會讓他興奮得不得了,讓他樂彎了腰!不過他會很快打直身體, 然後又開始笑彎腰。
依古比古之歌:
我就是依古·比古
依古·比古不是尼古·迪古
我就是依古·比古
依古·比古不是尼古嗚
唔西迪西
唔西·迪西(3)唔西·迪西:綁著五彩辮子的唔西·迪西,長得像是一個布娃娃。她開心的時候,五彩辮子就會往上翹。唔西·迪西的床是有生命的,會在花園里自由移動,所以睡覺之前,她必須抓住床別讓它跑走了。唔西·迪西很喜歡唱歌,她有一隻橘色的站立麥克風。她的裙子只要拉一下在身體旁邊的拉鏈就可以變成芭蕾舞裙。她是個開朗樂觀的洋娃娃,並且很有自信,情感流露,最喜歡在整個花園里跳舞。她和依古·比古是最要好的朋友,幾乎就像親手足一樣。
唔西迪西之歌:
唔西·迪西,我來了
最特別的唔西西
最特別的迪西西
依西,唔西·迪西,嘟
瑪卡巴卡
瑪卡·巴卡(3)瑪卡·巴卡:瑪卡·巴卡長得比依古·比古還圓滾滾,他住在小小的洞穴里,睡在石床上。瑪卡·巴卡總是推著可愛的小推車,在花園繞來繞去。推車里有海綿、肥皂和紅色的喇叭。他最喜歡清潔整理,像是花園的守護者。 瑪卡·巴卡最喜歡收集和清洗小石頭。他也愛幫別的玩具清洗吹乾臉。瑪卡·巴卡睡在他的小洞穴,小小的石頭床鋪上色彩繽紛的寢具。瑪卡·巴卡上床睡覺的時候,總是要帶著他最喜歡的那顆石頭。
瑪卡巴卡之歌:
瑪卡·巴卡
阿卡,哇卡
米卡,瑪卡,呣
瑪卡·巴卡,阿巴,雅卡
伊卡,阿卡,噢
哈姆,達姆,阿卡嗙
咿,呀,呦
瑪卡·巴卡,阿卡,哇卡
米卡,瑪卡,呣
湯姆布利柏
湯姆布利柏(3)湯姆布利柏:湯姆布利柏是穿著圓點點和長條紋衣服的娃娃,他們分別是湯姆布利柏·安、湯姆布利柏·哦、湯姆布利柏·咦,三個寶寶睡在樹叢中的同一張床上。他們出現時總是念著自己的名字,喜歡打鼓與彈琴,還有睡前一定會記得刷牙。他們總是湊在一堆,很少單獨行動,而且他們的褲子常常突然掉下來。他們在樹叢里的時候,不是在彈鋼琴、打鼓,就是在迭磚塊,或者把磚塊分類。安安的衣服是紅色和綠色的。哦哦的衣服是棕色和粉紅色的,咦咦的衣服是粉紅色和黃色的。
湯姆布利柏之歌:
歐姆布利柏,湯姆布利柏敲敲門
歐姆布利柏,湯姆布利柏,坐下來
歐姆布利柏,湯姆布利柏,鼻子在這里
歐姆布利柏,湯姆布利柏,總是這樣做
小點點
小點點家族(3)小點點:小點點是一個十人的大家族,他們的房子建在樹腳下。他們身穿紅色衣服,睡在同一個房間里。 小點點爸爸留著鬍子,而且他的鬍子常會自己飛走,飛到小點點媽媽的臉上。小點點媽媽脖子上戴著望遠鏡,用來找失蹤的孩子們。小點點們可以從煙囪飛進他們的家,小點點爸爸跟小點點媽媽有八個孩子,四個男生,四個女生,他們常常找不到自己的孩子,還好小朋友都會自己平安回家。小點點的鄰居是另一個十人家族--小豆豆。

交通工具
飛飛魚
飛飛魚: 飛飛魚是一種飛艇,身上點綴著許多飛翼和大大的落地燈。花園寶寶們搭這種飛艇旅行時,可以俯瞰花園的美妙風景。飛飛魚鼻子上的燈,在起飛時會慢慢閃綠燈,著陸時慢慢閃紅燈。里頭的燈也會在起飛和登陸時閃爍。飛艇的門要開的時候,門上的燈會輪流閃爍,門關起來的時候燈就熄了。
叮叮車
叮叮車(3)叮叮車:是個有點滑稽的火車,由大小形狀不同的車廂組成。 叮叮車會搖搖晃晃穿過籬笆,使盡吃奶力氣在樹干爬上爬下,有時候甚至還頭上腳下在樹枝間穿梭!玩具們得好好扣緊座位安全帶!第一節車廂一般是湯姆布利柏三人和瑪卡·巴卡坐的,第二節車廂是小點點和小豆豆們坐的,第三節車廂一般是依古·比古和唔西·迪西坐的,最後一節車廂依古 比古偶爾會去坐,但他通常都和唔西 迪西坐第三節車廂。

配角介紹
哈呼呼
哈呼呼:哈呼呼是五個超大的枕頭造型角色,在花園里悠閑漫步。 他們安靜又溫柔,不過卻大得可以擋住瑪卡·巴卡的路-----這可不簡單呢!他們疊起來一起睡覺的時候,會互相吆喝。
小豆豆
小豆豆: 他們是住在小點點隔壁的十人家族,看起來跟小點點一模一樣,但是小豆豆的衣服是藍色滾紅邊的,小點點穿的衣服是紅色的!小豆豆總是跟小點點家族打招呼。
4劇中音樂
編輯
花園寶寶唔西·迪西
唔西·迪西,我來了
最特別的唔西西
最特別的迪西西
依西,唔西·迪西,嘟
依古比古
我就是依古·比古
依古·比古不是尼古·迪古
我就是依古·比古
依古·比古不是尼古嗚
湯姆布利柏之歌
歐姆布利柏,湯姆布利柏,敲敲門
歐姆布利柏,湯姆布利柏,坐下來
歐姆布利柏,湯姆布利柏,鼻子在這里
歐姆布利柏,湯姆布利柏 ,總是這樣做
瑪卡巴卡之歌
瑪卡·巴卡,阿卡,哇卡,米卡,瑪卡,呣
瑪卡·巴卡,阿巴,雅卡,伊卡,阿卡,噢
哈姆,達姆,阿卡嗙,咿,呀,呦
瑪卡·巴卡,阿卡,哇卡,米卡,瑪卡,呣
背景音樂
專輯中文名: BBC花園寶寶
專輯英文名: In the Night Garden... A Musical Journey... The Album
花園寶寶,寶寶的至愛!裡面的音樂很輕快,健康又有趣,很適合1-3歲的寶寶聽。
01 In the Night Garden Opening Theme
02 Oh No! It's the Ninky Nonk!
03 Hello Igglepiggle!
04 Igglepiggle Goes for a Walk
05 Hello Upsy Daisy!
06 Upsy Daisy Kisses Everything in the Garden
07 Tittifers Verse 1
08 It's the Tombliboos' House!
09 Tombliboo Bricks
10 Tittifers Verse 2
11 Hello Makka Pakka!
12 Catch Makka Pakka's Og-Pog!
13 Tittifers Verse 3
14 Hello Pontipines!
15 The Pontipines Go for a Walk
16 The Pinky Ponk
17 Where Is the Pinky Ponk Going-
18 The Haahoos
19 Everybody Loves Jumping!
20 Tittifers Verse 4
21 Time for Tombliboos to Clean Their Teeth
22 The Night Garden Dance
23 The Tittifers Bedtime Song
24 Time to Go to Sleep
25 In the Night Garden Closing Theme
5教育影響
編輯
語言智能的培養
花園寶寶看過《花園寶寶》的爸爸媽媽都知道,該片的角色之間沒有對白,角色只有自己的無意識語言,類似於寶寶初開口時無目的的囈語,角色更多的時候是用身體來表達自己的意願,這種設計非常符合嬰兒寶寶(0~3歲為嬰兒期)的特點。嬰兒語音的發展順序分為三個階段,即簡單發音階段,多音節階段,有意義的語音階段。嬰兒初期到中期的寶寶就和片中角色一樣,只有簡單無意識的發音,並同時用嬰兒體態語言(嬰兒體態語言一覽)輔助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樣的角色設計讓寶寶覺得親切,貼近。同時,全劇在這種無對白設計的基礎上又添加了簡單的旁白輔助,旁白的聲音溫馨輕柔,語言設計簡單清晰,讓寶寶接受正確的引導,逐漸由簡單發音階段向多音節階段和有意義語音階段過渡。
另外,劇中每個角色在出場的時候都有一段簡單的韻律兒歌設計,並配以簡單的動作表演,這也是獨具特色的一個環節。寶寶年齡越小,越容易對有節奏、有韻律的東西感興趣,《花園寶寶》用簡單的韻律兒歌作為引導,啟發寶寶語言智能的發展這種做法,效果無疑是很好的。家長和寶寶一起觀看的時候,還可以有意識地記下這幾首兒歌,平時在和寶寶玩耍的時候不經意的說出來,寶寶會非常興奮。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和每個角色的出場兒歌相配的動作設計也是有其獨特目的的,從瑪卡巴卡的拍手、轉身,到唔西迪西的伸臂、抬腿,從湯姆布利伯的下蹲、坐起,到依古比古的並腿跳,都是嬰兒期大動作必須達到的要求。(寶寶大動作各年齡段發育指標總表)稍大點的寶寶看片子時,會跟隨著片中的角色做相應的動作,同時,就會得到相應的訓練和發展。
數概念的滲透
2~3歲是計數發展的關鍵期,(了解更多關鍵期的相關知識),在此之前,為寶寶初步建立數的概念,對寶寶將來數理邏輯智能的開發是很重要的。有研究表明,數的學習對於寶寶來說是一個由具象到抽象的過程。一歲的寶寶在家長的引導下,就能用一根手指頭表示自己一歲了,這並不是對「1」的理解,這個時候的寶寶只是停留在基礎反射階段,他們只是在聽到「寶寶1歲了」的指令下,條件反射式的作出1的動作。漸漸地,寶寶長大一些了,語言開始發育,能從1數到5了,但是往往寶寶只能從1開始數,如果讓他從3開始數,他往往就不會了,這說明寶寶對數字的理解進入語音中心階段,這樣的唱數能看出寶寶對數依然是沒有邏輯概念的。再過一段時間,寶寶開始對數字本身產生興趣,他們會研究數字的外形,比如「1象筷子,2象小鴨,3象耳朵……」,這時寶寶對數的認識從語音為中心的認數進入到圖形為中心的認數。一直到這個階段,寶寶對數的認識還是完全具體的,並沒有將數和物抽象對應起來。
寶寶真正開始建立數概念是從理解具體的「1」開始的,將1與現實中的一個實體對應起來,知道「這是一個人」、「這是一個蘋果」等等。 寶寶要在充分理解了1和實物的對應關系之後才能開始進入「點數」階段,就是將原來「唱數」出來的數字一一和實物對應起來。由此可見,從唱數到點數,是寶寶建立數的概念最基礎也是最困難的過程。《花園寶寶》中則用了一些精巧的構思,化繁為簡,讓寶寶在不經意中,渡過了這個難關。
首先,《花園寶寶》在人物數量的設置上就花了一番功夫,有「1」個的,一個瑪卡巴卡,獨來獨往,還有一輛叮叮車,一架飛飛魚。這些單獨的「1」,讓寶寶更好的將1和實物聯系起來。寶寶再熟悉了「1」之後,有「2」,唔西迪西和依古比古,這兩個角色經常成雙成對出現,讓寶寶建立「2」的概念。然後是「3」,三個湯姆布利伯長的幾乎一模一樣,而且每次出現,旁白必然會點數「1、2、3」,當寶寶能准確地點數出「1、2、3」的時候,點數的難關基本上就算是過去了。然後,劇中還有十個「小點點」和十個「小豆豆」為寶寶建立整「十」的概念,同時可以讓寶寶初步感知10的分解與組成,這也是數概念中不可或缺的訓練。
除了人物設置,片中的情節也處處體現出這種數概念啟蒙滲透的理念。比如,瑪卡巴卡喜歡石頭,有時候堆石頭,有時候找石頭,有時候清洗石頭,不管幹什麼,都要進行點數。寶寶就在有趣的情節設計中,一遍又一遍地強化,最終達到學會的目標。家長在帶著寶寶看的時候,每次出現類似的情節時,就可以帶著寶寶一起數,平時玩耍時,也可以提問引導寶寶回憶電視內容,進行復習,比如:「寶寶,你還記不記得,昨天瑪卡巴卡清洗了幾塊石頭啊?唔西迪西親吻了幾朵花啊?」反復強化,對寶寶將來順利地進入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空間知覺的訓練
物體有大小、形狀、遠近、方位等空間特性,空間知覺就是人腦對這些空間特性的知覺。空間知覺是多種分析器協同活動的結果。《花園寶寶》中精心設計了不少元素,來訓練寶寶的空間知覺。
空間知覺的發育大部分依賴於視覺刺激,給寶寶的視覺刺激越豐富,空間知覺就能發展的越好。《花園寶寶》中,無論是場景設計,還是人物造型,都給寶寶營造出豐富的視覺刺激環境,比如大小各異的主人公,形狀奇異的叮叮車、飛飛魚,讓寶寶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逐漸建立對大小、形狀的初步概念。不知看過該劇的爸爸媽媽們是否發現,片中出現某一個主體物沒有其他參照物的時候,物體看起來都是差不多的大小,比如,屏幕上只出現叮叮車的時候,它看起來就像一個玩具一樣,但是一旦和主人公一起出現,比如唔西迪西要上叮叮車的時候,叮叮車就顯得特別大,唔西迪西就顯得特別小,這種比例的突顯,就是在用一種誇張的方式告訴寶寶,叮叮車很大,唔西迪西很小。
另外,片中為了培養寶寶的方位知覺,還有專門的情節設計。方位知覺包括對上下、前後、左右等方位的感知。每次叮叮車或者飛飛魚出現,開過或者飛過某處,旁白都要提示,叮叮車(飛飛魚)開(飛)到了樹上,開到了小橋下,從小點點屋前開過去,從唔西迪西的小床後面開過去……之類的情節不勝枚舉。就是用這種反復強調的方法,讓寶寶熟悉「上下」「前後」,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該片中目前沒有涉及到「左右」,因為左右的認識具有相對性,所以要寶寶到一定的年齡才能掌握,而花園寶寶的受眾人群主要是3歲甚至是2歲以前的嬰兒寶寶,所以,沒有涉及到「左右」的訓練。
音樂智能的開發
關於這一點,我想有經驗的爸爸媽媽都能理解,經典的背景音樂不僅僅是《花園寶寶》所展現出來的優勢,而是所有優秀的世界兒童音像產品所共同具備的特點。《花園寶寶》的音樂背景獨具特色,巧妙地融入了奧爾夫的音樂理念,以激發寶寶關注生活中的自然聲音為主,強調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而不是單純的說教。我舉幾個例子,爸爸媽媽們可以在觀看電視的時候注意一下,並有目的地引導寶寶去聽,去感受。
首先,看過的家長應該記得每一集裡面都會出現一些小鳥的場景作為串場,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每隻小鳥發出的聲音是不同地,有高有低,有強有弱,而這些高低大小的設計,又和這個鳥本來的叫聲趨向一致,比如,嘴巴最大最長的巨嘴鳥,本身它的叫聲就是比較粗,比較低沉的,片中給它設計的音樂就是低音聲部的音樂,用長號、圓號演奏出來。而嘴巴短小身材纖細的非洲鸚鵡,叫聲清亮高亢,為它設計的音樂就是高音聲部的音樂,用長笛演奏出來。這種設計看似不經意,但是卻能讓寶寶充分地感知音有高低、長短的道理,同時感受到聲音音色的不同,激發他們生活中的各種音響的關注。
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設計,就是每次唔西迪西和依古比古上叮叮車的時候,他們倆每次都做叮叮車的那個長形車廂,每次進入車內,都有一大截長長的樓梯,仔細聆聽,可以發現,每次他們上樓梯都是相同的音樂,這段音樂是一段變形的上行音階,隨著人物不斷上樓梯,音階的音高也不斷攀升,而下樓梯時,音階又是不斷下降的,讓寶寶初步感受音階這種上行和下行的變化。這種隱形的音樂體驗,對將來音樂的系統學習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自我意識的激發
自我意識是意識的一種形式,是個性形成、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是寶寶對自身以及周圍事物關系的一種認識。自我意識是寶寶在逐漸與周圍的環境和人的交往過程中產生的,1歲半開始是寶寶自我意識的敏感期(看看蒙台梭利九大敏感期的理論),在這個時期,家長為寶寶多提供激發自我意識的素材,有助於寶寶順利地構建自我意識,形成良好的個性特點。
《花園寶寶》中的個性化風格十分明顯,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獨特鮮明的個性色彩,首先從造型上看,有瘦長的依古比古,有圓潤的湯姆柏立波,有矮小的瑪卡巴卡,甚至還有黑皮膚的唔西迪西;從性格表現上看,依古比古調皮憨直,唔西迪西陽光開朗,瑪卡巴卡羞澀勤勞,湯姆布利伯可愛迷糊;從個人行為上看,唔西迪西喜歡唱歌跳舞,依古比古喜歡到處閑逛,湯姆布利伯喜歡彈琴,瑪卡巴卡喜歡清洗。家長在引導寶寶看的時候,可以刻意引導他們注意這種個性化的特點,逐漸讓寶寶知道愛跳舞的是誰,愛彈琴的是誰,慢慢地寶寶可能聽到小推車的聲音,就知道瑪卡巴卡要出來了,看見紅毯子,就知道依古比古已經到了。這種個性化的體現和刺激,會逐漸激發寶寶的自我意識,寶寶在發現每個人都不同,慢慢也開始關注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情感社會化的促進
嬰兒期是人類個體情感社會化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個體不僅要經歷人生中第一個生長高峰,而且各種心理素質社會情感及社會技能也在此時萌芽並為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寶寶的自我意識萌芽以後,會更多地關注自我,如果家長不加以好的引導和教育,情感社會化的進程就會減慢,將來寶寶長大了,在社會性和人際交往方面也會顯出弱勢。《花園寶寶》中就創設了很多這種情感社會化的教育契機,就看爸爸媽媽們能不能善加利用了。縱觀《花園寶寶》講述的小故事,幾乎所有的故事都是在教寶寶如何與他人相處。比如《最漂亮的花》講述的是唔西迪西想去找漂亮的花,依古比古想坐叮叮車,當唔西迪西找到花的時候,依古比古邀請她一起坐上叮叮車去看花,這一集讓寶寶知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適當遷就;《奇怪的喇叭聲》講述了瑪卡巴卡的喇叭壞了,唔西迪西用歌聲安慰了瑪卡巴卡,並幫瑪卡巴卡修好了喇叭,瑪卡巴卡把石頭送給了唔西迪西表示謝意,這個故事告訴寶寶幫助人是快樂的事;《音樂太吵了》講的是湯姆布利伯在家裡胡亂彈琴,大家分別想辦法制止他們的故事,這個故事讓寶寶明白凡事要多為他人著想,還告訴寶寶要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故事雖然簡單,但是家長要善於引導,及時抓住機會對寶寶進行情感社會化的啟蒙和開發,讓寶寶從輕松的動畫片中學到與人交往的方式技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想像力的開發
一歲以後的寶寶,高級心理活動開始逐漸出現,表象就是其中一種,曾經見過的事物在寶寶頭腦中形成表象,成為想像的基礎。想像是對表象的加工和再創造,如今這種強調個性、創造的時代,想像力和創造力有多麼重要不言而喻。要想寶寶將來具備充分的想像力,家長就應該不遺餘力地為寶寶搜集提供想像的材料,不斷豐富、積累寶寶頭腦中的表象。
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指出:「最傑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像。」天馬行空的想像一直是優秀兒童作品所不可缺少的元素。《花園寶寶》中為寶寶構建的開滿鮮花的神奇花園,精巧神秘的故事盒,會上樹能下河的叮叮車,會在天上翱翔的飛飛魚……每一個元素都體現了奇思妙想的夢幻色彩,讓寶寶們無限嚮往的同時,也為寶寶積累了足夠多,足夠好的想像素材,極大程度上促進了寶寶想像力的發展。

『陸』 花園寶寶

每集湯姆布利柏坐叮叮車都掉褲子。

與叮叮車上的褲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阿里巴巴批發真絲女裝 瀏覽:491
校服束褲子里好看還是 瀏覽:554
男士薄外套什麼時候穿 瀏覽:431
長袖的旗袍圖片及價格 瀏覽:462
街拍穿長款旗袍美女 瀏覽:175
女款黑色背心怎麼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329
男士套頭衣怎麼搭配 瀏覽:136
如何做芭比娃娃的旗袍 瀏覽:74
日系校服動漫 瀏覽:510
短袖針織長款搭配什麼外套好看 瀏覽:688
博柏利襯衫多少錢一件 瀏覽:774
加肥加大睡衣 瀏覽:13
風衣男秋冬季 瀏覽:638
穿西服配什麼色襯衫好看圖片 瀏覽:102
旗袍改良禮服 瀏覽:531
白底黑花衣搭配 瀏覽:770
訂做校服征訂意見卡 瀏覽:83
捧花穿校服女孩 瀏覽:937
微胖能穿旗袍嘛 瀏覽:344
抖音上怎麼剪褲子 瀏覽: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