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班――美術《格子靠墊》教案
一、活動目標
1、練習畫橫線和豎線,鍛煉手腕的靈活性;
2、學慣用不同顏色的筆畫畫;
3、養成大膽作畫的習慣。
二、活動准備
1、油畫棒、白紙
2、娃娃衣服、褲子、裙子、背心、帽子、圍巾等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今天,老師穿了一件什麼衣服?」
「格子在哪裡?請你用手來指一指。」
「我們互相看一看,找一找,還有誰也穿了格子衣服?」
2、引導幼兒用手比劃橫線和豎線。
(二)探索橫線和豎線的畫法
1、師:「這些格子衣服,都是用格子布做成的。我們就來畫一畫格子布,好嗎?」
2、幼兒在白紙上練習畫橫線和豎線。
3、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三)交流畫格子的經驗
1、請幼兒互相欣賞,互相介紹,說說自己畫的是什麼顏色的格子布。
2、將幼兒畫的格子布展示在黑板上。
3、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
4、教師小結:小朋友畫了各種顏色的格子布,有紅色的、綠色的、藍色的、橘黃色的等等。我們先從左到右畫橫線,再從上到下畫豎線。如果畫得稀,格子就大,如果畫得密,格子就小。
(四)裝飾格子服裝
1、設置情境:今天,喜羊羊過生日,我們送給她一些格子服裝,好嗎?
2、示範並交代要求:等一會兒,我們選擇一樣服裝。先在上面畫橫線,再在上面畫豎線,畫好一支筆,可以再換另外一支筆,這樣就可以畫成美麗的格子服裝。
3、幼兒自由選擇服裝,進行畫格子裝飾。
4、提醒幼兒將格子畫得疏密有致。
(五)展示作品
請幼兒將格子服裝送給喜羊羊,並展示出來。
四、活動結束
⑵ 幼兒園小班教案脫褲子
小班生活與健康:《毛巾小超人》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讓的幼兒認識到保持身體清潔的重要性。 2、藉由毛巾操練習熟悉洗澡步驟。 3、學會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重點: 讓幼兒意識到毛巾的重要性且養成講究個人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難點: 能說 幼兒園脫褲子,小班教案 小班生活與健康:《毛巾小超人》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讓的幼兒認識到保持身體清潔的重要性。 2、藉由毛巾操練習熟悉洗澡步驟。 3、學會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重點: 讓幼兒意識到毛巾的重要性且養成講究個人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難點: 能說
⑶ 健康教育活動怎樣提褲子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感受小雞、小鴨一對好朋友的情趣,對小雞小鴨的生活習性感興趣。
2、學習表演故事情節。
活動重難點:
感受小雞、小鴨一對好朋友的情趣,學習表演故事情節。
⑷ 題目整理衣和褲的教案 小班
活動目標
1、 學習折疊衣褲,樂意邊朗誦兒歌邊折疊
2、 發展小肌肉動作,提高自理能力
活動重點
學習折疊衣褲的正確方法
活動難點
從折疊衣褲中發展小肌肉動作,提高自理能力
活動反思
本教學活動是對幼兒折衣褲這一生活能力的培養提高,本是枯燥的折疊學習,但因為融入了生動形象的兒歌貫穿,不僅增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也讓活動目標的達成更加具有實效。整個活動基本根據預設的活動流程開展,由於時間的限制,將最後紙衣褲的折疊放到了第二課時,作為學習的延伸
整個活動有三點值得我思考和反思
(1) 兒歌的良好輔助作用
在認識了衣服的簡單結構後,老師邊朗誦邊示範折疊的方法,幼兒興致一下就提高了,迫不及待就想自己來實踐,我馬上抓住孩子的學習慾望,一起集體學習了一遍,接下來的衣褲折疊也同樣是運用這一方法進行教學,可見,對小班幼兒的教學,還是應運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加以引導、輔助
(2) 正反面、前後的空間強調
在學習中,有部分幼兒出現了折疊衣褲時前後搞錯的現象,而在示範中,我沒有強調這一知識點,對教學的細小環節考慮得還不夠周全,這是今後在活動預設前應注意的問題
(3) 對幼兒興趣點的把握和適當拓展
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兒歌來學習折疊衣褲,幼兒的接受都較快,基本上能跟著老師的步驟學會正確的折疊方法,因此,顯得環節之間缺少層次遞進性,當幼兒興趣高漲時,其實應該及時把握這一教學契機,如讓幼兒開展一次小競賽,用積極主動的情緒繼續操作,以至於不會使興趣遞減
設計意圖
由於小班幼幼兒年齡小,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較弱。經過最近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與孩子的接觸,我發現班中許多孩子在來園時、運動後、午睡時都將自己的衣服脫下來後直接放進筐中,沒有折疊的習慣。為了培養幼兒從小折疊衣褲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訓練幼兒的小肌肉動作發展,我開展了《折疊衣褲》這一教學活動
⑸ 小班美術曬衣服 黏貼教案
今天下午第二節課是體育課,上課鈴聲剛響,潘老師正准備帶我們下樓做廣播體操。突然,教室里傳來一陣「嗡嗡嗡」的叫聲,一隻馬蜂不知何時從教室的後門溜了進來。坐在最後一排的羅一高首先看到,他大叫:「有馬蜂啊!」同學們一聽大驚失色,有的鑽桌子,有的鑽椅子,還有的把書包反戴在頭上,都在想方設法躲避這個致命的「殺手」……
而馬蜂卻顯得格外悠閑,它東聞聞,西瞅瞅,像一架轟炸機一樣在同學們頭頂上轉來轉去,好像是在尋找攻擊目標。突然,它像發現了什麼,竟朝我飛了過來,我緊張極了,心裡不停地喊著:「別過來,別過來啊!」但馬蜂好像是瞄準了我這個「獵物」似的,在我的頭頂上空、鼻子尖前不停地盤旋,好像在尋思著:「從哪裡『下口』更好吃呢?」我眯縫著眼睛大氣都不敢出一口,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就在這關鍵時刻,只聽見潘老師大聲說:「同學們不要動,馬蜂不蜇靜止的東西!」說完,他順手拿起一本書,悄悄地踱步到我的跟前,剛想出手——誰料那隻狡猾的馬蜂似乎發現情況不妙,被迫放棄了攻擊任務,「嗖」的一下飛走了,然後靜靜地停留在窗玻璃上,看樣子是等待下一個時機。而這些都沒有逃過潘老師敏銳的雙眼,只見他緊步跟上,躡手躡腳地走到窗戶前,慢慢地舉起手中的「武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馬蜂拍去,只聽「啪」的一聲,馬蜂像折了翅膀的飛機一樣,晃晃悠悠地落到地上——墜機了!
全班同學先是一愣,隨即齊聲歡呼起來,教室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一直懸在嗓子眼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潘老師黑黝黝的臉龐上堆滿了勝利的喜悅,猶如戰勝的將軍一般信步回到講台……
我們的潘老師真是神勇啊!
⑹ 小班美術教案我們穿花花衣
設計思路:
近階段我們開展了《動物的花花衣》主題,幼兒對斑點狗、斑馬、奶牛、長頸鹿、熊貓等小動物都非常感興趣,且大部分都有到動物園參觀的經驗,孩子們能區分這些動物的外觀輪廓,但在區分相似皮毛的動物上還有些難度。在教室美術區中我們也創設了相應的環境,創設了動物園的場景,提供相關圖片引起孩子們對這些動物的皮毛的關注和興趣,提供一些剪剪貼貼的材料讓孩子們給這些動物「穿」上花花衣,但我發現只有極個別的孩子能清楚明了地區分斑點狗、斑馬、奶牛、長頸鹿的花紋圖案,其他的孩子對這些動物的皮毛容易混淆。因此,我設計了《動物的花花衣》的美術活動。旨在通過說說、猜猜、做做的情景中,幫助幼兒區分動物皮毛的特徵,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讓幼兒感到幫助動物的快樂。以小故事串聯,以多媒體加以輔助的設計安排也使活動更具游戲性,更符合小班孩子的特徵,多角度多層次讓幼兒了解不同動物的皮毛及特徵。
內容與要求:1 在說說、猜猜、做做的情景中,區分動物皮毛的特徵。
2 嘗試給動物製作花花衣,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准備:小動物(斑點狗、斑馬、奶牛)、膠棒、貼紙、PPT活動重難點:區分不同動物的皮毛特徵活動過程:一、情景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聖誕節就要來了,有三個動物小朋友邀請我們去參加他們的聖誕舞會,你們想去嗎?好的,那我們一起出發吧!你們看到了什麼呀,那我們一起來猜一猜都是哪些動物的家吧!我發現了一個線索,我們可以根據動物的衣服來猜一猜!(播放PPT)二、看看、猜猜1、(在窗口露出一塊皮毛)用「猜猜我是誰」引出斑點狗。
提問:斑點狗身上的花紋是怎麼樣的?(一點一點)像什麼?
小結:斑點狗身上的花紋是一點一點的。
2、謎語:像馬不是馬,身穿花花衣,一條一條真有趣。
提問:小斑馬身上的花紋是怎麼樣的?像什麼?
小結:斑馬身上的花紋是一條一條的。
(播放牛的叫聲)用「聽聽我是誰」引出奶牛。
提問:奶牛身上的花紋是怎麼樣的?(一塊一塊)像什麼?
小結:奶牛身上的花紋是一塊一塊的。
三、製作、體驗1、師:我們一起把小動物從屋子裡請出來好嗎?咦?我們要去參加舞會了這些小動物怎麼衣服都還沒穿好呀!
我們一起來給這些小動物穿上好看的衣服,然後一起去參加舞會吧!
2、師:斑點狗給你穿上一點一點的衣服,小斑馬給你穿上一條一條的衣服,奶牛給你穿上一塊一塊像雲朵形狀的衣服!請小朋友們自己找一個動物好朋友,動動小手給他穿上好看的衣服吧!
3、幼兒選擇一種動物進行操作。
四、交流、分享1、師:小朋友們把你們穿好衣服的小動物們請到舞台上來吧!讓他們一起快樂地跟著音樂跳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