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龍珠中有幾個賽亞人,都叫什麼名字,最後幾個賽亞人的命運什麼樣了
一、漫畫(海南版)里出現的純種賽亞人和混血兒們:
1.孫悟空(卡卡羅特):龍珠主角,從一個會武術有潛力的懵懂的小男孩,在各種冒險中逐漸成長,通過修煉和戰斗越來越強大,心地卻仍保持著當初的純真。(別的漫畫里主角是不死小強,但龍珠里有能讓人復活的龍珠,所以悟空死過兩回,讀者們只當他去另一個世界練級去了,需要時再復活回地球打怪,呵呵。)最後嘛,自然是成了地球的救世主——雖然這不是悟空自己的本意,不過本著「能力越大責任越重」的原則,有敵人出來,他就得上啊!(作者鳥山明曾試圖讓他兒子悟飯接位做主角,但讀者們不幹,鳥神沒法子,只好讓悟空復活繼續戰斗……)
2.貝吉塔:男二號(這個是有爭論的,也有人說是悟空的兒子孫悟飯,但我是貝吉塔死忠,自然力挺王子咯~),原本只設定為醬油黨的賽亞人里的天才戰士,因為出乎意料的大受歡迎,於是升級成賽亞人的王子,成為反襯主角悟空的男二號了。從小就在弗利薩手下做事、掃盪其他星球的原住民,長期以往形成了冷酷無情,驕傲自大的性格,內心潛藏著叛逆想法,想要尋找龍珠永生不死以戰勝弗利薩,誰知在地球上遇到的第三等級的族人卡卡羅特(孫悟空的賽亞名字)卻成了總是跑在他前面的終身對手,那美剋星之戰後留居在了地球上,最終敵不過卡卡羅特的溫和影響,雖然傲嬌依舊,在必要時也還是會加入保衛地球的戰斗。(當然,嘴巴上喊著「卡卡羅特是我的(對手),不準你們出手(殺死他)」……不要怪俺們耽狼太YY,是原作本身就曖昧啊啊啊~~~~!!!某幽激動嚎叫ing)
3.那巴:賽亞人里的名門戰士,母星被毀後一直跟隨貝吉塔作戰,殘忍粗暴的光頭大叔形象,在地球之戰里被悟空重創,被「我不需要不能行動的賽亞人」的貝吉塔殺死。總之,他的存在和前期的囂張就是為貝吉塔做鋪墊的(地獄里的那巴大叔抽泣ing),在龍珠同人里,有時他還是老樣子,有時則被刻畫為忠誠的侍從,總之,是原作以及同人作者們可以按自己的需要隨意塑造的路人甲。(地獄里的那巴大叔哭得越發凄慘了……)
4.拉蒂茲:悟空的哥哥,貝吉塔的另一個手下。拉蒂茲的戰鬥力雖然較低(當然,在地球上那1000多的戰鬥力足夠打遍地球無敵手了)但心性狡詐殘忍,來地球挾持悟飯要求悟空加入賽亞人去掃盪其他星球,悟空不答應,與宿敵的短笛聯手作戰,加上潛力驚人的悟飯出乎意料的一擊,戰鬥力大減的拉蒂茲被悟空從背後抱住,由短笛正面把這弟兄倆一起一炮穿心透去冥界報到了。(原作里的惡人黨,同人里便成了很有愛的拉哥哥,長發形象正好對應那巴的光頭,呵呵。)
5.巴達克:漫畫里只出現了兩格但被卻給所有龍珠迷留下深刻印象的巴爸爸,悟空的親爹,貝吉塔行星被弗利薩炸毀時一直戰斗到最後的賽亞人,於是成了龍珠里的勇敢彪悍的典型人物,以至於動畫版專門製作了一集SP《巴達克的最終獨戰》,如果想對龍珠「嘗嘗味道」,建議去下載這集SP看看,應該就知道是不是投緣了。我的感受是:龍珠並不漂亮,但很完美,龍珠經典的原因在於它在簡單的熱血戰斗情節里高度濃縮的表現出了現實的社會、歷史、個人成長、善惡人性和普世價值觀。之所以這么不著痕跡,不是作者刻意的隱藏,而是他內心的世界觀社會觀和生活經歷自己在發揮作用,幾乎每個小細節設定,都有這種內在邏輯。所以看龍珠,可以看得很淺,但隨著年齡和見識的提高,再看龍珠就能發現更多內容,這種發掘、比照(自身、社會、另一個動漫或現實人物)的樂趣讓我們對龍珠永不厭倦。
6.孫悟飯,悟空的長子,是賽亞人和地球人的混血兒,和小時候撿到悟空養大的善良的老悟飯爺爺同名(悟空給兒子起名紀念爺爺)。悟飯從小想做個科學家,是教育型母親琪琪的重點培養對象,但命運跟他開玩笑——四歲時為了救他、悟空和拉蒂茲同歸於盡,悟飯被短笛帶走進行特訓以對付一年後會來報復的賽亞人(貝吉塔和那巴),此後一連串的戰斗,悟飯變得越來越強,和父親一起戰斗保衛地球。這個孩子是現實生活矛盾的折射啊——爸爸好武、媽媽偏要孩子學文,自己想做科學家好好學習吧、偏偏要去修煉救地球,好不容易地球和平了作者都把他爹寫死了讓他擔綱好恢復搞笑風吧、偏偏讀者們又不幹了堅決要求悟空回來繼續戰斗……這些都拋開不提,單說他和後期才出現的比迪麗談個戀愛吧,一堆短笛大大的fans控訴他「棄舊迎新」……這悲催倒霉孩子。總之,原作里他最後成了真正的醬油黨……命運無常造化弄人的代表人物!
7.特蘭克斯:漫畫中後期出現的人物,分大特(未來時空來的特蘭克斯,先出場的)和小特(這個時空的特蘭克斯,大特出來時他還沒出生呢),貝吉塔和布爾瑪(龍珠里最重要的女角,和小悟空一起冒險找龍珠的天才科學家女孩,戲份很多很重要)的兒子,混血兒,兩人的優秀基因都繼承了,既有深厚的戰鬥力和賽亞人無限的潛力,也有發明的天分,堪稱文武兼備,未來時空最後一個龍珠戰士(動畫的另一集SP說的就是講他的故事)。小特呢,就是和平年代裡長大的年少多金的小少爺了(雖然沒直接設定布家就是世界首富,不過全世界都用的是他家的變幻膠囊和各種電器及飛車……悟天也說了「你已經是世界上最有富有的人了,還有渴望得到的東西嗎」),很天真調皮好惡作劇,但同時也是很聽話的喜歡戰斗的聰明孩子,很喜歡他長大後還能保持這種特性,而不是像現實中那樣重視金錢,希望他和悟天這個青梅竹馬好好走下去。(呃,我的耽狼屬性又暴露了……不過在逃走前我還是回答完吧。)
8.孫悟天,悟空的次子,比特蘭克斯小一歲,長得非常像父親,性格方面也很像——至少小時候是這樣,和特蘭克斯一樣的喜歡冒險闖禍,可惜沒有得到作者的重視,長大後成了一個重視交女友超過修煉和戰斗、無所事事文不文武不武的傢伙……(不過同人作者們多半還是很愛他的,建議看夏都大大寫的《隨感雜談——孫悟天》,為這個在父親和哥哥的光環下長大的孩子所做的辯護。)僅僅從龍珠原作本身來分析為什麼救世主的悟空的兩個兒子有著這樣大的差異,來討論下現實中的家庭矛盾和各種不同的教育方式,也是個很好的命題。
9.布拉(有的版本叫 「普娜」),特蘭克斯的妹妹,同樣是貝吉塔和布爾瑪的孩子,漫畫最後一集出現的人物,在動畫《龍珠GT》(集英社授權,鳥神做了其中的一些人設,但不能算是原作范疇)里有年輕的她出場,戲份不多但招人喜愛——總之,和她這個被老爹寵上天去的小公主比起來,特蘭克斯就是那個對男孩從來沒笑臉只知道嚴格要求的王子老爹手下可憐的小鬼頭了……反正我覺得賽亞人因為長期以來的男多女少(呃,這是同人設定,非原作設定)導致重女輕男思想嚴重,是姑娘就捧在手心上,是兒子就一腳踹出星球去和各種怪物作戰……(賽亞男孩:喂我才剛出生啊連爬都不會就讓我出去工作太沒人性了~~~~!!T_T)
10.佩佩(有的譯名叫小芳或阿包),悟飯和比迪麗的女兒,和布拉一起在漫畫最後一集里出現,從小好武,5歲就參加天下第一比武大會……(這都是什麼天才兒童啊,咱沒法比啊沒法比,淚奔……)《龍珠GT》里擔綱出場,去各星球冒險找尋黑星龍珠。繼承孫家的傳統,戰鬥力不錯,天真可愛,單純善良。和布拉關系很好——雖然差了輩分(嚴格來說原作里貝吉塔和孫悟空也沒排什麼輩分,不過咱們中國人的思維模式挺難扭轉的……汗,我扯到哪裡去了!)但年齡相近、兩家人又常相互走動的緣故,兩人可稱青梅竹馬,曾發生過布拉去買衣服的大手筆震驚到淳樸的佩佩的一幕,呵呵。
動畫里出現的賽亞人
11.貝吉塔王:漫畫里的其他所有賽亞人都出現在動畫里了,只有這一位是動畫里出現的「新人」。他是賽亞人的國王,貝吉塔的父親。官方設定里沒有名字,同人里一般直接稱為「貝吉塔王」。某幽是漫畫黨,沒看過動畫,以下復制自網路知道:
動畫原作里的描述也不多,給人的印象是個賽亞人里戰鬥力最高的冷酷無情,野心勃勃,妄圖取弗利薩之位而代之。後帶來大批賽亞人挑戰弗利薩,卻被其輕易擊殺,也導致整個貝吉塔行星的毀滅。(對於最後這句某幽不贊同,動畫里的這段也是原創的,沒有漫畫方面的證據支持。我認為弗利薩對賽亞人的顧忌早已有之,更多的是怕1.團結起來的賽亞人、2.賽亞人的瀕死提高戰鬥力特性、3.以及超級賽亞人的傳說。當賽亞人為他打下了很多星球後,利用價值不再那麼高反而威脅性越來越大時,弗利薩就下決心先行鏟除賽亞人了,即便如此還是偽造了貝吉塔行星被隕星撞毀的說法、並特意挑選了貝吉塔外出的時候動手,以繼續利用這個小王子為自己做事。)
(唔,再插一句:反面角色里看來看去,還是弗利薩最具復雜性和代表性,值得研究深挖,可以代入現實中的獨裁者去研究判斷其心理,進而琢磨冰人和賽亞人這兩族的相互利用關系。只要涉及這一方面,龍珠同人小說就能寫成大部頭的宇宙民族經濟政治史,完全看作者水平高低了。)
總之在我心裡,貝吉塔王是權謀型的人物,正好可以對應悟空他老爹巴達克這個英勇型的人物,兩個爸爸身上都充滿著民族悲情,只不過一個是上層決策人物,一個是普通民眾里的草根英雄,對比著看(以及YY)起來,非常有戲!大叔控們的福音啊!
劇場版里出現的賽亞人:
12.布羅利:這個人物我個人不很喜歡,逆天的存在,但有關他的劇場版很多,想來應該是出於塑造一個本族內部的敵人(貝吉塔簡直是披著敵人外皮的戰友,每次都是跳出去准備英雄救美、結果總被卡卡羅特救到了的傲嬌受一枚),並且強大到必須讓大家一起聯手做掉、以增進龍珠戰士內部友誼的需要……總之,這個人物你可以去網路下,我就不多介紹了(再這樣抹黑下去,布羅利的fans要扒我的皮了,我好怕怕~~)。
13.達列斯,一個靠吃「精神果」才能揍得悟空和悟飯滿頭包的傢伙……僅從這一點來看,這個角色就註定了他的「狗熊」的命運了……可喜的是,在同人里,他充當了龍珠里少有的痞子型角色,一開口就是「本大爺如何如何」。據說他是巴達克的兄弟,但沒有人能說起清到底是親兄弟還是表兄弟還是什麼八竿子打不著的兄弟……總之,外表很像,但也和他的外表一樣黑化不少……
14.塔布爾:龍珠OVA《歸來!孫悟空和夥伴們》中新出現的賽亞人。貝吉塔的弟弟,因為從小戰鬥力太低被送到異星上去了(變相的放逐么?),這次是因為有不能敵的外敵進犯,故帶著太太來地球上投奔強大的哥哥來了……(某幽碎碎念:為什麼替人家平白添出來一個弟弟啊,而且還那麼矮,那麼像悟飯而不像貝吉塔,一點也不酷,戰鬥力奇低就算了為什麼連智商也那麼低?!最最讓人不能接受的就是他挑老婆的眼光!!那個晴天娃娃般的老婆是怎麼回事??!!這廝的欣賞水平我接受不能啊啊啊~~~~~!!!!!某幽變身咆哮帝。)
…………………………………………………………
此外,不知道算不算新的賽亞人的還有三隻:
15.貝吉特:卡卡羅特和貝吉塔的合體人,漫畫里出現,對戰魔人布歐需要時,兩人通過使用界王神的合體耳環後合體出來的。
16.悟吉塔:劇場版里出現,依然是卡卡羅特和貝吉塔的合體人,不過這次是通過「合二為一術」合體成功出現的,呵呵,那身妖嬈的肚皮舞娘的裝束加上俊美無匹的面容和完美身材,迷倒龍珠同人女無數~!
17.悟天克斯:顧名思義,是特蘭克斯和悟天這兩只小的用「合二為一術」合出來的,不過小孩就是小孩,這合體後調皮搗蛋的指數和戰鬥力一起翻番了,成熟不足敗事有餘,只可惜龍珠原作前半一本正經高大威猛的短笛同學給這兩個小鬼極其合體給折騰慘了,大魔王的英名及形象毀於一旦啊……(某幽搖頭嘆息不止)
…………………………………………………………
還有么(撓頭追想ing)……好像就這些了吧。基本都點到名了,單個作為主角配角出場有點小故事的就這些了,像是在巴達克SP里出來打醬油的幾個戰友托馬啊雪莉巴啊的這種露面不多的配角就不細說了,原作設定不如我YY得多會誤導人啊(其實上面的這些介紹已經很誤導了= =b)。總之,龍珠很經典,但能不能看下去還要看緣分,要是以挑毛揀刺的心態去看,那肯定是看不出好來了,但如果你還保留著開闊的心態想要看到一個有趣的故事,以及重彩紛呈的各樣人物(像地球人里的小林、天津飯、樂平等等乃至撒旦先生這種沒大本事吹得很牛的一眾配角也是各有各的特色戰技和風格),那麼龍珠絕對是個好選擇。喜歡簡單可以看個熱鬧,喜歡復雜,有的是可供研究的對象,如果是同人黨……等你墮落後來找我吧~!
建議不要先看劇場版——那些是動漫的補充,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休閑的時間,看動畫或漫畫,動畫新近有推出的「龍珠改」,漫畫盡量找個好的譯版(大多人偏好海南版,但其中的翻譯錯誤也不少,這方面以後可看下中國龍珠論壇的相關帖子),相信龍珠會帶給你會很多快樂時光~!^_^
㈡ 跪求:七龍珠全部成員姓名和資料,越詳細越好~
鳥山明,日本著名漫畫家。他的成名之作《阿拉蕾》和代表作《七龍珠》在全世界都極受歡迎,廣受贊譽。至1995年7月,《Dr. Slump》共售出28,110,000多份拷貝,而《Dragon Ball》更是創造了109,300,000多的銷售記錄。
成長
鳥山這個姓聽起來有點奇怪(對日本人來說也是如此),但鳥山明的確是他的真實姓名。他於1955年出生在愛知縣西春日井鎮,之後大部分時間在出生地度過。西春日井在農村地區,周圍的自然環境很不錯。鳥山家的後院就是耕地,偶爾會出現雉雞,也能看見遠處的地平線。他的家庭背景絕談不上富有,但父母都是很樂觀開朗的人,沒東西吃的時候也能開心地跳華爾茲。受父母影響,鳥山明也能以空肚子畫畫為樂事。進入高中後鳥山專門學了設計,在學期間參加了「漫畫研究同好會 」,一度還當選會長。
畢業之後
鳥山起先在設計公司上班,但遲到次數過多,所得薪水還比不上辦公室里打雜的女孩子。再說,他本來就一心想畫漫畫,不愛限制創造能力的工作,因此過了3年就辭職了。 自畫像
23歲生日那天,鳥山明正式開始創作漫畫,之前他一直接一些傳單插畫的零工,無法隨心所欲地創作。他就這樣半當游戲、隨隨便便地開始畫漫畫。第一部作品完成後,他考慮要投給哪一家漫畫雜志社。在日本,《周刊少年Magazine》(講談社)和《周刊少年Jump》(集英社)都是人氣高且有一定歷史的漫畫雜志。其中以「粗糲的社會性」為風格的《周刊少年Magazine》 1959年創刊,周三發行;而「年輕熱血」風格的《少年jump》創刊於1968年,兩年後從月刊改為周刊,現在每周一發行。去年《少年JUMP》發行量大約是279萬冊,《少年Magazine》是177萬冊。若在日本電車上看到男性大學生或者年輕上班族看漫畫雜志,他們手裡拿的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這些周刊漫畫雜志同時也是日本無家可歸者的重要收入渠道。他們在這些雜志的發行日去車站垃圾筒翻檢,把別人看完丟棄的雜志搜集起來再次銷售。
投稿
鳥山本想把他第一部作品投給《少年Magazine》,因為它設的「新人獎」獎金為50萬日元,這對沒有正職的鳥山來說有不小的吸引力。但最終由於沒能趕上比賽的截稿時間,他轉而把稿件投給了每月都接受投稿的《少年JUMP》。 第一次投稿沒有得獎,只是名字被列在雜志上。鳥山並不氣餒,持續創作和投稿,終於引起編輯的注意。雖為新手,但鳥山的漫畫很有特點,比如他棄用日語中的片假名,用英語書寫漫畫里的擬音語和擬態語;他的畫風十分精緻,不少畫稿有工業設計圖般的精細,故而格外耐看。他跟其他漫畫家的一個不同之處是他學過設計圖,所以他的素描表現力特別強,畫面也很有平衡感。鳥山後來回顧,雖然當時並不喜歡設計公司的工作,但在那時獲得的經驗對他很有幫助。後來,一位名叫鳥嶼和彥的編輯注意到他。此人素以毫不留情地退稿著稱。據鳥山說,他被鳥嶼退回的畫稿不下1000張。但鳥山不以為意,持續創作,終獲和彥認可。 鳥山明作品
鳥嶼對鳥山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以鳥山的成名作《阿拉蕾》為例:這部漫畫說的是天才博士和他開發的機器娃娃阿拉蕾在企鵝村裡的一連串搞笑故事。最早鳥山將博士設計為故事的主角,但鳥嶼說機器娃娃很可愛,建議將她轉為主角。鳥山當初還不太願意,但事實證明鳥嶼的判斷是對的。這部漫畫推出後受到男女讀者的一致歡迎,在《少年JUMP》連載了5年。 1981年被拍成動畫片,收視率也達到36.9%。而因為過於忙碌,新秀鳥山明享受了和手冢治蟲一樣的「待遇」,很長一段時間里,3天才能睡上一次覺。
《龍珠》
使鳥山獲得國際聲譽的是《龍珠》,一個1984年起連續11年在《少年JUMP》連載的故事。此前鳥山希望結束《阿拉蕾》的連載,《少年JUMP》提出一個條件,即連載結束後3個月內發表新的漫畫。鳥山答應了。因為之前發表的《騎龍少年》和《Tonpuu大冒險》獲得了好評,鳥山擬定新作品草案時,決定採用這兩部作品的特徵(「中國風味」和「功夫」 ),參照《西遊記》和《南總里見八犬傳》(19世紀日本江戶時代劇作家瀧澤馬琴的作品)的線索結構,創作一部恢宏的漫畫巨著。
鳥山明作品七龍珠動畫劇照(20張)《龍珠》開始連載前就已經有做成動畫片的計劃,但連載初期,讀者的評價一度下降,鳥嶼編輯認為這是因為主人公太不顯眼了,於是讓鳥山在故事裡增加「追求力量」的主題。鳥嶼的眼光果然犀利,此後《龍珠》人氣直升,成為《少年JUMP》的當家作品。《龍珠》在海外也很受歡迎,漫畫和動畫片已授權輸出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動畫片在法國的收視率達 87.5%;在人口550萬的丹麥,《龍珠》漫畫的銷量超過150萬冊;在泰國,盜版《龍珠》的出版社已達20家。 鳥山本來並沒打算把《龍珠》畫成共519期的超級連載。連載不到200期時他已開始准備結局了,但編輯部顧慮讀者會失望而堅決反對。連載約250期時,《龍珠》的人氣和經濟效應擴展到世界各地,一旦連載結束將不隻影響《少年JUMP》,受到牽連的將包括出版此雜志的集英社和合作公司(玩具公司萬代、電影公司東映動畫、富士電視台等)的業績和股價。事情已擴大到了不能由鳥山和編輯部單獨決定的程度。最終,經過各公司上層協調討論,鳥山硬著頭皮結束了故事。到2008年底,《龍珠》在日本國內累計發行了超過1.5億冊,全世界的發行量則達到3.5億冊。 《龍珠》的長期連載消耗了鳥山的全部精力,之後他幾乎進入半退休狀態。連載結束後,《少年JUMP》發行量大跌,在編輯的懇求下,鳥山偶爾發表一些短期連載作品或獨立作品。其中《SANDLAND》在美國、德國、法國等地翻譯出版。2007年開始,播放至今的電視動畫片《BLUEDRAGON》的卡通形象也是鳥山設計的。
編輯本段自述感受
不久前,鳥山明的作品在日本9個公眾藝術博物館和其他公共場所進行了巡迴展出,吸引了超過300萬的參觀者。一名漫畫家的作品能達到如此受人矚目的程度,這在歷史上僅是第二次(第一次是手冢治蟲)。東京的國家西方藝術博物館更做出了史無前例的舉動——展出漫畫作品。鳥山明的作品同莫奈、米勒等畫家的作品擺在了一起。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鳥山明的作品受到如此廣泛歡迎和高度評價的呢? 鳥山明自述 我成為漫畫家以前,曾在名古屋一家廣告公司設計廣告畫,一干就是三年,了不起吧。這三年我幾乎天天遲到。我估計老闆快炒我的魷魚了,就主動提出了辭呈。 我最崇拜的漫畫家是手冢治蟲先生和美國的迪斯尼。小時候,我就特別愛畫『鐵臂阿童木』中的機器人,直到把練習本畫得黑乎乎的。我認為:我今天能成為漫畫家多虧了那時的模仿,想當漫畫家的人首先要從模仿下手。對我來說,漫畫家才是明星。在宴會上只要遇到有名的漫畫家,我就立刻請他給我簽名留念。我已經攢了30多頁這樣的簽名了。大家還記得『阿拉蕾』里有個愛收集簽名的空豆美助吧?其實那就是我的影子。鳥山明就是我的本名,愛知縣只有三個人叫這個古怪的名字。我成名後,不斷接到騷擾電話,真讓我頭疼。於是,我就想起個筆名,叫「水田二期作」。可是,編輯先生說這個名字太「無聊」,就只好作罷。 我最討厭上電視了。那個像大炮似的攝像機一對著我,我就渾身發抖,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而且,一想到鏡頭前面有幾百萬人正看著自己,我就嚇得要尿褲子。因此,我總是找各種理由來謝絕在電視上露面。有一次,我應邀來到「徹子房間」節目組,看到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大名鼎鼎的黑柳徹子朝我走來,還跟我聊天。我緊張得滿臉通紅,渾身打顫,連自己說了些什麼都不知道。結果,還沒等我清醒過來呢,采訪節目就結束了。說到電視節目,我只愛看「動物世界"。
在日本漫畫史上,鳥山明絕對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他在日本漫畫史上創下的記錄至今仍然高高在上,遙不可及.1982年他的所得稅達到了驚人的五億三千九百四十二萬日元,這也改寫了日本漫畫史上的新章.而在1983年創下漫畫家繳稅之最高記錄"六億四千七百四十五萬日圓",突破了自己的記錄,至今這個記錄數年內都高掛在日本漫畫界的億萬富豪榜上(之後被高橋和希憑借<游戲王>打破. 無法猜測手冢治蟲先生看著鳥山明先生逐漸成長時的心情,尤其是在1981年將其漫畫作品《阿拉蕾》搬上熒幕,風火一時,時稱阿拉蕾年。並於1983年成為愛知縣個人收入榜的第一名。與手冢治蟲用《火鳥》剋死一部部周刊月刊相比,鳥山明的《七龍珠》卻成為《少年跳躍》狂賣六百萬冊的原動力。 時代的更替,是誰也無法抵擋的,也許手冢治蟲先生尚可聊以自慰的就是常親庄一直在扶持的小學館此時尚有能領軍對抗鳥山明的高橋留美子。 在那時的周刊之戰中,手冢治蟲先生到底處於什麼位置,以我們的資訊力,已無法考證,只是想來當時手冢治蟲先生的地位是極可危的,1972年9月~1983年12月手冢治蟲在創作的《佛陀》,開始直接面對神話,對神的存在進行了嚴肅而現實的思考,用改編去解構"神"的概念。然而《佛陀》之名卻遠遠遜於《火鳥》甚至《鐵臂阿童木》。 這個時代,人們已經開始嘲笑神了。懶得去想神的新意義,那份改編的震撼便無以興起了。 如同現在老漫畫家們對新漫畫家的復雜心情,想愛護而又難免心存嫉妒。手冢先生對鳥山明的心態恐怕大抵也是如此吧?!時年60歲而卒,勤於工作而耗盡心血損傷筋骨是原因之一,工作壓力造成的胃癌,前路迷茫又何嘗不是原因?臨死未能終結的《火鳥》,和光輝日見掩蓋自己的後輩(鳥山明),臨終那?quot;給我鉛筆……",何嘗不是遺憾? 實際上《三眼童子》和《鐵臂阿童木》都是比《七龍珠》和《聖鬥士》更早登陸中國,然而他們未曾掀起風暴,因為對於十四五歲的孩子,後兩者的魅力要遠遠大於前者。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後兩者也更容易被成長起來的某些人視作垃圾,完全忘記了他們曾經的感動。就像人們曾經忘記手冢治蟲一樣。 在現實中,鳥山明一度站在了手冢治蟲的"日本漫畫之神"的神壇邊上。 鳥山明的《七龍珠》在日本大熱後,他因居住地送稿不方便而准備遷離原居地,當地政府為了挽留他,特地在鳥山明家到機場之間修了1條高速公路……(汗!) 當然,鳥山明先生對動漫事業外的直接貢獻也是顯著的:1983年曾創漫畫家繳稅之最高記錄"六億四千七百四十五萬日圓",個人納稅如此之多,其價值鏈拉動的社會總產值提升和解決就業機會的數量就可想而知了。1983年鳥山明結婚,媒體更以"五億圓的鳥山明氏,超豪華的結婚式"為標題進行報道。 《七龍珠》動畫卡通電影、錄影帶,自1986年在日本電視台首映後,陸續在法國、西班牙、香港、泰國等地放映。其造成的一大文化侵略效應,就是有大量的歐美人士也開始繪制《七龍珠》同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某個將《七龍珠》與《美少女戰士月亮》同人成H版的《星球大戰》,並在網上傳播…… 在國內,雖然年齡大一點的憤青都敢罵《七龍珠》垃圾,但是市場是驗正一切的真理——所有的租書店老闆都是明智的,有租書店的地方,就有《七龍珠》,恰如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而且最近的一個可喜現象就是越來越多的動漫資訊志,都開始重提七龍珠,且口氣越來越見緩和。 較為時尚的香港雜志《東Touch》舉辦的"20世紀漫畫大選",鳥山明作為《七龍珠》的作者獲得20世紀5大風雲人物的第4位,和世界影響排第3位的手冢治蟲是入選的唯一兩名日本漫畫作家,而《七龍珠》這部漫畫更是日本5大世紀漫畫的榜首。《七龍珠》故事中的主角孫悟空也獲得世紀漫畫角色的第2位。 而台灣地區的鳥山明迷更是狂熱,甚至某些年長到已經就業的30年齡段的人對《七龍珠》也極熟悉,在某獎金問答類節目中,主持人提問,《阿拉蕾》中千兵衛的兒子叫什麼?那位大叔毫無猶豫,脫口而出"太平"。在某勵志類書中更有"國父革命11次才成功、漫畫家鳥山明被出版社退稿100多次才被採用、梵高直到死後他的畫才成名"的引典。鳥山明在整個台灣地區的知名度可見一斑。 2009年3月,美國首次將《龍珠》拍為真人版電影《七龍珠-全面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