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把所有要裁剪的部分都要用封筆標好記號,如下圖所示。
『貳』 舊衣服該怎麼處理
舊衣服處理方法:
1,如果是毛衣、毛褲,可以織成毯子,放在床上當墊子很不錯的。或者可以把毛衣、毛褲拆下來,好點的線重新織一件漂亮的毛衣。
2,如果是舊的秋衣、秋褲,特別是棉的可以剪下來當成擦桌布,或墩布條。
3,如果是襯衫、裙裝,小的可以給人,給孩子或自己家親的。
4,如果是大衣,可以花錢改一下成現在的流行款。
5,棉襖可以當工衣,剩下再不好的可以送給回收舊衣服的能掙倆個小錢。
6,還可以把它們洗干凈,捐給貧困山區的人們,發揮它們應有的價值。
7,如果是巧手,可以把它們改造一下,做成別的東西。例如裙子可改成半袖,大人衣服可以改成小孩衣服,舊的牛仔褲可以改成書包等之類的。
『叄』 毛衣剪開了怎麼封邊
工具/原料:毛衣縫合針,毛線若干。
1、將需要縫合的兩片毛衣片,以環形針進行定點對齊固定,為正位縫合作好前期准備工作,如下圖示。
(3)將衣豎著剪開後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編織技法
在原料上,玉米皮、麥秸、柳條、麻等天然的淺黃、淺棕、乳白等色彩和質地,給人們以自然素質的美和淳樸的藝術享受。如山東柳編的筐、籃、簍、花盆套等,既呈現柳條典雅的淺棕色,又體現編織工藝簡練,風格粗獷,富有天然野趣。
在工藝上,通過運用編織、纏扣、釘串等多種技法,編織成豐富多彩的花紋和造型。雖然麥秸、玉米皮、竹篾、柳條等原料色澤單一,但由於編織工藝的多樣化,採用疏密對比,經緯交叉、穿插掩壓、粗細對比等手法,使之在編織平面上形成凹凸、起伏、隱現、虛實的浮雕般的藝術效果,增添了色彩層次,同時也顯示了精巧的手工技藝。
在裝飾方法上,編織工藝還運用布貼、刺綉、藍印花布、絨綉等工藝,使之更加多彩。在草編、玉米皮編的提籃上裝飾刺綉、布貼、絨綉或彩色草編圖案,在雅緻中又顯示高貴。山東萊西的玉米皮纏扣提籃是以藍印花布為面料,在深藍色的襯托下,使得乳白色的玉米皮纏扣編織更顯潔白,而且玲瓏剔透 。在玉米皮編織的壁掛上 ,飾以燈芯絨的布貼圖案,手法新穎。
在色彩上,編織工藝品大多以乳白、咖啡、淺綠、淺土黃、灰綠、淺藍等中間色、調和色為主, 並適當在小面積上運用對比色,取得既調和、又對比的效果,也顯示了典雅、樸素的藝術特色。
『肆』 毛衣豎著剪開會脫線嗎
毛衣豎著剪開,會脫線。
毛衣不管你從哪個方面去撿,他會都都會拖縣,因為你在吃的時候,它是一根一根連起來的,只要有一根斷了,所有的都失去了聯系。他們之間的聯系並不緊密,如果說一根不在意的正軌上,那麼一切都會散入一盆散沙一樣。
『伍』 毛衣豎著剪開會脫線嗎
毛衣豎著剪開,會脫線。
毛衣不管你從哪個方面去撿,他會都都會拖縣,因為你在吃的時候,它是一根一根連起來的,只要有一根斷了,所有的都失去了聯系。他們之間的聯系並不緊密,如果說一根不在意的正軌上,那麼一切都會散入一盆散沙一樣。
但是當你剪開粗線毛衣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它脫線,所以你要盡量利用現有的下擺或者領口的邊緣,如果要從中間開始剪的話,可以將兩邊折過來,用東西鎖邊。如果你的技術很好,那麼自己還可以在剪切的邊緣多個幾厘米來拷個邊。首先把毛衣從正中間裁剪成兩塊,線條保持平直。然後把絲質布裁剪成和毛衣對襟等長的兩片,並用布條包裹著毛衣對襟的邊緣。再對布條進行細節處理後,用縫紉機將布條緊密地縫合在衣服上即可。
【拓展知識】
毛衣剪短後怎麼縫不脫線:
1、把所有的工具和毛衣准備好。
2、把毛衣翻到反面,鋪平。用皮尺放在右側腋下最低點,量一下自己想要的長度,在所需長度上,再延長出一寸的量,用來縫邊。然後用筆在下端畫一條短線。
3、再用皮尺放在左側腋下最低點,也在同樣的長度處,用筆畫一條短線。用直尺和筆把兩條短線連接起來,成一條長的直線,直線以下,就是要剪去的部分。
4、用剪刀沿著直線,在雙層的毛衣上剪下去。在留出的一寸的量上,先往上折三分之一長度。把折後的邊再往上折三分之一,這樣散邊就被卷好了。
5、把線穿在針上,線的末端打個結。用線從折完的縫中穿上第一針。在距離半公分地斜上方穿上來。
第二針還是從下面先帶起一針,然後再從上面的邊緣穿上來一針。
『陸』 衣服怎麼收納和處理
處理衣服的第一步:分類
首先將要穿的衣服和不穿的閑置衣服區分開來,把不穿的衣服單獨放到一個大袋子里,
然後將要穿的衣服以款式、風格分好類目。
以上就是關於衣服怎麼收納和處理的方法,大家不妨試試哦!
『柒』 衣服剪破了要怎麼修補
您好!衣服出現剪破,需要修補的情況,若不是專業人士,為確保修補後的衣服穿著舒適及避免損壞衣物,這種情況建議到專業的衣物整改店進行咨詢或整改。
以下是可水洗衣物的日常清洗方法,若是今後有需要可參考清潔:
1、如果衣物上沒有頑固污漬,可以根據產品背標,將適量洗衣液溶於水中,浸泡衣物15分鍾,然後正常洗滌即可。
※溫馨提示:易褪色、易縮水衣物請勿浸泡,且不要大力擰絞衣物。
2、如果衣物上有局部污漬,可以使用「乾衣預塗法」:衣服乾的時候,將手洗專用洗衣液塗抹在污漬處,5分鍾後輕輕揉搓污漬處,再常規清洗衣物。
※溫馨提示:如果衣服褪色,建議先在衣服隱蔽處試用,無色差再使用該方法。
『捌』 剪衣服有什麼忌諱
在民間一般人們扔舊衣服時都會把它剪掉一塊,因為傳說不剪掉一塊,就會有邪祟找上門,其實這是一種很荒誕的說法,舊衣服就像是廢物垃圾,怎麼會招來邪祟呢?
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每年都會買不少的新衣服,不像是前幾十年的人要把一件衣服穿到爛,所以如何處置這些舊衣服就成了難題。有些人會選擇把那些實在不想穿的舊衣服都扔掉,不過他們在扔之前都會把衣服剪掉一塊,這是單單是不想讓別人撿走嗎?其實不然。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民間早就流傳了一個說法,隨意把舊衣服扔掉,就會被荒野邪祟看到。那些邪祟還以為扔衣服的人家裡會是多麼富有,便上門去找你討要衣服,你若是不破財免災,那麼邪祟就會折騰到家宅不安。所以人們在扔掉舊衣服的時候就會把衣服剪掉一塊,讓荒野邪祟以為那都是一些破布。
民間流傳的這個說法一看便是胡編亂造出來的,但它的出發點很好,教育人們不要隨意浪費衣服,可惜這則民間故事漸漸被扭曲妖魔化,人們只記得避免招來邪祟,卻忘了不要浪費的初衷。扔掉舊衣服時是沒有忌諱的,但是如今社會上有許多福利機構,他們接受舊衣服的捐獻活動,如果您有不需要的衣服完全可以捐獻出去,沒有必要非得剪成破布扔出去,那樣未免太過浪費,與那則民間故事的出發點背道而馳了。
『玖』 做衣服對面料橫豎剪有規則嗎
做衣服對面料的橫豎剪沒有規則。
做衣服對面料的裁剪有以下這些工藝的要求:
1、對於不同批次和有色差的面料,要分開來裁剪。不然會造成陰陽色。對於一匹面料中有色差的,要根據色差進行排料子。有些特定的面料中間和兩邊在染色過程中會有色差,也有些面料則是次品,需要在驗布過程中仔細。所以驗布也是非常重要的過程。
2、拖料的時候,要點清楚數量,部位輪廓線要注意避開瑕疵。
3、排料時注意麵料的絲綹順直以及衣片的絲縷方向是否符合工藝要求,對於起絨面料(例如絲絨、天鵝絨、燈芯絨等)不可倒順排料,否則會影響服裝顏色的深淺。
7、採用錐孔標記時應注意不要影響成衣的外觀。裁剪後要進行清點數量和驗片工作,並根據服裝規格分堆捆紮,附上票簽註明款號、部位、規格等。
『拾』 服裝立體裁剪的基本程序是怎樣的
一 原型的立體裁剪
(一)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簡單的紙樣,是一切款式的基礎。立體裁剪原型是衣身立體裁剪的基礎。操作步驟如下:
1 將確定好前中心線、胸圍線和基準線布料覆於人台上與人台上的同名線條符合,在前中心和B.P點處用大頭針固定在人台上。
2 將胸圍線以下多餘的量推到B.P點下面,形成腰省量並用大頭針固定腰省,同時確定側縫線的位置並固定。
如果你想要學好服裝設計最好加入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可以來這個Q群,首先是346,中間是099,最後是105,這樣大家學習的話就比較方便,還能夠共同交流和分享資料
3 將胸圍線以上的餘量推向肩部,在領口處需打剪口,以消除領口處的牽扯力,根據領圍、肩部、袖窿的基礎線在布料上作出點影線。
4 後片的操作方法與前片相同。
(二)原型寬放量的設計:主要有兩種方法:
1 推移法:在操作之前在胸寬處推出一定的松量,並用大頭針臨時固定。
2 放置法:在立體裁剪完成之後,直接在側縫處加放鬆量。
3 衣身的修正:由於立體裁剪的技術難度角度較大,裁剪部位較難保證精確,因此,對於左右對稱服裝常常只作出右衣身,而左衣身則根據右衣身進行裁剪,因此衣身的修正是必不可少的;
(1)將布樣從人台上取下,置於平台上,用熨斗熨平;
(2)用打樣尺重新描順領窩、袖窿弧線以及側縫、肩縫等;
(3)檢查相關部位是否合理,在依據右衣身剪裁左衣身;
(4)將左右衣身用手針連接起來並重新固定在人台上,各相關部位如口袋、紐扣均按實樣裁剪並置於相應的部位,以檢查服裝的整體造型是否完善。
二 立體裁剪中省的運用
在原型的立體裁剪中我們可以看到衣身的造型呈現出兩中基本狀態:寬松式與合體式。寬松式表現為面料與人體是一種離體狀態,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而合體式則是面料與人體的符合,呈現出貼體狀態,這種貼體狀態的產生關鍵就在於省的運用。
1 省的概念與意義
省是服裝製作中對餘量部分的一種處理形式,省的產生源自於將二維的布料置於三維的人體上,由於人體的凹凸起伏、圍度的落差比、寬松度的大小以及適體程度的到低,決定了面料在人體的許多部位呈現出鬆散狀態,將這些鬆散量以一種集約式的形式處理便形成了省的概念,省的產生使服裝造型由傳統的平面造型走向了真正意義上的立體造型。
2 省的轉移及其運用
省的轉移是省道技術運用的拓展,使適體裝的設計走向多樣化,立體裁剪中省道轉移的原理實際上遵循的就是凸點射線的原理,即以凸點為中心進行的省道移位,例如圍繞胸高點的設計可以引發出無數條省道,除了最基本的胸腰省以外,肩省、袖窿省、領口省、前中心省、腋下省等,都是圍繞著突點部位即胸高點對餘缺處部位進行的處理形式——省的表現形式,此外,肩胛省、臀腰省、肘省等,都可以遵循上述原理結合設計進行省道轉移。
3 幾種省形的立體裁剪操作
(1)腰省——這是省形中最基本的一種形式,將全部餘量轉至胸點下方。
(2)肩省+前中心省——這是將全部餘量分成兩部分分別轉移推移到設計的位置,這與平面結構中所講的省的分解與轉移是同一概念。
(3)人字省——省形表現為人字形,故由此冠名。人字省不同於以上省形的對稱特點,它表現為不對稱,同時還表現為子母省的特點,這類的省還包括Y形、T形等。
4 立體裁剪中省與分割
分割是繼省的之後的又一種裁剪技巧,當兩個省都指向胸高點時,我們可以將這兩省連接起來,形成一條分割線,這就是平面結構中所講的連省成縫的結構形式,分割的技巧使用使合體服裝在結構設計上又增加了一種表現手段,同時也使服裝設計語言更加豐富。
(1) 縱向分割——將肩省與胸腰省結合起來形成一條縱向分割線,如經典的公主線。除此之外,領口省與腰省、袖窿省與腰省等都是縱向分割。
(2) 橫向分割——主要體現為一種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分割線,如將袖窿省與前中心省連接形成橫向分割,將肩胛省轉移至袖窿處,連接兩省形成後片的水平分割。
(3) 斜向分割——界於水平與垂直之間的分割形式,且是一種不對稱的分割,如將右衣身的肩省與左衣身的側縫省連接,形成貫穿衣身的斜向分割線。
(4) 直線分割與曲線分割——在服裝結分割設計中其成型後的線形主要表現為直線分割與曲線分割兩種基本形式,其餘皆是在此基礎上的變體。直線分割是分割的基本表現形式,而曲線分割是對分割設計的豐富,但應注意的是曲度越大,工藝難度也就越大。
(5) 操作要求——無論是哪種方法哪種形式,它們的操作方法是一致的。首先,在人台上確定分割部位,並用表示線標識出來,然後按照立體裁剪原型的操作方法與步驟分片完成。
三 立體裁剪中的抽褶藝術
抽褶是服裝設計中運用較多的設計語言,它使服裝顯得更有內涵、更生動活潑,尤其是在少女裝的設計中,抽褶是主要運用的一種表現形式。褶分為規律褶和自由褶兩種基本形式。
1 規律褶——主要體現為褶與褶之間表現為一種規律性,如褶的大小、間隔、長短是相同或相似的。規律褶表現的是一種成熟與端莊,活潑之中不失穩重的風格。
2 自由褶——與規律褶相反,自由褶表現了一種隨意性,在褶的大小、間隔等方面都表現出了一種隨意的感覺,體現了活潑大方、怡然自得、無拘無束的服裝風格。
3 操作要求——由於立體裁剪不同與平面裁剪能夠很精確地計算出用料的多少,所以在布料的裁剪上首先應留有充分的餘量,再根據需要來設定褶量的大小,並用筆做上記號。
3 將胸圍線以上的餘量推向肩部,在領口處需打剪口,以消除領口處的牽扯力,根據領圍、肩部、袖窿的基礎線在布料上作出點影線。
4 後片的操作方法與前片相同。
(二)原型寬放量的設計:主要有兩種方法:
1 推移法:在操作之前在胸寬處推出一定的松量,並用大頭針臨時固定。
2 放置法:在立體裁剪完成之後,直接在側縫處加放鬆量。
3 衣身的修正:由於立體裁剪的技術難度角度較大,裁剪部位較難保證精確,因此,對於左右對稱服裝常常只作出右衣身,而左衣身則根據右衣身進行裁剪,因此衣身的修正是必不可少的;
(1)將布樣從人台上取下,置於平台上,用熨斗熨平;
(2)用打樣尺重新描順領窩、袖窿弧線以及側縫、肩縫等;
(3)檢查相關部位是否合理,在依據右衣身剪裁左衣身;
(4)將左右衣身用手針連接起來並重新固定在人台上,各相關部位如口袋、紐扣均按實樣裁剪並置於相應的部位,以檢查服裝的整體造型是否完善。
二 立體裁剪中省的運用
在原型的立體裁剪中我們可以看到衣身的造型呈現出兩中基本狀態:寬松式與合體式。寬松式表現為面料與人體是一種離體狀態,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而合體式則是面料與人體的符合,呈現出貼體狀態,這種貼體狀態的產生關鍵就在於省的運用。
1 省的概念與意義
省是服裝製作中對餘量部分的一種處理形式,省的產生源自於將二維的布料置於三維的人體上,由於人體的凹凸起伏、圍度的落差比、寬松度的大小以及適體程度的到低,決定了面料在人體的許多部位呈現出鬆散狀態,將這些鬆散量以一種集約式的形式處理便形成了省的概念,省的產生使服裝造型由傳統的平面造型走向了真正意義上的立體造型。
2 省的轉移及其運用
省的轉移是省道技術運用的拓展,使適體裝的設計走向多樣化,立體裁剪中省道轉移的原理實際上遵循的就是凸點射線的原理,即以凸點為中心進行的省道移位,例如圍繞胸高點的設計可以引發出無數條省道,除了最基本的胸腰省以外,肩省、袖窿省、領口省、前中心省、腋下省等,都是圍繞著突點部位即胸高點對餘缺處部位進行的處理形式——省的表現形式,此外,肩胛省、臀腰省、肘省等,都可以遵循上述原理結合設計進行省道轉移。
3 幾種省形的立體裁剪操作
(1)腰省——這是省形中最基本的一種形式,將全部餘量轉至胸點下方。
(2)肩省+前中心省——這是將全部餘量分成兩部分分別轉移推移到設計的位置,這與平面結構中所講的省的分解與轉移是同一概念。
(3)人字省——省形表現為人字形,故由此冠名。人字省不同於以上省形的對稱特點,它表現為不對稱,同時還表現為子母省的特點,這類的省還包括Y形、T形等。
4 立體裁剪中省與分割
分割是繼省的之後的又一種裁剪技巧,當兩個省都指向胸高點時,我們可以將這兩省連接起來,形成一條分割線,這就是平面結構中所講的連省成縫的結構形式,分割的技巧使用使合體服裝在結構設計上又增加了一種表現手段,同時也使服裝設計語言更加豐富。
(1) 縱向分割——將肩省與胸腰省結合起來形成一條縱向分割線,如經典的公主線。除此之外,領口省與腰省、袖窿省與腰省等都是縱向分割。
(2) 橫向分割——主要體現為一種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分割線,如將袖窿省與前中心省連接形成橫向分割,將肩胛省轉移至袖窿處,連接兩省形成後片的水平分割。
(3) 斜向分割——界於水平與垂直之間的分割形式,且是一種不對稱的分割,如將右衣身的肩省與左衣身的側縫省連接,形成貫穿衣身的斜向分割線。
(4) 直線分割與曲線分割——在服裝結分割設計中其成型後的線形主要表現為直線分割與曲線分割兩種基本形式,其餘皆是在此基礎上的變體。直線分割是分割的基本表現形式,而曲線分割是對分割設計的豐富,但應注意的是曲度越大,工藝難度也就越大。
(5) 操作要求——無論是哪種方法哪種形式,它們的操作方法是一致的。首先,在人台上確定分割部位,並用表示線標識出來,然後按照立體裁剪原型的操作方法與步驟分片完成。
三 立體裁剪中的抽褶藝術
抽褶是服裝設計中運用較多的設計語言,它使服裝顯得更有內涵、更生動活潑,尤其是在少女裝的設計中,抽褶是主要運用的一種表現形式。褶分為規律褶和自由褶兩種基本形式。
1 規律褶——主要體現為褶與褶之間表現為一種規律性,如褶的大小、間隔、長短是相同或相似的。規律褶表現的是一種成熟與端莊,活潑之中不失穩重的風格。
2 自由褶——與規律褶相反,自由褶表現了一種隨意性,在褶的大小、間隔等方面都表現出了一種隨意的感覺,體現了活潑大方、怡然自得、無拘無束的服裝風格。
3 操作要求——由於立體裁剪不同與平面裁剪能夠很精確地計算出用料的多少,所以在布料的裁剪上首先應留有充分的餘量,再根據需要來設定褶量的大小,並用筆做上記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