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騎行的裝備
就是戴在頭上那頂大蘑菇,由於其能對脆弱的頭部提供保護,所以是騎行者必備的裝備。
【用處】防撞、防止樹枝樹葉擊打、防止飛石擊打、分流雨水、透氣、提速。帶有帽檐的頭盔能夠防曬,在頭盔上貼上反游標志還能在夜間騎行時防止誤撞。
判斷頭盔好壞的【標准】包括質地、重量、內襯、佩戴舒適性、透氣性、風阻效果:
【質地】頭盔一般使用發泡材料(普通或者高密度的,兩者的區別在於其防撞效果)鑄成,並有光滑的殼面;
【重量】壓在頭上的東西不可能太重,這也是騎行頭盔沒有採用合金材料的原因;
【內襯】就是頭盔內側與頭部接觸的部分,它可以在平時提升佩戴舒適感,在頭部受到撞擊時產生緩沖作用。做工精良的頭盔其內襯覆蓋面大,質地更好,和頭盔內側粘合得也更結實;
【佩戴舒適性】主要是因為重量、內襯、系帶以及頭圍是否合適帶來的個人感覺,佩戴舒適的頭盔可以極大地減少騎行者頭部及頸項受到的壓迫並在遭受撞擊時最大限度地提升保護效果;
【透氣性】頭部長期處於不透氣狀態會對頭皮產生不良影響,也會讓騎行者感覺不舒服。所以好的頭盔或者是孔數比較多,或者是孔的面積比較大??這都是為了提升透氣性;
【風阻效果】頭盔將人的頭發收於盔內,本身就已減小了頭部的風阻,而對於熱衷於提升速度的朋友來說,頭盔造型對風阻的影響也是值得關注的;
【騎行頭盔的種類】:半盔式騎行頭盔分為公路專用(無帽檐)、公路山地兩用(配可拆卸帽檐)等。也有朋友使用類似於棒球或輪滑用的頭盔。全盔式騎行頭盔造型類似於摩托車用頭盔,一般是速降或攀爬車愛好者使用。
【騎行頭盔的佩戴】:頭盔佩戴要保持水平,不能前仰後翹,有些騎友認為頭盔前面的帽檐有點阻擋視線,就把頭盔向上抬高很多以獲得良好的視線,其實可以把帽檐去掉一樣能夠達到效果。
正確的佩戴頭盔如右圖:
正確佩戴頭盔應該是頭盔調節帶的交叉在耳下(紅點)一指的厚度,大約1.5厘米。
整個帶子在下顎(綠點)而不是喉部固定,也要留一指的厚度,大約1.5厘米。 【特殊作用】騎行眼鏡除了具備一般運動眼鏡共有的作用外,其阻擋紫外線照射的作用值得特殊關注。大多數騎行者是在公路上騎行的,而在太陽天時,公路對陽光的反射效果比泥地或者草地要好。由於騎行姿勢不同,騎行者比騎一般自行車的人有更多的時間直視路面,由此接受更多的紫外線反射。眼睛長期吸收紫外線是會引發白內障的!騎車的朋友多半都有眼睛被風吹得流淚和眼睛裡進異物的經歷吧?而且如果您在到處白雪覆蓋的冬季騎行,或是在常年冰雪覆蓋的西藏,太陽照在雪上反射之後直接照射在眼睛上,很容易患上「雪盲症」,騎行眼鏡可以極大地保護你的眼睛不受這些傷害。
【選購】騎行眼鏡也很講究佩戴的舒適性,這與它的質地和大小有關。同時,對鏡片的選擇也有講究,不同顏色和質地的鏡片透光度和防紫外線效果是不同的,如果你要在騎行過程中面對不同的陽光照射效果,選擇一款有不同顏色備用鏡片的騎行眼鏡是不錯的選擇。無色鏡片適用於低光線或者夜間騎乘。黃色鏡片是霧天或者灰色天氣的理想選擇。紅色或者橙色鏡片整體來說最好,可以讓周圍的地形變的格外清晰明了。近視的朋友還可以選購可以加裝近視鏡片的騎行眼鏡,不過價錢要貴一些。
【注意】普通太陽眼鏡雖然也能阻擋紫外線和強光照射,但因其造型比較休閑,沒有具備保護功能,在阻擋風和異物入眼方面的效果不及騎行眼鏡。 上衣
顏色比較鮮艷,上身效果比較緊,很顯線條的一款裝備。
【作用】提速、排汗,背後有包包的騎行服能裝東西,長袖騎行服能防止手臂被曬,加絨騎行服還能保暖。騎行上衣提速的效果非常顯著,追求速度的朋友可以考慮購買。騎行上衣的排汗效果與透氣性如何取決於面料的選擇。
【如何選購】騎行上衣的價格一般在100元以上,選購時要注意麵料(並非是越光滑越好)、走線以及上身效果,太緊或者太松的都不合適。
騎行時不可避免要對會陰部位造成壓迫,長期如此會埋下患上前列腺炎的隱患。同時,該部位如果長時間不透氣,也會對個人衛生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對於經常騎行的朋友來說,騎行褲是必備的。
褲子
【構造】從外表看,騎行褲與跑步用的褲子沒有太大區別,但前者在襠部加了一層座墊,其基本效果就是緩解會陰部受到的壓力,採用特殊材料的座墊還能增強透氣性和抑制病菌繁殖。另外,好的騎行褲其表面也用的是透氣性很好的材料,可以避免腿部汗水淤積。騎行長褲的緊身效果也很明顯,其在褲腿處還有類似於健美褲的設計,或者加裝有束帶以防止褲腿被卷進牙盤裡面。 【作用】吸汗,防滑,透氣,保護手掌及腕關節。吸汗、透氣和防滑三者相輔相成。自行車處於高速運動狀態時,騎手對自行車的操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手上功夫。做工精巧的騎行手套無不在防滑效果上下足了功夫。透氣性取決於手套的用料及大小。而對手掌的保護則主要體現在翻車時,騎手經常會用手掌先接觸地面以使身體緩慢著陸,如果沒有手套進行減震,這樣的動作容易使手掌被磨破並嚴重損害關節部位。
之所以說騎行手套是在默默奉獻,主要是因為認識到手套保護腕關節的朋友並不多。事實上,由於騎行者採用了不同於休閑騎車的坐姿和握把方式,這就讓腕關節長期處於非正常的緊張狀態,其對神經和肌腱的負面影響甚至是終身性的。騎行手套的特殊作用在於最大限度地緩解對腕關節的壓迫,將其與普通手套背面朝下平鋪後進行對比,你會發現它的正面不是平的而是上翹的,這恰恰與騎行者握把的姿勢是吻合的。
【選購】騎行手套分為半指和全指兩種,選購時盡量選擇縫合部分堅固、手掌部位厚的。有些手套還在大拇指處加有毛巾材料,方便騎手揩汗。 這是一款方便實用的裝備
【構造】騎行背包的容積不大,但裡面的分隔層及小包包較多且各有用途,如底部分隔層用來裝水袋,旁邊有小洞以方便布設吸水管;工具包內使用了大量的松緊帶以防止各種工具互相碰撞;頭盔一般可掛在背包外面,但也有隔離層保護其免遭刮花。騎行背包的背負系統講究輕巧透氣,並配有胸鎖和腰鎖。 【騎行襪及騎行鞋】
騎行襪的透氣性和耐磨度比普通運動襪要高,可以減少不斷蹬車對腳掌帶來的副作用。騎行鞋分為自鎖和非自鎖兩種,後者類似於普通運動鞋,只是其更強調緊固性,前者需配合自鎖腳踏使用,兩者同時使用時,自己的腳掌就被拴在腳踏上了(當然,要取下來也是非常容易的,解鎖熟練一般不到1秒就解開了。),這樣可以免除你對腳掌打滑的擔心,全神貫注地提升速度。不過,因為必須掌握熟練解鎖動作。否則摔在地面上後也不一定能解開鎖。
【面罩及護耳】
這些東西是在面臨風沙或者寒冷天氣出行時使用的,選購時一般要注意是否透氣以及邊緣的密閉性。
【護膝和護肘】
喜歡運動的朋友都知道這兩者的用處咯,我就不贅述了,只是提醒一點,騎車時如果翻車,膝蓋、肘部受到撞擊的幾率不小,在容易發生事故的地方騎行,戴上兩者還是有必要的。
【運動水壺及水壺架】
選購及安裝:運動水壺有塑料和合金兩種質地,選擇時要注意壺內是否有異味、外表是否堅固等。千萬不能圖便宜購買使用有毒塗層的合金水壺或者使用不符合飲水標準的材料製作的塑料水壺。選購水壺架時要注意大小是否與水壺相符,結構是否堅固,還要注意是否可能對水壺造成刮花等傷害。安裝時要注意是否牢固,左晃右倒、叮當作響的水壺架和水壺輕則影響心情和速度,重則會對騎手的操控產生阻礙。
其它飲水系統:常見的是水袋和吸水管。水袋放置於專用背包內(也有人將水壺加裝吸水管後置於水壺架上),吸水管一頭接在水袋上,一頭接在騎行者嘴邊,喝水時只需偏過頭來咬住吸水管即可。
主要有前後托包、座墊包和車架包等。為減輕背負壓力,長途騎行時背包裡面不能放置重物,前後托包由此承擔了主要的載重任務,其講究的是結實和防水。車架包通常置於車架前端,即把立後面那個位置,容積不大。座墊包置於座墊下方,容積很小,常用以放置小物品,適合於不用背包短途騎行以及比賽場合使用。
Ⅱ 參加自行車公路賽時,有哪些騎行技巧
調車。一般自行車旅行是邊騎邊看,無拘無束,速率並不是很重要,關鍵的是便捷,舒服。按這種規定調車。車座:以騎友的腋部放到車座正中間,拿手去摸轉盤樞軸部,以觸到為標准,這就是騎友恰當的車座相對高度。手把與車座在同一水準表面為好,多少在半寸中間。
帽子,有一些老外喜愛在旅遊時戴它,防止出道路交通事故。實際上單車小冒更好用,更舒適,經濟實惠。騎行手套是因為地面防滑防腐蝕,這要依據個人情況決策是不是必須。鞋套除開能幫助你有一個准確的放腳姿勢外,它還能夠幫你節約精力。
Ⅲ 半指騎行手套上的小繩圈是干什麼用的
半指騎行手套上的小繩圈是方便脫下手套的。用另一隻手的手指勾住繩圈,往外一拉就摘下手套了,很方便。
如圖所示:
騎行手套是為騎行人員專用手套,有半指與全指之分,手掌部位做加厚處理,高檔騎行手套均墊有硅膠層,主要用於摔車時,減少傷害,防止擦破手。
Ⅳ 騎行的時候為什麼要帶手套
減震、防滑、防摔倒擦傷手掌。不過也可以不用。我用只是習慣,這年頭不都講究專業嗎?O(∩_∩)O~
Ⅳ 摩托車騎行手套勒手怎麼辦
調松一點。
具有保護性 並適合自己的手型(注意尺寸)能夠防風保暖能夠直接觸摸手機屏幕這個很重要展開來講,第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護性,很多摩托玩家因為手套買小了在行駛過程中會勒手,如果買大號了保護性則會降低,冬季騎行手套尺寸選擇可以選擇比夏季手套大一號(裡面有加絨)。還有一點就是大家一定要選擇能夠直接觸摸手機屏幕的手套!冬日把手套摘下來解鎖手機的經歷太痛苦了!所以這一點在選擇手套時一定要記住。
Ⅵ 騎行手套的作用
吸汗,防滑,透氣,保護手掌及腕關節。吸汗、透氣和防滑三者相輔相成。自行車處於高速運動狀態時,騎手對自行車的操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手上功夫。做工精巧的騎行手套無不在防滑效果上下足了功夫。透氣性取決於手套的用料及大小。而對手掌的保護則主要體現在翻車時,騎手經常會用手掌先接觸地面以使身體緩慢著陸,如果沒有手套進行減震,這樣的動作容易使手掌被磨破並嚴重損害關節部位。
之所以說騎行手套是在默默奉獻,主要是因為認識到手套保護腕關節的朋友並不多。事實上,由於騎行者採用了不同於休閑騎車的坐姿和握把方式,這就讓腕關節長期處於非正常的緊張狀態,其對神經和肌腱的負面影響甚至是終身性的。騎行手套的特殊作用在於最大限度地緩解對腕關節的壓迫,將其與普通手套背面朝下平鋪後進行對比,你會發現它的正面不是平的而是上翹的,這恰恰與騎行者握把的姿勢是吻合的。
Ⅶ 踏板摩托車 手套 怎麼裝
手套?不就是戴在手上嗎!!!
莫非你是講套到手把上的?那很好裝啊,一般常見的是把後視鏡拿掉然後裝上去在調整一下位置裝上後視鏡就OK拉。
不過你裝那東西不如帶個騎行手套然後加個越野摩托車用的弓形護手,遮風效果要好得多也安全得多。
Ⅷ 騎行用什麼手套最好
騎行手套,根據氣溫選擇全指或半指手套,騎行手套的主要特點是手掌上有硅膠墊,防止摔倒等情況下手掌觸地引起的擦傷。
安全第一,建議佩戴
Ⅸ 淺論騎行手套(半指和全指)的區別和作用
分兩類車說,公路和山地,
公路,半和全的區別更多在氣溫,半指肯定是氣溫較高的時候用的,全指還分兩類,一類是tt賽用,因為職業車隊追求各種邊際效應,手指的風阻也要降低到最低,但這種僅僅是將手指頭蓋起來,面料很薄,另一類就是秋冬用的全指,主要是防風保暖用;
山地,這個不太一樣,山地即便是比較暖的天氣也會用全指,主要是防護的考慮。
Ⅹ 夏天長途騎行從頭到腳怎麼裝備有經驗高人進
一.騎行裝備
1.頭盔:1個足夠
2.手套:1雙,全指或半指視乎當地環境
3.袖套:如果穿長袖衣服騎車,或者不怕曬黑,可免帶
4.褲套:個人喜好
5.騎行褲:1條或者2條
6.騎行上衣:個人愛好帶2件短袖的(夏天)
7.快乾衣:作為排汗內衣或外衣,很有用的
8.沖鋒衣:視乎所在地區溫度,一般以輕薄型為佳,減少背負;<
9.沖鋒褲:備/不備都可以
10.徒步鞋:騎車/戶外用(長途騎行,個人不贊成帶鎖鞋)
11.沙灘鞋:洗澡/戲水/騎車用;<
.太陽帽:一頂備用;<
13.太陽眼鏡:1副;<
14.頭巾:可以用來禦寒、洗面、防塵;<
15.騎行雨衣:如果你的沖鋒衣質量足夠好,可以免帶雨衣;<
16.裝車袋:方便旅途上將車子「肢解」,打包存車使用;
二.車子配備:
1.碼表(有的車友不喜歡帶這個):
2.氣筒:便攜型/短裝小氣筒;
3.水壺:軟壺,夾車架上;
4.頭燈/車前燈:兩者選1,獨立的強光電筒不錯的;
5.車子尾架:肯定得裝個;
6.馱包:適合車子尾架,看行程遠近確定容量;
7.車頭包:可以作為挎包的為妙,不然就得多准備一個腰包/挎包;
8.剎車制膠:1對備用;
9.剎車線:2條;
10.調速線:2條;
11.繩子:如膠帶;
三.修車工具:
1.內六角:6mm、5mm、4mm足夠;
2.扳手:開16mm、15mm 螺帽;
3.鉗子:
4.十字螺絲刀:通用型
5.一字螺絲刀:通用型
6.補胎工具一套
7.拆鏈器一副
8.後備內胎:2條最好,一般山地車為1.75-2.1內徑的26寸山地胎
四.葯品:
1.創可貼:止血
2.葯水膠布
3.紗布
4.蚊怕水:防蚊
5.風油精:防止中暑
6.保濟丸:防止拉肚子和水土不服
7.感冒葯
五.日常用品:
1.換洗衣服:3套足夠
2.牙膏牙刷
3.洗發沐浴
4.防曬
5.毛巾洗衣粉
6.膠袋
7.水壺:可以裝熱水,放行李包
8.紙巾:<br/>9.紙內褲:很實用,不用洗,哈哈
六.食物:
1.壓縮餅干:也許不會吃,但是可以救急,特別是在沿途人煙稀少的旅途
2.餅干或者其他封裝食品
3.罐頭類食品
4.當地特產,最好買了打包郵寄給家人存放
5.各地都有諸多美食,盡量以不吃壞肚子為前提
七.其他物品
1.小刀/多功能小刀/匕首
2.指南針
3.地圖:地圖最好用防水袋子裝好
4.火機:(應急用)
5.紙和筆:可以記錄路途的心情和一些電話,資料;也可以記帳
6.手機套裝
7.相機及電池
8.相機腳架:外出拍照,很實用
9.錢和錢包:記得帶身份證
10.雨傘:一把(方便停留外出使用,如有沖鋒衣,可考慮不帶)
11.騎行日程、路線圖
八.技術提示:
1.騎車的時候,十萬顆心注意路況
2.騎車的時候,起碼有一隻手牢牢抓緊車把
3.上坡的時候,學會變速
4.下坡的時候,把車子控制在控制范圍內,不要讓車子飄起來
5.不但要熟練使用地圖和指南針,還要學會「該出口時就出口」
6.問路時候,盡量問多幾個人來判斷路線的對錯
7.身上盡量少攜帶東西,東西應該裝包裡面
8.貴重物品放置行李內,錢幣分N處存放為佳
9.身上盡量不要攜帶「引人犯罪」的物品
10.盡量不要晚上趕路,安全第一
11.出門在外,小心小偷、飛車賊、山賊、土匪、地頭蛇、黑店
12.計劃好每晚住宿的城鎮
13.單人露營應選有照應地方,注意山泥傾瀉及洪澇
14.如果前路堵塞,應考慮將路線整改部分
15.騎車別玩瀟灑,城市裡不要用耳塞聽歌
16.出門在外,以和為貴
17.如遇劫無法脫身,放棄財物,保存單車
18.祝你好運,祝旅途愉快。
ps:頭盔、手套、騎行褲可以說是必須的,頭盔的保護功能不用多說了,一定要的;手套的話除了防止摔車傷害,而且當你騎遠一點的地方,若沒有手套,你會覺得腿還沒什麼感覺,但是收卻痛了;我沒騎行褲騎100多公里都痛得要命... ...如果是男生的話,可能更需要騎行褲。其它的可以按照個人的需要,淡然,修車工具還是要的,至少半路爆胎要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