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泰國人怎麼樣
大部分人是很和善的,而且對遊客很熱心。但是也有壞人(比如在素萬納普機場四樓打的就很容易遇到黑心的司機)。年輕人(特別是男性)都蠻花心的,大學生不論男女妝畫得都蠻重的,衛生間里經常看到有人在補妝,時不時可以在女廁見到男生(親身體驗),不過總體來說泰國人還是蠻好的!
❷ 泰國的風俗習慣
1、泰國人對於不認識的長輩都習慣叫叔、伯、姑、姨、或爺爺、奶奶。同輩之間也稱兄道弟,或姐妹相稱。他們從小受家庭教育,在家庭要尊敬父母、長輩。學校培養學生尊敬老師、對高年級同學要有禮貌的風氣,教導學生敬老師猶如敬奉父母。
2、泰國人常用的見面禮是雙手合十,雙掌相合上舉,抬起在額與胸部之間,雙掌舉得越高,表示尊敬度越高。同時互相問好。但他們與外國人進行生意往來時,一般的禮節是握手。
3、泰國美食國際知名。無論是口味辛辣的還是較為清淡的,和諧是每道菜所遵循的指導原則。泰式烹調實質上是由有幾百年歷史的東方和西方影響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泰國飲食。泰國美食的特點要根據廚師、就餐人、場合和烹飪地點情況而定,以滿足所有人的胃口。
泰國烹飪最初反映了水上生活方式的特點。水生動物、植物和草葯是主要的配料。避免用大塊的肉。後來的影響使得泰國飲食中也使用相當大塊的肉。
4、泰國人最忌諱他人觸摸自己(小孩子也算)的頭部,因為他們認為頭是智慧所在,是寶貴而又神聖的。
(2)泰國人古代怎麼穿褲子擴展閱讀:
泰拳是泰國傳統民族藝術和格鬥技藝,泰拳作為一門傳奇的格鬥技藝,是一項以力量與敏捷著稱的運動。主要運用人體的拳、腿、膝、肘四肢八體八種武器進行攻擊,出拳發腿、使膝用肘發力流暢順達,力量展現極為充沛,攻擊力猛銳。人們口中所說的泰拳一般指現代泰拳,而並非指古代泰拳。泰拳作為一門民族藝術,與泰族傳統文化關系密切,其宗教色彩濃厚。
例如入門拜師、競技禮節及拳舞儀式等等,都有宗教藝術背景。至於泰國的古典詩劇和舞蹈藝術,其中有很多動作和細節被融會於拳術之中。如多款拳術招式和拳舞拳花,追根尋源,肯定是戲劇和舞蹈藝術。由此看來,泰拳被視為泰國的民族藝術絕非牽強,實屬極具代表性的技藝。
❸ 泰國的習俗
應該帶長衣長褲,因為泰國有些地方不能穿短褲,顏色沒有禁忌。泰國人就餐喜歡用手,但是也可以用勺子或者叉子。
1、泰國是佛教國家,寺廟等場合務必著裝整齊大方,上裝帶袖,裙褲過膝,進殿脫鞋,勿摸爬佛像,對僧侶拍照、合影須徵得其同意。舉止文明,遇事克製冷靜,切忌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吐痰。忌摸他人頭部。忌用腳指人或物。
2、泰國人不喜歡被人碰自己的頭,在泰國千萬別碰他人的頭。當地的人們認為頭是身體的最高點,因此應最受尊重。
3、泰國人吃飯可以用勺子、可以用叉子,但是有很多人喜歡用手。這個都是各國的習慣。我們不習慣用手可以用勺子、叉子、筷子,但是不要用怪異的眼神盯著人家用手。當要是實在接受不了人家用手,可以去吃火鍋。
(3)泰國人古代怎麼穿褲子擴展閱讀:
泰國的旅遊景點:
1、泰國廟:泰國廟宇林立的千佛之國,信仰為上的微笑之國;擁有海島、美食和獨特的文化,這是一個天生的旅遊國度。
2、曼谷大王宮:曼谷大王宮又稱故宮,是泰國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的王宮。大王宮的總面積為21.84萬平方米,位於首都曼谷市中心,依偎在湄南河畔,是曼谷市內最為壯觀的古建築群。
3、玉佛寺:玉佛寺位於曼谷大王宮的東北角,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也是泰國三大國寶之一。建於1784年的玉佛寺是泰國大王宮的一部分,面積約佔大王宮的1/4。玉佛寺是泰國王族供奉玉佛像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因寺內供奉著玉佛而得名。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赴泰游需知當地風俗禁忌 寺廟等場合謹慎拍照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盤點:異國他鄉旅遊禁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泰國
❹ 泰國人的各種習俗
1、在泰國南部的宋卡府乍汀泊縣的一些地方,當地男子會舉行與大樹成親的儀式。同大樹結婚的儀式,同真正男女結婚的儀式一樣隆重熱鬧,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4)泰國人古代怎麼穿褲子擴展閱讀:
泰國以出家為榮,由於泰國歷代國王都護持佛教,僧侶備受敬重,在社會各階層有很大的發言權。甚至王室儀式、國民教育及生活種種,都以佛教作為規范,而且規定男子年滿二十歲時,至少需要出家三個月,出家的和尚大部分青年僧侶是學生。一般出家後就可以還俗。
一般上都在年屆二十歲或要結婚之前,就作短期出家,表示已屆成年和報答父母養育之恩情。而剃度為僧亦有啟於其他的目的,如有的信徒是病癒後、或許願後成功,為了還願而剃度為僧。
有人則是遇上至親如父母喪事期間剃度,據說可以把去世的父母從苦難中引渡至極樂世界。也有因看破紅塵而長期真實皈依佛祖。
目前泰國擁有三萬多間佛教寺廟,僧侶數目多達五萬餘人。對泰國人來說,剃度為僧是一種傳統,包括皇室成員也不例外。現今曼谷王朝的拉瑪四世就曾出家二十七年,還自創了法宗派。
❺ 自由行去泰國,那邊有哪些禁忌只知道宮殿要穿裙子。具體呢,可以涼鞋嗎。還有哪些禁忌,希望說全了。到
看來你對泰國的情況還是有比較多的了解。
如果你穿裙子的話,一定要過膝蓋,不要透明性感的,不要低腰的,不要高開叉的。
其實進寺廟,宮殿穿褲子也是可以的,只是褲子千萬不要低腰,不要短褲,過膝蓋的可以。
和褲子和裙子搭配的衣服也要注意不要透,最好有領有袖,不要低胸。
鞋子沒有要求,涼鞋拖鞋都行。
另外你還要需要知道一些泰國的習俗,也就是你說的「禁忌」。泰國習俗比主要包括「基本習俗」和「生活習俗」兩部分。可概括如下:
一、基本習俗。
當泰國人互相打招呼時, 不會採用國際流行的握手方式, 而以雙手合十, 狀似禱告;泰國人稱"wai"。一般來說, 年幼的先向年長的打招呼, 而年長的隨後回禮合十。
避免談論政治和王室問題。假如你冒犯了別人,要微笑雙手合十說「對不起」以示歉意。進入泰國人的住宅之前要脫鞋,不能踩門檻。如果主人坐在地板上,客人要照做。腳不要交叉,把腿卷屈在身體下面,不要露出腳底。
泰國人喜歡以有包裝小禮物為禮,並以右手或雙手遞給受禮者。如果泰國人送你禮品,在接受禮品前應先合十向他們表示感謝。
希望可以幫到您,望採納!
❻ 泰國的風俗習慣有什麼
1、在泰國,凡是信佛教的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要一度削發為僧,連王室和貴族也不例外。在泰國街上,處處可見身披黃色袈裟的僧侶,以及富麗堂皇的寺院。因此,泰國又有'黃袍佛國'的美名。佛教為泰國人塑造了道德標准,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讓、安寧和愛好和平的精神風范。
❼ 泰國傳統的衣服 北方和中部有什麼區別
一、泰國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和文化,原名暹羅。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開始形成較為統一的國家。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從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法國等殖民主義者的入侵。19世紀末,曼谷王朝五世大量吸收西方經驗進行社會改革。1896年,英、法簽訂條約,規定暹羅為英屬緬甸和法屬印度支那之間的緩沖國,從而使暹羅成為東南亞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1932年6月,人民黨發動政變,建立君主立憲政體。1938年,鑾披汶執政,1939年6月更名為泰國,意為「自由之地」。1941年被日本佔領,泰國宣布加入軸心國。1945年恢復暹羅國名。1949年5月又改稱泰國。
二、泰國的傳統服飾「帕農」和女筒裙 泰國人的服裝,總的來說比較樸素,在鄉村多以民族服裝為主。泰族男子的傳統民族服裝叫「絆尾幔」紗籠和「帕農」紗籠。帕農是一種用布纏裹腰和雙腿的服裝。絆尾幔是用一塊長約3米的布包纏雙腿,再把布的兩端卷在一起,穿過兩腿之間,塞到腰背處,穿上以後,很像我國的燈籠褲。由於紗籠下擺較寬,穿著舒適涼爽,因此它是泰國平民中流傳最長久的傳統服裝之一。
三、因為泰國北部為多民族混居地區,與中部的區別各民族之間也不盡相同,泰國山地少數民族服飾 。
泰北山區多深山密林,風景優美,河山秀麗,那裡住著許多保持著古代傳統與獨特文化的少數民族。在泰國北部的山地主要居住著6種少數民族(主要是拉祜族、阿卡族、傈僳族、克倫族、何孟族和緬族),每個民族又都分成幾支,每個分支都有各自獨特的風俗、禮儀和服飾。
四、北部地區各少數民族的服飾特點:
1、克倫族自17世紀開始遷入泰國,集中分布在泰國的西北部,以白克倫為主,分為「斯卡」和「頗」兩個分支。他們聚族而居,住在建在支柱上的房子里,大約25戶一個村莊,巫師和村中的長者共同掌管村中事務。在克倫族的信仰中,崇拜地神、水神、各種自然神、守護神和靈魂。由於他們對大自然的崇拜,至今他們仍延用最生態的農耕方式,他們在大片土地上翻地耕種,但從不砍伐樹木,而且他們也是泰國目前唯一用梯田種水稻的民族。
克倫族的衣服都是用手織布,以紅白色為主色,附以藍色或棕色的豎條紋,針腳清晰且具有裝飾作用。男裝的紋飾較簡單,女裝的較復雜。斯卡克倫族的未婚女子穿純白色襯衫,頗克倫族的服裝上紋飾較多。
2、泰國的拉祜族可分為黑拉祜和黃拉祜兩個分支,其中占總數75%的黑拉祜又分為拉祜那、紅拉祜和舍勒拉祜三個子系。泰國人把拉祜人稱為"獵手",因為他們都是技術高超的叢林獵手。拉祜人集中在泰緬邊境的西北部。他們把房子建在支柱上,每個村莊有15~30戶人家,一般家庭都有幾個未婚的孩子(有些還有一個已婚的女兒)。
拉祜人相信靈魂、馬神、天神和權力至高無尚的巫師。他們的傳統服飾為黑色配綉上的花邊,衣袖和口袋上一般都有不同顏色的花飾,不同的顏色標志著不同的分支。現在,拉祜族人平日只穿一些普通的衣服,而把傳統服裝留到參加各種儀式時穿。
3、泰國的何孟族主要分藍何孟和白何孟兩支。藍何孟的村寨分布在泰緬邊境北面的高山區,是居住區距清邁最近的一個民族,在多普(Doi Pui)國家公園附近也有他們的村落。何孟族把房子建在平地上的柱簇中,幾個柱簇就是一個村莊,年長的男性控制著整個家族。 何孟族按姓氏分成部落,因此家族在各種宗教儀式和社會關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何孟族相信一些家族神明和靈魂,宗教儀式同家族首領主持,不過每個村莊都有一個薩滿(巫師)來負責驅惡除病。藍何孟族的婦女都穿著麻制藍白蠟染的褶裙,因此很好辨別。女人的上衣是黑色帶刺綉花邊,這個族的女人大都擅長刺綉。男人的衣服較寬松,也是黑色帶刺綉的花紋。銀器是何孟族中既是裝飾也是財富的象徵。
4、傈僳族源於雲南,有六個支系,其中只有幾支住在泰國清佬附近的村落里。村落的大小不一,房屋或建在支柱上或直接建在地面上。兒子婚後仍與父母一同生活。傈僳族人好勝、開朗、好交往而且很勤勞。
傈僳族的村子都有廟宇供放神明,他們崇拜祖先、水、樹、日、月。法師負責主持保佑村落的宗教儀式,而薩滿負責看病。傈僳族"花支"的婦女服飾很有特色,及膝的藍綠色長袍,紅色的衣袖上有許多顏色鮮艷的條紋,頭上纏著布留著流蘇。男性的褲子也是藍綠色的,上衣為黑色。
5、阿卡族起源於中國雲南,19世紀中葉遷移到緬甸,直到20世紀初期才移居泰國,大規模的移民是在近現代緬甸動亂以後。阿卡族主要分布在泰緬邊境的北部,清邁府的一部分和清萊府的大部分。村落的大小不一,入口處都有一扇木門,門上雕刻的圖騰包括人、善神和叢林之神,每家都有祭祖壇。阿卡族有自己的社會生活規則,法師在村中擁有最高權力,比年長者和村長的地位都要高
阿卡族的衣服都是用黑藍色的家紡棉布製成,婦女的衣服上有刺綉和彩條裝飾,並飾以掛件。女人的服裝包括及膝長衫、短裙、腰帶和綁腿,最有特色的是頭飾,越是年齡大的婦女頭飾越復雜。男人穿寬松的黑布長衫,配以條形紋。
6、瑤族起源於中國,但在泰國北部的瑤族大部分是在越老沖突期間從寮國遷入的,主要分布在清萊府,也有部分在清邁府。村落規模較小,房屋建在地面上。泰國瑤族共有12個族系,一個村中可能有不止一個族系,一般同族聚居,家庭規模較大。瑤族供奉各個級別的祖先,其宗教信仰受中國的道教影響較大。族中法師主持宗教儀式,薩滿治病去災。
瑤族婦女很好認,因為她們脖子上都有長長的黑紅相間的毛流蘇,下著紋飾復雜的黑色褲子。男人穿寬松的黑色衣褲,褲子上的紋飾較簡單。
五、現代社會泰國人的著裝特點與習慣:
一般來說,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服飾,只是到了現代社會,文化交流和國際來往非常頻繁,各民族傳統的服飾已很少穿了。不過,在某些場合和節日里,我們還可以看到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泰國人的服飾,除了日常里與現代世界各民族通行西裝、T恤、牛仔等以外,還有不少體現其民族傳統的。就我在泰國一年時間所見的服飾來說,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一是重大節日里穿的;二是體現對國王和王室忠誠和愛戴的;三是受地理氣候影響的穿著
❽ 泰國的傳統服飾是什麼
泰族男子的傳統民族服裝叫「絆尾幔」紗籠和「帕農」紗籠,泰國傳統服飾女筒裙是泰國女子下裝。
男裝是立領馬褂加褲子或者方裙。男裝馬褂被叫做suea phra ratchathen,正裝穿長袖,日常裝束穿短袖。
女裝是上衣下方裙,方裙被稱為"服新(pha sin)",是由一塊長方形的絲綢把腰間緊緊的裹起來做成的裙子,用繩子調整松緊,再把腰繩藏在回到部分。服新可以從左向右裹也可以從右往左。上衣可以有夾克和襯衫搭配。正式的裝束還要披一條斜穿上身的帶子。
泰國女性都是下身穿方面裹裙,上衣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正式服裝一共有5種。第一種就是跟男裝上衣一樣的馬褂搭配,叫做巴羅皮曼(Barumpimarn/Boromphiman),圓立領,長方裙,前面或者後面扣扣子。
還有一種比較像巴羅皮曼的泰國晚禮裙,叫做絲娃來(Siwalai),與巴羅皮曼唯一的區別就是披肩帶,一般出席皇家典禮或者正式場合才穿。泰民族服恰可莉最正式和傳統的泰民族服恰可拉發特泰國絲娃來晚禮服泰民族服結婚用絲娃來還有一種絲娃來是裙子中間打褶子的。
與恰可拉發特相似的禮服還有恰可莉(Chakkri/jakgree),裙子也是服新裙。還有一種晚禮服叫做杜斯特裙(Dusit),是大圓領無袖低胸套裙,也可以做成連衣裙。
❾ 誰知道泰國人的生活方式
1.進家裡去要脫鞋。
2.和老一輩或者比你大的人見面的時候,要舉起手拜。
3.說話要小聲點兒,因為泰國人不喜歡說話很大聲的人,覺得沒有禮貌。
4.比你大的人,你要稱呼他為「Pi」(就是「哥」或者「姐」的意思)
5.把「謝謝」這兩個字成為你的口頭。
1、不勾肩搭背,不從背後驚嚇別人。
2、泰國禁賭,即使在旅館房間也不要玩牌或打麻將。
3、泰國僧侶及王族的身份地位相當高,所以嚴禁任何遊客和他們拍照。
4、購物時切記不要用手指物向店家詢價,因為在泰國這種肢體動作是粗魯不禮貌的。
相處之道
泰國素以包容和好客著稱,他們對每個人都示以微笑和謙遜的態度。一般旅客都很容易適應本地的風俗習慣。不過以下是一些特別值得提示的:
君主體制
傳統以來,泰國人對皇室成員懷有深厚的敬仰之情。到訪遊客應對泰皇,泰後及其兒女表示尊重。比如:每天上午08:00 和下午18:00,在公共場所,國歌奏響時,您應當站立。若參與皇室成員出席的公開場合,最佳的做法就是觀察及仿效在場人士的禮儀。
宗教微觀
泰國的法律有很多章節闡述對宗教違法的行徑,當中包括信眾最多的佛教和其他信仰。所有的佛像不論大小完好或殘破,都奉為神聖之物。請別攀爬佛像!一般的要求是對佛像不做出「有欠尊重」的行為。參拜佛寺,衣著需整齊--- 不要裸露上身,或穿短褲,或無袖的襯衫。供奉佛像之寺堂內,不應穿著鞋子進入。請放心脫鞋吧,寺堂內的地板,一般是干凈的。佛教的僧侶均被禁止與女士接觸,如果希望把東西交給僧侶,則應先把東西交予一位男士由他代勞。 一件長袖的罩衫扣至脖頸,並且披上發巾。
社會習俗
當泰國人打招呼時,是以雙手合十,狀似禱告。泰國人稱「Wai」。一般來說,年有的先向年長的打招呼,而年長的隨後回禮合十。
泰國人認為頭是身體的最高的部分,他們是不容許拍任何人的頭部,縱使是友善的表現。如果你偶然摸某人的頭,您要很快地向他道歉。
同樣腳被認為身體的最低的部分。別使用你的腳指向人或對象。別與你的腳摸任何人。別把你的交放在桌子或椅子上休息。別跨過人的身體,請從附近繞過或禮貌地要求他們移動。當在地板上坐時,也應使您的腳不指向任何人。
公開表示愛的行為是難以接受的。你可能看過一些十分西化的年輕夫婦手牽手的情景,但是,這樣子只在開明的社群中常見。 在泰國的社會,發脾氣是下下之策。泰國人認為這樣代表卑劣的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