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搭配技巧 > 軍膠鞋褲子搭配

軍膠鞋褲子搭配

發布時間:2022-04-19 00:09:28

⑴ 如果要去登山應要哪些裝備

第三章 裝 備 篇
第三章 裝 備 篇
帳篷-隨遇而安的家,睡袋-成人的糨褓,背包-旅行者的貨箱,防潮墊-可以折疊的席夢思,瑞士軍刀-萬用工具箱,望遠鏡-遠大的目光,羅盤-把握方向厖,現代的戶外旅行探險不再是穿草鞋、披蓑衣、戴斗笠的時代了,因此,必須掌握現代的旅行工具。

第一節 一般戶外旅行裝備
外出旅行露營,沒有必要的裝備是不行的,但也沒有必要帶得太多,也不能漏掉一些重要的物品。下面推薦給大家一張表(表3-1),行動前瀏覽一下,並按此表准備就可。原則是:在預見性的基礎上盡量少帶東西,減少負重,以最好的體力狀態去完成旅行。所謂在預見的基礎上准備是很重要的,例如吃飯,如果沿途各站均有餐館和村寨,就盡量少帶食品,僅考慮少量的巧克力等備用。僅食品一項就可減少許多重量,同時還可以逼迫自己學會找吃的。只要有人家的地方,都可以得到許多的幫助。
本書主要介紹一般戶外旅行的裝備,這是廣大戶外旅行愛好者所需用知道的。它們分為個人裝備和集體裝備兩類,其中又可分為必需裝備和可選裝備。本章主要介紹的是一般的旅行裝備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有些重要的物品將分別就其分類、選購、使用方法、產品及保養進行詳細介紹,一般的物品則簡單介紹:
表(3-1) 常用野外旅行裝備表
個 人 裝 備 集 體 裝 備
旅行背包 睡袋 集體帳篷 共用餐具
睡墊/旅遊墊 充氣枕頭 共用炊具 燃料燃汽
換洗衣物 備用鞋襪 共用照明燈具 集體急用葯品
洗漱用具 自用餐具 地圖資料 隊旗/標志旗
手電筒/頭燈 身份證件 宿營工具 公用食品
太陽帽/頭套 自用葯品 海拔儀 公用調味品
防曬用品 水壺/飲料 指南針/羅盤 急救用品
自帶應急用食品 打火機/防風火柴 集體證明 行程表
匕首/瑞士小刀 筆記本/圓珠筆 集體縫補用品 折疊水桶
衛生紙 垃圾袋 當地介紹資料 細繩/細鐵絲
自救用品 自用汽爐 安全帶/鐵鎖 登山繩
現金 雨衣/雨具 ☆集體娛樂器材 ☆集體互贈禮品
☆手杖 ☆照相器材/膠卷 ☆無線電通訊機 ☆衛星定位儀
☆廢報紙 ☆自用娛樂器材 ☆溫度計 ☆望遠鏡
☆多用手錶 ☆太陽鏡/雪鏡 ☆塑料布 ☆計步器
☆游泳衣褲 ☆腰包 ☆粉筆/標志筆 ☆蠟燭/燈籠
☆本《指南》手冊 ☆互贈禮品 ☆救生圈 ☆露營報警器
☆吊床 ☆驅蚊劑/器 ☆燒烤器具 ☆防身器材
☆凈水器具 ☆腳套/綁腿/護膝 ☆收錄音機
註:上表中注有☆符號的為可選物品及裝備,即非必要帶的物品,當然,有些時候是必須的,這要看具體情況而定,故僅供參考。

第二節 裝備的選擇與使用
對於野外旅行裝備的選擇、購置與使用,是很有學問的事,目前國內市場上有不少國內外的旅行用品可供選擇,高檔、中檔、低檔都有。如何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須認真考慮,可以首先問自己以下2個問題:
1。我打算經常外出旅行、登山、探險嗎?而不是一時的沖動。
2。 野外旅行是常去未開發的地方活動嗎?而不是一般的常規旅遊景點。
如果你回答以上的問題是肯定的話,那麼你及大家(集體)就應當認真而系統的准備。如果比較含糊或只是一般性的喜愛的話,那麼就不用勞神費心了,最好是去參加旅行社的團隊或是隨便的准備些什麼就可以了。以下是比較全面的介紹各種裝備的基本知識、分類、選購及其使用知識,包括必帶物品及可選物品。

一、個人裝備的選擇及使用
1. 旅行及登山背包
背包是裝帶各種旅行物品的重要裝備,是旅行必不可少的。我們可以將背包、服裝、食品、鞋及睡袋共列為野外旅行的五大要件。一個好的背包就是一個好的夥伴,旅行家們都非常重視並愛惜自己的背包。
(1)分類及選擇:背包一般從用途上分為普通旅行背包、登山專用背包、其他專用背包;從結構上又分為普通軟包(簡單無支架)、內支架式背包、外支架式背包等。還可以從容積、材質等方面進行分類。一個結實耐用的背包最好到旅行用品專賣店購買。普通的旅行背包(見圖3-1)在挑選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A。背包外料是用密實防水的耐磨、防燃、防撕裂材料製造,多用人造纖維(Kodra)及高密度牛津尼龍布(Hi-density Nylon Oxford),一般用D來區分它們的功用,如420D牛津尼龍,1000D Kodra尼龍等,越高功能越好,越具有專業性,其縫線有些有防水噴膠膜處理。
B。較寬且厚實的背帶、腰帶及背墊,背墊有排汗通氣槽(見圖3-2)等。
C。 主包容積應當在50公升左右,並至少有2~3個側包或頂蓋包。
比較專業的旅行及登山背包(見圖3-3)除上述要求外,還應當具備以下幾點:
A。背包內有金屬支架(多用鋁合金材料製作)或有外支架(即背架包,圖3-4)。
B。肩背帶(S型)、腰帶是可以上下調節的,並有胸帶。
C。主包容積應在50~80升,主包分為上下兩個,可分裝物品。
一般男士起碼應選擇一個在50公升以上的背包,因為在外旅行,男士應承擔背負比女士更多的物品。女士可選擇一個40公升左右的,背包大些可以少帶,但如果買小了,想多帶也不行了。因此,選擇背包,寧大勿小。其二,應選擇分包多(復合背包)及有內支架、有腰帶的。
(2)使用方法:背包在裝填物品上是很究竟方法的。一般的背包從上往下(見圖3-5),分為頂蓋包(用於裝帶雨具、地圖、小食品等),這類物品在一旦需要時,可以很方便的請同行者幫助取出。兩側包(用於裝帶一些常用物品,如水壺、電筒、洗漱用具、衛生紙、指南針、急用葯品、應急食品、太陽鏡、手套、小相機、膠卷等物品)。大包(主包)則裝帶其他重要物品(如睡袋、換洗衣服、餐具等)。
裝包原則:Œ常用的物品應在近開口處,宿營時才用的物品放在裡面;輕、軟的物品在下,重、硬的物品在上(不能壓的物品應在上方)。重物在上有利於使背包重心盡可能的靠近人體的重心,不易使人腰腹部肌肉疲勞。Ž要注意背包左右的平衡,不能一邊重一邊輕。同時要注意兩肩帶要松緊度調節得合適並對等。
另外,背包外掛物品是帳篷在頂,防潮墊在下,這也是重上輕下的原則。
背包方法:由於裝滿物品的背包較重,應當學會自己將背包背在背上的方法,一是將它提放在高台處背上是最簡單的方法,或者是人坐在地上背,再是用右手將背包提放在自己的右腿上,先入右手,挺身起來後再入左手即可。背包的整體位置應當這樣,男子的腰帶應系在髖骨部位,而女子應系在髖骨以上(即下腰),收緊肩帶使背包緊貼背部,最後應當調節肩膀短帶(圖3—6),如果這時短帶同背包等處呈30-40度為最佳位置和背帶方法。
(3)產品介紹: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有許多的背包品種,主要有香港的NIKKO(日高),德國的BIG PACK和VauDe,韓國的Giant及一些合資企業生產的背包。這些產品都比較專業,品種齊全。下表列舉NIKKO(日高牌)背包的有關資料,僅供參考。各種國內外的商品品牌在本書的第九章第二節中專門介紹,請注意翻看。
(4)補充介紹:目前,市場上有不少的背包是組合、多用途的,如母子背包(如NK-5000型,註:NK代表香港NIKKO品牌的背包,後面的數字是背包的型號,下同),即一個大的背著一個小的背包,平時大的可以用於出遠門,小的用於一般的郊遊,或者小的給小孩用。還有是兩用包,即外表象一個比較大的腰包,但拆開又可以做背包使用,只適合一般的郊遊。還有自帶雨罩的背包、可以收起背帶用手提的背包、帶坐墊的背包等。
表(3-2) 單位:人民幣 元
型號 容積及材料 參考價 其他說明 型號 容積及材料 參考價 其他說明
NK-36S 36L 338 NK-1898 87L 765
NK-503 45L 480 NK-1992 92L 810
NK-5800 66L 770 母子包 NK-616 58L 644 背架包
NK-1850 46L 405 NK-618 60L 655 背架包
特別說明:本章所有商品的資料(包括價格)均由昆明野外旅遊用品有限公司提供,僅供參考,尤其價格不代表全國的價格。報價時間為1998年7月。此後發生的價格變動只會在本書的再版時修改。
(5)保養方法:背包受潮及弄臟後,一定要洗干凈並晾乾,存放時不要壓重物,最好是把睡袋等平常旅行之物充填在內。如有縫線裂開或破損應及時修補。
2. 睡袋
睡袋同樣是野外露營的必備之物,當然也可以用毛毯、榻花被、鴨絨被等代替,但如果打算經常外出旅行,那麼還是建議認真的選購一個睡袋。
(1)分類與選擇:由於睡袋使用目的不同,因而睡袋也大致分為普通睡袋與高山睡袋。從內填料(保溫層)上可大體上分為羽絨和人造棉兩種,羽絨又分水鳥絨、鵝絨、鴨絨等,人造棉又分晴綸棉、中空棉及美國杜幫棉(Du-Pont)和美國3M公司的Thisulate等。從結構(圖3-7)上分為信封式和木乃伊式兩種。
從保溫性能上講,羽絨睡袋由其含絨量的不同而又有分別,普通羽絨睡袋的含絨在20~40%,其他是羽。含絨在80%以上的是高級睡袋,價格很高,多用於高山登山之用。羽絨品種以水鳥羽絨最好,其次是白鵝絨、白鴨絨。人造棉中以中空棉最好,即在纖維中有多個空心小孔,其保暖性能也不錯,且價格便宜,建議一般旅行可以首選這種。正品睡袋都有一個適用溫度表說明,如普通睡袋一般標15℃—10℃—0℃,即說明可以在攝氏零度到零上15度之間使用。高級睡袋一般可以在零下40度使用。
從結構上講:信封式(圖3-7上)的拉鏈是可以全打開的,在外可以做睡袋之用,在家裡,套上被套可以做被子。而木乃伊式是以人體形狀特定設計的,上大下小,並且有頭套,是野外旅行的最好用品。一般睡袋其面料是用尼龍稠,內襯是棉布或滌棉。
補充說明:所有的睡袋都可以壓縮以便於攜帶,因而有些睡袋自帶有壓縮帶,可以將睡袋壓縮到蓬鬆體積時的2/3或一半。也有專門的睡袋壓縮帶買。
(2)使用與保養:睡袋的使用及保養原則一般是防火、防潮、衛生等。禁止在帳篷內吸煙,並遠離篝火;如果睡袋受潮應及時晾曬干或用遠火烘乾;睡袋是個人專用品,因此一般不要外借他人使用,以防傳染疾病。每一次使用後都應及時的涼曬,以殺菌。在不用時應處於蓬鬆狀態,不要壓縮,並定期涼曬。如果臟了,最好送乾洗店乾洗,不要用洗衣機洗。一般睡袋的長度都比使用人的實際身高長,當人睡進去平躺後,抬起腳部再放下,睡袋多餘的部分即墊在了腳下,可以使腳部得到更好的保暖。
(3)產品介紹:目前國內市場上的睡袋品種亦很多,進口的有德國的BIG PACK,美國的MARMOT,香港的NIKKO,韓國的DONGJIN。這些多是杜邦棉睡袋,普通及高級的都有。國產的多為鴨絨睡袋。普通睡袋一般價格在200~300元,而高級睡袋價格一般在1000元左右。

3. 防潮睡墊
睡墊是一項重要的物品,絕大多數的帳篷都沒有防潮墊,只有隔離層,因而沒有防潮墊是不行的。它起到防潮、隔溫(保暖)、睡眠舒適等作用。睡墊一般分為以下三種:
(1)分類及選擇
A。 充氣墊:可露營及水上使用的兩用墊,橡膠製品。大小上分單人氣墊(圖3-8)、雙人氣墊;式樣上、分椅式氣墊、管式氣墊、合式氣墊、格式氣墊等。由於是橡膠製品,故比較重且易破損,不適合背包旅行。但如果是一般的汽車外出郊遊是不錯的睡墊。單人的價格在60~70元間,雙人在110~120元間。國內主要是一些軍工企業生產。
B。 防潮墊(沙灘墊):國際標准型(長1.8M,寬0.5M,厚0.01M),是用高密海綿製成,圓筒型,單人使用,由於它質輕(僅250g),且防潮,隔溫,柔軟舒適性能等均很好。是野外宿營的必備之物。價格一般在30~40元左右。全年都可使用。
C。 帳篷墊(旅遊休閑墊):一種薄的特製海綿墊,是用新型的PE發泡材料製成,該材料在彈性、抗老化等問題上都比較優越。它一面有反光膜,另一面是彩膜。它的防潮、隔溫及攜帶等性能亦不錯,主要用於鋪帳篷底層,再鋪上防潮墊就更好了。夏季可以直接使用。但在寒冷的高山宿營時一般是兩種並用。目前國內沒有生產。但有一種相似的旅遊休閑墊基本相同,可以代用。尺寸為1.5×1.8M。可供一個帳篷使用。收起來同防潮墊一樣大小。價格在80~110元左右。
(2)使用及保養:這些墊子均是比較容易被刮破的、戳破的,故外出攜帶時應套上相宜的保護套。睡氣墊時不能帶鑰匙(別在皮帶上的)。
4。 野外用枕頭:枕頭可有可無,有即可「高枕無憂」。目前市場上有充氣枕頭買,也是橡膠製品,由於它便於攜帶亦深受廣大露營者的喜愛。價格在10~20元一個。
5。 野外旅行服裝
野外旅行的服裝不論是內衣內褲還是外衣外褲,基本要求是要有保暖、柔軟、透氣透汗、寬松、靜電少等特點,外衣還應該質地耐磨、色彩艷麗、口袋較多等要求。如果在雨季還要考慮有防水的性能。由於旅行服裝品種多樣,個人喜好差別大,選擇時應考慮以下要素:
★ 保暖性:保暖是衣物的第一要求,除冬季外,一般白天的旅行可以穿普通的棉、毛制休閑服裝,要寬松,對襟開,易穿易脫(即易散熱)。冬季應當穿保暖性能好的衣物,如羽絨衣、羽絨背心(背心即保暖同時又方便雙手活動)、毛衣、絨衣等。脫穿方法一般用拉鏈(可以快速脫穿),冬季的可以選擇一些套頭式,這樣的保暖性能更好。
★ 透氣與防雨:透氣與防雨性能是一對矛盾,運動中的人體汗水應當及時的透過衣物排除體外,保持代謝功能的正常進行。因而,透氣與吸汗應是選擇衣物的第二要素。一般來說,純棉製品的透氣及吸汗性能都比較好,但它們也沒有防雨功能,有一些高級的登山旅行服裝就具有單向透氣性能,即雨水進不去,而體汗可以排除,但價格比較高。一般情況下可以只考慮透氣及排汗性能,防雨可以交給風雨衣擔當。用這種面料製作的服裝又叫全天候服裝。
★ 多功能性:不論是衣服還是褲子,口袋多是較好的,口袋最好用蓋而不是拉鏈,可以防雨水。口袋多可以裝一些小物品。其他一些多功能是:有腋下排汗口(拉鏈式的);領子帶雨帽的(最新式的是多角度探索帽);袖子可拆式的;褲子腳可以收腳的;衣服可以收腰、收髖(用拉繩)的等等。當然,功能多也要根據需要,不要貪多。
★ 色彩:在叢林中旅行,衣褲色彩的識別性應強烈,這便於相互關照、識別、尋找等,故一般應是鮮艷色,如黃色、紅色、白色、藍色等,如果有一些色彩的搭配,可以進行個體識別。一般情況下不能穿迷或綠色的服裝(動物考察除外)。
★ 注意事項:有些衣褲是不適合野外旅行的,但不少人愛穿,故要特別提出來注意,如牛仔褲、牛仔衣、安綸褲、長裙、真絲衣服等。
產品介紹:目前國際上最有名的戶外活動服裝是用Goer-Tex(美國戈爾公司產品,見後述)等面料製作的服裝,它是一種單向透氣面料,是一種稱為「世紀之布」的發明,其布料在一平方寸上平均有90億個細孔,而每個細孔比一滴小水珠大2萬倍,卻比汗氣份子大700倍,故細孔有單向透氣性能,即汗氣可以透過布料排除衣外,而雨水及風進不去。用這種面料製作的服裝是野外旅行的高檔服裝,當然也很貴,相似的面料還有比利時生產的Sofitex、韓國的Finetex及日本的Gelanots等,也有其他的一些相近的國外品牌的服裝,如奧索卡,NIKKO等,其價格稍低一些。在保暖性面料上,目前國外比較流行的有抓毛布(Polar Fleece),這種面料不起頭,手感柔軟、保暖性高、透氣性好、汗水易散發等優點。
6。 旅行鞋襪:
在戶外旅行,必須穿適腳的旅行鞋襪。一般穿普通的運動膠鞋、旅遊鞋、登山皮鞋等均可。選擇時注意以下幾點要素:
★ 鞋子面料:一般運動鞋有皮革(牛皮、豬皮等)、帆布及其它一些人工合成面料(包括用Goer-tex),皮革面料的保暖、防潮、通氣、護腳等性能都比較好,但比較重。目前一些合成的面料,同樣具有皮革的性能,且重量輕,如一些高級登山鞋。
★ 鞋幫高低:鞋幫的高度有兩個意義,一是保護腳踝不易扭傷,這在一些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行走尤其如此,鞋幫高可以保護腳。二是防止異物進入鞋內,如一些昆蟲、有刺的植物種子等。但靈活性不如矮幫的,因而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 鞋底用料:鞋底的厚度及其用料同樣重要,一般無亂石的平坦道路,可以穿一般的薄橡膠底的鞋(即常見的球鞋、膠鞋、旅遊鞋等),如果是有許多的不平的石路或需要攀岩就必須穿厚底的膠鞋或皮鞋,否則,會擀腳,另外,有時在攀登時需要用腳尖登踩上升的支點,故硬鞋底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 尺碼大小:長時間的旅行人的腳會因充血而有所膨脹,因而,在選購鞋子時應當比自己的實際尺碼稍大一些,更不能穿緊腳的鞋。另外,由於冬季在雪山上旅行、露營,如果腳冷,要添加厚的襪子,因而,如果沒有一定的寬松度是不行的。大多少視要個人的情況而定,一般在兩碼以內。另外,一些地方將干辣椒塞在鞋子尖,據說有促進腳尖血液循環,預防凍瘡的作用,不妨試試。
★ 其他設計:鞋底的紋槽也是很講究的,紋槽的橫、弧、園、豎等槽線是起到各個方向的防滑作用,我們可以從這些槽線的布置看出來,總之,槽線的作用是增加鞋子的摩擦作用,包括在泥地里行走。鞋帶的系法常見的是穿孔式,為老式方法,用起來比較麻煩,目前,一般是穿孔與搭扣相結合,腳背部位是穿孔,腳踝以上是搭扣,穿脫都比較簡單。
★ 襪子要求:在外旅行一般穿長筒棉線、毛線襪,這些襪子的吸汗性能比較好,過去的山間旅行者中一般是穿短褲(或燈籠褲)、下穿長筒襪。襪子起碼要帶兩雙以上,
使用與保養:凡是新鞋應在長途旅行前,應試穿一段時間,讓腳同鞋子有一個磨合期,如果發現問題應當及時解決。新鞋在用前可以在鞋內滴幾滴白酒或酒精,可以達到除臭的作用。在旅行時,鞋帶不應系得過緊或過松,應掌握好一個度。上坡及登山時,應緊腳踝部位,而下山及下坡時應緊腳尖部位,道路多碎石時應緊鞋幫部位,以防扭傷腳。道路平坦時應適當放鬆鞋幫,尤其是高幫鞋。鞋子不用時應注意存放在乾爽的地方,如果已經受潮,應先洗凈晾曬干。存放方法還應當在鞋內塞入報紙等填充物,以保持其形狀。
補充―營地鞋:由於長時間的步行,腳部會沖血膨脹,因而到達休息地(露營地)後應及時換成寬大的營地鞋,讓腳部放鬆休息。同時在戶外旅行多少會因露水、水灘等將鞋弄濕,也有必要在露營地換成乾爽的鞋。故外出旅行時最好多帶一雙營地鞋(一般用矮邦輕便的運動鞋)及一雙輕質泡沫塑料涼拖鞋。它們在涉水渡河時,還有重要的作用(後述)。至於其選擇沒有嚴格的標准,備用鞋只須柔軟適腳即可,拖鞋要寬大耐用。因此,一般外出旅行應當帶上三雙鞋。
7。洗漱用具:必須攜帶的洗漱用具有:毛巾(普通毛巾或壓縮毛巾)、牙膏(以小型的為好)、牙刷、肥皂、塑料口杯(最好一物多用),這些東西有些可以大家合帶(牙膏),以減少所帶的物品。
8。自用餐具:外出旅行吃野餐的情況是很多的,所帶的餐具必須要考慮以下要求:
(1)重量輕; (2)多用途(便於直接燒煮); (3)堅固耐用。
目前市場上的各種餐具中可以選出適合野外旅行的餐具,建議選擇以下餐具:
★不銹鋼餐具:這類餐具的品種很多,建議買一種有長手柄的長方形或圓形的不銹鋼餐具。同時有一種三件套件及多件套(圖3-9),很好用,價格在60~80元之間,進口的要貴得多。
★多用軍用餐具:在許多軍用品商店有售的一種鋁制多用餐具套件,有外燒的鍋可吃飯,還有盛菜的小盤,價格在50元左右。
★不銹鋼保溫飯盒:這種用品不能直接燒煮,但保溫性能好,適用於寒冷的地方使用。
★塑料類餐具:這類餐具重量輕,價格低,但不能燒煮,耐用性差,但作為夏季旅行或者飲用的工具(水杯)亦是很好的。
至於用餐工具一次性衛生筷及不銹鋼勺、叉均可考慮。
9. 個人照明器材:在野外露營必須帶野外照明器具,多用手電筒、蠟燭及頭戴式頭燈等。手電筒使用靈活廣泛,但需佔用一隻手,而頭燈(見圖3-10)可以騰出雙手且所照區域隨視線而動。它們各有所長,在選購時要視情況而定,但應注意體積不應太大,重量不應太重。建議選購塑料(工程塑料)外殼,具有防水性能的電筒,如果是長時間在外旅行,必須考慮帶備用燈泡及電池。另外,手電筒在平常攜帶時應將內裝的電池相互倒裝(即電極相同的對在一起)以免漏電,旋轉開關(如美光電筒)的可以不用。蠟燭是很有用的照明器材,它可以燃燒較長的時間,可以用可樂瓶做一個蠟燭燈,起到防風的作用。如使用手電筒,可在電筒上栓一根尼龍繩套在頭上,使用起來比較方便。
產品介紹:美國美光(MAG-LITF,圖3-11)等電筒是世界上比較有名的手電筒,它以優良的品質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並常同瑞士軍刀一起互為禮品搭配。美光電筒有很多的型號,並搭配各種型號的電池,除可作電筒外,其燈頭取下來套在下面可以作蠟燭燈使用。適合戶外旅行使用的有M2A03H(197元)、M2A11C(230元)等型號,均是用5號電池。一般大商店有售。
10. 身份證件:帶好自己的身份證及工作證件並不是一件多餘的事,如果是團體旅行可以帶上團體開出的證明材料。如果是紙質的證件應當用塑料包裝起來。身份證件應當隨身攜帶,不要放背包內。
11. 遮陽帽/頭套:外出旅行應該帶上適合的帽子
★ 遮陽帽(太陽帽):適合夏季使用,最好用長帽沿的太陽帽,色彩應鮮艷。
★ 寬邊遮陽帽:在一些比較熱的地方旅行,可以帶上圓寬邊的遮陽帽,如草帽、充氣帽等。
★ 毛線帽/頭套:在冬季旅行當然要帶具有保暖性能的帽子,尤其是在雪山上旅行。可以選擇一些保暖性能好的毛線帽、登山頭套(毛線製品)、風雪帽等。
12。自用葯品
當人們換一個新的地方後,總會因一些水土不服的情況而生病或身體不適,在野外旅行尤其如此,由於人處於運動之中,生理機能對運動及其新的環境的適應程度不同,另外,所去地的自然環境狀況、衛生狀況及飲食條件等因素,這些都對人的生理適應能力是個較大的考驗。精神狀況良好、體質健康、自身免疫能力強的人則不易患病;反之則易於染疾。但不論是何種情況,帶上些備用葯品總是必要的。不要過於輕信自己的體質及對旅行地的判斷。也無須把各種葯品都帶上,以下一份清單供參考,各人應結合自己的常見病及適用葯品而有所選擇:
A。感冒葯:如感冒清,牛黃解毒片,黑加白,板蘭根片等。
B。退燒、消炎、抗生素:如乙醯螺旋黴素,APC,清熱消炎膠囊,白炎凈,克感敏。
C。腸胃葯:保濟丸,氟哌酸,黃連素,顛茄片。
D。五官葯:土黴素眼膏,紅黴素眼膏,防裂唇膏(凡士林)。
E。外用葯具:白葯酊,白葯,,綠葯膏,傷濕止痛膏,綳帶,紗布,葯棉。
F。防蟲蛇葯:風油精,清涼油,蛇葯。
G。急用葯品:止痛噴劑。

13。防曬用品:在都市工作生活的人大多在室內工作,少曬太陽。一旦外出就可看出自己皮膚的嬌嫩和脆弱。如果不想皮膚綻裂、陽光灼傷,除了帶遮陽物品外,應帶上一種適合自己的護膚用品。其實人的皮膚對陽光紫外線是可以抵抗的,只須在外出旅行的頭幾天里使用護膚用品,以後可以逐漸不用了(當然人也曬黑了)。目前,國內市場上的護膚用品極多,應選擇經濟適用的護膚防曬用品,如橄欖油、雅芳防曬霜(分15倍,30倍等)。
14。水壺/飲料
在外旅行長時間沒有合適的水飲用,是件不可想像的嚴重問題。如果預見到所去的地方缺水,那麼就必須帶水具,對水具的要求應當考慮重量輕、容積大、堅固耐用及保溫性能(夏季除外),目前市場上有如下商品可供選擇:
★全不銹鋼保溫水壺:目前市場上的這種水壺很多,有600ml(毫升)、800ml、1200ml等容積的,其保溫性能很好,只是價格較貴。一般在100元至300元。
★軍用兩用水壺:內是水壺,外是一個可用於燒水的容器,腰子形狀很適用於野外旅行。價格也比較合適。
★其他容器:普通玻璃膽水壺、塑料水壺、太空杯、羊皮水壺等都有它們各自的適用用途,目前比較流行的是玻璃鋼飲水瓶(太空杯),很適合各種季節的旅行。帶上一瓶可樂瓶也可以,喝完了裝上水就是儲水工具。
15。 應急食品:外出旅行探險時,可能會因一些原因掉隊、迷途或者自己的肚子比別人先餓了,因而帶上一些應急食品是明智的選擇。應急食品應當少而精。並且熱量高的食品,如牛肉乾、火腿腸、巧克力、魚乾片、壓縮餅乾等,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
16。 打火機:在野外生存除了食物、水外,就是用火了,因此,帶取火工具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是帶打火機(含防風火機)或防風火柴,注意,打火機在不同海拔使用,其火苗大小不同,在高海拔區不如防風火柴好用。
17。 自用汽爐:在國外登山探險比較流行自帶汽爐(又叫瓦斯爐)自煮飯菜。我們平常旅行盡管是集體旅行,自己(或者倆人合帶)應當帶上一套野外旅行汽爐。目前,國內市場上主要有以下一些個人用汽爐:
★ 普通野營汽爐(見圖3-12):電子點火,用普通標准氣瓶(250g),優點是便於攜帶,使用方便,缺點是比較重。價格在60元左右。
★ 折疊式汽爐:同上,優點是便於攜帶,缺點是接氣部位不太好。
★ 進口汽爐(見圖3-13):一般是EPLgas牌子的,是國際上很流行的登山探險用汽爐,優點就不用說了,但進口較少,價格貴,且氣瓶不易更換或補充。
18。小刀具
外出旅行及其探險,沒有刀具是不行的,在外軍中甚至考核只憑一把多功能刀在野外及叢林中生存的本領,可見刀具的作用是很大的。
選擇與使用:在野外旅行探險一般應帶兩把刀,一把大刀(如匕首),一把小刀。這里所指的小刀是可以收折的小刀(即折刀)。目前世界上最有名的小刀是瑞士軍刀,在國內市場上有兩種主要的牌子,一種是威戈(Wenger),一種是維諾斯(Vic

⑵ 沈陽工程學院軍訓穿軍用膠鞋不

穿膠鞋的,但不用自己准備,軍訓時和軍訓服統一發的,那膠鞋挺硌腳,建議自己穿運動鞋

⑶ 如果沙雕作品是紅旗車怎麼解說

三亞整體都不很便宜,
這個時候來價格還都有所上漲呢

天氣與防曬:

很多小時候地理沒學好的朋友總是會想當然的認為三亞一定很熱(當然這也包括沒來到三亞之前的我了,呵呵),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誤解啊,海峰我不得不重復解釋,由於三亞是一個典型的海洋性氣候所在之地,幾乎是三面環海,隨時微風徐徐,加之周圍水面蒸發的降溫作用,使三亞總是處在較低的氣溫水平上,今年以來好像僅有兩天達到33度,其餘時間都在30度左右

當然,氣溫低並不代表你可以不作任何防備就肆無忌憚的瘋玩,到三亞來一定要注意放紫外線的傷害,這是看不見的「黑色天然染料」和「扒皮工具」,曾有朋友曬傷了三晚上只能爬著睡覺,還有一個晚上一直在嗷嗷的叫!!

這里用防曬一定要用上SPF 50或以上的防曬產品,很多大陸商店能夠提供的僅為30,這幾乎沒有什麼效果,而且需要每兩小時左右塗抹一次,哪怕是腳背和脖頸周圍都要細心塗抹,如果打著陽傘在海邊淺水區或是離海只有3、5米的地方散步同樣有被曬傷的可能,因為海面有反射和散射紫外線的作用。

總的來說,到三亞來你就不用擔心高溫難耐,但一定要時時注意防曬 :-)

日常購物:
旺豪超市(解放二路)
明珠廣場(解放三路第二市場對面)
南國佳品超市(旺豪超市對面)
夏日百貨(大東海廣場旁)
南國超市(迎賓路靠海一端西側,海月廣場旁)
福樂多(文化宮、紅旗街口、三亞大橋南側)

水果采購:
第一市場:(2路4路等等公交第一市場路口下)
鴻港市場:第一市場東南200米左右的農貿批發市場(3路,8路等在農貿市場站下)

紀念品采購:
躍進路
步行街
羊欄(珍珠水晶)

特產:

A、椰雕飾品、貝雕
B、 海南島服(很漂亮的花衣服,有十幾元一套的,也有上百元一件的)
C、 椰子系列的食品、咖啡、椰子粉
D、 熱帶水果(芒果、山竹、火龍果、皇帝焦、椰子、菠蘿蜜等等)
E、 包裝好的文昌雞
F、 苦丁茶、五指山綠茶、白沙綠茶、東山嶺的鷓鴣茶
G、 椰島鹿龜酒、海馬酒
H、 海水珍珠,這項是高檔消費,好的海水珍珠都很貴。
J、 腰果仁、胡椒類
K、海產干品類各種海產魚干、魷魚干、貝類、海參、蝦仁海蛇干以及瓊脂等。
L、鹿製品類,可購買鹿制美容化妝品以及各種滋補鹿產品。
M、特色酒類山蘭玉液、鹿龜酒、金岳玉液、坡馬酒、檳榔酒和地瓜酒等。

出行物品選帶:

必備物品:本攻略、防曬霜、曬後修復霜、太陽鏡,近視鏡、隱形眼鏡(如近視),泳鏡、傘、帽子、發梳、毛巾、手機及充電器、DV及充電器、抗過敏葯(如過敏)、止瀉葯、防中暑葯感冒葯、止痛葯、風油精、消炎葯、邦迪(大)、驅蚊水、沙灘鞋、衣服(多幾套容易乾的)、機票、身份證、便攜稱、現金(注意帶零錢)、沙灘鞋、游泳衣、紙巾、鑰匙。

可選物品:DV、相機及充電器、牙刷、牙膏、剃須刀、刮毛器(部分愛美女士)及充電器、MP3及連接線、食品、筆記本電腦(天域有電腦可上網)、讀卡器、水果刀(和酒店借或放在托運行李中)、紙、筆、棉花棒、鼻夾、耳塞、洗發水、護發素。

注意:對隱形眼鏡,很多朋友是沒有的,但如果您近視、又想在游泳時看美女帥哥勾人的體形和水下斑斕風景的話,最好買上一副,不建議選用帶近視鏡片的泳鏡和太陽鏡。

當前應季衣裝選帶:
依照如下清單准備准沒錯:

一套短袖短褲
一套裙子
兩套長袖長褲
一件外套
一雙涼鞋,
一雙休閑鞋或皮鞋

溫度都還在20以上呢!

晴好的天氣里白天穿涼鞋、短袖短褲或是裙裝玩水是不錯的

整天長袖長褲也並不會覺得熱,就是海邊玩水不方便而已
所以這個多備

外套主要是在陰雨天的夜晚備用,因為傍晚海上都有海風,白天陰雨的話,晚上風大點兒就最好套上外套了,比較抗冷的人不用准備外套也沒多大關系。

小吃:

抱羅粉——主要是第一市場北和西路上的「正宗抱羅粉」(注意盡量配齊店家提供的調料,包括他桌子上的紅辣椒和小黃辣椒)

清補涼——和平街上美美大廈旁邊的一馨甜品專賣,可買到口味不錯的水果清補涼,此外外貿路西口北側的有一馨甜品專賣的分店,這專售通常所謂的清補涼,不含鮮水果;此外普通的清補涼店清補涼攤可謂隨處可見

烤鴨——第一市場一家龍記烤鴨店,味道很不錯,只是味道比較重,如果你喜歡口味口味清淡的話也不一定喜歡

其他小吃無萬安粉,醴陵酸粉,後安粉什麼的一般在每個市場都能找的,尚未聽說過口味獨特風味獨佳的任何一家

海鮮與大餐

想省錢又想吃好的話,可以自己購買海鮮:目前網上主要推薦大家去第一市場,我個人認為第一市場再往東南方向四五百米的鴻港市場和往西一千米左右明珠廣場對面的二市場也是很不錯的選擇,那裡的選擇可能沒有第一市場多,但價格會比一市場還便宜,海鮮的新鮮度完全不輸一市場,對於可算是三亞海鮮上岸交易批發市場的鴻港更是如此!
買好了海鮮那就要找加工點加工啦,那麼首選就是春園路上的168(現改名「劉文波海鮮加工店」)、明潤和來是福了。另外一市場旁邊也有加工店,幾天前看了下,加工店如雨後春筍一般估計都有二三十家了,由於都是剛開的,還沒有口碑突出的店,不過,大多口味也還是不錯的。

如果你懶得動手懶得那麼費事,那麼也還有一些你大可放心的選擇:

露天海鮮市場:
友誼路上的下崗職工海鮮廣場,
海月廣場背面大約150米處位於迎賓路東側的南強海鮮廣場,
以上兩處一般都是不宰客的,當然價格要比你自己買了去價格稍貴。
以前的春園大家都說帶了一定的宰氣,比上兩家貴一些是肯定的了,如果你不在乎多花點兒錢的話去曾經很火熱的春園亦是選擇之一

還有比較正規價錢亦合理的餐廳:
臨春橋南側的海亞餐廳:都說在這里能吃到比較正宗的海南菜,去過幾批朋友也說吃得蠻不錯,價格也很便宜,聽說那裡的文昌雞和東山羊都值得品嘗。
三亞灣路鳳凰島旁的義龍海景漁村:那裡主要提供一種精緻的吃法,份量都不是很多,不像自己買了可以隨便吃,想大吃一頓的人不推薦到那裡吃,如果你只是想品嘗的話,還是可選的,他們推出的超值小套餐還可以通過快樂自由人俱樂部去預定呢。

真正原汁原味的當地餐飲:
步行街西面,新風路以西,以前的老火車站所在地,這是真正的當地人集聚就餐與喝茶閑聊的地方,場所簡陋,卻又人滿為患,也許這是正在體驗當地人生活的好出去。

黃流老鴨:
和平路與勝利路交叉口的東北側,望海花園對面勝利路一條街,數家黃流老鴨店毗鄰,餐桌幾乎都從店面延伸到了路上,我沒吃過,沒法具體評說,但我覺得那裡生意似乎不錯,一個個烤鴨店扎堆,說明至少某一個店的口碑是很不錯的

另外,住酒店的朋友還可選擇酒店自助餐,只是費用要比外面高得多,相對便宜的酒店自助要數大東海銀泰BBQ了,可以預定的,此外亞龍灣仙人掌BBQ、環球城BBQ和金棕櫚的BBQ也不錯。

海鮮詳細攻略:

三亞的海鮮目前最有人氣,最實惠最受大眾歡迎的要數友誼路上的友誼社區下崗職工海鮮加工廣場了,而其中的8排2號和6排4號又最受網友追捧,這里價格實惠,允許外帶,而且主要是社區安排的下崗工人在這里經營的較多,還是很朴實的。

目前的南強也不錯,就在海了解下月廣場北150米左右,迎賓路以東,其中11排,12排較受歡迎

過去最有名的當屬春園海鮮排檔了,這里最初是三亞本地人吃海鮮的地方,價格頗為公道,他們主要收入是賺取海鮮的加工費,但後來隨著知名度的擴大,遊客慕名而來的增多,春園的海鮮不允許自帶,只能在裡面賣。再後來,春園進行了整改,新的春園看上去環境好了許多,希望服務也會跟著提高。春園的旁邊有很多假冒的春園,進去就是被宰,一定要注意。

網上流傳的168、名潤等原本就在春園的對面,原本是靠著春園的名氣起家的,但是現在的口碑比春園要好了。這條街被稱為春園海鮮一條街,有許多排檔,除了168,明潤,光頭海鮮,來是福海鮮等等也較出名。

一般我們自助游的驢友去第一市場買海鮮,然後打的或者坐公交來海鮮店吃。第一市場的邊上有一條新民街,也有一些海鮮排檔,是原春園的老闆搬過去的(春園整改的時候),不想走太遠的朋友可以去哪兒。

紅沙的魚排也蠻有名氣的。這里的吃海鮮分2種,一是自助的,自助的品種也有二三十個,不過自助的沒有太名貴的海鮮,比如石斑、鮑魚之類的。但是這里可以無限量的吃,50元/人,到是很吸引人的。二是自點,名貴的海鮮只能自點,因為海鮮通常都是時價,所以要自點的話還是要砍砍價。另外就是離市區遠了些,坐17路公交到終點站紅沙,再走200米左右就到了。或者打車過去,回來不是不方便。魚排中比較有口碑的是林老二家的,和吉祥漁排。那兒的環境不是很好,水很臟,小鹿妹不推薦。

除此外在大東海廣場和三亞灣也有些海鮮廣場,但是那裡都是旅遊團隊去的多,不適合我們自由人。網上經常暴黑店被宰的有許多就是這兒的海鮮排檔。街上的路邊鮮排擋,小鹿妹也不推薦。

說說高檔點的:市區建港路港務局側的肥婆海鮮環境不錯,價格也比較公道。大東海的東郊椰林海鮮的做功那是很不錯的,味道正宗,環境優雅,不過價格也比較小資。亞龍灣萬豪酒店北區的福冠海鮮,也比較受好評。

海鮮一般來講大部分都是養殖的,天然的在哪裡吃呢?安游。安游有兩家海鮮店,悅來和昌隆,您去的話看哪家人多就去哪家好了。當地人有車的話請客人吃飯時好多來在這里。這個地方在亞龍灣和田獨的中間,這里的海鮮有相當一部份是捕撈的,這個地方看看車牌就知道,在這里吃的人部隊的好多。

最後提提流行的BBQ,海鮮自助燒烤。這個東東應該說是個典型的外來物,嚴格來講它不是只有海鮮,還有諸如蛋糕、水果、雞翅等,實際上時屬於西餐類的,在這路就是吃個新鮮感,吃個環境,吃個氣氛,這里可絕不是吃生猛海鮮的地方。像銀泰、環球城,金棕櫚,仙人掌這些酒店都有,通過旅遊網站預訂還能免12%的服務費,來三亞的朋友可以感受下。

在三亞吃海鮮,如果打的去,一定要自己選擇地方,不要聽司機的介紹;建議您觀察一下海鮮店有沒有三亞本地人在吃,人多的(排除旅遊團隊帶許多人去的),尤其是自助游的朋友和本地人多的海鮮店,基本上是可以放心的。

東郊椰林海鮮城(三亞店) 人均消費:149 地址: 三亞市大東海榆亞大道109號 88210999

肥婆海鮮店 人均消費:132 地址: 三亞市建港路港務局側 88838888

福冠海鮮酒樓(萬豪店) 人均消費:124 地址: 三亞市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家化萬豪度假酒店北區 88565686

明潤海鮮排檔(三亞灣店) 人均消費:91 地址: 三亞市三亞灣路11號 88279868

來是福海鮮 人均消費:89 地址: 三亞市春園海鮮廣場斜對面 88262771

雪姐海鮮 人均消費:86 地址: 三亞市河西路285號 88181102

春園海鮮廣場 人均消費:82 地址: 三亞市新風路創業大廈沿三亞河向北800米 88183201

劉文波海鮮(春園店) 人均消費:82 地址: 三亞市河西路168號春園海鮮廣場對過

友誼社區海鮮廣場 人均消費:62 地址: 三亞市友誼路 88261981

陳椰海鮮 人均消費:62 地址: 三亞市第一市場 88089631

南強海鮮加工廣場 人均消費:60 地址:三亞市迎賓路東側(海月廣場北150米左右)

阿聖魚排 人均消費:50 地址: 三亞市紅沙舊碼頭

三亞的免費與商業景點及戶外綜述,

免費休閑:

悠閑的一天之最佳選擇1:大東海看日出,三亞灣椰夢長廊或是情人灣里看日落

悠閑的一天之最佳選擇2:市區采購,做旅遊巴士上亞龍灣自己逛逛,不走廣場入口是不用花錢的,做車坐到到亞龍灣終點站,然後順路往前兩三百米從去海底世界的入口下就到亞龍灣沙灘,一路往南隨你走(這個限於不住亞龍灣也沒參加那裡的旅遊項目的朋友)。

有時間也可以到美麗之冠旁邊的白鷺公園走走,到三亞河上的情人橋上逛逛,運氣好或許能碰到成群的白鷺在公園里的小湖裡悠哉~~~~

園林溫泉:

1.小魚溫泉:在三亞西向市郊,一般安排晚上去享受此溫泉叫合適,是一個耗時不多,可作為日間活動組合的溫泉,也三亞性價比不錯也很方便的特色天然溫泉,一般要求在市區上車,如果想參加的話當天的晚飯可能就要比通常早點搞定了,18:00左右拼車過去,22:00回返,自己打車去單程要50左右,無普通公交能到溫泉景點,俱樂部可以安排預定:108元/位,含接送及溫泉票

2.南田溫泉:三亞比小魚品質更高的一個雅緻溫泉,園林規劃幾近完美的特色溫泉,南田距離市區較遠,一般要安排中午去,傍晚回(148元/位,含接送及溫泉票),由於和蜈支洲在同一方向上,也可以作為蜈支洲線路的搭配,在同一天盡情享受兩條線路帶來的美好體驗(套餐價:268元/位,含接送,蜈支洲門票,船票和南田溫泉票)

三亞及周邊商業景點:

1.蜈支洲島:號稱三亞最美麗的地方,情人天堂,那裡的海確實要比三亞灣和大東海的干凈美麗得多,和亞龍灣的相當,但因為旅遊開發的人為影響,比起後面要說到的原生態的龍仔灣來,我並不認為蜈支洲島是三亞最美麗的地方,這里可以玩拖傘,快艇,摩托艇,和潛水,不過,就我個人觀點,島上項目的性價比並不是很高,如果你拿不到低價的話,最好不要選擇(關於底價,我向大家透露一個重要秘密,希望不被旅遊從業人員發現,不然我可能就要被K了,一個精品船潛要580,底價可以是330,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導游不那麼知足,他完全可以在你的這一玩的580元里拿到250元的返佣,每個項目島上都會給導游不同比例的返佣,說好聽就是促銷獎勵吧,以此類推,如果你想要得到不錯的性價體驗,玩蜈支洲島上項目一定要和導游好好砍價,現在有三亞的俱樂部開出了玩蜈支洲島上項目以「底價」返還顧客的特優特惠服務,也就是不拿客人一分返佣,而三亞麒麟俱樂部就是其中一家,但有一點大家記好了,遊玩的時候景區是要收你全價的,付費時你要報上自己團號也即車號,同時要在你的司機或是導游結算返佣之前告知你的消費,他結算完再把島上返佣現金返還給你):128元/位,含接送,蜈支洲門票,船票。

2.西島:西島也曾經是受人關注的熱門線路,只因蜈支洲的出現而逐漸受到了冷落,但西島自然環境還是不錯的,島上娛樂也和蜈支洲差不錯,只是多了個自然村,此外島上還有燒烤,釣魚,潛水,拖傘,摩托艇等須另付費的娛樂活動可供選擇,費用也低於蜈支洲的水平。108元/位(含車接送,門票,船票費用)

3.呀諾達熱帶雨林:我第一次有雨林的概念是在《沖出亞馬遜》這部片子里,談到雨林,似乎總給人一種凶險異常的感覺,其實,雨林是很美麗的,能帶給你很多驚喜的一個天然樂園,踏瀑戲水更是一個非常適合年輕人參加的活動,我還沒聽說過遊客朋友對雨林的抱怨,反而多的是一種不惜此行的滿足感:128/位,含接送和門票費用,景區游覽車,電子導游器

4.南山寺:一個投入巨大的人工園林寺廟,但也招惹上了巧立名目圈錢的惡名,以前燒香還會狠敲客人一筆,據說現在已經有所改觀,去過的朋友都說,園林本身做得確實很不錯,南海觀音也值得一看:158元 /位,含接送,門票和素齋(許多線路要麼進購物店,要麼不含素齋,能以如此低價含有素齋的其實並不多)

5.天涯海角:這是一個所謂有文化積淀的地方,如果你對文化這東東並不感冒的話,去了十有八九是會後悔的,了解的人一般都不建議客人去,除非客人因為早有耳聞就想看看而選擇要去看看才給安排,當地俗言有雲:來了三亞不去天涯海角會後悔,去了發現自己感覺更後悔!:65元/位(這只是門票費用,沒有旅行社單獨走這線路和代訂,都是自己坐車去自己購票,關於有當地人帶路只要30元以及要是你願意大門往西300米就可以越斷牆抄小路進去的說法我沒有求證過,有探索精神臉皮也夠厚的朋友可以看看去,呵呵)

6.南灣猴島:這地方從三亞坐車過去都要兩小時,來回就要4小時左右,末段的道路也不那麼平坦,不過因為是猴子的家,也許我們都還有兒時看耍猴的新奇記憶,要是還帶著小孩的話,選擇到此一游也是可以考慮的:168元/位,含車費、加門票纜車費用

7.大小洞天:大小洞天其實就只有一個小洞天存在,大洞天只在文獻記錄里有提及,不知道是不是古代「史官」給咱多事的後輩開的一個玩笑,據說景區懸賞30萬元,誰要是找到大洞天這錢就可領走,我沒去過,具體情況不好說 ,這里和天涯一樣基本上沒有當地旅行社在走,都不是來三亞的客人必選之地,據說門票58元/每位,估計也差不多吧,來回接送含道家養生齋108元/位

8.甘十嶺(檳榔谷):海南十大最佳特色魅力旅遊風景區之一,體驗熱帶原始雨林世外桃源,逛蚩尤部落,看幾千年歷史的原住民的魅力風情,廣告詞不錯,不過聽說裡面不少二次消費,如果你票子不那麼多,就不要親身參與體驗他們的組織的各類活動了,那可能會要你再掏腰包的(128元/人)

9.分界洲島,雖然沒在三亞,但也是三亞一日游線路之一,作為熱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所在,分界洲也很美的,而比起蜈支洲和西島來,那裡還多了一個海豚館 148每位

10.五指山雨林、五指山漂流 五指山的雨來去如風,據說是海南年降水量最大的地方,天空潔凈蔚藍,令人感覺神清氣爽,188元 、248元每位

11.萬泉河探險,在海南正東的瓊海市,主要活動是漂流探險,三亞出發的一日游費用為 298元 報價包含:旅遊車、領隊、食品、水、衛星定位儀、防潮墊、漂流船、速降工具、軍用膠鞋

三亞及周邊一日游套餐|:

1.蜈支洲島+南田溫泉一日游

2.南灣猴島+南田溫泉 帶有孩子的家庭不妨考慮一下此線路,288元

3.任意景點+小魚溫泉(需安排不同的旅行社,溫泉游是晚六點至晚十點,如果旅行時間不很充裕的又想體驗溫泉的話就最好是去小魚了,也比去南田經濟得多)

4.南山寺+天涯海角:這個是個尚可的玩法,就是可能會比較累,時間充裕的話盡量不要這么安排,景點具體情況綜合上面兩條好了:228元/位,含接送,南山門票和素齋,天涯海角門票

5.南山+大小洞天一日游

6.大小洞天+天涯海角 一日游

7.西島+大小洞天 228元每位

8.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亞龍灣沙灘 這里的酒店建在山頂,建築與山林融為一體,從山頂欣賞欣賞亞龍灣全價,美得令人沉醉 148元每位

三亞美麗原生態戶外:

1.龍仔灣:身處在亞龍灣海域,卻遠離了人類活動區,也即遠離了污染,保持著較完美的原生態狀態,是釣魚浮潛的絕好地方,水清,沙白而細,水下珊瑚成片,彩魚成群,目前因海南東岸浪大,導致海水不是很清,幾乎沒有俱樂部在走,需到3月以後才能回復良好的能見度狀態

2.皇後灣:離蜈支洲並不遠,那裡又稱後海,依託鐵爐巷,主要是皇後灣俱樂部在做,一種做法是單燒烤釣魚,活動報價在180左右,另一種是燒烤釣魚和浮潛,浮潛區域大多選擇灣口附近,報價280左右,若參加深潛需另外收費

3.奇石灣:也有叫牛車灣的,與蜈支洲隔海相望,燒烤在皇後灣的沙灘上,釣魚須乘船到皇後灣的北側,浮潛會到遠離灣口一個怪石嶙峋的區域,所以此線路稱為奇石灣,目前報價:268元/位

4.清水灣:這里的細沙踩上去有和踩在雪地上差不多的響聲,據說是世界上四大響沙沙灘之一,從感受過才在積雪上發出響聲那種感覺的地方來的朋友可以好好對比下,這里兩灣沙灘相連,中間兀立青蔥小山,在能見度高的晴天里在中間欣賞兩邊海景,一定會讓你有一種說不出的完美感覺,沙灘寬廣而平整,一個搞攝影的朋友玩過之後認為這里是拍婚紗最棒的地方,只是因為較遠而尚無任何一家婚紗攝影機構提供了這項服務,這里的遊玩活動包括沖浪,沙灘排球,足球等,免費提供燒烤午餐:200元/位

5.情人灣:情人灣在鹿回頭村,水質與漲落潮時間和天氣關系極大,清則可看到7,8米深的海底,濁則看不下去3尺,比起奇石灣龍仔灣來差距不小,不過釣魚倒是個絕佳之地,既然水至清則無魚,那麼這里多小魚也就不奇怪了,呵呵, 然後岸上享受燒烤,一般各俱樂部報價在160到280之間,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冬季海南南岸浪小,這里的海水是比較清澈的,也是冬季里三亞最適宜的戶外線路。

6.鯨息灣:亦有叫東灣島的,水下珊瑚亦挺美麗,比皇後灣及奇石灣最優的珊瑚叢還好,僅次於龍仔灣,但在冬季里,風浪小,水下能見度超越龍仔灣,是冬季三亞戶外的最佳選擇,報價在200到300之間

7.沙洲露營:乘獨木舟順河而下,登島採摘鮮椰,上島燒烤露營,玩沙灘排球及沙雕 380

8.東鑼島: 荒島露營,據說釣魚是很容易的事,島上還有不少鮑魚 380

防騙秘招:
三亞旅遊購物防騙:

在三亞旅遊景點購物相對是很貴的,在三亞市區4塊錢一個的椰子,在旅遊景區可以賣20塊錢,10塊的價錢。
至於水晶,珍珠什麼的更是價格奇高了,而且不容易買到真品,建議珍珠水晶類飾品可到專賣店買,會比門市價優惠,有正規的發票。
至於椰雕類飾品,三亞市晚上滿大街都是,幾塊錢一個,慢慢挑,實在不必要在旅遊購物點買。

計程車50塊錢帶你遊玩一天,你相信嗎??不要貪小便宜,要知道,現在油費上漲,帶你玩一天50塊錢,他連油費都不夠,天下沒有掉下來的餡餅。
建議三亞自助游的驢友來三亞旅遊之前,在網上收集資料,設計好自己的旅遊行程,對各個景點的大概位置,遊玩項目,門票價格有個大致的了解。
不怕麻煩就自己做景點的免費車去遊玩,像呀諾達,南田溫泉,這些里市區較遠的景點都有免費車接送,近些的景點都有公車直接到達,如天涯海角,鹿回頭,亞龍灣都有公車直接到達。
最為實惠的是一日游項目,屬於散拼團項目,現在旅行社都推出很多一日游項目,例如錦母角一日游,呀諾達一日游,南山+天涯海角一日游,
驢友們在到達三亞旅遊之前可以看好一日游的相關資料,到了三亞,跟幫你們訂房的旅遊網站或旅行社付預定一日游項目就可以了,因為是散拼團的形式,價格也相對優惠,包含來回車費,第一道門票,導游費,保險等。

除了水果海鮮相對便宜,三亞的物價和內地各大城市都差不多,驢友們看到報價過高的店主,大可找另外一家。
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吃海鮮防騙,吃海鮮不怕麻煩的朋友可以到第一市場自己買海鮮到海鮮店加工,海鮮店一般收加工費3-5元不等,這樣就不擔心被騙。
怕麻煩的朋友吃海鮮要小心,可能你一不小心吃掉幾千塊錢,但是還是什麼都沒吃著。
吃海鮮可以到義龍,春園,南強或紅沙漁排,那裡價格相對合理,現買現做。
幾個朋友花幾百塊錢吃個海鮮是不錯的,花個幾千就很冤了。

知己知彼,來三亞旅遊前,要參閱相關資料,咨詢相關的旅遊網站或旅行社,不能貪小便宜。這樣,你就可以擁有一個開心的假期了!

旅途愉快 :-)

網路搜索一下coolnv就行了

或者搜索msvod也是OK的

⑷ 《寂寞鷗靈》全文

1
.獨行的老人
我住在城郊。每天上班,如果走得早,一定會在郊區環城路上,看到一位獨行的老人。他總是
走在公路中間的隔離線上,任兩旁車流如織,依然筆直地、一顛一顛地走著,不時對呼嘯而過的車流招招手,像一位檢閱三軍的元帥,而這與他永遠身著的那套將軍呢衣服十分協調。他的下裝為行者打扮,系有綁腿或是將褲子塞在長襪里,足踏一雙軍用膠鞋。老人的頭一發未存,亮亮地反射著晨光。有時我正午路過城的另一邊,竟也能見到他。依然一個人走在公路正中央,冒汗的光頭在大太陽下愈發亮了。他走的線路顯然是違反交通規則的,但沒有誰糾正他,連交警也是一副熟視無睹的樣子。看來大家都習慣了他這種走法。
我在城市的車流人流中穿行,擦肩而過的人沒一個記得住,卻偏偏記住了這位老人。後來我發
現,像他這樣的人不只一位,雖然不像他那麼矚目,但稍一留心,便可見到,在路邊、天橋下、公園的石凳上,都能見到這樣一些孤獨的老人,沒人陪伴,沒人多看他們一眼,甚至沒有一條小狗挨近他們。他們每天幾乎都在重復自己習慣的同樣的動作。對於他們來說,生活停滯了,太陽每天都是舊的。
我突然想起自己的父親。他有6個子女,巳時同堂,兒孫繞膝,但各自都有自己的家。只在節

假日,倆老的房間才多些熱氣。父親喜歡走路,每天午飯後必得上街去逛。我們勸他改為早上出行,下午太陽太辣,容易中暑。但他總改不了,依舊在大家都躲進房間的時候出去走。哪兒發生了什麼新鮮事,他都知道。他第一次中風是在街上,大太陽下。那天我們請倆老到家裡來,坐一會他就閑不住,要到街上走。後來他打了個"的"回來,說手腳有些不靈便。偏癱後他還老想出去走,在快失去意識的時候,竟自己收拾了洗漱用具掛在脖上,說要出遠門。他終於在85歲時離開已經無法行走的軀體,獨自遠遠地走了。我一直有種無法消解的內疚,因為陪父親走得太少。如今看見獨行的老人,就會想起父親。但父親畢竟還是有福的,他的6個子女和一群孫孫,沒有一個是不孝的。他有很多朋友。他生性豁達,十分健談,很少有獨自一人走的時候--直到他的老朋友都一個個先他而去。我們肯定不會有他那麼幸運。據社會學家分析,四老人、兩夫婦、一獨子的"四二一綜合症",將是未來中國家庭的一個最為棘手的事,而症結,就在老人問題。有人估計,到2000年時,上海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將占總人口的20%左右,也就是說,下個世紀,在中國的街頭,將有更多獨行的老人,當然包括我。
我不是老齡問題專家,甚至連對給我留下強烈印象的獨行老人,也只是遠遠地看看。盡管我很
想知道,這些老人為何獨行?誰在照顧他們?……卻一直沒有真實地跟他們走走,聊聊。也許某一天再見不到某位獨行老人的時候,我會心生惆悵,但在荒漠一樣的人海里,這種惆悵又算得了什麼。直到有一天,一位獨行老人的經歷,使我羞愧於這種冷漠。
那是昆明的一個極普通的冬日,搞攝影的志雄來約我去見一位老人。這位老人每天從城郊走十
來公里趕到城中的翠湖,就只為了去喂海鷗。他堅持投食,已達十年,連海鷗都認識他了。
我不知道他會不會就是那位我常常遇到的獨行老人,很想藉此機會了解一點情況。
1995年12月4日
當我來到翠湖的時候,海鷗正飛得熱鬧。十年前,海鷗突然飛臨昆明,昆明人群起投食,海鷗
從此年年冬春時都來這兒度假,漸漸成為昆明一景。鬧市中的翠湖公園,是老人常去的地方,也是海鷗聚集的景點。如是十餘年,海鷗年年飛臨昆明,給灰色城市帶來野外的新鮮感覺,為忙得麻木的人增添了許多美好的話題。
十餘年人鷗相交,人對海鷗有了了解:它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為什麼飛來?怎樣留住它
們?海鷗帶來種種關於它們的政策法規、生態學、生物學、美學、文學的探討,帶來旅遊、度假、觀光的熱點轉移,甚至帶來專賣海鷗麵包、拍攝人鷗合影新行業的季節性興盛。
十年人鷗相交,海鷗對人也有了了解:有不顧寒冷下水救助病鷗的小學生,有把海鷗捉來腌成

肉乾的農民;有人看鷗像看他的親人,有人卻已放出海鷗傳病的謠言;一邊是"鷗鷺忘機",一邊是越做越袖珍、越賣越空靈的"海鷗麵包"……
在喂海鷗的人群中很容易認出這位老人。他和那些穿得花花綠綠、擠在一堆向空中扔麵包團、

觀賞海鷗飛旋啄食的人不一樣,他穿一身已經褪色的過時布衣,手縫的針腳和粗糙質地可以看出他的家境。他背一個鼓鼓囊囊但扔了都不會有人撿的破藍布包,裝鳥食的大塑料袋用得皺巴巴的,連商標都磨得不見了。
他不是我常見的那位獨行老人。他的舉止並無什麼異常之處。
人少的地段,是他喂鷗的領地。他喂鷗的方式也與眾不同。他不往空中更不往水裡投食,而是
把一些仔細掰過、大小剛夠海鷗吞下的餅干丁,很小心地放在公園圍欄上,然後退開一步,嘬起嘴向鷗群呼喚。海鷗像真會聽一樣,立刻便有一群應聲而來,停在圍欄上啄食,幾下就掃得乾乾凈凈。老人再從袋裡抓出一把,順著欄桿邊走邊放。海鷗跟著他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老人把嘴唇嘬起,嘟嘟噥噥對它們說許多話。看它們吃得高興時,自己也忍不住往缺牙的嘴裡扔一塊,津津有味嚼半天,不知是捨不得咽,還是提示海鷗們別那麼急。
海鷗見他嚼得有味,而且慢了節奏,便張開紅嘴對他嚷了起來,像些饞嘴的孩子。這時他便十

分得意地又從袋裡摸出一把,按豆一樣,姿式誇張地邊按邊點頭邁步,如同一個檢閱三軍的元帥。
海鷗在他手邊身邊,依他的節奏起落,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聽老人在海鷗的叫聲中抑揚頓挫地唱著什麼,我猜應該是一支進行曲。細細再聽,聽出是親昵
得變了調的老昆明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黃腳"、"公主"、"小囡"…… "您給海鷗取了名?"
我忍不住問。
老人在興頭上,聽有人打岔,回頭斜瞅一眼,倒沒見怪,只依然俯身向著海鷗:"當然,哪個
都有個名。"
"您認得出它們?"
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陽光下飛快閃過,我懷疑老人能否看得清。
"你看你看!那個帶環的就是老沙,西伯利亞的沙皇!"
老人炫耀地指給我看,"聽雲南大學的教授說,這是莫斯科環志中心的環。"
一陣飛動的白色,我哪裡看得出誰是誰!
"你不信?"
老人來了勁,打賭似地在那些飛飛落落的白鳥中搜尋。陽光刺得他眯著眼睛,皺紋
在臉上擠得更密了。
"算了吧,老人家,別找了。"
我有些不忍心看他那樣。
老人不理我,繼續往水面找,還是沒結果
"剛才還在嘛!"他有些急,只好對著水面大叫:"獨腳!老沙!要是來了就起來一下!"
水面上不多不少,應聲躍起兩只海鷗,向老人飛來。一隻海鷗腳上果然有金屬反光閃動,那該

是老沙了!另一隻飛得很近,就在老人手上啄食。它不像別的海鷗落下地就收了翅膀,而是不停地扇動雙翅。這下我看清了,它只有一隻腳。為了站穩,它停落時不得不扇動翅膀保持平衡。老人似乎對"獨腳"情有獨鍾,餵了很多食。那神情,就像爺爺對孫子,戀者看情人。
我們退開,讓他倆多呆一會。
突然,"獨腳"嘩地閃開,飛回鷗群。一個穿著時髦的"小半截"(昆明人對冒失小伙的稱謂)插

足進來,臉上帶著惡作劇的笑。但他輕浮的臉立刻變了形,海鷗老人粗糙的手已擰在他的耳朵上,揪賊一樣拎著往外推:"狗日的你要咋個整!"老人怒沖沖地吼道。不知是老人用勁太大,還是周圍人瞪那傢伙的目光太辣,時髦小伙當眾出醜,竟不敢還手,灰溜溜逃之夭夭。老人氣沒處消,還在罵:"這些雜種!還有更壞的用手抓!海鷗飛起來,速度很快,抓著翅膀翅膀折,碰著腳腳斷。有次一個外地姑娘,一伸手抓著一隻海鷗,我上去揪住她的頭發,把她臉都嚇白了。要不看她小,硬想敲她幾下!"
"看他們挺怕您的。"我笑道。
"不怕不行,我有公安局和環保局撐腰。"老人挺得意的。
"鳥食是環保局發的?"聽說不少機構都搞過一些分發鳥食、鼓勵護鷗的活動。

"我可沒那個運氣,"老人有些沮喪,"只好自己掏錢買。四塊五1公斤,坡頭吉慶祥做的餅干,

海鷗喜歡吃。"
我心裡算了一下:就算一天買1公斤,一個月少不了一百四五的。

"您老一月拿多少錢退休金?"

"先前拿200多,上月加到308塊",老人喜滋滋地貼近我的耳朵,"還補發了198塊!這下海鷗
也享福了,我可以多買兩斤餅干給它們。"
"現在的物價,百把塊錢怎麼過?"一算,就知老人把工資的快一半餵了海鷗。
"那當然要精打細算啦!好在人老了,也花不了幾個錢。一天兩個饅頭一碗干飯加點小菜就打
發了。衣服自己縫,樣子丑么丑,穿著實在。我不喝酒,就抽點煙,抽『金沙江',一包塊把錢,自己抽,實在就好。茶雖然喝得釅,自備嘛也費不了多少錢。"
他從破布包里拎出一個泡了大葉茶的舊塑料飲料瓶,用很豪爽的姿式喝了幾口,再摸,卻摸出幾塊拳頭大的焦炭,"路不好,拉炭車顛下來的。不怕你見笑,我為看海鷗,每天要步行兩三小時,很少坐車,一為鍛煉身體,二也可以撿點燒的。一個人的飯,風吹下來的干樹枝就夠燒了。"
"家裡就您一人?"

"單身漢嘛,一人飽了全家足!"
"您家住哪裡?"
"馬街。"老人淡淡答道,沒有老昆明常見的下一句:"得閑來家裡坐。"
馬街在城郊,離這兒好幾公里。我想起那些獨行的老人,突然產生了跟著老人走一走的願望,
便說:"得閑我來拜訪您老。"
"莫來莫來!"老人拒絕得乾乾脆脆。見我尷尬,又補充說:"謝謝你的好意。不過,我那窩……莫給單位抹黑。再說,我這人歷史問題復雜,莫帶害你們。"
話題不知怎麼從海鷗轉到了人。
話既說破,老人便不再避諱,拉我到離海鷗遠一點的地方,像怕它們聽到一樣,悄悄對我說:

"我被勞改過,蹲過監。"
我有些驚詫,不是為老人的身世,而是為老人的坦率,我們畢竟初次見面。
於是,老人像講別人的故事一樣,對我講了他大半生的經歷:
我的青年時代是與戰亂連在一起的:先是中國人和日本人打,後來是中國人和中國人打。我
住的昆明雖然聽不見多少槍炮聲,但日子過得悶皂,就抽上了大煙。50年代工作隊來,動員我們戒毒,說:"解放了,要做新人,自願戒的站出來!"我站出來,戒了毒,還去上大學,當年的革命大學。那時的人心裡有一種理想,像高爾基寫的海鷗一樣,穿過暴風雨,飛向光明。我感到自己也得到新生了,從一個煙鬼變成一個有理想的人。大學畢業後,我自願到邊疆工作,很是轟轟烈烈干過一番事業。我還開始談戀愛了,和一個女的打得火熱。誰知她是有夫之婦!我覺得內疚,就主動向組織檢查了自己的思想。組織一查,那女人是軍人家屬。這下挨了,我破壞軍婚,活該被判了6年。出來後我拚命工作,想將功補過,剛緩過神來,碰上"文化大革命
",要把牛鬼蛇神掃地出門。我蹲過監,屬於壞的9種人,又在清除之列。我不服氣,申辯了幾句,不知哪句說錯了,馬上被抓著"現行",弄成"現行反革命",抓去關了起來,判20年。我這半輩子,就這樣陰錯陽差栽在監牢里了。後來平反冤假錯案,發現我的案子是冤的,才"無罪釋放",安排到化工廠工作。可是,我已經老了,無兒無女,只有海鷗來陪我。 說到海鷗,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動起來。 1984年一退休,海鷗就來了(註:各種記載都說是1985年海鷗第一次成群飛臨昆明並進城覓食,但老人總堅持說是1984年他退休時來的),我覺得它們是沖著像我這樣的人來的,我們已經分手50年了!小時候我見過它們,在滇池草海里飛,飄飄然無拘無束,一塵不染,現在想起來都像做夢一樣。有個詩人在大觀樓寫了個對子,上面有"海鷗狎人"的字句,"狎",就是逗人、開玩笑的意思。真是呢!海鷗這東西靈得很,人和它處得好,它會來跟你開玩笑。有海鷗的日子,我過得好自在。你別看它是鳥,其實它很懂情義。前年有一隻海鷗,飛離昆明前一天,連連在我帽子上歇落了5次,我以為是它跟我鬧著玩,後來才曉得它是跟我告別。去年它就沒有來,今年也沒來。
老人有些傷感,喃喃道:"它是在跟我告別呀!海鷗最重情義,心細著呢。我小時候就知道它
們,精靈得很,人對它咋樣,它都明白。後來日本飛機一來,海鷗就沒有了,寫著『海鷗狎人
'詩句的樓也沒有了。整整50年,不是戰爭就是"運動",它們都不來了,它們都不來了呀!它們消息靈得很的。要是有人傷了它們的伴,整群都會飛著去救,救不了就全部飛走,再也不來。有一年昆明人待海鷗不好,海鷗早早就飛走了。把我急的,以為它們再不來了呢。這半個世紀我看下來,有海鷗的日子好,沒海鷗的日子悶皂,海鷗是人與人、人與自然相親相近的一種象徵。古人說『白鷗飛處帶詩來',我說是白鷗飛處帶福來!1984年海鷗一來,我就知道我的福氣來了,昆明人的福氣來了。這些年我過得心滿意足,哪兒也不想去,就想著它們。我妹子在貴州,寫信來說,你來和我們一起住吧,免得孤零零一個人。我說我不孤單,那麼多漂亮的海鷗陪著我,我捨不得離開它們。它們是吉祥鳥、幸福鳥、愛情鳥!你看它們那些小模樣,個個逗人疼!嘬嘬嘬……"老人一邊嘬起嘴喚海鷗,一邊補償似地抓了幾把餅干丁,連連放在圍欄上。海鷗見老人喚,馬上飛了過來,把老人團團圍住,上下翻飛,甚是壯觀,引得路人都停足觀看,嘖嘖贊嘆。
有幾個喂鷗人見狀,趕過來湊熱鬧。他們模仿老人把麵包團放在圍欄上,也想來它個風光風光。 老人見狀,誇張地退出圈外,頭向後斜拗,側目看著幾個模仿者,那神態挺孩子氣的。 果然,海鷗不放心陌生人,嘩地閃開盤旋,瞅空,叼一塊便走,決不久留。這時老人臉上便露出爭寵得勝的笑容,大模大樣走上前餵食,讓海鷗在他手邊飛來飛去,引得大家又一陣贊嘆。
太陽偏西時,老人塑料袋裡的餅干丁空了。他只好站在一邊看別人喂,很妒嫉的樣子。見有人往水裡投食,便勸:"水不幹凈,海鷗吃了沾那種水的麵包不好。"要不就跟幾個喂鷗人神吹:"我見過海鷗王呢!比一般的海鷗大一倍,頭上有冠子,很雄視。每群海鷗都有領頭的,你看,獨自在高空飛的那隻就是這一群的頭。只要它起來,其他的也會跟著上去。時候不早了,再過一會它們就要回去啦。聽說它們歇在滇池邊的暉灣里,可惜那地方我去不到。"老人望著逐漸向高空盤旋的鷗群,眼睛在夕陽照射下,閃出幾縷企盼的光。
志雄約我再去翠湖看看海鷗老人,說上周他去翠湖邊見到海鷗老人,發覺老人精神狀態不太好。老人感冒了,兩天只吃一碗面條,看上去相當虛弱,背駝得更厲害了。志雄見他站不住,就扶他到公園里坐著歇歇。他坐在石凳上,硬撐著把食喂完,沒再久留,去買了一袋餅干就回家了。
幾天過去,志雄放心不下,去翠湖邊找。等到傍晚,才知道老人已經幾天沒來了,忙打電話給我。
估計老人病得不輕,又是孤身一人,我們決定不管老人願不願,也要找到他家去探望一下。 1995年12月21日
一早,幾位與老人有過一面之交的朋友,開了探險協會的"野牛號",去馬街化工廠找他。尋了幾處,問到廠工會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打聽"天天去喂海鷗的老人"在哪住。辦公室的人驚訝地看著我們,問:"你們是他什麼人?"
待我們說明來意,他們嘆道:"天天去喂海鷗的老人就是老吳師吳慶恆。你們來晚了,老吳師昨天剛去世。"
我們愣住,一時說不出話來,半月前老人喂鷗的種種神態,還活鮮鮮地在我眼前,怎麼說走就走了!我們之所以找了一輛越野車來看他,就是設想,要是老人病好些,便帶他去暉灣看看海鷗的歇處,了他一個心願。現在這一切都晚了,晚了一步!

"老人呢?"有人輕輕問。 "冰著,等他貴州的妹子來。"
"他住的地方,能看看嗎?"又有人問。
辦公室的人有些猶豫:"我們廠,效益不好。算了吧。" "我們理解。就看看老人住的地方。"我們一齊堅持。
在幾排老式舊平房中,我們尋到老人的家。盡管早打過招呼,但開了門,我們還是沒料到老人的家這么簡陋。低矮的卧室又黑又窄,只容得下一張單人床和一張桌子。床頭地上零亂地散落了一些舊書報、書信和照片,一直落到卧室門外,估計是搬運老人遺體時,從老人身邊扯落的。廚房同樣小,卻空空的,沒桌子碗櫃,只有一個小凳、幾捆干枝。門口有個小爐子,上面放口小鍋,鍋里用水浸著一缸草葯,想必是老人這幾天治感冒用的。窗檯上有一瓶醬油泡大蒜,幾個雞蛋,臉盆里泡著件衣服,牆上掛著一頂舊草帽,一個我們眼熟的藍布包,裡面裝著一塑料袋已經掰好的餅干丁。
鄰居見有人來,伸了頭看,一位姓包的中年男子說:"老吳師本來不該那麼早就走的。他雖然71歲,但身體還不錯,天天步行到城裡,不大生病,這次也就得點感冒……"
"吳慶恆同志這么多年,很少在廠里報銷醫葯費。他知道廠里困難,不願麻煩集體,有病都是自己掏腰包抓中葯,自己熬來吃。"廠工會的人補充道。
"我看他是太省了。"包師傅接著說,"我住他隔壁,難得聞到他廚房有肉香。他早上起來,燒了水,沖杯熱茶就滿意了。中午下點面條,或是到食堂打點饅頭,吃一半,留一半,晚上餵了海鷗回來,熱一熱又是一頓。他吃菜省得很,不大炒菜,連鹹菜都是自己做的。他嫌買現成的鹹菜貴,就去街子稱斤大蒜,剝好用醬油泡起。這幾個雞蛋,其實不是他買來自己吃的。但凡手頭緊了,買不起餅干喂海鷗,他就買點麵粉,打幾個雞蛋合進去,蒸熟,他說海鷗也很愛吃的。他燒的是路上撿的樹枝,穿的也是自己一針一線縫的。我說老吳師,你莫省壞了身子。他說沒辦法呀,不省,海鷗就沒吃的了。為了海鷗,他硬是把命搭上去了。就一點感冒,死不了人的。他是常年省吃儉用,才把自己弄得那麼虛弱的!"
"吳慶恆同志從不願麻煩組織",廠工會的人表揚道,"他說廠里困難,還保證發退休工資,已經很難為了。他頂多向人要點舊書報,自己讀完,就存起來,積到多了,再賣給收破爛的,換幾元錢。
昨天,還有個收破爛的來找他,聽說他死了,問都不問就趕忙走了。"

包師傅從地上拾起一張海鷗的照片,若有所思地說:"前天晚上,他來找我說:『包師呀,我要到英國去了。'我說:『好呀,是不是那頭來信了?就快去吧。'我以前聽說他外國有親戚,所以不奇怪。他搖搖頭,嘆口氣說:『唉!我就是放心不下這些海鷗呀。'我開玩笑說:『那你就別去吧。'他口氣沉重,很無奈的樣子:『不去不行呀。'我開玩笑說:『那好辦,你帶一些海鷗的照片去,不就天天可以看海鷗了。'我知道他有一些海鷗的照片,是前年花兩元五毛錢一張向人買的,寶貝一樣收著。他一聽連聲說:『唉呀是了,我咋會想不起來呢!'還雙手合十,一再向我表示感謝,然後告別回家。我當時還笑他小題大作,太誇張,沒想到他說的是要到『陰國'呀!"
"他顯然是曉得自己該走了,所以前晚睡下時,把所有的房門都打開了。昨天早上我們看他房門大開,卻不見動靜,進去一看,老人已經過世了。這些照片是他翻出來放在身邊的。"
我接過這張海鷗的照片,上面印有誰的腳印。人們不會花時間細細料理一位貧寒老人的遺物,幾天後它們將被全部清掃焚化。連那個收破爛的,大約也不會想要這些東西。
徵得廠里人同意,我們收起了那張照片。
明天是海鷗老人的葬禮。我們覺得,似乎應該做點什麼。
在海鷗老人常去的翠湖,我們發布了他去世的訃告,貼在老人常喂鷗的欄幹上。有海鷗在訃告上盤旋,但我不知它們識不識字。識字的人看著訃告默默無語,沒有一個人知道"吳慶恆"這個名字。老人太平凡了,沒有頭銜,沒有名氣,連一張印著名字的流行紙片也不曾有過。
志雄把老人最後一次喂鷗的照片沖洗出來放大了,帶到老人喂鷗的地方。許多人立該認出了他--"天天來喂鷗的老人!"人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熟悉他的笑容。看著滿天飛翔的海鷗,人們無法表達自己對老人的敬意和生死兩茫茫的遺憾,便在老人的照片上簽上名,說不清是想在老人身邊增添一個喂鷗人,還是為陪陪這位孤獨的老人。簽名的人有老人,有孩子,有軍人,有教授,有"老外",有少數民族。還有幾位不願留名、卻留下幾十元錢的外地人,要我們為老人買一個花圈--愛鷗人獻給愛鷗人的紀念。一位搞攝影的女孩痛哭失聲,她年初就認識了海鷗老人,曾想好好拍一組老人與鷗的照片,老人怕她驚擾海鷗,或許還因了被女人"坑"過的往事,不但不睬,還不太友好地教訓過她。當她費了很大勁開始接近老人的時候,老人卻已離去......
我們把簽滿名的老人遺照放在草坪上,准備撒食,代表老人再喂一次海鷗。
我們剛放好老人的遺照,未及撒食,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一群白鷗突然飛至,圍著老人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飛翔姿式都異於往常,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顧不上撒食,我們趕忙退開。

鷗群急速扇動翅膀,輪流定在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遺像上的老人,凝固著一個它們最熟悉的動作;但它們此刻絕對不是為了覓食,而更像一種神聖的告別。不一會,一些白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面和後面,整整齊齊站成兩行,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這樣的情景持續了好一會,看到的人都無法相信這只是一種巧合。
當我們最後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像炸了鍋似地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張著嘴鳴叫,翅膀撲得那樣近,以至取照片的同伴下意識地縮緊了身體,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
我突然想起這個場面很熟,那些海鷗的表情很熟--那是老人喂鷗時常有的情景:喂到得意處,老人抓一塊餅干,丟進自己缺牙的嘴裡,一邊慢慢嚼,一邊對海鷗嘟嘟噥噥說半天。於是,海鷗便會撒嬌似地張大紅嘴對他嚷嚷,翅膀撲得白光亂閃……
此刻,我真的相信海鷗看懂了訃告,看懂了這張鑲著黑框的照片,相信天下萬物本是同根同心,相信冥冥中有一種共通的語言……

⑸ 擔心學生自卑老師穿同款膠鞋,有必要嗎

引言:老師,一直都是一份非常高尚的職業,他所要做的准時對孩子進行教育。老師的好壞對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一位好的老師,可以讓孩子有非常好的觀念,如果是不好的,老師很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很強的心理陰影,我有的時候經常會在網路上看到一些老師的不妥當做法,對老師存在著一種偏激的看法。但那隻是一小部分的老師,在學校認可的大部分老師還是非常具有師德的。

三、有必要這么做嗎

這個老師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善良的,但是網路上有很多網友對這個老師的做法表示不理解,因為這個老師的做法是讓這個學生陷入更加尷尬的境界。但是我認為這個老師的做法非常的對它不僅是讓這名字對的男孩不再那麼自卑,也為班裡其他的同學帶來了一個很好的正面教育,這個老師教的這個班你自己以後肯定大多都是一個善良的人,這就是一個好老師,起到的作用。

⑹ 七月底八月初雨崩天氣怎麼樣應該穿點什麼,徒步的話應該注意點什麼

7、8月屬於雨季,下雨的概率比較大,所以雨衣是需要的,早晚氣溫溫差蠻大,所以長衣長褲以及抓絨衣服是需要帶的。

以下裝備僅是我個人推薦。
鞋:鞋最重要,雨崩很多地方路比較泥濘,還有一些冰雪路面,碎石路面,所以建議穿一雙中幫或者高幫徒步鞋或者登山鞋能夠保護腳踝,同時必須防滑性能不錯,最好還防水,至於是否要上GTX面料的這個就看個人了,反正穿著舒服,不打腳,防滑這基本條件滿足就差不多了。如果你穿的板鞋過來,可以在飛來寺買一雙軍膠鞋,30元一雙。

衣服:推薦單層沖鋒衣或者軟殼為必備,然後一件抓絨衣和速干內衣基本上就可以了,再帶一件休閑外套。褲子我帶了兩條速干褲和一條牛仔褲,基本滿足需求,早晚冷的話把牛仔褲穿到速干褲外面【休閑衣服 牛仔褲其實主要為了拍照好看點,要是穿戶外衣服感覺不太好看。。。。o(∩_∩)o 】

襪子:最好是coolmax材料的襪子,反正要是透氣耐磨的厚襪子,我就買了兩雙高仿始祖鳥的coolmax襪子,價格便宜穿起來還是相當舒服。

登山杖:推薦使用雙杖,雖然大多數人都使用的單杖,但是在徒步速度還有省體力方面雙杖還是很明顯的。如果你不在乎,到時候直接在路邊找一根木棍也可以。

護膝:嚴重推薦帶上專業的護膝,比如LP733護膝,膝蓋要是磨損了可是永久性的,得好好保護。

背包:我的背包是30+4L的,感覺還是小了點,不過剛剛把我要裝的東西裝下,挑一個背負系統稍微好點吧,負重徒步才輕松一點。

帽子:帽子可防曬防雨防風,防曬效果比防曬霜好多了,我一點都沒有曬黑。。。

雲南白葯:雖然第一次用雲南白葯,但是確實幫了我大忙,我的膝蓋都是雲南白葯一路護過來的,單獨提出來表揚一下。建議備一瓶噴霧劑和膏葯。

其他:防曬霜、手電筒、水壺、唇油、活絡油、葯品、個人洗漱用品......

以上裝備請提前准備好,到了飛來寺再想買就不好買。

⑺ 遇到暴雨天氣,出門最好穿膠鞋,請問是對還是錯

遇到暴雨天氣,出門穿雨鞋,尤其是像膠制的雨鞋是完全正確的。
首先在暴雨天氣,路面全都是積水和淤泥,所以非常容易把其他材質的鞋弄臟和或者損壞。尤其是真皮材質或者是高端的絲綢面料。都將受到不可逆的損壞程度。
第二就是地面有被暴雨沖刷的各種垃圾。其中不乏尖銳的木棍,鐵絲和碎玻璃製品,所以橡膠雨靴可以保護你的腳趾腳面,腳踝到小腿。
最後就是橡膠雨靴的底子,防滑系數很高。起到防滑抓地力強的效果。在暴雨天氣可以幫到你。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⑻ 中國生產軍用膠鞋的廠商有哪些

公司名稱莆田金漲鞋商行公司地址中國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一期商業城5巷

⑼ 我們軍訓穿軍膠鞋,可是我本身穿36,但是拿到膠鞋後發現大了,怎麼辦,,速回,班裡最小的碼數是36

可以到外面定製一雙,也可以給老師說鞋太大啦

與軍膠鞋褲子搭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givenchy褲子後面logo 瀏覽:554
男士真絲短圍巾的各種圍法 瀏覽:48
潮韓版男褲子 瀏覽:426
風衣如何系結扣 瀏覽:32
闊腿褲子配圖片 瀏覽:196
下雨打底褲品牌及商品 瀏覽:516
黑褲子吸怎麼辦 瀏覽:867
男士呢子外套怎麼搭配圖片 瀏覽:836
風衣女中長款手繪圖 瀏覽:550
灰色衣藍色絲巾好看不 瀏覽:651
風衣林彥俊 瀏覽:386
刺激戰場三秒拿到風衣 瀏覽:765
貂和羽絨服哪個好看嗎 瀏覽:339
莒南校服廠在哪裡 瀏覽:629
絲襪搭配校服 瀏覽:245
露背衣怎麼搭配褲子 瀏覽:149
米色羽絨服馬甲如何搭配 瀏覽:51
形容男生牛仔褲好看 瀏覽:109
素描牛仔外套圖片 瀏覽:763
彩紙做旗袍的圖片大全圖片 瀏覽: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