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朝鐵帽子王有12個。森格林沁也是鐵帽子王,但是他不是皇族,為什麼也可以獲得世襲的榮譽呢他有子孫世
僧格林沁本名Sengge Rinchen,Sengge藏語意為獅子,Rinchen藏語意為珍寶。據《蒙古世系》載,僧格林沁為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薩爾二十六代孫,少貧,後為遠房堂叔科爾沁郡王索特納木多布濟養為嗣子。
清宣宗道光五年(1825年)襲郡王。
清文宗咸豐三年(1853年)僧格林沁領兵大敗太平天國北伐軍於天津南郊。1855年,受封為博多勒噶台親王,世襲罔替。同年在山東馮官屯剿滅太平天國李開芳部,生擒李開芳。1857年以欽差大臣督天津防務。
1859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指揮大沽口海戰,大敗於英法聯軍。1860年大沽口、天津失陷,他統率以蒙古騎兵為主力的軍隊,退至通州防守。其部與英、法聯軍戰於通州之八里橋,八里橋之戰慘敗,蒙古主力盡喪。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毀圓明園。旋被奪爵,仍任欽差大臣。1860年九月,直隸、山東一帶捻軍四起,後奉旨「剿捻」於山東、河南、安徽。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高樓寨之戰,僧格林沁在山東曹州菏澤縣高樓寨附近的吳家店,遭捻軍賴文光部和宋景詩部包圍。僧格林沁於是自領少數騎兵突圍,隱於樹林,遭捻軍張宗禹部入林內發現俘之,被殺於麥田。
他這個親王是蒙古親王,是憑著自己的戰功受封世襲罔替鐵帽子親王,對於晚清來說,是挽救了一部分清廷的顏面,但也僅僅只是穿了他自己這一代而已。所以和傳統的滿清皇族八大鐵帽子王不一樣。
② 僧格林沁作為鐵帽子王,在真實的歷史上是什麼樣的存在
在我國古代,結婚是很講究的,也有很多的禮儀,紅蓋頭就是其中之一,現代影視作品中也有很多古代結婚紅蓋頭的場景,因此我們對「紅蓋頭」這一名詞也並不會感到陌生。紅蓋頭就是一塊精緻的大紅色的綢緞,結婚當日新娘用這塊綢緞蒙著頭,一直要等到入洞房時,由新郎揭開。
時至今日,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讓結婚的形式更加豐富,但是紅蓋頭這種迎親禮儀仍然在少數地區被沿用。
③ 僧格林沁既然也是鐵帽子王那為什麼清朝12鐵帽子王里沒有他呢
這個說起來就比較復雜了。
最初,獲「鐵帽子王」殊榮的滿清貴胄僅有十二家,分別為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庄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怡親王、恭親王、醇親王,以及慶親王。在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中,頭八位都是其祖先在清朝開國以及入關統一時期立下汗馬功勞而受封,因為他們功勛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這是因有軍功而受封;其他四位則是因為與皇帝有著特殊親密關系中受封,屬於恩封。
咸豐帝賜僧格林沁「博多羅巴圖魯」稱號。咸豐四年(1854年),又在連鎮大敗北伐軍。咸豐五年(1855年)正月,咸豐帝加封僧格林沁為博多勒噶台親王,賞朝珠一盤、四團龍補褂一件。四月,詔世襲罔替。
按清制,皇帝之子可封親王,而親王以下之子孫,一般都要降襲,如親王之子降襲郡王,郡王之子降襲貝勒,貝勒之子降襲貝子,貝子之子降襲鎮國公……這種制度是吸取了明朝封王太多的教訓,避免了數百年後親王遍天下的局面。因此,清朝的親王是不多的,因而顯得極尊貴。但是,這種降襲制度也有例外。清高宗純皇帝乾隆規定,清初開國定基的八位王爺,即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承澤親王碩塞 後改號庄親王 、克勤郡王岳托、順承郡王勒克德渾的子孫可有一人「世襲罔替」,即不必降襲而按原爵襲封。此八人,即民間俗稱的八位「鐵帽子王」。除此之外,乾隆帝僅特批一人,康熙帝十三子、雍正帝弟弟、乾隆帝叔叔 怡親王胤祥,他因輔佐雍正有功,也被列入「世襲罔替」之類。
僧格林沁以蒙古貴族進封親王,已屬特恩,此次再獲「世襲罔替」的破格待遇,反映出來的是咸豐帝對時局的估計,以及僧格林沁擊滅太平天國北伐軍之功,有如再造大清。
因此,他是鐵帽子王裡面極為特殊的一例。
④ 《武狀元蘇乞兒》中很威風的僧格林沁親王是鐵帽子王嗎
我很喜歡周星馳、吳孟達主演的喜劇電影《武狀元蘇乞兒》,到目前為止總共看了不下10次。有意思的是,我每次觀看,都會發現不一樣的東西。
《武狀元蘇乞兒》中有這么一幕:周星馳扮演的八旗子弟蘇察哈爾燦向來飛揚跋扈。一次,他在妓院與別人發生爭執時,他的父親、吳孟達扮演的廣州將軍氣勢洶洶地帶兵前來替兒子出氣。可是,當對方亮出自己的身份——鐵帽子王僧格林沁(在電影里叫僧格林參)時,廣州將軍竟然被嚇得體如篩糠、魂飛魄散。
不過,僧格林沁親王雖然不屬於鐵帽子王,卻享受世襲罔替的待遇。
1865年6月12日,僧格林沁親王在追擊捻軍時,被捻軍誘入包圍圈,在突圍時中傷墜馬,被捻軍張皮綆斬殺於麥田之中,終年55歲。僧格林沁親王死後,親王爵位傳襲給長子伯彥訥謨祜。
1891年11月16日,伯彥訥謨祜病逝後,由於伯彥訥謨祜兩個兒子早逝,親王爵位便傳襲給僧格林沁親王的曾孫阿穆爾靈圭。
阿穆爾靈圭是僧格林沁家族最後一代鐵帽子王。
【參考資料:《清史稿》《武狀元蘇乞兒》《鐵帽子王》等】
⑤ 清朝的鐵帽子王是怎麼一回事,名將曾格林沁是不是鐵帽子王
周星馳主演的無厘頭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有這么一幕:飛揚跋扈的八旗子弟蘇察哈爾燦與別人發生爭執,其父廣州將軍氣勢洶洶地帶兵前來替兒子出氣,可當對方亮出自己的身份——鐵帽子王僧格林沁時,堂堂的廣州將軍嚇得體如篩糠、魂飛魄散。
為什麼會這樣?鐵帽子王是清朝爵位制度中的特權爵位,代代世襲。如果親王或郡王因犯罪而被褫奪了爵位,這個爵位也不能取消,而是由他的支系繼續傳下去,這樣的爵位有如鋼鐵鑄就,摔不爛打不碎,民間俗稱「鐵帽子王」。
清代共有十二位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清朝統一女真各部和問鼎中原時立下赫赫戰功的皇室成員,叫做「開國八大鐵帽子王」。後來,清朝又加封了四位鐵帽子王,即康熙第十三子怡親王允祥、道光第六子恭親王奕?、第七子醇親王奕?、慶親王奕?痢T諍蠓獾乃奈惶?弊油踔校?冉嫌杏跋斕氖槍?淄蹀仍D、醇親王奕?和慶親王奕?痢^仍D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從小聰明過人,人送外號「鬼子六」。咸豐死後,他協助嫂子慈禧太後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後來又倡導學習和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設備,發起了「師夷自強」的洋務運動,政績卓著。奕?是清朝皇室中最有遠見卓識的一個人,也是滿清貴族中第一個放眼看世界的人,現在北京的恭王府就是他的鐵帽子王府,這是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醇親王奕?是慈禧太後的妹夫,清朝最後兩個皇帝光緒和宣統,一個是他的兒子,一個是他的孫子。慶親王原本是乾隆皇帝的幼子永?的封爵,不屬於鐵帽子王,傳到了奕?戀氖擲錚?丫?湊嶄舸?菁醯墓娑ń檔攪爍ü???庖患丁T詿褥??罅??笫僦?剩??煉?帽毖笏?Φ木?鹽?湫藿?艘煤馱埃?虼松畹么褥?某櫳牛?粑簧?到了親王一級。1908年,又獲得了世襲罔替的殊榮,這時他已七十歲了。奕?潦親詈笠晃惶?弊油醯?彩巧??畛艫奶?弊油醯?917年他病死時,清朝早已滅亡五年了,這頂鐵帽子已經無法按照世襲罔替的祖規往下傳了。
事實上,僧格林沁的爵位是蒙古科爾沁親王,按照規定,蒙古王公貴族的爵位也是可以世襲罔替的,但並不屬於鐵帽子王,因為他不是清朝的皇室宗親。
⑥ 蒙古王 僧格林沁是鐵帽子王嗎
蒙古王僧格林沁不是鐵帽子王。
僧格林沁(1811年7月24日—1865年6月12日),博爾濟吉特氏,蒙古族,著名愛國將領,晚清名將,蒙古科爾沁旗(今屬內蒙古)人,貴族出身,善騎射。
道光五年(1825年),入嗣襲扎薩克多羅郡王。旋入京,為御前行走。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御前大臣。後歷任領侍衛內大臣、正藍旗蒙古都統、鑲白旗滿洲都統等職,頗得道光、咸豐兩帝寵信。
咸豐、同治年間,僧格林沁參與對太平天國、英法聯軍等戰爭,軍功卓著。咸豐五年(1855年),擊潰太平天國北伐軍,俘林鳳祥、李開芳,晉封博多勒噶台親王。
(6)僧格林沁是怎麼當上鐵帽子王的擴展閱讀
清王朝分封皇室爵位共有功封、恩封、襲封和考封四種形式十二等爵,其中輔國將軍以上還分世襲罔替和世襲遞降兩類。
一般情況下,因為功封王爵者多屬世襲罔替,也就是俗話說的「鐵帽子王」。因為恩封爵位者則多屬世襲遞降,但在遞降到輔國將軍這一爵位時便不再遞降。獲得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爵位的宗室並不能世襲,每世遞降一等。無爵位的宗室叫「間散宗室」,用四品頂戴。惟有12大「鐵帽子王」因為其祖先功勛卓著,被賜世襲不降封典。如果某「鐵帽子王」獲罪奪爵,以其旁支襲爵,但其後世也不乏被奪爵的歷史記載。
清朝共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即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庄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岳托、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因為他們功勛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時還享有配享太廟的殊榮。另外四位屬於恩封,他們是清朝中後期在穩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即怡親王胤祥、恭親王奕欣、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
⑦ 僧格林沁既然也是鐵帽子王那為什麼清朝12鐵帽子王里沒有他呢麻煩告訴我
12大鐵帽子王都是愛新覺羅家的嫡系子孫,也就是皇族。而且前八位都是對於清朝創立做出過汗馬功勞的,而後四位也是權位極重對於皇帝登基有過貢獻的人。而僧格林沁雖然貢獻很大,但他畢竟不是愛新覺羅子孫,只是蒙古貴族,因此雖是鐵帽子王,但卻沒有放入12鐵帽子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