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搭配技巧 > 女裝發展歷史總結怎麼寫

女裝發展歷史總結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1-12-30 19:33:28

A. 清代女裝的發展歷史

康熙年間:貴族婦女流行一種身著黑領金色團花紋或片金花紋的褐色袍,外加淺綠色鑲黑邊並有金綉紋飾的大褂。襟前有佩飾,頭上梳大髻,也有包頭巾樣式。侍女是著黑領綠袍,金紐扣,頭上飾翠花,並有珠璫垂肩。
乾隆年間:婦女著鑲粉色邊飾的淺黃色衫,外著黑色大雲頭背心。裙邊或褲腿鑲有黑色綉花欄干,足著紅色弓鞋。也有著朱衣,袖邊鑲白緞闊欄干,足著紅色綉花鞋。也有的著鑲有黑邊飾的無領寶藍色衣者,襟前掛香牌一串,紐扣上掛時辰表、牙簽、香串等小物件。也有的在衣服外面結桔黃色帶子,垂在腰胯兩側與衫齊,帶子的端頭有綉紋。也有的著白紗汗衫,黑褲紅腰帶、紅肚兜,鞋後跟有提舌。
嘉慶、道光年間:女子多著低領藍衣紫裙,裙子鏡面和底邊均鑲黑色綉花欄干,袖口鑲白底全彩綉牡丹闊邊。也有的袖口和衣服裙子鑲闊欄干,裙帶垂至膝下,肩有鑲滾雲肩。也有的著團花綠衣淺紅色裙,裙的鏡面上綉少許折枝花數朵,披雲肩垂流蘇。
同治年間:流行藍緞地鑲闊邊的綢褲帶,帶寬一丈或數丈,帶端有綉紋。無論著裙著褲均有系帶的習俗。腰帶系後垂至膝下為尚。
光緒中期:婦女衣裙漸短,袖子漸寬,帶長過膝露出約一尺有餘,走動時隨風飄擺,也有將流蘇縫於帶端,擺動時呈現異樣效果。服色以選用湖藍、桃紅為多,也有寶石藍和大紅等色。
光緒末年:婦女的衣服身長過膝,採用大鑲滾裝飾,裙上有時加十六至二十條飄帶,每條帶尾繫上銀鈴,步行時有響聲,甚為風趣。衣襟前掛有金或銀制的裝飾物,如耳挖子、牙剔子、小毛鑷子等。有的還掛有梅檀一類的裝有香料的小香囊。也有的系著內裝香脂粉的綢緞或緙絲製成的小鏡袋。與此同時,上海流行一種新裝,這種新裝不但在袖邊,也在臂肘上飾以鑲滾,衣服較前窄且長,褲子也相應地窄了一些。並配以三至四對手鐲。如此新裝,確實將婦女們的形象裝扮得更 加清秀和嫻靜。這種在原有基礎上稍加變化的新形式,在當時就是時髦的新潮裝。
清末流行衣袖裡面裝假袖口,少時一、二幅,多時二、三幅。這種裝束,一則為了顯示身份和富有;二則為加強旗裝封閉形式的風格特色。假袖口不但用料考究,裝飾布局也追求與旗袍相同,由此整體服飾更增加了華麗的效果,也加強了裝飾的層次感。假袖口一層層連接起來,顯現出窄袖的修長感覺。
宣統至民國初年:這個時期婦女的衫褲比光緒末年更窄小,衣領卻增高,甚至可以掩住面頰,如同馬鞍形狀。這個時期的鑲滾裝飾較前簡單得多,但襟前仍然系掛裝飾物。
清代女子服裝,有公服、禮服和常服。公服是自皇後至七品命婦規定的服制;禮服在民間指的是吉服或喪服。婚喪嫁娶及壽日的衣服,宮廷中是按命婦的品級規定的;常服形式多,變化服用也自由得多。

B. 女裝品牌的發展歷史


服飾的變遷是一部歷史,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縮影。它是這個時代進步、文明、興旺發達、繁榮昌盛的象徵。它在記錄歷史變革的同時,也映襯著一種民族的精神,傳承著當地的歷史文化,女裝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女裝使女人倍添姿彩,女裝為產業增添亮點。
女裝品牌自女裝誕生的那一刻便隨著時代的變遷應運而生,女裝品牌與款式的多元化推動了時裝的發展。在品牌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女裝品牌的數量已無法計算,幾乎每時每刻都會有新的女裝品牌在時尚女裝市場上出現。
女裝品牌,時尚出行。愛美的女孩一點要宅購潮流。21世紀是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候,如果你是宅男宅女的話,請走進互聯網的宅購潮流的時代。

C. 1.簡述新時期服裝的歷史變遷和發展特點

開始從實用轉變成個性高檔

D. 世界服裝發展史

縱觀服裝的發展史,之所以有中外服裝那麼大的區別和兩地不同的文化和穿著觀念是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的。
從服裝的穿著看,中國人講究儀表的修飾,西方人崇尚顯露人體的美;中國人的服裝行為注重自我調節,所以比較保守,少變化,而西方人的服飾行為注重自我表演,所以比較開放,多變革;中國人對服飾重裝飾之美,講究與環境和諧,西方人對服裝造型之美,講究與環境對比。
服裝的製作工藝上的不同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式服裝結構是整片式平面型的,重視二維空間效果,不強調服裝與人體各部位保持一致,更不注重用服裝表現人體曲線,服裝平直寬松,採用平面裁剪法。西式服裝結構是分割式立體型的,強調三維空間效果,在結構上以立體裁剪為主,注重試縫、修訂和補正,以求最大程度上的和體,突出人體曲線美。
其次是中式服裝的製作是靜態的,西式服裝製作是動態的。傳統的中式服裝的剪裁都是放在案板上進行的,衣片的衣縫均以直線為主,所以衣縫線條等均是用粉線團彈出來的,在衣片中間也不做任何收省或分割組合,衣片是整片的很少有附件或配件。即使有少量的衣袋等附件,也是採用蓋貼的形式帖縫上去的。衣片縫合時也只是兩塊衣片上下對疊後沿邊縫合即可,根本不需要有試樣或修正過程,所以是一種靜態式的製作過程。成衣後造型方正、整齊,穿在身上成為一種人體的偶像或禮儀習俗的象徵。這種靜態製作服裝的形成,完全是和中式服裝平面型結構有關,也和我國的民族性格喜靜不喜動有關。

E. 女裝歷史文化

1.曾唐代開始說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半臂歷久不衰,後來男子也有穿著的。當時還流行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
2.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宋代婦女以裙裝穿著為主,但也有長褲。其褲子的形式特別,除了貼身長褲外,還外加多層套褲。宋代婦女有纏足的習俗,因此裙長多不及地,以便露足
3.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
4.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
5.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在這個時期旗袍同樣也深受歡迎。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
6.新中國成立之初,婦女穿旗袍的還很普遍。以後由於各種原因,穿旗袍的就越來越少了。但旗袍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的民族服裝,是具有一定特點的。它線條簡練而優美,造型質朴而大方,比較適合婦女穿著,在國際上也有一些影響。、國內兩種資源和大力拓展國內外兩個市場創造了條件。特別是廣大消費者更注重了個歧化。舒適化。高檔化。品牌化和時尚化,這些是溫州女裝企業面臨的新形勢、新變化。溫川女裝分會會長曾聖忠說,這些新形勢、新變化對女裝企業而言,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必須審時度勢,趨利避害,強筋壯骨,發展自身,在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仕勢。尋找合作夥伴,打造品牌加工,將自己原創品牌融入名牌產品之中,迅速提高自己品牌效益,提高產品附加值,逐十向高級時裝方向發展。
8.未來 中國女裝品牌具有強烈的區域色彩,還沒有真正意義上能在全國形成規模和影響的品牌。例如杭州女裝產業,帶有濃重的江南文化氣息;武漢女裝倡導顏色鮮艷、色塊深厚;深圳、廣州則因毗鄰港澳吸取了港澳的時尚元素和設計理念。這些區域品牌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就開始直接有選擇地向目標城市發展。中國地域遼闊,風俗各異,南方女性和北方女性在穿著習慣、體型氣質等方面存在差異、對國際流行時尚的接納速度和程度也存在差異,中國女裝經過多年發展依然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徵。目前國內女裝高端市場幾乎全部被國外品牌佔領,能走出"國門"的女裝品牌廖廖無己。

7.現在

F. 運東服飾的發展歷史

中國廣州占盡天時、地 利以及品牌和價格優勢. 公司攜手5000多家內外貿服裝廠家,匯聚國際國內上千個知名男女品牌,擁有4000平方巨型展廳專營各種外貿精品、品牌訂單尾貨、計劃庫存,千種時尚,萬款流行,盡在運東品牌服飾折扣店…… 品質好得出奇,價格低得驚人.所有知名品牌一律1折超低價供貨,低至4元、6元、8元、10元、20元…… 低於 市場批發價60%以上,按當地批發價零售,利潤都相當可觀.一套價值1198元的名牌西服,折扣價118元,供貨價僅 需69元,一條價值159元的名牌休閑褲,折扣價15元,供貨價僅需9元,誰能抵擋購買的沖動!不分時間、季節,永 遠是顧客盈門,人潮湧動.
運東服飾獨創的經營模式及加盟方案」你開店,我管理;完善退換貨,零庫存」,以及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 ,免費的專業培訓,多維的廣告支持,讓您穩穩當當投資,輕輕鬆鬆賺錢!
地域優勢、運東服飾、韋洛迪斯強強聯手打造服飾折扣航母,總部地處世界服裝研發中心,生產中心,采購中心--- 中國廣州,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品牌優勢。
公司攜手國際國內1000多家廠商,專營國內一、二、三線品牌的尾單、悔單、庫存及外貿精品、工廠直 銷匯聚國際國內上千個品牌,男裝品牌如勁霸、七匹狼、彬彬、戈爾、利朗、柒牌、金盾、阿瑪尼、羅 蒙......女裝品牌如以純、太平鳥、浪漫一身,江南布衣,秋水伊人,艾格,哥弟.........等國內外各大知名品牌服飾。
2010年運東品牌折扣---公司發展方向偏移,公司元首股東重心投入房地產,等實業行業!運東品牌折扣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品牌折扣公司之一廣州最大的品牌折扣公司正式解散。運東人開始各自發展,之後中國各地 21°品牌折扣公司興起,品牌折扣行業又進入一個新的世紀!運東品牌折扣----中國品牌折扣鼻祖!

G. 品牌服裝發展史

2008年10月07日 星期二 下午 01:13 • 安踏公司起步於1991年,開始漫漫創業之路,百年安踏由此拉開。
• 1995年,安踏開始走向體育營銷,加大品牌推廣力度,贊助了第67屆男/女子世界舉重錦標賽等
重大公益事業,被評為「中國公認名牌產品」、「中國億萬民眾最喜愛的家用產品」。

• 1997年,公司開始VI系統的建設,逐步規范商標識別的使用,由此拉開了安踏品牌戰略實施的
序幕。
• 1998年,參加體博會並贊助中國田徑協會,安踏品牌開始在體育用品行業嶄露頭角,當年被
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
• 1999年3月,安踏首創的全國極限運動精英賽到目前為止歷時七年,如今,該賽事已發展為全國
規模最大、水平最高、關注率最高、影響最為廣泛的極限運動賽事。
• 1999年,公司聘請了乒乓球世界冠軍孔令輝作為品牌形象代言人,並將「我選擇,我喜歡」作
為安踏的廣告語,開始安踏品牌大規模的推廣和宣傳,從此「安踏—孔令輝」效應在中國體育用
品業產生了較大影響,成為體育明星作為企業產品形象代言人最成功的範例。
• 1999年,安踏分別贊助第四屆全國城市運動會、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北京國際馬拉松賽、第
十三屆亞運會。

• 2000年,安踏贊助悉尼奧運會,在北京首創安踏國際時尚運動冠軍賽;同年,全國製鞋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安踏運動鞋在同類產品中市場綜合佔有率居全國第二。
• 2001年,「北京安踏東方體育用品公司」的成立,標志著安踏從單一的運動鞋向體育用品綜合品牌過渡,同年第一家安踏體育用品專賣店在北京利生體育用品商店開業,這意味著安踏專賣體系開始全面啟動。
• 2001年,安踏積極投入申奧年活動,先後贊助了福建、重慶、黑龍江、海南四省體育代表團的領獎裝備,並參與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雅典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贊助活動。
• 2002年3月,中國商業聯合會和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聯手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2001年度中國市場商品銷售信息發布會上,安踏運動鞋取得了2001年度運動鞋市場綜合佔有率第一的好成績。
• 2002年4月安踏與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主力球員、NBA球星巴特爾簽約,聘請巴特爾擔任安踏產品形象代言人,使安踏歷史性成為第一個NBA球員在國外賽場穿著的中國運動品牌
• 2002年10月,安踏與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簽訂協議,形成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將連續三年為CUBA各院校球隊提供全套運動裝備。
• 2003年,安踏贊助立陶宛職業籃球「青年近衛軍」海神籃球俱樂部,歷史上成為第一個贊助海外職業籃球隊的中國運動品牌。
• 2003年3月,安踏運動鞋取得了2002年度運動鞋市場綜合佔有率第一的好成績,這是安踏成為連續二年領跑中國製鞋業的唯一運動品牌。
• 2003年7月,安踏與全球中文門戶網站sohu強強聯手、共同打造安踏•搜狐體壇風雲頻道,這標志著中國體育用品首次挺進互聯網市場。
• 2003年7月,安踏連續三年(2004年——2006年)全面贊助全國男/女子排球聯賽的比賽運動裝備和指定排球。
• 2004年1月1日,中國著名排球運動員馮坤正式簽約安踏,出任安踏產品代言人,這是繼中國女排在時隔十七年重奪世界冠軍之後在排球界乃至於整個體育界爆出的一大亮點。
• 2004年4月2日, 2003年度運動鞋市場綜合佔有率評比結果顯示,「安踏」牌旅遊運動鞋在同類產品中再度榮列第一,這是安踏運動鞋自2001年評比以來連續三年蟬聯第一。
• 2004年5月1日,王皓和孔令輝這對「偶像組合」雙雙與安踏簽約,成為該公司的形象代言人,這是孔令輝與安踏的合作至少將延續到第6年,而王皓則成為繼孔令輝之後第二位與安踏同行的乒乓球國手。
• 2004年8月12日,安踏公司率先組織「百名安踏助威團成員」觀摩「2004雅典奧運會」的活動,這在中國體育用品業尚屬首例,是國內最大的民間組織活動。
• 2004年10月,安踏全面贊助CBA聯賽,將從2004—2007年連續三年獨家贊助14支球隊的運動裝備,使之成為CBA聯賽運動裝備唯一指定合作夥伴。

• 2005年1月,安踏再次贏得先機,贊助CBA-KBL中韓全明星對抗賽,成為本次對抗賽中CBA全明星隊運動裝備唯一指定合作夥伴,這是安踏繼成為「04—07CBA唯一指定運動裝備」之後又一次取得獨家贊助權。
• 2005年2月,安踏與中國乒乓球協會正式簽約,獨家贊助中國乒乓球俱樂部超級聯賽2005-2008年連續四個賽季的唯一指定運動裝備,雙方的合作,將進一步推動中國乒乓球事業的發展,同時也為安踏品牌樹立了良好形象。
• 2005年3月,安踏全面贊助「2005年CBA全明星賽」,安踏裝備閃耀十年CBA全明星賽場。
• 2005年4月2日, 2004年度運動鞋市場綜合佔有率評比結果顯示,「安踏」牌旅遊運動鞋在同類產品中再度榮列第一,這是安踏運動鞋自2001年評比以來連續四年蟬聯第一。
• 2005年4月,由中國籃球協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安踏公司聯合發起的「CBA與我共成長」公益計劃——安踏愛心行動正式啟動;
• 2005年5月第47屆世乒賽剛在上海結束,安踏公司和乒羽中心在上海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雙方合作的開始。
• 2005年7月25日,安踏公司與江西省體育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安踏成為江西省十運會代表團唯一指定領獎裝備。本次十運會安踏共贊助了江西、陝西、河南、貴州、雲南、海南、湖南、重慶等八省市的領獎裝備。
• 2005年9月,CBA05—06賽季安踏CBA王者系列裝備正式問世,本賽季,15支CBA球隊將全面穿著安踏裝備征戰職業聯賽。
• 2005年9月,安踏再次被評選為中國名牌產品的稱號。
• 2005年9月1日,「安踏愛心行動——愛心中國行」項目在新疆啟動,安踏公司將在福建、內蒙古、新疆、吉林、湖北、雲南、廣西、湖南、江西、河南等10個省區捐贈50個「安踏愛心體育室」,50個「安踏愛心圖書室」。
• 2005年11月9日,中國籃球協會和安踏公司聯合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安踏專門研發設計的CBA專用比賽裝備正式亮相,這是國內運動品牌第一次按照籃球運動前鋒、中鋒、後衛等位置的力學特點設計的CBA專業籃球鞋。同時,安踏與CBA球員王博舉行簽約儀式,把CBA球星王博網羅至旗下,成為安踏新的籃球形象代言人。
• 為表彰安踏公司為「CBA公益計劃」做出的貢獻,2005年11月10日,中國籃球協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授於安踏(中國)有限公司「2004-2005年CBA最具愛心企業」的榮譽證書。
• 2005年12月8日, 在「2005中國體育品牌風雲榜暨領袖年會」的頒獎典禮上,安踏公司獲得「2005中國體育品牌科技創新獎」、「2005中國體育品牌成功營銷」、「2005中國品牌最具優秀品質25強企業」三項大獎。標志著業界對安踏公司在運動行銷方面取得的高度評價和認可。

• 2006年1月22日和1月24日分別在韓國首爾和中國濟源舉行了2006年中韓男籃全明星賽的中韓兩站比賽,安踏作為CBA聯賽的唯一指定運動裝備為中國CBA全明星隊提供了全套比賽裝備。CBA明星隊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在主場力挽狂瀾,以一比一的總比分和韓國男籃平局結束比賽。
• 2006年3月18日,CBA2006全明星賽在上海萬人體育館舉行,安踏為本次全明星賽專門設計、製作了一整套全新的全明星比賽裝備,並隆重推出A112006CBA限量版全明星戰靴,在市場上引起一陣波瀾。
• 2006年3月19日,安踏借全明星賽人氣在上海南京路舉辦了安踏CBA明星上海面對面,巴特爾、王博、焦健、邊強及外援布蘭頓到場參加球迷互動,上海球迷度過了一次意義非凡的球星見面會。
• 2006年4月20日至23日,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在成都舉行,各大國際體用品品牌匯聚一堂,安踏以「科技領先,做中國聯賽發動機」的主線閃亮登場,贏得各方好評,成為了本屆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的一個亮點。在展會期間,安踏舉辦了和新簽約代言人CBA球星唐正東、王博、焦健、邊強、孟達、陳磊、陳永明的現場簽約儀式,同時與國外著名的運動力學公司愛思康公司和中國製鞋研究院專家舉行的簽約儀式更是讓眾多體育品牌震驚。
• 2006年4月20日,借著成都舉辦中國國際體育博覽會的東風,安踏在成都著名的鬧市區春熙路舉辦了安踏CBA成都春熙路見面會,唐正東等四名CBA明星的到場讓成都的市場近距離的感受到了安踏和CBA為大眾帶來的專業籃球的快樂。
• 2006年5月中旬,安踏極限運動進校園活動正式開展,北京、廣州、成都三地的十餘所大學的學子親身感受了安踏帶來的極限運動的驚險刺激和快樂。
• 2006年7月20日,「CBA與我共成長,安踏愛心活動西藏行」在中國籃協、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安踏公司的全力推動下順利進行。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本次愛心活動在西藏建小學,建圖書室、體育室,為西藏的孩子們送去了快樂和希望。
• 2006年7月15日,安踏圓夢CBA2006 KO 街頭籃球賽正式開始拉開戰幕,這個中國最大規模的街頭籃球賽將在中國上海、北京、廣州、成都等12個大型城市舉行,參加人數將超過2萬餘人。比賽最終的優勝者還會參加CBA新賽季選秀的運作模式吸引了不少球迷的踴躍參與。
• 2006年8月12日,安踏公司贊助100萬人民幣支持貧困大學生的學業。安踏為社會為下一代做貢獻的行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H. 服裝歷史變化(簡潔說明)

服裝面料的發展,引導著服裝潮流的變遷,也創造了服飾文化的歷史。自有人類以來,獸皮和樹葉便成為禦寒遮體之物,這就是最早的服裝面料。隨著人們對大自然的探索,對生存環境的逐步了解,漸漸從自然界中提取更多的面料用於制衣禦寒,即現在所稱的天然纖維原料——棉、毛、絲、麻等。用麻織布大約開始於公元前5000年的埃及,棉花的使用則開始於公元前3000年的印度,我國是著名的絲綢發源地,據《詩經》、《禮儀》等古書記載,早在商周時代就已有了綾、羅等絲織物。大約在2300年前「制絲」技術已日趨較成熟,不僅廣泛應用和盛行於當時的中國,還遠銷東南亞和歐洲,創造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與此同時,出現了織物染色,《呂氏春秋》中言「墨子見染素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可見當時的染色工匠和染坊已有一定的水平。 服裝面料的發展,經歷了非常緩慢的歷史過程,直到19世紀中下葉產業革命才使服裝及其面料得到了迅速發展。人們在繼續使用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各種面料的同時,又創造了許多自然界所沒有的服裝面料,人造纖維長絲便是最早出現的人工製造面料,從此,各種新型的服裝面料不斷涌現,速度很快,開始和推動了化學纖維工業的發展。化學纖維發展從英國1905年正式投產第一家粘膠纖維廠起,到1925年已成功地生產了粘膠短纖維。而合成纖維的誕生則始於美國杜邦公司在1938年製造的尼龍纖維,到1950年,又一種腈綸纖維在美國宣布成功,三年後,滌綸纖維再告投放市場。僅短短的幾十年間,化學纖維已從無到有,並進一步發展為與棉、毛等天然纖維在消費領域里平分秋色,從而改變了千百年來傳統紡織服裝原料的結構格局。 縱觀服裝面料的發展、演變過程,可謂人類文明發展史的記錄儀,科學技術進步的量度計。

I. 簡述一下中國的服飾發展歷史。

一、先秦時期:婦女不穿褲子穿裙子,人們常說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為衣,下為裳。

二、漢朝時期: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漢朝女人每層衣服的領子必須露出。層層疊疊可以超過3層,名曰三重衣。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時的條紋間色裙走紅,飄逸的長裙是諸位貴族女士的標配,而曳地五尺是常用標准,寬大的袖口綴有不同顏色的袖貼,條紋間色長裙讓視覺很有跳躍感。

四、隋唐時期:隋朝時隋文帝厲行節儉,衣著簡朴,不注重服裝的等級尊卑,在位時平時只戴烏紗帽。到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服飾也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唐朝時期的女子服飾,可謂中國服裝中最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五、宋遼夏金元:

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

六、明代:

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漢服服飾制度。明代皇帝戴烏紗折上巾(烏紗翼善冠),帽翅自後部向上豎起。明初要求衣冠恢復唐制,其法服的式樣與唐代相近,只是將進賢冠改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

七、清代:

清王朝取代朱明,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八、民國時期:

(1)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

(2)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

九、現代服飾: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

(9)女裝發展歷史總結怎麼寫擴展閱讀:

關於介紹中國服飾歷史的書籍:《中國服飾簡史》、《中國服裝發展簡史》等。

《中國服飾簡史》內容:「文化簡史」系列叢書共10本,從中國人文化生活的各部類入手,歷時性地介紹中國人知行合一的生活情趣,高尚優雅的審美理念,以及傳承有序、豐富多姿的文化積累,從而為當代人的生活文化與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啟示。

《中國服裝發展簡史》:共分十一章,以時間為順序,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原始社會到民國時期服飾藝術的發展及演變,其中包括各朝代歷史思想簡介、服裝形制、穿著方式、首飾佩飾等,並附有230幅插圖,使廣大讀者在參讀過程中,能夠掌握中國歷代服裝發展的脈絡,並希冀透過這面歷史的鏡子,深刻感受到中國「衣冠王國」之美名。

J. 中國女裝設計的發展史

「中國傑出女裝設計師發現計劃」,從創意到實施,均為國內首創。其中有兩個關鍵詞:傑出、發現。 杭州,欲做「發現」這些准世界級設計大師的伯樂。 杭州「發現」世界級大師 「杭州絲綢、女裝產業要克服『高原現象』,突破發展『平台期』,再上一個新台階,就必須走品牌發展之路,依靠品牌取勝。而打響品牌的核心是要培養一批頂尖級的女裝設計師。」 不久前,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師大獎賽暨「中國傑出女裝設計師發現計劃」實施方案專家論證會上,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言之鑿鑿,字字著力。 這次專題會議,也無疑將在杭州絲綢、女裝產業發展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筆。 確實,「設計師品牌」策略對於杭州女裝之推動力,愈來愈顯現其不二地位。因為,這不僅直接關繫到企業品牌的打造,而且直接關繫到杭州絲綢、女裝產業的興衰成敗。 杭州市政府設立專項基金,從2007年至2017年期間,每年投入400萬元,用於資助60位傑出女裝設計師的培養培訓。重點培養對象將在「萬事利杯」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師大獎賽的最後優勝者中選出。由政府主導並投入大量資金來培養設計師,這在國內不僅是首創,也可謂是大手筆。 和記者談起即將實施的「發現計劃」時,杭州市經濟委員會紡織服裝處處長嚴國強即刻神采奕奕,「市政府對此特別重視,通過這次計劃實施來培育和形成杭州絲綢、女裝產業發展的人才競爭優勢,從而打響杭州『中國絲綢之府、中國女裝之都』的行業品牌和『生活品質之城』的城市品牌。」 「生活品質之城」,這個稱謂對於杭州人以及不少外地人而言,已是個頗為熟稔的熱詞。它是一個由各種具象匯聚凝結而成的概念之詞。而這一次,杭州市政府要將其中一個具象發大並真切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那就是—通過中國傑出女裝設計師的培養與杭州女裝的發展,從而進一步提高杭州的「生活品質」。 在繽紛服飾薈萃的杭州女裝特色街武林路的北端,記者找到了杭州市服裝設計師協會,敲開工作室的大門,立刻就感受到其內忙碌而緊張的工作氛圍。接電話聲,交流工作的談話聲,鍵盤敲擊聲,翻找文件聲……各種聲響混雜在一起。 杭州市服裝設計師協會秘書長顧小華,不停地在處理工作上的事務和安排媒體的采訪,因為承辦這次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師大獎賽以及「發現計劃」的相關活動,已足以令他忙得很少有休息的時間。 負責媒體接待的汪君瑋對記者說,「『發現計劃』除了用10年的時間,在國際知名服裝設計院校每年培養6名傑出女裝設計師,還將在國內知名服裝設計院校培養250名優秀女裝設計師,短期出國培訓優秀女裝設計師和女裝企業高層經營管理者200名,短期國內培訓服裝製作技師400名,服裝製作高級工1000名,引進知名女裝設計師10至20名。」 可見,「發現計劃」不僅僅只將目標對准那些准世界級設計大師,還將發掘並培養一大批服裝業優質人才,從而以「點」、「面」結合的方式,構築起堅固而上規模的杭州女裝發展源動力。 西子女裝突圍國際化之困 在現在這個時機,力推「中國傑出女裝設計師發現計劃」,不是沒有理由的。 西子湖畔的杭州女裝,她想要達到的目標不僅僅是國內女裝的領軍人物而已,清秀雋永的目光已眺望著那更為華麗耀眼的世界舞台。 然而,杭州女裝期望突破自身發展障礙,攻入國際女裝市場,就不得不正視一些現實存在的問題。 「杭州有幾百多個服裝注冊 商標,但可稱得上品牌和名牌的卻不多,商標不能代表品牌。同時,貼牌多、設計風格雷同甚至抄襲現象也阻礙了杭州女裝的進一步發展。」杭州市經濟委員會紡織服裝處處長嚴國強對此不無憂慮。 一個地域環境或城市環境對設計師必然有影響,很多外地的設計師留在杭州開創自己的天地,正是看到了這片土壤所能給予的養分。 自從2000年杭州女裝整體亮相京城之後,杭州女裝整體形象的打造活動就異彩紛呈。每年的「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杭州市政府都組團參展,影響巨大。 無論是杭州女裝形象大使的評選還是杭州女裝文化發展論壇的舉辦,杭州女裝整體推廣都是非常出色和到位的。但是,在杭州女裝整體形象得到整體提升的熱鬧背後,杭州女裝企業自身的品牌建設卻似乎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最初,杭州提出打造杭派女裝,由於門檻較低,大量的女裝企業蜂擁而入,加上缺少標准,缺少引導,導致產品檔次低,質量不過關,使得杭州女裝的形象受到很大影響。以至於很多女裝品牌不願讓人了解到自己的杭州背景,不願打「杭派女裝」的牌子。 「確實,杭州女裝的品牌已經形成一個群體,但是在這個品牌群體中,我們卻沒有看到一個強有力的品牌。要打造『中國女裝之都』,只有品牌群而沒有強勢品牌,是不可想像的。而杭州女裝想要在市場上獲得更大的發展,必須要培育自己的品牌,使之成為強勢品牌,才能夠不斷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杭州市服裝設計師協會汪君瑋由此分析道,「為了改變這樣的尷尬局面,發現並培養具有國際水準的成熟設計師,從而主推『設計師品牌』,就顯得猶為關鍵,日本在這方面的成功就很值得我們借鑒。『發現計劃』是提高杭州市絲綢女裝產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也是杭州女裝走向國際、參與國際競爭的有效途徑。」 此外,由於杭州女裝企業的設計背景,杭州女裝企業顯示出一種過於看中設計或者品牌的形式的傾向,而相對忽視消費者、市場的需求變化。反觀與杭州同處浙江的溫州、寧波的服裝企業,他們多數是商人出身,因此,對市場的嗅覺更加靈敏,顯示出更市場化的操作智慧,所以溫州、寧波涌現出一大批市場影響力非常強的服裝企業。 對於西子女裝走向國際化,杭州市服裝設計師協會會長錢鋒則用形象的語言表達了深遠的見解,「若把法國現階段的著名 奢侈品牌及高級成衣品牌比做風情萬種的成熟女子,那杭州的服裝品牌只能算是豆蔻年華的少女。應當通過不斷吸收國際知名品牌的成功經驗,使杭州女裝的設計突破產品設計的概念,從單一的產品設計提升到品牌設計、企劃設計、管理設計、營銷設計等多元化、立體化設計,最終以設計文化提升杭州服裝產業參與國內外競爭與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於是,今天的杭州女裝希望做到世界的和時尚的,「中國傑出女裝設計師發現計劃」就是很好的起步。 世界時尚之都鍛造設計大師 「去年的短期出國培訓給我的設計事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讓我看到了世界一流的設計理念和流行元素。我准備報名參加今年的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師大獎賽,希望能得到這次長期出國培訓的機會。」 曾獲得杭州「十佳」服裝設計師稱號,現在杭州佳奇服飾有限公司擔任設計師的周紅淋,在去年12月也十分幸運地被送往國外短期培訓。 作為一次嘗試,去年杭州市曾首次出資100多萬元,安排18位服裝設計師出國短期培訓。這18位服裝設計師在法國、 義大利等「時裝之都」,感受到了世界時尚最前沿氣息和大師風采,受益良多。 周紅淋和記者回憶那段時間不長卻令她獲益匪淺的出國培訓時很感慨地說:「特別是有一個關於『櫥窗解碼』的課程令我印象深刻,那些世界頂級品牌十分重視櫥窗的設計和陳列,通過櫥窗來發布流行元素和體現品牌風格。這在我們國內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關注。」 這次大獎賽後,選拔出的6名女裝設計人才將作為第一批赴國外進行為期一至兩年長期專業培訓的設計師,獲得出國培訓政府全額獎學金,獎學金額度為30萬元至50萬元,如此培養力度和重視度均超過以往。 由於當前一流的服裝設計師和一線服裝品牌大多在歐洲。因此,打造「大腕」級中國女裝設計師的培訓之地,自然也選在了那裡。 具體而言,在世界上擁有較高知名度的法國高級時裝公會學院、義大利歐洲設計學院,初步定為「發現計劃」優秀設計師的培訓之地。 在國外學習,語言關可能是優秀設計師將遇到的最大「門檻」。為了幫助設計師克服這一障礙,杭州市擬委託國內院校先期對設計師培訓法語、義大利語,強化英語。 對於杭州推出「中國傑出女裝設計師發現計劃」,杭州女裝企業紛紛叫好。「中國國際女裝設計師大賽組委會當初找到萬事利集團,希望贊助100萬。我很爽快地答應了。而且我還可以承諾,年年贊助100萬!」萬事利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愛琴充滿激情地說。 在世界時尚之都學成後的設計師將回杭州為杭州女裝服務3年以上,這對杭州女裝的發展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對於服裝產業的發展,現在人才是關鍵。近些年來,中國已經出現了一些走向國際舞台的優秀設計師,所以在『發現計劃』中也完全有可能出現達到國際水準的傑出設計師。他們不僅對杭州女裝,也將對中國服裝產業產生較大影響。」言語之間,周紅淋對中國服裝業的發展前景滿懷信心。 不久之後,這6位首批准世界級大師將踏上求學之旅,在世界時尚之都得到全方位的鍛造和磨練。杭州女裝走向國際的「十年計劃」也將由此開始。 -

與女裝發展歷史總結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風衣裁剪方法 瀏覽:408
扣子特別多的襯衫大全 瀏覽:694
女人穿緊身襯衫圖片 瀏覽:75
男式長袖格子襯衫 瀏覽:607
衣綉字母 瀏覽:935
淺綠色羽絨服配什麼內搭 瀏覽:183
高檔品牌阿哇尼皮衣 瀏覽:742
艾萊依聯名羽絨服 瀏覽:735
衣服扎褲子里土嗎 瀏覽:496
濕度高羽絨服 瀏覽:928
褲子型號是110的 瀏覽:517
女裝棉麻旗袍 瀏覽:937
劉強東視頻褲子顏色 瀏覽:546
迪克牛仔褲子多少錢 瀏覽:467
安全帽里能帶的帽子 瀏覽:449
穿旗袍像民國富豪太太 瀏覽:34
裙子是線衣上衣怎麼搭配衣服 瀏覽:235
蘇州絲巾批發廠家批發 瀏覽:911
前短後長格子襯衫女 瀏覽:876
比音勒芬旗艦店男秋裝黑褲子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