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4件上衣,3條裙子,2條褲子,要選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搭配穿,共有______種不同的穿法.
2×4=8(種); 答:共有8種不同的穿法. 故答案為:8.
B. 有3件不同的上衣和2條不同的褲子,一共有幾種不同的穿法
三件不同的上衣和不同的兩條褲子有6種穿法。
C. 有幾種穿法每次上衣穿1件,褲子穿1條
穿衣的方法當然有很多了,你平時買衣服的時候盡量買成一個系列的,這樣嘛,就可以混搭出很多
D. 小東有三件上衣和四條褲子它有幾種不同的搭配穿法
考點: 乘法原理 專題: 可能性 分析: 每一件上衣與褲子有4種搭配方法,則3件不同的上衣和4條不同的褲子的搭配方法有:3×4=12(種). 3×4=12(種), 答:共有12種不同穿法. 故選:C. 點評: 本題需要用乘法原理去考慮問題 即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個步驟,做第一步有M 1 種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 2 種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 種不同的方法,那麼完成這件事就有M 1 ×M 2 ×…×M n 種不同的方法.
E. 媽媽有4件上衣,5條褲子,一共有9種不同的穿法。對不對
不對,一共是有20種穿法。
思路分析:
一、列舉法,列舉法就是將集合的元素逐一列舉出來的方式 。例如,光學中的三原色可以用集合{紅,綠,藍}表示;由四個字母a,b,c,d組成的集合A可用A={a,b,c,d}表示,如此等等。列舉法還包括盡管集合的元素無法一一列舉,但可以將它們的變化規律表示出來的情況。
假設四件上衣分別是A、B、C、D,五條褲子分別是1,2,3,4,5,那麼所有的穿法可能性如下:
A上衣,可以搭配褲子1,2,3,4,5,這里有五種穿法。
B上衣,可以搭配褲子1,2,3,4,5,這里也有五種穿法。
C上衣,可以搭配褲子1,2,3,4,5,這里也有五種穿法。
D上衣,可以搭配褲子1,2,3,4,5,這里也有五種穿法。
因此,共有20種不同的穿法。
二,公式法。
思路:因為從四件上衣和五條褲子中任取兩類搭配,都可一次性獨立完成這件事,即可分類完成,因此可用加法原理。從A開始和其他褲子組合,有5種選法。最後這些數字相加,也就是20種。
(5)一條褲子搭配不同的上衣穿衣法擴展閱讀
這種思路運用了數學中的分類計數原理也就是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多個步驟,每個步驟中又有多種方法,各個步驟中的方法相互依存,只有各個步驟都完成才算做完這件事。應用這個原理解題,首先應該分清要完成的事情是什麼,然後需要區分是分類完成還是分步完成,「類」間相互獨立,「步」間相互聯系。
常用於排列組合中,具體是指:做一件事情,完成它有n類方式,第一類方式有M1種方法,第二類方式有M2種方法,第n類方式有Mn種方法,那麼完成這件事情共有M1+M2+……+Mn種方法。
比如說:從武漢到上海有乘火車、飛機、輪船3種交通方式可供選擇,而火車、飛機、輪船分別有k1,k2,k3個班次,那麼從武漢到上海共有 k1+k2+k3種方式可以到達。
F. 兩件上衣,兩條褲子,每次上衣穿一件,褲子穿一條,有幾種穿法
四種。
設兩件上衣的序號為A、B,兩條褲子的序號為C、D。
則存在1、AC 2、AD 3、BC 4、BD四種情況。也可以看作衣服有兩種選擇,褲子有兩種選擇。2*2=4。所以答案為四種。
該題為一個簡單的排列組合問題。
(6)一條褲子搭配不同的上衣穿衣法擴展閱讀:
排列組合(組合數學中的一種)
排列組合是組合學最基本的概念。所謂排列,就是指從給定個數的元素中取出指定個數的元素進行排序。組合則是指從給定個數的元素中僅僅取出指定個數的元素,不考慮排序。
排列組合的中心問題是研究給定要求的排列和組合可能出現的情況總數。 排列組合與古典概率論關系密切。
人們對數有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在形成與形密切相關的各種數學分支的過程中,如幾何學、拓撲學以至范疇論的形成與發展,逐步地從形的多樣性也發現了數形的多樣性,產生了各種數形的技巧。近代的集合論、數理邏輯等反映了潛在的數與形之間的結合。
而現代的代數拓撲和代數幾何等則將數與形密切地聯系在一起了。這些,對於以數的技巧為中心課題的近代組合學的形成與發展都產生了而且還將會繼續產生深刻的影響。
G. 小紅有三件上衣三條褲子搭配著穿可以有幾種不同的穿法
考點: 乘法原理 專題: 傳統應用題專題 分析: 從3件上衣中選一件有3種選法;從2條褲子中選一件有2種選法;根據乘法原理,可得共有:3×2=6(種);據此解答. 根據分析可得: 3×2=6(種); 答:一共有6不同的搭配方法.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乘法原理即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個步驟,做第一步有M 1 種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 2 種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 種不同的方法,那麼完成這件事就有M 1 ×M 2 ×…×M n 種不同的方法.
H. 小力有2件上衣和2條褲子,分別有幾種不同的穿法啊
有四種穿法。
解題思路見下:
一、列舉法,列舉法就是將集合的元素逐一列舉出來的方式 。例如,光學中的三原色可以用集合{紅,綠,藍}表示;由四個字母a,b,c,d組成的集合A可用A={a,b,c,d}表示,如此等等。列舉法還包括盡管集合的元素無法一一列舉,但可以將它們的變化規律表示出來的情況。
假設兩件上衣分別是a,b,兩條褲子分別是A、B,那麼搭配的所有的可能性是:
1、a 搭配 A ,第一種方式最終的搭配即(a,A)
2、a 搭配 B,第二種方式最終的搭配即(a,B)
3、b搭配 A ,第四種方式最終的搭配即(b,A)
4、b搭配 B ,第五種方式最終的搭配即(b,B)
因此,一件上衣可以和任意一條褲子搭配,有四種不同的穿法。
二,公式法。
思路:每一件上衣與兩條褲子都有1×2=2種搭配方法,所以倆件上衣與2條褲子有2×2=4種搭配方法。從思路可以看出,每個選擇並不是獨立的,而是連續性的,所以適用於乘法原理。因此,送法的種類=2*2*1=4種。
(8)一條褲子搭配不同的上衣穿衣法擴展閱讀
這種思路運用了分步計數原理(也稱乘法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多個步驟,每個步驟中又有多種方法,各個步驟中的方法相互依存,只有各個步驟都完成才算做完這件事。應用這個原理解題,首先應該分清要完成的事情是什麼,然後需要區分是分類完成還是分步完成,「類」間相互獨立,「步」間相互聯系。
那麼,每個步驟中的方法數相乘,其積就是完成這件事的方法總數。用乘法原理去考慮問題,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個步驟,做第一步有m1種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種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種不同的方法。那麼完成這件事共有 N=m1×m2×m3×…×mn種不同的方法。
例如,從A地到B地共有3種方法,從B地到C地共有兩種方法,問從A地到C地共有多少種方法。
解:要從A地到C地,需要先從A到B,再從B到C,且A到B的3種方法和B到C的2種方法互不幹擾,故總共有3×2=6種方法。
注意事項:
(1)步驟可以分出先後順序,每一步驟對實現目標是必不可少的;
(2)每步的方式具有獨立性,不受其他步驟影響;
(3)每步所取的方式不同,不會得出(整體的)相同方式。
I. 媽媽給小麗買了兩件上衣一條褲子和一條裙子小麗穿衣時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我認為兩件上衣,一條褲子和一條裙子的穿法可以有四種
J. 東東有3件不同的上衣和4條不同褲子,東東出門的時侯有()不同倒穿法
有三件不同的上衣,四件不同的褲子,動不動出門的時候可以有12種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