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紙杯手工怎麼製作
用紙杯手工製作可愛小椅子:
原料:紙杯兩個,膠棒,剪刀。
步驟:
1、准備好製作材料和工具;
2、取一隻紙杯(倒扣),畫上椅子腳的形狀;
3、按照畫線,圖形剪下來;
4、另取一紙杯,畫上椅背的圖形;
5、按照畫線,把圖形剪下來;
6、將兩個圖形粘到一起,就做成了小椅子了。
紙杯做的盆栽。
② 小蝌蚪找媽媽最正宗的做法
前言
記得還是九月份的時候,好豆的DIY活動推出的是創意美食,當時我做了幾款兒童創意菜,也得到了認可,其中做了一個關於「小紅帽」的故事,大家都覺得很有趣,從那時候起,我就一直在考慮是否可以用食物來講訴一些我們曾經非常熟悉的故事,於是,經過了許久的思索與設計,我的第一個連環畫式的菜譜就此推出。
在製作的過程中,首先我要將整個故事做一個構圖,,然後針對不同的場景選取不同的食材,做以標注,一切都經過深思熟慮以後再付諸實踐,就會容易很多了,製作這樣的創意菜,食材的選取可以很隨機的,只要顏色符合要展現的事物,就可以盡情發揮了。
故事,從這里開始——
暖和的春天來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媽媽睡了一個冬天,也醒來了。她從泥洞里爬出來,撲通一聲跳進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圓圓的卵。春風吹著,太陽照著,池塘里的水越來越暖和了。青蛙媽媽下的卵慢慢地活動起來,變成一群大腦袋長尾巴的蝌蚪,他們在水裡游來游去,非常快樂。
材料
主料:糯米粉8g、粘米粉5g、澄粉2.5g、牛奶20g;
輔料:煉奶3g、色拉油2.5g、糖3g、洋蔥少許、葡萄4粒、韭菜1根、綠茶粉少許、胡蘿卜少許
小蝌蚪找媽媽
1
將三種麵粉放在一起。
2
加入牛奶、煉奶、色拉油、白糖。
3
攪拌均勻。
4
隔水蒸熟,稍微降溫後,放入保鮮袋揉勻。
5
加入綠茶粉揉勻。
6
隔著保鮮袋擀成面餅。
7
將面餅刻出所需的荷葉形狀,擺入盤中。
8
將白洋蔥和紅洋蔥分別刻出大小不一的花瓣。
9
分別組成荷花擺在荷葉上。
10
再做一些大小不一的荷葉擺入盤中。
11
用韭菜剪成的細絲裝飾成荷葉的脈絡。
12
用韭菜剪成水草,用胡蘿卜做植物。
13
最後用葡萄做成小蝌蚪就完成了。
小貼士
食材的選取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
可以先在紙上勾勒出圖形,標注各部位所用食材,做起來就容易很多。
我覺得這種面團可塑性很強,也可以用麵粉代替。
③ 小蝌蚪遇到鴨媽媽寫話怎麼做
中心思想:暖和的春天來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媽媽睡了一個冬天,也醒來了。她從泥洞里爬出來,撲通一聲跳進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圓圓的卵。
春天到了,小蝌蚪孵化出來了,它們在水裡快樂地游呀游,然後看到岸邊的小雞跟著它們的媽媽很親熱,小蝌蚪們十分羨慕,於是決定去尋找自己的媽媽。它們先遇到了蝦公公,忙向蝦公公打聽媽媽的長相,蝦公公告訴它們,它們的媽媽長有兩只大眼睛。小蝌蚪們看到金魚有兩只大眼睛,便高興喊金魚「媽媽」,但金魚說小蝌蚪的媽媽有個白肚皮。
小蝌蚪們繼續尋找,見到有白肚皮的螃蟹,又對螃蟹齊喊「媽媽」,但螃蟹說它們的媽媽只有四條腿兒。小蝌蚪們見烏龜正好是四條腿,又以為烏龜是自己的媽媽,但小烏龜卻說這是它的媽媽,因為它與烏龜媽媽長得一樣。後來,小蝌蚪們遇見鯰魚,覺得它與自己長得很相象,應該就是媽媽,結果差一點被鯰魚吃掉。
這時,青蛙媽媽趕來相救,小蝌蚪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過了不久,它們也終於長成了媽媽的樣子。
(3)怎麼製作小蝌蚪帽子擴展閱讀:
《小蝌蚪找媽媽》根據方慧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0年製作的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由盛特偉、錢家駿、唐澄擔任導演,方慧珍、盛璐德擔任編劇。
該片講述了青蛙媽媽產下蝌蚪卵後離開了,蝌蚪卵們慢慢長出尾巴變成一群小蝌蚪,在蝦公公描述了它們母親的特徵後,它們決定去尋找媽媽。一路它們錯把金魚、螃蟹、烏龜、鯰魚當做了母親。最後,小蝌蚪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1959年,徐景達希望嘗試製作水墨風格的動畫,他找到找到攝影師段孝萱。
談到:「齊白石的畫可以印在臉盆上,看上去很逼真,能不能把它做成動畫」。
兩人還找了時任美影廠總技師錢家駿一起研究。
1960年中國美術電影展覽會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陳毅聽了匯報後說:「你們能把齊白石的畫動起來就更好了。」
④ 《小蝌蚪找媽媽》畫面用什麼繪畫方法表現的
水墨動畫表現的。主要內容:
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長大,它們要尋找自己的媽媽,卻不知道媽媽長得是什麼樣。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波折,它們將金魚、螃蟹、烏龜、鯰魚誤認為自己媽媽.但在金魚,螃蟹,烏龜的提示下最後小蝌蚪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它們也從蝌蚪變成了青蛙。
課文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後腿。他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問:「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裡?」鯉魚媽媽說:「你們的媽媽有四條腿,寬嘴巴。你們到那邊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前腿。他們看見一隻烏龜擺動著四條腿在水裡游,連忙追上去,叫著:「媽媽,媽媽!」烏龜笑著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你們到那邊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他們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著一隻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小蝌蚪游過去,叫著:「媽媽,媽媽!」青蛙媽媽低頭一看,笑著說:「好孩子,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他們後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葉上。
不知什麼時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經不見了。他們跟著媽媽,天天去捉害蟲。
(4)怎麼製作小蝌蚪帽子擴展閱讀
《小蝌蚪找媽媽》根據方慧珍、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取材於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0年製作的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由盛特偉、錢家駿、唐澄擔任導演,方慧珍、盛璐德擔任編劇。
該片講述了青蛙媽媽產下蝌蚪卵後離開了,蝌蚪卵們慢慢長出尾巴變成一群小蝌蚪,在蝦公公描述了它們母親的特徵後,它們決定去尋找媽媽。一路它們錯把金魚、螃蟹、烏龜、鯰魚當做了母親。最後,小蝌蚪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劇情簡介
開頭影片銀幕上出現一本素雅的中國畫畫冊,封面打開後,是一幅幽靜的荷塘小景,鏡頭漸漸向畫面推去,古琴和琵琶樂曲悠揚而起,把觀眾帶進一個優美抒情的水墨畫世界,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蠕動起來。
春天到了,小蝌蚪孵化出來了,它們在水裡快樂地游呀游,然後看到岸邊的小雞跟著它們的媽媽很親熱,小蝌蚪們十分羨慕,於是決定去尋找自己的媽媽。它們先遇到了蝦公公,忙向蝦公公打聽媽媽的長相,蝦公公告訴它們,它們的媽媽長有兩只大眼睛。
小蝌蚪們看到金魚有兩只大眼睛,便高興喊金魚「媽媽」,但金魚說小蝌蚪的媽媽有個白肚皮。小蝌蚪們繼續尋找,見到有白肚皮的螃蟹,又對螃蟹齊喊「媽媽」,但螃蟹說它們的媽媽只有四條腿兒。
小蝌蚪們見烏龜正好是四條腿,又以為烏龜是自己的媽媽,但小烏龜卻說這是它的媽媽,因為它與烏龜媽媽長得一樣。後來,小蝌蚪們遇見鯰魚,覺得它與自己長得很相象,應該就是媽媽,結果差一點被鯰魚吃掉。這時,青蛙媽媽趕來相救,小蝌蚪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過了不久,它們也終於長成了媽媽的樣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蝌蚪找媽媽
⑤ 《小蝌蚪找媽媽》怎麼製作教具啊
做PPT,還有做動畫
⑥ 咋畫小蝌蚪找媽媽故事連環畫圖片
照它畫
⑦ 怎麼做蝌蚪面
1.用料: 麵粉 西紅柿 黃瓜 牛肉粉 鹽等
2. 麵粉加水攪拌成黏糊糊的面團。
3. 把黃瓜洗凈切粒。
4. 西紅柿切塊。
5. 鍋中加水,燒至微開。
6. 把麵糊團放入【大漏勺】里,可以用勺子按壓。
7.仔細觀察,類似「小蝌蚪」樣的頭大尾細的麵疙瘩漏到鍋里了。
8. 燒開煮2分鍾。
9. 先後放入黃瓜、西紅柿。
10. 加入牛肉味提味。
11. 再加適量鹽調味。
12. 燒開即可關火。
13. 出鍋盛入碗中,即可食用。
小貼士
1、麵糊的粘稠度以漏勺孔的大小調整,漏勺孔小的麵糊就稀一些、孔大就粘稠一點。
2、配料按照自己的喜歡添加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