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布魯克林第十四民兵團的南北戰爭
1861年4月14日,聯邦軍駐守的薩姆特要塞被聯盟軍圍攻,美國內戰爆發,美利堅合眾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宣布徵召75000志願兵。
紐約州響應號召,布魯克林第十四團自告奮勇組成一支服役三年的志願軍,來自紐約州的紐約市布魯克林、曼哈頓等地的人們聚集在民兵團的徵兵處,布魯克林第十四團就這樣成立了,阿爾弗雷德·伍德上校拍了一封電報給華盛頓政府,他的布魯克林第十四團做好了准備。
這些成員具有不同的背景,有的是城裡的工人、職員和商人,有的是山裡的農夫、獵人和礦工;可能有個別人生在南方,也有外國人。可以說,第十四團的成員,包括所有高級軍官與士兵基本都是平民而非職業軍人。
但紐約州長埃德溫· D·摩根拒絕派遣第十四團(顯然是出於政治動機)。伍德上校隨後前往華盛頓,並在途中與國會議員摩西·F·奧德爾解釋了該情況,因此,林肯總統直接下令該團開始行動。
該團在1861年4月組建了A,B,C,D,E,F,G和H八個連,1861年5月18日出發,23日開抵華盛頓特區,當天便開始了開戰以來的第一次軍事行動,佔領華盛頓對岸的阿靈頓高地。隨後自5月25日開始該團一直在瑪瑞蒂安營地訓練。
6月第十四團調配到伊文·麥克道爾的東北弗吉尼亞軍團,大衛·亨特上校的第二師,安德魯·波特上校的第一旅,7月份I,J和K連組建完成並在弗吉尼亞州的波特營地加入該團。 開戰之後,聯邦軍一直在華盛頓周邊的軍營訓練。第十四團的一部分老成員即州民兵由於常年的軍事訓練,具有一定軍事素養,而新徵召的那些志願兵則身體素質差,紀律渙散。
1861年7月,對於大張旗鼓的舉行叛亂已經七個多月的南方聯盟(美利堅聯盟國),忍無可忍的聯邦各界人士催促聯邦軍南下攻克里士滿以結束騷亂。
1861年7月16日,第十四團從華盛頓出發,開赴弗吉尼亞州的馬納薩斯清除進軍道路上的阻礙。7月21日盛夏的馬納薩斯,內戰的第一場大規模陸戰,也是第十四團的第一次實戰中,安德魯·波特上校奉命率領他的第一旅(第二師)前去亨利家族山,加強明尼蘇達州第一志願步兵團和紐約州第十一志願步兵團(「滅火隊義勇軍」)的陣地,這些團奉命支持查爾斯·格里芬和詹姆斯·B·里基茨指揮下的聯邦軍炮列右翼,他們已經安排好了隨時准備發射的加農炮。
第十四團到達亨利家族山之前,明尼蘇達州第一團已經在斯圖亞特上校的聯盟軍騎兵突擊下撤回到馬納薩斯-蘇德雷路。第十四團挺進亨利家族山,然後從側面將斯圖爾特的騎兵擊退,紐約州「滅火隊義勇軍」重振旗鼓,並對第十四團的反攻進行支援。
斯圖爾特上校的下屬W·W·布萊克福德在他的回憶錄《戰爭年代與傑布·斯圖亞特》中寫了他所見到的:
「斯圖亞特上校和我騎在馬上,戰場宏偉的全景展現在我們面前,就在眼前,大約七十碼遠處猛烈的射擊與濃煙中,一個團的紐約州義勇軍排成四列縱隊——伸展開成一個耀眼的猩紅色戰線,進軍馬納薩斯-蘇德雷路攻擊我們戰列的側面。穿戴著猩紅色的帽子及長褲,藍色的夾克搭配大量的金色紐扣,白色的綁腿,他們行進時刺刀在頭頂左右搖擺,他們的外表的確是蔚為壯觀。」
明尼蘇達州第一團、紐約州第十一團、布魯克林第十四團被分配在亨利家族山炮兵指揮官威廉·巴瑞少校的位置,他們被命令保持自己的位置和攻擊,並且無論如何也不能置炮兵於不顧。三個團和炮兵發現自己正面對著敵軍托馬斯·傑克遜的弗吉尼亞州第一旅左翼的弗吉尼亞州第三十三團。
戰場的混亂很快展現在他們面前,巴瑞少校看到對面的軍隊,考慮到有可能是聯邦軍(第三十三團是深藍色夾克和長褲,軍旗是聯盟星條旗),於是下令里基茨讓他的炮兵停止開火,這使得正在朝他們前進的第三十三團奪取了大炮。然而第十四團離開馬納薩斯-蘇德雷路沖上山坡猛擊第三十三團,奪回了兩門炮。第十四團繼續向弗吉尼亞旅左翼推進並開火,迫使第三十三團撤退並穿過弗吉尼亞州第二團。在第十四團的壓力之下,第二團很大一部分加入撤退的第三十三團,傑克遜的戰線左側開始崩潰。
然而傑克遜下令第四和第二十七團迅速前進,弗吉尼亞州第四十九團的三個連和密西西比州第十一團的兩個連合並起來隨後加強了傑克遜的左翼,緊接著密西西比州第二團的兩個連、北卡羅來納州第六團也依次在左翼展開。白刃戰之後,紐約人被趕回馬納薩斯-蘇德雷路並丟掉了格里芬和里基茨的大炮。
紐約州第十一、第六十九團和布魯克林第十四團為了奪回格里芬和里基茨的大炮四次攻擊亨利家族山。其他兩個團鮮有戰果,但第十四團發現並利用了聯盟軍戰線的薄弱之處,發起猛攻,他們即將奪回大炮,但被迫退回,之後竟然再次奪回大炮。
不斷沖鋒戰術兇猛的布魯克林第十四團吸引了傑克遜將軍的注意,托馬斯·傑克遜的朝他的士兵大喊:
「穩住,男孩們!那些紅腿魔鬼又來了!」
第十四團的第一個也是最貼切的一個昵稱便由此而來。
「路易斯安娜老虎」第一營的一部分義勇軍來到山的南面,如猛虎上山,第十一和第十四團的掃射造成可怕的傷亡,然而「老虎」的一輪射擊過後,第十四團有大量人員倒了下去。受到鼓舞,「老虎」扔掉步槍,拿出鮑伊刀開始屠殺倖存者,野蠻的肉搏戰斗在兩個單位之間展開。雙方的戰斗決心讓戰斗變得異常兇殘,第十四團是一個有經驗的民兵團,但「老虎」不是戰斗經驗豐富的民兵,他們最終逃回山下。
戰役以聯邦軍失敗告終,戰斗的最後,弗吉尼亞州第一旅從亨利家族山沖下來,進攻了一整天疲憊不堪的聯邦軍全線潰逃。不能奪回大炮的三個團退出戰斗,紐約州第十一、第六十九團和布魯克林第十四團不像其餘的聯邦軍一樣像烏合之眾一樣亂哄哄的奔逃,而是保持了良好的秩序退出戰場。
戰斗中第十四團的兩個軍官和21名士兵戰死,64人受傷,30人被俘,10個重傷員死在後方。戰斗結束後「火的洗禮」將作為該團的座右銘伴隨其到最後。阿爾弗雷德·伍德上校受傷被俘,同日與一名敵軍同級別軍銜的俘虜交換回來。10月18日出院,他因傷殘而退役。愛德華·福勒中校開始指揮第十四團。 從此刻開始,第十四團在東部幾乎參加了所有的重大戰役。他們在華盛頓停留的時候總是作為亞伯拉罕·林肯的個人衛隊,林肯總統認為他們訓練有素作戰勇猛,都是整潔漂亮的年輕人,所以非常喜愛這支部隊,友軍戲稱他們為「林肯的小寵物」和「林肯的愛犬」。
第一次馬納薩斯戰役失利後,歐文·麥克道爾的東北弗吉尼亞軍團被解散,並入喬治·麥克萊倫的波托馬克軍團,而第十四團被轉移到第一軍、第一師、第一旅。為確保首都周邊的控制權,第十四團開赴華盛頓特區對岸的瀑布教堂趕走了聯盟軍,從而暫時一掃了此前敗戰的陰霾氛圍。此時聯邦軍開始大規模整編。1861年12月7日,布魯克林第十四團也正式被更名為紐約州第八十四志願步兵團。對此,第十四團的男孩兒們非常氣憤,他們不願意有悠久歷史的部隊編號就此改變,於是開始了聲勢浩大的寫信運動,要求將部隊編號改回來。
伊文·麥克道爾將軍對第十四團成員要求恢復部隊編號的行為進行了勸解,這段話後來成為第十四團自己的座右銘:
「你們被召集服務於美利堅合眾國,並成為在紐約州大家都知道的第十四民兵團。這個名字已經為戰火所洗禮,正因如此你們應當相信聯邦政府並沒有其他的名字能真正替代你們。」
由於將軍們的決策失誤,聯邦軍在東部戰區的作戰計劃總是以失敗告終,這使第十四團蒙受了一次又一次無謂的傷亡。在半島會戰的蓋恩斯磨坊戰役,該團頑強抵抗了敵軍的猛攻。在拉帕漢諾克火車站,面對石牆·傑克遜的突襲和進攻,第十四團與敵人展開一系列小規模的纏斗。第十四團的成員在1861年暮春走到一起,到1862年盛夏,這些人已經成從毫無軍事經驗的平民成為身經百戰的合格軍人。
1862年8月,布魯克林第十四團時隔整整一年再次回到馬納薩斯,他們沒有因為舊傷而產生畏懼,再次勇敢地投入到北弗吉尼亞會戰的第二次馬納薩斯戰役的戰斗中。北弗吉尼亞會戰以聯邦軍的失敗告終,約翰·波普的弗吉尼亞軍團被解散,並入喬治·麥克萊倫的波托馬克軍團,林肯重新啟用麥克萊倫統帥聯邦軍。 羅伯特·李取得對聯邦的幾次重大勝利後,判斷此時正是進軍北部的時機,於是率領55000大軍進入馬里蘭州,1862年9月馬里蘭會戰爆發。麥克萊倫將軍從華盛頓特區出發,前往南山攻擊李的北弗吉尼亞軍團。緊跟南山戰役後,第十四團在安提塔姆的血腥一日與威斯康星州第六志願步兵團聯手,取得了比其他任何一個聯邦團都好的戰績。
據威斯康星州第六志願步兵團的魯夫斯·道斯少校回憶:
「布魯克林第十四團,紅腿魔鬼,來到我們的戰線,彌補了這可怕的缺口,紐約州和威斯康星州的人員融合成一個共同的戰線,努力的瘋狂射擊。每個人都在流著淚裝彈,伏低身子運彈葯,傳遞槍支,開槍殺出一條血路。」
1862年9月17日,安提塔姆戰役正式爆發。在清晨,菲爾普斯指揮的東鐵旅(第十四團所在的第一旅的昵稱)在玉米地里血戰,隨後的鐵旅(威斯康星黑帽子旅)投入戰斗。雖然東鐵旅有所後退,但布魯克林第十四團和威斯康星州第六黑帽子步兵團聯手保住了陣地。他們合並在一起,挺進到丹科教堂的聯盟軍戰線,士兵們群情激昂,瘋狂的裝彈、開火,歇斯底里的又喊又叫,整個戰場上都是四處逃生的叛軍向西樹林跑去。這兩個團在玉米地的攻擊距離比其他所有聯邦軍步兵團更遠。
馬里蘭會戰結束後,第十四團被調到第一軍、第一師、第二旅,並作預備隊參加了弗雷德里克斯堡戰役和錢瑟勒斯維爾戰役,在戰場周邊進行一系列的偵察任務,發現並攻擊了叛軍。 馬里蘭會戰後,李將軍在經過了數次勝利之後,決定再次進軍北方,此時波托馬克軍團的指揮官在喬治·麥克萊倫之後,又撤換了數次——安布羅斯·伯恩賽德、約瑟夫·胡克,最終林肯啟用喬治·米德。
1863年7月1日,在葛底斯堡戰役第一天的戰斗中,該團是第一批步入葛底斯堡的部隊,成功的拖延住了敵軍的攻勢。愛德華·福勒上校指揮他的黛米旅(拿破崙戰爭時期的小編制旅),包括第十四團和紐約州第九十五志願步兵團在內,穿過田野掃盪聯盟軍的戴維斯旅,威斯康星州第六志願步兵團就像之前在安提塔姆戰役一樣,對第十四團攻擊戴維斯旅的行動進行了全力的支援。
約翰·雷諾茲少將在火線指揮戰斗時被擊中,布魯克林第十四團此時正好經過約翰·雷諾茲少將倒下的地方,於是第十四團立刻抽出人手,有幸將雷諾茲少將的身體從田野抬到葛底斯堡鎮。最後第十一軍趕來增援,第十四團從鐵路切口撤退並行軍穿過葛底斯堡,這樣聯邦軍就有了時間重新整隊。
1863年7月2日凌晨,格林將軍的副官之一約翰·J·坎廷中尉與第十四團的指揮官愛德華·福勒上校見面,兩人通過樹林向卡爾普山的聯邦軍格林將軍的陣地行進,一名叛軍士兵從暗處要求他們投降,坎廷立刻抽出手槍並下馬,與樹林里的一隊人馬展開槍戰,福勒上校則轉身急忙朝第十四團的位置趕回去。
回到第十四團,福勒問有沒有自願參加偵查前方樹林然後回來報告的人,樂師約翰·麥考斯和詹姆斯·麥克奎恩中士站到他的面前——I連的人作出回應,他們隨後消失在樹林里。
偵察小隊前往樹林後,遭到對方朝樹林里的掃射,麥克奎恩不顧側翼的槍林彈雨,企圖發現在那裡開火的究竟是哪只部隊有多少人。不久,考克斯回來報告說麥克奎恩已經受傷,並說在他們面前的是弗吉尼亞州第十團。福勒上校立刻下令全團對叛軍所在的位置進行齊射,接著他們在緊張的氣氛中進入樹林。隨後刺刀肉搏戰開始了,第十四團經過艱難的戰斗將弗吉尼亞人趕出樹林。
愛德華·福勒上校寫道:
「在卡爾普山,紐約州第137團接手我們的防線,孩子們得以有足夠長的時間吃一些食物,之後又一次上山。人們進入戰壕後默不作聲,露出頭的旗幟被外面橫飛的子彈射穿,我們整夜都躺在低窪處,枕在自己的手臂上,呆在那裡直到彈葯消耗殆盡。」
經過1863年7月2日在魔鬼穴、小圓頂、麥田、桃子園、卡爾普山和墓園嶺等廣大的范圍內的一系列大規模防守戰,聯邦軍成功抵擋了李將軍的攻勢。戰斗中第十四團在卡爾普山打退了聯盟軍約翰遜將軍的猛攻。
1863年7月3日,約翰遜將軍三度對卡爾普山聯邦軍防線發起沖鋒,當時第十四團正在上山,途徑紐約州第149步兵團的陣線。第149步兵團的官兵很早就聽說布魯克林第十四團是個「好鬥的惡棍團」,當第十四團靠近時,他們近距離觀看了第十四團的行進,他們發現第十四團的成員是「整潔和漂亮的年輕人」。最終,在下午,溫菲爾德·斯科特·漢考克的第二軍打退了聯盟軍喬治·皮克特將軍負責的沖鋒。
皮克特沖鋒以聯盟軍死傷慘重的失敗告終,羅伯特·李將軍在1863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率領聯盟軍的殘餘力量撤出戰場。葛底斯堡戰役後,雙方展開了對持。 七月末,第十四團在經歷了數次血戰後,在其後三個月的時間里獲得了開戰以來難得的短暫悠閑時光。10月,李將軍向馬納薩斯進軍,在寬大正面上猛擊喬治·米德的左翼,但於1863年10月14日在布里斯托車站被打退。11月27日 - 12月1日,米德渡過拉帕漢諾克河,對李將軍在維爾德內斯美內溪西岸的防禦陣地實施了幾次戰果平平的突擊。聯邦軍損失人,聯盟軍損失745人,第十四團參加了進攻。
1864年,尤利西斯·格蘭特成為聯邦軍總司令,他發動了毀滅性的陸路會戰。在陸路會戰的莽原、斯波特斯凡尼亞法院等戰役,第十四團繼續參與了一系列大規模的血腥戰斗。
他們總算在1864年5月退役。1864年5月25日,經過整整三年戰斗,老兵到達布魯克林的弗爾頓渡口,聚集在那裡的是人山人海的盼望一家團聚的紐約市布魯克林的市民們。在其為內戰的三年服務中全團蒙受傷亡717人,傷亡接近總數的百分之四十一。該團多次拯救聯邦軍戰線,保住聯邦軍側翼,在其戰鬥力最強時,該團都表現得同世界上最精銳的歐洲職業軍隊一樣出色。
林肯總統親自為布魯克林第十四團的退伍老兵發表了講話,贊揚了他們值得尊敬的滿腔愛國之心和為聯邦軍的勝利作出的重大貢獻,感謝他們用鮮血和年輕的生命捍衛了美利堅合眾國的完整。 重組
在1862年加入布魯克林第十四團的士兵繼續為國而戰,他們被轉移到了紐約州第五退役軍人志願步兵團。該團是由已經退役的紐約州第五志願步兵團成員和其他紐約州退伍老兵重組而成,然而那些並入該團的第十四團老兵依然保持了老布魯克林第十四團的榮譽感,堅持穿第十四團的制服並組成自己的連隊。
1864年6月2日,紐約州第五退役軍人志願步兵團正式組建,第五團重新入伍的士兵外組成了A,B,C,D四個連,紐約州第十二志願步兵團的老兵組成了E,F兩個連,而布魯克林第十四團則組成了G,H,I和K四個連並繼續參加了冷港、圍攻彼得斯堡、五岔口戰役等最終戰役,最終見證了羅伯特·李將軍在阿波馬托克斯法院的投降和戰爭的結束。
戰後
戰爭結束後,紐約州第五退役軍人志願步兵團被轉移到紐約州哈特島繼續完成服役,期間第140、第185和第189步兵團的成員被陸續並入該團,最終在1865年8月21日所有人都正式完成服役。
布魯克林第十四團的退伍老兵們繼續發揮作用,包括兩位老團長阿爾弗雷德·伍德、愛德華·福勒和曾經的代理團長威廉·戴貝沃斯在內,所有第十四團的老兵積極參與第十四團退伍老兵協會,並且不會錯過每月舉行一次的聚會與各種內戰慶典。在葛底斯堡、布魯克林等等許多地方,第十四團的戰場紀念碑被豎立起來。他們在葛底斯堡鐵路切口、麥克弗森樹林和卡爾普山都豎立有戰場紀念碑,是在葛底斯堡戰場唯一擁有三個紀念碑的步兵團。布魯克林乃至紐約市的人們至今依然記得福勒上校和他的「布魯克林的獵兵」第十四團的英雄們。
此後,第十四團再次被召集,許多美國內戰老兵的子孫志願加入該團,在1898年5月參加美西戰爭,僅為聯邦軍服務四個月。同樣的情況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十四團並入美軍第106步兵團參戰。 1916年7月19日第十四團前往墨西哥邊境服務。他們十天徒步行至得克薩斯州伊達爾戈縣。條件苛刻,往往沒有樹蔭阻止太陽的暴曬,溫度達到了120華氏度。在9月,他們被勒令回家。
現在
美國內戰結束後,這段歷史作為美國最動人也是最最重要的歷史,被無數史學家、文學家和愛好者反復演繹與研究。在這場戰爭中大放異彩的布魯克林第十四民兵團的愛好者們在全美各地組織了該團的重建俱樂部,力圖詳實的重演和體會該團及人們在南北戰爭中的感受和所見所想。
㈡ 劉曉慶的身材真靚,這「魅人坐」像是奶奶輩的人嗎
休閑裝的搭配其實也可以搭配的像時裝那麼時尚,只不過它寬松的款式真的是看起來有一些臃腫,那麼休閑裝怎麼搭配才能看起來不那麼臃腫呢?那就是像劉曉慶這么搭,別看劉曉慶年紀大,但是她搭配出來的休閑裝非常有時尚感。
魅人坐劉曉慶前後一共出演過四次武則天——1995版《武則天》、2016話劇版《武則天》、《日月凌空》和《武則天秘史》,算得上是武則天專業戶了。
劉曉慶在文革期間被下放到達縣農場,做知青,去種地。美好的青春年華,被消磨在不擅長的種地之中,原本熟悉的音樂表演才華,極有可能就此煙消雲散,最後成為一個農民的業余愛好。那她就會在農村種地之餘,偶爾撥弄一下自己的琴弦,想想曾經的青春往事。這樣的遭遇,是很多知青都遭遇過的。
憑她一己之力,很快還清了所有債務,並重新收獲愛情。如今已63歲的她,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她主演的話劇《風華絕代》、巜武則天》等活躍在國內外舞台,熠熠生輝。2018年8月18日,劉曉慶榮獲"改革開放40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金玫瑰杯最受觀眾歡迎的演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