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寶寶快一百天可該怎麼抱他
一百天的寶寶還小,最好橫著抱,不要豎著抱。因為寶寶的頸椎的骨骼還未完全發育成熟,豎抱的話,時間久了,怕會影響寶寶的頸椎。
2. 百天內的寶寶該如何護理
當寶寶呱呱落地時,新手爸媽在面對這么幼小的生命時,在護理和照顧上都顯得手足無措,毫無招架之力。老人家都說,孩子過了百天就好帶了,那麼在這一百天內,寶寶該如何照顧呢?
一.寶寶的臍部很多新手媽媽都不敢碰,生怕會不小心弄傷。寶寶的臍部最重要的是清潔與乾燥,在臍帶沒脫落前,給寶寶洗完澡後,要用75%的酒精擦拭臍部。
現在醫院都配有臍部專用的護理液,媽媽按照說明操作就行,記得在護理前,媽媽要洗干凈雙手,棉簽在臍部轉了一圈後就要換另一隻再轉一圈。擦拭時將臍帶輕輕提起,防止皮膚褶皺部位擦拭不到。如果寶寶的臍帶遲遲不脫落,媽媽不要用力拉扯,需要請醫生幫助處理。
二.給寶寶豐富的感覺刺激,經常變換寶寶的位置,使他能從多方面來熟悉周圍環境,獲得不同的視覺經驗;通過讓寶寶俯卧、豎抱寶寶,幫助寶寶練習抬頭的動作,鍛煉寶寶頸椎的支撐力;用玩具逗引寶寶發音;訓練聽力,初步培養追蹤聲音來源的能力,感受聲音遠近的能力;鍛煉寶寶的皮膚,只要寶寶的心臟沒有毛病,就可以經常洗澡;寶寶不會爬,但可能從大床上掉下來,大人離開時,別忘了把寶寶放在有欄桿的小床上;寶寶的玩具不能比嘴小;寶寶還小,母親躺著哺乳有發生窒息的危險;只吃牛奶的嬰兒可加果汁,母乳喂養的嬰兒如果喜歡喝,也可以加果汁。
三.新生兒濕疹也常見問題之一,患有濕疹的寶寶皮膚發紅、還有一粒粒丘疹或紅斑。新生兒濕疹起病大多在生後1?3月,患濕疹的寶寶會煩躁不安,身體瘙癢,而且還會影響睡眠。
以下是護理濕疹寶寶的幾點總結:
1、找出過敏源:有些寶寶是因為蛋白質過敏,此時媽媽要調整飲食,減少蛋白質的攝入,奶粉喂養的寶寶則需要更換水解蛋白的奶粉。
2、迴避過敏源:對於疑似過敏源的食物可以在發現後停止接觸3天,3天後再試,如果還是過敏那就建議3個月甚至半年後再接觸該食物。
3、日常護理:以清水洗澡最好,不需要沐浴露,濕疹部位不曬太陽,不要穿得太多,衣物要選擇純棉舒適的。
4、室內環境:溫濕度調控,溫度不宜過高,室內要通風。
四、每個寶寶的睡眠時間都不同,通常來說未滿月的新生兒每天需要睡20—22h,2個月大的寶寶為18—20h,3個月大為16—18h。一般,寶寶睡醒精神好,食慾不錯,那麼說明睡眠充足。
如果媽媽遇到寶寶哄睡難的問題,先要判斷寶寶是不是吃飽了,3個月前的寶寶,只要吃飽了,尿布換好了,一般都可以持續睡2?3個小時。媽媽可以試著把寶寶放到床上,一邊輕拍他入睡,放點輕輕的音樂。如果寶寶在睡覺中醒來,不要著急抱起寶寶,寶寶多處於淺睡眠,如果這個時候把他抱起來,反而會把他弄醒了。五.母乳喂養是否需要補充水:原則上來講,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在6個月以內無需另外補水。但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天熱寶寶出汗多,或寶寶上火、腹瀉等,這時應給寶寶另外補充適量水分。
寶寶出生十五天就可以補充VD,一般喝奶充足的話,是不需要補鈣的。另外,寶寶的囟門如果有污垢,是不能用手去摳的,但是要經常清洗,力度不可太大,慢慢就會洗掉的。如果太嚴重,可以用嬰兒油先輕輕按摩待軟化,再用毛刷輕輕地清洗。
六、因母乳寶寶的大便比較稀,呈黃色,偶爾也呈綠色,混有奶瓣。人工喂養的寶寶大便質地比母乳喂養的更幹些,顏色與母乳寶寶相似。隨著寶寶長大,大便的質地會慢慢變干。有些母乳寶寶一天大便3?4次,有些5-6次,這些都是正常的,並不是腹瀉。
還有就是要分清便秘和攢肚子,由於母乳好消化,孩子全部吸收了,殘渣極少,要積攢好久才能形成一次大便。有些2-3天拉一次,有些一周拉一次,最後拉來的是黃色的便便,這不是便秘。便秘拉出來的便便是干硬臭的,如果寶寶便秘,會有排便的困難。
便秘一般發生在喝奶粉的寶寶,但母乳不足的寶寶也會發生便秘,常有體重不增,食後啼哭等症狀出現。對於這種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狀隨即緩解;若是奶粉喂養寶寶發生便秘,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過多,因而使大便乾燥堅硬,這種情況可減少奶量,或者換個奶粉。
七、新生寶寶每到晚上或者傍晚就會哭鬧不停,餵奶也不是,尿片又沒濕,抱著哄也哄不停。父母這時候就會很焦急,到底寶寶怎麼了?是不是肚子痛,還是生病了?要不要看醫生呢?
按照老一輩的說法,這就是新生兒百日哭,有一部分的嬰兒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他們是很定時的,不是黃昏便是晚上開始,總會無緣無故的哭啼很久。
八吐奶:這是很多新生寶寶常見的問題,剛剛喂完奶,一下子毫無預兆地嘩啦啦地吐出來。
剛出生的寶寶胃部的構造跟成人的不同,是橫著的,所以很容易吐奶。因此,媽媽在喂完奶後,要輕輕地將寶寶豎著抱起,然後用空心掌拍寶寶的後背,直到寶寶打嗝。打完嗝後也不要馬上將寶寶放下,再抱5到10分鍾,以防胃部奶液迴流。寶寶吐奶弄臟的衣物要記得換洗,以免細菌的滋生。
寶寶護理遠遠不止這些哦,注意的還有很多呢。寶媽要好好學起來哦。
3. 該怎麼裹圍巾
不戴圍巾穿大衣,簡直就是耍流氓!我:憤怒地摸摸脖卻子欲言又止,想想這話糙,理不糙。大衣和圍巾有默契、有火花,冬天做搭配不僅保暖x2出彩x2,性價比也是大寫加粗的X2――1條圍巾+1件大衣=1、2、3、4??N種可能!
一、掛脖法
最簡單省力的懶癌福利,尤其適合配合長大衣敞開穿,只消把圍巾搓成長條往脖子上一掛即刻出街,大步流星地走。
垂直的掛脖拉長身形,解放高筒靴里緊綳的腳踝,把顯高顯瘦的重擔交給圍巾一天!
圍巾兩端塞進大衣,露出邊邊,省去疊穿煩惱,層次美感可一點也沒丟哦。
二、側搭法
把圍巾的一條邊虛掩在一邊肩膀,比起垂掛法更加的漫不經心:我就是隨便一弄,也能時髦上天咋的哩!
穿深色大衣時,圍巾不對稱的結構感也是打破沉悶的關鍵。
4. 怎麼裹圍巾好看
寒冷的冬天,不需要太多的花樣,只需要繞一圈兒在脖子上就可以非常保暖,不管搭配什麼樣的服裝,都點綴的很精緻,選擇圍巾最好是那種純棉的,透氣性很好,可以很好的保護脖子。
5. 怎麼使用圍巾才是正確的啊
打法一……套舌結
1:將繞在脖子上,右邊的那頭在上。
2:將右端從中間的空隙中穿過
3:將這段再從空隙中穿回,留一部分重疊。
特別提醒: 如果圍巾長的話,就把那條「舌頭」拖長一些。 這種打法比較適合活潑可愛的人哦!
打法二……法國結
1:把圍巾繞在脖子上打一個結,打結處要留一點空隙
2:把右邊那段圍巾繞過左邊那段,再從空隙中穿過
3:把圍巾從空隙中抽出來
特別提醒: 這種結給人重重的感覺,適合高高大大的男生(女生也行的啦!)
打法三……不對稱結
1:把圍巾交叉繞在脖子上,左邊在上,然後將右邊那段沿箭頭方向穿過空隙
2:把圍巾從空隙中抽出來
特別提醒: 這種結給人以反叛不羈的感覺,如果你覺得夠cool的話,這種打法可以試試看
打法四……平衡結
1:把圍巾繞在脖子上,前後交叉打個結
2:將前面那段圍巾從脖子後面繞過去
3:把從後面繞過來的圍巾沿箭頭方向穿過空隙
打法五……領帶結
1:把圍巾繞在脖子上,右邊在上,把後邊那段圍巾沿箭頭方向在左邊那段上繞一圈
2:繞好後,再將圍巾從空隙中穿出
3:把圍巾從空隙中抽出來
特別提醒: 打法和打領帶差不多,不過打出來的結會顯得有寫臃腫,用薄一點的絲巾。
打法六……小蝴蝶結
1:把圍巾在脖子上繞一圈,交叉打一個結
2:把打好的結調整到前後方向,然後再打一個結
特別提醒: 這個結的打法也很容易,感覺很很大方,又不像大蝴蝶結那麼女性化,很適合愛漂亮的女生哦
打法七……大蝴蝶結
1:把圍巾繞在脖子上,左右打個結,左邊在上,右邊在下
2:把右邊的那段圍巾對折重疊
3:把重疊的圍巾放在左邊那段下面,把左邊的圍巾沿箭頭方向繞在另一段上
4:把結抽緊就可以了
特別提醒: 這種打法也可以用在絲巾上
打法八……輕盈結
1:把圍巾在脖子上繞一圈
2:將左右兩段圍巾交叉打結
特別提醒: 這是最基本的打法,很簡單吧~ 特別適合早晨匆匆忙忙地去上班前打
-----------------------------------------
6. 用圍巾給寶寶勒著學走路好嗎、
寬點的,十字交叉著,雖碰著脖子那段,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7. 嬰兒滿一百天需要准備些什麼
習俗:
主要風俗:孩子出生滿一百天時,主家請接生者吃飯。一般吃雞蛋,寓有「圓滿」之意;或吃面條,寓有「長壽」之意。這種活動俗稱過「百天」,給小孩過「百天」現在也比過去普遍了。嬰兒落地一百天,名為「百歲」。親友來祝賀,所送的禮物有:刻著「長命百歲」字樣和麒麟圖案的百歲金鎖、銀鎖、金銀手鐲、腳鐲等。 另外,穿百家衣、戴百家鎖,也是必要的。
各地不同的風俗:
1.在吉林西北部地區,寶寶過百天到後到姥姥家,姥姥要給脖子上掛些線回去,取「拴牢」與「長命」之意。
2.老北京給小孩過百天,大多都只辦一天,有的在家辦,有的則去飯庄辦事,老北京稱為:「做事情」。根據貧富不同,場面也就大相徑庭了,有的還要辦堂會,除了親朋好友一起聚在一起吃喝、慶祝外,其宗旨還是要為小寶寶祈福迎祥。親朋好友都要送賀禮,如:金銀制長命鎖、金銀制長命鈴、禮金、賀幛、賀聯、銀爐、銀鼎、銀瓶、還有上面刻有麒麟送子圖案的銀盤或銀碗等。小寶寶穿的衣服也是有講究的,老北京講究:「姨家出布,姑家做活」。姑家和姨家一起給小孩做一套衣服,還要故意做成不同的顏色的兩袖或兩腿。據說小孩穿這樣的衣服好養活,故在辦百日時姨家和姑家都要送衣服和鞋帽等,還有姨家送襪,姑家送鞋的說法。送給小孩的鞋帽也是要一定講究的,男孩要送虎頭帽,祝願他虎頭虎腦,茁壯成長。送給小女孩要送蓮花帽,祝願她如蓮花一般水靈。送給小孩的第一雙鞋要送虎頭鞋,老北京俗稱貓鞋,寓意引導小孩看路識途,不至於磕碰絆腳。以上就是老北京給小孩子過百天的一些簡要習俗,還有什麼供奉「全神紙碼」、「送娘娘」、「辦喜慶堂會」等習俗,現在已經見不到了,所以就不在詳細說明了!
8. 寶寶戴圍巾注意事項有哪些
天氣漸漸變涼變冷,尤其是北方的父母都喜歡把寶寶裹得密不透風。但是,最好不要給6歲內的孩子穿高領毛衣、最好不要戴圍巾,尤其是針織類圍巾。為什麼呢?
1、不需要
有廣州醫科大學的兒科醫生譚慧園認為,寶寶的穿衣原則是:頭部要涼、腳底要暖、臍周上腹都需保暖。為什麼「頭部要涼」呢?原因是寶寶經由體表散發的熱量,有1/3是由頭部發散的,尤其是寶寶的新陳代謝比大人快,捂得密封反而會悶著,所以寶寶的脖子上最好不需要纏繞東西。
2、有健康隱患
引起脖子皮膚瘙癢
小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他們比成人更加敏感,一般給小寶寶穿高領毛衣或針織圍巾都會產生不舒適感。寶寶的脖子只有成年人四分之一厚,脖子還沒有發育完全,普遍較短,脖子纏繞針織類的衣物容易引起頸部瘙癢甚至蕁麻疹。另外,小寶寶好動容易出汗,捂著還會導致長痱子。
引致脖子皮膚乾燥
毛衣針織一般為化纖成分,高領毛衣和針織的圍巾非常容易產生靜電,會加重寶寶皮
寶寶更容易感冒
圍巾或高領把寶寶裹得嚴嚴實實,孩子不容易排汗,化纖類的衣物也不容易吸汗,反倒容易引起寶寶的感冒。寶寶比大人出汗多,爬行奔跑等運動中衣服容易被汗液濕透,如果不及時更換反而由此著涼,並且也降低了身體對外界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而使抗病能力下降。
過敏性體質尤其不要穿
每年冬天,都會有不少兒童由於皮膚過敏而就診,很多情況下都是脖子位置一圈紅,那是因為父母不注意導致。小寶寶皮膚比較嬌嫩,如果用不是純棉材質的衣物裹住脖子,很容易造成皮膚紅腫、過敏。尤其是長濕疹、痱子的寶寶尤其要避免穿戴針織類的高領或圍巾,會加重症狀。
3、有安全隱患
給小寶寶穿戴圍巾非常可愛,是不少媽媽的喜好,但孩子們天生活潑好動,識別危險的能力比較差,自我保護能力也比較弱,穿戴圍巾容易發生勒傷:
曾有河北小女孩因為脖子上的圍巾被絞進車輪子而面臨高位截癱;
內蒙古一名21個月的男孩佩戴的圍巾被捲入車輪里,孩子頸椎脫位,最終不治身亡;
一歲半的寶寶用圍巾把自己勒到臉紅青紫足有2分鍾,恐防影響大腦發育……
除此之外,如果寶寶平時喜歡到處跑或溜滑梯等,掛在脖子上的圍巾就可能成為定時炸彈。針織類的衣物容易被鉤住,如果織得結實的可能會發生勒傷。
如果天氣的確是非常嚴寒,可以考慮給小寶寶用純棉的小方巾或圍巾保暖,但需要謹防小寶寶將方巾等抽出蒙住口鼻導致發生不必要的意外。
9. 該如何給寶寶「過百天」
為什麼要慶祝百天有個說法,說是小孩滿了一百天之後就好養好帶了,百天之後小孩就少病少災,夜裡不哭不鬧,一切都正常,所以要慶祝。還有個說法是希望孩子能長命百歲。小孩子生下來100天,叫「百歲」,大概就是將「長命百歲」與百天結合起來吉利說法。而在江南,則稱為「百露」,或許是說小孩過了100天,就不必藏在家裡了,該「露」頭了。嬰兒出生百天,是他作為社會個體成員第一次面臨這種天賜的吉日,祝福他長命百歲是最洽當也最實際的。各地不同的風俗老北京給小孩過百天,大多都只辦一天,有的在家辦,有的則去飯庄辦事,老北京稱為:「做事情」。根據貧富不同,場面也就大相徑庭了,有的還要辦堂會,除了親朋好友一起聚在一起吃喝、慶祝外,其宗旨還是要為小寶寶祈福迎祥。親朋好友都要送賀禮,如:金銀制長命鎖、金銀制長命鈴、禮金、賀嶂、賀聯、銀爐、銀鼎、銀瓶、還有上面刻有麒麟送子圖案的銀盤或銀碗等。小寶寶穿的衣服一也是有講究的,老北京講究:「姨家出布,姑家做活」。姑家和姨家一起給小孩做一套衣服,還要故意做成不同的顏色的兩袖或兩腿。據說小孩穿這樣的衣服好養活,故在辦百日時姨家和姑家都要送衣服和鞋帽等,還有姨家送襪,姑家送鞋的說法。送給小孩的鞋帽也是要一定講究的,男孩要送虎頭帽,祝願他虎頭虎腦,茁壯成長。送給小女孩要送蓮花帽,祝願她如蓮花一般水靈。送給小孩的第一雙鞋要送虎頭鞋,老北京俗稱貓鞋,寓意引導小孩看路識途,不至於磕碰絆腳。以上是老北京給小孩子過百天的一些簡要習俗,還有什麼供奉「全神紙碼」、「送娘娘」、『辦喜慶堂會」等習俗,現在已經見不到了。在吉林西北部地區,寶寶過百天到後到姥姥家,姥姥要給脖子上掛些線回去,取「拴牢」與「長命」之意。河北農村有給小孩過百歲穿五毒兜兜的習俗。所謂五毒兜兜,就是在嬰兒貼身穿的小兜兜上用綵線綉上蠍子、蜈蚣、壁虎、長蟲(蛇)、癲蛤蟆五種毒蟲,在兜兜的左上角或右上角,還要綉上一個小葫蘆,葫蘆嘴兒朝著五種毒蟲。在榮陽,有一種認乾親方式與四川、陝西、山東長島縣相似,稱為「闖姓」。孩子滿月或出生滿百天,父母在日出抱孩子出門,首先碰到的一人,即認其夫妻為乾父母。另一種多見於男嬰,男嬰家人將鎖鎖門鼻兒上,滿月那天誰先到他家就讓誰開鎖,開鎖者就被認作乾父母。每年孩子生日,都要到乾父母家拜訪,乾娘會送鎖給孩子,每年送一個,直至12歲。在這一年.乾父母要給乾子女買衣物,叫「挽鎖」,表示關系牢固,再把鎖摘去,稱「脫鎖」。以後每逢重大節日和婚喪,兩家乾親戚都要禮尚往來。「過百天」送什麼禮嬰兒落地一百天,名為「百歲」。親友來祝賀,所送的禮物有刻著「長命百歲」字樣和麒麟圖案的百歲金鎖、銀鎖、金銀手鐲、腳鐲等。另外,穿百家衣、戴百家鎖,也是必要的。長命鎖長命鎖是掛在兒童脖子上的一種裝飾物,民間認為,只要佩掛上這種飾物,就能辟災去邪,「鎖」住生命。長命鎖的前身是「長命縷」。佩長命縷的習俗,最早可追溯到漢代,據《荊楚歲時記》、《風俗通》等書的記載,在漢代,每端午佳節,家家戶戶都在門媚上懸掛上五色絲繩.以避不祥。到了魏晉南北朝時,這股絲繩被移到了婦女臂上,漸成為婦女和兒童的一種臂飾。在當時,由於戰爭頻繁,加之瘟疫、災荒不斷,人民渴望平安,所以用五色彩絲編成繩索,纏繞於婦女和兒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災祛病延年。這種彩色絲繩,就被稱之為「長命縷」、也叫「長生縷」、「續命縷」、「延年縷」、「五色縷」、「辟兵增」、「朱索」、「百索」等。到了宋代,這種風俗,繼續存在。不僅流行在民間,還傳人宮廷,除婦女兒童之外,男子也可佩戴。每到端午節前,皇帝還親自將續命縷賞賜給近臣百宮,以便他們在節日佩戴。宋代稱這種五彩絲繩編結物為珠兒結、綵線結,其形制已較復雜。除絲繩、綵線外,還穿有珍珠等物,在當時沛京等地的街市上還有不少店鋪和市販專門以銷售這種飾物為生。到了明代,風俗變遷,成年男女使用者日少,通常用於兒童,並成為一種兒童頸飾。百家鎖多用金銀製作,兩面鐫字,比如一面鐫「百家寶鎖」,一面鐫「長命富貴」等等。百家衣幼兒百天,民間風俗給他穿百家衣。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長,認為這需要託大家的福,託大家的福就要吃百家飯、穿百家衣。從各家取一塊布片,將布片拼合起來做成服裝也就成了百家衣。百家衣最重紫色,取其諧音「子」,有對生子之家再生貴子、多子多福的祈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