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阿三為什麼用一塊厚布包頭
補充: 印度人的頭巾有很多種,最明顯的錫克人的頭巾是宗教規定,相傳,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的時候,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力,只能穆斯林包頭巾而不允許其他印度包,勇敢自尊的錫克人為了表示抗議,號召所有錫克男人統統包頭巾以示威,,,有意思的是,現在的穆斯林已經不包頭巾了,而倔強的錫克人反倒把這個行為延續下來了,,, 印度的RAJASTHAN邦的人因為生活在沙漠中也有普遍的包頭巾的習慣,頭在大多印度人觀念中是人體最重要的部分,,,有些地區認為摸小孩頭部是不吉利的,,,也許包上頭布也一種保護,,,,另外印度人在結婚等喜慶時刻也要包頭巾,新郎包白色或紅色的,而親朋好友包粉色的,,,,,在一些節日中也要包,總之包頭布是印度很多民族的傳統裝扮習俗,,日常生活和節日都可以包,,,,
『貳』 印度那麼熱,為什麼印度人還要包著頭
很多人都覺得印度大部分都會包頭,其實不然。印度包頭的男人其實只是一小部分。印度的種族、宗教和語言復雜程度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但是作為人口佔比第一和第二的印度教徒及穆斯林都不包頭。包頭的是只有2000萬人口的錫克教徒,基本上都是錫克人。
錫克人認為人都應該將自己的身體好好保護起來,特別是最重要的頭部更加要做好保護措施。天熱的時候更是如此,不然就會曬傷。由於錫克人終生都不會剪頭發和胡須,但是又要為了行動方便,成年的錫克男子都會將頭發用布一層層的包起來。
經常能看見包著頭的大齡錫克人,因為頭發很多,頭包看上去就像一個大磨盤。據說錫克男子的包頭用的布平均長度達到了13米,吉尼斯世界紀錄都有收錄這一數據。
包頭並不是一個輕松活,特別是在現今生活中,也為錫克人帶來了很多不便。每天晚上都要將頭布取下,起床出門前還要在包起來,相當的麻煩。並且隔三差五的需要清洗頭發,很多長發女性洗頭都覺得很累,要知道錫克男子是終生不剪發的,可以想像工作量多大。
包頭布有沒有什麼講究呢?其實對於用什麼顏色的布來包頭,錫克人並沒有強制性要求,根據每個人的喜好都有所不同。講究的錫克人會根據所穿服飾顏色來進行搭配。所以我們看見包頭的印度人用的布都是五顏六色的。
印度政府對於錫克人這一習俗給予了充分的尊重:包頭的錫克男子騎摩托時可以不用佩戴頭盔,參軍也只需要在頭布上別上軍徽,而不需要佩戴制式軍帽。
錫克人在印度是身材最為高大的種族,最漂亮的女子也多出身於錫克族。並且錫克人有著尚武的傳統,勇猛善戰。曾大量加入英國軍隊四處征戰,甚至以前的上海灘,就有錫克人作為捕房巡捕。
『叄』 印度人的頭飾和阿拉伯人有相似之處嗎
印度人的頭巾有很多種,最明顯的錫克人的頭巾是宗教規定,相傳,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的時候,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力,只能穆斯林包頭巾而不允許其他印度包,勇敢自尊的錫克人為了表示抗議,號召所有錫克男人統統包頭巾以示威,,,有意思的是,現在的穆斯林已經不包頭巾了,而倔強的錫克人反倒把這個行為延續下來了。 印度的RAJASTHAN邦的人因為生活在沙漠中也有普遍的包頭巾的習慣,頭在大多印度人觀念中是人體最重要的部分,,,有些地區認為摸小孩頭部是不吉利的,,,也許包上頭布也一種保護,,,,另外印度人在結婚等喜慶時刻也要包頭巾,新郎包白色或紅色的,而親朋好友包粉色的,,,,,在一些節日中也要包,總之包頭布是印度很多民族的傳統裝扮習俗,,日常生活和節日都可以包。 阿拉伯人的包頭巾,也是沙漠壞境產物,起帽子的作用,夏季遮陽防曬,冬天禦寒保暖。這種頭巾是塊布,將其放於頭上,再套上一個頭箍固定之。其色多為白色,也有其他顏色。布料有優劣厚薄之別,隨季節和條件而定。 頭箍是用駝毛做成的圓狀環,多為黑色,偶有白色,粗細輕重不等。年輕人喜歡粗重的頭箍,再系根飄帶,顯得瀟灑、英俊。 有些阿拉伯國家,如半島上的葉門和北非的茅利塔尼亞,男人們頭上纏一條白色的長頭巾,不戴頭箍。他們的頭巾除起帽子的作用外,還有其它用途:睡覺時做鋪蓋,禮拜時當墊子,洗臉時做毛巾,買東西時當包袱,刮風時蒙在臉上擋風沙。 阿曼男子只披頭巾,不戴頭箍,頭巾的顏色有等級之分,多為白色或素色,王室人員用紅、藍、黃三色為基調的特製頭巾,其他人們禁用。 頭巾下再戴一頂小白帽是許多阿拉伯人的習慣。在非正式場合,他們更喜歡只戴小白帽而不包頭巾。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的部分男子不用頭巾,不戴小白帽,只戴一頂紅色或黑色土耳其式的高筒氈帽。一些人愛在氈帽下纏一條白布,更顯艷麗新穎。
『肆』 印度人為什麼戴頭巾
印度人特別是印度男人戴頭巾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
1、宗教信仰
印度有些地區和信仰的男性是有包頭巾的習俗的,這種頭巾稱為Turban。頭巾有各式各樣的包裹方法,其中錫克教男性頭巾,具有特定樣式。根據傳統,錫克人從小到大都必須蓄頭發、留胡須,並且包著頭巾。小孩頭巾樣式比較簡單,只用黑布綁成發髻的形狀。
成年人的頭巾樣式比較復雜,首先必須用黑色松緊帶將長發束成發髻,然後再以一條長約3公尺的布,裹成頭巾,樣式為兩邊對襯成規則狀。錫克人頭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顏色。
2、傳統觀念
印度人包頭則是和他們的傳統觀念也有著很大的關系。印度人認為,頭是人體中最重要的部分,他們非常在意頭部,認為不能隨意觸摸。如果小孩子被摸頭,會被認為是不吉利,如果大人的頭被摸了,那就等於受到了侵犯。
(4)印度包頭帽子擴展閱讀
印度的概況
印度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
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並開始向外傳播。公元前2世紀滅亡,小國分立。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統治200多年。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亞侵入印度。
1526年建立莫卧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佔領。1857年爆發反英大起義,次年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
1947年6月,英國通過「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伍』 為什麼有的印度人包頭,有的不包頭,是區分已婚和未婚嗎
印度人包頭不是區分已婚和未婚而是由於宗教文化等原因。
印度是個多種族,多宗教,非常多元化的國家,在印度裹頭巾的主要是錫克教徒,大約有2000多萬人,除此之外還有穆斯林女性也必須裹頭巾,這在我國也是很常見的,在我國的寧夏回民自治區有很多伊斯蘭教信徒,哪裡的女性也都必須裹著紗巾。
根據印度不同種族的相關習俗來看,有些是必須要將自己的頭部包裹起來的,不允許讓別人看到自己的頭發,也不能被摸,否則會不吉利。
錫克的男性自出生以後頭發是不允許剪的,所以包頭巾成了必須的,一旦摘下來,讓別人看到了,就會認為這是一種侮辱。
(5)印度包頭帽子擴展閱讀:
錫克人包頭的風俗和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有關。當時,有包頭習慣的穆斯林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與被征服者不同,不允許其他教徒包頭。但剽悍尚武的錫克教徒卻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頭以示抗議,漸漸的成為了民族習俗。
由於終生不剪頭發,而又要行動方便,成年錫克男子一般都將頭發用布層層圍起,繞成一個像「大磨盤」的頭包。據稱他們用的頭布一般都有將近13米,絕對可以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錫克族
『陸』 印度人頭上戴的打叉的像帽子一樣的東東是什麼
是一種裹在頭上的頭巾,是一條長布。印度人習慣纏頭代替帽子。
『柒』 印度陸軍軍帽形狀的來由
印度軍隊中有些部隊是以部族或者說是各個民族單獨成軍的,因為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所以有著不同的軍帽。像圖片上包頭的是錫克族士兵,因為信錫克教的緣故,所以必須包頭,因此錫克男人參軍後繼續保留原有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參軍也不用戴制式軍帽,只要在包頭巾上別上軍徽就行,那個紙扇帽子應該是閱兵才戴的,裝飾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