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瓜皮帽。
瓜皮帽是形成於明朝,流行於明、清、民國三代的一種首服。又稱六合一統帽、六合帽、六合巾、小帽、西瓜帽、瓜殼帽、瓜拉冠、秋帽、困秋等,因其由六塊黑緞子或絨布等連綴製成,底邊鑲一條一寸多寬的小檐,形狀如半個西瓜皮故而得名。
由明人清後,大部分漢族男子的首服都隨著「男從女不從」的政令而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時,只有瓜皮帽不僅得到延續,而且愈發流行。
(1)清代小孩帽子是的配飾擴展閱讀:
文化特徵
明代瓜皮帽的帽頂雖沒有嚴格的標識等級的作用,然而帽珠、帽准材質的好壞同樣也反映著佩戴者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為了區別身份,一些無階級地位的富商巨賈往往在瓜皮帽的裝飾材質上選擇貴重的帽正、帽珠作為身份的標志。
然而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明代中晚期,服飾的奢靡之風也隨之產生,相關的服飾法度亦被打破,到了明朝晚期,上下層之間在穿戴上的鴻溝被打破,很多無官位商賈也開始用上等官員才可使用的貴重玉石做為帽正。
而另一方面,受到大商賈服飾風格的影響,官員士人一般在居家、會客等非正式場合開始戴瓜皮帽,甚至是皇親貴胄在皇宮之中也常戴瓜皮帽。如明代筆記《松下雜抄》載:「皇子戴玄青給紗六瓣有頂圓帽,名日『瓜拉帽』。
『貳』 清代官員帽子上的那個「頂珠」,究竟是什麼
頂戴花翎,帽子最高處的「頂珠」,是清代官員身份的象徵。
1.八品、九品——鏤金
清代八品、九品官員都用鏤花金頂。不同的是,八品用陰紋鏤花金,而九品為陽紋鏤花金。
2.七品——素金
七品官員,使用的也是金頂。不同的是,七品頂珠為素金。
3.六品——硨磲
4.五品——水晶
五品官員頂珠為水晶。水晶是無色透明的二氧化硅結晶,屬貴重礦石。
5.四品——青金石
四品官員的頂珠為青金石,在中國古代稱為「繆琳」、「金精」、「青黛」等。
6.三品——藍寶石
三品官員使用的是藍寶石,相比一品官員的紅寶石,藍寶石的產量和種類要多一些。
7.二品——珊瑚
8.一品——紅寶石
『叄』 家裡有個老的小孩帽子,鑲了很多銀的,這種帽子有收藏價值嗎值錢嗎
老的小孩帽子,鑲了很多銀的,這種帽子真品有收藏價值;真品值錢的;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肆』 古代小男孩戴的第一頂帽子叫什麼
古代是指漢族的王朝還是 y朝和q朝?漢族的叫成人禮,只有成人禮過後才可以帶帽子,也叫弱冠,剩下的兩個朝代就是比較隨意了,多數是老虎帽和瓜皮帽。
『伍』 圖片上的小孩子帽子上的佛銀飾 一套可以賣多少錢
不值錢,銀飾市場銷售價10幾塊錢一克,批發要折半,一般一個掛件10幾克,你算算就知道了。 你這40多年不算是老物件,而且藝術造型和做工都顯粗糙,藝術上價格也不高。自己留著做紀念吧。
『陸』 清朝帽子上的珠子是干什麼用的
清朝官員帽子上面的珠子被稱為”頂戴“,這個珠子其實是很不簡單的,一般會根據官員的品級來決定珠子的材質,品級越高,珠子的質量就會越好的。
頂戴花翎在清朝時其實算是官員的一種身份象徵,什麼樣子的官員應該戴什麼樣子的帽子,其實都是有標準的,而官員們自然也不敢帶錯了。如果品級比較低的官員帶了品級比較高的帽子,那在那個時間段就算是一種越權的表現,同樣也是一種大不敬,被帝王發現了那肯定是要治重罪的。
『柒』 清朝皇太子的頭飾一般是怎樣的
梳辮子,辮尾垂以流蘇,或玉飾,這沒有固定的等級分別。等級主要體現在帽子上。
帽子主要分為服冠,暖帽和涼帽,因為清朝雍正都都是秘密立儲,真正意義上的太子只有一位,所以太子的也不清楚,只知道皇子的。
暖帽的形制,多為圓型,周圍有一道檐邊,材料多為皮製,也有用呢制、緞制及布制的,視其天氣變化而定。顏色為黑色為多。皮毛之類也有分別。最初,以貂鼠為貴,其次為海獺,再次為狐,其下則無皮不用。由於海獺價格昂貴,後用黃狼皮染黑代替,名為騷鼠,時人爭相仿效。帽子的最高部分,裝有頂珠,材質多以珍珠,紅寶石為主。紅寶石為冠頂,親王冠頂裝飾有10顆東珠,親王的世子冠頂裝飾有9顆東珠,郡王的冠頂裝飾有8顆東珠。
涼帽的形制,無檐,形如圓錐,俗稱喇叭式。材料多為藤、竹製成。外裹綾羅,多用白色,也有用湖色、黃色等。上綴紅纓頂珠。
朝冠是上朝或大宴等正式場合佩戴的官帽。皇子冬朝冠:皇子冬朝冠,熏貂為之,十一月朔至上元用青狐頂,金龍二層,飾東珠十,上銜紅寶石。皇子夏朝冠:皇子夏朝冠,織玉草或藤絲竹絲為之,綠石青片金二層,里用紅片金或紅紗,上綴朱緯,前綴舍林,飾東珠五,後綴金花,飾東珠四,頂如冬朝冠。
『捌』 老輩兒帽子上的的瑪瑙飾品叫什麼
帽正或帽准,有珍珠、美玉、瑪瑙、翡翠、珊瑚、貓眼等各種名貴寶石
『玖』 這是帽子上的配飾,懂的人看看是什麼玉,什麼圖案,哪個朝代的價值多少
我只知道這個圖案是蝙蝠,玉的材質和年代看不出來
『拾』 古代小孩帽子銀飾加綠松石
不僅在古代,現在也有很多銀飾加綠松石,比如綠松石戒指,綠松石手鏈,綠松石吊墜,綠松石耳釘,綠松石項鏈等等,都可以搭配作為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