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懸空魔術揭秘
樓主如果這樣問恐怕很難得到回答,因為有自律能力的魔術師都要遵守魔術師戒條,其中就有一項是——決不無條件透露魔術的秘密。魔術師戒條可以說是魔術師賴以生存的依靠,你想啊,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問,而魔術師任意透露,那他們拿什麼維持生存啊?所以尊重這個規律很重要。我想你可以去一些魔術愛好者的論壇看看,我就是一個魔術愛好者,但我不感興趣的是舞台魔術,街頭魔術這一兩年可以說學會了不少。魔術能給你的生活帶來樂趣,所以是個很好的愛好,值得投入業余的時間。如果你只想知道這個魔術的原理的話,估計只會有一些外行人或不自律的魔術愛好者告訴你,而且不一定不是猜疑的。
樓下的朋友 魔術師戒條是給所有愛魔術的人的 而不只是魔術師 如果一個魔術師在電視上或網路上透露了一個魔術的秘密 譬如大變活人 那意味著什麼你知道嗎? 所有的魔術師都不能再變這個魔術了!因為魔術的吸引力僅限於秘密 它不是歌舞 不能以舞步吸引人 很多人肆意的透露魔術的秘密 自以為是 洋洋得意 卻不知這樣做所帶來的後果 魔術的秘密不是絕對隱藏的 請注意戒條的字面——不「無條件透露」 難道魔術師的兒子想學 ,父親不告訴他嗎?魔術師的表演不是自己看出秘密就會的,需要拜師父或者買魔術書等等途徑來有價值的得到。如果大家都隨時提問隨時知道,那以後你還會想看同樣的魔術嗎?你甚至會想:他還沒我表演的好呢! 正如樓主這樣好奇的階段我也有過 我去了好多魔術論壇 混了好久 學了不少東西 而且我買了好多魔術書,就變鴿子這種傳統的魔術,其實你買本魔術書就能詳細的學會,況且一些專業道具如火紙之類還是要買,否則你也無法表演。
你說知道嗎?那我問你,你看過CRISS ANGEL在街頭表演的變鴿子嗎?他從路人的背包里變鴿子是怎麼回事你知道嗎?在游泳池的水面上行走怎麼回事你知道嗎?在樓宇之間飛行你看過嗎?
你說戒條是蒙蔽人的,更是錯的離譜。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沒有法律,社會將是什麼樣子?如果你是個魔術師,你敢公開自己的名字嗎?你不被你的行業唾棄才奇怪了!即使作為一個愛好者,論壇里大部分人都非常認可戒條,作為外行人的我們尚且要尊重別人的工作,你怎麼反而作不到呢?不尊重別人就是不尊重自己。
我至今用來買各類魔術書、道具的錢加起來至少也有好幾百了,而且沒有一樣大型的道具,都是街頭魔術的小道具。近百元的一個街頭硬幣道具原料是一個壹圓人民幣改造的,而且是真的壹圓,並不是自己製造的,可是不花這么多錢你就是買不到!幾塊海綿的海綿兔也要幾十元(質量好點的)。小鬼找牌、拇指套、隱線等等等等,更不用說早期沒經驗花的冤枉錢了。這樣還沒算上幾十元一副的BICYCLE和BEE的撲克牌呢。
現在學會了好多魔術,但看許多魔術反而沒有了樂趣,這是真的……
我這樣說並不是我有錢,我還是個學生,我把零花錢攢起來買,為了一副撲克我可能就要攢幾天,為了一個硬幣我可能要攢一個禮拜甚至更久——我還要在外面吃飯!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覺得這個愛好值得我花錢。對你們來說一包好煙的錢我省下來可能會買一副撲克,那是因為我覺得撲克的價值和對我的好處遠遠勝於煙。
還有,我上面說過,我對街頭魔術的興趣大於舞台魔術,可是 Akaxiuyich 你卻說對於道具型的魔術你是看不上的 你的邏輯非常混亂 而且是錯的 看不上你就可以透露秘密了?我同樣喜歡手法,並且向來認為純手法值得驕傲,而手法配合道具在街頭更會給人驚喜 你這樣說好比一個小偷說 手機我是看不上的 所以我不偷 但對於筆記本電腦我是一定會偷的……
況且我想對我們來說遵守戒條從來都不是為了自己 而是為了別人!
不勞而獲是惡習
B. 有關於懸空魔術的破解
這個被破解就不是叫大師級魔術師了,有興趣了解魔術可以去這個魔術網站看看
http://591magic.taobao.com/
C. 解密懸空斷物
現在地上放一個土塊,再把告示牌放上面,最後把土塊挖掉就行了。
D. 各種解密方法
一 猜謎要「別解」「別解」一詞,大家在前面已經接觸到了,比如畫謎中的「立體幾何」一例,「不可捉摸」一例,算式謎中的「千方百計」一例等等。在解這些謎的時候,都運用了「別解」。
大家都知道,中國漢字有一字多義,一字多音的特點。所謂「別解」就是利用漢字的這個特點,對謎面或謎底中的某些字或詞不作原意解釋,也就是說不按通常的習慣去理解,或是引申出歧義,或是片語內部重新組合(頓讀)形成新義,或是不讀原來的音(別讀)。這樣,通過主觀的思維,望文生義地尋找出另外一種新的含義,用這種新的解釋使底面很好地扣合。
大家都照過哈哈鏡吧。當你站在不同類型的哈哈鏡面前時,出現在你面前的是各種不同的被扭曲了的形象。有的變胖了,有的變瘦了,有的變高了,有的變矮了,有的頭大腳小,有的頭小腳大……不過,這些被扭曲了的形象,仍然是你,而不是別人。如果我們拿哈哈鏡打比方,那麼「別解」就可以看成是哈哈鏡。而謎底是你自己,謎面則是被扭曲了的你的形象。運用「別解」制出來的謎才會有藝術欣賞價值,才值得玩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謎味兒」。如果謎面只是反映謎底詞語的原意,比如「神槍手」,打成語一:百發百中。這樣就顯得過於直了。就好比用普通的鏡子照物,盡管反映得十分忠實,但仍不足以稱作謎。即便是謎,也是缺少謎味兒的謎語。如:
趕先進,超先進(打成語一)
謎底:後來居上。
這一則只能算作注釋,不能稱作謎。現在把謎面改成「住房分配從樓下開始」。謎底「後來居上」由原意「趕超先進」別解轉義成「後來的住上邊」,正好扣合謎面。大家看,究竟哪個有謎味兒,不是一目瞭然了嗎。所以我們說燈謎貴在別解,就是這個道理。
下面我們再看幾個例子。
罐頭(打俗語一)
謎底:吃得開。
這里謎底的本意是指某人在社會上或工作單位很得意,有路子,好辦事。現在要把它別解成:吃——得開,成了「要吃就得打開」這種新的解釋,用它正好扣謎面。這里不僅用了頓讀(吃——得開),還用了別讀(把de讀成děi)。
語言美(打紡織物名一)
謎底:白的確良。
謎底的本意是一種紡織物名稱:白的確良。要把它「別解」,才好扣合謎面。頓讀成:白——的確良,「白」有「說話」的意思,這里扣「語言」。「的確良」由織物別解成「很好」,「極佳」,扣一個「美」字。這樣運用了「別解」才使底面扣合。
手電筒(打證件名詞一)
謎底:執照。
「執照」就是由有關行政機關發給的准許干某種行業的憑證。這是謎底的本意。但要使它和「手電筒」相扣合,就必須「別解」。頓讀成「執——照」。就是「拿著照亮」的意思。正好扣合「手電筒」。
學而時習之(打化學名詞一)
謎底:常溫。
「常溫」的原意是平常的溫度,要別解成「經常溫習學過的知識」,才好扣合謎面,這里把「溫度」的溫,別解成「溫習」的溫。以上都是對謎底進行了「別解」,下面再看幾個對謎面作「別解」的例子,如:
全國人口要控制(打字一)
謎底:珏。
這里就對謎面進行了「別解」。解釋成「全」字和「國」字中的「人」和「口」要去掉(控制),剩下「王」和「玉」,一組合就是謎底「珏」。這里把「全國人口」都看成獨立的單字,而舍棄了它們當名詞時的原意。
點心袋(打字一)
謎底:囔。
把謎面中的「點心」(本意是食品),別解成「點」字的「心」,扣一個「口」字,「袋」扣「囊」,一合成就是「囔」。
虛心使人向上(打字一)
名詞「虛心」別解成「虛」字的「心」,扣一個「七」;「使人向上」別解成「把『人』字放到上面」。這樣就成了「侖」。
還有底面同時都作別解的。請看下例:
象(打中葯名一)
謎底:車前子。
「車前子」是一種中草葯的名稱。把「車前子」的「車」(chē)別讀成jū。這樣「車」就變成了象棋中的一個棋子名稱。象棋各子的排列順序一般是「將士象車馬炮卒」。把「車前子」別解成「『車』這個棋子前面的棋子」正扣謎面「象」。「象」也由「大象」的象,別解成一個棋子名。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燈謎的謎底和謎面在意思上絕大部分是毫不相乾的兩碼事,關鍵在於別解。別解突破了常人所想到的,這正是猜謎的情趣所在:「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
所以,有人說:「別解才成謎」,「謎本身就是別解」。
別解的時候,還得想法兒抓住關鍵性的字,詞,也就是所謂「謎眼」。謎眼找准了,常常在「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時候,能幫你打開思路,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找到謎底。謎眼是「開」謎的一把好「鑰匙」。
我們舉個例子來看:
紅梅半放(打字一)
這個謎里,謎眼是「半」。就是取「紅」,「梅」,「放」每個字的「一半兒」,重新拼成一個新字。經過分析,可以用「糸」,「每」,「文」組合成「繁」字。「繁」就是謎底。再比如:
春節三日(打字一)
「節」字是謎眼,這里把當節日講的「節」別解成「省掉」,「去掉」的意思。「春」字去掉」三」字,「日」字,就剩了個「人」字。「人」是謎底。
有人問了,怎樣才能找准謎眼呢 我看,多見多練,是個好辦法。有句俗話:「少見多怪」,多見就不怪了。現在,給大夥兒出一道題試試。
環視左右(打字一)
謎底是:現。
謎眼是「左右」,就是取「環」字的左邊,取「視」字的右邊,然後組成一個新的字——「現」。
二 了解謎語的製法和謎體
當我們看到一條謎語的時候,要想法兒分析出,它是用什麼方法編製成的。也就是謎面是通過什麼途徑,來表現謎底的。常用的制謎方法有會意法,增損法,離合法,象形法,諧聲法等等。用這些方法製成的謎,分別叫做會意體,增損離合體,象形象聲體等。比如:
村裡安身(打字一)
這條謎語用的離合拆拼法。謎底是:「榭」。
先把村字左右拆開,再把「身」字安在裡面,就成了「榭」字。其實,在解這條謎的時候,對謎面也進行了別解,如何別解的,請讀者朋友自己想想看。
再如:
一枝紅杏出牆來(打經濟改革詞一)
這則謎用的是會意法。從謎面上的意思可以直接會意出「向著外面開放」,謎底是「對外開放」。不過,作為經濟改革名詞的「對外開放」(謎底),在扣合謎面時還是運用了別解。
上面提到的一些制謎方法,我們在後邊的《怎樣猜事物謎》和《怎樣猜燈謎》里,再詳細跟大家介紹。熟悉了謎語的製法和謎體,對猜謎特別有用。
而且,有了一定基礎以後,你不但會猜謎,自己還能編謎作謎。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在制燈謎的時候有個規定:凡是謎面上出現過的字,決不許在謎底上再出現。要是我們清楚了這一點,在猜的時候,就可以排除謎面上的字,少走點彎路,而且,興許能在謎面的破綻中找出線索,猜中謎底。這也算是個小竅門吧。比如:
懸崖勒韁(打國家名一)
猛一看,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仔細一琢磨,就會發現這是由成語「懸崖勒馬」變化成的,那麼,謎底很可能藏了個「馬」字。沿著這條線索思考下去,再查一下工具書上的國名表,是不難找出謎底的:「瓜地馬拉」(「懸崖」——危險地方,扣合「危地」;「勒韁」——拉住馬韁,扣合「馬拉」)。
三 要有廣博的知識和豐富的想像力
謎語的內容太豐富,太廣泛了,天文,地理,生物,歷史,政治,文化,藝術,體育,簡直是無所不包,無所不有。所以,要能猜好謎語,必須要有廣泛淵博的知識,有了豐富的生活積累,才能加以聯想,推理,准確猜中。
比如有這樣一個謎語:
木乃伊(打字一)
要是你壓根兒就沒聽說過「木乃伊」這個詞,怎麼能往下猜呢 只有知道木乃伊是古代埃及人用特殊的防腐方法保存下來的沒腐爛的屍體,才能把謎面會意成「古代的屍體」,再簡化為「古屍」,「古」,「屍」二字就合成了謎底:「居」。
再比如:
看文字,一半在春秋;
論年代,一半在春秋。(打字一)
看謎面,「論年代,一半在春秋」,另一半應該在戰國,看來,是猜當時的一個諸侯國名。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都有哪些呢 要是你缺乏這方面的歷史知識,就沒法往下猜了。要是熟悉歷史,謎底一下就能猜出來。「看文字,一半在春秋」,「半」是謎眼,把「春」,「秋」各取一半,合成的「秦」字,就是謎底。
現在再看個難的:
王莽篡政(打地質名詞一)
你猜出來了嗎 謎底是:「更新世」。要是你不知道王莽篡奪西漢政權以後,把國號改為「新」;要是不知道地質名詞「更新世」(謎底別解成「更換國號『新』來替代西漢政權,進入新的一世」),猜這個謎真比登天還難!
所以,要猜好謎語,就得具備廣泛淵博的知識。知識要靠不斷積累,經常猜猜謎語,可以不斷增加新的知識,鍛煉和提高自己的分析,聯想和判斷能力。所以,猜謎語也是一種智力開發。
四 怎樣猜事物謎
(1)會意法
謎面抓住了事物的外形,性質,用處等特點來編寫,並且作了一些暗示。猜的時候,也得抓住這些特點和暗示,利用自己的生活積累,進行豐富的聯想,謎底就不難猜出了。
比如這條謎語:
看看沒有,
摸摸倒有,
像冰不化,
像水不流。(打一物品)
首先,要清楚這條謎是猜一個物品。再看它的性狀特點:像冰又像水,那一定是無色透明的;不化又不流,那一定是固體。「看看沒有,摸摸倒有」,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一聯想,你猜出這是什麼東西了嗎?對,謎底就是:「玻璃」。
再比如:
像糖不甜,
像鹽不咸,
撒在菜里,
味道真鮮。(打一調味品)
首先,這要猜一種食品,這種食品跟做菜有關系,還跟菜的味道有關,那它肯定是一種調味品。再看它的形狀和特點:像糖又像鹽,那它是白色有點透明的小顆粒;可它不甜又不咸,放到菜里卻「真鮮」!大家可能早猜出來了——是「味精」。好,我們給大夥兒再出兩則,看誰猜得快。
①看看有節,
摸摸無節,
兩頭寒冷,
中間炎熱。(打一日常用品)
②兄弟五六人,
各進一道門,
哪個進錯了,
出來笑死人。(猜一日常用品)
註:謎底:①日歷②鈕扣
(2)擬人擬物法
謎面用擬人法,就是把事物,生物人格化,說的是人,實指是物;擬物法正好相反,是把人或者人體的某一部分比作物。猜射這類謎語,要從形象上去聯想,揣摩被擬的對象,要根據描繪的特點,去領會謎底。比如:
一個小姑娘,
身穿黃衣裳,
你若欺侮她,
她就戳一槍。(打一昆蟲)
運用了擬人法。「黃衣裳」是說這種昆蟲的顏色。後兩句是說,你要是招惹它,它就戳你一槍,這是它的特殊習性,一聯想很快就能猜到是「蜜蜂」。前邊說的鈕扣謎,也是用了擬人法。
再比如:
左一片,
右一片,
說話能聽見,
隔著山頭不見面。(打一人體器官)
運用了擬物法。人身體器官中,樣子像「一片」,「一片」的,又隔在「山頭」(腦袋)兩側,還能聽見說話的,不是「耳朵」又是什麼呢!
下面我們再出兩個事物謎,你們猜猜看:
①四四方方一座城,
裡面住滿紅頭兵,
紅頭撞在黑牆上,
一觸即發放光明。(打一常用物品)
②紅門樓,白院牆,
裡面卧個紅姑娘,
既會說,又會唱,
一日三餐用得上。(打一人體器官)
註:謎底:①火柴②口
(3)比喻法
謎面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來表現事物的特徵。猜的時候,從特徵入手,看看比喻的是什麼。比如:
千條線,萬條線,
掉到河裡看不見。(打一自然現象)
風,雨,雷,電等都是自然現象,可哪一種像「千條線,萬條線」呢——下雨。再看下一句:「掉到河裡看不見。」沒錯,謎底就是「下雨」。
大家猜猜這個:
一座木橋兩頭鉤,
橋下有水水不流;
木橋下邊有人走,
說話倒在橋上頭。(打一勞動)
謎底是「挑水」(把扁擔比作木橋)。
(4)形象法
謎面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事物外形的特點,抓住了形象,謎底就猜出來了。兒童謎語多用這種方法。
比如:頭戴紅帽子,
身穿白袍子,
走路擺架子,
「說話」伸脖子。(打一家禽)
你看,這不是一幅「鵝將軍」的形象圖嗎 謎底就是「鵝」。你再看看,這是個什麼動物:
身上雪雪白,
肚裡墨墨黑;
從不偷東西,
硬說它是賊。
前兩句寫的是它的外形特點,後兩句點出了它的大名。對!是「烏賊」(也叫「墨斗魚」)。
下邊,請你們猜兩個:
①一半在地上,
一半在土中,
一半實來一半空,
一半白來一半青。(打一蔬菜)
②眼前有間小黑房,
打開窗戶忙又忙;
只聽咔嚓一聲響,
樣樣景物里邊裝。(打一文化用品)
註:謎底:①蔥②照像機
(5)矛盾法
謎面的字句之間互相矛盾,給人造成了迷魂陣,可也正是這種矛盾,給人們提供了線索。只要從矛盾的字句上去琢磨,猜起來並不難。前邊說過的「玻璃」謎:「看看像沒有,摸摸倒還有,像冰不能化,像水不能流」,就是用了矛盾法。再比如:不在手裡,搶著要它,搶在手裡,又不要它。(打一體育運動項目)跟「搶」緊密相關的體育運動,就是球類運動了。球類運動中,搶到球又不要它,只有足球和籃球,到底是足球,還是籃球 再看謎面,明白了,用「手」搶,那肯定是籃球了。謎底就是「打籃球」。下邊給大夥兒出兩個矛盾法謎語,看誰猜得出。
①不洗乾乾凈,
洗洗不幹凈;
不洗有人吃,
洗了沒人用。(打一物)
②一家分兩院,
兩院子孫多;
多的反比少的少,
少的倒比多的多。(打一文具)
(6)提問法
謎面提出問題,解答時想法兒扣合謎底。還有不少專供少年兒童猜的提問謎,謎面淺顯易懂,一般是猜幾個謎底。比如:
什麼馬不會跑
什麼餅不能吃
什麼球不能打
什麼槍不射擊 (打四種體育器材)
喜歡體育運動的讀者,很快就能想出四個謎底:木馬,鐵餅,鉛球,標槍。
下邊,請大家猜一條:
③小小搖把手中拿,
來回翻滾風浪大,
我在浪里上下跳,
你說手裡拿的啥 (打一運動)
(7)連綴法
民間謎語(事物謎)通常只表現一種事物,可也有表現幾種事物的,把幾種相類似的事物連在一起說,就叫連綴(zhuì)法。這種謎又叫組合謎,集錦謎(前面猜幾種動物的問題謎,也是集錦謎)。最常用的是四句,每句說一種事物,由於句數的註:謎底:①水②算盤③跳繩限制,對每個事物只寫主要特徵,猜的時候要四種事物聯系起來想。比如:
大哥說話先脫帽,
二哥說話要挨刀,
三哥說話頭發黑,
四哥說話雪花飄。(打文具四種)
要猜的是四種文具,謎面用了擬人法,四種文具都跟「說話」有關,聯想所有的文具來看,「說話」其實是指「寫字」,那就是猜四種寫字文具。什麼寫字「先脫帽」鋼筆。什麼寫字「要挨刀」鉛筆。
什麼寫字「頭發黑」毛筆。什麼寫字「雪花飄」粉筆。根據特點聯系,比較,謎底就出來了。
除了上邊談到的一些方法,事物謎里還有用典法,猜簡單字謎的增損,離合等方法。這些方法在猜燈謎里也要用,為了避免重復,我們就放在《怎樣猜燈謎》里一塊說了。
看完這一節,有的朋友可能覺得「猜謎也沒有什麼」。確實,猜事物謎不算難。可你別忘了,事物謎只是謎語的一小部分,「大頭兒在後邊」呢!猜好燈謎可沒那麼簡單。我們得下大功夫,才能掌握。
E. 打坐懸空圖,印度高人解密懸空打坐都是怎麼做到的
微信中曾有解密印度非常多見的懸空打坐,而且多是兩人,下面坐一個、上面坐一個,原來奧秘在那根棍上,上下一體,下面坐著的那個人可以保證上面人的重心不動。或者棍子是固定的,完全可以支撐一個人坐在上面,根本就不是什麼輕功,就是利用人的視覺錯覺。
F. 戒指懸空旋轉魔術,求揭秘,
想學魔術可以來我們魔術源魔術網 免費的魔術教學網 你的問題在這里不能揭秘 O(∩_∩)O哈哈~
G. fc游戲,FC紅白機游戲記得主角開始出來帶個帽子,第一關應該是橫板的,主角利用飛爪能攀登牆壁上
有一個差不多你描述的游戲,有倆名字叫做「生化尖兵」或者「希魔復活」,英文呢是「BIOCIDE」或者「TOP SECRET」,但是不是純粹的橫板游戲,還能向上攀登的,有些地方要斜打飛爪才能盪過去。主角有飛爪,可以攀登也可以用來打敵人,被爪打到不會死但是會摔倒。開始是白槍,每次只能發2發子彈。路上可以遇到黑色子彈的槍,威力變小但是可以連續發射。還有發射火子彈的槍,每次只能打一發,但是對機器人有奇效,白子彈5顆打死,火槍2發打死。你去看看是不是吧。
望採納。
H. 那個高手能解密一些魔術的秘訣來
光線的精確把握,有很多舞台魔術中都用到了透鏡的作用,將光線扭曲。還有平面鏡,有一個很常用的技巧,就是將一塊平面鏡斜放到一個正方形的紙盒或紙箱中,在鏡子下面可以放置很多的道具,而在觀眾看來,那會是一個空箱子。
2.力學的掌握,有一些簡單的懸浮就是利用力矩平衡原理做到的。還有象那種人體傾斜。
魔術表演得很大一部分都是靠「反物理」的現象來達到使觀眾驚奇的效果,觀眾從自己以前所學的知識中認為,那是不可能的,而魔術師做到了,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和驚奇,是只有魔術才能做到的。所以,魔術更要再精研物理之後,才能做出這種「反物理」的效果。
--------------------------------------------------------------------------------------------------------------------------------------------
大衛穿越長城
美國超級魔術大師科波菲爾表演的魔術--穿越長城,長城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魔術師是不可能採用鑽洞,挖牆來達到魔術神奇的效果,唯有採用魔術的障眼法。讓我將這套魔術的表演過程描述一下,也許你可能明白一二。魔術師從木梯登上一個靠牆的舞台,四周立刻圍上白布,燈光起,白布上出現魔術師的身影,這時木梯悄悄地移掉,通過大吊車吊到長城另一邊,在魔術師從長城鑽出來後,木梯靠上去,魔術師從木梯下來。注意我為何大量描述木梯呢?原來機關就在木梯上,木梯是經過特殊設計的,剛好能容下魔術師。其它我不說了,你明白了嗎!
卡車消失
超級魔術師大衛把一輛巨大的卡車,開到舞台X,用巨大的鐵籠罩住,等觀眾看清楚後,鐵籠外面罩上白色幕布。然後請觀眾手挽手圍成一個大圓圈,把白色幕布團團圍住。不久,白布從上倒下,卡車消失了。在觀眾眼前消失了!原來,卡車里裝了很多人,幕布下來的時候,觀眾上台,在觀眾圍圈的過程中,車上的人下來,和觀眾相對,燈光照出了他們的影子,台下的觀眾以為是上台的觀眾的影子,其實是裡面人的身影。卡車上其餘的趕緊把鐵籠與卡車連接,鐵籠是可以活動的,在幕布降下的同時,燈光改變,鐵籠和裡面的人全部收到了車里,卡車被一個巨大的起重機吊到了舞台上方,觀眾只看見上台的觀眾手挽手圍成一圈,卡車不見了。這個魔術和穿越長城,遮蓋自由女神以及遮蓋飛機的魔術方式非常接近。但是沒有錢是表演不了的,要花很多很多錢來搭建舞台和做道具。
鋸人
超級魔術師大衛 「鋸人」是魔術史上令人驚訝不已的傳統節目之一。表演時, 表演者讓他的助手們把一個長方形木箱抬到一張桌子上。箱子的上面和四周均可打開,向觀眾交待以後,一位女助手躺進箱子,將頭和腳露在箱子兩端的小孔外面。於是,表演者拿起鋸子,把箱子連同女助手一鋸為二,在鋸縫中再插入兩塊板。現在可使箱子的兩部分互相脫離了,觀眾們看到女助手的腳在動、臉在笑。 「戳穿西洋鏡,一點不稀奇。」原來,參與表演的有兩名女助手,第二名助手事先早就躺在桌子裡面了。這位人們看不見的女助手可通過箱子底部的翻板把腿伸進箱子,使腳露在箱外,而當著觀眾的面進入箱子的女助手卻把腿曲了起來。
還有一個鋸人魔術,是大衛改裝了的,因為不能老表演被識破了的魔術,這回是一個女助手哦!不過這個箱子可以往下凹下去,女助手睡上去以後,屁股陷下去了,腰也陷下去了,魔術師在合攏木板的時候,在女助手的腰上面插了一塊鋼板,然後他拿電鋸開始鋸,鋸到鋼板就停下來,頭和身子被鋸開了,其實沒有鋸到啊!
空中懸人
超級魔術師大衛會飛,他可以讓一個女助手懸在空中,一上一下,什麼東西也沒有支撐。可以把腿變得不見。他可以嗎?當然可以!他是這樣做的:他自己一定會穿一身黑色的衣服,帶黑色的手套,這是一個偉大的魔術師不能不這樣穿的,為什麼這么穿呢?因為可以遮掩。魔術師把助手(穿一身白色的連衣裙),平放在空中,有幾個腳架支撐,他一個一個腳架去掉,最後只剩一根柱子,其實其他的腳架根本就沒有用,只有這個柱子連在助手身上,助手的背上有鋼板,很容易固定。在這個時候,魔術師讓助手上上下下,還不算稀奇。可是其他的助手居然把最後一根柱柱也取了,可這個女助手還浮在空中,怎麼回事呀?巧巧一定會這么問!原來魔術師在其他助手拆最後一個柱子時(他有時是用一個掃帚代替鋼柱,其實裡面也有鋼,要不然怎麼撐得住嘛!),魔術師兩只手臂上各有一根鋼條,插進了女助手背上的機關里,靠魔術師的臂力,把女助手支撐起,觀眾看呆了。呵呵!巧巧沒有力氣,可以把洋娃娃浮在空中呀,試一試,很好玩哦!你也可以讓洋娃娃飛起來!
神出鬼沒的一杯水
表演者拿起一個紙杯,從一個大玻璃杯往紙杯里倒水,將紙杯中的水再倒回一點到玻璃杯。以表明這一切都是真的。然後把紙杯放進一頂帽子,帽子事先已作過交代。突然表演者想起什麼來了;他從胸袋裡摸出一個裝水果的紙袋,把紙袋交代清楚,小心地從帽子里拿出紙杯,放進紙袋煙,將紙袋上面提住,用雙手慢慢把它提成一團,沒有漏出一滴水來,接著把紙團塞進褲袋裡。表演者對觀眾說,他要把弄皺了的紙杯連同消失了的水重新變到帽子里去,說著從褲袋裡拿出捏皺了的紙袋,並將它扔進帽子里。這時,表演者故意裝作在往帽子里看,並把看到的情況——紙杯如何在復原——告訴觀眾,然後以很慢的動作,用食指和拇指從帽中取出復原了的紙杯和水,把水倒回大玻璃杯。用手指夾住帽沿,將帽子翻倒過來,倒出來的只有弄皺了的紙袋。帽子是空的,不妨展開紙袋交待一下。作為道具的帽子可向觀眾借,因為帽子是不做過門的。但紙杯是經過處理的,實際上有二個紙杯,其中一個紙杯的底被剪掉,將這無底杯放進另一個林子。此外再准備二個同樣的水果紙袋,將其中包出個事先捏皺後放進褲袋。再准備一個有把的大玻璃杯,杯中盛水,把水倒入二個疊在一起的紙杯,將紙林放進帽子,這時不要馬上把無底杯拿起來,否則觀眾會懷疑;既要拿出來,何必放下去。因此表演者故意裝出想起了有個紙袋,把它拿出來向觀眾出示,然後再去拿出無底杯,小心翼翼地將其放入紙袋,一下子把紙袋弄癟,放入褲袋。同樣也不要馬上把預先放著的紙袋拿出來,因此表演者最好眼觀眾說幾句話,接著拿出空紙袋,扔進帽子。以後的過程已不言而喻,不必贅述。
空中飛人
1.在舞台X放兩張椅子。2.一個人躺在椅子的X,頭腳剛好躺在椅子上。3.表演者則拿一張床單,蓋在躺卧的人身上,只露出頭和腳。4.表演者念咒時,用腳移開躺著的人腳部那張椅子,而躺著的人,依然不動!然後,將頭部的椅子也拿開。但是,躺著的人還是絲毫不受影響,仍然可以隨著咒語上升或下降。原來睡著的人的腿是假的,他實際上是蹲著的。明白了吧?
人體三分身
舞台中擺一隻立櫃,櫃門上繪有一個粗線條的人物輪廓,其頭部、左右手及左腳處都開有一個洞。表演者打開櫃門,請一位女演員進入櫃中,並隨手關上櫃門,這時,女演員面都對著頭部洞口,左右手和左腳也各伸出洞口外。表演者指指櫃中女演員手足,女演員的手、腳搖了搖,證明她確實在櫃里。接著,表演者取二塊薄鋼刀,—一插入櫃腰中處,隨後向右邊一推,櫃中節被分開了,櫃中間還能容表演者的一塊手帕揮來揮去,以示櫃中節確被移開,顯然女演負的確被分成三段了。雖然女演員的頭、手和腳各分布於三處,但令人驚奇的是,她的頭,手和腳還能自如地活動呢!最後,表演者將櫃中節推回原處,撥出薄鋼刀片,打開門,女演員仍笑容滿面地從櫃中走了出來。「人體三分身」是一套現代的外國大型魔術。法國魔術家讓 ·羅加爾,1982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世界魔術錦標賽時作了精彩的表演。「人體三分身」它的機關除了道具設計精巧以外。關鍵是根據色彩學的原理對道具進行繪制,從而使觀眾產生視覺誤差。推開櫃中節後,中段和上下段相連的部份看上去很窄狹,似乎人體無法通過,其實它是有一定寬度的。只要女演員腰身苗條,有一定的柔腰基本功,側身在櫃中節是不成問題的。
自由女神的消失
美國超級魔術大師大衛.科波菲爾表演的魔術--自由女神消失,著實讓世界大吃一驚。這一魔術謎底至今仍未能揭示。中國魔術界從專業的角度進行了一番研究,終於略知一二,但仍未全部破解。大家都明白,自由女神是不可能消失的,消失的只會是我們短暫的記憶,在這里我不可能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表演這套魔術,因為這套魔術耗資幾百萬美元,國內沒有一位魔術大師可以表演。我僅作提示:搭建作為觀眾席的巨型地板是活動的,它可以與自由女神形成一定角度,由於觀眾席距離自由女神很遠,只要一個小小的傾斜角度,就可足以讓自由女神消失。在地板傾斜同時,遮擋自由女神的黑布其實也在同時上升,一切動作都是由電腦控制緩慢運作,觀眾無法覺察,等黑布掉下來的時候,觀眾只能看到自由女神上方的空盪盪天空,自由女神也就神奇消失了。
火苗穿巾
表演者右手拿著一塊紗巾,左手拿著一隻啟燃火苗的氣體打火機,然後他將紗巾往火苗上一挨,火苗即穿過紗巾頂面。他又把紗巾移來移去,既不曾燒毀紗巾,也沒有把火熄滅,頗為離奇有趣。一、表演前,將氣體打火機啟燃(火苗大小要適中),然後將紗巾從火苗底部一邊挨入,並馬上用右手來回牽動,這樣,紗巾就不會燒壞了。二、由於氣體打火機的火苗底都是向上浮起的(與其它火苗不同)。故能穿過薄紗巾上面。因此,只要不斷往復牽動紗巾,即可使火苗浮於紗巾上面了。
凍不死的魔術師
超級魔術師大衛把自己關在冰窟窿里,幾天幾夜,不吃不喝,拆掉冰塊後, 安然無恙。冰窟窿用巨大的冰塊組成,整個過程由攝像機監控,魔術師身上有醫學用的監控器,在外面可以看到魔術師的心跳和呼吸變動。原來在冰窟窿的地板下有個開關,正好夠一個人爬上爬下,下面是一個很舒適的小屋,魔術師找了一個和自己一樣高的人,先睡在下面大吃大喝,等魔術師冷得受不了,那個人就爬上來,站在他背後,魔術師和他換位,像金蟬脫殼一樣,換人。反復這樣換,觀眾看見影子一點也沒有變,可是人已經換掉了,怎麼會冷的受不了呢?監視儀器也可以看見裡面的人的心跳。真正的魔術師正在地窖里喝酒呢!
紙牌魔術
魔術師請一位觀眾抽一張牌,並在紙牌的任何部分撕下一角,將這一角保存好。然後魔術師把這張牌撕碎、燒成灰,並與火葯拌和。另一位觀眾拿著一根釘子,魔術師請他把火葯和釘子裝到槍膛里去。接著,他拿過槍,對著牆壁射去。從槍口射出的釘子將被撕碎的紙牌釘在牆上,只是缺了給觀眾撕掉的一角。將那撕去的一角取來核對,完全吻合。這一奇妙節目的奧秘在於:當魔術師拿到被觀眾撕掉一隻角的紙牌時,同時將另一張紙牌放在上面,也撕掉類似的一個角,他就用這張牌繼續表演下去,而原牌由助手拿到後台去了。槍是經過處理的,即魔術師可以偷偷地把釘子重新從槍里拿出來。助手在台後將牌用釘子釘到一小塊木板上,這塊板用和舞台背牆根同的糊牆紙貼上。牆上有一個孔,小木板從此孔後面椎過去,孔前掛著有線相連的一塊牆紙。當魔術師開槍射擊時,助手將線一拉,這塊牆紙便落到地上,於是小木板出現了,看來好象釘子及紙牌都是射上去的。
戳不破的氣球
氣球怎麼會戳不破呢?可魔術師在觀眾面前用一根金屬針穿刺氣球,氣球確實不會炸掉。表演者事先對氣球已作如下處理:將充足氣的氣球稍為放掉一點氣,然後在氣球相對的兩端分別貼上一條3厘米長的透明膠帶。表演者右手拿針,從上往下在貼膠帶處插入氣球,從另一端貼膠帶處穿出,膠帶能使「傷口」不再擴大,因此氣球內的氣體是十分緩慢地泄漏的。抽出金屬針,輕輕彈一下氣球,讓它在空中飄浮一會,使觀眾看到它「安然無恙」。當表演者再次把針插入氣球時,只聽得「啪」一聲,氣球炸了,因為這次不是從膠帶處插入的。這第二次穿刺是十分必要的,由於氣球有了「傷口」,氣體在慢慢跑出來,氣球就越變越小,所以必須讓它炸掉以「滅口」。
還可以用紙筒把長條型的氣球裹起來,吹脹後,用毛衣針刺,也刺不破,因為氣球在紙筒里也吹不滿,試試看!
魔筒取物
表演者面前的桌子上放著一個四方形的筒,正面是漏窗,通過漏窗可以看到裡面還有一筒。表演者將外筒拿起,並從各個角度給觀眾看,然後重新套在內筒上。這時將手伸過去拿內筒,觀眾通過漏窗可以看見表演者的手。拿起內筒,向觀眾證明它也是空的。一旦內筒塞進外筒,表演者的手就伸進內筒,取出無數手帕、花朵。最後將外筒拿掉,放在一邊,再提起內筒。桌上出現了一盆花。觀眾是無論如何也發現不了其中奧秘的,因為內筒里有一個用黑色紙板做的管子,由於外筒的內壁塗了不反光的黑色,所以即使將內筒拿出來給觀眾看時,通過漏窗也發現不了裡面外黑色管子。當然,外筒和內筒是不能同時取出來亮相的,所以這兩個筒只能輪番出示。二個筒都用薄木屑板做成,黑色管子的下面有個封底,可將兩筒及管子直接放在桌子上,也可加一個架空小平台;這樣更能避嫌疑,不致使觀眾想到桌子板里會有什麼秘密。如果最後要變出一盆花,則黑色管子不應有底。必須注意一點,即表演時從上面不許有光線照入筒內,否則黑管易被發現,表演前應從觀眾角度試看一下光線。倘若能在黑管上口內壁粘一個金屬片,在這金屬片上固定一小塊煙火紙,表演一開始就用煙頭或蠟燭將煙火紙引燃,產生煙花,既好看又有說服力(表示裡面即使有東西。也給燒壞了)。此外,還可變出綢手帕和壓縮的圓柱報紙燈籠。而且、可以在燈籠的底部裝上微型電池和微型燈泡,事先將它們的電路接通,但用絕緣紙隔開,並讓絕緣紙與燈籠上部的提把相連。這樣,-旦提起燈籠;絕緣紙便被抽掉,燈籠就亮了起
鳥籠飛遁
魔術師用手拿著一個四方形鳥籠,不加任何遮蓋,突然鳥籠不見了。鳥籠由二個金屬框架組成,用金屬棒相連,看上去似乎這個鳥籠非常結實。實際上這些金屬棒是活絡的,因此鳥籠可很快傾倒放平。表演者右手的手腕後面有一個皮做的硬袖口,一根強有力的橡筋固定在硬袖口上;橡筋的另一頭穿過袖子,繞過背部,從左手的袖口裡出來,拿在手裡。表演時,將橡筋的末端掛在鳥籠上,雙手拿著鳥籠,同時壓鳥籠的窄頭,雙肘張開一個角度,橡筋於是拉緊。只要表演者很快往前壓,把籠子推倒,橡筋便立即將拆散了的鳥籠拉進左手袖子里,到達表演者背部。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消失動作,人的眼睛無法及時識破。後來,遁變的東西越來越大,如正在播送節目的收者機、開亮的台燈、盆花、煤油燈等,在這種情況已先用方巾一遮,以便掩護東西消失。大鳥籠顯然是不可能通過袖子消失的,它們必須隱遁在別的地方,比如藏到托盤或小魔桌之類的底座里去。但這些底座往往顯得很小,人們根本不會想到它們容得下收音機和台燈這樣的大件,實際上這些東西是很快解體後消失在底座中的。不過表演這一節目時,觀眾和演員需保持一定距離,如果距離太近,觀眾除了看得真切以外,還會聽見道具發出的聲音,秘密容易被戳穿。
---------------------------------------------------------------------------------------------------------------------------------------
欣賞魔術
神奇及無法理解的事總令人印象深刻,而魔術表演能讓人們感受到忘卻現實的愉快,這正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就舞台魔術來說,它可以和各項表演藝術相融合的,例如:舞蹈、戲劇等...所以,觀眾在欣賞時,不但可以看到魔術的神奇,同時也可以感受到與其它表演藝術結合,相互輝映的效果。而以近距離魔術來說,魔術師就在你身邊,不論是撲克牌或是錢幣,你不但可以仔細觀賞,甚至可以親身參與,這又是另一種欣賞樂趣。
坦白講:魔術本來就是假的,但最重要的是,任何一個魔術的原理,無論多簡單,都是設計者的智能與心血的結晶,所以,為了尊重設計者,也為了觀眾能欣賞到最好的效果,站在表演者的立場,在不熟練之前,不能輕易的做表演,而在表演之後,也不能隨便說明原理;相對的,在觀眾的立場,要求表演者公開其原理或把道具借出觀察,除非是正式的教授魔術場合,否則都是不恰當的做法。尤其是在觀賞近距離魔術時,更不可"動手"或用其它方式干擾表演者,這都是對魔術表演應有的基本尊重。
礙於目前一般大眾對魔術的認知並不足,希望藉由此篇文章,提升觀眾欣賞的樂趣及支持與認同,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好加入表演的行列。
------------------------------------------------------------------------------------------------------------------------------
魔術的由來:
中國魔術簡史
中國魔術源遠流長,古時稱之為"幻術"或"眩術,民間稱之為"戲法",到近代才稱為"魔術"。據說最早的中國魔術出現於夏朝。
"夏桀既棄禮儀,求倡優侏儒,而為奇偉之戲。" 劉向【列女傳】
曾國珍先生在其著作【中國魔術】中說"這里所說的戲,既不是原始的舞蹈,也不是漢代以後的戲劇,而是正在形成的戲法、雜技之類的表演..."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相爭,百家爭鳴。"士、客" 階層於這個時候興起,當時的諸侯君王不少都深信方士、術士之言,追求長生不老之術。這些"士"當中有不少是身懷奇技的能人,或是幻術高手。已夫的墨子枕中記說這些方士能夠把人隨處隱藏,也能含笑間由男變女,還可以讓人"飛行上下"。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從西域傳來魔術的記載 :
"周穆王時,西極之國有化人來,入水火,貫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虛不墜,觸實不。千變萬化,不可窮極。既已變物之形,又且易人之慮。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列子‧周穆王篇】
到了漢代,中國戲法大盛。魔術自漢代開始成為朝廷宴會享樂的重要節目。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為了炫耀漢朝國力的強大,漢武帝於長安的"上林宛"設"酒池肉林",舉行了一場空前的魔術雜技大�演,內容包括有最早記載的中國魔術節目"魚龍曼延"和"東海黃公"等等。(注:有關"魚龍曼延"、"東海黃公"、"角抵戲"等等,將會在"中國魔術小辭典"中有更多的介紹。)
"三年春,作角抵奇戲,三百里內皆觀之。"【漢書】
"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延、魚龍、角抵戲"【漢書‧西域傳】
這次百戲大匯演的表演者還有"安息國("古波斯)派來的"黎軒"魔術家,表演了吞刀、吐火、屠人等魔術節目。
佛教自漢朝開始傳入中國,對中國的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據說著名的僧人"鳩摩羅什"和"佛圖澄"也懂得戲法。
除了佛教之外,道教亦在中國開始發展,中國有不少傳統戲法的名稱都帶有道教色彩,例如"仙人摘豆"、"三仙歸洞"、"八仙過海"等等。更有不少魔術師的藝名都以仙自居,例如宋代的"林遇仙"、"施半仙"、"王小仙"和近代的"莫非仙"等等。
三國時期的"左慈"善於表演"空竿釣魚"、"擲杯變鳥"等精彩的節目。有關他的事跡在"後漢書"、"搜神記"都有記載。"三國演義"中第六十八回的"左慈擲杯戲曹操 "更是有名的情節,有興趣可以按此看看。
日本的"信西古樂圖"
"入壺舞"即中國的"缸中遁人"戲法
隋唐時代,仍有不少的大型的宮廷魔術表演。大業二年,隋煬帝在洛陽舉辦了一場百戲大�演,招待突厥可汗。表演規模高達數萬人。
到了唐代,中國魔術開始流傳到日本去。現藏於日本正倉院的"信西古樂圖",便記載了由唐代傳往日本的一些魔術,包括"入壺舞"、"卧劍上舞"、"入馬腹舞"等。
宋代外患頻繁,不少宮廷藝人流落江湖,民間戲法得以發展。這些江湖藝人稱之為"路岐人",即是旁徨岐路,朝不保夕的意思。當時藝人街頭表演的場地稱為"瓦舍",可算是古代的游樂場。
宋代亦出現了中國最早記載的魔術表演團體—雲機社。雲機社以"林遇仙'為首,共有十九人,擅長表演古彩戲法中的"手彩"、"撮弄、"藏挾"等類型的節目。宋代還有一位很著名的魔術師叫杜七聖,他表演的"殺人復活"把戲也相當有名,這套節目的名稱叫作"七聖法"。
到了明清兩代,已經很少有大型的宮廷魔術表演。民間的魔術表演方式主要分為"撂地"和"廳堂"兩種。
"撂地"多為家庭小班子,亦有個體藝人(稱為"單包李子")。他們浪跡天涯,在城鎮鄉村中的街頭或廟會中賣藝,部份兼賣葯品什物。
表演"廳堂"戲法的藝人地位較高,他們往來於達官貴人的宴會當中,表演一些帶吉祥意味的古彩戲法。由於表演多在廳堂內,所以又稱之為"堂彩"。
中國魔術在古代的文獻中只有相當零碎的記載,直至清朝光緒年間,終於有正式的第一本魔術書"鵝幻匯編"的出現。在資訊發達的今天,談論中國魔術的書籍和網站仍是寥寥可數,可能大家比較關心某某魔術的秘密、某某魔術產品的價錢吧! 很抱歉,這個網站內不會有任何中國魔術的秘密公開,也沒有魔術產品的發售。
希望這篇簡短的文章能夠讓大家對中國魔術的歷史有一個概覽,若果閣下有什麼意見,或者想知道更多中國魔術歷史發展的話,歡迎到留言版討論分享。
魔術能反映當時(當地)社會的生活狀況,例如我國的《古彩戲法》--即傳統的中國魔術,所變的大多是家禽、五穀之類,這正好反映當時農業社會,人人渴望豐收的心態啊!而西洋魔術中,所變的大多彩紙、鴿子、花束之類,正好反映西洋人思想浪漫的一面.
-------------------------------------------------------------------------------------------------------------------------------------
I. 問下懸空魔術的解密
就是用一根非常細的尼龍線,這種線比縫衣線要牢固一點,是專門表演魔術的道具,用大概兩根就行,系在物品上,再吊起來,剩下的就自由發揮了,最好不要在背景是暗的情況下表演,容易看出來,在有光的時候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