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統一戰線思想工作方法中的三自原則是
統一戰線思想工作方法中的三自原則分別是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
「三自」方針提出的背景:
1957年,中國共產黨經歷了一個從全黨整風到反擊右派的轉變,其後由於指導方針上出現「左」的錯誤,導致反右派斗爭擴大化。1958年廬山會議後又在全黨錯誤地開展了反右傾斗爭。當時,有些同志主張在黨外也搞重點批判。這些使工商界、知識界和民主黨派大多數人思想上相當緊張,怕批判斗爭,不敢講真話,心情不舒暢。在這種情況下,1959年9月15日,毛澤東邀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負責人和著名無黨派民主人士座談,肯定知識分子大有進步,民主黨派大有進步,工商界也大有進步。並正式宣布,在黨外人士中不搞反右傾運動。
1959年11月,中央統戰部向中共中央報送了《關於在民主黨派、資產階級分子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中不進行反右傾斗爭的整風意見》,提出在各民主黨派、資產階級分子和從舊社會過來的知識分子中間,不採取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等群眾性運動,不進行反右傾運動,不進行重點批判,不搞交心運動。並提出,在組織黨外人士學習中共八屆八中全會決議和有關文件時,要貫徹自我教育的精神,著重正面教育。11月21日,中共中央批轉了這個文件,並在批語中指出:「這次反右傾斗爭,不要在民主人士中進行,即不要在各民主黨派、工商界和老的高級知識分子中進行。」
中共中央對統一戰線工作的上述方針政策和指示,對於穩定統一戰線形勢是十分及時、正確的。特別是採取和風細雨的方式來解決思想政治方面的問題,受到黨外人士、知識分子的熱烈擁護。
『貳』 帽子尺碼ml和sm哪個大
「ML」指的是M碼的加長款,「L」代表「LONG」;「MR」指M碼的標准款,「R」代表「REGULA」;至於「SM」,這個不清楚,希望能幫到你
『叄』 為什麼八路軍帽子上有國民黨標志
應該不會有吧,如果真有,第八路軍是因為和國民黨統一抗日戰線之後!
『肆』 帽子的種類介紹
帽子的種類帽子的品種繁多, 按用途分:有風雪帽、雨帽、太陽帽、安全帽、防塵帽、睡帽、工作帽、旅遊帽、禮帽等;接使用對象和式樣分,有男帽、女帽、童帽、幼兒帽、少數民族帽、情侶帽、牛仔帽、水手帽、軍帽、警帽、職業帽等;按製作材料分,有皮帽、氈帽、毛呢帽、長毛紱帽、絨絨帽、草帽、竹斗笠等;按款式特點分,有貝雷帽、鴨舌帽、鍾型帽、三角尖帽、前進帽、青年帽、披巾帽、無邊女帽、龍江帽、京式帽、山西帽、棉耳帽、八角帽、瓜皮帽、虎頭帽等等。帽子的大小以「號」來表示。帽子的標號部位是帽下口內圈,用皮尺測量帽下口內圈周長,所得數據即為帽號。「號」是以頭圍尺寸為基礎制定的。帽的取號方法是用皮尺圍量頭部(過前額和頭後部最突出部位)一周,皮尺稍能轉動,此時的頭部周長為頭圍尺寸。根據頭圍尺寸確定帽號。
中國帽子的規格從46號開始,46~56號為童帽,55~60號為成人帽,60號以上為特大號帽。號間等差為1cm,組成系列。帽子的質量一般從規格、造型、用料、製作幾方面來反映。具體地說,規格尺寸應符合標准要求;造型應美觀大方,結構合理,各部位對稱或協調;用料應符合要求。單色帽各部位應色澤一致,花色帽各部位應色澤協調;經緯紗無錯向、偏斜、面料無明顯殘疵;皮面毛整齊、無掉毛、蟲蛀現象;輔件齊全;帽沿有一定硬度。帽子各部件位置應符合要求,縫線整齊,與面料配色合理,無開線、松線和連續跳針現象;緔帽口無明顯偏頭凹腰,緔檐端正,卡住適合;織帽表面不允許有凹凸不勻,松緊不均,花紋不齊;棉帽內的棉花應鋪勻,納線疏密合適;帽上裝飾件應端正、協調;綉花花型不走型,不起皺;整燙平服、美觀,帽里無擰趕現象;帽子整體潔凈,無污漬,無摺痕,無破損等。 貝雷帽是一種無檐軟質制式軍帽,通常作為一些國家軍隊的別動隊、特種部隊和空降部隊的人員標志。提起它,大家都會想起威武的特種部隊,同時還有以故的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據說貝雷帽起源於古希臘和羅馬,是當時羅馬人和周邊城市主要的交易商品,不過當時還有彩色的貝雷帽。歷史上最早佩戴貝雷帽的軍隊是英國軍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派往歐洲大陸的遠征軍,就有部分官兵佩戴了貝雷帽。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組建了一支特種部隊,因其隊員頭戴綠色貝雷帽而俗稱「綠貝雷帽」。
一種無檐軟質制式軍帽,通常作為一些國家軍隊的別動隊、特種部隊和空降部隊的人員標志。貝雷帽具有便於折疊、不怕擠壓、容易攜帶、美觀等優點,還便於外套鋼盔。著名的將領蒙哥馬利元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經常戴著貝雷帽,而且還與眾不同地戴著將軍和裝甲兵兩個帽徽。一些國家主要是在顏色上對不同的兵種予以區分。如美軍的別動隊戴黑色貝雷帽,特種部隊戴綠色貝雷帽,空降部隊戴栗色貝雷帽。各兵種的貝雷帽除顏色不同外,式樣都一樣,均屬制式統一發放物品。這支部隊由一些勇於冒險的人員志願組成,進行特殊訓練,專門從事特種任務作戰,曾以「魔鬼之旅」聞名於世。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統一佩帶藍色貝雷帽。對貝雷帽的戴法有明確的要求。如美軍規定戴貝雷帽時,應使帽圈平正地位於前額上,且高於眉毛l英寸,帽頂向右耳方向傾側,並使硬襯正好位於左眼上方。貝雷帽只有在穿常服、作訓服和工作服時才能戴。穿常服戴貝雷帽時,可以穿戰斗皮靴,並將褲腿束緊。 鴨舌帽用法語和英語可譯為鴨舌帽。為什麼在日本卡斯凱特和橫琴股會是一個不同的名稱呢?
那是因為,卡斯凱特的定義非常的模糊,鴨舌帽因其帽頂主要劃分為2片、4片、6片、8片…或者也可以根據它體積的大小而被成無邊帽、制服帽。
卡斯凱特與橫琴股一樣,帽頂接近持平,而且也跟無邊帽一樣可以將它捲起。
『伍』 海軍帽子後面的帶子是什麼意思
用來測風向的。
與現代的戰艦不同,早期的各國戰艦比較原始,沒有什麼高科技儀器,自然也沒有用來測風向風速的儀器。
然而在海上航行作戰風向風速的掌握又是最重要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船上的人們就想到了在士兵帽的後面綴兩條帶子,因其作用這兩個帶子被稱為風向帶。
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很實用。雖然現代科技發達,但是這種軍帽設計還是被保存下來了。
歷史
最早大約在1770年,英國有些船員開始戴一種帽檐上翻得像棒球帽式的帽子,那就是水兵帽的雛形。那時候只是在帽子的正面綴訂船員個人或家族的徽章。
1800年,帽子改為黑色高筒有檐禮帽的形狀,有些人還在帽牆縫上印有艦船名的布條。此後不久,即1805年英、法艦隊在特拉法爾加角進行海戰,英國艦隊打敗了法、西聯合艦隊,英海軍統帥納爾遜在戰斗中重傷身亡,其遺體被運回英國安葬。
從1810年至1820年間,高筒禮帽的外形改為低筒禮帽的形狀,帽檐上綴訂的布條上開始印有鐵錨、王冠或玫瑰花等圖案,以及艦船的名稱。
直至1864年,英國水兵帽改為水兵帽的形狀,並在帽子左側加綴了到肩部的兩條黑色飄帶作為裝飾。
在1868年,英國海軍部宣布,為統一英國水兵著裝,水兵帽上的帶子一律改為黑色,上面用金線綉制或用黃色印製水兵所在艦船名稱,並均需加綴HMS三個英文字母。帶子在帽子左側打結,打結後餘下的長度不得超過2英寸(5.08厘米)。這個規定一直延續至今。
『陸』 磕頭求:關於米蘭的經典文章
米蘭,就是我們這幫痴迷者的一種狂熱的宗教信仰,毫不誇張的說它幾乎超過了我們心目中的任何一種信仰.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身體的某些元素已經丟失,人生信仰嚴重缺失.現實生活已經把一部分人逼到崩潰邊緣,我們的祖輩曾經所倡導的純高思想已被現實扼殺.至高無上的人生追求消失殆盡.一部分人已經喪失了理性,思想不再單純,變的反復無常,物質慾望日漸增長,精神元素每況愈下.奮鬥了一生也許就是為了一個窩,一部車,抑或是明天的早餐,這是一種諷刺,也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人活著不能缺了信仰,追求.如果一旦失去就如靈魂出竅只剩軀殼.不管我們是以何種方式賴以維持著生命,總是在內心寄託著無數的希望和夢想.人因夢想而偉大!而人性的弱點就是無法克制對權利與物慾的誘惑.有人說:世界上最骯臟的兩樣東西{權利,女人}男人都喜歡,也許是吧!
人生要遭受挫折與打擊,也要體驗在痛苦的深淵苦苦掙扎時的不易.人世的倉皇和無奈讓我們不得不在心理承受著無法釋放的巨大壓抑.而恰恰在這個缺少安全又看重金錢的年代,我們愛上了足球.我們瘋狂的愛它,如果說它是男人的精神食糧,更不如說是我們的生命。它已經深深的刻在了我們心上,永遠無法割捨。
面對著與日俱增的競爭壓力。兼顧著養家糊口的重任和根深蒂固的一個男人要改變社會地位的尷尬處境,我們已經疲憊.我們已經失去了歡樂,缺少了安全.於是我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半夜三更爬起來觀看球賽,欣賞我們喜愛的球隊,我們把睡眠節省下來,透支了已經失衡的身體繼續義無返顧的支持著我們的球隊,世界盃、歐洲杯、冠軍杯,聯賽等,就像女人們整天嘴裡的嘮叨,似乎我們永遠都有看不完的球賽。
我們已經習慣了受氣,習慣了拖著疲憊的身體去上班而忍受上司的批評,為了足球,我們被嘮叨過,被罵過,因此而耽誤過學習和工作,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我們的心裡滿滿的裝著那個圓圓的皮球,只要有球賽我們一點也不覺得累,總覺得電視的轉播太少,於是我們去網上看付費頻道。
我們反復無常,看著心愛的球隊因輸球而慘遭淘汰,眼淚肆意流淌,真不知道男人也會像女人一樣如此的傷感。看著球隊的低迷,一次次燃起希望,然後一次次地失望,累了疲倦了,於是裝著不在意,裝作不再在乎不再愛了,醉了醒了,於是我們又原諒了它,心裡痛著。等待著,祈禱著,把希望放在了未來......
當看到心中的"神"在場上敏捷飄忽的跑位,細膩全面的技術,豐富的靈感,無以倫比的想像力,出眾的搶點意識,門前輕靈優雅的絕殺,一個一個的進球...我們忘情的...瘋狂的呼叫,這個時候我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在我們不開心,苦惱無助的時候,我們的心裏面還裝著自己心愛的球隊,我們忠誠的守望著心中的那一片神聖的偌大無比的綠色聖地。我們無比的堅定,沙漠盡頭就是綠洲。
因為我們曾經愛過,並且依然愛著,即使是心痛著愛著,這就已經足夠了。
『柒』 帽子上釘子有什麼講究
其實帽子上不要有釘子,一般有釘子都是為了預防,尤其是在外地幹活的時候,因為就是有一種巨氧氣的作用。
『捌』 15歲親哥逝世,20歲妻子離去,刀郎從不摘下的帽子掩蓋什麼秘密
刀郎一直都是戴著帽子見人,帽子就是他的標志性。刀郎曾表示,如果自己如果有一天不再戴帽子的話,也就意味自己想過無人打擾的安靜生活。
刀郎在樂壇中屬於獨一無二的一種,他的聲音很渾厚,歌詞很接地氣,讓人聽著不由會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他的每一首歌傳唱度都很高,到至今為止,我們都在一些大街小巷中,都能聽到一些店鋪在播放他的一些歌曲,尤其是他的那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聽多少遍都不會讓人覺得厭,反之還越聽越有味道。
15歲親哥逝世羅林是刀郎的原名,雖然好記,但是普通。羅林父母都是文藝工作者,母親是一名舞者,父親是劇團燈光師。
因為父母工作繁忙,他基本都是由大5歲的哥哥帶大的。哥哥雖然在家強勢,但是在外面非常護著他,有人欺負弟弟,他拎著鐵管就去找人家」報仇」。
後來哥哥和一個女孩戀愛了,刀郎從朋友口中得知這個女孩情史豐富,之前有好幾個男友,出於「報復」哥哥的心理,他就沖著哥哥大喊:戴綠帽。
15歲的刀郎和20歲的哥哥扭打起來,父母得知後狠狠地訓斥了哥哥,哥哥一氣之下,就離家出走,幾天後發生車禍,再也沒有醒來。
結語:現在的刀郎也曾經49歲了,退居幕後的他和媳婦兩人也生養了一個女兒,沒有來自外界的壓力往後,刀郎彷佛活得更解放更滿意了,不過他歷來沒有摒棄過本人喜歡的音樂,無論如何,以前的曾經已經過去了。
『玖』 赤峰市政府統戰部長是誰
危拱之 (1905~1973),女,乳名小玉,學名危玉辰,參加革命後改名拱之。抗戰初期在河南省委工作時化名林淑英、魏晨。信陽市人。父親危尚忠是清末秀才。危拱之7歲入私塾,9歲進教會小學。1916年考入汝陽道立女子高等小學。危拱之稟性剛強,為了學好體操課,毅然扯去裹腳布,爭得一雙"解放腳"。 1922年到汝陽道立女子師范學校讀書。1924年夏,考上私立河南第一女子中學(後改名北倉女中)。在校借閱《新青年》雜志和魯迅、郭沫若的著作,受到進步思想的薰陶。1925年"五卅"慘案的消息傳來,她參加聲援滬案女子救護隊,登台演講,並參加開封學生代表團到鄭州宣傳慰問。1926年11月到武漢,經周以蓮介紹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春節後,考取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女生隊。廣州起義爆發,她和女生隊隨葉劍英率領的教導團參加攻堅戰斗。次日夜,起義部隊撤出廣州城,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師,拱之到師政治部當宣傳員,和陳同生等人創辦《紅軍生活》報和《造反》雜志。1929年2月到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組織派她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0月,因反對王明的小宗派斗爭,被戴上托派嫌疑的帽子,受到開除黨籍一年的錯誤處分。1931年2月回到上海,在閩粵贛軍區司令部宣傳科工作。當年夏初,在軍區參謀長肖勁光的過問下,恢復黨籍。1931年上半年擔任紅軍學校俱樂部主任,兼戲劇管理委員會委員,編導排演戲劇。不久任八一劇團委員會委員,工農劇社總社副社長,組訓幾十個紅軍劇團,培養一批文藝人才。後因抵制王明的"肅反",被宣布永遠開除黨籍。中央紅軍長征,她蒙冤受屈不動搖,跟隨幹部團參加長征,仍以模範共產黨員的標准要求自己,背著數十斤重的背包行軍,途中休息還給大家唱歌。1935年底,由朱瑞和譚政給危拱之恢復黨籍。1936年延安成立人民抗日劇社,她任社長兼導演。"西安事變"爆發,危拱之作為中共代表團的內務成員馳往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負責黨從西安到上海的政治交通工作,兼任中共陝西省委婦女部長。1937年5月在延安參加黨的全國代表會議,會後調往河南任省委秘書長。 1938年2月,在《風雨》周刊上發表《動員河南的婦女保衛家鄉》。同年底,又在《行都日報》上發表《保衛大河南的婦女運動》,號召婦女結成鋼鐵長城抵抗敵人侵略。3月,化名魏晨到開封,以扶輪小學為據點,組織救亡團體,成立孩子劇團,首次公演轟動開封。5月率領孩子劇團到信陽宣傳抗日,並做信陽縣長李德純的統戰工作。12月中旬組成信陽挺進隊,李德純任司令員,危拱之任政治部主任,率隊向四望山挺進,開創抗日游擊根據地。1939年11月11日,國民黨反動派1800多人突襲省委駐地竹溝,危拱之和省委書記劉子久等人在西寨門指揮戰斗,多次打退敵人進攻,堅持2天1夜突出重圍。1940年被選為中共七大代表。1942年任河南省委組織部長。1943年3月,回延安參加整風。康生製造審干肅反擴大化,拱之受到沖擊,黨中央發現後糾正偏差,恢復她的自由。 1945年冬擔任赤峰市委副書記,指揮反霸和鎮壓反革命分子,市內生產、社會秩序迅速恢復。1947年6月任市委書記。秋,日本侵略軍敗退時破壞細菌工廠引起的鼠疫蔓延到亦峰市,她身背葯箱,去疫區處理死者,安排家屬,給病人打針,群眾稱她是救命的醫療隊長。1949年初,她的肺結核已到三期,不能堅持工作而休息。1973年2月8日在北京病逝。
『拾』 中央統一戰線問題
最好不要協調,最好不要經費,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頭…… 你可以找統戰部解決問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