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維米爾的帽子百度百科

維米爾的帽子百度百科

發布時間:2021-12-20 12:22:29

Ⅰ 維米爾的作品主要有哪些

代表作品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倒牛奶的女僕》《窗前讀信的少女》等

Ⅱ 維米爾的介紹

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被看作「荷蘭小畫派」的代表畫家。但卻被人遺忘了長達兩個世紀之久。維米爾的作品大多是風俗題材的繪畫,基本上取材於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畫整個畫面溫馨、舒適、寧靜,給人以莊重的感受,充分表現出了荷蘭市民那種對潔凈環境和優雅舒適的氣氛的喜好。

Ⅲ 維米爾的部分作品

盡管有關維米爾聲望的爭論持續了一個多世紀,但他的作品卻不容忽視,且備受尊重。令人困惑的是:這些大多以描繪17世紀一個有著25,000人口的荷蘭小城——德爾夫特家居生活為內容的繪畫,怎麼會成為歐洲人關注的中心。維米爾好像是個慢工出細活的人。他一生沒有畫很多畫,其中也很少表現什麼重大的場面。很難論述到底是什麼原因使這樣簡單而平實的畫成為古往今來最偉大的傑作之一。它的神奇特點大概還能夠被描述出來,不過很難解釋清楚。
維米爾繪畫的藝術特點之一,就是他無意於情節上的引人入勝,而是著力從平凡、普通的生活場面中發掘詩意。維米爾顯然沒有倫勃朗的雄厚博大,也不如哈爾斯那樣豪放不羈,但卻頗能以朴實真摯的抒情打動人心。這位在德爾夫特土生土長、很可能從未出過國門一步的畫家,畫的是自己身邊的生活和女性。有一幅名為《寫信的女人與女傭》作品,描繪的是在房間的一個角落,光線從窗戶照射進來,兩位女子站在一幀大幅油畫前——在桌旁寫信的女子和婷立遠眺的女傭。人們會注意兩位女子間的差別:女主人和賣弄風情的女傭,上下兩個不同的階層。然而,維米爾也注意到穿著相似的艷俗綠色衣裙的兩位女子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關系。女主人低頭寫信,而另一個並未侍侯她的主人,卻抬頭往別處張望。人們也許會想到:繪畫的藝術促使維米爾考慮到一個女人的兩面性而把她分解成兩個造形來表現。
但在最初的視覺印象之後,人們開始注意此畫的奇妙之處。再看畫中的人物,維米爾向我們展示了更多的東西:頗具魅力的女主人的袖邊和她左肩上的衣飾是灰綠色的,而右肩已變白。她左肩後面的牆是令人驚異的蒼白,牆上坑坑窪窪的表層與暗色的袖子形成反差。而對照右肩袖子亮白,牆上呈現一片灰朦朦的調子,從窗戶射入的光線並沒有對畫面起什麼效果。
一般說來,在維米爾的作品中,人物周圍的光線和顯示人物輪廓的光是很雜亂的。在這些精心構思的作品中存在著混亂的說法也許讓人難以接受,然而,這種光的效果在這幅畫中明顯地表現出來,但人物的精巧構圖分散了我們注意力。各種各樣的恐怖潛藏在沒有光線的陰暗之中,我逐漸感到維米爾畫中的人物都嚮往著消除恐懼的柔和光線。
在《寫信的女人與女傭》中,人們注意到,維米爾非常看重手指的放置,一隻手臂上的手指顯得特別亮,而另一隻手臂的手沒露出手指(盡管使人能夠聯想到一個拇指),這種空缺被多次發現:在沒拇指的《花邊女工》、《小巷》中在門邊縫紉的遮沒臉部的婦女的手。在《讀信的藍衣女子》、《拿水杯的少婦》、《用珍珠項鏈打扮自己的少婦》、《稱天平的女子》作品中,人們可以看到光線都是漫射而下,每個婦女都擺著專注於某事的姿態,近處是桌子或椅子,後面的牆壁上有地圖或油畫。在這些作品中,有兩個婦女的頭部精心地包裹在頭帕里,另外兩個婦女的頭部裸露著。她們有的在讀信,雙手舉在胸前;有的右胳膊前伸,手扶窗框,另一隻手拿著水杯的把手;有的在戴項鏈,雙手舉至喉嚨附近;有的在審視天平,一手抬起拿著天平,另一隻稍低的手倚在桌旁。她們的面部都是沒有表情的,相比較手卻有許多細微的變化。若用蒙德里安的眼光來看待維米爾,在某種意義上,可把這四個婦女的形象看作是一種不斷重復的創造。這雖是部分人的觀點,但卻是有根據的。
維米爾繪畫的特點之二是作品充滿神秘感。技術檢查表明,《稱天平的女子》中的女主角並不忙於稱量她的財寶(X光檢查證明,稱盤里閃光的東西並不是人們猜想的金子,而是空盤)。但在後人了解這個稱盤之前,維米爾已通過表現她拿著天平的緊張的小手指和壓在桌面上的另一隻手的手指,暗示她剛稱過天平並沒有可惡的虛榮心。如此一個注意力專注的畫家卻把原先畫好的東西從畫面中取出來,這似乎很奇怪。總之,人們理解了維米爾探索的目的:幾乎像實驗室,在特定的繪畫體系下,把某種人與自然的現象作為不斷研究的題材。
維米爾繪畫的藝術特點之三,是他的表現手法中運用漫射光線的微妙變化。維米爾在表現物體的質地、色彩和形狀上達到了煞費苦心的絕對精確,卻又不使畫面看起來有任何費力或刺目之處。像一位攝影師有意要緩和畫面的強烈對比卻不使形狀模糊一樣,維米爾使輪廓線柔和了,然而卻無損其堅實、穩定的效果。正是柔和與精確二者的奇特無比的結合使他的最佳之作如此令人難以忘懷。它們讓我們以新的眼光看到了一個簡單場面的靜謐之美,也讓我們認識到藝術家在觀察光線色彩時有何感覺。
維米爾畫中的室內景物始終是那些:「米什蘭」老屋及新居的房間;左側的窗扇;土耳其桌毯、藍天鵝絨靠背的椅子、鐫刻著「音樂是歡樂的夥伴、是醫治憂傷的良葯」一語的那架古鋼琴及其它幾件樂器、牆上掛著的荷蘭地圖,以及不同質地的日用器皿等……。但是,引人注目的是每幅畫的光線都不一樣,都有晨昏晝夕和強弱明暗的變化。這不僅使畫面充滿空間感,而且給他的狹小的天地抹上一層抒情的色彩:明亮而溫暖的陽光給人以寧靜的愉悅之感,朦朧而晦暗的冥色使人生出惆悵、憂郁之情。維米爾的光線就有這樣的妙用。他的風景畫在追求光的效果上,同樣達到了驚人的造詣。《德爾夫特》堪稱是一件「通體發光」的作品。考慮到維米爾比印象派對光的研究要早兩個世紀,這就使人不得不對他表示由衷的欽佩。除了光線與色彩之外,維米爾的造型也頗有獨到之處,似可用「簡潔洗練、朴實凝重」個字加以概括。他注重用大色塊描繪近似於幾何形的大形體,而不屑於在細枝末節上作纖毫畢露的刻畫。由於他的寫實功力極深,他的作非但不失之於簡陋單調,反而給人以深成大氣的印象。《包頭帕的少女》、《讀信的藍衣女子》、《用珍珠項鏈打扮自己的少婦》以及其它不少作品,都是「以少勝多」的典範。
維米爾也許並不能吸引後現代時期的藝術家,許多評論家認為:當今眾多的藝術著作——將他奉為成功的典範,是迫於維米爾繪畫的卓爾不群,甚至是神秘莫測。現今的評論家和藝術家是以同樣的方式與世界相聯系,報刊上隨處可見藝術家表述自己作品的言論。但維米爾的繪畫根本不需要語言,將這些繪畫作品轉變成語言是非常困難的,盡管它們已被大量的文字評論過。當人們一眼瞥見《德爾夫特》一畫時,它最惹人注目的是什麼?人們理解為什麼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流年》中有關作家伯戈特死於信仰的著名描寫竟不能與維米爾畫中一小塊黃顏色的牆面(實際上是被陽光直射的屋頂)等量齊觀。法國人在評論維米爾時就是這么認為的,他們將《德爾夫特》當作繪畫典範加以崇拜。這種感覺是完全源自於作品的本質,而並不需要人們去經歷畫中表現的一切。別的繪畫作品能夠這樣嗎?
維米爾在人們的遺忘中「破土而出」,僅僅是上個世紀的事情。盡管今人對維米爾肅然起敬,盡管研究者蜂起,盡管專家們在「發掘」 維米爾的工作中做出很大努力,可是,關於這位「德爾夫特的斯芬克斯」是怎樣繪制油畫作品《德爾夫特》的,是哪個時期、用什麼技法手段完成的,至今仍是個迷。
有許多文字資料稱《德爾夫特》完成於1660年,並用了類似照相機的暗箱來觀察物象,但最新的一些資料顯示出作品的真實完成年代與先前人們認為的時間(1660)相左。
美的令人屏息,頭戴桂冠的女子,身著繁復的華服,拿著長長的喇叭,托著過於沉重的書,整個人在晨光中發亮,神情一如中國詩人徐志摩的意境: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多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這幅名為《繪畫藝術》的作品,是17世界荷蘭畫家維梅爾的最愛,即使是最貧困時也拒絕出售,直到死後,被拿去抵債。但維梅爾決不會料到,在20世紀,該畫以165萬德國馬克被世界上最邪惡的買家購得,他就是希特勒。

Ⅳ 維米爾的著名代表作品有什麼

維米爾一生只留下35幅油畫作品。但是在這為數不多的作品中。卻有不少精品之作。維米爾的油畫作品以風俗畫為主。最初,他主要從事宗教和神話題材的大場面的繪畫製作,後來才從事肖像畫和風俗畫的創作,並在風俗畫上顯示了特別的才能。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倒牛奶的婦女》、《包頭帕的少女》、《做花邊的女子》、《畫家和他的畫室》等。

Ⅳ 維米爾的作品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創作44.5×39cm肖像 現藏:荷蘭 海牙 毛利斯博物館藏

維米爾展在盧浮宮是一票難求,需要在網上預約。盡管如此,展廳內還是摩肩接踵。雖然展覽中只有維米爾的12幅作品,卻是迄今為止展出維米爾作品數量最多、質量最高的維米爾大展。所以,維米爾作品的前面總是擠滿了人。而對於喜歡維米爾作品的人來說,那些作品幾乎都是非常熟悉的,看原作的意義於此體現出來。

《倒牛奶的女僕》1685年45×41cm現藏:荷蘭 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

好畫不在於多的道理再簡單不過。維米爾一生只活了43歲,只畫了45幅,只有35幅留存於世。就是這么極簡的數字成為藝術史上著名畫家裡作品數量最少的一位。可是,人們念念不忘《帶珍珠耳環的少女》,去海牙皇家博物館就是沖著她去的。因此,學習維米爾認真畫好一張畫,對於今天的畫家來說是值得借鑒的。

《小街》 現藏: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畫大畫是當代中國畫家的共識,總覺得不夠大,所以,畫越畫越大,字越寫越大。維米爾的畫都不大,不像比他年長的倫勃朗。論畫的好壞不在大小,如果能畫到倫勃朗的《夜巡》那麼精彩,再大也不是問題。問題是當下中國畫家所創作的無數大畫和大話一樣,是空的,是不能推敲的,是沒有維米爾那樣的細節可以不斷去品味的。

《油畫寓言》 藝術史博物館-維也納

維米爾生活在荷蘭的黃金時代,與同一時代的其他偉大畫家構造了藝術史上的輝煌,可是,一生貧窮。很長時間人們都不認識他,認識不到他。直到19世紀中葉法國藝術評論家泰奧菲勒·托雷-比爾熱發現並重新認識維米爾,此後,他才得以讓人們另眼相看。藝術評論家的發現在現有的格局之外,其評論的意義和價值才真正表現出來。

《讀信的藍衣女人 》 46.6×39.1cm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現在的展覽不僅是越來越多,而且是越辦越大。展覽多了大致可以說明繁榮,肯定可以說展覽場地多了、策展人多了、玩弄展覽的人多了。當下的展覽之多有許多是無效的,是為媒體提供材料和機會的。展覽之大是因為人的心大了,心大則事大,現在很多人都不怕事大。盧浮宮也是如此,弄了一批維米爾同時代的作品陪襯,大得適得其反。

Ⅵ 維米爾的人物生平

維米爾1632年出生於德爾夫特(Delft)一個小業主家庭,1675年卒於同地。維米爾的作品大多是風俗題材的繪畫,他的畫往往只有一兩位人物,一般是從事著家務勞動的婦女。他的畫整個畫面溫馨、舒適、寧靜,給人以莊重的感受,充分表現出了荷蘭市民那種對潔凈環境和優雅舒適的氣氛的喜好。他在藝術風格上也別具特色,他的繪畫形體結實、結構精緻,色彩明朗和諧,尤善於表現室內光線和空間感。
眾所周知,17世紀,亦即維米爾的時代,是荷蘭的黃金時代。荷蘭在16世紀擺脫西班牙統治,贏得政治獨立後,隨著海上貿易的發展,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到17世紀已成為繼西班牙之後的世界頭號殖民國家。當時德爾夫特雖是個只有23,000人的中小城市,比阿姆斯特丹等世界性的通都大邑和人文薈萃之地不免遜色一些,但也相當繁榮、富足。該市仿製中國青花瓷的燒瓷工藝在歐洲就頗為有名。據一張1649年鐫版刻制的德爾夫特城地圖可以看到,這是一座十分整齊、清潔的城市;市中心是一座古老的教堂,教堂前便是全市商業中心的市場廣場——維米爾的傑作《德爾夫特》即在此誕生。
然而,維米爾的生平是怎樣的,他的幼年和少年時期是如何度過的,維米爾一生從事過哪些藝術活動,人們沒有掌握多少材料。人們只知道1632年的秋天,約翰尼斯·維米爾出生在荷蘭德爾夫特市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當過織布工人的老維米爾名叫雷伊尼埃·揚宗,娶妻丁格魯恩·巴爾塔扎爾。在他們生下第二個孩子維米爾時,老維米爾正經營著一家「米什蘭」客店,並兼做賣畫生意。
維米爾向誰學繪畫?又怎樣成為畫家的?現存唯一的文字資料——一首四行詩可供佐證。這首詩的由來是這樣的:1654年,德爾夫特發生過一件歷史上有名的火葯庫爆炸事件,畫家卡雷爾.法布里蒂烏斯當即被倒塌的房屋壓死。這位畫家是倫勃朗最有才華的學生,當時已有相當的名望。他的死於非命,促使他的朋友印刷商人阿諾爾德·邦為他寫下一首表示悼念的四行詩:嗚呼哀哉,鳳凰在熊熊烈火中涅槃!歸天的法布里蒂烏斯正處在光榮的頂端,幸而維米爾追蹤他的足跡奮力向前,是從他的屍灰里飛出的新鳳,高蹈翩然。
歷來的維米爾研究者都根據這首僅存的詩,把法布里蒂烏斯與維米爾的關系判定為師生關系。這當然不是沒有道理的。而且,他們兩人的畫風,特別是在抒情格調上,也確有相似之處。此外,維米爾還擁有幾幅法布里蒂烏斯的作品,這就更使人堅信維米爾是這位倫勃朗高足的弟子。據推算,維米爾大約在15歲上,即1647年,入法布里蒂烏斯畫室學藝。
經過六七年的勤奮學習,維米爾於年12月29日加入聖路加公會,成為正式畫師。同年的4月5日,維米爾娶一位名叫卡塔里娜·博爾尼斯的少女為妻。新婚夫婦沒有離開父母,仍住在「米什蘭」老屋。
披露維米爾藝術生涯的記載雖然是寥若晨星,記錄他告貸、負債的字據卻時為後人所發現。看來,在經濟上,他似乎一直處於拮據狀態。到了1672年,他竟不得不盤出父親遺留下來的產業「米什蘭」客店,攜妻小遷出久居的老屋——他的許多作品當是在那裡畫成,而搬到一所小得多的房子里去。
1675年,43歲的維米爾正是年富力強之時,卻不幸過早地溘然辭世。在1696年5月16日阿姆斯特丹的一次拍賣會上,有他的21幅畫。其中的《德爾夫特》賣價最高,為200荷蘭盾。拍賣清單上還記載著他的一幅靜物,現已不知下落,這是很可惜的。
他曾經被人忘卻達兩個世紀之久,後來才被「發現」。18世紀的大多數傳記作家都把他忽略了。到了19世紀,注意維米爾的人顯然多起來;自20世紀以來,研究維米爾的人就更多了。以前,他屈尊排在荷蘭小畫家之列;而今,他的地位扶搖直上,同哈爾斯和倫勃朗並列為荷蘭三大繪畫大師。世人何以要對維米爾如此前倨後恭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時過境遷、審美趣味變化、人們擺脫某些偏頗,恐怕其中重要的一條。然而,關於維米爾其人、其畫,大家卻始終不甚了了:他的生平,若明若暗;他的作品,眾說不一;對他的評價,至今尚無歷史定論。為此,這位17世紀的荷蘭畫家曾經獲得一個雅號:德爾夫特的斯芬克斯。
維米爾的生前並不為人所知,但他的作品卻不會被人遺忘。1866年他被法國評論家托爾重新發現。在維米爾生活的年代裡,德爾夫特對他的創作持歧視的態度。但他去死後不久,好幾代對繪畫感興趣的富有收藏家認為,維米爾的作品一直有著巨大的價值。這表現在:無論何時,他為數不多的作品中的任何一幅畫,只要面市,旋即引來贊譽且訂價頗高。然而不知何故,維米爾的名字未被收入阿諾德·豪布拉肯編撰的藏畫錄里,這是一本18世紀編寫的有關荷蘭藝術家基本狀況的手冊。因此,在他死後約150年後,維米爾仍然是一位有爭議的藝術家。

Ⅶ 維梅爾的帽子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維梅爾的帽子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您下載的該電子書來自:TXT書庫
引言
在一幅繪畫中,一名荷蘭軍官傾身向前,正對著一名面帶笑容的女 子。在另一幅畫中,一名女子站在窗口,掂量著幾枚銀幣。在第三幅畫 中,水果從瓷碗中滾出,滑落在一條土耳其地毯上。維梅爾的繪畫作品 向來以美麗與神秘征服世人??這些描繪精巧的動人時刻背後隱藏著何 等奇妙的故事?正如卜正民在《維梅爾的帽子》中向我們展示的那樣, 盡管這些圖畫的含義似乎十分私密,但它們實際上為世人打開了通往 一個迅速擴張的世界的大門。
軍官戴的時髦帽子是用海狸毛皮製成的,當時的歐洲探險家從土 著美洲人那裡用武器換取海狸毛皮。販賣海狸毛皮的收益則為水手尋 找前往中國的新航線之旅提供了資金支持。在中國,歐洲人用秘魯銀 礦出產的銀子,購買了數以千計的瓷器,瓷器成了這段時期荷蘭畫作中 最親切的常客。
卜正民追溯了迅速成長的全球貿易網路,正是全球化經濟的發展, 讓海狸毛皮、土耳其地毯和中國瓷碗同時出現在台夫特(Delft)的客廳 里。一位法國客人曾寫道,荷蘭碼頭「貨品的半富程度令人難以想像,』。 《維梅爾的帽子》恰恰展示了荷蘭碼頭的庫存何等豐富,以及人們摱取 全球財富的迫切貪念如何完成了對整個世界的改造,改造世界的徹底 程度超出任何人的想像。本書提供的半富內容,讓我們對維梅爾的繪 畫作品及其所描繪的年代有了全新的理解。
目錄
引言
第一章台夫特一景.......................................……

Ⅷ 請問維米爾的作品現在大多館藏何處

你最好能說出你想看哪一幅,維米爾一生留下的傳世之作就很少,還分別藏在8個國家16家博物館和私人手中,收藏地及每個博物館所藏數量如下,相信你看過後也會發現沒有一個地方藏有他大多的作品,藏維米爾畫最多的要數美國的大都會,但並非都是最有名的,倒牛奶的和戴珍珠耳環的都在荷蘭,一個在阿姆斯特丹一個在海牙,花邊女工在盧浮宮,英國白金漢宮也有他的畫,要想一口氣飽覽是不大可能了。

National Gallery of Scotland, Edinburgh:1(蘇格蘭愛丁堡國立美術館)
Private collection:2(私人收藏)
Mauritshuis, The Hague:3(荷蘭海牙)
Gemäldegalerie, Dresden:2(德國德累斯頓)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5(美國紐約大都會)
Rijksmuseum, Amsterdam:4(荷蘭阿姆斯特丹)
Frick Collection, New York:3(美國紐約)
Staatliche Museen, Berlin:2(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
Herzog Anton-Ulrich-Museum, Braunschweig:1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4(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Buckingham Palace, London:1(英國倫敦白金漢宮)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Boston:1(美國波士頓)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1(維也納)
Musee Louvre, Paris:2(法國巴黎盧浮宮)
National Gallery of Ireland, Dublin:1(愛爾蘭都柏林國家美術館)
Iveagh Bequest, Kenwood House, London:1(英國倫敦)
National Gallery, London:2(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

Ⅸ 維米爾一生的成就有哪些

維米爾(1632年—1675年)是荷蘭著名的風俗畫家,也作肖像和風景畫。維米爾與哈爾斯、倫勃朗被認為是17世紀荷蘭繪畫的三個重要的代表人物。

維米爾出生於荷蘭德爾夫特市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經營一家客店並兼做賣畫的生意。年維米爾加入德爾夫特市聖路加公會成為正式畫家。1663年和1669年兩次被選為該會會長。他在美術史上曾被稱為「謎一樣的畫家」。自從他去世後,他的名字一度被人們遺忘,直到19世紀中葉的馬奈一代人,才重新發現了他,此後,他的名聲在20世紀越來越高,被人比喻為「沉睡了兩個世紀的司芬克斯」。

Ⅹ 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人物簡介

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與梵高、倫勃朗合稱為荷蘭三大畫家。維米爾是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但卻被人遺忘了長達兩個世紀之久。維米爾的作品大多是風俗題材的繪畫,基本上取材於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畫整個畫面溫馨、舒適、寧靜,給人以莊重的感受,充分表現出了荷蘭市民那種對潔凈環境和優雅舒適的氣氛的喜好。他在藝術風格上也別具特色,他的繪畫形體結實、結構精緻,色彩明朗和諧,尤善於表現室內光線和空間感。維米爾的繪畫給人一種真實性,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之外還使人感到一種信仰上的真實感。

與維米爾的帽子百度百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今年流行的光面羽絨服 瀏覽:388
寶寶粉色衣服配什麼帽子好看嗎 瀏覽:129
一隻腳被鐵鏈鎖著怎麼穿褲子 瀏覽:755
衣羊含量多少不起球 瀏覽:681
偽娘旗袍學走路 瀏覽:964
怎麼辨別羽絨服保不保暖 瀏覽:400
黑色衣服搭配什麼色的帽子 瀏覽:776
羊褲子大腿起 瀏覽:449
洗腳房女人幫男生穿女裝視頻 瀏覽:625
女生穿什麼睡衣 瀏覽:371
襯衫裡面穿什麼顏色好 瀏覽:183
折扣女裝文藝風搭配 瀏覽:71
紅色的線外套怎麼搭配圖片 瀏覽:227
女裝衣淘寶網 瀏覽:743
打高爾夫為什麼要穿白褲子 瀏覽:934
男生隔著褲子摸下面的心理 瀏覽:492
化纖制女式防寒馬甲的hs編碼 瀏覽:893
把旗袍穿得最美的女明星 瀏覽:646
警察外套服裝大全圖片 瀏覽:145
白色呢子外套發黃怎麼辦 瀏覽: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