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士兵說:楚國人像一個個戴著帽子的猴子,這是什麼成語呢[害羞]
士兵說:楚國人像一個個戴著帽子的猴子,這是什麼成語呢
㈡ 清朝官員帽子圖片
圖像我沒有,自有人會傳上來,但是我知道的是,從頂珠和花翎可以看出來品級。
一品二品的頂珠是紅色的,就是所謂的紅頂子,比如胡雪岩被叫做紅頂商人,就是他的官職是二品(雖然是虛銜);三品開始往下,頂珠就是藍色的了,就是所謂的藍頂子。常朝的時候總有個詞「頂翎輝煌」,就是形容上朝的官員的官帽子的。官職太小的,就無所謂紅藍了,反正紅藍兩色都不能用。
至於花翎(通常是孔雀翎),一般文官二品以上帶花翎,二品以下沒有,特殊的賞帶花翎除外。至於花翎是幾眼,根本就沒有定製,是賞帶的
具體的頂珠情況: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這兩個是紅色),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這兩個是藍色),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
㈢ 古代管家的帽子圖片
官帽,是中國、朝鮮、東寧、越南、琉球古代的一種帽子,屬烏紗帽的一種,最開始是由展腳襆頭演變而成。宋元時代,「烏紗帽」一名泛指以烏紗製成的帽子,即烏帽,尚未成為官帽的專稱,而明以後的文學作品中,則屢見不鮮,更變成專指官帽,並演變成了官員職位的代名詞。[1]得官者,戴烏紗,失官者,被稱之謂「丟烏紗帽」。[2]其內型用鐵絲編織而成,成為硬殼,後部高而隆起,內襯黑紗,外塗繒紗(繒是一種絲織品),塗黑漆,外型多為圓頭,前有一折,並飾以玉勝(以示明潔)。
明代官帽外形與唐代初期的襆頭,小有近似之處,官烏紗帽由襆頭帽子外施紗塗漆,翅有平翅、朝天翅、圓翅等。是用鐵銅絲編成帽的框,然後再用烏紗覆外。圓頂,分上下二階,左右各插一個帽翅。官帽的別稱烏紗帽常被人喻為官位的代稱。烏紗帽在明代的官服系列中,被列為常服。朝廷官吏,不分文武品位高低,一律准可通服。戴烏紗帽的常服,多與補服相配。洪武三年(公元1370 年),明政府定製:凡官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作為官服。在團領衫外束腰帶,亦作為公服使用。[3]同時又規定,凡是年老退休的官員,以及侍奉父母辭閑之官,允許繼續戴烏紗帽,而因事罷官者,則服飾與百姓一樣,不允許再戴烏紗帽。[4]明初烏紗帽尚未高聳,而至中葉,則風氣大變。如正德時兵部尚書王敞,「紗帽作高頂,靴作高底,輿用高杠,人呼為『三高先生』。
明朝以前官帽
㈣ 古代做官的帽子圖片
㈤ 春秋末期楚王和晏子的帽子 圖
晏子的帽子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EA%CC%D7%D3&in=9606&cl=2&cm=1&sc=0&lm=-1&pn=0&rn=1&di=1077364408&ln=480
貌似相當難做,我是不會
楚王的找不到,應該可以參考各代皇帝的帽子
㈥ 楚國人頭上帶什麼
秦采楚制頭上有通梁組纓
㈦ 古代大臣帽子是什麼樣的(圖片)
每個朝代都不同
㈧ 這個是什麼朝代的,有沒有誰有這個帽子的圖片
帽子的樣式是明代的
㈨ 跪求電視劇《尋秦記》里少龍扮楚國使者董匡時候帶的帽子
我在淘寶用「皮草 帽」關鍵字搜索,出來蠻多的,應該符合你的要求,你去看看吧。
㈩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皇上帽子的圖形任何做法
皇是給天神用的,王就是春秋戰國最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