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粵劇小生帽子特點

粵劇小生帽子特點

發布時間:2021-12-08 15:45:24

❶ 粵劇的主要特點

粵劇的唱詞通俗易懂,音樂上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調,唱法上改「假聲」為「平喉」(真聲),並經反復實踐,全部改用廣州方言演唱。在農村活動的「過山班」保留著早期粗獷、質朴的特點,不少名演員都具有單腳、筋斗、甩發、髯口等方面的絕招。

武打以「南派武功」為基礎,包括剛頸有力的靶子、手撟、少林拳以及高難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角色登場後,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頗罕見。舞台美術風格近乎寫意。布景簡單,劇中規定情境。

主要靠虛擬的表演程式來顯示,程式不能表明時,就用牌子寫上「河邊」、「高山」等文字說明。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吸收了話劇、歌劇和電影的部分藝術營養,在反映當代生活,使表演更富於生活氣息等方面都頗有改進。

劇目以生旦戲為多,重唱輕做,文戲多於武戲,但也從生活中提煉、創造了一些新的表演程式,並從電影、話劇中借鑒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靈活、通俗而細膩、偏重寫實的表演風格。舞台美術偏重寫實,布景運用畫幅為主的軟景,又採用燈光和硬片真景,服裝、化妝華美奇巧。

後來發展到用機關布景、膠片服裝、頭盔和道具安裝電燈等。聲音特點:男的唱得比較平穩 、低沉,有時略帶沙啞;女的唱得非常細膩而又圓潤。

❷ 廣東的粵劇有什麼特點或特色

樓主你好
粵劇屬於南方民間的傳統節目。在南粵認可度較高。特點總結如下:
唱腔以梆子、二黃的板腔體為主,曲牌體為輔。同時保留了南音、粵謳、木魚、龍舟、板眼等廣東民間腔調。
粵劇舞台美術風格近乎寫意。布景簡單,劇中規定情境,主要靠虛擬的表演程式來顯示。
粵劇的劇目以生旦戲為多,重唱輕做,文戲多於武戲,武打以「南派武功」為基礎,包括剛勁有力的靶子、手橋、少林拳以及高難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

祝你一切順心。
滿意請採納。

❸ 請問一下,粵劇演員的帽子上面有兩根長長的須,那個叫什麼啊通常是什麼角色才會帶那種帽子的

鶿雞尾,不是須,
武生就會這樣打扮.一般是元帥、武狀元著大靠時,就會戴鶿雞尾。顯示威風。 刀馬旦著大靠時也有鶿雞尾的.

❹ 粵劇的特點

粵劇的表演藝術保持了早期「過山班」粗獷、質朴的特點。

不少名演員都具有單腳、筋斗、滑索、踩躋、運眼、甩發、髯口等方面的絕招。武打以「南派武功」為基礎,包括剛勁有力的靶子、手橋、少林拳以及高難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

粵劇演員的表演工藝分為四大基本類別:唱、做、念、打。

1、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說話的聲調,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採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調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來扮演女性角色。除了以音階來分類,也會以聲音特色來分類。大喉是使用粗獷聲音。同時,粵劇也會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獨特唱腔,例如來自福建的廣東南音、木魚、廣東的本地民謠粵謳及板眼。

2、做是指做功,又稱身段,即身體表演。當中包括手勢、台步、走位、關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須功、水發、抽象表演和傳統功架。

3、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詞。用說話交代情節、人物的思想感情。

4、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發、玩扇子、武刀弄槍、耍棍揮棒,舞動旗幟等等。

拓展資料: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大戲",廣東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流行於嶺南地區等粵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念做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

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❺ 越劇里小生 的帽子的介紹

訪妻 路遇大姐得音信 九里桑園訪蘭英 行過三里桃花渡 走過六里杏花村 七寶涼亭來穿過 九里桑園面前呈 但只見一座桑園多茂盛 眼看人家十數份 那一邊竹籬茅舍圍得深 莫非就是楊家門 待我上前把門推 呀 為什麼青天白日門關緊 耳聽內邊無聲響 不見娘子枉費心 窩旁還有紙窗在 我隔窗向內看分明 啊呀 窗口高來看不見 哦 有了 墊塊石頭就看得清 文秀舉目向內望 只見一間小草房 小小春台朝上擺 破木交椅分兩旁 三支清香爐中插 葷素菜餚桌上放 第一碗 白鯗紅燈天堂肉 第二碗 油煎魚兒撲鼻香 第三碗 香芹蘑菇燉豆腐 第四碗 白菜香乾炒千張 第五碗 醬燒核桃濃又濃 第六碗 醬油花椒醉花生 白飯一碗酒一杯 桌上筷子有一雙 啊呀 看起來 果然為我做三周年 感謝你娘子情誼長

❻ 粵劇特點

粵劇的特點具體如下:

1、服裝

粵劇早期服飾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樣,並加以改良為戲服。清朝時期,京劇越來越受歡迎,交流逐漸增多,服裝制度亦漸受京劇影響,而且當時新劇目加入朝廷官員角色,部分戲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樣。

材料方面以布質為主,後期增加了膠片或者銅托小鏡點綴戲服。到了60年代末,綉花戲服開始受到歡迎,直到今日仍是戲行中的主流。

不同行當需要不同的戲服。例如:小生通常飾演文質彬彬的角色,有時候甩袖,所以長袖稱呼為文袖。武生需要打鬥,短袖才方便演員動作,所以短袖亦稱呼為武袖。因此文武生的戲服會出現文武袖。

2、頭飾

粵劇發飾之特色主要是片子、頭套、發髻、飾物,並有系統地上片子、戴頭套及插頭飾飾物。不同種類頭套、發髻、發辮、發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製作方式、配戴及保養用具。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頭飾,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頭飾種類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貴妃配戴的頭飾也有正鳳和鳳冠之分。其實男角亦有頭飾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類。紅樓夢中賈寶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

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並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3、唱詞。

粵劇的唱詞通俗易懂,音樂上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調,唱法上改「假聲」為「平喉」(真聲),並經反復實踐,全部改用廣州方言演唱。

在農村活動的「過山班」保留著早期粗獷、質朴的特點,不少名演員都具有單腳、筋斗、甩發、髯口等方面的絕招。武打以「南派武功」為基礎,包括剛頸有力的靶子、手撟、少林拳以及高難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角色登場後,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頗罕見。

4、舞台風格。

舞台美術風格近乎寫意。布景簡單,劇中規定情境,主要靠虛擬的表演程式來顯示,程式不能表明時,就用牌子寫上「河邊」、「高山」等文字說明。

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吸收了話劇、歌劇和電影的部分藝術營養,在反映當代生活,使表演更富於生活氣息等方面都頗有改進。

劇目以生旦戲為多,重唱輕做,文戲多於武戲,但也從生活中提煉、創造了一些新的表演程式,並從電影、話劇中借鑒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靈活、通俗而細膩、偏重寫實的表演風格。

5、舞台美術。

偏重寫實,布景運用畫幅為主的軟景,又採用燈光和硬片真景,服裝、化妝華美奇巧。後來發展到用機關布景、膠片服裝、頭盔和道具安裝電燈等。

(6)粵劇小生帽子特點擴展閱讀:

粵劇的伴奏樂器,分管弦樂和打擊樂兩部分。

前者以高胡、二弦、揚琴、喉管為主要領奏樂器。又分「硬弓」、「軟弓」兩種不同的組合。「硬弓」使用的樂器有二弦、短喉管、長喉管、竹提琴、小三弦、月琴、椰胡、橫簫等,與打擊樂高邊鑼配合。音響和音色都較洪亮剛硬,多用於伴奏傳統劇中的排場和比較激烈的情景。

「軟弓」所用的樂器有二胡(南胡)、中胡、高胡、椰胡、大胡、揚琴、琵琶、小三弦、中三弦、中阮、大阮、長喉管、洞簫等。除民族樂器外,粵劇音樂還大膽地採用西洋樂器,如小提琴、大提琴、薩克管等中低音樂器。

與打擊樂器文鑼鼓(或蘇鑼鼓、中低音京鑼鼓)配合,音響和音色都較纖細柔和,用於伴奏抒情的唱段和對人物內心感情的細致刻畫。

❼ 粵劇演員日常生活為什麼喜歡戴帽子的

我覺得這個可能是個人的喜好問題吧,而不是這一類人的所有的共同特徵,我覺得這個不要把個人愛好和他的身份聯系在一起,這樣我覺得分析問題啊,就看不到他的根本

❽ 帽子種類名稱都有哪些都有什麼特點

牛仔帽:牛仔帽這種帽子也稱為西部帽子、牛仔帽。其大小據說可以裝水大約10加侖。冬天以皮革和氈製品為材質;夏天以布匹質地的物品和草為材質。最近的主流是在帽檐下附上了類似於電線的帽帶。

大禮帽:帽名,分冬夏兩式,冬用黑色毛呢,夏用白色絲葛。其制多用圓頂,下施寬闊帽檐。近代時,穿著中西服裝都戴此帽,為男子最莊重的服飾。是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期一種闊邊、平頂、高筒的男用帽子。

棒球帽:棒球帽是隨著棒球運動一起發展起來的,棒球運動是一種以棒打球為主要特點,集體性、對抗性很強的球類運動項目。它在國際上開展較為廣泛,影響較大,被譽為「競技與智慧的結合」。

安全帽:一種工人們在工業生產環境中戴的通常用金屬或加強塑料製成的輕型保護頭盔。施工或采礦時工人戴的帽子。用以防護頭部,免受墜落的物件傷害。一般用柳條﹑藤芯或塑料製成。

土耳其氈帽:它曾是60年代摩洛哥親王哈桑二世的最愛。1800年SultanMahmud二世統治著當時的土耳其,他要求把這種質地柔軟並且沒有帽檐的氈帽作為當時土耳其一種必佩的飾物,也就是說當時的土耳其人出門都必須佩戴。這個規矩直到1925年才被廢除。

無邊帽:無邊帽的種類很多。有美國式的無邊帽、制服帽、和布制的無邊帽等等。它是以帽檐為目標適合頭部的帽子的總稱。

圓頂硬禮帽:就是卓別林帶的那頂帽子。是在1850年由英國人詹姆斯·寇克發明。起先設計的出發點是利用硬式材質來保護頭部。在英國倫敦,圓頂硬禮帽曾是英國紳士與文化的象徵。在1960年代才逐漸式微,今日多數的英國年輕人沒有看過圓頂硬禮帽做為正式禮服的樣子。

(8)粵劇小生帽子特點擴展閱讀

帽子多數可以覆蓋頭的整個頂部。主要用於保護頭部,部分帽子會有突出的邊緣,可以遮蓋陽光。帽子亦可作打扮之用,也可以用來保護發型、遮蓋禿頭,或者是作為制服或宗教服飾的一部分。

可不同種類,例如高帽、太陽帽等等。有些帽子會有一塊向外伸延的檐蓬,稱為帽舌。戴帽子在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禮儀,這在西洋文化之中尤其重要,因為戴帽子在過去是社會身分的象徵。

❾ 粵劇的特點是什麼

粵劇藝術特點:粵劇的唱詞通俗易懂,音樂上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調,唱法上改「假聲」為「平喉」(真聲),並經反復實踐,全部改用廣州方言演唱。
在農村活動的「過山班」保留著早期粗獷、質朴的特點,不少名演員都具有單腳、筋斗、甩發、髯口等方面的絕招。武打以「南派武功」為基礎,包括剛頸有力的靶子、手撟、少林拳以及高難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角色登場後,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頗罕見。
舞台美術風格近乎寫意。布景簡單,劇中規定情境,主要靠虛擬的表演程式來顯示,程式不能表明時,就用牌子寫上「河邊」、「高山」等文字說明。
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吸收了話劇、歌劇和電影的部分藝術營養,在反映當代生活,使表演更富於生活氣息等方面都頗有改進。劇目以生旦戲為多,重唱輕做,文戲多於武戲,但也從生活中提煉、創造了一些新的表演程式,並從電影、話劇中借鑒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靈活、通俗而細膩、偏重寫實的表演風格。
舞台美術偏重寫實,布景運用畫幅為主的軟景,又採用燈光和硬片真景,服裝、化妝華美奇巧。後來發展到用機關布景、膠片服裝、頭盔和道具安裝電燈等。
聲音特點:男的唱得比較平穩 、低沉,有時略帶沙啞;女的唱得非常細膩而又圓潤

❿ 帽子的種類及特點形狀

1、棒球帽

之所以叫棒球帽,主要是美國棒球隊的球員在比賽時多數都是要戴一個棒球帽的,所以很多fans也會戴自己喜歡的球隊的帽子。是市場普及率最高的一種款式的帽子;棒球帽的工藝;棒球帽對材質和LOGO工藝要求較小,製作簡單,拼接撞色還有輔料搭配靈活;顯著標志就是彎帽舌。

2、運動帽

主要是進行體育運動時佩戴的帽子,款式較多,一般是用比較輕薄的面料製作,拼接較多;對質量要求比較高;LOGO有綉花,印花,膠章!

3、鴨舌帽

又名鴨咀帽,特色是帽頂平且有帽舌。帽緣從兩寸到四寸,寬窄也有不同。鴨舌帽最初是獵人打獵時戴的,因此,又稱狩獵帽,因其扁如鴨舌的帽沿,故稱鴨舌帽。

4、貝雷帽

一種無檐軟質制式軍帽,通常作為一些國家軍隊的別動隊、特種部隊和空降部隊的人員標志。貝雷帽具有便於折疊、不怕擠壓、容易攜帶、美觀等優點,還便於外套鋼盔。

(10)粵劇小生帽子特點擴展閱讀:

帽子的作用:

帽子,一種戴在頭部的服飾,多數可以覆蓋頭的整個頂部。帽子主要用於保護頭部,部分帽子會有突出的邊緣,可以遮蓋陽光。帽子有遮陽、裝飾、增溫和防護等作用,因此種類也很多,選擇也有很多講究。

帽子亦可作打扮之用,首先要根據臉型選擇合適的帽子。其次要根據自己的身材來選擇帽子。戴帽子和穿衣服一樣,要盡量揚長避短。帽子的形式和顏色等必須和服飾等相配套。帽子也可以用來保護發型、遮蓋禿頭,或者是作為制服或宗教服飾的一部 分。

可不同種類,例如高帽、太陽帽等等。有些帽子會有一塊向外伸延的檐蓬,稱為帽舌。戴帽子在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禮儀。這在西洋文化之中尤其重要,因為戴帽子在過去是社會身份的象徵。

與粵劇小生帽子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他我的他穿一件一件藍襯衫 瀏覽:940
芭蒂娜女裝模特叫什麼 瀏覽:916
夢到自己褲子檔破了 瀏覽:882
晚上睡衣帥哥 瀏覽:540
女人棕色棉衣搭配圖片 瀏覽:945
淺藍風衣的時尚 瀏覽:17
色的鞋子搭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239
玫粉色運動鞋配什麼褲子 瀏覽:287
韓國明星校服圖片 瀏覽:778
重慶蓮花朵朵旗袍協會 瀏覽:378
淡粉色棉襖搭配什麼顏色褲子 瀏覽:740
鏤空外套包郵 瀏覽:874
柏庄童裝批發市場有哪些 瀏覽:153
女士派克服配什麼褲子和鞋 瀏覽:352
跑步褲子男 瀏覽:580
女生睡衣尺碼 瀏覽:574
淺褐色衣搭配什麼顏色好看嗎 瀏覽:298
博柏利牛仔褲男士 瀏覽:396
肉色裙子搭配圖片上衣 瀏覽:993
米白色短靴鞋子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355